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超级农业强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凌烟阁阁老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就应该研发出最好的大豆品种。天上的火箭不让人落下,地里的种子也不能。”李阳瘦弱的身躯里凝聚着满满的自信。

    在他的实验室里,摆满了挂满豆荚的大豆秧和用小网兜装起来的大豆种子,普通人很难分辨,只能通过标签查看,但李阳一眼就能分清。

    “这是从你们嘉谷今年的收获中选出的大豆品种,有非常好的加工品质,很有研究价值。跟你们合作除了资金上的扶持,这一点才是最让我满意的。”李阳拎起一袋金黄的豆种,深情地抚摸着说道。

    实验室里其他人对李阳直白的话颇感头痛,尴尬地向齐政赔笑,齐政倒是毫不在意。

    育种必须吃得了苦,沉得住心气,甚至要偏执一些的。

    这样的育种专家,在人情世故上有所欠缺最正常不过了。

    “那就麻烦李专家了,每年我们都会从收获的大豆中挑选出最优的材料,以便您做研究。我也衷心希望您能早日培育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大豆品种。”齐政对真正的专家还是很尊重的。

    ……

    回过头来,齐政终于能抽出空来研究一下灵阵和人参的联系了。

    在阵眼发现的人参齐政也打听清楚了,据说还没有达到百年人参的地步,但据专业人士的判断,参龄至少也有七八十年了,作为野生人参在今天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已经有人开价五十万进行收购了。

    这样一来齐政心里就觉得更加奇怪了。

    他敢发誓,当初布阵时绝对还没有这株人参的存在——对于阵眼之地,他都是要用神识扫描过才能确定的,如果有野生人参,早就被他发现了。

    那么就是说,十有**,是在灵阵运转的这两个月内,一株人参从无到有长到了外人眼中具有七八十年的参龄。

    这个结论,着实让齐政吓了一跳。

    为了验证猜想,齐政找了个隐秘的地方做了个实验。

    &nb




第174章 真·人参当萝卜卖(2/3)
    既然要利用好人参的这一特性,齐政就对国内人参产业做了个了解。

    结果发现,国内人参产业现在真的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惨!

    我国东北三省是人参的主产区,人参产量约占全球的70%。

    随着人参的药用价值为人所熟知及中草药市场的国际化,人参也成为国际市场的一大重要外贸交易产品,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

    然而,我国虽是人参产量大国,但与此不成比例的,我国却是人参产业小国。

    世界人参总产值约300亿元,我国却只占其中12亿元,不到世界总产值的4%,产量与产值相差二十多倍。

    为了追根溯源,齐政就来到人参最大主产区吉省。

    气温随着入秋渐渐转凉,本该是人参产销的“黄金季节”,这边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今年人参收购价格大跌,而且还看不到尽头,大部分参农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一位参农愁眉苦脸地对齐政说道。

    “不少收购商提前与我们签订了收购合同,但是现在价格暴跌后,他们都纷纷毁约了,如今是想卖都卖不出去了。”这位参农欲哭无泪道。

    他告诉齐政,人参种植需要耗费巨额的种植成本,在今年的形势下,已经有参农破产了,甚至还出现了因偿还不了种参债务而闹自杀的事件。

    “现在水参(即刚收获的新鲜人参)最低价仅为67元/市斤,简直是人参当成萝卜卖了!按照这个价卖吧,肯定是巨亏;不卖吧,价格还在下跌,也不知道哪里才是尽头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位参农一脸沮丧,唉声叹气。

    齐政拜访了多家人参种植户,都是一片黑暗。

    在这个过程中,齐政碰到了做人参生意多年的王老板。

    他跟齐政说了不少人参价格暴跌的内幕。

    “特么的,那些毁约的所谓采购商,其实都是日韩参企巨头在国内的代理商!这都是一群天杀的内奸,这次的价格暴跌就是他们一手导演的。”王老板愤怒地谴责着那些同行。

    “其实谁不知道他们的背后是日韩参企巨头呢他们先是支付少量订金与参农签订采购合同,而在今年这种人参大丰收的年份,就以重金属超标、农残、关税调整等种种借口毁约,并将储备人参向市场低价抛售,造成人参大量过剩的假象,人为压低人参价格,致使人参价格大跌。”

    “你且看着吧,日韩参企通过在国内安插的人参代理商,在人参价格跌至冰点后,肯定会暗中低价收购优质的人参原料,精加工后销往世界各地,谋取暴利!”

    王老板脸红脖子粗地摆手道,“说白了,我们就是掉进了日韩参企的阴谋里!”

    原来,由于国内人参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外国参企是通过囤积、抛售、收购等手段对国内人参市场进行冲击,以此打压中国人参产业;同时大占便宜,以低廉的价格收购国内的优质人参原料,通过人参精深加工技术和品牌包装,让人参成为其获得高额利润的重要资源。

    王老板进一步告诉齐政,如果与南韩进行横向比较的话,我国每年约有2000吨人参以非常低的价格流向南韩被作为原材料,然后从南韩返回国内后人参就变成售价极高的礼品。

    一瓶只有100克的南韩品牌高丽参售价高达几百元;另外吉省的人参出口量是南韩的二十多倍,但是出口创汇额只有南韩的十分之一。

    “据我所知,南韩高丽参种植面积4万多亩,仅是吉省人参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但却长期从我国获得廉价人参原料,进而获得高额的产



第175章 千年人参?这可以有(3/3)
    在了解到国内人参产业的现状后,齐政思考了一番,就有了计较。

    追根溯源,我国目前虽有上万家人参种植、加工和贸易企业,但“小、散、乱”仍是这些企业的典型特征。

    国内人参产业既缺乏大型的龙头骨干企业,又缺乏行业领军品牌,以致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只能依附于南韩等外资企业或强势品牌。

    但这不就是嘉谷的大好机会吗

    不过,要怎么充分利用好灵阵之于人参的强大加成效能,齐政还要好好思量一下。

    从等级上来看,人参是按野山参、林下参、移山参、园参来分类的。

    野山参,指在原始高山密林中自然分布、自然繁衍、自然生长十五年以上的野生人参。其种子自然洒落在地上或靠风、水、鸟、兽自然传播,随后在荒野环境中自然生长,没有任何人工痕迹。野山参无疑是站在人参价值链的顶端。

    林下参和移山参有些类似,前者是人为地把园参的种子撒播到自然的环境里,任其自然生长,大约十多年后才上山收取的半野生山参;后者则是移栽在山林中具有野山参部分特征的人参。

    至于园参,也就是如今参农普遍种植的人参,基本就是大路货。

    眼看着国内人参产业还能勉强挣扎,齐政也不着急了,针对野山参,他决定要好好玩一把骚操作。

    齐政回到公司安排好工作,美其名曰自己要去长白山度假,就背着准备好的帐篷、食品等野外物品出发了。

    公司高层也不以为意,以为老板是正常度个假而已,该干嘛就干嘛,基本没什么影响。

    岂料齐政这货,艺高人胆大,就这样背着包,一头扎进了长白山的原始森林里。

    长白山,山势巍峨壮观,植被景观绚丽多姿。一片片茫茫林海,杨、枫、椴、榆等阔叶树和红松、云杉等针叶树交错分布,都还处在原始的状态。

    森林郁闭却并不幽暗,这样的森林让人心情敞亮,而鲜有压抑之感。

    在长白山的原始林区,就有着东北“放山”人永不放弃的梦想——野山参。

    虽然这种梦想越来越难以实现。

    这片被叫做“大林海”的长白山原始森林,数百年来早已被数以万计的“放山”人梳理了无数遍,除了树干上没有采参人的脚印,每一寸山地都被搜寻过几千次了,野生人参还能藏到哪儿去呢

    齐政表示,还能藏在他想藏的地方。

    没错,齐政是想要亲自培育一片“野生人参”——不是一株两株,而是一片。

    一来嘛,有灵阵这么个大杀器,不搞点事情出来,只是老老实实地种植人参,齐政浑身都不舒服;二来嘛,要想最快成为人参行业的龙头企业,打响业领军品牌,有什么比拥有一批价值连城的野山参来得直接

    不过这个“藏参”地点就要好好斟酌了,不能太显眼,不然真当数百年来的“放山”人是白痴啊;也不能太险峻,否则后面要发掘出来也麻烦。

    至于符不符合人参的生存环境,齐政反而不是太在意,只要事实摆在眼前,人参长得好好的,人类总有理由说服自己的。

    ……

    在这种环境探寻中,没有什么比神识和“万念归一阵”的结合更好使的了。

    在齐政的连续几天的“扫描”下,还真的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地点。

    这是在一个沟谷的边沿处,有一个凹槽,更妙的是,这个凹槽被茂密生长的带刺灌木丛包围,外围还有枝藤蔓延的密树林,绝对的人烟罕至,要不是靠神识扫描,齐政根本注意不到这个凹槽。

    有地点就好办了,齐政按照神识的扫描,开辟了一条进去的路径。

    最让人无语的是,里面居然真的让齐政发现了一株野生人参,一株“六品叶”的野山参,参龄大概在百年以上。

    齐政都乐了,这是什么狗屎一样的运气!那么多的“放山”人,多少年都找不到一根野山参,自己不过是想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做假”,反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不过这也证明了至少百年来确实没有人发现这个地方,简直天助我也。

    这个凹槽不算大,但也够齐政培育一批“野山参”了。

    对野山参而言,生长就是一场适者生存的残酷淘汰。

    随机散落的野山参种子,因为落在不理想的生态环境,霉烂化成泥土;存活下来的种子在缓慢的生长过程中,要经受冰冻、暴雨、病害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在漫长岁月中还要经常遭遇虫嚼鼠咬、兽吃畜踏……存活下来的野山参往往是历尽磨难、九死一生。

    野山参不仅生长环境艰难恶劣,自然生长过程也一样缓慢不易!一年当中,6、7、8三个月是生长旺季,9月中旬初霜,至翌年5月中旬终霜,“养精蓄锐”冬眠期长达240天。

    不过齐政“栽培”的野山参,就不用经历这样风霜雨雪的自然洗礼了,



第176章 中药,水很深呐(1/3)
    “所以说,你去户外游一趟,还真的就寻到宝了”张泽宏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回到公司的齐政一副“我也不想但运气好就是没办法”的气人模样,摊摊手,不解释。

    王昱业手里拿着齐政拍回来的照片,咂咂嘴,也不禁认真瞅了齐政几眼,看看老板头上是不是真的自带幸运光环。

    “运气好也就算了,关键是,你就这么拍拍屁股,扔下这些宝贝在那就回来了”张泽宏简直恨铁不成钢。

    齐政一撇嘴:“不然嘞,我一个人,怎么搞得定这么多的野山参啊”

    张泽宏激动地抖着手里的照片:“那你也不能这么抛下不管啊!你说你还回公司干嘛呢赶紧找人挖出来才对啊,要是被人捷足先登了,那简直是哭都哭不出来!”

    在场众人点头,都用“谴责”的目光看着这不靠谱的老板。

    齐政淡定自若,“把心落肚子里吧,那个地方太隐蔽了,要不是我‘不走寻常路’,根本发现不了,否则也不至于这么多野山参在这等着我发现不是”

    张泽宏服气了,不仅是对这货的运气服气,还对他的心大服气。

    要是他,这种随时被人摘果子的风险,几率再小他也不敢冒。

    齐政继续说道:“再说了,你们想过没有,这么多的野山参,究竟怎么处理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呢”

    张泽宏闻言都在心里呐喊了:还要怎么想,赶紧挖出来,然后……打土豪,分人参呗!

    当然这是开玩笑,不过作为最熟悉齐政的人,他听出了齐政的话外之音。

    “你是有什么计划喽”

    齐政笑着将几份国内人参产业的调查资料递给他们。

    “我下山后想在当地了解一下野山参的市场,结果发现国内人参产业目前是这么一个状况,我一瞅心里就寻思了,这不是我们嘉谷切入人参行业甚至中药材行业的一个好机会吗”齐政故意混淆两者的先后顺序说道。

    说起正事,大家都认真起来了。

    王昱业看完资料后,首先发表意见道:“这样看起来,我国的人参产业确实缺少龙头企业整合行业,规范市场,看上去是有可乘之机。”

    “但中药材这行水太深了!”战略部的丁显就接话道。

    药材种植也是农业的一个经济种植产业,在战略部的档案柜里,关于药材种植市场的调查分析资料已经有三四十份了,因此丁显对这个行业并不陌生。

    “去年非|典过后,药材价格上涨,政府也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很多人看到了商机,大面积地改种药材。”

    丁显冷静地说道:“虽然现在中药材的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了,但考察过来,我却觉得现状堪忧。”

    中药材的储备一直是短缺的,近年来药材价格也一直很乐观,加上政府政策的扶持,种植药材的经济效益远好于种粮食,各地也纷纷出现了许多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

    这种现象在东北地区尤为明显。

    对此陈建章就深有体会:“我们在跟豆农交谈中就有这样的现象,要不是今年我们嘉谷启动对国产大豆的扶持,他们当中都有不少人明年打算改种药材了。”

    药材产业发展了,药农日子红火了,但行业隐患却一直存在。

    药材行业是高度分散的行业,一千多家企业,瓜分一千多亿的饮片市场。这一点在人参市场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饮片是中药材切片炮制初步加工而成,中药房里那种一味一味的药,就是饮片。

    丁显说,地道中药,最好质量的是特供,其次是出口,最差的才在国内销售。

    特供就不说了,一般人也买不到。
1...5758596061...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