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这其实是一种利益分配的潜规则。豫州和刘备、袁绍都隔得远。所以刘备对曹操打豫州无所谓,没办法,手不够长啊。而袁绍一方面是隔得远,另一方面是和豫州有仇,他自己任命的豫州刺史被孙坚打跑了啊。所以更加乐意见到曹操打豫州。而徐州则不同。徐州也挨着刘备,刘备对徐州岂能无意?而袁绍则是因为不愿意曹操占便宜。朝廷都还没来得及吭声,你曹操急急忙忙的跑过去算什么?所以曹操去徐州,袁绍、刘备都反对。然后在背后给你使阴招,下绊子。曹操去打孙坚,袁绍、刘备都赞同,在背后给你鼓劲加油。
兴平三年,建安六年冬十月,曹操举兵讨豫州。一战而下鲁国,鲁国相袁忠逃至沛国,于沛县聚拢残兵,加固城防,以拒曹操。
王朗,字景兴,东海郯人。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诸经拜为郎中,杨赐死,弃官为其服丧。天下大乱,隐居家中。陶谦至徐州,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屡谏陶谦而不听,为陶谦所不喜。出为会稽太守。任内屯田修渠,颇多抚民之举。多得百姓爱戴。时有吴人严虎,天下大乱时,聚众作乱。自称大帅,号为白虎。因中原大乱,当时的扬州刺史陈温也在到处灭火。无人理会这个小蟊贼。结果拖到现在,竟然让他成了气候。此时的严白虎,拥众数万,往来侵袭吴郡和会稽。因其是本地土著,民多与其暗中沟通。所以两地太守剿了数次却仍然拿严白虎没办法。
王朗清正之人,袁术和刘繇相争,王朗自然是偏向了刘繇。于是,心气不顺的袁术,便遣孙策来“帮助”王朗剿匪了。
孙策率军到了会稽,派人来见王朗。王朗惊道:“严白虎之根本在吴郡,孙郎欲讨白虎,怎地不往吴郡,却往我会稽来了?”
主簿就在旁就道:“此恐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王朗怒道:“袁术,真汉贼也。欲使孙策图我会稽,吾必死战之。”于是下令郡中将士,整顿军备,以防孙策。
又遣人往孙策处,拒绝他入境:“严白虎祸乱乌程,此将军之乡土,乌程侯之食邑也。将军不往救,来我会稽何意哉?”
孙坚被封乌程侯,乌程县名义上都是他的食邑之地。王朗的意思就是你孙策自己是吴人,乌程又是你父亲的封地。现在严白虎在那里弄得乱七八糟,你快去帮你的乡党吧。别来会稽搅和了。
孙策被袁术忽悠二次了。这次又兴冲冲的来会稽,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的。若是袁术守信拜他为会稽太守也就罢了。若还是失信,那他就自己直接占据会稽。袁术有本事就让他派人来和自己抢。毕竟事不过三,还把自己当傻子那就别怪自己直接翻脸。
孙策接到王朗的来信,自然不会退兵去吴郡。刘繇还在吴郡呢。自己和刘繇拼个两败俱伤,然后让袁术跟在后面捡便宜,这事自己可不能干。还是先趁机占了会稽再说吧。
于是孙策便率军渡(浙)江,兵临余暨。余姚虞翻是会稽名士,王朗来此,辟其为功曹。此时虞翻正在家服父丧,闻孙策兵进会稽,而太守欲据城而战,大惊。于是脱了孝服,往见王朗。
虞翻见了王朗,便道:“王公,孙策骁勇,因是吴人,又深得士民之心,吾以为战之不利,不与避其锋锐。”
会稽一郡精华,全部在北部。若是避孙策之兵锋,那要让我去哪里?王朗心想虞仲翔你未战先怯,真是徒称名士。于是便不听虞翻之言。
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军队基本上都以乡党、宗族等关系来形成利益共同体。比如曹操就喜用宗族大将。而五子良将中,于禁是泰山人,只有他能够带得动鲍信留下来的泰山兵,乐进也是早期便具有募兵权的将军,徐晃则是取代白波贼兵的杨奉成为白波兵的代表,张辽是并州骑的代表,张颌是冀州兵的代表……只可惜了李典,因为出身兖州豪族,虽然本事不小,但曹操惯来喜欢打击豪强,是以一直不受曹操重用……
孙坚孙策的班底也一样,除了最早跟随孙坚的部将,也大多都是宗族和吴人。像朱治,吴景,孙贲等。哪怕是和孙策大战一场的陆康,其子孙亦为孙氏所用。这,就是乡党的力量。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后世,各种地域也是屡见不鲜。
是以,虽然王朗治理会稽劳苦功高,但是会稽士民听说孙策来了,心里面一盘算,哎哟,相比起来,还是孙郎是自家人啊。太守虽好,毕竟也是个外人。听说要打仗了,百姓心里很害怕,又畏惧孙策的威名,于是纷纷逃避山野。王朗要抵抗孙策,靠他一个人又不行,要征调民夫转运物资,协助守城,四处都缺人的时候,百姓却都藏起来了。王朗差点没被气死。
余暨令在城头见孙策军势齐整,谓左右道:“孙郎不可挡,不如降之以保百姓。”反正挡不住,不如投降了算了。既能保住自己家小,还能在地方赢个好名声。于是余暨令开城出降孙策。
孙策见了余暨令,好言抚慰,还令其为余暨令。又严令军队,不得虏掠百姓,鸡犬菜茹,一无所犯。百姓见了,欣喜不已。更视孙策如自己人。于是民心归附,百姓们在乡老的带领下,各具牛酒以劳军。余暨令也是大喜过望,幸好没为太守卖命。否则哪有这等好事。
各县守令闻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闻孙策军至,纷纷出降。孙策一如往故,还命其等为令吏,分守诸城。王朗听闻,长叹一声,也不守城了,自引一军来寻孙策,战之,败绩。军士官吏多逃散。是时,只有虞翻在侧。王朗道:“悔不听仲翔之言,如今却是连累仲翔了。”
虞翻道:“吾为会稽功曹,替太守分忧,分内之事也。”
于是王朗聚拢败军,且战且退,一路从山阴退到诸暨,又从诸暨退到乌伤,永宁。孙策还不罢休。又打永宁。永宁一战,王朗再败。退无可退,只好乘舟出海,以避孙策。海上漂泊了数日,王朗自闽江口上岸,到了东部侯官(东冶)。结果东冶县长闭门自守,拒绝王朗这个前太守进城。
虞翻翻墙入内,说服了东冶县长,东冶县长这才把又累又饿的王朗诸人放入城中歇息。过了几日,恢复过来的王朗对虞翻说:“仲翔,这一路上,幸亏有你相护,否则,我只怕已经困死沟渠之间了。你有孝在身,家中还有老母亲,别跟在我这里了,早些回家去吧。你不用担心我,我有自知之明,既然非是孙策之敌,这会稽太守,便让强者来做吧。我会和他谈的。”
虞翻出来这么久,也确实是挂念家里。既然王朗已经安全了,自己也算是尽了臣属的职责。于是便拜了一拜,返还余姚去了。
王朗在东冶,书信一封,命人送去给孙策。





汉皇刘备 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会稽(二)
王朗在信中说自己败了,孙将军要是想要王某的首级,王某就在东冶。只希望孙将军能放过他的家小,得了会稽之后,善待会稽的百姓。
没几天,孙策便亲自来东冶了,进城去见王朗,王朗见了孙策,面不改色,问道:“孙将军来取朗之首级乎?”
孙策拜道:“景兴有治平之才,吾不如也。还请景兴仍为会稽太守,治政。我则管军。一内一外,文武分治,岂不快哉。”
孙策这也是防止袁术反悔。若是能说动王朗投靠自己,那这个太守的名分要不要就无所谓了。只要会稽的实际掌控者是自己就行了。
听得孙策说降,王朗笑道:“我只为汉之会稽太守,不为袁术之会稽太守也。”
孙策一阵尴尬,心道袁公路啊袁公路,你这是惹了多少人啊。又苦劝一阵,王朗只是不依。说要杀自己都行,反正自己不做官了。
孙策见苦劝无果,便道:“那景兴你要去哪里,我可以派兵护送。”
王朗坦然道:“扬州刺史刘正礼如今正在曲阿,我乃前会稽太守,受刺史节制,今欲前往曲阿。”
孙策一听,这哪里行。刘繇那里正缺人,你要是去了,我岂不是资敌?于是死活不肯。无奈之下王朗又道:“故交华子鱼为豫章太守,愿往之。”
孙策一听,是去华歆那里,便放心了。只要你不去曲阿添乱,随你去哪。
于是孙策派人取了王朗家小,让军士一路护送王朗到豫章去了。
孙策占据了会稽全境后,派人向袁术报捷,袁术闻之大喜,于是任命孙策为会稽太守。这个时候,形势对刘繇就非常不利了。刘繇刚来扬州时,庐江、会稽、吴郡三郡太守都是他的铁杆,而袁术只是牢牢控制住了丹阳和九江。至于豫章太守华歆,他是袁术的也听,刘繇的也听,只图个保境安民。等于扬州六郡,刘繇有一半。所以他才能够聚拢人马,收集钱粮,于曲阿和袁术隔江相抗。
现在孙策先拔庐江,又占会稽。这一下就失去了两个重要的外援。从此之后,这两郡的人员物资不再为他所用。攻守之势立转了。
孙策占了会稽,四下抚民,然后又亲自去虞翻家里拜访他,说服他继续任会稽太守功曹,旋即又任命在寿春结交的吕范为余暨令,原余暨令转任会稽太守从事。其余一切皆从王朗时如故。于是一郡皆安。
袁术在九江,见孙策前后攻城拔地,恐其坐大。因周瑜功多,欲用周瑜为己将。周瑜知袁术不能成事,哪里肯应,于是说庐江大战一场,郡县残破,自己心有不忍,愿回去建设家乡。袁术见周瑜说得情真意切,又想周瑜既去庐江地方上任职,那么就不能带兵援助孙策。也是好事一桩。于是出周瑜为庐江郡居巢县长。
又见孙策得了会稽,为免孙策闲着,又下令让孙策击严白虎和刘繇。
孙策得了袁术之令。也觉得王朗之前说的很有道理。自己家乡不能让严白虎这类人纵横破坏。于是整顿三军,欲跨江讨伐严白虎。严白虎听闻孙策据有会稽,又有渡江之意,于是遣弟严舆来请和。
孙策兵方临江,闻严白虎前来请和,便许之,想听听这叛贼想说什么。于是迎严舆入营。严舆来了,对孙策说:“吾兄有言,愿只言与将军听。”
哦,要独谈啊。行。孙策便遣左右退下。族人孙河在旁,大惊,他听闻严舆有勇力,万一这人心怀不轨,到时坐中只有两人,该如何是好?于是在旁边连施眼色,孙策故作不知,孙河出帐,伏刀斧手于外,自提剑于手,心想只要帐中有异动,便立马冲进去,把这严贼砍为肉泥。
孙策与严舆对坐,见严舆长得五大三粗,皮肤黝黑,貎状武勇然目光闪烁,于是和严舆笑谈了几句,突然便把腰间配剑抽了出来,以刃斩席。严舆被孙策唬得身体往后一仰,面露惧色。
孙策便笑道:“我闻卿能坐跃,剿捷不常,聊戏卿耳!”
严舆心中大骂,有这么戏弄我的吗,吓得老子一身冷汗,便对道:“我见刃乃然。”
孙策一听,便知这家伙没本事。真有本事的,斧刃加身都面不改色。自己抽剑吓唬一下就体动失色。算什么好汉。这样的人,也没资格和他谈判。孙策瞬间对严舆和严白虎失去了兴趣,喝了一杯酒,孙策道:“我来送卿上路。”于是取剑一掷,正中严舆心中。严舆大叫一声,仰面就倒。
孙河在帐外,听得帐中有声,一声号令,率人杀了进去。孙河提了剑,杀气腾腾,却见严舆栽倒在地,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而孙策自据其席,饮酒如故。于是立马下拜请罪。孙策见了孙河这阵仗,也知道他是心忧自己安全,如何肯怪。好言抚慰之后,又置酒肉以赏甲士。
孙策率军渡江,兵进钱唐,与严白虎战,大破之。严白虎弃守其堡垒,亡奔余杭。孙策便占钱唐、富春两县。正欲引兵往余杭。忽闻吴郡太守陈瑀遣使者来。迎入内,使者便对孙策曰:“将军已据会稽,又欲图吴郡?”
孙策道:“受袁将军之命,往讨严白虎。故来之。”
使者道:“严白虎已为将军所破,还请将军还会稽。”
孙策只是摇头,道:“不见严贼首级,吾不退兵。”
使者没法,回报陈瑀,陈瑀怒道:“小儿复望我吴郡,好大的胃口。”于是报于刘繇,引兵备战。
孙策连番大战,军士疲惫,且又至冬月,时不利战。于是便罢战休整。以待时机。袁术在九江,扬州六郡,他已得五,孙策又蹑刘繇后攻入吴郡。眼见占据扬州全境在即,袁术喜不自胜。因有豫、扬二州,又新得徐州三郡,自以为汉室倾颓,天命在己。于是便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曹操占了鲁国,又分兵打陈留。不过孙坚也不是好惹的。连遣大将与曹操战,两军互有胜负。除了之前曹操突然动手,偷袭鲁国到手后,再也没有得到豫州寸土。曹操被孙坚牢牢的顶在了豫州边境上。两州大军进入了相持阶段。
曹操和孙坚大战,旁边看得最开心的还是袁绍。他总算,能腾出手来收拾公孙瓒了。之前因为并州有吕布和於夫罗还有张燕的黑山军在不停的闹腾,但如今於夫罗死了,吕布消停了,自己和张燕也谈妥了条件,互不侵扰。那么,就彻底解决公孙瓒这个心腹大患吧。
于是袁绍秘密遣使去了幽州,去求见鲜卑和乌桓各部,表明结盟的态度。诸部胡人大喜。袁绍威震河北,有这么一根大腿抱,还怕什么公孙瓒。于是纷纷拍着胸部许下誓言,说袁公打公孙瓒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派本部精骑相助云云。
袁绍勾结胡人,又使高干遣并州精锐来助,于是大举兴兵,屯军广川,欲北击公孙瓒。公孙瓒闻讯,也尽起大军,南下涿郡,兵临巨马水。大战一触即发。
公孙瓒为人刚愎,又好记过忘善。因怪刘备不与他联手打袁绍,这几年,也渐渐不和刘备联系了。刘备也拿这个老同学没办法,自己被辽东拖了后腿,两线开战岂是说说就行的。真掺合进去了,指不定就把青州给拖垮了。现在这个混乱的时候,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这才是自己发展的根本策略。
今年天下大旱,也累及了凉州。凉州诸军阀你让他们杀人放火,个个在行。但让他们抚民爱民,率领百姓救灾抗旱开荒种田,一个比一个抓瞎。幸好长安天子身边还有随驾大臣,一个个都曾在地方任职,能知政事。在他们的带领下,凉州百姓好歹也是挣扎着生存了下来。饶是如此,凉州也是遍地白骨,好不凄凉。
凉州本来就多兵事,诸侯互相征伐,连年不休。如今又遭天灾,越发残破。凉州因为缺粮,粮价居高不下,诸侯因为粮草不济,也老实了许多。每日里不再没事找事,而是带着弓骑,整日里往林子里钻。这阵子,关中和凉州山中的飞禽走兽那是倒了血霉。什么虎、豹、熊,如今见了人也不敢吭声了,否则只要你一亮嗓子,嗷的一声嚎,立马就有无数枝羽箭飞来,送你上天。
镇东将军,平阳侯张济,因为在凉州诸部中势力稍弱,被排斥在长安权力集团之外。李傕、郭汜、樊稠这几人掌管朝政的时候,张济被派遣到长安以东,出屯弘农,防备袁绍等关东诸侯。
之前张济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的,后来李傕杀樊稠,然后又与郭汜两人大打出手。张济在旁边看热闹的同时,心中也是冷汗涔涔,幸好没有死皮赖脸的留在长安,不然迟早要和樊稠一样,死在这些王八蛋的手中。
李傕和郭汜打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张济还假惺惺的派人过来劝和。明面上劝和,暗地里却在浇油。后来李傕郭汜两相罢兵,张济还叹息了好久,怎么就不打了呢,要是同归于尽,那就完美了。
今年大旱,长安自顾不暇,就更不用说张济了。张济一军独屯在弘农,缺衣少食的,遣使往长安求援,长安那些人却一个个当作没看见似的。
张济见长安的那些家伙见死不救。没办法,也只好自救了。于是带兵寇掠荆州。




汉皇刘备 第二百九十二章 张济之死
张济为什么带兵下荆州?因为张济在陕县,四面一看,长安那边是没指望了。洛阳那边,还要一路打进函谷关。北面的河东郡,则和他一样的惨,压根就油水。西南的益州,要进武关很不容易。算来算去,只有荆州又有钱又有粮,好像还是个软柿子,行了,那就荆州吧。
于是张济就带着大部队直接越过伏牛山脉,进入荆州地界了。凉州铁骑来去如风,又是来打劫的,行动更是迅速。没等荆州反应过来,析县和丹水已经被张济打下来了。北方大旱的时候,南方的荆州、扬州和益州,却没受太多影响。一是气候不同,二是南方河网密布,基本上都不会为缺水而发愁。所以今年荆州的收成也很好。张济连掠两县,看到府库中堆得高高的粮食,都乐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好久没吃过饱饭的凉州儿郎,连人带马,饱餐了一顿好的。
在析县吃饱喝足之后,张济眯着眼睛,就生出别样的心思来了。长安已经残破不堪,凉州从来都是战乱之地。这两地都不是能安身立命的地方。自从太师死了以后,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过得都是惨兮兮的。虽然也封了侯,得了爵,但这名号也就这凉州好使。出了关到了关东,谁拿自己这个镇东将军、平阳侯当回事?
南阳是个好地方啊,土地肥沃,草木茂盛,丁户众多。要是占了这个地方,还怕没粮食养军?到时候,老子手中有粮,又有凉州兵甲之雄,想打哪个不就打哪个?
凉州边地,因胡汉杂居。汉人便免不了沾染上胡人只论武力不论道理的臭毛病。所以凉州诸侯,一有冲突向来就是先动刀子,谁也奈何不了谁了,再坐下来谈。而且他们也很少去想自己的未来。从来都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像董卓,历史上如此大好的局面,被他一个人硬生生的玩坏了。董卓死后的凉州诸将,除了在长安三辅和凉州称王称霸外,竟然没有一个人想着要出兵关东争夺天下。贾诩要是真能找到一个值得他辅佐的军阀,他也不会在凉州蹉跎这么久了。
张济只想着抢下南阳,在这里称王称霸,却从来没想过抢下了南阳,刘表和孙坚来打他怎么办。是不是要提前考虑下退路,比如选根大腿抱之类的。他压根就只顾眼前,不顾未来。或许,凉州儿郎生来就是战死沙场的命。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未来呀,明天呀什么的,在张济眼中,只怕还不如一顿美食,一壶好酒。
既然暂时定了个小目标,张济也是干净利落的人,于是就打算马上去实现它。张济在打下郦国县之后,沿湍水就到了穰县地界。带了一辈子的兵,张济自然不缺军事眼光,只要拿下穰县,穰县下游的新野就会进入凉州铁骑的打击范围之内。一旦拿下了新野这个地势险要之地,等于就把南阳给切成了两半。新野往下就是邓县和襄阳,往上就是南阳郡治宛县。新野一下,到时他张济的发挥余地就更多了。打宛城还是打襄阳,那就看他心情了。
穰县是新野之屏障,穰县县令自然也不是傻子,见凉州军来势汹汹,两军还未对阵,就立马遣使往新野、宛城、还有襄阳请救兵去了。
受袁术和孙坚之害,刘表来了荆州,把南阳这个战略要地的城防又重新修葺了一番。穰县虽然是个小城池,但仍然不可小觑,张济也抖擞精神,亲冒矢石,到最前线去指挥攻城战。
张济所部都是骑兵,攻城器械奇缺,不过,仍然在张济的鼓励下,冒死攻打。张将军说得对,来了这富饶的地方,谁还想灰溜溜的回凉州那贫瘠之地。打下眼前这座城,然后好好的享受酒肉,还有女人!
接连数日,凉州军嗷嗷叫着,不要命的攻打城池,城防眼见摇摇欲坠就要守不住了,忽然城头一声欢呼,守军回头一看,东南方,一条黑线蜿蜒而来,当头一杆大旗,被风扯得笔直。看那火红的颜色,就知道,咱荆州的援军到了。
张济听见城头上欢声大作,便知道有援军来了,于是喊住侄儿张绣道:“文锦,你来指挥攻城,我自引军当援军。”
于是张绣继续率军攻打城池,张济率了一部凉州骑,直奔荆州援军而去。张济压根就没把荆州援军放在心上。要是说打攻城战他心里没底的话,那率骑兵冲阵,放眼天下,他就没怕过谁。凉州铁骑,那可是一刀一枪战出来的铁血威名。
新野守将听了穰县急报,立马就带了新野守军倾巢而出,来援穰县。若是穰县陷落,新野也就危险了。眼见就到了穰县,一见城池还在,大喜。正欲纵马扬鞭,进入城内。忽然前方便出现一彪军来。一看旗号,正是凉州人马。
新野守将见了凉州骑,怒道:“贼军寇掠凉州,今又来害我南阳,众军士听令,与我把这群贼军给赶出去!”
于是号鼓一震,三军遂行。两军甫一见阵,刀砍枪刺之下,便有无数人惨叫着倒下。一边是想着要占住这花花世界,一边是要保家守土。两边明明都是汉人同胞,见面却是血红着双眼,凶恶的嚎叫着把手中兵刃狠狠的捅向对方。
凉州骑兵仗着高头大马,冲入敌阵之后,便狠狠的楔了进来,张济率领着骑兵,不停的冲杀,不停的制造混乱。无数的人头滚滚落地,很快,血液便浸透了土地,在无数人腿和马腿的践踏下,泥土混着血肉,一片泥泞。
张济率军杀透阵去,又绕了一个弧线,杀了回来。新野守将见甫一交敌,便损失了不少袍泽兄弟的性命,更是心痛欲裂。这些都是本地子弟,其中有他的乡党,邻居,族人。新野守将嚎叫着看向凉州骑,大声吼道:“弓弩手,给老子射!给老子射!”
被刀盾兵保护在后排的弓弩手们,开始发威了,一片片黑云,往凉州骑兵的上空呼啸而去。张济哈哈一笑,一声令下,骑兵们把头埋进马脖子,歪歪斜斜的走起了曲线。竟然躲过了大批箭矢,只有少数命中目标,然而,凉州骑兵的胸前背后的要害处,都着有铁甲,除非是运气极其不好被射中马匹被掀翻在地的,其他大多都无事。
很多中箭的凉州骑兵粗野的把挂在身上的箭矢直接拨了出来往地上一扔,哈哈一声怪叫,举起刀剑,复往荆州军阵冲来。
来回数次,荆州军的阵形被张济带兵冲得七零八落,除了一小部分人马还和新野守将聚在一块之外,其他早就被张济杀散了。
1...109110111112113...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