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新野守将心在滴血,就在刚才,他的弟弟战死在他眼前。他对左右道:“看来这次我们是要死在这里了。不过,为了守土保境而死,死得其所。想来太守也不会吝于我们的身后封赏之事。现在我只恨没有多杀几个凉州贼兵。”
众军士目皆噙泪,泣道:“愿与将军同死。”
新野守将又吩咐残余的弓手道:“你们几个,给我打起精神来,把弓箭对准那个凉州大将。要是我们死前还能拉个凉州贼酋陪葬,死也值了。”
残余的弓弩手听了,吩吩称是,强抑心潮,深深呼吸,压住气息。然后把手中弓弩都举了起来。凝神屏气,对准正前方那个张牙舞爪的凉州武将。
张济还不知道有人已经死死盯住了他,正带着人呼喝叱咤,四下砍杀。猛一回头,又见荆州军旗下,仍有小部人马聚拢,于是狞笑一声,道:“众儿郎,随我取敌将之首级去也!”
于是张济率部直取新野守将。新野守将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吩咐道:“都不要动,且放近些。”
数息过后,张济快要奔到跟前了,新野守将仍道:“再放近些。”
到最后,新野守将看到张济的马刀已经高高挥起,于是,拼尽身体里的所有力气,喊出了此生的最后一声吼:“放箭!”
张济虽然有些疑惑这些人为什么不反抗,但他来不及多想,马刀已经狠狠的斩了下去。在好大的一颗头颅飞起的时候,张济面色大变,“休休休”的一阵响,他已经身中数箭,如此近的距离,躲也来不及躲,数矢皆深入体中,只余箭尾在外。
张济震天价的一声虎吼,便从马背上栽了下去。
新野守将头颅飞起的同时,他的目光仍然盯着张济,直到看到张济中箭,他才欣慰的一笑,视野过处,彩色尽褪,世界一片漆黑。
张济身后的骑军只见自家将军一刀干净利落的斩飞敌将的头颅,然后自家将军忽然便中箭倒地,骑军大怒,冲上前去,斩断荆州军旗,又把军旗下的一群残兵剁成肉泥,这才罢休。
再转回头来看张济时,张济仍未断气,只颤声道:“回营。”
众骑不敢怠慢,于是用旗帜裹了张济,置于双马之间,一路疾行回营见张绣。张绣见叔父好好的一个人出去,如今却变成了血葫芦。不禁大怒,质问道:“你们就是如此保护将军的?”
众骑垂首不敢言。张济努力睁开眼睛,道:“文锦。”
张绣跪在张济身边,道:“叔父,我在。”
张济艰难道:“敌将诡诈,故我有此劫。勿怪将士。我死之后,汝可替我职。如今天下混乱,你若有机会,便找个雄主降了,以保我张家周全。咳咳咳。”
说完之后,张济一阵急咳,随着一股污血涌出,张济便断了声息。张绣一声咆哮:“叔父!”虎目中两行泪水涔涔而下。
张济既死,张绣遂掌其军,他下令兵退三十里扎下营寨之后,全军举丧。
汉皇刘备 第二百九十三章 贾诩出奔
张绣,字文锦,凉州武威人。自幼有武勇,精骑射。及长成,投叔父张济军中。每战皆先,屡有斩获,因功任骑都尉。叔父张济既死,张绣掌其军。将士既感张济恩,又服张绣勇,上下莫不从之。
张绣坐上了军主这个位置没几日,就感觉到不一样了。他之前为骑都尉时,不用多想,只需要听从叔父的命令,指哪打哪就行了。现在成为一军之主,事无巨细,都要他操心。要忙着安抚将士,忙着查看辎重,忙着安排巡营……这些琐事还好,平时跟在叔父身边受他熏陶,也能依样画葫芦。可是摆在眼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战略方向的问题。
已经有不少将领来问了,将军,穰县还打不打,打下穰县后是不是还按着以前的计划打新野?
张绣表面上怒不可遏,说我叔父死于穰县,不拿下穰县和新野,怎么以慰我叔父的在天之灵!内心却实在是有些忐忑。张绣不怕打仗,也不怕死。他怕的是,辜负了叔父所托,辜负了这些跟随他叔父多年的将士所望。他需要带着这支部队在这乱世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
过了头七之后,又让大军休息了一阵,然后张绣便吩咐众将,整顿军备,准备再打穰县。众将正要告退,忽然,大营外有亲兵汇报,说前番送张济以及阵亡将士遗骨往陕县的人回来了,还带来了一封信。张绣把人喊了进来,拿着信一看,不禁大喜若狂。
原来这信,是贾诩写来的,说久在凉州,诸侯无东向之意,枯坐经年的他静极思动,愿来张绣军中走上一番,不知道张绣是否欢迎?
欢迎,怎么能不欢迎!张绣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表示欢迎。贾诩的大名,凉州诸将哪个不知道。说实话,凉州诸将能有如今的荣华富贵,全靠贾诩当初一番话,否则他们恐怕早就命都没有了。张济生前就叹息过,说贾诩世之奇才,奈何不为我凉州用之。这样的一个名士,居然想屈尊来自己这里,张绣不管贾诩是静极思动还是想干嘛,反正他是无比渴望着贾诩的到来。相信看在都是武威老乡的份上,贾诩也不至于害自己。
贾诩也很憋屈,他跟着董卓,董卓不听他的。结果大好局面,一朝崩塌。好不容易从牛辅这个短命鬼军中逃出来了。结果李傕、郭汜竟然手握大军一言不发就要弃军亡命。贾诩本来是不用理会这两个蠢货的,但是凉州人不抱团,王允要是搞秋后算账,他贾诩那是砧板上的鱼,绝对跑不了。于是便吓唬李傕郭汜说长安朝廷要诛尽凉州人,你们弃军一跑,到时一个亭长就能抓了你们,还不如尽起大军,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的同时,为自己博一个富贵。实在不行,到时再跑也不迟啊。
于是李傕和郭汜等人听了,一举把长安给打下来了。打下长安之后,兴奋过度的李傕郭汜在长安大开杀戒,王允被戮,吕布窜逃,此时凉州诸将已无人能制。凉州骑只杀得长安城中尸横遍野,吓坏了长安天子与群臣,也让贾诩心怀不满。是以贾诩拒绝李傕郭汜给他的尚书仆射的官职,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周旋,救下了不少人。
贾诩看凉州诸将都是一介武夫,比董卓都还不如,这几年又你打我,我打你。前阵子李傕杀樊稠,又和郭汜大战,弄得长安一片乌烟瘴气,几十万户口的长安城,被这些人这么一折腾,都快成鬼城了。贾诩这时也就知道,不能在长安待下去了。再待下去,指不定自己哪天就会有杀身之祸。
在整个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要说贾诩的谋略天下第一,可能还有人会不服气的来辩论几句,但若说到贾诩的自保之道,他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贾诩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辞官回家养病,途中遇到氐人叛乱,抓住汉人就杀。贾诩和同行的几十个人很倒霉的也被抓了。别人都吓得要死,贾诩则神情自若的说我是段公(段熲)的外甥,别动我,我家会出很多钱来赎我。段熲是敢在凉州搞种族大屠杀的猛人,谁人不怕。于是氐人不但把贾诩给放了,还亲自护送他回家。史书上说贾诩权以济事,咸此类也。对着屠刀面不改色的撒谎,可见贾诩的镇定和胆气。后来历史上的贾诩投靠张绣后,先劝张绣投靠刘表,最后又劝张绣投靠曹操。而他自己,也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和太尉、魏寿乡侯的高官厚爵得以善终。
这个时候的贾诩,已经不看好长安的李傕和郭汜了,刚好同郡老乡段煨屯兵在华阴,于是贾诩便弃官往华阴,投靠段煨。结果段煨这人,畏贾诩的威名,又不知道贾诩是来逃难的,生怕贾诩夺他的兵权。于是表面上对贾诩客客气气,私下却让亲兵对贾诩以保护之名,随时跟着看管。
贾诩一看段煨如此,心想糟了,老段不相信我。这下贾诩心中也七上八下了。要是贾诩知道段煨的想法,他肯定会跳脚大骂,我贾文和是做过讨虏校尉,但我又不喜欢带兵打仗,这么危险的活只适合你们这些粗鲁的武夫好不好。我要你军队有什么用?可惜两个人各自心怀鬼胎,注定没法开怀畅谈一番了。
贾诩在华阴,正自心急如焚,忽然便闻张济兵下荆州,战死在南阳。在为张济这个故人叹息几声之后,贾诩便问人,现在张济的部队是谁在作主,有人回答说是张济的侄儿张绣。一听之下,贾诩便动心思了。
张绣这个毛头小伙可比张济好对付多了。他现在新掌大军,肯定缩手缩脚,要是我去那里,张绣不说对我言听计从,少说我也能做一大半主。最起码,自己的人生安全能得到保障了啊。于是贾诩便写了封信给张绣试探一番。要是张绣愿意,自己就要背着行囊往荆州了。
幸好张绣没有辜负贾诩,立马写了一封信过来,姿态放得很低,在信中以叔父相称贾诩,说贾诩要来,他愿意派兵来接云云。
贾诩得了信,哈哈大笑一声。便往见段煨,对段煨说,这些日子叨扰老兄了。我在这里老住着也不是办法。如今咱们的老乡张济战死沙场,他侄儿张绣掌军,请我去南阳帮他的忙。这孩子,也算是我们看着成长的,我也不好拒绝。我已经答应了他,今天是过来向段老兄辞行的。
段煨一听,眼睛一转,心中数个念头闪过,于是笑眯眯的道,唉,本来过些时日我正要委文和以重任呢。想不到文和竟然要离开我去南阳。不过老张死得惨,张绣这小子又远在南阳,既然他来信请你去帮助,我也不好不同意。咱武威人得帮武威人嘛,对不对。来来来,文和,你我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我们好好的喝一杯。
于是段煨大摆宴席,替贾诩送行。酒至半酣,段煨笑道:“文和,你到了张绣那儿,可得好好和我那侄儿说上一说,如今凉州武威人带兵的,就只有我和他了。咱们可得互相帮助才是。”
贾诩便回道:“忠明兄,不用你说,我也会劝张将军与忠明兄互结为援的。此番我南下荆州,前途未卜。家小便还安置在华阴,还请忠明兄多多看顾啊。”
段煨连忙点头答应。两人这一次,倒是喝得尽欢而散。
贾诩临走,有熟人问他:“段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
贾诩说:“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
让自己和家眷都能保全,这也就是贾诩了。
于是贾诩便随张绣派来的军士径下南阳,到了张绣那里,张绣执以子侄礼。段煨在华阴,也善待贾家,安排人每月送钱送物,供给所需。
贾诩到了南阳,张绣问他,现在这局面,该怎么办?贾诩一抚颌下长须,说,还是先打,先把穰县和新野打下来再说。
张绣也是信任贾诩,二话不说,便尽起大军,攻打穰县。张绣军中虽然新亡了将主张济,但又来了个比张济名声更响亮的贾诩,于是士气大振。猛攻数日,穰县遂拔。攻下穰县后,张绣只让士兵在城中歇了一日夜,然后又疾奔新野。新野城的守将和大部分守军已经战没于穰县城外,而南阳与襄阳的援兵仍未至。此时哪有余力再抵抗张绣。大军方至,新野令已经携了家小,弃城而逃。于是新野不战而下。
张绣得了新野,便来问贾诩。贾诩道:“既得新野,荆州必有动作。吾欲南下襄阳,往见刘表。”
张绣大惊,贾诩去了刘表那,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万一贾诩不回来了怎么办。贾诩仿佛知道张绣所想,笑道:“将军勿慌,吾已有计较,必有喜讯以报将军。”
张绣无法,只好遣亲兵一路护送贾诩去襄阳见刘表去了。
刘表这里,闻报张济张绣率兵入寇南阳,江夏太守黄祖,大将文聘都向刘表请战,誓要覆灭这支入侵的凉州军。刘表正和群臣们商议,忽然有人来报,说凉州贾诩前来求见。
刘表既受长安官职,自然也是听闻过贾诩的名字,便道:“原来是凉州名士贾文和,快快有请。”
汉皇刘备 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荆州
刘表自来荆州后,用蒯良、蒯越兄弟,又有蔡瑁,黄祖,文聘,伊籍,刘先,张允等文武辅佐内外。荆州虽然偶有小叛乱,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显得一片兴旺。这其中,不得不说刘表还是很有本事的。他在荆州剿抚并用,招诱有方,肃清匪患,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于是境内万民悦服。
如今荆州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文武济济,雄据南方。可惜刘表这人,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称雄天下之意。麾下群臣也曾经或明或暗的劝过,然而刘表自从前几年趁刘焉病亡时对益州搞过一次策反失败之后,再也没有过其他的想法了。或许,刘表觉得,外有凉州诸侯和袁绍这两个盟友,暂时来说不需要考虑太多了。于是对群臣的劝谏只是不听。
却说贾诩来见刘表,刘表使人迎了进来。贾诩进来后,拜见了这位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拿眼一瞟,只觉得刘表这姿貎和气势,还是能够对得起他这八俊名士的名头的。
刘表待贾诩落座后,便笑问道:“贵使因何来而?”
贾诩欠身对道:“我家将军遣我来见刘使君,乃因弘农大饥,无粮以济军民,故来南阳,如今我家将军已据新野,还请使君划宛城予我家将军以养士卒。”
刘表还没说话,旁边蔡中便怒道:“贾诩,枉你也是凉州名士,想不到今天你竟然说出如此可笑之语,你以为我荆州可欺焉?”
蔡氏,襄阳大族。刘表入荆州,因势孤,乃纳蔡氏为后妻,生幼子刘琮。于是蔡氏皆出仕刘表。蔡中乃蔡瑁之弟,刘表之妻弟。
殿中诸文武看着贾诩也是双眼冒火。刚才还正在讨论要派谁去打张绣呢,现在你竟然恬不知耻的跑来说还要划宛县给你们养兵?世上竟然还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把宛城给你们养兵,养得肥了好来打我们么?
刘表止住诸臣,对贾诩笑道:“文和语出惊人,其必有因。还请速速与我道来。”刘表虽然没啥大野心,又好疑神疑鬼。但他为人宽厚那是出了名的。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先纳张绣,后纳刘备了。
此时,贾诩心中也微微的佩服了下刘表。心想刘景升为世人所推举,非是无因。于是便对刘表拱手一礼,肃容道:“刘使君,我家将军有言,若刘使君愿划宛城,则我家将军,愿与刘使君结盟,为刘使君北面屏藩。”
殿中诸人想了下,若是让个宛城给张绣,换取张绣的效忠,似乎也不是不能考虑。毕竟南阳正当豫州,经常受孙坚的袭扰。有了张绣在那儿,北面无论来了谁,首先就得要和张绣打上一场。至于宛县的那点税收,远远抵不上自家在南阳的军费投入啊。
蔡中冷笑一声,道:“以张绣之孤军,有何资格与我家主公结盟?我荆州带甲十万,上将无数,你们有什么?结盟?投降还差不多!”
贾诩一脸淡然,道:“刘使君乃镇南将军,成武侯。我家将军乃宣威侯,不日将袭其叔镇东将军之职。岂有镇东将军投降镇南将军之理焉?我家将军与刘使君结盟,以刘使君为主,我家将军为次,全军上下,唯刘使君之令是从。且我军根基在凉州,此番不过缺粮方来南阳。刘使君若救我军于穷济,他日我军重返凉州,必广宣使君之恩德,劝凉州与荆州互相为援。”
殿中再次沉默。贾诩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别看咱现在势弱,但咱们在爵位上差不了多少,对吧?而且咱们也不是要在南阳永远的待下去,今年是天灾,指不定明年陕县情况好转了咱就回去了。你这次帮我一回,我必定感激你的恩德,到时回长安替你宣传宣传,让大伙知道你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到时你有点什么难处,也可以找咱凉州人不是?
这个时候,蒯良开口说话了:“主公,张将军无故而侵我境土,杀我吏民,若我荆州纳之,还以宛县,岂不为天下所笑?荆州兵甲无数,保境安民绰绰有余。张将军若真有结盟之意,不如先退出南阳,凉州有马,荆州有粮。张将军若缺粮,可与我荆州互市。如此,方为两全之策。”
贾诩目光一扫,问道:“不知足下是?”
蒯良回道:“鄙人襄阳蒯良。”
贾诩道:“原来是蒯氏二贤之蒯子柔当面。”
蒯良回礼道:“区区薄名不敢当文和之赞。”
贾诩便道:“蒯兄,你方才之言,若放在平日,那是再好不过。只是如今凉州大乱,韩遂、马腾又据西方要道。想要用马匹来交易足够我军所用之军粮,已经是再无可能了。我凉州男儿一身本领全在马上,我家将军是万万不会将军中所骑用来换取粮食的。若如此,一军尽废矣,还要粮何用?我军自来南阳,虽有杀戮,然战阵相攻,刀剑无眼也。南阳虽有损伤,我军前任将主亦殁于南阳。刘使君若纳我家将军,天下人必知使君为人有德,必定扶老携幼而至。又岂会笑焉?还请刘使君三思。”
刘表究竟是文人性子,心软。被贾诩这样一说,便心动了。历史上的他也是这样的,听闻张济死后,群臣来贺。他却替张济感到惋惜:“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
刘表见贾诩把张绣说得如此凄惨,心想子柔也是,说什么侵我南阳杀我吏民,人家堂堂的镇东将军、平阳侯不也惨死在咱南阳了吗?不是形势所迫,人家在弘农待得好好的,怎么又会突然到我南阳来?张绣死了叔父,全军又大饥,唉,算了算了。就成全他吧。让他在宛县驻兵休养,然后好好的给我守好北面,不要让孙坚之流踏足我荆州一步。
至于说张绣将来盘踞南阳不肯离开的可能,刘表也想到了。不过袁术和孙坚都被他打跑了,他还会怕一个张绣?举荆州之力还打不过一支孤军?
刘表计较已定,便对贾诩道:“结盟之事,可也。余事可与子柔,德珪商讨。”
刘表发了话,众臣也没啥好说的,只能从之。只有黄祖、文聘和刘磐等几个武将,面犹愤愤,心犹不平。不过他们的发言权不大,刘表又已经做了决定。也没什么好再争的了。
让张绣兵屯宛县,并不代表着整个南阳郡会全部交给张绣。具体的活动范围,税收划定,粮草供应等等,还有很多细节要谈。所以刘表让蒯良和蔡瑁去与贾诩商讨。
蒯良立身公正,蔡氏把持淯水物资转运,其中有大利益。用这两人去谈判,最好不过。所以说,刘表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只看他愿意不愿意用罢了。
贾诩和荆州方面很快就谈妥了,毕竟张绣的要求也不高,有个存身之地就行了。从此,张绣就兵屯宛县,开始依托刘表。
转眼间,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兴平四年,建安七年初。孙策与吴郡太守陈瑀的连番大战也有了结果。陈瑀被小霸王孙策打败了。陈瑀连失数县,大军尽散,其自己也是负创而逃。
孙策在打败陈瑀后,又把严白虎给掘地三尺挖了出来,斩首示众。并宣告百姓,再有为乱乡县者,严白虎便是其下场。孙策既破陈瑀,又斩严白虎,百姓皆服其威。莫不从之。
孙策在吴郡后方一通乱打,把吴郡太守陈瑀都打跑了。这时,在吴郡曲阿前线的刘繇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了。自己正与袁术对持,后路却被孙策给抄了。这要是两下一夹攻,自己岂不是没活路了?
事实也是如此,袁术闻孙策攻入吴郡,击破严白虎和吴郡太守陈瑀,不由大喜。于是遣大将纪灵等率兵渡江,与刘繇部将樊能、张英大战于当利口。袁术又命孙策于后方攻打刘繇。孙策正要从命,虞翻却劝他说:“刘正礼,汉之刺史也,不可举兵正面相攻。以坏将军名声。”
孙策便听虞翻之言,只是在后面诸县袭扰地方,破坏刘繇粮道。刘繇前面被袁术紧紧相逼,后方被孙策搞得乌烟瘴气。不禁为之焦头烂额。
未几,樊能、张英为纪灵所破,大军十不存一。两将收拢残兵,还归曲阿,往见刘繇,拜道:“末将无能,败阵而归。今袁术已渡江矣,还请主公早作筹划。”
刘繇细细一想,扬州哪里还有他的立足之地。于是长叹道:“天亡我也。”
旁边宾客许劭听了,劝道:“使君,何出此言哉。今虽败,然豫章仍在。不如弃曲阿,走豫章。到时收拢士卒,再与袁术战之。”
许劭,字子将,名士许靖之从弟,汝南人,曾在洛阳和兄弟们搞月旦评的就是他。说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也是他。他们一家都有做大官的习惯,到了许劭这里,因为天下大乱,于是他辟举不就征,跑到广陵郡好朋友这里来避难。结果广陵太守赵昱被杀,他只好又跑过江,来到刘繇这里。因见刘繇势窘,是以出言劝之。
刘繇从其言,在樊能、张英的护送下,带了家小、宾客,弃曲阿,一路往豫章而去。方行到富春,忽然一彪军出现,于前方拦路。亲兵来报,是孙策旗号。
刘繇面带悲色,道:“今死此矣。”左右皆泣。
汉皇刘备 第二百九十五章 陈王遇刺
孙策纵马前趋,遥问道:“刘使君欲何往?”
刘繇出列对道:“孙将军欲取吾首级乎?刘某头颅在此,余皆无辜,还望孙将军恕之。”
孙策摇头道:“刘使君错怪我也,我屯兵于此,闻报有旗号不明者来,故来察之。未曾想是刘使君。”
刘繇见孙策没有恶意,乃道:“孙将军,我既败,扬州非我有也。今率残部往豫章,还望孙将军能放我等一条生路。”
孙策本就无害刘繇之意,虽有拉拢之心,但劝降刘繇,暂时他也没这资格。于是便让出一条道来:“刘使君请便,一路山高水长,还请保重。”
刘繇看了孙策一眼,拱手为礼,谢道:“若能有再见之日,繇誓必报孙将军今日之恩情。”说完,便率部曲,一路往豫章而去。
豫章太守华歆闻刘繇至,亲率郡中诸曹出城迎之不提。
刘繇既走,袁术遂占吴郡。至此,扬州全境,除豫章外,全为袁术所有。又拥豫州全境及徐州三郡。于是袁术自号扬州牧兼徐州伯。又阴使心腹于三州煽动吏民,谣传五德轮转之说。全力为自己的阴谋造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