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一脚油门到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东篱泽
“哦?他竟这么心急!此等机密之事,子清是如何知道的?”赵云问道。
夏侯兰道:“那公孙瓒自然不会过早暴露他对冀州的图谋,但某从他的一些反常举动上推算出,他已对冀州生出觊觎之心。”
“子清快说说,公孙瓒有何反常举动?”秦翼立即问道。
其余人也都一下对这个问题生出兴趣,竖直了耳朵。
夏侯兰道:“我是从两件事上判断出,公孙瓒有图谋冀州之心的。其一,他就任幽州牧之后,就立即派出使者出关,交好鲜卑、乌丸等异族。”
“公孙瓒不是一直对关外异族采取强压手段,主张以武力收服的么。这也是他与刘虞不合的原因。”秦翼插话道。
夏侯兰点了点头:“没错,以前刘虞当幽州牧时,主张以怀柔手段对待关外异族。但公孙瓒与刘虞的主张却正好相反。可是,他竟一反常态,交好异族了,此事很不对劲。”
“也许他是忽然想通了呢?”何盖说道,“这也并不能说明,他已经对冀州起了觊觎之心啊。”
夏侯兰道:“如果单单是这一件事情,我也无法推断出公孙瓒想图谋冀州。”
“另一件事是什么?”戏志才问道。
夏侯兰道:“公孙瓒还与青州刺史田楷秘密结盟了。”
“青州刺史田楷?他本来不就是……哦,子清继续说。”
秦翼本来想说田楷本来就是公孙瓒的部属,话一出口,他突然想起来,这是以前历史上的情况。原先历史上,公孙瓒的势力比袁绍要大的多,冀州刺史和青州刺史也曾一度归顺公孙瓒。
现在因为秦翼的穿越,导致袁绍比原先历史上提前掌控了冀州,那田楷也就不可能投效公孙瓒,成为公孙瓒的部属了。
夏侯兰不疑有他,继续说道:“这件事公孙瓒做的极为隐秘。我也是在参加公孙续的一次酒宴时,公孙续酒醉失言,被我探知的。”
戏志才眼睛一眯,说道:“公孙瓒交好异族,定是为了稳定后方;又与青州结盟,如此一来,冀州便被幽州和青州包夹在中间了。如此看来,那公孙瓒确实想图谋冀州。”
“那我们该怎么办?”何盖立即紧张起来,“我们可都是归属邺城朝廷的。万一公孙瓒击败了袁绍,那我们岂不没了归属?”
秦翼也看向戏志才,等待戏志才对此事做出分析。
戏志才微微一笑:“何县尉不必杞人忧天。那公孙瓒才就任幽州牧两个月,即便真想攻伐冀州,也不可能匆匆兴兵。至少,他也要准备一两年。到那时,形势如何变化,谁也说不准。再者,即便公孙瓒真的击败了袁绍,他也不可能将邺城天子弑杀。他最有可能做的,就是取袁绍而代之,继续拥立邺城天子。”
秦翼眼神一亮:“没错!公孙瓒如果真的打败了袁绍,他一定会继续拥立刘辩……哦,邺城那位天子。到那时,公孙瓒占据两州之地,很有可能,青州刺史田楷也会归顺于他。公孙瓒完全可以狭天子以令诸侯,与其他诸侯争一争这天下了。”
“我等虽然奉属邺城朝廷,可咱们在人家公孙瓒、袁绍等人的眼中,就是小虾米。即便公孙瓒打败了袁绍,他也不会想到收拾我们的。再者,袁绍也不是好惹的,公孙瓒与他相争,究竟谁输谁赢还说不准呢。”
“那就没什么可担忧的。公孙瓒与袁绍打破脑袋也不关我们的事。来来来,子清,你说了那么多话,一定口渴了,何某与你同饮一盏。”何盖举起酒盏,大咧咧的说道。
“哈哈哈哈……”众人全都被何盖逗笑了。
………………
酒宴散后,秦翼着人安排赵云和夏侯兰在县衙客房内留宿,何盖自回军营。戏志才却留在了二堂。
“先生,你怕是还有话要跟秦某单独说吧?”秦翼问戏志才。
戏志才点点了头,一脸严肃的说道:“县尊,某以为,我们的计划要做出改变了。”
“什么计划?如何改变?”秦翼纳闷道。
戏志才道:“就是县尊就任上党郡太守之事。”
“先生不是说,眼下还时机未到吗?”秦翼诧异道。
戏志才道:“如无公孙瓒图谋冀州之事,我们自然可以按部就班的来,可听了夏侯兰的话之后,某认为,主公应立即上书邺城天子,先将上党郡太守的任命拿到手中。”
“这……”秦翼稍作沉思,忽然眼神一亮:“莫非,先生是怕公孙瓒会突袭冀州?”
戏志才点了点头:“公孙瓒手下骑兵众多,尤其是白马义从,威震河北,最善于长途奔袭。如果戏某是公孙瓒,就趁冀州未稳之际,以骑兵突袭冀州,打袁绍一个措手不及。”
秦翼想了想,点头道:“这的确是好计谋。谁人都知道公孙瓒刚刚就任幽州牧,不应该仓促起兵,可他若是反其道而行,只以嫡系兵力突袭冀州,袁绍的确没有防范,很可能会吃大亏。”
“所以,戏某才建议县尊应立即上书天子,先把上党郡太守的任命拿到手。如此一来,无论将来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先占据了名分。”
秦翼想了想,道:“多谢先生提醒,不过此事秦某还要考虑考虑。”
戏志才道:“还请县尊尽快做出决断。”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41章 官佃
当天夜里,秦翼躺下之后,就琢磨起了戏志才说的事情。
戏志才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如果公孙瓒真的采用骑兵突袭的战术,长驱直入,把邺城当做最终目标的话,那么袁绍很有可能反应不及,吃个大亏。
这种战术,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最善于使用突袭战术的莫过于韩信和霍去病。
就是在原先三国的历史上,采用突袭战的将领也不胜枚举。最有名,当属三国后期邓艾突袭成都之战。
秦翼甚至都替公孙瓒谋划好了出兵方案,先让青州刺史田楷从南边进攻冀州,吸引袁绍的注意力,然后,公孙瓒亲率五千左右的骑兵,从幽州西侧的太行山区秘密行军,进入冀州后,就按秦翼以前和赵云走过的那条路线,必能直逼邺城。
不过,秦翼又一想,公孙瓒不大可能会想到突袭冀州的战术。在原先历史上,袁绍的势力发展比现在要缓慢的多,公孙瓒都没有使用突袭战,而是准备了好几年之后,才对袁绍正式宣战,采取以硬碰硬,稳扎稳打的战术。
现在,袁绍羽翼已丰,公孙瓒就更不可能采取突袭战术了。
幸亏戏志才没有投奔公孙瓒,否则,袁绍就遭殃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出色的谋士对于一方势力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不过,对于戏志才的建议,秦翼也没打算放弃不用。不管河北的形势如何变化,先把上党郡太守的任命拿到手总是好的。
虽然,刘辩那熊孩子不被并州这地方的官员认可,但人家终归是天子,有了他的任命,总比自封为上党郡太守要强。
秦翼最后决定,过几天,就派徐晃回一趟邺城,走走唐妃……呃不,是唐皇后的路子,争取越过袁绍,直接从刘辩那里取得一纸封官诏书。
…………
第二天一早,赵云就向秦翼告辞了,他也才当上壶关县令,不敢久留守地。秦翼和夏侯兰一直把赵云送出城外五里,二人才折回县衙。
秦翼刚回县衙,戏志才就找到了他。
“先生有何事?”秦翼问道。
戏志才回答说:“某昨日翻阅长子县的土地籍册,发现县尊前段时间从诸多豪强手中罚没了不少土地。可有此事?”
戏志才一提这件事情,秦翼就有些心虚了。这件事情上,起初他是理亏的,毕竟他是敲诈的别人。不过那时被敲诈的豪强们所捐出的财物,根本就没有土地。
后来,这些豪强响应罗奎,招募佃农组成军队,与罗奎一起攻打长子县城,秦翼战胜罗奎后,直接被这些豪强的家产充公,豪强们也全都获罪,被秦翼关押到了铁矿守卫曲的军营里。等将来铁矿开张了,这些人就要成为苦力,以此赎罪。
戏志才既问起此事,秦翼便解释道:“是罚没了不少土地,这些土地的原主,曾协助外人攻打……”
“县尊,某已知道其中原委。”不等秦翼把话说完,戏志才就打断了秦翼的话,“某是想问问县尊,这些土地您打算怎么处理?”
“哦,这些土地,既然已经充公,那今后自然就属于官府的财产了。”秦翼说道。
戏志才一怔:“难道县尊不打算将这些土地卖出去?”
秦翼道:“如果我缺钱用,自然是将这些土地卖掉,这是来钱最快的办法。可先生也知道,秦某将那些有异心的豪强们的家产全部罚没了,不客气的说,秦某现在乃是长子县、潞县、壶关县三地最大的豪强了。根本就不缺钱。所以,那些土地还是当做官府的财产吧。”
“那……依附于这些土地的佃农,今后的生活岂不没了着落?”戏志才忧心道。
秦翼一笑:“原来先生是慈悲之心发作了。”
戏志才道:“非是某怜悯那些佃农,只是,某既已为长子县的官员,自然要为治下的所有百姓谋福。若那些佃农今后无地可种,必会饿死。”
秦翼道:“先生且宽心。此事秦某早就想好了。土地既已收归官府,那原先依附在这些土地上的佃农,依旧种这些地就是了。将来,他们纳的租子,只会比以前少,不会比以前多。”
“县尊的意思,是让这些佃农转为官户?”戏志才问道。
“官户?”秦翼一怔,想了想,才记起官户是什么意思。所谓官户,就是户籍挂靠在官府的贱民阶层。不属于自由人。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官府的奴隶。
秦翼摇了摇头:“他们的户籍不会改变,依旧是平民。官府只是把土地租给他们种。如果真要起一个称呼,那么,也应该是官佃。”
“官佃?这个称呼倒是贴切。”
秦翼笑了笑,又道:“先生既然问起了这个问题,正好,我也有些想法要与先生商议。”
“县尊请讲。”
秦翼默默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秦某以前为避黄巾之乱,曾到塞外生活了几年。遇一奇人,收秦某为徒。我那位师父不但文武双全,而且涉猎甚广,这天下的学问,似乎没有他不知道的。”
“先师曾经琢磨出了一些新颖的种植技术,秦某打算将这些种植技术,教给将来租种官府土地的佃户。”
听到这里,戏志才就问道:“那些新颖的种植技术,可曾试用过,能否提高收成?”
秦翼道:“我与先师曾经在塞外试行过,的确能提高收成。”
他这就是在撒谎了。他所谓的新颖种植技术,无非就是系统奖励的那本“农技大全”。不过,他看过书中的内容,全都是领先于这个时代、并且在以前的历史上出现过的东西。因此,他有足够的信心,这些技术能提高收成。
戏志才想了想,摇头道:“怕是不妥。即便是已经得到验证的种植技术,农民没有亲眼见证之前,怕也不敢贸然使用。”
秦翼道:“我担心的也是这一点。因此,我打算给予使用这些新技术的佃农奖励。如果他们按照我教的种植技术来耕种,并且提高了收成的话,三年以后,官府就把那些罚没的土地直接分给这些佃农。”
戏志才一听,当即问道:“县尊是说分,而不是卖?”
“对,无偿分给他们。”
戏志才被惊住了。这个时代的人把土地看成命根子,不到万不得已,卖都不可能卖,秦翼却要把地无偿送给别人,他是不是傻?
见戏志才满脸惊疑,秦翼便笑着说道:“先生,秦某一点也不傻。秦某是想,土地即便归在官府名下,每年也是只能收取那点租子。分给那些佃农之后,虽然不能收租子了,但却可以收粮税,这对官府来说,并没有损失。”
“可是,如今这世道,官府的财产与私人无异,那些土地虽然归在官府名下,可对县尊来说,等于是您私人的啊!”
秦翼摆摆手:“不能这么说。就算那些土地是秦某的,但对秦某来说,收租和收税,是一样的啊。”
戏志才点点头:“这倒也是。”
秦翼又道:“何况,把那些土地分给佃农之后,地就成了他们自己的,耕种起来,也必然更加用心。咱们收的粮税也必然增多。”
戏志才叹气道:“像县尊这样算账的人,戏某还是第一次见。不过,县尊说的倒是极有道理。”
“这么说来,先生也赞成秦某对那些土地的处理方法了?”
“只要县尊乐意,戏某没意见。”
“那就请先生尽快就此事拟写一份告示,也好让那些佃农安心。”
“戏某这就去写。”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42章 楷书与鹅毛笔
戏志才忙着拟写告示,秦翼自己也不闲着。他找出那本《农技大全》,选取用得着的内容,开始进行抄写。
因为那本书是打印体,还都是简体字,无法示人。将来,秦翼要组织农民学习新技术,还要组织工匠打造新农具,这些事情,他不可能一直亲力亲为。他需要交给别人去办。要是直接把那本《农技大全》交出去,根本无法解释书上的字。再说了,纸也完全不一样。这都是问题。
抄写的工作也没法交给别人,只能秦翼自己动手。
自从来并州之后,秦翼自己很少写字,虽然,他的毛笔字写的不错。以前,有赵云帮他,后来又换成了陈琦,现在更是有了戏志才。但是现在,秦翼却只能亲力亲为了。
写毛笔字,如果是练书法,或许很有趣味,可秦翼是做枯燥的抄写,这就很难受了。
写了没几页纸,他的手腕就累的酸痛酸痛的。用毛笔写字实在太慢了。
这还不是最让秦翼为难的,最为难的是,这个时代的文字,与后世是不一样的。要把简体字转化为汉朝的繁体字,大多数字秦翼都知道怎么写,可也有一些字,他不知道。
遇上不会写的字,他只好去请教戏志才。
如此三番几次过后,戏志才就忍不住好奇心,询问秦翼在做什么。秦翼不敢告诉戏志才实情,只得说,他在回忆以前跟他师父学到的那些新颖的种植技术。
得到这个回答,戏志才也没做他想,不再细问了。
戏志才起草好告示后,交给秦翼过目了一遍。
这份告示写的很出彩,文笔斐然。不过秦翼却不满意。戏志才问起原因,秦翼说,不是先生写的不好,而是太好了。
戏志才对此不解。秦翼又解释说,这份告示是给乡民看的,乡间本就没有几个会认字的人,写告示也应该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穿了就是用大白话来写。这样,方便有认识字的人向乡民们传告。
戏志才恍然大悟,直夸还是秦翼想的周到。于是,他又回去重新起草告示了。
秦翼继续抄书,可他实在耐不下性子了。用毛笔写字实在太慢,再说,写出的字也大,废纸。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古文都是言简意赅的了,合着原因就在这里呢。这就像后世开会,你让发言人坐着,他能一口气说两三个小时;要是让他站着,估计他最多说半个钟头。
估计古人写字也是如此,又废纸又费力,所以,写文章也尽量不灌水,能少写一个字就少写一个字。要不,为什么先秦以前的史书,都是只用寥寥数字就介绍完一个事件呢?只因为那个时代是用刻刀和竹木简来写字,比用毛笔还费力。
(就比说作者写的这一大段文字,要是换成先秦时代的人记述,恐怕只用两个字就概括了:抄,烦。)
都说新事物大多是由懒人发明创造的,这句话没错。秦翼实在受不了写毛笔字的折磨,终于想起了一件省工省力的东西——鹅毛笔。
这东西简单易做,秦翼读小学的时候,手工课上就曾做过。
说干就干,秦翼立即放下毛笔,去了县衙中院。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长子县县衙有三进院子。前院是办公场所,大堂、二堂、签押房等等都设在前院。中院则设有厨房、食堂、府库、监牢、以及衙役的宿舍等。后院则为官吏们的住处,并设有客房。
秦翼径奔厨房,恰好,一进厨房就碰到了李二狗,就是前几天刚进县衙做事的那个厨子。
“县尊,您怎么来这儿了?”李二狗见到秦翼,大感意外。说着话就把秦翼往外面拉,“这儿又脏又乱,县尊还是别进去了。”
这个李二狗是个爽直的性子,别看那天来县衙应募时腼腼腆腆的,深入接触之后,才发现此人极为外向,说话也是个大嗓门,行事不拘小节。他才来县衙三天,就几乎和县衙里每个人都混熟了。
秦翼微微一笑:“二狗,厨房里可有鹅毛?”
“鹅毛?”李二狗一愣,“县尊,你找鹅毛干什么?”
秦翼道:“我有用,你就别管了。”
李二狗道:“今天不吃鹅肉,没有鹅毛。”
“那就告诉采买之人,赶紧去买一只大鹅回来,越大越好。就说是我吩咐的。”
“唉,俺这就去办。”
“等等,告诉采买之人,鹅买回来先别杀,养着。我有用。”
“好嘞!”
…………
两刻钟过后,鹅买了回来。秦翼亲自拔下了几根粗壮的鹅毛,然后就回公房去制造鹅毛笔了。
鹅毛笔的制作很简单,先用开水煮,脱脂,然后晒干,再削出笔尖,从笔尖中间划上一条缝,最后,再将笔尖插入炒过的热砂中,让它变得更硬。
不过,秦翼急于使用鹅毛笔,他没工夫要求那么完美,直接用小刀削出笔尖,就开始写字了。
这样一来,没经过脱脂,存不住墨水,笔尖也不耐磨,但总比用毛笔要省力多了。也能写出小字了。
写了一会儿,秦翼又听见门外响起脚步声,他断定是戏志才来了,慌忙把那本农技大全藏起,只做苦思冥想状。
戏志才进了秦翼的公房,一眼就看到秦翼手里拿着一只鹅毛笔。
“县尊,你这是……”戏志才好奇的凑上前,一看之下,大惊道:“县尊,这些字,不会就是用鹅毛写的吧?”
“嘿嘿,然也!”秦翼得意的一笑,放下鹅毛笔,就把那页纸拿给戏志才看。“先生瞧瞧,秦某用鹅毛写的字,还行吗?”
戏志才拿起那张纸,仔细一看,立刻惊咦道:“这字,是何字体,戏某竟从未见过。”
秦翼这才想起,他换成鹅毛笔之后,写的字全是后世的楷体。
“哦,鹅毛笔比较硬,写隶书有些费事。秦某便把自己简化了一下。”秦翼找借口道。
戏志才更加惊讶:“这竟是县尊自创的字体?”
“先生认为,这字体如何?”秦翼既不否认也不承认。
戏志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点头道:“虽然有些奇怪,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也别有一番味道。”
一听戏志才的话,秦翼暗松一口气。他真怕戏志才会骂他不务正业、异想天开。
戏志才放下纸,对秦翼拱手:“县尊能自创字体,真乃大才也!”
秦翼笑问:“难道我制出的这鹅毛笔,就不是大才吗?”
戏志才尴尬的一笑:“也……也是心思奇巧。”
“哈哈哈,先生是没有试用过鹅毛笔,不知鹅毛笔的好处。你用过后就知道了,这鹅毛笔别的不敢说,至少能让你写字的速度提高一倍。况且,还节省纸张。”
戏志才来了兴趣:“那……县尊还有没有多余的鹅毛笔,戏某也试试。”
秦翼道:“我这支鹅毛笔只是进行的初加工,还不算真正的笔。先生莫急,等明日,某制出了真正的鹅毛笔,定送给先生几支。”
“那某就等着试用了。”戏志才笑道。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43章 仁政带来的麻烦事
戏志才拟写的告示很快就贴了出去。像以前一样,秦翼又派出了宣讲团,深入乡间路口,向百姓宣讲告示的内容。
不但长子县贴了告示,壶关县也同样张贴了。因为壶关县原县令罗奎的家产也全被抄没了,他同样有很多土地和佃农。潞县倒是没有像罗奎这样的受害者,所以就不必张贴了。
告示贴出去不久,就有县城的耋老上门,面见秦翼,直称赞秦翼施的是仁政,将会造福长子县百姓。
那些耋老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耳背、嘴皮子还不利落,秦翼还得赔着笑脸,应付的苦不堪言。
人家称赞秦翼,令秦翼有点小得意。但他的得意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耋老们走后,王珩带着几个家住县城的豪强上门了。
秦翼本以为王珩等人也是来拍他马屁的,谁知,会面之后,王珩竟一个劲叹气。
“子珮先生这是怎么了?有何苦恼事需要秦某帮你解决吗?”秦翼疑惑的问道。
王珩喝了一口茶,说道:“秦县令,我等是为那告示而来的。”
“哦,那告示怎么了,难道有何不妥之处?”到了这会儿,秦翼哪里还不明白,人家根本不是来给他拍马屁的。
王珩道:“告示并无不妥之处,秦县令欲施行的,乃是利民的善政。也正因如此,我等才……才斗胆来此。”
秦翼更加疑惑了:“既然子珮先生也认为是善政,却又为何一脸苦恼?”
“唉,秦县令,某就直言吧。您的告示中,租种官府土地的佃户,在三年之后,就可分得土地。这让租种我等土地的佃户大为眼红。很多人已经在商议,来年减少租种我等土地的数量,改为租种官府的土地。如此一来,我等明年,怕是会有很多土地撂荒啊!”
1...6970717273...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