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元首李乐看着面前的两个人,笑着没有说话。他现在手里的牌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自己都不知道该打哪一个才好的地步了。
看到元首希特勒不表态,艾登爵士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表明自己愿意合作的态度:“另外,我们也愿意接受德国的药品进入我国,收购我国医药公司的条件……”
事已至此,也不用挤牙膏一样的一点点讨价还价了,毕竟他们在来的路上就商议了好久,有关这方面的事情。
要想让德国不再为英国的极端党派提供支持,最好的办法就是顺从。他们带来了顺从的条件,以此来交换德国的态度。
所以,艾登又给出了自己能给出的其他筹码:“还有,我们愿意提供更多的炮弹,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劳斯莱斯发动机!”
“你看,我就说我们双方的分歧并不多,两国之间的友谊是可以建立的。”李乐满意的笑了起来,开口夸赞了一句道。
听到了这句夸赞,艾德礼的脸上变得精彩起来——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该为自己做的一切羞愧,还是应该庆幸自己保住了自己的首相位置。
艾登也是如此,他是一个英国的外交官,可是他现在正做的事情,是出卖自己国家的利益。
虽然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无奈的选择,可他毕竟是做出了选择,一个让人痛苦的选择。
法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在利比亚有石油份额。所以跟维希法国政府比较起来,英国现在的合作态度既显被动又缺乏态度。
可是有了法国维希政府这个榜样,英国就真的没有办法在合作诚意上差太多。
看到两个人的纠结,李乐脸上依旧挂着微笑。大棒挥舞的差不多了,现在剩下的,就是要喂两个人胡萝卜的喜事了。
“那么,剩下的事情,就要说一说,轴心国的利益问题了。”李乐一边说,一边指了指面前的两位:“你们的利益!”





帝国霸主 868混
说到了这里,李乐走到了所在会议室一侧墙壁上,一块巨大的幕布前面,然后伸手拉开了这块幕布。
幕布的后面是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面勾画的是沙特阿拉伯的地图,上面靠着波斯湾的位置上,密密麻麻的画满了石油钻井的符号。
李乐指了指上面的油井符号,笑着对两个人说道:“这些符号,都代表着沙特阿拉伯地区的油井。”
“两位,我之所以不避讳,直接把这种军事机密拿出来,主要的想法就是,这一次英国要在这里投资大概十分之一的建设资金。”李乐看着目瞪口呆的两位英国人,开口说道。
他的手在地图上抚摸,仿佛在抚摸一个宝贝:“不要怀疑,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傻子都知道,我们在这里可以获取数万亿的利润,整个欧洲都将更加的强大。”
“在沙特发现了一座非常巨大的油田,这是我们勘探出来的。轴心国打算联手开发那里,包括你们英国,包括意大利,包括德国,也包括法国。”说完之后,他就停下来,看着两个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英国高官,笑呵呵的等着他们从震惊中走出来。
开发沙特阿拉伯的油田,不是一个国家可以独吞的。可以说海湾国家任何一个国家的石油储备量,都不是一个国家能吃下的。
后世,英国、法国、美国甚至包括中国,都在阿拉伯世界有自己的投资项目。那些世界闻名的油田,其实都掌控在许多个国家还有公司的手中。
既然李乐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吃不下这些东西,就索性拿出来发起第二轮融资了。
这也是后世融资大鳄们玩腻了的模式,先开发出一个前景不错的项目,然后进行反复融资,拉所有人下水之后,这个项目想不赚钱都难。
所以,作为融资人,德国这一次抛出了沙特油田的开发项目,平分给了英国、法国、意大利,每个国家各十分之一!
还有五分之一是要留给沙特国王还有贵族们分配的,算是地头蛇的特色了。
至于剩下的一半,自然是德国自己独吞了。毕竟这里的石油是德国率先发现的,并且也在德国的控制之下。
之所以李乐敢把这个消息公开,一方面是因为印度的英国流亡政府最近已经腹背受敌,没什么精力去管沙特的石油开发了。
毕竟日本入侵印度已经成为了既成事实,缅甸的战斗日趋激烈,王女殿下现在正焦头烂额,征召印度的部队抗击日本侵略呢。
驻扎在伊拉克还有伊朗的部队,也都被抽调到了远东,剩下的都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当地人组成的部队,战斗力究竟如何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
更别提宝贵的飞机了——现在印度境内的飞机可以说是损失一架就少一架,补充起来相当困难。
要知道,现在印度境内的飞机,大部分都是美国途径澳大利亚,绕了大半个地球送来的,宝贵的很!
在这种前提下,出动飞机去轰炸沙特阿拉伯,简直就是给自己没事找事。
此时此刻的局势,德国不主动进攻伊拉克和伊朗,就算是天大的好事了,根本没有人再提起攻击德军的事情——要对付一个日本就已经焦头烂额了,再多个德国岂不是自找麻烦?
所以,李乐才敢把机密一样的东西拿出来,公然示人。在找到英国人头上之前,他已经把这些告诉了法国人,还有国内的许多商人。
正因为如此,李乐也不怕英国人泄密,如果美国人想知道,他们早就应该已经知道,德国人又找到了新的油田。
即便是美国人知道了,他们也不会采取什么行动的——轰炸阿拉伯?动了多少人的蛋糕?
那里可是英法德意沙五个势力纠缠在一起的大蛋糕,轰炸那里就等于说动了所有人的利益。
到时候不用德国发怒,剩下的国家就会商量着怎么样对美国展开报复了。
至于说德国自己,沙特被炸了还有利比亚油田不是么?利比亚油田被炸了,还有罗马尼亚油田呢。
加上李乐一直在心里惦记着的苏联油田,德国的油田选择太多太多了,根本不必要去争沙特那一块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李乐拿出沙特石油作为利好分配给各个国家的另一个原因:德国已经有太多后手了,不介意拿出来一个收买人心。
“只要英国愿意投入,石油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地中海运往本土!经济的振兴也不是什么难事对吧?战后的重建工作也就可以更快了不是么?”李乐看半晌两个人还没有说话的意思,开口说道。
他的话把艾德礼还有艾登爵士从纠结的思绪中拉了回来,刚刚他们还在为自己卖国的事情感到耻辱,现在德国的元首就伸出了真正的橄榄枝。
这种国际合作,在和平年代都不太多见,就更别提在战争年代了。如果他们加入到轴心国的利益分配之中,那么他们心中惦念的重新崛起,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难道不是么?为了开采沙特的新石油,有无数的铺垫工作要做。包括机器的生产,海上的运输保障等等等等……
以上这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英国将增加无数个就业的岗位,可以拯救无数本国的周边产业。
艾德礼知道,只要自己彻底倒向面前的这位元首,他就能获得十倍于战前的经济活力,可以用三年就恢复英国的经济损失。
丘吉尔打穷了大英帝国,而他艾德礼将恢复英国的元气——只要,英国臣服于德国,安心做轴心国里的小弟就好。
在电光火石的一刹那,艾德礼想了很多很多。美国战胜了德国,英国无非也是成为小弟,也许会成为美国之下最强的国家,可毕竟是第二。
那么……顺从德国呢?轴心国里面,法国也好,意大利也罢,似乎也没什么太狠的对手。
英国在轴心国里,不也可以做上二把手的位置么?——对于英国来说,或者对于艾德礼个人来说,跟着谁混不是混呢?




帝国霸主 869予取予求
原来英国不愿意在德国手下做二把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德国是欧洲国家,距离英国太近了,地缘上英国不愿意认同德国,宁愿跟着自己的大表弟美国混。
可是现在,貌似没的选了——德国已经击败了英国,英国愿意不愿意,也只能向德国低头了。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面,如果顺从德国可以让自己的国家得利,自己也可以得利……这当然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了。
“不需要我们付出其他的代价?”艾德礼看着地图上那些油井位置,下意识的问出了这么一句。
有了这么一句,李乐就知道,自己拉英国现政府下水的手段,八成是行得通了。
“这是轴心国的利益,当然,今后也会有轴心国的义务。欧洲是这个世界的轴心,那么共同发展,共同御敌,一致对外,就是轴心国的义务了。”李乐笑着说道。
接受,还是不接受,这个难题摆在了艾登爵士,还有艾德礼首相的面前。
如果接受眼前的利益,那么至少他们就和德国穿一条裤子了。即便未来他们再如何解释,也逃脱不了他们与德国结盟的事实。
就好像现在几乎已经认命了的法国维希政府贝当元帅还有赖伐尔还有达尔朗,已经上了德国这艘船一样。
即便再不愿意承认,维希法国现在已经恢复了不少力量,在轴心国的阵营中,已经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作为港口帮助德国使用地中海,还是海军例行公事的巡逻,控制了直布罗陀,法国方面都已经介入到了这场世界大战之中。
这个时候英国如果不赶快表明自己的立场,很可能真的无法在战后瓜分胜利的果实了。
“10万发炮弹,只要原材料供应没有出现问题,我们会生产10万发炮弹,还有10万枚航空炸弹,供给前线,阻止共产主义西进。”经过一番挣扎,艾德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听到了首相这么说,艾登爵士知道,这一次英国本土是要站队了:“我们会立刻动员工程技术人员,赶往沙特,开始那里的油田建设。”
“波斯湾的安全现在还无法得到保证,所以我打算在未来成立一个印度洋舰队,确保波斯湾的航线安全,两位有什么建议吗?”李乐一边问,一边看向了面前的两个。
这个问题就值得人去玩味了:成立一个舰队,针对的是哪里的威胁?自然是针对印度方面的威胁了。
英国流亡政府指挥的印度洋舰队,也就是被海军指挥官菲利普斯带走的两艘战列舰,以及印度洋上的一艘航母。
即便再如何不愿意承认,可这些战舰确实是印度洋上最大的海军力量。
德国除了通过红海,偶尔有潜艇进入印度洋之外,在这里根本没有一艘战舰。
现在的德国,组建地中海舰队,还有组建直布罗陀舰队,已经耗尽了海军那点儿家底,根本无暇考虑印度洋上的问题。
所以,德国希望意大利还有法国以及英国,能够出力建设一支海军,帮助德国分担压力。
只可惜的是,法国现在犹犹豫豫,达尔朗似乎还没有决心和德国共同进退。
意大利海军倒是很有想法,他们也愿意去印度洋上建功立业。唯一让意大利人郁闷的是,自己的海军实在是短视太多,导致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进入印度洋远程作战。
原因很简单:新式的意大利战列舰各项指标都很强大,唯独航程上天生短腿……
本来意大利人想的很好:自己就在地中海上活动,不用太远的航程——结果现在他们赢了地中海之战,却发现自己短时间内都走不出去地中海了……
结果现在的意大利海军高不成低不就:护航德国人信不过意大利海军,用战列舰和重巡洋舰护航也太浪费了,可出去作战他们又不合格,只能在港口里趴着,做地中海驻屯军用……
又有船,又有远洋作战经验,半年前才被赶出地中海的英国海军,就在这个时候进入到了德国高层的视野。
让英国人去打英国人,岂不是更好?这个念头在李乐的脑海中出现,就再也挥散不去了。
在李乐看来,哪怕英国人不打英国人,让挂着英国国旗的船只安全进入波斯湾,就可以节约大量的建设沙特油田的时间。
海运可要比空运还有地面运输,便宜太多太多了……而且一些大型机械,只有海运才行。
“我们可以通过美国与那个流亡政府沟通,只要不是战舰,应该保证民用船只的自由航行权力。”外交大臣艾登爵士首先想到的,是规避在印度洋交战的可能性。
“如果元首您相信我国合作的心情,可以等我们回去之后,与我们的海军部门协商此类问题。”艾德礼比艾登爵士想的更多。
他觉得借机会重新武装英国海军,是一个很诱人的条件。另外,他认为这类合作,是可以协商的。
在油田利益面前,在振兴英国的诱惑面前,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哪怕是暂时与敌人合作。
“我回去之后,会与舰队司令萨默维尔将军沟通这件事情的。我想海军会认真考虑元首的建议的。”他斟酌了一下语气,开口接着说道。
李乐当然不会给英国重新武装的机会,他要的是英国海军帮助德国海军培训学员,并且组成一些扫雷舰队,清除大西洋海域的水雷。
做的都是一些辅助工作,而且战舰的吨位也要严格的受到德国的限制。
如果论起偷偷摸摸的发展壮大,德国才是最厉害的,他怎么可能像英法坐视德国壮大那样,坐视英国偷偷武装起来?
所以,艾德礼是自己想歪了,而不是李乐变傻了,准备要重新武装英国海军。
不过李乐也不想当面戳破对方的幻想,只要对方签字扩大合作,吃下沙特油田这个美味的鱼饵,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德国方面予取予求了……




帝国霸主 870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同一时间,大洋彼岸的美国华盛顿,白宫总统办公室内,美国总统罗斯福脸色煞白的看着面前的马歇尔还有其他幕僚们。
他缓缓的开口,用病恹恹的语气问道:“听说,德国人在沙特阿拉伯地区又找到了一个油田?”
“是的,总统先生……他们确实在沙特地区找到了新的油田,法国人和意大利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情,所以……”一个情报部门的主管郁闷的开口说道。
“德国的情报部门也不可能这么神奇吧?他们能找到没有开发的油田?”一个陆军的将领侧过头来,低声问站在自己身边的马歇尔。
马歇尔将军现在也是一脸的不爽,他有一种被人玩弄在鼓掌之间的被动感觉,这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
如果论起运筹帷幄,组织生产和征召士兵,可能他是天下间最强的将领了。
可惜的是,再如何运筹帷幄,也比不上一个开了外挂的先知。对方不是用计谋战胜他的,对方是用神棍一样的伎俩打败他的。
“德国的情报部门?我更相信他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技术,在1930年前后就开始了对沙特还有利比亚等地区的勘探!”马歇尔冷哼了一声,对身边的将领说道。
他可不相信对方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在马歇尔看来,对方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预先在精密的布局!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就开始给德国人挖坑,一直希望用德国来把世界霸主英国拉下马来。
因此,他们给德国人的选择其实并不多,希特勒上台之后就只有开战,开战之后也会最终惨败,这是美国自己写好的剧本。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此前支持德国的那些手段都尽在掌控之后,德国从某一个时间点上突然脱出了美国人的预判。
“他们早就知道利比亚有石油……所以一直压着没有行动……可是这也说不过去,我解释不了这些问题……”马歇尔被自己的推理冲突困扰,脸上又现出了痛苦的神情。
“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听一听。”罗斯福看向了马歇尔,这个时候他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股精神力在支撑罢了。
所以,他问话的时候,气息有些不平稳,问完这句之后,就剧烈的咳嗽起来。
马歇尔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德国的攻击和随后的战争红利衔接的太不正常了。”
“他们在利比亚反攻之后,立刻就投入开发了利比亚油田。”马歇尔走到地图旁边,指着地图开口说道。
然后他又指向了中东地区:“然后,隆美尔的部队一口气打下了埃及,得到了轴心国的物资支持。”
“我一直在想,德国人是不是要冒险进攻伊拉克,在沙漠之中作战,徒劳的消耗他们的物资。”马歇尔指了指伊拉克和沙特之间的沙漠地区。
紧接着他摇了摇头,自嘲的笑了笑:“可是我错了,德国人隔着沙漠停了下来,在他们能前进到的最远距离上停了下来,没有半点儿冒进的意思。”
“在我诧异的时候,他们紧接着就发现了沙特的石油……这不正常,十分的不正常!”马歇尔很肯定的说道:“他们事先就计划好的!这是他们事先就计划好的!”
这个推理很正确,除非对方有一个神棍,可以预测哪里有资源,并且希特勒还相信这个神棍说的话,敢于用数十万大军和数百万吨的物资去冒险,否则是无法解释眼前发生的一切的!
可是,对方怎么可能有神棍?而且是这么准的神棍?希特勒又怎么会拿国家的命运赌一个虚无缥缈的预言?
很简单的举个反例:如果有个老爷爷跑到马歇尔面前,说在墨西哥发现了石油,马歇尔会建议罗斯福出动军队入侵墨西哥么?开什么玩笑?
“绕过裁军委员会的监视,在英国的殖民地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勘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还要保密……”一个将领看着马歇尔,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他说的也确实中肯——沙特当年可是英国人的地盘,在那里勘测矿藏,怎么可能绕过英国人的眼睛?
更何况,利比亚没有石油,意大利都没有找到——德国人怎么可能找到,并且瞒过意大利人?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马歇尔感觉到自己的头是越来越疼了:“德国人知道的时间。”
“如果他们提前知道了利比亚有石油,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提前铺垫一下,在利比亚投入一些基础建设……”马歇尔指了指桌子上的乱七八糟的有关利比亚油田的情报,对罗斯福说道。
“他们的建设是从1940年才开始的,这太怪异了,即便没有油田,在战前提前做一些部署,才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这又是马歇尔想不通的一个地方了。
如果意大利或者德国出资,建设过班加西或者苏尔特等港口,哪怕是提前铺设一些道路,增加一些当地的挤出建设,这都能说的通。
可是战争开始之前,德国和意大利竟然没有任何小动作,连一点点的提前建设都没有进行,甚至在1940年的6月之前,他们都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提前准备。
之后呢?如同雷霆一般——德国奇袭马耳他,空降克里特,一口气把英国舰队赶出了地中海,然后才想起了建设利比亚油田来……
这感觉,就像是他们之前也不知道那里有油田,偶然发现了一般,急着去扫清运输线路上的障碍,然后开发新的油田。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油田,德国才脱离了美国的掌控,开始了从各个方面上出其不意的大跃进。
武器革新、军队扩编、能源充裕、自给自足……这一系列的改变,似乎都是跨越式的,毫无征兆的,集中在1940年6月之后的。
想到了这里,马歇尔的脑海中又闪过了同样的念头:1940年的6月,德国在法国投降的那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
今天暂且一更,白天三更补上。




帝国霸主 871都会
“我找不到去年,也就是1941年,德国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6月的时候他们击败了法国,之后元首在巴黎附近遇刺……”一名情报官员开口随意的说着。
他已经说了无数遍这些汇报,这些汇报他每一件事情都排查了无数遍。
只可惜,他们找不到任何值得他们去注意的问题。而且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德国方面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
“英国人给我们提供的情报里显示,德国人在1940年的7月就开始了攻击他们间谍的秘密行动。”另一个军官跟着开口说道。
说起这个,马歇尔脑袋里闪过了一个念头,可是又转瞬即逝掉了——他没有抓住这个念头,只能继续皱着眉头听几个军官说有关德国的情报。
“他们在7月就非常高效的清除掉了英国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潜伏间谍。”看到没有人打断,这个军官继续说起了他的情报。
另一边,刚刚开口的美国情报局的负责人继续接着说道:“然后,我们就见证了德国人的一系列变化。”
剩下的问题就是马歇尔都知道的事情了——德国人一下子变得聪明了起来,而且简直就好像是先知一样睿智。
首先,德国的元首似乎在极力摆脱之前他们激进的民族政策,这和之前德国疯狂的种族偏激行为严重背离。
紧接着,德国的高层似乎一下子变得沉稳起来,一方面韬光养晦,一方面利用起自己的间谍情报优势,打击海对面的英国。
影子部队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声名大噪的,这支神秘的部队几乎把英国的情报全部都挖了出来。
从战斗机的性能还有优缺点,到运输轮船的航线拟定,这些情报人员比英国的首相还要了解英国的一切,直接帮助德国战胜了几乎不败的英国。
1...303304305306307...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