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凌烟阁阁老
其实也不单纯是看不起中国的大米——岛国人虽然爱大米,但岛国人的爱很专一,只对岛国大米有爱。
在岛国人心目中,岛国米世界第一,天下无双,其他著名的南韩大米、中国东北大米、泰国大米等等,都差得很远,都是不到灾年万不得已不会选择的。
毕竟,撇开地域性的口味不论,岛国大米在世界米圈子,也是赫赫有名的。国际学术界把水稻分为两种:籼稻和粳稻。粳稻的英文直译就是岛国产稻米。
渡边次郎所在的北海道虽然没有知名的大米,但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岛国人对本国大米充满信心和自豪感。
岛国稻米整体优于中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毕竟,岛国已经有了几十年丰富的育种、种植经验,70年代就开始追求稻米的质量;而中国现在才刚从吃饱过渡到吃好。
不过渡边次郎认为,中国稻米有很大的潜力,还在等待被人们发掘。
他觉得自己可以充当这么一个伯乐。
因为岛国大米都属于粳米,也就是寒冷地区生长粳稻出产的米。而在中国广大南方地区出产的籼米,从来入不了岛国人的法眼——他们也种不了籼米。
所以渡边次郎首先瞄准了中国东北大米。
恰逢春城农博会开展在即,想到在农博会上必然会展出中国国内最优秀的农产品,他就拿到了农博会的邀约,作为一个岛国采购商参加展会。
然后……他对岛国大米的自信和自豪,在碰到仙茗大米时,被击成了碎片。
他在大米的评选上也是非常专业的,品鉴过仙茗大米的光、香、白,还有口感、黏度、甜度,以及吞咽时候的感受后,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基本无可挑剔!
更过分的是,人家还有食疗的作用!
要他说,这仙茗大米已经彻底超出“特a”的等级了。
要知道,在岛国人对米饭的极致要求下,岛国谷物检定协会对全国各地上百种大米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感官实验,每年都选出“大米口感排行榜”。
根据协会标准,大米共分为五个等级:特a>a>a->b>b-,等级越高,代表米品质越高,也越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仙茗大米明显已经不属于这个等级行列了——它比岛国等级最高的大米还要优秀得多。
这一发现,差点引发了渡边次郎的信仰危机。
天照大神啊,你这是抛弃了你的子民了吗
……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因为“大米口感排行榜”这种给大米定三六九等的方式,让每个岛国米农都绞尽脑汁提高米的品质。
在最适合种植稻米的岛国东北部,就是整个岛国大米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这里强敌环伺,山形县“艳姫米”、宫城县“一见
第171章 注定白费心机(2/3)
“张君,您没跟贵公司高层说清楚参加这个评选的好处吗”渡边次郎难以置信道。
张泽宏秉持着齐政“任你有百般算计,我自岿然不动”的理念,摇头说道:“事实上,我们的仙茗大米已经是供不应求了,我们对扬名国际的兴趣是有的,但不着急。这毕竟是贵国的评选活动,除非得到官方邀请,否则,作为国际友人,我们是不会喧宾夺主的。”
渡边次郎嘴角抽搐。
这话里槽点太多了,他都不知道从哪里反驳好。
卖得好了不起啊
还非要得到官方的邀请才肯参加评选你咋不上天呢
再说了,你哪来的自信参加了评选就会喧宾夺主啊
好吧,仙茗大米如果参选了,是很有可能喧宾夺主!
但是我们不要面子啊,大家都是东方人,说好的谦虚呢
渡边次郎不甘心,他继续劝说张泽宏推动合作。
但张泽宏不想陪伴这个注定会失望的男人,诚恳地敷衍一番后,就离开了。
被嘉谷拒绝后,渡边次郎并没有放弃,而在三番四次劝说无果后,他在南开市的活动变得活跃起来。
一方面是拜访政府,意图从官方层面推进合作。奈何嘉谷与政府的合作更牢靠——又是大投资,又是培育主导了一个几百亿的产业。嘉谷不配合,政府根本不会勉强。
渡边次郎又是频频参观稻田收割,不断接触合作社的社员,说是想深入了解仙茗大米的生产流程,甚至还想跟实验室的研究员探讨水稻的改良方案……
“这简直是司马昭之心啊!”张泽宏就愤愤不平地说道,“这小鬼子,是明的不行来暗的,肯定是在觊觎我们的水稻资源!”
齐政了解到渡边次郎的行程后,一脸淡定,“慌什么慌,实验室不是试验过了吗,仙茗大米在其他地方根本是无法种植,就算他盗取了我们的水稻,卵用没有!”
张泽宏可没有齐政的自信,听说过不少岛国商界想方设法偷得国内专利的故事,他已经对渡边次郎提起了最高的警惕。
“这种事哪里说得准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国内其他地方无法种植,万一在岛国有地方能适合种植呢”
“再说了,你忘了我国在大豆种质资源遗失上的教训了吗”
说起来,这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有着最为丰富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是全球大豆品种改良的宝库。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美国人就来华考察并采集野生大豆材料,当时国内正处于外敌入侵、军阀混战、灾害频发、民不聊生的年代,有谁会关注宝贵的大豆野生资源被任意撷取呢
这也就算了,及至70年代,美国又派出一支庞大的植物代表团访问我国。当时正值北方地区大豆成熟季节,代表团是在国人的亲自陪同下,在各地到处游走,采集到不同类型的野生大豆资源。
正所谓“识者若珍宝,弃者如敝履”,这些在国内被认为是遍地生长的“野草”,成为美国珍贵的大豆育种材料,也成为后来生物技术公司作为转基因研究和商业化利用的重要试材。
新世纪伊始,媒体就曝出农业科研领域一件重大新闻:“种中国大豆侵了美国专利权!”
原来,美国孟山都公司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申请一项有关高产大豆及其栽培、检测的国际专利。这项专利源于中国沪市郊区的一个野生大豆材料作亲本,与另一个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具有基因“标记”的新品种。
孟山都公司拥有此项专利意味着其所有大豆品种均拥有垄断权,包括对中国这一野生大豆遗传资源的控制。
也就是说,如果未获孟山都公司首肯,中国的研究人员将不能自主使用基因“标记”进行研究或培育大豆新品种,尽管它来自中国!
消息传出,国人哗然。
第一个激烈反应,就是老外明目张胆地“盗窃”中国大豆资源,明明是“你拿了中国的野生大豆,抢注为自己的专利,反过来又向中国兜售!”
但在反思过往后,国内大豆资源持续地流向国外的过程中,是“既有窃贼,也有内奸”。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国对种质资源的认识起步较晚。
地大物博孕育了丰富的农作物物种资源,却也使得对它的保护和挖掘利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大豆如此,水稻也是如此的。
我国杂交水稻的早期推广根本就没在意国际知识产权问题,除转让给美国外,还多次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为解决其他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从而被无偿推广。
如今,就杂交水稻种子资源而言,国外实际上已经获得基本的遗传资源;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来说,他们完全有可能开发出适合各地应用的优良杂交水稻组合。
我们将大量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卖到了国外,而又没有申请当地国的基因保护
第173章 油脂黑马(3/3)
农博会上签订了意向合同的采购商,无论是有意加深合作的,还是心怀不轨的,都在参观后陆续离开了,嘉谷后续又得到了3亿元的补充采购合同。
而仙茗大米的收获之后,东北大豆的收获期也到了。
齐政因为之前布下了灵阵,打算前往东北看一下灵阵对大豆种植的加成效果。
不过在这之前,他向王昱业过问了一下大豆压榨厂的整合情况。
“收购的大豆压榨厂目前基本整合完毕,通过合并、设备改造等方式,建立了十个大型压榨厂,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各省。整合后的大豆年压榨能力达到900多万吨,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了18%,事实上,我们已经成为了国内大豆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了。”王昱业总结道。
齐政不禁对王昱业的工作效率表示赞叹。
从收购到整合,不过是三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将原来的十多个厂从生产线到员工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齐政再次庆幸能将王昱业招揽至麾下。
这种整合工作要是让他自己来,肯定是焦头烂额,甚至还会整成一个烂摊子,哪能像王昱业这样不动声色就整合完毕了
齐政当即决定今年年底给王昱业多发点奖金,牛人啊!
“我们的压榨厂,尤其是沿海的几家压榨厂,都是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基本上已经占到我们大豆压榨产能的绝大部分,而进口的大豆主要依靠把控着大豆种植、港口、航运等上游产业链的几大跨国粮商。”
“我们嘉谷跟几大跨国粮商的关系你是知道的,这个问题要正视啊!”王昱业还没等齐政高兴过来,就把头痛的问题砸过来了。
齐政捂额。
和钢铁业类似,我国的大豆压榨业也是一个原料在外的产业。
这种命根子攥在别人手里的感觉,非常不好,齐政表示很不爽。
“先在国外设立贸易公司、组织货源吧。短时间内我们是要受制于人的,所以还是要有我们自己的大豆生产基地,后面我先去东北看看,然后再去海外布子,第一步应该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齐政跟他透露了自己的一些打算。
王昱业点点头:“你心有成算就行,外面的业务你在行,公司的管理有我在,不用担心。”
齐政对他的能力当然绝对信任。
“现在压榨厂的业务主要还是做代工,最大的客户是国粮集团和益海集团,国粮集团还好说,益海集团也在大豆危机中并购了不少压榨厂,自有加工能力大增,来自益海集团的业务肯定会减少。这样的话,压榨厂的产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了。”王昱业转到另一个话题上。
齐政没好气地睨了他一眼:“难不成你还想一直靠着益海集团的业务做代工厂别装了,谁不知道你早就想进军食用油市场了”
代工有好有坏,好处是旱涝保收,产品不愁卖;坏处是命运仰人鼻息,且利润率不高。尤其大客户是益海集团这种大鳄,可不会在加工能力上依赖他人。自己不独立起来,早晚会成为它的盘中餐。
王昱业笑了笑:“油脂作为粮油行业的主要产品,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说起来跟啤酒行业有些类似,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在热闹的价格战和品类战争中,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齐政表示理解。
应对价格战必须有成本优势,而成本优势往往需要借助规模和强大的资本。
嘉谷的大豆压榨规模是有了,但食用油品类的创新、市场营销和策划、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等,还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对任何一个粮油企业来说,动用几个亿的资金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回报一般只有2%3%,确实是一个靠量取胜的企业。
齐政知道王昱业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一来是要资金。
二来嘛,主要是之前嘉谷赚钱可以说是太轻松了,无论是养猪还是仙茗大米,都是高利润产品,即使是清源啤酒,也是偏高端定位,虽然目前是在亏损,但在市场稳定下来后,可以预见盈利不会差。
&
第173章 当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
齐政不动声色地向何社长打听有人“捡到”人参之事。
然后百分百确定,人参就是在灵阵阵眼之地发现的。
人参和灵阵,这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直接关系
齐政一时心痒痒的,想马上去试验一下。
但最终还是按捺下好奇心,先把正事办完再说。
新收获大豆的检测结果很快就反馈到齐政手中。
齐政最关注的大豆蛋白质和油脂总含量,较没有灵阵滋润的大豆提高了15%!
没有达到最理想的预期效果,但也不算差。
与进口大豆做对比,可能在出油率方面还比不上,但蛋白质含量要比进口大豆高,总体来说,优势并不明显,不足以弥补两者成本上的差异。
但齐政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失望。毕竟,这已经证明了灵阵对大豆增产改质有着显著的效果,再配合实验室的杂交选育,赶上甚至超过进口大豆是指日可待。
关键这并不是通过转基因来实现的,也就意味着国民接受度会更高。
许多人说“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含量高”,但这只是表象。
出油率和蛋白质含量跟是否转基因并没有关系。
进口大豆出油率高,是因为国外大豆是作为油料作物,在品种的培育上是选择高油品种。也就是说,是选择了高油品种来进行转基因改造,而不是转基因使得它们出油率高。
不过齐政可以大言不惭地表示,嘉谷即使不选择转基因改造,靠灵阵堆也能堆出更好的高油品种。
针对国产大豆质量不均衡,有好有坏,但收的时候经常是一起收的,无形中降低了国产大豆品质的情况,齐政特意叮嘱要将经过灵阵滋润的大豆和其他大豆区分开来,这也有利于实验室的选种育种。
与嘉谷实验室合作育种的中科院大豆育种专家李阳,就对齐政用灵阵滋润出的大豆异常感兴趣。
杂交实验中所需的大豆被称为“材料”。李阳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到处搜集“材料”。无论是南方北方、国内国外,见到合适的豆子,李阳都会设法取得然后拿到实验室留作实验材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