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超级农业强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凌烟阁阁老
    简单聊过后,齐政问道:“蓝莓种植园,也在这次的参观项目中吗?”

    霍斌笑着点头:“虽然大部分新建的种植园还没有到结果期,但是我原先的种植园正是丰收时,可以组织他们参观果园,一览我们的牧场与果园结合的种养模式……”




第264章 特供级别的牛奶
    甘禹县,嘉谷牧场。

    清晨的阳光柔和舒适,空气中却饱含着负离子和草木芳香,让人沉醉其中。对于来自大城市的游客们来说,一大早在弥漫着薄雾的草场上穿行,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参观团中的一员,郑秀兰就非常喜欢这种感觉。

    她在苏省质检部工作,这次能有机会到嘉谷牧场参观旅游,也算是机缘巧合。

    身在质检部,郑秀兰知道太多饮食业的猫腻。

    从最早的苏丹红,再到地沟油、农药残留,国人的餐桌俨然已经成了一张现实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甚至有人调侃说这并不是“舌尖上的中国”而是“化学上的中国”。

    为了吃得安心,她一般在机关食堂吃饭,平时购买的原材料也多是部委的定制产品。

    这就是所谓的“特供”,不得不说,这简直就是大众梦寐以求的食品安全的美好图景:平价、安全、有机、生态、绿色、营养。

    作为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机关食堂在国内食品安全备受质疑的情况下,仍独善其身:高成本的原材料、财政的补贴、少交税,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并行,这样保证吃得安心。

    但是,要达到特供的标准,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机关单位一般有自己的特供生产基地,专为食堂定制种植有机瓜果和土特产。而定制生产设定的标准可不低。

    就拿她所在单位的果蔬合作方来说,在数万个获得国家有机认证的温室大棚里培育的果蔬,一律施有机肥,对温度、形态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病虫害,则尽量用机械和人工除虫的办法。特殊情况下,才允许使用肥皂水、酒精和除虫菊等对人体无害的杀虫剂。

    一般搞食品生产的,包括农业生产,谁弄得起?所以她基本上对市面上的一般产品无感。

    但嘉谷乳业的产品明显不在这个行列。

    与嘉谷乳业产品结缘是在去年,超女节目大行其道之时,嘉谷乳业的名号也传遍大江南北。

    当时是为了投票而买的嘉谷酸奶,没想到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因为酸奶,她又尝试了嘉谷乳业的纯牛奶,简直惊为天人。

    在她看来,嘉谷乳业出产的牛奶,简直可以媲美特供的牛奶,甚至就口感来说,她觉得嘉谷乳业的产品更胜一筹。

    借助工作之便,她检测了嘉谷乳业的产品,发现其在质量上也有保证,相关指标样样略胜于单位特供的牛奶。

    从此她就成为了嘉谷乳业的忠实拥趸,在她的带动下,周围的同事和亲戚都是嘉谷乳业的熟客。

    但她一直很好奇,作为一家民企,嘉谷乳业是怎么生产出特供级别的牛奶的?

    直到她获得了免费旅游参观嘉谷牧场的资格。

    别看郑秀兰家境不错,她还是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拒绝不了“免费”这两个字,更何况她早就萌发过到原产地一探究竟的念头。如今有机会参加嘉谷乳业组织的旅行,内心的喜悦自不待言。

    嘉谷乳业提供的服务相当周到,恰逢周末,绝大部分获得免费旅游资格的消费者都确认了参加旅行团,然后乘坐豪华大巴来到甘禹县的嘉谷牧场。

    ……

    既然是嘉谷乳业的消费者,必不可少的两个参观地点自然是嘉谷牧场以及牛奶生产区了。

    大,是郑秀兰的第一个想法。

    牧场的规模相当***业加工厂也占地广阔。

    旅游团在牧场人员的带领下,首先前往牧场,让消费者们近距离感受绿色牛奶的生产源头。

    为了减少游客对牧场正常运转造成干扰,宿营区其实位于牧场的外围,和牧场核心区之间通过栅栏和险峻的地形隔离开来。

    所以,郑秀兰她们穿过栅栏组成的防线之后,这才算是进入了牧场,真正近距离感受牧场的一切。

    进入牧场,郑秀兰刚好看到了牧场的工作人员正在把牛栏里的牛群放出来。

    奶牛需要一定的运动量,嘉谷农牧会在早上将牛群放出来,或散步运动,或前往挤奶车间,挤完奶之后才能返归牧场。

    成千上万头牛从牛栏中涌出,其场面之壮观也只有亲历者能够体会一二!

    这些纯种的荷斯坦奶牛是牧场的主要奶牛品种,它们来到牧场已经半年多的时间,在灵阵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哪怕是对畜牧业一窍不通的人,看到这些皮毛油光滑亮的荷斯坦奶牛,也能够体会到它们体内蕴含的无穷生命力。

    参观完奶牛,郑秀兰她们来到了牧场的核心区域,进行了相应的消毒、套上白大褂之后,才进入了挤奶车间。

    整个挤奶车间采用了全自动的挤奶设备,当旅游团抵达挤奶车间的时候,一头头荷斯坦奶牛已经在各自的位置上就位,工人们先对这些奶牛进行清洁,处理之后套上全自动挤奶设备,开始进行机器挤奶。

    作为第一批近距离参观嘉谷牧场的消费者代表,郑秀兰等人终于可以了解到自己平时每天喝的牛奶就是从这个干净整洁的车间中生产出来的。

    和想象中“脏乱差”的牲畜完全不一样,嘉谷牧场的这些奶牛身上一点污垢都找不到,油光滑亮的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牧场的员工们每天都会利用高压水龙头给奶牛们洗澡,它们的牛栏也是安装了全自动清洗系统,定时清理。

    因此,整个挤奶车间的干净程度和一般人住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空气中还有天然木香燃烧后散发出的淡淡香气。

    参观完挤奶,接下来的参观重点自然是液态奶的生产线,只不过出于安全以及卫生的考量,旅行团自然不能亲临生产一线,只能是隔着玻璃墙,远远地看着厂房内的全自动生产线。

    不过,虽然是隔着玻璃,但是也足以让旅游团大为满足,因为他们也都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牛奶的生产过程。

    他们亲眼目睹,自己平时经常喝的牛奶,就是从这条生产线下来,经过一系列商业运作之后才会送到自己手上。

    在生产厂区中,所有的消费者在第一时间品尝了从生产线流出来的牛奶,虽然和超市里购买的完全一致,但是在厂区喝,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最后,他们参观了奶牛的口粮。

    牧场配套的十万亩牧草种植基地,牧草长势旺盛,一望无际。

    收割机、粉碎机、搅拌机、打包机和卡车组成的联合机械体正在紧张的工作中,他们要将牧草割下来,晒干打成捆,作为牧场越冬的干草饲料。

    很快,在草场上就出现了一个个直径超过两米、高达一米的巨大圆柱体,如同棋子一般分布在田野上,蔚为壮观。

    以前,游客们也仅仅是在电视里看到美国、澳洲和新西兰的大型牧场秋天储备干草的情形,如今能够近距离接触,无疑是一件乐事,这些干草垛也成为了众多游客争相拍照的背景。

    至此,牧场的参观暂告一段落。

    要问郑秀兰对嘉谷牧场的印象,她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先进”、“专业”、“环境好”等形容。

    但要她分析出嘉谷牧场凭什么能生产出特供级别的牛奶,她就不知道怎么说了。

    要说奶牛品种好、饲料好、管理好这些因素,肯定有,但她觉得不是重点。

    她觉得嘉谷牧场有一种奇特的氛围,让人情不自禁地放松,感觉很舒服。人是如此,奶牛应该也不例外这大概才是嘉谷牧场出产优质牛奶的最大原因吧。

    不得不说,郑秀兰还真的猜中了。这种所谓的“氛围”,其实就是灵阵运行营造的效果世上总有一些感觉比较敏锐的人。

    但郑秀兰根本没有联想到人的身上,她只是归结为环境优美,嘉谷牧场的选址选得很好。

    后面的行程,游客们可以在牧场里滑草、挤牛奶、放牧;也可以参观甘禹县的蓝莓种植园。

    漫山的蓝莓树,使用牧场出产的有机肥全生态化种植,让所有游客赞叹不已;而霍斌贡献的蓝莓种植园,又让游客们体会了一把“摘果子”的乐趣。

    听说甘禹县的蓝莓明年才会结果,很喜欢吃蓝莓的郑秀兰已经暗暗打算,到时一定要找时间过来这边度假,顺便参加蓝莓盛宴。

    总的来说,嘉谷牧场之行,给消费者代表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能够深入体验嘉谷乳业的一些生产过程,也让他们对嘉谷乳业的品牌忠诚度进一步提升,即使是郑秀兰这样的专业人士,对嘉谷乳业的信任度也大增。

    得民心者得天下。全产业链在手的嘉谷乳业,就要这样一点点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创造自己的传奇。

    ……



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
    喜欢就分享

    邀请消费者参观从源头到产品的整条生产线,在国内业界又开了一个先河。

    而且这点其他的企想学都学不来,毕竟,目前国内自建源的企,独嘉谷业一家没有悠闲踱步的牛,只有生产线,参观起来根本毫无说服力。

    做了就要说。“嘉谷业倾力回馈消费者,亲眼见证信任”的报道,在嘉谷业主要开发的华南、华东和西南市场上,密集报道。

    本就是嘉谷业拥趸的消费者,看了这样的报道,对嘉谷业的信任度自然大增;而其他的消费者,也对嘉谷业这种别具一格的做法印象深刻。

    苗老师是苏省金陵的退休教师,和绝大部分的退休老人一样。苗老师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着家里的锅碗瓢盆,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她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儿子也出息,因此家庭条件还不错。

    最近一段时间,苗老师到小区附近的商场买菜的时候,总能够看到有一家牛品牌在门口的广场和牛卖区进行促销活动。

    对于这种商家的促销,苗老师也是见惯不怪,毕竟金陵是苏省的省会,各个品牌对市场的争夺都是异常惨烈。

    本来她没有想过购买嘉谷业的产品,不过今天她路过的时候,想起了在报纸上看到的嘉谷业的回馈报道,稍微犹豫了一下,就买了一件牛回了家!

    不曾料想,当天晚上,意外出现了。

    在晚上临睡的时候,五岁的孙子喝过嘉谷纯牛之后,直嚷嚷还要喝!

    这可是破天荒了。

    要知道,为了让宝贝孙子按时喝牛,一家人可谓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威bi)利。小家伙每天才像喝药一样喝完牛,但有时候稍不注意,他都能够倒进他爷爷的花盆里。

    如今他居然主动说牛好喝,让苗家人怎么想怎么奇怪。

    “苗苗,牛真的好喝?”苗老师一脸不可置信,毕竟小家伙的反应太反常了。

    “真的,香香的,甜甜的,可好喝了!”小家伙重重地点点头。

    苗家人对视一眼,苗老师就开了一盒嘉谷纯牛,尝了一口。

    清爽自然的牛香气,如丝一般顺滑的口感,入口后有回甘,好喝而不腻;喝完都忍不住发出满足的啧啧声。

    难怪小家伙还要,就算苗老师这种平时不会主动喝牛的人,都觉得这个牛可以一直喝下去。

    嘉谷纯牛的口感让一家人赞不绝口,苗老师的儿子更是打开电脑,搜索了关于嘉谷业的相关信息。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个嘉谷业并不简单,网上有完整的官方网站,上面有相关机构出具的“绿色食材”、“有机牛”等认证证书。

    而网上无论是对嘉谷业万头牧场的大手笔评判,还是对嘉谷业的超女式营销评判,都昭示着这是一家实力雄厚的企。

    而权威机构对嘉谷业各种产品的分析报告更是让他们发现,嘉谷业的产品贵是贵点,营养也是比一般牛更好,而且说实话,嘉谷业全产业链的模式更让苗家人信任。

    苗老爷子就当即拍板:“以后家里的牛全部换成嘉谷业的产品,反正我们家消费得起,苗苗也喜欢喝。”

    苗老师也点头,以前家里都是喝伊力的牛,因为是大公司,值得信任。但嘉谷业明显也是大企业,价格是比伊力要高,但味道确实也更好。

    就这样,不少其他企的消费者,投向了嘉谷业的阵营。反映到市场上,就是嘉谷业的占有率不断上升。

    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嘉谷业推出了第三个主打品类婴幼儿粉。

    嘉谷业的粉配方很早就研究出来了,但是碍于鲜产能不足,只能暂时搁置。

    木有办法,这就是自建源的无奈了,鲜产量永远跟不上需求。

    因为粉的喷粉率大约在8:1左右,即8吨鲜才能产出1吨粉。也只有嘉谷农牧第二、第三个万头牧场建成投产,年产量达到100万吨后,嘉谷业才敢启动粉的生产。

    即使如此,嘉谷业也只敢建成年产粉2.5万吨的产能,而且是主打高档粉。

    在粉这个领域,嘉谷农牧是新人中的新人,对第一年的销售量持谨慎态度。

    ……

    这天,苗老师在买牛的时候,突然瞄到了嘉谷业的粉登上了货架,眼前就是一亮。

    自从苗家人成为了嘉谷业的忠实拥趸后,对这个品牌已经拥有了足够的信任。一看到嘉谷业推出了婴幼儿粉后,决定顺手买两罐回去给小女儿小外孙刚满一周岁。

    虽然嘉谷业的粉一如既往的贵,一罐两公斤装的婴幼儿粉动辄两三百块,也只够一个孩子喝两三周左右。

    但苗老师笃信贵有贵的道理,嘉谷业的粉肯定也比一般粉营养价值更高她回去就让小女儿把外孙宝宝饮用的粉换成嘉谷粉。

    这样的状况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尤其是在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销的场面更是比其他地方闹得多!

    这三个地方都是嘉谷业最先开发的市场,无论是销售渠道、品牌知名度都要比其他地方好得多,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在理之中。

    但嘉谷粉的火爆销售还是出乎了公司的意料,不仅取得了开门红,甚至是红的一塌糊涂。

    各地库存频频接近了预警线,嘉谷业的调度中心不得不根据销售渠道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发货计划,以保证全国范围内的嘉谷粉不断货!
1...9495969798...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