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超级农业强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凌烟阁阁老

    齐政看着眼前的忙碌景象,满意地点点头。凡是尝过嘉谷美食的食客们,就没有不被征服的。

    ……

    “逛农博最上瘾,不转上一天都不舍得出去。”65岁的张大爷可谓农博会的老主顾,今年已经是他“农博游”的第五个年头,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到农博会上“淘”些自己喜欢的优质农产品。

    通常转上一圈后,一些优质农产品就会被列入了他的“必购清单”。

    今年再添惊喜。

    这家叫嘉谷的公司,展出的高品质农产品让他爱不释手;贵是贵了点,但以他多年的“淘宝”经验可以断定,这绝对是物有所值。

    尤其是那猪肉,吃着香啊,唤起了他对农村杀猪菜的记忆——那时的猪还是吃草的,人还是吃粗粮的,过年的杀猪菜是最期待的,吃一口香一年!

    别看他老了,腿脚可麻利了,一旦确认目标,他就在第一时间内下手了,好东西都是靠抢的。

    果然,等他赶到嘉谷的展区买到猪肉后,一**的消费者随后涌来,纷纷下单购买,猪肉、土鸡、鹿肉等特色农产品不一会儿就销售一空。

    嘉谷展区的猪肉和土鸡等都是用保鲜膜装好的,因为天气炎热,不知道销量如何,也不敢多备货,面对着销售火爆的场景,嘉谷展区的负责人已经紧急打电话让后勤为下午备货了。

    &nbs




第164章 大单来了!(求票票)
    异国他乡,一夜跑马过后,庄杰伦第二天一早就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嘉谷的展区。

    他直接找到嘉谷展区的负责人张泽宏,开门见山道:“你们的鹿血酒年产量有多少,还有其他的鹿产品,我全包了!”

    张泽宏一脸牙疼的表情,指着身后的展台:“呃,这是我今天第七次听到这样的话了,喏,他们也是同样的想法。”

    庄杰伦一听这话,顿时升起不妙的感觉。顺着张泽宏的指向看过去,只见展台里面坐着五六个男人,不禁傻眼了。

    几个大汉同样眼巴巴地瞅着张泽宏。

    一看就知道是买了嘉谷的鹿血酒,然后尝到了其中好处的男人。

    庄杰伦突然有种到嘴的肥肉被人扒走的郁闷!

    这才是开展的第二天,大家就不能矜持点吗

    庄杰伦一阵懊恼,只恨昨天没有更早体验到鹿血酒的美妙之处,然后跟嘉谷定下来。

    他马上用诚恳的目光看着张泽宏,压低声音道:“我是从新加坡来的,还打算跟你们采购更多的农产品,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张泽宏嘴角抽动了一下:“这也是我今天第三次听到类似的话了,里面有一位是来自岛国的,一位是来自马来亚的,嗯,你们的诚意都是一模一样的。”

    庄杰伦憋着一股气无法释放,他愤愤地看向展台——对上六道炯炯有神的毫不示弱的视线。

    ……默默地收回视线,但他的脑筋飞快转动起来。

    如此有竞争力的竞争对手,立刻抬高了庄杰伦的预期,也让他把嘉谷其他农产品的价值拔高了一个档次。

    令他头痛的是,看样子,竞争对手是少不了的了。

    他不怕竞争对手,却很讨厌竞争对手提高价格。不过考虑到后面大概率会变得激烈的竞争,他反而更加舍不得放弃了。

    “要不,您先到里面坐下休息一会老实讲,我们的产能有限,总得先听听大家的条件吧”张泽宏自然地邀请道。

    庄杰伦没有拒绝,虽然内心焦灼,但仍然装作没事人——既然没能抢先得手,那他就要改变策略,抢在更多采购商介入之前,得到嘉谷相关产品的产能信息,这才好游刃有余地准备谈判策略。

    张泽宏将庄杰伦展区内坐下。于是一群客商大眼瞪小眼,不过,没有谁主动离开。

    对于张泽宏这种奸商来说,一种商品有五六个买家,简直就是天堂一样的待遇,哪里会痛快的将商品卖出去呢先把客商圈住再说,合作还是要慢慢谈的。

    他只是万万没想到,在农产品博览会上,居然是以鹿血酒为代表的鹿产品成为了大单采购的第一款爆品。

    他只能感慨,就冲着他们对鹿血酒的态度,这届男人明显不行啊。

    默默吐槽的张泽宏似乎忘了自己收藏的几瓶嘉谷内部特供鹿血酒。

    如果说鹿园的梅花鹿经过灵阵的滋养,在其他方面的改善不是太明显的话,以鹿血酒为代表的鹿产品,在男士滋补方面的效果就太出色了。

    男人嘛,这种好东西,谁用谁知道。

    ……

    第二天开展,经过一天的发酵,嘉谷的展区人气更加旺盛,销售持续火爆。

    为此嘉谷不得不从公司抽调人手过来帮忙,一边满足游客的需求,一边不停地补货。

    至于大客商,展台这边已经坐不下了,嘉谷已经安排他们到展馆的会议厅坐下,就由张泽宏和战略公关部的一群人分别陪同,并且了解一些他们的需求。

    会议厅内,坐满了来自各地的客商。

    有被美食征服后,立刻就杀奔了过来的;有被展台前的人气吸引过来的;有想买成品的,也



第165章 卫星照进农田
    齐政非常不讲义气地抛下张泽宏跟一众客商们纠缠交锋。

    他一个人,慢悠悠地前往农业科技展区参观。

    春城农博会可不仅仅是农产品展示的盛会,同样是农业高新科技展示的盛会——有先进农业机械、高新农业设施等展区,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业科普教育与一身。

    嘉谷也有农业机械采购的需求,最关键的是,在农博会上采购成套的农业设施,相较于平时采购能有一定的优惠。

    不过设备采购由王昱业安排专业团队负责,齐政纯属参观,借此了解当前农业最先进的发展水平。

    农业科技展区这边人流量相对稀疏,多是公司的代表在参观洽谈,齐政兴致昂扬地一路参观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

    及至走到展区尽头,看到一个小展台,标语倒是标新立异。

    “卫星照进农田,农业的新世界!”

    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位置的原因,再霸气的标语,也拯救不了惨淡的人气。

    齐政好奇地走过去,想看看这家公司的经营业务。

    展台内只有几个人的团队,看到齐政过来,积极地凑上来,热情地接待并作讲解。

    齐政由此得知,这家叫“麦云科技”的企业,是一家农业科技领域的创业公司。

    麦云科技成立于02年,是一家商业气象服务企业,以气象预报技术为核心,通过融合多项特有的预报技术,向农业、交通等天气相关行业提供丰富的按需定制商业气象服务。

    亲自给齐政讲解的高鹏是公司的创始人,从自我介绍中得知,他本科学的是气象学,之后在美国拿到了地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工作几年后,瞄准了农业科技领域,开始了创业。

    得知齐政是农业公司代表,他精神一振。

    “我们目前已构建起涵盖农业、气象、水利、等领域的先进农业信息化产品体系,可用于农业项目规划以及风险评估、病虫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定制化的总体农业生产技术打包服务。”

    “我们还在建设国内的首个气象大数据服务平台,集农业大数据分析和农业物联网自动监测于一体,为科学种植、食品安全溯源等提供技术及数据服务……”

    齐政只听着他的介绍,“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代表着未来的概念就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很好,高鹏的创业企划充斥着满满的未来气息。

    如果是十年后,齐政大概会对他竖起大拇指。

    眼下嘛,齐政只想说,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两步就容易变成先烈了。

    “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这些概念,放在十多年后都是科技前沿,前沿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已经萌发但还远未成熟,还需要不断的炮灰趟路!

    眼前这位大概率就是趟路的炮灰。

    ……

    应该说,高鹏切入的方向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先不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大上的概念,气象服务,本身就是一门大生意。

    国际上有一条著名的“德尔菲气象定律”:如果你在气象信息上每投资1美元,便可以得到98美元的经济回报,投入产出比高达1:98。

    所谓“靠天吃饭”,这四个字更代表了“靠天气赚钱”。

    当气温达到 22c,啤酒开始畅销;气温达到 24c,泳装开始大卖;气温超过 30c,冰镇饮料销量上升——这些现象都被总结为一系列气象指数:冰激凌指数、泳装指数、空调指数等等。

    美、日是全世界范围内商业气象服务发展得最好的国家。而国内市场,由于政策垄断,导致商业气象服务行业近乎空白。

    所以高鹏选择气象创业,勇气可嘉。

    但是……

    “你们公司能收集到多大范围的气象数据我说的是精确的气象数据。还有,你们能提供未来多少天的中长期预报”齐政打断高鹏的介绍,直指要害。

    “呃……”高鹏面露尴尬之色。

    很显然,齐政抓到了他的痛点。

    判断一家气象服务公司好不好,最重要的是气象数据源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大白话就是两件事:能占有多少气象数据资源、以及数学有多好。

    天气服务的本质就是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

    所以说,哪家天气服务公司拥有最广泛的数据,相当程度上意味着它能长多大。

    就世界范围来讲,商业气象公司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各国气象部门。但是这还不够,他们通常还会选择扩充气象数据来源,譬如自建气象观测站,部署雷达,甚至是发射卫星。

    但在国内嘛,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企业很难通过上述两种方式收集精确的气象数据。

    “我们目前是在东北范围内收集气象数据,来源主要是气象部门;对于短期天气预报,我们是通过算法,学习天气图像,代替气象专家预报天气;中长期预报的话,是使用统计的方法,结合历史数据预测未来气象情况……”高鹏底气不足地说道。

    齐政了然。

    难怪这家企业人气惨淡,仅仅是东北范围内的气象数据,可支撑不了麦云科技的未来。

    而在数据处理上,初创企业受到计算能力的限制,也无法解决短期和中长期预报,决定了他在气象创业的赛道上很难走远。

    麦云科



第166章 落后的焦虑(1/4)
    面对齐政抛出的橄榄枝,高鹏没有一口拒绝,但也没有马上应下。

    齐政表示可以理解,后面又跟高鹏探讨了气象服务的一些应用设想,留下联系方式给犹豫不决的高鹏,就离开了。

    虽然齐政对建立一个“卫星照进农田”的数字化农业平台抱有很大的期待,但这注定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成果的。高鹏最终是否同意收购,齐政其实并不是很在意,以嘉谷如今的实力,想招揽相关的人才展开研究并不难,顶多是从头组建团队麻烦一点而已。

    继续参观。

    接下来就是农业机械展区了。

    农机展区的占地面积最大,毕竟有很多大块头,体型可观:高端耕整机具、精量免耕播种机、大马力动力换挡拖拉机……

    还有嘉谷牧场需要采购的自走式割草机、双耙搂草机、打捆机……

    农业要想从整体上提高产量,哪怕是2%、3%,都是极其不容易的。但是我国每年由于收获、储存不得当,粮食损耗占比极大,远不止3%的比例。所以从种收环节来说,农业机械对于实际上的增产是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但齐政一路走来,一个印象深刻的景象是,参展的高端农机,基本都是被外资垄断了。

    绿色的约翰迪尔,红色的凯斯,蓝白相间的久保田……

    虽然多是打着合资的旗号,但谁不知道,外资实际上保持着绝对的控股权。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国产农机的立足之地,起码还有小型的红色拖拉机——东方红不是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尤其是当那些合资企业的员工非常自豪地向齐政介绍他们的农机是多么多么先进时,“全部是进口技术!”一位推销员骑在一台大马力刨地机上,拍着车窗说道,“这家伙的马力比坦克还大!”

    但是,在这自豪的背后,齐政隐隐感知到国产农机行业的落后和焦虑的气息。

    也是从今年开始,农机购置补贴作为一项长期政策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齐政还知道,后面国家补贴的力度还会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机型从少到多到优,补贴范围从部分农民到全体农民。

    但是,农机购置补贴虽然帮助农机行业做大,却没有帮助国产农机企业做强。

    全球排名前五的农机巨头,现在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国内市场。他们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对后发的国产企业技术创新形成抑制作用。

    其实齐政之前在参观黑省的国营大型农场时就发现,尤其在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农机具上,黑省大量引进国外设备,而国产品牌的采购量几乎是零。

    刚好齐政和九三油脂的田仁里在展会上碰上,说起这个话题,他就苦笑道:“那是因为,要做1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必须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据我所知,国内不少企业虽然进行过相关领域的研发、创新尝试,并推出过几款200马力以上马力的拖拉机产品,却从未真正实现批量投产。”

    “各厂家的国产200马力拖拉机,在驱动、传动等许多方面的关键技术并未真正解决,还处在样机阶段。”

    ……

    “其实主要是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缺失所致!”在一家国产农机企业的展台内,田仁里的一位熟人向两人爆出国产农机研发的痛点。

    “农机制造业的关键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高端的液压件、密封件、传动件等零部件,恰恰是这些不起眼的零部件,支撑起农机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1...5455565758...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