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任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霄野

    然而秦桧正是浮想联翩之际,萧唐心中腹诽。而秦桧说的谄媚言语越是露骨热切,萧唐脸上森然杀气便似又浓烈了几分。

    “是了,毕竟是树高干丈、叶落归根,朕也体谅秦卿家思念家乡之情。然而朕若就恁般纵你离去,也必然要教宋廷国君猜忌。你们夫妻二人,自会由兵马护送,发付至京东路治下与西面京畿路临近州府,至于秦爱卿如何说你得以除了看束的军卒而出逃奔走,又是如何举家一并逃离戎卫军马管控,这个中细节,也自会由小乙燕爱卿与你逐一商榷得分明,料想再无纰漏时,方再动身。至于返至宋廷又做如何说辞,想必秦卿家也能应答自如。而朕发付精细干练心腹去寻秦爱卿密议时,也自会滴水不漏,不教旁人看出端倪”

    萧唐按捺住心中杀意,旋即又长声对秦桧嘱咐说道。实际上暗地里私纵秦桧返回宋廷,那边君臣是否又信这厮当真有本事手刃看守他的军卒,还举家顺利奔逃回去以及秦桧就算返回宋廷又能在朝堂里发挥出多大的影响力这些事宜萧唐倒一点也不担心。实际上按正史中秦桧被困于金军时曾得完颜粘罕赐钱万贯、绢万匹,到完颜挞懒帐下得任用参谋军事,甚至完颜兀术还曾请过秦桧赴宴,左右侍酒者,也皆中都贵戚王公之姬妾然而后来完颜挞懒纵放这厮返回宋廷时,秦桧便是自称杀了监视自己的金兵,抢了小船还是带着家眷奔逃回来,就算朝廷中也有怀疑者,但是到底宋廷官家也仍是信了。

    而按原本的轨迹秦桧逃回宋廷后,先是擢升为礼部尚书,随后甚至直接升至参知政事(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职权相当于副宰相)这等要职,而得拜相之后虽然也曾经过一番沉浮起落,但是终究把持住宋廷朝政,权势气焰熏天、窃弄国柄,也一直到他身死之时

    正史中康王赵构称帝正搭建南宋政权的草台班子时,秦桧还尚随着金军同行侵掠宋境。是以他开始也算不得拥戴宋高宗登基的亲随近臣,然而秦桧甫一返回宋廷,这厮官身地位便一路水涨船高,可见这厮钻营弄权的确极有心得。若说秦桧是与早被金军吓破了胆,而拿定主意一味向金国乞和罢兵的赵构看对了眼才得受重用,这等说辞也不尽然。绍兴议和之前,宋高宗便曾下诏晓谕金国与宋廷要做议和,可时逢金国内部主和派完颜挞懒与主战派完颜兀术的矛盾激化,金国背约,又分四路再度大举入侵,诸地相继沦陷后赵构也曾下诏历数兀术罪状大骂其不讲信用,然而在此期间秦桧的相位却也是愈发的稳固。说到底他也的确算是那种表面功夫做得很足,而更能迎合圣意的奸佞臣子,是以按萧唐想来放纵这厮回去旁事也不必多管,秦桧自己便会牟足了劲得官家赏识重用,进而一步步在宋廷朝堂内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而萧唐心中思付,并眼含杀机的往下睥睨时,秦桧与王氏二人脸仍似快要贴到了地面上,也浑然瞧不见萧唐脸上神情,而秦桧听得萧唐嘱咐时下意识的颔首捣头,额头也不住磕在地面上嗵嗵作响,继而秦桧也又大声说道:“微臣谨遵陛下旨意!上有皇天,下有后土,臣秦桧若辜负陛下恩德,必当发背疽恶疾,死于非命!”




1852章 无间道者,无间地狱
    虽是对我有利,但是你如今果然是要做恁般里通卖国的勾当,只不过暗通的从金人换成我罢了既是如此,或许你的下场,应该也将要比眼下你这厮赌咒所说的甚背疽恶疾、死于非命凄惨得多

    萧唐心中念时,直待得许起身的秦桧、王氏微垂头颅,而小心翼翼的拿余光朝着正殿前方看将过去,所看到端坐在正首的萧唐,乃至恭立在一侧的燕青脸上却都是挂着温煦的笑意。

    “秦相公,只待布置妥当之后,看来你我也阔别也是在所难免。而以秦相公的才干学识,返至宋廷后也必然平步青霄,功名富贵不可限量,何况奉陛下旨意,我等也未尝不能为秦相公提供几分助力呵呵,只望秦相公得尊崇显贵时,也莫要忘了此间旧识才好。”

    而已得过萧唐授意的燕青见势上前,又笑颜笑语的寒暄时,秦桧倒识趣,他那张本来还算是儒雅端正的面孔顿时又笑出一脸的褶子,随即又连声说道:“燕相公恁如此说,却是折杀小可了!恁如今是陛下御封的内务府司署公事总管,身兼太子少师恁般要职,朝中二品大员的身份,小可又何德何能,一直以来蒙恁多般照托陛下皇恩浩荡,而燕相公待微臣情分亦深过沧海,但凡能有补报恩德之时,小可也自须当衔环结草以报之!”

    燕青兀自笑吟吟的于秦桧客套一番,然而他脸上虽然仍挂着笑意,但于秦桧、王氏夫妻两个点头哈腰之际面色也似仍不免一沉。

    看得出来,生得玲珑心窍燕京就算再是擅于接人待物,面上仍须给这厮好脸,但与秦桧接触久了,早深知其为人秉性之后,燕青再与他言不由衷的扯些场面话也不免有些犯恶心

    直待秦桧、王氏又被引送出皇宫,也得护送相送一并上了厢车,准备回府收拾家当已准备上路启程,而赴往京东两路地界。而厢车刚刚行驶出去不久,车厢之内王氏迟疑片刻,也仍是不禁朝向秦桧低声说道:“相公就此被送返回宋朝去,虽然也是得齐帝看重,但是毕竟萧、宋交恶,而相公暗中勾当时,稍有不慎,只怕走漏了半点风声也是凶灾临头。既然你在北朝攀识得许多贵人,若依我说,也莫不如陈情诉请留在北朝也好如今虽说恁般说也是迟了,可是你许下齐朝所做之事不知怎的,我心里也总是感觉没个着落。”

    秦桧听得王氏说罢默然片刻,随即微微摇头,而他嘴角又已绽露出几分狡黠笑意,又说道:“这倒是夫人短视了,你以为那萧唐身边就缺我这么一个文臣么倘若不是他早有所图,又怎会对你我如此礼待倘若我畏惧退缩婉拒他如此嘱意,休说要遭他冷遇,却是我更不该错过这等难逢的发迹良机!既然他萧唐反了宋廷,凡是投他的,按宋廷看来便是叛逆贼子,而仍是死忠于宋的,与萧氏齐朝也是势不两立。而除我之外,又有谁能得两面朝廷重用

    如今时局,萧唐自立称帝,倒与宋朝平起平坐,官家就算势必要兴兵讨伐,但萧唐如今声势,不啻于当初女真阿骨打纵横北地之时而后数年之内,齐、宋两国呈南北对持之势,而萧唐也更少不得我要倚仗从中与宋廷周旋,若依我意,齐、宋南北两朝各对持占据得半壁江山僵持下去,齐朝侵吞宋国不得,必然又要倚仗我暗中勾当,而宋抵拒北朝,亦少不得从中翰旋如此于我更有大利。而就算有朝一日齐朝灭了宋室我却又不是齐朝的有功之臣以往眼见得萧唐做大声势,如今已教宋、金不能匹敌,我本来便就如此思量,指望能得萧唐重用。求之不得,萧唐便已发付来他那心腹燕青试探我心意,是以这等千载难逢的良机,我又怎能错过”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然而当萧唐目送秦桧、王氏这两个按说本来在后世须跪在岳飞墓前的铁铸人像正主离去之后,脸庞登时似被彻骨寒冰笼罩,他的面色也已然彻底沉了下来。满面杀气,眼含杀机的萧唐也面露冷笑,心中随即又念道:秦桧啊秦桧,你的确有本事于官场中位极人臣,但在我面前早已原形毕露,果然没有半点风骨气节可言。就算你对我有大用,只论权谋利弊,久后我也不应杀你但是有些奸邪贼子不杀,实在天理难容,既然你乐不得的愿意助我唱这一出“无间道”,佛家说十八层地狱的无间地狱,为八热地狱之第八,为最苦处地下二万由旬处,深广亦二万由旬,坠此地狱之有情,受苦无间断你既做这般勾当,届时坠入无间地狱之时,我自当须在你这厮背后推上一把了

    这等权奸国贼又须当如何整治,也只得要比奸官更奸!

    见过了秦桧这厮,萧唐这边倒有探觑得岳飞的消息。

    随后数日之内,得南面传来打探得宋军的动向报说,因扫荡肃清吉、虔等州府群盗叛乱,而论功已被封为神武后军统制的岳飞,又得朝廷调拨李道等军将所部兵马由他指挥,而嫡系的军马实力又进一步得到扩充。

    按说依原本的轨迹,岳飞差不多于这个时期应该是力谏上书“恢复中原,此为基本”,而挥军与伪齐政权的所占据的襄阳府、郢、随、唐、邓等军州为中心奋死力战。然而如今伪齐刘豫早已是被挫骨扬灰,连点渣都不剩了,岳飞所部宋军倒也得以休整,只是也无法再按正史中那般又大败重挫刘豫惊恐之余而请来的金国联军,是以也并没有得以因功被擢升为清远军节度使、兼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而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功臣。

    然而宋境内襄汉地区既暂时处于安定局势,包括岳飞所部宋军在内,诸路军司禁军兵马固然是要继续往南面推进,试图尽快剿灭荡平各处揭竿而起的造反兵马。

    是以本来身为川陕宣抚处置使,督管陕西诸部西军余部,而先前一直与北面齐军大将韩世忠干瞪眼对持的张浚又被宋廷调任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则率领本部以及与荆湖南、北等路治招募、招降的兵马共计五万多人,前去征讨镇压宋境南面诸州各路反军当中,割据得鼎、澧、潭、岳、辰等五州十九县,而声势最为浩大的钟相一方反军。

    萧唐也记得岳飞于正史中南征时采取一面招降,一面向反军死守的营寨据点发动猛攻的战略,本来主帅张浚都认为反军水寨难以攻破,此番兴兵讨伐恐怕也将无功而返,可是岳飞却向张浚做了担保,随即又利用陆续招降的反军头领前去诱降,直待随后另有头领举寨率万余人丁,三千军卒,数百战船倒戈投向岳飞之后,又引发得数寨反军头领归降投顺,至此湘地反军大多被瓦解策反,而岳飞顺势靖平一方,几也已成定局

    然而如今的变数却是率领湘地摩尼教众为主的反军主心骨天大圣钟相,现在可还活得好好着呢。



1853章 虽想隔岸火观火,但到底无法置身事外
    杨幺这个于两宋交迭时节前后于各路起义领袖当中遮莫名气也不逊于宋江、方腊,就连死后也多有传说事迹流传的造反首领,说到底他应该是个桀骜不驯、行事极有魄力的豪杰,一个当真是一门心思造反到底,宋、伪齐便是屡番遣使招降,也都被其斩首把脑袋丢进江中,一直到最后一刻也在冲杀突围,也兀自抗争到底的狠人,但若论及枭雄之姿,杨幺的贪图享乐、目光短浅也是他最大的致命弊端,是以他于朝廷动荡的世道或许能兴风作浪一时,但是长久下去到底是难成气候。

    毕竟杨幺虽然能以反抗官府暴政的名义得百姓拥戴一时,所做行径时日一久却不得人心,身为啸聚绿林草莽起事的反军首领,有一点他做得还未必比宋江成功。起码水浒中梁山上那一百单八个虽良萎不齐,但几乎也当真做到了生死与共,然而史里岳飞的讨伐大军一到,杨幺的人格魅力陡然间便已完全落在下风,本来应当是彼此以性命相托的绿林兄弟便争先恐后的向岳飞倒戈投诚这还算甚么领袖能力出众的绿林雄主

    然而如今钟相这个最先得湘地诸路绿林头领拥护的领袖人物既然未死,本来于反军一应头领当中年龄最幼的杨幺不必代他上位,那情况也就截然不同了。

    根据先前探觑,萧唐也知如今的钟相虽然也以行法的名义焚官府寺庙及豪右之家,不分青红皂白的大肆杀戮官吏、儒生、僧道、卜祝造反的手段实在是忒过狂热偏激,通过消灭一切他视之为邪法暴政的制度,自以为可以凭空构建出一套以摩尼教义为理念的秩序扩张做大。长久下去恐怕也将如江南方腊一般被剿除荡灭,可是起码在现在这个阶段钟相仍在尽力维持等贵贱、均贫富的均平制度,不受官法政令盘剥压迫免除一应苛捐杂税,如此主张也仍能受到社会底层那些早怄够了贪官恶吏、不仁乡绅欺凌压榨恶气的穷苦百姓热烈拥护。而不似杨幺上位后与一些亲近首领开始背离原来的宗旨,开始穷奢极欲享乐,而其他仍旧困苦潦倒的头领、士卒以及百姓望之当然会感觉受到了背叛,最终人心分散,只能打退得那些军纪松懈的宋廷禁军,而直当官军精锐前来征讨时一见势头不对,遂争相的倒戈投附

    是以岳飞本来针对钟相、杨幺反军所制定的从敌方内部分化拉拢的策略,如今也未必能起到很大的效果。

    起初几番交锋当中,岳飞一手拉扯起来的宋军精锐果然也展现出所向披靡的锐气,连败几路反军,焚烧得十几座水陆浒畔军寨,还成功招降了杨幺麾下的一名义军头领黄佐(《说岳全传》中王佐的原型人物),陆续又收编了两三千的降兵。复夺回岳、辰二州,也成功遏制住反军侵州掠县的趋势。

    然而当钟相、杨幺、夏诚等反军领袖率领兵马义军转入洞庭湖区据湖泊港汊为险,濒湖设寨,兵农相兼的集结周围十余万反军汇聚继续与张浚、岳飞所部宋军抗衡时。饶是岳飞试图诱降诸寨义军头领,当中纵有心思动摇之人,却也仍不肯背弃他们拥戴的“天大圣”钟相。

    战事进入僵持阶段,而杨幺虽然尚不知自己的命途也已发生了改变,就算如今不会是一个不成功的起义领袖,但他这个打水战的确也是个中好手的头领在钟相帐前仍是效死奋战,指挥得高两三层楼,可容纳近千人。舱内装车轮,踏车击水的车船在水面上飞快游弛,联合其他几处水寨于八百里烟波浩渺的洞庭上来往纵横,那般声势,可绝不逊于由三阮镇守水寨护卫的水泊梁山。

    岳飞率领所部精锐劲旅于陆地上征讨钟相义军厮杀时虽然攻无不克,然而正史中岳家军中水军编制,本来便是于平定杨幺大量收编义军兵马之后才新选建成,何况似“泼李三”李宝这等按原本轨迹应是投奔至岳飞麾下的水战一等一猛将,也早投从萧唐成了齐朝水军大将是以就算任岳飞再是深谙韬略,试图强取义军连环水寨仍是落了下风,反倒要枉然折损众多不善水战的将士性命,故而也不免望泊兴叹。

    朝廷那边得知钟相反军濒洞庭湖畔岛屿设下的水寨难以攻破,倒也对张浚、岳飞所部征讨大军予以支援,遂又命大臣王躞为荆南、潭鼎澧岳置制使,统领御前统制崔增、神武军统制高进统领三万余人;荆潭制置司水军统制吴全率部战船数百、兵万余也前往洞庭湖进行镇压扫荡,其余于岳飞水陆并进,对义军诸座水寨进行围剿,然陆上岳飞杀至义军据点却早已是人去寨空,水面上王躞所统领的水军却遭遇杨幺统领的义军车船水师主力,节节败退,进而有被杨幺将计就计,诱使官军水师杀入洞庭湖阳武口畔,踏车巨船齐出围堵,横冲直撞,直将宋军水师舟船尽数撞沉,歼灭崔增、吴全所部万余宋军,旋即再湖面上杀了个回马枪,又至酉港车船水军彻底击垮水军主力将王躞所统领的官军杀得船沉人亡,彻底溃散

    岳飞于路上但凡撞见义军兵马锐不可当,几乎尽是将敌方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叵耐洞庭湖面上钟相麾下诸路水军反而也是将宋廷水军按进水里来回猛灌。几场水战大捷下来倒是彻底打响了杨幺的名头,一时间声名远扬,倒也有人将其与萧唐麾下水军中混江龙、活阎罗、浪里白条等水班好手相提并论

    然而就算未能擒杀的反军首领钟相,而湘地义军大半主力兵马凭借洞庭湖连环寨据险仍能得以保存。好歹先前几番战事当中岳飞屡建大捷,先行收复得回岳、辰二处军州,且逼迫得钟相、杨幺所部义军龟缩退守至洞庭湖水域死守,暂不敢于陆地上与宋军决一死战,想必也能得以先前为钟相义军占据的鼎、澧、潭三州以及大半县治。起码在这段期间,宋军主帅张浚惊喜于岳飞这员宋军中后起之秀的领兵才能,故而评论军中将士功过之际上奏官家表彰岳飞大功,故而岳飞非但又得朝廷擢升为荆湖北路三州制置使,封武昌县开国子爵,至此也引起了包括官家赵桓在内,汴京朝堂当中不少文武臣子的主意。

    而根据岳飞所部宋军最新的动向探报,似乎经犒赏整顿过后,又要往南面调动,似乎是进而前去征讨荡平同样拥众十余万,占据岭南两广治下诸处军州的曹成所部反军。而宋廷另调遣荆湖路诸般军司兵马严防澧潭洞庭一隅,戒备提防钟相、杨幺所部义军趁着岳飞南调剿寇之际再度卷土重来

    就算不论岳飞率领其嫡系兵马开拨至岭南两广去征讨曹成这一来一回又须多久时日,只要钟相、杨幺这边势力犹存,想必也仍能牵制住岳飞所部宋军。

    萧唐当然也乐得坐视钟相、曹成乃至杨进、王善等反军势力牵扯住诸地宋军杀伐,然而他也十分清楚自己也依然是官家赵桓眼中最大的祸患,但凡宋廷那边能够腾出手来,也势必要向如今已然改制称齐的治下疆域发动或是试探,或是一举要夺回大片原宋境疆土的军事行动。也只是两日过后,果不其然萧唐又得京东路探觑传来的军情报说官家钦封宿州安抚使陈淬为御营使、六军都统兼京东招抚使,点齐五万军马前去与如今退守至淮南军地域的刘光世所部宋军会合,看来也仍是要往北面夺还失地,进而直趋往萧唐治下控扼京东两路的中枢州府



1854章 你若敢点战燃战火,我便教你引火烧身
    陈淬陈君锐,这个也曾于宗泽宗老爷子帐下听命抵御金军,协同征讨刘豫的宋军大将。萧唐本来也是寻思只要他不来招惹我,我自也无须去冒犯他。

    毕竟陈淬当初也是宋军当中死战力抗金军不退的将领之一,河北真定一役,虽然其余诸州各县宋军大多望风溃败,但陈淬以孤军奋死抵抗,而连同他爱妻在内八名家眷于战事中遇害;而其长子陈仲刚也在父子联手抗金战事中,为他父亲以身做盾,壮烈身死。而且萧唐也能记得若是按正史的轨迹,陈淬本来应该是金军兵犯采石之际孤军力战、势穷被俘,因誓死不愿受金人招降,而与其另一子陈仲敏一同杀身成仁就算各为其主、立场不同,就算真到了战场上彼此也绝不能手下留情,但是萧唐对于这等忠于宋朝,也不惜为了捍卫中原山河社稷毅然身赴黄泉的忠臣烈士依然心怀敬意。

    只不过萧唐也知陈淬遮莫非但不会领自己的情,甚至念及到官家终于直斥他萧唐为谋逆割据的乱臣贼子时心里恐怕也要憋着一股气,也定要来寻悖逆谋反而自成一国的齐朝一雪前耻。也全因陈淬于蔡京倒台、梁世杰失势、而前任留守司大将关胜也早投效萧唐贼子之后陈淬亦曾担任大名府兵马总管,后擢升恩州知府,然而如今大名府成了齐朝数一数二的名城要地,治所清河所在,当初萧唐所见的第一位梁山好汉的武松乡籍恩州也已属于齐朝治下掌控之中。陈淬这员忠于宋室的统军主将,想必也会打算要为自己正名而一雪失地之恨。

    然而陈淬再搭档上那长腿将军刘光世,恐怕到底也很难对北面萧唐所控制的州府构成甚威胁。因为按萧唐与于福建路起事的范汝为所部义军定下的协议,淮南路这边宋军一旦有所动作,范汝为那边立刻开始兴风作浪,福建路数万义军出闽北直趋两浙路,温州、处州、台州等军司守军猝不及防,接连告急,而范汝为所部义军纵横于两浙路南部,距离江南要紧州府杭州也已不过数百里的距离。

    本来集结兵马意图诸部攻克蚕食京东两路之地的宋军尚未出兵反倒已乱了阵脚。汴京朝廷那边赵桓同样慌张失措,京东路毕竟已经落入萧唐手中,好歹江南诸路军州绝不再容有失,故而朝廷发令教本来便是福建路出身的陈淬率部转头往南,征讨镇压本来偃旗息鼓了一段时日,却偏偏要在此时大弄的范汝为所部贼党,同时敕令刘光世率领本部军马已南赴沿江布置,一旦范汝为贼军继续往两浙路北域侵攻,则随时准备包抄截断其归路,再由陈淬协同两浙路诸地军司围堵剿灭贼军兵马。
1...680681682683684...7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