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于是出阵亲自指挥,麴义也挣扎着出来鼓舞士气。两个擎天柱的出现,立马就稳定了军心,反击也变得有条不紊起来。白马义从急欲逃命,又不识得袁绍等人。战了一阵,见敌方顽强拼命,又见道路已通。不欲再战,于是乃呼啸而去。
袁绍见敌军退却,不由呼的喷出一口长气,此时他已经心如擂鼓,汗透重衣,直到遣骑至前军,命人来迎,一颗心这才彻底安定下来。
差点就死在这的袁绍,本来还想好言抚慰下刚立下大功又身受重伤的麴义。经此一事,再无兴致。自回帐中歇息去了。麴义身为冀州上将,先战白马义从,阵斩严纲,自己也是身负重伤,可谓是立下殊功,方才又强忍伤势与袁绍并肩而战,共同击退敌军。却不见自家主公来探望安慰一句,心中也是颇有不快。
汉皇刘备 第三百零二章 界桥之战(二)
却说公孙瓒据守界桥。袁绍大军一至,齐举旗号,来攻公孙瓒。公孙瓒复引军与袁绍战。奈何前番败绩,军心不稳,甫一交兵,便稳不往阵角。袁绍觑得真切,使人大呼:“幽州军败矣!幽州军败矣!”
公孙瓒所统之军听了,不由一愣,本来就军无战心,再陡闻此言,手上一乱,一身功夫十去七八。又如何敌得过冀州精锐。先是一伙溃散,然后一队,一曲,最后演变成全军溃败。乱兵太多,公孙瓒连杀数人,也无法止住。旁边邹丹扶了公孙瓒,道:“主公,事已不可为,先撤军再作计较。”
公孙瓒忿恨填胸,望着袁绍大叫一声,然后不甘的率本部而走。袁绍乘势追击,大破公孙瓒,一路收降俘虏无数。
公孙瓒一路奔逃,出五十里外方止。聚拢诸将,见人人带伤,又想起严纲来,不由悲声道:“恨不听严纲与诸卿之言,以至有今日之败,我之过也。”
诸将皆劝。赵云在旁边道:“还请将军振作精神,收拢部曲,先返易县再作打算。我自请为将军断后。若袁绍率众而来,必为将军拒之。”
公孙瓒环顾四周,问及战损,诸将所部各有散失,唯有赵云与田豫一军俱全。于是命赵云为偏将军,田豫为都尉,各率本部为大军断后。公孙瓒则率了残兵败将,一路往易县行去。
赵云与田豫在后,缓缓而行,一路又收得散乱之众数千人,方至绛水,斥候来报,追兵已至三十里内。赵云便道:“国让,你率部曲伏于河滩四周,我自迎敌,待我与敌战起,你率军击敌军之侧后。”田豫依计而行。
率军前来的,正是淳于琼。他一路诈败,引了公孙瓒前来,结果最大的功劳,却被麴义给夺取了。心中自然是七八个不服。好在麴义虽然阵斩幽州大将严纲,但自己也受了重伤在后休养。麴义不在,谁能争得过淳于琼。于是他抢了前锋一职,兴冲冲带军来追击公孙瓒。
方到绛水,淳于琼闻报,有一将于绛水岸严阵以待。淳于琼闻言,趋马上前一看,原来是幽州白马将赵云。见是赵云,淳于琼心中就有点打鼓。张郃素以武勇著称,都久战不下赵云,自己能行?又见赵云背水布阵,恐其有诈,就磨磨蹭蹭的不肯上前。
赵云见敌军走一步退二步,等得不耐烦,便喝道:“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谁敢战我?”
淳于琼见赵云主动搦战,越发有疑。于是挥手命大军暂止前行。赵云一看旗号,原来是冀州大将淳于琼,心想这也是名震北地的老将了,怎么做事如此不干脆。于是又喝道:“尔等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欲何为耶?”
淳于琼老脸一红,心想,我带了这么多兵,若被你赵云三言两语给吓住了,以后哪还有脸吹嘘自己是冀州大将。于是一声令下,三军齐出,直取赵云所部。赵云更不多言,纵马摇枪,来战淳于琼。顿时两军斗作一团。
淳于琼人多势众,赵云所部却是北地健卒中杀人放火的行家。两边斗了个起伏旗鼓相当。赵云与淳于琼大打出手,斗不十合,淳于琼便暗道,赵云果是劲敌,其勇不在颜良文丑之下。又斗数合,淳于琼力有不继,正欲避其锋锐,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淳于琼看见远处河滩之上蒿草被大风吹伏于地,隐隐现出伏兵来。淳于琼大惊,忙一拍马,跳出战圈,再望向四周,只见道侧林间,有旗帜忽隐忽现,淳于琼心思电转,想道,公孙瓒自己中伏而败,又岂有不设伏的道理。此间必是其伏兵了。可速退。于是吩咐左右打旗号,疾呼道:“退兵!退兵!”
两军相斗正酣,忽然冀州兵闻锣声大作,再看旗号,竟是要求退兵。于是纷纷摆脱缠斗。赵云见得真切,哪里肯放,引兵纵马来追,忽地一声鼓响,田豫也率众从河滩杀了出来。一时间,喊杀声四起,淳于琼大惊,乃引兵退走。赵云与田豫率军追出十里而还。
回到绛水岸,田豫命人于道侧林间收集旗帜鼓号,却原来他令人于远处各立旗帜,派数人于其中摇旗呐喊,淳于琼见了,只以为公孙瓒大军伏于此,却想不到幽州止有赵云、田豫二将而已。
赵云与田豫小胜一场,击退淳于琼追兵。哈哈大笑一番,从容渡河而去。
淳于琼败归,来见袁绍,对道:“公孙瓒大军设伏于绛水之岸,故不能胜。”
袁绍因淳于琼心腹之臣,故不见罪,叹道:“恨不能生擒公孙瓒,一战而定幽州也。”
旁边郭图便道:“主公,此番大战,破公孙瓒步骑数万,斩其大将二员,首级上千,俘虏无数,公孙瓒元气已伤,两三年内,不复为冀州之患。此主公之喜也。”
袁绍想起公孙瓒狼狈北窜,心中大是快意,笑道:“多赖诸卿之力耳。”于是传令赏赐三军。
又遣淳于琼等各率一军,仍至易县,监视公孙瓒动作。麴义在营,见淳于琼败绩而不罚,自己立功而不赏。越发忿然。
公孙瓒一路到了易县,清点损失,这一场大战,折了严纲,范方,至于校尉,曲长等有数十。而阵亡或被俘虏者,若有万余。幸好赵云和田豫回来后,又带回失散甲士二千余,其中多是白马义从。这才稍慰公孙瓒之心。
到了易县,公孙瓒吩咐诸将,整治军械,加固城防,以防袁绍攻打。又使诸校前往代郡、上谷、渔阳等地招募勇士,以充己军。幸好公孙范和公孙续在外督粮,所得颇丰,这样一来,今年之内,就无需为军粮担忧了。
公孙瓒雄心勃勃,一心想着重振军威,与袁绍争夺冀州。这边袁绍也没有歇着。他遣少子袁尚前往并州见外甥高干,问并州情况。
袁绍自从来了冀州,把黑山军张燕给打败之后,张燕便自常山辗转入了并州,在并州为祸多年。又因袁绍连连结怨黑山军与公孙瓒,秉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公孙瓒与张燕结为同盟,约定一方有事求援时,另外一方必须出兵相助。而并州又去了个超级大炸弹吕布,也是个不稳定因素,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爆炸。
袁绍为此也很是头疼。是以此番派袁尚去高干那里,问询清楚情况后,若有不好的苗头,袁尚就会以袁绍嫡子的身份出马,与吕布和张燕谈条件。尽量让他们别在后方捣乱。
袁绍有三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少子袁尚。袁尚长得好看,深受袁绍和袁绍后妻宠爱,欲传基业予袁尚,是故此番遣袁尚往并州,意欲使其立功也。
汉皇刘备 第三百零三章 袁术称帝
却说袁术遣刺客刺陈王刘宠与陈相骆俊于陈国,天下震动。孙坚知袁术有应对之术,想不到却如此血腥暴力。孙坚在袁术回信之后,便随时关注陈国,见陈王与陈相俱亡,而陈国大乱,遂进兵陈国,迫降陈国数千强弩兵。
陈国都尉因陈王与陈相遇刺,恐朝廷责其保护不力,于是率众降归孙坚。孙坚得了这一支生力军,于是在陈国安抚百姓,收拢人心。陈国稍定,又于要道屯兵,以防曹操。
曹操兵进豫州,本来在豫州的两个重要臂援,现在陈王死了,梁王也吓得不敢再与他联系。生恐步了陈王的后尘。军势为之一滞。
陈王既死,孙坚占了个大便宜。心中非常愉悦。从此陈、梁与沛国一道,将成为他重点打造的防线。三个诸侯国攻防一体,将极大的提高他的军力投放效率。
夏五月,孙坚率军与曹操大战于梁国卢门亭。两军各有万人,步骑掺杂而战,只杀得天地变色,日月无光。战正酣时,忽然孙坚营中一声砲响,鼓号齐鸣。大将朱治率了五千强弩手参战,顿时,战场上空矢如雨飞,箭如乌云般直扑曹操所部。曹操军队遭到这般密集的大规模远程打击,顿时死伤无数,一片大乱。
孙坚乘其阵形不整之机,率了众将一马当先,摧锋破阵,直捣曹操中军所在。曹操大怒,复欲来战孙坚。部将曹纯见军势已颓,大军溃败在即,便劝道:“主公,孙坚气势正雄,不可挡也,可先退而避之,以图再战。”
也就是曹纯,不然曹操哪里肯听。曹操脾气再大,自家人的良言还是听得进的。于是引兵疾退。孙坚得势不饶人,一路追击,直追到虞县乃止。孙坚又于虞县外桐亭屯驻大军,监视曹操。这才让长史计算胜败战损,以报幕府。
未几,幕府曹属拿着册簿过来汇报,孙坚一听,斩首数百级,俘虏二千余,沿途获得曹军旗号金鼓辎重无数。大悦之,下令犒赏三军。又命人把战报润色之后,八百里送予寿春袁术,报捷的同时,让他押粮来弥补豫州的战损。
袁术得报孙坚于梁国大破曹操,斩首俘虏无数,又围曹操于虞县的消息后,站了起来,于庭中放声大笑,他在庭中走来走去,喜道:“此天助我也,天命真在我袁氏也!”
豫州能大破曹操,扬州把汉朝的刺史打得形单影只的孤身逃窜。而北方,自己的便宜哥哥亦打得公孙瓒大败。这不是天命是什么?汉朝必亡,而天命在袁!虽然袁绍和自己不对付,虽然公孙瓒和自己是盟友。但袁绍和自己是袁氏内部矛盾,一笔也写不出两个袁字不是。
于是袁术命孙策加紧攻打豫章,又遣使往袁绍处,问汉之符宝何在?
袁绍打败了公孙瓒,正是得意洋洋,意气高昂的时候。于书房中见了这个袁氏老仆,问明来意。一听之下,袁绍就跳了起来,破口大骂道:“小子意欲何为耶!”
袁术问汉之符宝,犹如当年楚庄王问周定王九鼎之轻重,意在不轨也。袁绍又惊又怒。当然,他不是觉得袁术做错了。毕竟他和袁术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有着同样的目标。他惊的是袁术如此忍耐不住,竟然现在就想直接站出来。难道他不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吗?怒的是,袁术竟然敢和他争位。天命在袁没错,但这个袁,是袁绍,而不是他袁术!
自己坐拥冀、并,兼有司隶都没敢妄动,袁术这个蠢货占了个扬州豫州竟然这么快便得意忘形了。袁绍一顿暴跳如雷后,对老仆道:“你回去对袁术说,时机未到,让他不要擅动,以损我袁氏基业。至于汉之符宝,自董卓西迁,宫中已无踪影,我使人寻了数年,亦是无果。”
袁术得报,哪里肯信,只以为袁绍私瞒传国玉玺,欲与自己争帝位。哪里想得到,传国玺在豫州孙坚处。孙坚也是能忍,隐瞒多年直到如今,一丝风声都未曾透露出来。
至于时机未到之说,袁术也是冷笑一声,嗤之以鼻。什么时机未到,不过是你袁绍不肯奉我为主罢了。若是你肯服我,我于南面称帝,你于北方呼应。一南一北,占了天下大半地盘,又有谁人敢抗?又有哪个诸侯不服?你我联手,扫平天下,到时我袁氏代汉,传万世之基业,你袁绍亦能受王爵之封,与汉朝诸侯王一样,传于子孙,与国同休。岂不美哉?
袁术对袁绍的小心思,自以为了解得很透。他觉得袁绍不肯奉他为主,而是反过来,想让他袁术奉袁绍为主。袁绍他是自己想做皇帝!一想到此处,袁术就压抑不住自己内心深处的愤怒。从小到大,你什么都要和我抢。小时候和我抢父母的宠爱,长大了和我抢名望抢宾客,到了如今,你还要和我抢这帝位。要知道,你袁绍是庶子,我袁术才是袁氏嫡子!你就算过继给伯父了,也仍然改变不了你母亲是个低贱的婢女的事实!
袁术出离愤怒了。想和我抢,我就偏不给。我若得不到,你袁绍也别想。什么时机未到,什么不得擅动,什么损袁氏根基。如果袁氏不是我的,便是全部损了,也比便宜了你袁绍要好。又想起曹操来打豫州,九成九也是自己这个便宜哥哥的授意。更是气得七窍生烟。哪里还听得进袁绍的半个字入耳。
于是袁术使人于境内大肆宣扬汉朝将亡,袁氏当兴的谶语。一时之间,代汉者,当途高的童谣,传遍了豫、扬境内的大街小巷。袁术又使人四处制造所谓的祥瑞,白鹿,白虎,超级饱满的禾穗之类,反正无数奇奇怪怪的东西,不绝于道,纷纷往寿春送。沿途还招摇过市,让大伙儿看清楚,这是因为袁使君才出现的祥瑞。
袁术在境内很是折腾了一阵,孙坚隐约也知道袁术是想干嘛了。于是一声不吭,冷眼旁观。传国玺在他手中,有一天他或者他的子孙就能用得到。他也想看看,袁术真的称帝了,天下的反应如何。若是全天下的人都反对,说明人心在汉,称帝未到时机。若是诸侯冷漠相对,那他孙坚就还有机会。值此乱世,正是英雄辈出,豪杰横行之时。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他孙坚自谓也不差,若有机会,何不放手一搏?说不定就能够传万世基业于子孙呢。
刘繇在豫章,和华歆一起,坚守城池,抵挡孙策的攻打。闻袁术行径,刘繇先是冷笑,道:“袁术小儿,竟敢谮图至尊之位,此取死之道也。”
俄而又放声大哭:“陛下啊陛下,臣守土无能,以致袁术逆贼倒行逆施,妄图篡天改命。臣之死罪也!”
汉皇刘备 第三百零四章 袁术称帝(二)
袁术既然造足了势,自然是不会罢手。这日,他召集诸臣属来寿春开会,说:“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文臣们是不敢忤逆袁术,武将们却是巴不得,自家主公袁术要是取汉而代之,那自己岂不是从龙功臣,可以封妻荫子,加官进爵了?不过,幕府中长史、主簿都没说话,他们也自然不会先开口。
过了会,主簿阎象便道:“昔周自后稷至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
袁术听了,表面嘿然,心实不悦。时河内名士张范携家小避难扬州。袁术便遣使问之。张范,字公仪,留侯张良之后。司徒张歆之孙,太尉张延之子。性恬静,未受征召。因董卓之乱,携家人隐居扬州。袁术派人来见张范,张范一听就知道袁术想干嘛,于是避而不见。袁术仍不肯罢休,又遣使者来,如此数次,张范不堪其扰,便遣弟张承往见袁术。
袁术见张承来见,很是高兴,于是便设下宴席,待以上宾之礼。席中,便问张承:“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人之众,欲徼福于齐桓,拟迹于高祖,公先以为可乎?”
张承吃饱喝足一抹嘴,说话却是一点也不客气:“在德不在众,苟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云匹夫,霸王可也。若陵僭无度,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
袁术不悦,却又拿张承无可奈何,张家亦是名门世族之后,不可轻动。接连在士大夫这里碰壁之后,袁术犹不死心。又问河内人张鲏善卜,袁术乃遣人问之。张鲏知袁术之意,乃为之卦。而后说袁氏当有天命。袁术闻之,大悦。赏其金银绸锦,又辟之为官。于是,袁术以卜者与民间异象为由,在寿春准备称帝。
这日袁术又召群臣,道:“汉室倾颓久矣,吾袁氏,出陈为舜之后也。五行火生土,以黄代赤,德运之次也。当受天命,登基继皇帝位,代天牧民。”
于是以九江太守陈纪为淮南尹,着其于寿春城外筑坛,以郊祭天地。又各置公卿百官之爵,赏赐拥戴之臣。
孙策在扬州,闻袁术之举,乃遣使往豫州见其父孙坚,问其应对。孙坚回了八个字:“静观其变,趁机行事。”
孙策领受父命,又派人面告舅舅吴景。让他准备到时和自己一起同进退。
曹操在豫州被孙坚打败后,屯兵虞县。又闻袁绍亦在北方大破公孙瓒。心中郁郁。这日,有使者来报,说徐州方面麋竺等人上报,说要带着陶谦家属北上青州刘备处。这本来是当初麋竺等人降曹操的条件之一。
麋竺等人当时想着把徐州让给陶谦的仇人曹操了,那就得把陶家老小给保住了。别到时曹操心情一不舒服,把陶家上下给砍了。那自己就真没面目见九泉之下的陶谦了。于是在郯县的时候就对曹操说:“陶公虽亡故,家眷仍在。吾欲奉之往青州,还请曹公许之。”
当时曹操心情好,便一口应允了下来。一是不想在徐州再看到陶家人。二是陶家人还在徐州,会给一些心存侥幸的人作乱的理由。三是放走陶家人,让徐州人看看,自己胸襟还是很宽广的。只要来归顺我,一切都是既往不咎。
后来一切交割完毕之后,麋竺等人正欲北行,又闻曹操和刘备商谈,要把琅琊和广陵让给刘备。麋竺是徐州大户,在徐州拥有田地奴仆无数。若不是没办法,他也不愿意离开徐州。既然刘备有希望来徐州,那就等一等吧。于是便又坐在家里等消息了。这一等,又隔了这么久,还是没等出个结果来。
麋竺也有些按捺不住性子了,于是派人前来曹操这里,问询一下情况。
曹操当初想让两郡,是想着有豫州这块肥肉,所以想把徐州二郡给扔出去,让刘备别拖自己的后腿。现在豫州没吃到,反而被崩掉几颗牙。刘备那里,便更是一直拖着磨蹭了。见麋竺来问,曹操心情不悦,便道:“徐州事尚未毕,还请麋子仲稍候。”打发完来人之后,又使徐州镇将夏侯渊严加看管麋竺等人,无他之令不得让其北上。
刘备在青州,接密探汇报,说近期袁术将会僭称尊号。刘备叹道:“狂愚之士,无人能及袁术!”
于是召诸臣来议事。道:“吾闻报扬州袁术,强云图谶,假借符命,欲僭大分。今汉室虽颓,威仪不立。然吾乃汉室宗亲,诸卿世受汉禄。岂能闻此獠之奸行而坐视哉?吾欲举兵南向,以讨汉贼!”
诸臣闻之,纷纷义愤填膺。历史上的刘备,在几十年之年,还能成为拥汉派的希望,甚至在曹魏的治下,仍有不少人希望刘备能够再兴汉室。更不用说此时就有着一份不小家业的刘备了。
于是很快便通过了出兵的决议。刘备让府中诸臣准备军械粮草,然后调张飞、严颜各率其部南临北海。随时待命。又遣人往见曹操,刘备准备曹操再磨磨蹭蹭不肯让徐州二郡于他,他就要强行动手了。此番派人去,是念着两家的情分,先通知一声。免得到时说他刘备不宣而战。
兴平五年,建安八年秋八月初一,袁术于寿春即皇帝位,建号仲家。立冯氏为皇后,子袁耀为太子。大封群臣。初六,率群臣于寿春南登坛,祭祀天地诸神。初八,大赦天下。天下闻之,四海震动。
袁术又遣使拜袁绍为燕王,袁绍三子俱各封王;拜公孙瓒为幽州牧,蓟侯,前将军,司马;拜孙坚为豫州牧,镇西将军,乌程侯,司空……
袁绍的态度自然不用说,一顿乱骂之后,把袁术派来的使者给轰了出去。然后袁绍在家痛心疾首的大发雷霆。公孙瓒虽然与袁术结盟,但他也没想到袁术竟然敢称帝。他虽然狂悖,但也不想被天下人骂。于是果然拒绝受袁术之伪职。至于孙坚那里,更是不用说。写了一封义正词严的书信过去给袁术,让他别这么干,赶紧去了帝号,大家还是好朋友。
袁术这个天子当得正在兴头上,哪里肯听。他正抓紧时间让张鲏去给他物色填充后宫的妃子呢。人生苦短,得赶紧抓紧时间,及时行乐才是。
八月十六,中秋节过后,天下诸侯还在震惊中消化袁术称帝所带来的震撼的时候,刘备起兵了。
汉皇刘备 第三百零五章 刘备兴兵
刘备闻袁术称帝,长叹不已。于是上表洛阳,请许专征,以讨伐袁术。表至洛阳,却被袁绍给扣下了。袁术再不济,也是我袁氏子弟,我袁本初的弟弟。刘备你想出兵就出兵,我也拦不着你,不过你还想以朝廷的名分兴兵,那却是休想。
刘备未见洛阳有表还,知道肯定是袁绍那里出了问题,于是也不再等。召孔融来府,命其撰写讨袁檄文。
孔融也深恨袁术之为汉贼。虽然他不能上阵杀敌,但让他摇旗呐喊,这事他拿手啊。于是喊府中从事笔墨侍候。未几,一篇墨汁淋漓的《讨汉贼袁术檄》便新鲜出炉了。
“伪仲氏之袁术者,世受汉禄,累代高门。今其居高位而不思报汉恩。趁国家多难,枉顾臣节,遂窃据豫扬,而逆施倒行,僭称尊号。其行四海共震,天下同仇。此实汉贼也……
备本汉室宗亲,受先帝之简拔,荷本朝之厚恩。闻贼窥窃神器,包藏祸心。痛涕失声!呜呼!叹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汉贼。特移檄豫、扬之贤士:
公等身居汉土,世受汉恩。秉圣人之教,寄万姓之命。文官武将,皆系汉臣。今为时势所屈,委质汉贼。察其本心,非所愿也。倘能弃暗投明,转祸为福。共立除残去秽之勋,无废家国天下之义。爵赏之誓,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途,岐路不返。义师南下江东之日,即助纣者见诛之时。机不再举,时不再来。布告遐迩,移檄州郡,咸使知闻!如律令!
汉青州牧、镇东将军、广阳侯刘备。”
檄文所到之处,天下哗然。于是,幽州牧刘虞、兖州牧曹操、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等,齐齐表态,声援刘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