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凌烟阁阁老
大豆和玉米是黑省最主要的两种旱田作物,二者始终在“争夺”有限的耕地。
“如果不考虑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农民多数年份种植玉米的亩收入是大豆的1.5倍以上,自然倾向于选择种植玉米。”
何社长说,过去两三年种大豆效益不错,他选择种植大豆,但在没有任何补贴的情况下,大豆与玉米收益差距越来越大,他肯定是要考虑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缩减大豆种植面积了。
针对这种情况,齐政就问道:“如果我们公司跟你们提前签订收购合同,按照大豆等级提高收购价格,你们有没有信心扩产呢”
“嗯”一时间,何社长怀疑不是自己耳朵出错了,就是眼前小伙子的脑袋坏掉了。
一般来说,大豆收购方无不是千方百计地压低收购价,何曾有主动提高收购价的
但齐政坚定的目光告诉他,没有错,就是要提价收购。
这样一来,何社长倒是认真思考了起来。能提前得到订单,并且确保高于市场价收购,当然很好,不过他还是底气不足。
看到他面露犹豫,齐政客气地说道:“何社长,有什么疑虑你可以直说,我们是希望通过扶持大豆种植户,确保企业原料供应。有问题可以协商解决嘛。”
何社长就一咬牙,直说了,“老实讲,即使有你们企业的收购价格扶持,只能说情况会好一点,但我们对收益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我们合作社成立至今,就没有享受到什么扶持政策,经营十分艰难,想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扩大生产,都苦于没有资金,也贷不到款……”
齐政一边听一边点头,同时思考着对策。
要想扶持国产大豆,最重要的就是恢复豆农的信心。
恢复豆农的信心,除了需要持续稳定的大豆补贴政策,无疑还需要其他配套扶持政策。
大豆属于土地密集型农作物,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机械化的水平确实要提高。
但总不能所有的责任都由嘉谷来承担不是
思考至此,齐政有了想法。
……
作
第157章 灵阵先行,技术跟上(3/3)
齐政的信心从哪里来当然是“黑科技”啦。
虽然大豆已经种下了,但如今正是关键的花荚期,用灵阵提升应该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在提前将海仑市的大豆收入囊中后,齐政又要“作弊”了。
感谢东北,这里的大豆被称为“最干净的大豆”——纯天然的大豆,非转基因。
齐政算是发现了,一般来说,愈是古老的生物,愈是方便灵阵捕捉生物特定的频率,以产生共振。
变异的生物,自然变异的还好说,人工变异的如转基因生物,在灵阵的感应下,其生物频率是不够稳定的。
时间的力量在生物的频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愈是稳定的生物频率,与灵阵共振的契合度就越高。
当然,不是说灵阵对转基因生物就起不到作用,但是,百分百契合和百分之五十的契合度,孰优孰劣不必多说。
东北种植的大豆都是传统品种,虽然经过一代代的筛选,但那只是优中选优而已,生物性状是极其稳定的。
“青竹百灵阵(二阶)触发,五系均衡,范围;方圆一百公里,效果:润泽,生长。生物处于阵中,恍如初生,蓄养紫华,勃然而长。”
虽然灵阵范围内也包括了玉米等作物——毕竟不是自家的地,大豆种植虽然相对集中,但也不是连片种植。
不过齐政并不是很在意这一点,因为玉米和大豆的生物频率南辕北辙,他布置的“青竹百灵阵”频率与大豆的生物频率百分百契合,灵阵的效能主要作用在大豆上。
玉米等其他农作物嘛,只能捡一些漏出来的好处,作用不明显。
这样一来,虽然大豆已经进入花荚期,“青竹百灵阵”运转,使大豆如返初生期,生机爆发式旺盛起来。
因此等到陈建章带队过来东北时,海仑市金秋大豆合作社的何社长面对疯长的大豆,总觉得今年有些迷……
本来他以为有公司提前下订单收购大豆就是惊喜了,没想到今年大豆的生长情况也颇为不老实。
一般来说,结荚期植株已发育完成,往年是怕大豆有倒伏现象,需要喷洒叶面肥,提高茎秆粗壮度。
但今年吧,茎秆挺拔,倒伏肯定是不怕倒伏了,但这花荚和叶片,长势也忒旺盛了吧,像是打了激素般又是咋回事呢
陈建章环视一圈之后,就提醒他道:“大豆的生长状况太旺了,叶子也太密集了,最好采取人为控旺技术,采取疏叶、摘心等方法进行控制植株旺长,增加田间的通透性,同时减少养分的消耗,让养分集中供应。”
“而且,我看这花荚的长势,还是多追点有机肥吧,多提供微量硼、钼、锌等元素,有利于实现高产、优产。”
何社长等豆农也看出今年的大豆长势良好,多追点肥也是应该的,陈建章的“控旺”建议也来得非常及时,关系到丰收与否,无人敢怠慢,因此也就纷纷行动了起来。
……
从田间回来,陈建章就对齐政说道:“今年的大豆,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是大丰收。”
齐政心里暗道:“你老板我忙了个半死,要是没有大丰收,岂不是亏死了”
但在具体产量出来之前,齐政也不知道灵阵对大豆产量能有多大提升。
因此他还是摇摇头,说道:“即使再怎么大丰收,也解决不了国内大豆的供给问题。国内大豆的供给一方面需要向自己的土地要;另一方面,需要进口。”
“你也知道了,我们将国际粮商得罪死了,要预防着他们下黑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拓展更多大豆来源。海外市场我来想办法,国内增产就要靠你们实
第158章 这群挂逼们(1/3)
“实验室今年的研究效率贼高!”提起这点陈建章满意至极。
齐政笑而不语。
如果嘉谷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肯定是某人用灵阵“投机取巧”了。
“万念归一阵(一阶)触发,五系均衡,效果:凝神,静气。生物处于阵中,能使神魂纯粹,神念凝练,潜行乾坤。”
你以为这个灵阵只能被齐政用来凝聚神念,探索地底吗
那就太天真了!
用在常人身上,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人在工作或学习时,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想认真地投入到工作或学习中去,但可能脑中闪过的一个奇怪念头,注意力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过去了,等察觉到自己似乎走神了,工作或学习的思维也就断了。
全神贯注的状态是大多数人追求的,但往往因为外界干扰太多,注意力总是很容易涣散。
尤其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灵感总是在不经意间骤现,如果注意力分散,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就溜走了。
“万念归一阵”最大的神效,就在于只要你想集中注意力,就真的能将注意力投注在一件事物上——如果是想专注工作,那就真的是沉迷于工作无法自拔;如果是专注于偷懒,那也是思绪飘荡得拉都拉不回来……
齐政最先在嘉谷实验室布置了这个灵阵,研究员的专注度大为提升,研究效率高得一批——现在的问题是,研究员太沉迷加班了,以至于陈建章不得不强制按时上下班。
嘉谷实验室的实验经费和员工待遇不敢说比肩欧美,但在国内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而且还有专业的部门负责解决研究员的后顾之忧。
公平的考核制度,不错的待遇和极佳的生活待遇,再加上“开挂”的专注度,如果说,实验室能最先做出成果,齐政并不觉得惊讶。
齐政已经打算在公司也推行这个灵阵,全面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到时,谁是认真工作,谁是在日常划水,就能一目了然了。
“不知道你对方新文有没有印象,他的微生物研究组成果斐然,已经是实验室最大的项目组之一了。”
齐政点点头,他对方新文有印象,是最早加入实验室的研究员之一,在微生物研究上非常有天赋,曾经的“恶臭菌”就是出自其手。
陈建章就往下说了:“他们率先培育出可快速分解植物残体,同时具有改良土壤特性的木霉菌菌株,并制成了制剂,秸秆还田入土后腐解效率至少翻了一倍。”
第一个成果就让齐政感到惊喜了。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秸秆利用方法。
随着机械化的推广,最简单的秸秆还田方法当然是粉碎后直接还田,这也是各地大力推广、应用最多的模式。
但秸秆还田后腐解慢,容易使土壤疏松,给下茬作物出苗带来影响的缺点也一直存在。
而实验室培育的木霉菌制剂,对于秸秆还田的推广无疑是一大利好。
“有没有针对气温低、秸秆腐解难度大的问题做过研究”在东北地区,秸秆还田入土后,正逢冬季土壤封冻期,不易腐解的技术难题更加明显,故而齐政有此一问。
陈建章微微点头:“在低温条件下,腐解效率稍微低一点,但相对自然条件下,效率也至少提升了60%。”
齐政已经满意了,这已经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了,可以说为东北地区的玉米秸秆还田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陈建章见齐政面露惊喜,淡定地继续说道:“小方他们还研制了新一代秸秆饲料生物调制剂,是由乳酸片球菌、植物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合理配伍组成的高效活性微生物制剂。以玉米秸秆为例,经过该制剂处理后,可使干秸秆变软,提高适口性,便于禽畜消化吸收。效果显示,比一般的活性菌种调制后的干秸秆采食多4
第159章 挂逼们的老大更牛叉(2/3)
我国每年生产的秸秆有9亿吨,加工副产物有5.8亿吨,这些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平均不到40%,60%以上的副产物被随意堆放、丢弃或用作肥料还田、生活燃料,这相当于7亿亩土地的投入产出和6000亿元的收入被白白损失掉。
这种情况在粮食主产区更为突出。
以齐政等人如今所处的东北来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一直是东北地区的老大难问题。
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玉米主产区,每年可收集的玉米秸秆量超过1.1亿吨。
可是,东北玉米秸秆的总利用率不到50%,大部分秸秆被废弃或燃烧掉,在浪费大量农业资源的同时更造成了严重的雾霾污染。
齐政要陈建章带队前来,是为了选育优良的大豆品种。
但很显然,携着实验室最新成果而来的陈建章,从中看到了更大的机会。
“我们在东北,不应该将目光局限在大豆上,东北的农业资源对我们来说是个大宝藏,利用好我们的优势,嘉谷不出几年就能更上一个台阶。”陈建章的眼里透露着雄心壮志。
齐政从实验室成果带来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将注意力集中到陈建章的话里。
看着陈建章一副“我有个大计划”的模样,齐政差点一句“请开始你的表演”就脱口而出了。
他定了定神,示意陈建章开始“推销”他的“大计划”。
陈建章迅速进入了角色,开口说道:“那我就从头说起吧。”
齐政点头。
“首先回到我们的国产大豆扶持战略上,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粮食安全依然是以粮食产量为纲,主要作为油料的大豆的地位下降。在东北,作为粮食主产区,政策导向上必然会偏向于种植玉米,因为同等面积的玉米产量高于大豆产量,农民也乐于选择前者。”
齐政颔首,这个无法反驳,前世的历史清楚地证实了这个趋势。
“在大豆单产水平短时间内得不到太大提升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大豆资源优势,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培育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要强化大豆生产与精深加工的科学研究,开发新型大豆食品,推进大豆制品规模化生产。”
陈建章分析道,进口大豆榨油之后的豆粕,理论上可以用来加工各种豆制品,但在实际操作中,进口大豆需要从政府取得许可证,要备案大豆的用途,被批准的都是大豆直接进榨油厂,然后豆粕送去做饲料。
国产大豆在榨油方面的成本是很难跟进口大豆比拼的了,既然拼不过,就要转变思路——那些看不清形势的头铁娃,只会在市场浪潮中被淹没。
对国产大豆而言,虽然国内油用大豆竞争力弱,但国产大豆蛋白含量高啊,又是非转基因,不是只有国人才排斥转基因的,日、韩和东南亚邻近国家都更青睐于我们的非转基因大豆。
即使在欧、美等地及其他发达国家,人们首选的也是高价格的非转基因大豆食品和大豆油。
“因此,国产大豆应在高营养、纯天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绿色大豆系列产品,其国际市场前景广阔。其中大豆蛋白是高端大豆产品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它的加工也是大豆精深加工中最具潜力、最有前途的领域,其产品的市场容量亦不可小觑。”
“那么现在问题又回到绿色大豆的发展上了!怎样发展好绿色大豆业呢”
“实验室微生物组的这三个成果无疑是给我们找到了突破口。”
说到这,齐政也大概跟上了他的思路。
果然,陈建章目光灼灼,“我们在东北大豆主产区建立联合基地吧!”
“建立大豆生产加工基地、畜禽养殖基地和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基地:按照企业需求种植生产适销对路的专用特用大豆;以优质畜禽养殖集中区消化豆粕等健康饲料,转化豆企产品;将畜禽和东北闲置的农作物秸秆发酵利用,产出生物质能源和有机肥,反哺绿色大豆种植……”
&nb
第160章 用爱发电?别逗!(3/3)
事关嘉谷发展战略的调整,齐政没有马上做决定。
他施施然回到嘉谷总部,才召集公司高层,讨论东北“落子”策略。
“大豆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将养猪场开到东北”不用多讨论,很快就通过了。
众人争论的重点,就在于要不要开发生物质能产业如果是要,又应该以什么姿势进军生物质能产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