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4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徐牧羊
接下来就是一些日常,通过许辉的镜头,小镇真美,广场上跑闹的孩童;卖丝袜的小贩;打水的居民…
一幅温馨祥和的画面。
通过小多多和母亲交流,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线,应该是二战后。
多多拿着照片,问妈妈,“战争都结束了,为什么爸爸还不回来?俄国又在哪?我都快记不住爸爸的样子了。”
妈妈一边赶多多上床睡觉,一边信心地说,“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既然是天堂电影院,跟电影之间的关系肯定贯穿始终,可以看出当时的观众喜欢电影,一方面是电影带给人精神抚慰,另一方面可以逃避真实的那个自己。
虽然没有刻意交代,但是很容易理解,毕竟那个时代除了电影,真的没有什么可供大家消遣的玩意了…
电影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人们总是伴随电影的剧情而喜怒哀乐。
看完电影,往往是不可语的心灵交流,她能把你大脑中的念头变为现实,也能颠覆你的观念,甚至能够重建你的思维,一个艺术能够与你的思想交流,那将是多么神奇与伟大,这就是她的魅力。
许辉放大了这种情绪!
他在片中呈现了很多老电影,比方说《女友礼拜五》、《不法之徒》、《淘金记》、《乱世佳人》…
小多多跟着艾费特学会了放映电影…
穿插了一个小剧情,多多的妈妈得知自己丈夫去世的消息,官方通知遗孀去登记领抚恤。
签完字出来的时候,妈妈一直哭。多多和妈妈两个人走在回家路,两旁全是满目疮痍的街景。
战争的可怕不仅让人们失去流离失所,还让亲人阴阳相隔。
生活就是这样,有哭泣,也有欢笑。
仅仅是因为一部喜剧电影,就足以让人们忘掉烦恼。
连多多的妈妈,也一扫阴霾,开怀大笑。
电影院总是人满为患,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无法入场而久散不去。
即使天色已经很晚,他们仍然堵住门口。
电影放到这,时间已经过了45分钟,马特呆萌也就片头露个脸…
不少普通观众有点坐立不安起来。
他们进电影院为的是看一部动作电影!
《天堂电影院》的节奏很缓慢,娓娓道来的故事,没有什么太多的高潮点,也没有什么动作场面!
这还是许辉吗?
你特么玩深情是几个意思?
不同于观众,评委们,尤其是斯皮尔伯格,已经彻底被打动了!
生于1984 第三十五章 电影最初的感动
每个电影人都是看着电影长大的,从无例外!
斯皮尔伯格很感动,居然有人把《艰辛的米》、《不法之徒》、《女友礼拜五》之类的电影重新放置在电影里面!
生于1946年的斯皮尔伯格,可以说是看这些电影长大的!
这些东西承载着他对电影最初的那份感动。
电影是很有魅力的东西!
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形式,把这么多种传统艺术综合到一起,以一种不那么孤高的姿态走进所有阶层、所有群体的生活里。
电影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几个小时里无门槛地享受这个世界最高级的乐趣、暂时忘却自我、体验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人生、获得肾与心的极度震撼!
我们一张嘴就能说出很多电影的台词,比如‘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年轻时总以为能遇上许许多多的人。而后你就明白,所谓机缘,其实也不过那么几次。’
‘oh captain, captain!’
‘让朋友低估你的优点,让敌人高估你的缺点。’
‘离你的朋友近些,但离你的敌人要更近,这样你才能更了解他。’…
太多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发自肺腑的热爱电影!
所以,我们很痛恨《小时代》,很痛恨《栀子花开》那样的圈钱电影泛滥…
因为我们知道这一类东西肯本就不配称之为电影!
这种东西叫做情怀!
……
“不,多多,不可以休学,当一名放映员不是你一生应该做的事情,总有一天你应该作别事情,那些事情比现在重要得多!”
艾佛特把手放在小多多的脸上,再拿开,多多已经长大。
杰瑞米·艾文出场了,我们的多多长大了!
他尝试用摄影机拍摄东西。
然后,他迎来了自己的初恋,呃,应该说暗恋,爱上了银行家的女儿艾琳娜。
艾佛特不看好这段关系。
提一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国际版《天堂电影院》删去了很多场景,并没有太多的笔墨集中在多多如何追求艾琳娜的故事。
参加电影节,许辉用的依然是127分钟的国际通行版本,155分钟还有177分钟两个版本叙事太过冗长,一点也没有‘天堂电影院’的味道…
在海滩,艾佛特告诉多多‘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艰难的多’还有卫兵和公主的故事‘国王的卫兵深深地爱上了公主,后来他终于有机会向公主表白,公主告诉卫兵如果能连续一百个昼夜守在公主的阳台下,公主就会以身相许。10天、20天...无论风吹雨打、蚊虫叮咬卫兵都坚持守候在公主的阳台下,到了第90天,卫兵变得虚弱苍白,这一切都看在公主的眼里。可是到了第99天,士兵却走了…’
“别问我什么意思,你想通了告诉我…”
少年的多多不明白,其实很多第一次看电影的观众也不明白。
但现在应该很清楚这个故事的含义:士兵用99天证明爱,最后的一天显示了自己的尊严…
卫兵迈出99步,给公主留下1步。公主如果迈不出这一步,说明公主完全对卫兵无感,感动从来换不来爱情。这一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卢思浩说过:当你付出太多的时候,你就无法自拔了。你割舍不下的,已经不是你喜欢的那个人,而是那个默默付出的自己。当你惊叹于自己的付出的时候,你爱上的人,其实只是那时的自己。到最后,在这场独角戏里,感动的人,只有你自己。
艾佛特知道多多很有天赋,前途无量,留在这个小镇上只会耽误终生,呆久了会觉得这里就是整个世界。
多多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他开始追求艾琳娜,最终打动了她,两人各种拥吻…
然后就是常见桥段,女主家里人疯狂反对…
毕竟有着阶级差距,多多只是个放映员,艾琳娜是银行家的女儿…
多多去服兵役了,艾琳娜则去了巴黎。
镜头再次切换,多多在兵营里,只有妈妈的来信…
很多人看到这里以为他失恋了,多多自己也这么认为。
兵役结束,多多回到小镇,物是人非,艾佛特告诉多多‘不要留在这里,去罗马!’
‘出去闯荡吧,在我死之前不要回来,不要打电话,不要写信。我不要在这里跟你谈话,我要听别人谈论你!不要因为思乡而放弃,忘了我们,努力工作,就像你小时候喜欢放映机一样…如果没有成就,就不要回来!’
火车开走了,渐渐远去…
三十年后,已经是著名导演的多多重新回到了村子。
对了,马特呆萌终于出场了…
……
母亲去开门时,因为心急,忘了放下怀里的毛线,线一扯,先是针“叮当”一声掉到地上,让人心头一紧,然后椅子上原本快织好的毛衣上,毛线被一圈圈扯开,到毛线终于停住之后,楼下传来母亲轻声地唤着“多多”。
三十年!
毛线一圈圈扯开的镜头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母亲这些年的孤独和此刻的心切,能想像到不管走到多远的地方,孩子永远是母亲怀里拽着的线…
其实,《天堂电影院》讲述的只是很小的故事,就是一个电影工作者的自白…
当然,贯穿始终的有三条人物关系:多多和母亲、妹妹之间的感情;多多和艾莲娜的恋情;多多和艾弗多的忘年友谊,串联起多多和电影的不解之缘。
母亲这个角色塑造的很丰满:
她告诉多多,每一次她给他去电话,总是不同的女人在接听。她明白如果自己的儿子不是没遇到至爱的人,就是心有所系;
她告诉多多,她一生中只爱过一个男人,那就是多多的爸爸,所以,她能够体会多多的心情;
她告诉多多,在他服兵役前,在他跟艾琳娜恋爱的时候,每一个晚上,她都会留门,躺在床上倾听着屋外的动静;当多多回了家,她会悄悄地起来把房门锁好;
她告诉多多,在他当上镇里的放映员后,每个晚上她都不能入睡,她总会在锁眼里插上一把钥匙,她怕自己突然睡过去,她怕儿子进不了家门。
多多默默地听着妈妈絮絮叨叨,他从来就不曾知道:原来母亲一直这么牵挂着他。
多多走进逝去的艾佛特简洁的小屋:墙上挂着的是他的电影的剧照,桌上摆着的是他的照片…艾佛特的妻子告诉多多,直到临死前,艾佛特还挂念着他。
第一百分钟的时候,已经五十岁的艾琳娜出现了,两人终于解开了之前的谜团。
是艾佛特的阻挠!
他骗了艾琳娜说多多已经放弃了这段感情…
疯了似的多多赶到天堂电影院,在放映室里——在一片灰尘和狼藉里,找着艾琳娜留给他的纸条。纸条上写着:她永远爱他。
物是,人非。
在艾佛特家里。他的妻子交给多多一盒胶片。她说,艾佛特临终前要她把它交给他。她不知道这胶片里记录了什么。
多多又一次给艾琳娜电话,他希望她跟他一起去罗马。
艾琳娜回答他,一切都过去了。昨夜紧紧地相拥只是一个美梦。拥有这样美丽的梦,她已知足。她告诉多多,她一直关注着他的成就,她看他拍出的每一部电影,她听所有关于他的新闻。可一切都过去了。
广场上再一次聚满了人群。天堂电影院在爆炸声里轰然倒塌。
(155分钟的导演剪辑版里,有一段一夜激情,许辉果断弃用…太破坏美感了,大概意大利人认为结了婚也可以随便浪…)
随着爆炸声响,多多情不自禁地颤抖;
属于天堂电影院的时代结束了!
回到罗马的多多立刻陷入了忙碌。
他的秘书告知他获奖的消息,多多无动于衷,他把艾佛特留给他的胶片递给放映员让他播放,然后,他走进审片室。
灯熄了,胶片在放映机上徐徐转动。一幕幕曾被老神父pass掉的镜头接踵而至:他吻了她;他吻了她;她吻了他;她又吻了她;她在镜头前猛然撕开衣服,露出美丽的乃子…
多多噙着泪水,在黑暗中,在光影交错中,微笑着。
电影结束!
生于1984 第三十七章 好的电影应该是所有人都觉得出色
这个回答显然有点出乎这帮记者意料。
托一帮第六代的福,很多欧洲记者眼里,中国既贫困又落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想象不到原来中国人居然也能看电影!
采访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
卢米埃尔大厅待会就有电影放映。
按照戛纳的规划,待会放映《了不起的盖茨比》…
……
西方很重视精英,引申到电影,他们很重视导演!
电影节交流的对象是导演,但重中之重还是对好电影的渴求。要么是主流经典,要么是小众尖端的。
但是说实话,作者电影的观众已经大量减少了,费里尼和伯格曼以前能在法国吸引到80万的观影人次,如今可能只有5万了。
《天堂电影院》当然不是作者电影,或许托纳多雷177分钟版本寄托了很多他自己的故事,但是经过国际发行商剪辑之后的版本,绝对不是属于托纳多雷本人的故事。
是这样的,任何一个导演有机会拍摄一部有关自己本身的作品,他不会舍得剪辑掉其中的一点点。
所以,大部分电影最精彩的版本都是国际公映版本!
“这是一部经典电影,许,感谢你把它带到了戛纳!”
戛纳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各布很感动的握住了许辉的手。
吉尔·雅各布首先是个影迷!
在他的带领下,戛纳开始越发国际化,虽然商业氛围变浓了,但是戛纳始终有自己的底线,他们会把最主要的关注点放在艺术上…
《天堂电影院》这样的电影,没有人生阅历的人会觉得平淡,但是,像吉尔·雅各布这种人看来,就是最深层的对电影的热爱!
“…谢谢!”
许辉有点受宠若惊。
能被主办方这么夸奖,是不是意味着金棕榈稳了?
“许辉,我听说你们公司在做一个独立电影扶持计划?”
许辉微微一愣,但还是回答:“…也不是独立电影,算是文艺片…”
这消息已经传播到国外了?
“有好电影的话一定要推荐给戛纳…”
“这个当然,必须的!”
说了半天,原来是想给电影节增加片源,顺便把许辉收为嫡系…
别以为经营一个电影节是很简单的事情,没一点嫡系,可能吗?
威尼斯、柏林、戛纳,三大电影节相互相成,又互相竞争!
戛纳之所以那么牛逼,最主要的原因,人家招收的大导演多!
好莱坞四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都跟戛纳的关系不错,包括乔治卢卡斯,《宇宙怪客》也曾经参加1988年戛纳电影节…
……
《天堂电影院》放映结束,一些专业的评论开始发表。
首先是《帝国》杂志:这部电影看过之后,只有一种感觉,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整部电影都沉浸在一种温馨、感伤的氛围中,虽然没有人生的大起大落,但包含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时时刻刻都触碰着心里每一处柔软的地方。通过男主角的回忆,看着他的成长以及天堂电影院的变迁,我们体会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也品味着人间冷暖。
《综艺》:《天堂电影院》与其他电影相比,没有阴谋、没有正义与邪恶的对抗、没有仇恨,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有的只是那沁入心怀的一丝丝感伤、怀旧与回忆。看这样的电影,即使个人经历与男主角千差万别,也一样可以感同身受,找到感伤与共鸣之处。看这部电影就像品一壶茶一样,需要细细回味着电影中的情节,而电影所带出的感动,也正是由此而来。
《好莱坞报道者》:光影恒流转,爱情载华年,电影中令人难忘的相拥相吻瞬间…
很明显,《天堂电影院》征服了不少媒体!
第二天出炉的一堆报道中,很少有看到给这部电影打低分的情况。
叶柠的助理收集了不少专业的媒体评论还有评分,清一色的满分,最低的评分也有九十分以上!
媒体可不是那帮影评人,它们的评论对公众能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果不其然,主委会临时决定加映三场《天堂电影院》…
许辉正坐在梳妆前,有专业的化妆师帮忙化妆。
待会,他要去参加《天注定》的首映。
都是中国电影人,互相帮忙站台是应该的。
小助理木华端了一壶绿茶走了过来,先是给他倒了一杯,然后坐在了距离许辉几步远的藤椅上。
“这么快?有什么好消息吗?”
助理嘛,总要做点应该做的事情,比方说帮忙收集情报。
许辉带着《天堂电影院》参赛,目标就是金棕榈!
了解对手很重要!
“刚才叶总给我打了电话,戛纳的合作方,《帝国》、《卫报》、《综艺》之类的杂志对《天堂电影院》都很看好,平均评分是95分!”
“95分?”
许辉微微有点动容!
这可不是一般的高分!
虽然媒体并不代表观众,更不代表评委,但是,不可否认,媒体评分会给评委会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尤其是斯皮尔伯格这么重视口碑的电影人。
“国内方面的消息呢?”
“…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播,不过不少影迷表示期待…”
虽然许辉在微博上表示《天堂电影院》是一部不适合院线放映的剧情片,但是依旧阻挡不了一堆想要一探究竟的影迷殷切的内心…
毕竟是许辉的电影!
“还有,刚才我们的人发来消息说《天堂电影院》未来的十天内会有六个场次的放映,目前,票已经全部售空!”
木华脸上带着得意的微笑。
这代表什么?
再清楚不错了,观众也喜欢《天堂电影院》!
“…《阿黛尔的生活》,你打听出了什么没有?”
呃,原时空,拿到这届金棕榈的作品就是《阿黛尔的生活》,一部反映百合的作品。
lgbt,正好符合如今时代的潮流,而且故事的两位主角正好是北非移民!
简直不要太政治正确!
许辉很讨厌这样的作品,完全就是为了拿奖而拍摄的,关于《阿黛尔的生活》,三小时的剧情,有一半都是床戏,尺度方面基本上就是一部a片…
跟《断背山》比较起来,差了太多!
生于1984 第三十八章 戛纳剪影(上)
lgbt,越来越流行了,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断臂山》当初在老美引发巨大争议,仅仅过了五年,一堆反应同性恋的电影成了主流!
真特么的讽刺!
这几年的作品都一样,即使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面也有同性,似乎不拍摄同性恋题材的作品就不是好电影了!
“《阿黛尔的生活》后天展映,我们要去看吗?”
“…你去吧,我就算了…”
炮辉想了想,补充了一句:“有没有可能安排我跟斯皮尔伯格单独见面?”
“…不太可能,毕竟咱们是参赛方!”
“也对,还是应该避嫌一下!”
自嘲的笑了笑,许辉收回了目光,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了正在拾掇发型的化妆师身上。
……
距离许辉下榻酒店的不远处,滨海大道有很多露天的咖啡馆。
电影节期间挤满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还有影迷。
这些影迷都是最忠实的电影爱好者,但是戛纳期间会有八十多部电影放映,很多电影的时长都超过三小时!
即使不眠不休也不太可能把这些电影全部看完。
所以,需要选择性观影。
露天的咖啡馆、酒吧就成了很多影迷交换信息的好地方,他们会在这里彼此涛谈对于电影的看法,然后从一堆展映的作品中挑选到自己喜欢的种类!
石头一个人坐在咖啡馆的角落。
他的表情有点落寞,他的 right甜甜重新找回了自我,某天清晨,甜甜发现自己居然不是同性恋,然后就离开了石头!
人生真的很艰难!
幸好他还有电影!
戛纳,他肯定要参加,所以,他来了。
再说了,有许辉!
自从看了《黄飞鸿》之后,石头就应是许辉不择不扣的忠实影迷!
只是,因为没有订到票,所以,第一场首映,他没能赶上…
妈蛋,女盆友因为性趣不合离开,最喜欢的电影人又没能第一时间支持。
一时间,石头觉得自己做人好失败,活着干什么,去死好了。
不过,生活还是要继续,所以,他随便买了票,今天早晨,他看了一部叫《大电站》的电影,本来以为这是一部反应核电力威胁的作品,谁知道居然是…偷情的作品!
核电威胁跟偷情三角关系…
脑洞不错!
只是电影很垃圾,看着一男一女各种翻滚,石头不禁有些恶心!
导演绝对是拍a片的好手,还是无码的!
感觉整部电影就是讲述如何偷情…
电影拍的无比难看也就算了,导演还特么很不要脸的说什么‘这是一部青欲包装下的艺术品’…
艺术你一脸!
这年头真是什么玩意都敢说自己是艺术家!
照这么说,陈老师绝对是大师级别!
石头各种郁闷,本来来戛纳就只是为了看电影,好让自己从失去甜甜的郁闷中走出来,没想到看了一部电影之后,更郁闷了!
真踏马的!
前来露天咖啡馆的人越来越多,有三人组坐在了他旁边,听口音,
“excuse ,我们可以坐下来吗?”
“…当然!”
“哇,你也是中国人?”
“嗯…”
应该是胡建人…
石头提起精神跟他们聊了几句,然后他们三自顾自讨论起来:“昨天没买到许飞的票,真郁闷!”
“没戏,待会我们去看贾章柯的《天注定》,我听说这是一部很吊的作品!”
“可我还是想看许飞的电影,《天堂电影院》,你们看了杂志介绍吗?他们说这是一部称得上经典的作品!”
“…你英语水平过关了吗?能听懂电影说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