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又有孙坚在豫州,与曹操相拒。曹操打着替朝廷讨贼的旗号,先袭鲁郡(故鲁国)得手后,命大将夏侯惇率兵攻打逃到沛县的鲁郡太守袁忠。然后自己又率大军,自济阴攻打梁国,自陈留攻打陈国。
梁王和陈王本是汉室诸侯王,曹操又得了朝廷专命征伐的许可。态度自然是不言而喻。梁王还好一点,性格温和,本事也较为平庸,只是暗底里与曹操眉来眼去,悄悄提供帮助。陈王就不同了,曹操只是把大旗一竖,兵还未来,他便高调的表示,服从朝廷安排,要兵给兵,要粮给粮。好悬没把孙坚给气死。
豫州四处起火,境内却有这两个刺头。孙坚想来想去,心想还是出兵把这两人给灭了算了。不然的话,这豫州哪里还有自己的份,迟早得被曹操给吞了。不过,孙坚又不想背着攻打汉室藩王的黑锅。于是便派人去九江见袁术,说如此如此。
袁术正是自我膨胀到不可一世的时候,现在居然有两个藩王敢阻挡他的大业,是可忍孰不可忍。袁术气得暴跳如雷,然后对使者道,你回去见文台,让他别管这事,好好打仗,给我守住豫州就是大功。这两个麻烦,我这边派人处理了。
使者又疾马加鞭赶往豫州,见了孙坚,把袁术的意思一说。孙坚心想,行,你想出手那我更是巴不得了。于是便静观其变。
未几,袁术遣了刺客往梁国、陈国而去。刺客先到梁国。转悠了十几天,愣是没找到一丝机会。因黄巾之乱以来,流民四起,匪盗成群。诸侯王早就收不到田租税赋来供养自己了。于是只能高筑堡垒以自守。平日里没非常重要的事情,轻易不会露面。刺客见梁王龟缩在自己的王府一直不出来,便只好退走去陈国。梁王府守卫森严,甲士来回巡视,他根本就不能保证自己能在重重屋舍中找到梁王之前不会被发现。刺客要做的是一击必中,而不是胡乱送命。
刺客到了陈国,找了个地方,安心的潜伏了下来。他每日里早出晚归,不动声色的打探消息,勘察地形。终于,被他找到了一个机会。陈国相骆俊过寿,陈王将往骆俊府上赴宴。陈国谁不知道王与相同心,两人一起双剑合壁,把陈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天下各郡国,动乱者众多,又有几个郡国能如陈国一样,匪患不生,社会安定,百姓满足?这一切,皆赖陈王和陈相骆俊之力。往年骆俊过寿,陈王都曾赴宴庆贺,今年一定不会例外。
这日,骆府下人早早就起来,开始洒扫庭院,然后里里外外,把该换的全换了。今天是家中主上的寿诞,而今天也会迎来一个尊贵的客人。骆俊向来节俭,每次过寿都是不动声色,奈何自从陈王来了一次,陈国上下吏民全部知道他的寿诞。非得要替他庆贺。骆俊却不过众人美意,也只好在寿诞当天,在外院摆上宴席,以宴同僚和百姓。然后在庭内,亲自招待陈王。这一次,也是一样。
到了晚上,骆府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外院中,陈国其他诸曹官吏和士民代表已经入席。不一会儿,外面有知客唱声道:“陈王到!”
闻得陈王到,诸人纷纷站了起来。看向府门口。便见在骆俊的陪同下,头束金冠,身着锦袍的陈王刘宠走了进来。
刘宠自负勇力,天性也不喜招摇。这次过来,依旧是轻车简从。除了几个贴身护卫,便再无他人。陈王既到,宴席便开。骆俊在外面招呼了几句,便径自入内,陪陈王饮。
酒过三巡,有侍者进来侍候,待到席前,骆俊忽然想起他刚才可没唤人进来,于是便道:“何人唤汝来此?”
侍者低头不答,骆俊大惊,跳跃而起,那侍者袖中忽然弹出一柄薄剑,迎风一抖,挺得笔直,然后直刺入骆俊心口。骆俊大呼一声,仰面栽倒。好陈王,虽然喝得微熏,反应却仍然迅速,在刺客刺杀骆俊的时候,他便起身,把案席用脚一挑,直击刺客背部,而后疾呼道:“人来!有刺客!”
院中此时也乱作一团,刺客的同党在外院中也出手了。庭中,陈王提起佩剑,与刺客大战,心中却是暗暗叫苦,援兵久久不至,只怕是在府外被贼党给拦住了。如今只盼侍卫速速解决其他贼党,来援自己。否则,今日危矣。
陈王所习,乃骑射冲阵之术,与刺杀之道大有不同。刺客惯于在狭小空间辗转腾挪,出招又阴又狠。陈王哪里是这类人的对手。战不数合,身被数创。
陈王血流如注,犹自不退,虎喝声声:“尔等竟敢刺杀孤王,可知此乃夷族之罪乎?我大军即来,还不速速退去!”
骆俊府邸离陈王府不远,此时喊杀声四起,陈国的都尉只要不是聋子,也应该反应过来了吧。哪知这群刺客,是袁术阴养多年的死士,能完成任务,那把性命扔在这也就无所谓了。听得陈王呼喝,于是攻势愈急。丁丁当当的一阵对攻,火花四溅的同时,陈王身上又添了几处伤口。
陈王胸口喘息不定,气息急促。到了此时,他也知道自己今天只怕是难逃此劫了。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军号声,陈王纵声大笑:“贼子,孤王死了,你们一个也跑不掉,通通都得给孤王陪葬!”
刺客也不多话,平稳气息之后,猱身又上,寒光乍现,剑剑不离陈王要害。陈王心中撑着一口气,只求多遮挡几下,让大军把这给围了。到时这些贼子,一个也别想逃。
又斗数合,陈王气力衰歇,终于无力再斗,于是后退倚墙,笑道:“孤乃汉室宗亲,天潢贵胄,岂能死于贼手?”言罢,竟引剑自刭。
刺客见陈王死,一个纵跃,跳出院中,正欲攀爬上房顶,一枝箭矢擦脸而过。伴随着隆隆鼓声,陈王府的军队把骆府围了个水泄不通。此时别说是个人了,就是只鸟,也无法飞出去。
陈国都尉带了兵,进来二话不说,把所有幸存者全部按翻在地,有反抗的,立马一剑砍为两段。然后冲了进去,在内庭看到骆俊和陈王的尸体后,沉默良久,铁青着脸嘿声道:“所有人,就地甄别。谋逆者及其同党,夷其三族。”
大汉立国到如今多少年了,从未有过刺客刺杀王驾的事件发生。今天这种闻所未闻的事情竟然发生在陈国。陈王与陈相同时被刺,陈国都尉知道这事捅破天了,于是宣布陈县戒严的同时,在骆俊府上严加拷问。
没多久,结果就出来了。毕竟刺客多是外地人,还是很好指认的。陈国都尉一听口音全是江淮人士,心中便若莫有了个底。吩咐把这些乱党都严加看管之后,陈国都尉赶紧写了奏表,八百里加急,送往洛阳。
陈县连夜调动大军,到了第二天,这事便瞒不住了。国中百姓得知陈王和陈相骆俊被刺,哭声震天。又念陈王既死,再无人能保他们平安。于是恐慌之下,纷纷出逃。陈国为之大乱。奏书到了洛阳,天子见了,也不由惊愕不已。转而念之,区区刺客都敢刺杀王驾,难道大汉帝国的威仪已经荡然无存了么?
天子伤感了好一会,命诸臣为陈王商定谥号,又使人问陈王后嗣。未几,有大臣来报,为陈王上谥号愍,因陈王太子早夭,陈王只有一女,故无后嗣继陈国之封,陈王一系,传国四世,到此国绝。
陈王在国遭忧,使民悲伤,故谥愍。天子又令陈国都尉,拷问幕后指使,有结果了便上报。与此同时,陈王遭刺,也传遍了诸州。近在咫尺的梁王得闻,那是更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彻底的躲在家里当安乐翁。
青州,刘备正与诸臣下田以身作则,劝民农桑。闻讯也是大为惊讶。他之前都不知道陈王这一号人。在弄清楚始末之后,刘备知道,陈王只怕是遭袁术或者是孙坚的毒手了。孙文台武勇雄烈,看不惯你只会举大兵攻之。不会使这等阴损手段。看来是袁术的可能居多了。刘备吩咐左右道:“且看朝廷抚恤如何,陈王无子,其女亦我宗室女。若朝廷抚恤无力,接来我青州善养之。”
陈王一遇刺,天下诸侯的防卫又提高了一个等级。
汉皇刘备 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战
袁绍,很复杂的一个人。未出仕之前便负大名于天下,一系列的交游活动甚至引起宦官的忌惮而向当时的汉灵帝打小报告。认为他这个人居心叵测很危险。黄巾乱起后,袁绍应大将军何进之征辟出仕。汉灵帝驾崩,外戚与宦官争权。在何进与宦官的对抗已经逐渐占据了上风的时候,袁绍仍然力主让董卓进京。最后,在几乎将宦官集团杀绝的同时,也让风雨飘摇的大汉帝国更进一步分崩离析。
在引凉州兵入关这一点上,当时的人和后世的人对此作出了不一样的评价。当时的人觉得袁绍徒有虚名不过如此。是以曹操说袁绍是色厉而胆薄。后世的人却觉得袁绍才是让汉朝分裂的罪魁祸首,一等一的阴谋家。袁绍一心想着的,不是剪除宦官,匡正天下,辅佐皇帝,而是想以袁氏代汉。
不管如何评价袁绍,现在的这位河北霸主,终于腾出手来,打算一举解决公孙瓒这个令人头痛的麻烦,以绝北方之忧。成功之后,他将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又兼有乌桓、鲜卑为盟,到时举兵南向,定可扫平诸侯,成就千秋霸业。君不见,当年光武大帝刘秀,也是从河北起家的。由此可见,袁绍胸襟之广,所谋之大。
兴平五年,建安八年夏四月,袁绍尽起冀州精兵,与公孙瓒相拒于幽冀两州边境易县。双方大战连月,互有胜负。袁绍见胜不得公孙瓒,心中焦虑。谋士沮授劝道:“主公勿忧,我州富足,粮多于公孙瓒,其必不能久,待其粮尽,其军必散。主公乘隙而攻之,其必败也。”
袁绍道:“吾不忧公孙瓒,吾忧曹操、刘备也。若曹操尽据豫州地而我未破公孙瓒。其必袭我后。刘备在青州,亦为我腹心之患。”
谋士田丰对道:“刘备自诩汉室忠臣,无朝廷之命,他必不会妄动。至于豫州,孙坚起于兵戎之间,又有扬州为后援,其与曹操战,胜负未可知也。主公不必多虑。”
袁绍忧心稍解,于是又道:“易县有山川之险,公孙瓒经营久矣。吾料急切不得下,众卿有何策以教我?”
数万大军,在这打了月余,人吃马嚼的对冀州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逢纪与审配互望了一眼,出众道:“主公,易县堡垒坚固,又有壕坑之深。易守难攻。臣有一计,莫如诈败,退还州中。沿途弃军中辎重旗鼓,类公孙瓒之狂悖,其必引军来追。到时,主公可先于州中险地,设一伏兵,待公孙瓒至,前后夹攻,破其可也。”
袁绍想了想,取出舆图,仔细观看,自易县到魏郡,一马平原,能称得上险地的,不多。不过若想让公孙瓒吃个大亏,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必须得诱敌深入。袁绍一咬牙,狠狠在地图上一点,道:“就于此处设伏!”
于是又与诸臣商讨每一个细节。一连数天,终于把整个完整的计划给做了出来。袁绍精神大振,唤来侍者道:“沐浴更衣。”浴桶之中,粉颈花团,香汤四溅,娇啼宛转,莺唱声声。
这日,袁绍击鼓聚将。一通鼓毕,众将一一到齐。放眼望去,当先二人,便是冀州大将麴义、淳于琼。身后跟着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又有裨将吕旷、吕翔等分列左右。
袁绍坐于中军大帐,乃道:“麴义听令,你留本部旗号予吕旷,自引本部精兵退至界桥待命。”麴义是冀州头号大将,每次与公孙瓒征战,麴义都在军中,这次麴义旗号若是突然消失,公孙瓒必定生疑。
麴义虽然不解,仍然抱拳上前听令。于是麴义将本部军队的旗鼓全交给吕旷,然后自引本部精兵一路往南,投界桥去了。
袁绍又道:“淳于琼听令,今日起你与诸将军,依次出营搦战,攻打公孙瓒。”淳于琼与身后诸将一齐接令。
这日,淳于琼率部出营,在易县大营外耀武扬威。公孙瓒乃遣大将严纲出营战之。互斗数十合,严纲力有不支,这时两军掠阵的都怕自家主将有失,于是纷纷鸣金罢战。
第二日,颜良出阵来战,公孙瓒这边田楷出战。斗不十数合,田楷战败归营,颜良放声辱骂一番,大笑归营。
第三日,文丑率军出阵搦战,邹丹出营来战文丑,亦是十数合败绩。冀州军中鼓声密集如雨点,欢声动天。公孙瓒在望楼,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只是左手死死攥住了腰间配剑。第四日,公孙瓒升帐,环视诸将,道:“连战皆北,士气沮丧,今日袁绍再使人搦战,我必亲往之!”
麾下诸将一脸惭愧,独有二将,昂昂然出列,拜道:“主辱臣死,将军还请坐镇军中,末将今日请战,若败绩而还,甘当军法。”
公孙瓒视之,乃骑都尉赵云,破虏校尉田豫。公孙瓒大悦,置酒赐二人,以壮其行。未几,城外鼓声又起,公孙瓒一跃而起,身上铁甲哗哗乱抖,谓诸将道:“来,汝等随我同往观战。”
这次出战的,却是河东名将张郃了。张郃身长八尺,是个黄脸大汉,惯使大枪。只见他一身铁甲,身后披着火红的蜀锦披风,跨下坐骑乃西方名驹绝影。端的是英武非凡。张郃提了大枪,策马于阵前来回纵横,大呼道:“吾乃河间张郃是也,谁敢战我?”
赵云与田豫率了本部兵方出营,见张郃于阵前夸武,大怒,齐喝一声,疾奔阵前。赵云在公孙瓒军中,掌骑兵,马比田豫快。先至阵前,乃大呼道:“休得猖狂,某来战你!”
张郃大枪一摆,放眼望去,只见一白马大将疾奔而来,头上盔缨与身后披风齐齐飞舞,便喝道:“来将通名,吾枪下不死无名之辈!”
赵云气急而笑,道:“某乃常山赵子龙也,兀那敌将,休得大言,汝且看枪!”话音方落,赵云双腿一夹马腹,马儿往前一跃,赵云手中亮银枪一抖,寒芒乍现,直取张郃。
张郃见赵云也是使枪,不由心喜,便道:“且让你瞧瞧某家枪法。”于是把枪一横,磕开赵云枪尖,顺势拦腰一抽,大枪夹杂着奇怪的啸声直奔赵云腰腹。
两马交错之际,赵云把手中大枪一竖,当的一声,磕开张郃一击。两人你来我往,乒乒乓乓的打了起来。两个都是使枪的高手,两杆大枪舞动,扎、刺、挑、拨、挡。那是枪花朵朵,枪缨乱颤。两军力士赤袒着胸腹,奋起精神,以槌击鼓,为自家将军助威。袁绍与公孙瓒于望楼之上,也是看得目炫神迷。
汉皇刘备 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战(二)
袁绍于军中遥指赵云谓左右道:“此将何人,未闻公孙瓒手下竟有此将。”
旁边有人对道:“此乃常山赵云赵子龙,武勇过人,善骑射,能用枪。以小卒随公孙瓒,积功至骑都尉。我军数与公孙瓒战,赵云亦在其中。”
袁绍心有不快,怒道:“我冀州名将,如何流落至公孙瓒军中?野有遗贤,却未能拾遗补缺,汝等之过也。”
左右唯唯不敢言。
公孙瓒在望楼上,也是大为惊叹:“河、北名将何其多也。先有颜良、文丑,今又有张郃。恨冀州不为我有,亦喜吾有子龙。”众将闻之,皆沉默无言。
张郃与赵云又斗数十合,张郃渐感气力不支,却仍是奋起余勇,抖动大枪,直取赵云,招招致命。此时,袁绍命力士鸣金收兵。张郃听得明白,于是大枪一荡,虚晃一招,跃出战圈,以枪指赵云道:“待我少歇,再来战汝!”说完,便引军而退,往见袁绍。
见了袁绍,袁绍道:“儁乂,我军连胜数阵,该用骄兵之计了。是以令汝退兵。”
张郃暗道,主公你若不下令召还我,等会我就只能败绩而归了。好悬好悬。想到方才酣战,又是一阵手痒难耐。
赵云战退张郃,还归营中,往见公孙瓒缴令。公孙瓒哈哈大笑,道:“今日子龙出战,袁绍方知我幽州亦有名将也。”于是传令三军,饮酒食肉,贺今日之胜。
此令一下,三军欢呼,因久战不胜而丧失的士气,也为之大振。军队是个追求集体荣誉感的群体,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胜利!
又隔一日,高览出来搦战,此番又是赵云与田豫迎战。田豫私谓赵云道:“子龙,你前日一战,尽显威名。今日却须让我,也让北地豪杰知我田豫之名。”
赵云爽朗大笑,道:“有何不可!”于是让田豫前行,自己为之掠阵。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自束发便随公孙瓒军,以卒伍累功至破虏校尉。有武勇,知兵事。亦善使枪。
历史上刘备在公孙瓒处时,田豫曾跟随过刘备,当刘备南往豫州时,田豫因家有老母而未能随之。刘备对田豫的离开非常可惜,与他泣别时说:“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后来的田豫,投降了曹操,为曹魏镇守北地多年,剿匪,击胡,威镇幽州。
却说田豫来战高览,两人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材,双方你来多往,大战数十合不分胜负。最后,仍然是袁绍击鼓鸣金,召还高览。公孙瓒连胜两阵,大悦,又下令犒赏三军。
又过一日,赵云与田豫仍然请战,这下,众将不肯了。纷纷出列请战。武人多好争先,又重颜面。众将岂能让两个小字辈接连出彩,夺了自己荣光。哪怕是出阵战死沙场,也不能让主公看不起自己。
赵云和田豫被众将七嘴八舌的一通吵,脑袋已经懵圈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中郎将单经道:“主公,末将请战,若败,愿先死阵前!”
公孙瓒听单经都如此说了,不同意都不行。于是许之。单经出阵,迎战吕翔。吕翔上来哇哇一阵怪叫,与单经斗了十余合,便败下阵去。单经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赢得如此轻松。鼓声隆隆中,一脸喜意的单经回来缴令,拜道:“主公,末将不负所托,得胜归来!”
连胜三阵,公孙瓒早就把之前连输数次的事给忘了。他想道,袁绍大将众多,吾亦不差。且吾所将之军,连年与胡血战,又岂是冀州可比。此番袁绍必败也。
公孙瓒又问长史关靖:“吾军中粮草可还够?”
关靖以谄媚而任长史,能力平平,唯一值得赞赏的就是对公孙瓒忠心耿耿。闻公孙瓒问,不敢怠慢,慌忙查看粮册,乃对道:“主公,易县仍有一月之粮。且公孙将军与少将军俱在外督粮。我军勿需为粮草担忧。”
公孙瓒听了,沉思道,虽然粮草足够,但以幽州之力,比起冀州来,只怕是远远不够。与袁绍相峙日久,得寻机一战而败袁绍。否则长久对峙,己军粮尽必败。
袁绍是担心后路,又觉得易县是公孙瓒老巢,易守难攻,所以寻求速战。公孙瓒却是担心自己财力物力拼不过富饶的冀州而追求速战。这两人,都想到一块去了。
接下来数日,双方各自遣将搦战。数日观战,公孙瓒发现了一个事情。就是淳于琼、颜良、文丑这三将,本部营寨守卫森严,观其行止,旗号不乱,盔甲整齐。于是公孙瓒想道,此必冀州精兵也。
又观张郃、高览等部,士卒阵列散乱,盔歪甲斜,心道,此冀州之破绽也。欲破袁绍,必先破此营。当下心中便有了计较。
这日,高览轮战,出营搦战,这次却是赵云出阵。战十余合,赵云抖擞精神,只杀得高览骨软筋酥,汗流浃背。此时,袁绍营中一声鼓响,锣声大作。高览闻了,避开赵云枪尖,拍马便走。
忽然易县城中一声砲响,鼓声大作,震天蹋地。袁绍登车而望,只见易县营寨大开,公孙瓒三军齐出。袁绍喜道:“中吾计也。”于是吩咐左右依计而行。
公孙瓒自统大军,见赵云依自己之计,率部曲紧追高览不舍,进趋其营。亦大喜,拊掌笑道:“袁绍中吾计也。今日必破其营。”
赵云紧蹑高览之后,率军直直杀入高览营中,高览既还营,见营中卒士四散奔走号叫,以避赵云之军威。心道,演得倒挺像。于是乃道:“且随我来。”收拢部曲,与赵云且战且走。
赵云既破营,随后公孙瓒大军如潮水般自高览营涌了进来。高览见时机已到,便弃旗号辎重,率部曲走之。赵云追之未及,尽获其旗鼓。
公孙瓒诸将齐出,蹑败军之后,连连冲营。随后,张郃等营皆破。公孙瓒远远观望,只见中军大将麴义的旗号在逐渐后退。不由大喜,道:“麴义乃冀州上将,此番未见其出战,原来镇守在中军。其旗号动摇,有去意也。”于是率军攻势更急。
高览与张郃尽弃辎重,诈败而还,往见袁绍,袁绍道:“我欲先行界桥,与麴将军汇合,设伏公孙瓒。二位将军还与诸将军一起,一路引公孙瓒南来。”
诸将皆俯首听令。
汉皇刘备 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战(三)
袁绍大军,营寨相连,环环相扣,连绵若莫有十余里。公孙瓒率军大破张郃、高览,又冲散吕旷等军。一路只望着袁绍与麴义旗号,紧追不放。
严纲等将各率人马,与冀州军互相厮杀,公孙瓒喝道:“杀散败军即可,不必纠缠,且随我追击袁绍,若能获之,冀州为我有也。”
田豫心想,能击破袁绍,使其大败而退,就已经是很大的胜利了,怎么还要去追击袁绍,冀州势力雄厚,岂是能一战而定的?于是对道:“将军,末将观袁绍中军虽退,然其退而不乱,冒然追之,恐其有诈。”
公孙瓒放眼望去,只见战场之上喊杀声四起,冀州败兵被己军砍得抱头鼠窜,仓皇四散。又见袁绍旗号在中军的护卫下渐渐南退。心想如此大好机会,怎能放过。于是道:“有袁绍与麴义在,其中军自然不乱。我等可驱败兵以冲其营,其军必乱,到时,袁绍一战可擒也。诸将军,建功立业,便在此时!”
说完,一马当先,便杀了出去。白马义从紧随其后。诸将听了,也是精神大振,冀州天下精华,若能一战而擒袁绍,得了冀州,谁还愿意去幽州那个地方受罪。于是,纷纷呼喝着率军随公孙瓒冲杀。
诈败,是一个技术活,就算给了你剧本,能不能把它给演活了,演神了。就得看执行人的功力深厚不深厚了。
袁绍与麴义都不在,诸将自然是以淳于琼为首。淳于琼,字仲简,颖川人。他也是位老资格官僚了。中平五年的时候就是西园八校之一,与袁绍、曹操同列。到如今,当年的同僚摇身一变已经变成了自己的,战线也是拉得漫长。大营中的长史和司马们还正在收拢源源不断赶过来的部队呢。现在跟在身边的部队并不多,都是白马义从和幽州骑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