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郭嘉身体一向虚弱,因为他酗酒无度。后来于三十八岁那年便英年早逝,估计也是这个原因。好吧,哪儿也不能去,那就先家里蹲吧。好不容易把病养得七七八八,这颖川又遭贼了。
郭嘉就很郁闷,咱颖川啥也没有,地里也不长黄金,你们黄巾贼怎么就喜欢在颖川闹事?动乱的地方,总归是不安全,于是郭嘉就想一劳永逸的搬次家了。思前想后,天下最稳定的地方,莫过于刘备和曹操。
至于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在郭嘉看来,不过是两只暂时虚高的垃圾股罢了。不需要多久,他们必定败亡。荆州刘表那儿也不错,可是郭嘉想到医生说过,他的身体状况不宜居于南方。于是便不再考虑刘表了。
刘备和曹操,在郭嘉眼里,都是不世出的雄杰。两人各有千秋。刘备宗室之后,虽然家世败落,但少有才名,形象伟岸,黄巾以来,屡立大功。现在占据青州和辽东。曹操累世高官,少时便仗义施财,交游广阔,亦崛起于黄巾乱后。现在占据兖州和徐州两郡。
郭嘉认为,若是有人能够扫平海内,成就王霸之业,必是这两人中的一个。至于选谁做老板。郭嘉还是打算亲自去见一见这两人后做决定。毕竟,第一印象非常非常重要。





汉皇刘备 第二百八十八章 游说郭嘉
天下不止青州刘备那儿遭灾。幽州,冀州,兖州,豫州,凉州……除了南方好一点,其他诸州,到处都是一片哀声。
鉴于旱情严重,各大军阀也就各自罢兵,回自己地盘处理内政。孙坚回到豫州,就和叛贼大打一场,虽然迫降了叛军,但整个豫州仍然散发着躁动不安气息。就在孙坚边剿边抚,为稳定豫州而努力时。郭嘉选了个良辰吉日,出门远行了。
兖州和青州挨着,而且两个州牧身边,都有他的故人。是以郭嘉出门时的心情很轻松。颖川往北偏西就是洛阳,往北偏东就是兖州陈留。没走几天,郭嘉就到了曹操的地盘。
曹操自到兖州之后,因为没有爆发边让血案,所以陈宫等人还是倾心辅佐。曹操也非常信任陈宫。视之如腹心。就如同历史上吕布妻子说的那样,曹公待公台如赤子。陈宫受曹操厚恩,心下感激,为其倾力拉拢兖州士族。
曹操为什么要杀边让,因为汉末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品评人物,许靖兄弟曾在洛阳搞了个月旦评,一旦被许氏兄弟称赞,则士子声价百倍。而边让,就喜欢参加各类品评。他年少成名,文章也写得好,尤善于辩论。所以每次有品评人物的座谈会他只要有时间都不会错过。历史上的边让辞官不做,从九江回老家隐居之后,仍然改不了好清谈的毛病。他名气大,兖州士人也喜欢往他这里跑。有回可能是喝大了,边让就在席中说曹操如何如何,大概是说他宦官之后,不配牧兖州云云。本来也是酒后闲谈,民不举官不究,结果偏偏就有人去告密了。曹操听了,哪里受得了这个气,老子好不容易坐稳兖州,结果你不帮忙也就算了,还在下面添乱动摇我的根基。于是一气之下直接让人把边让给宰了。陈宫和边让等人交情深厚,又见曹操如此冷血无情,也被吓住了,生怕哪天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就步了边让后尘,于是便密谋反了。可以说,边让这张破嘴,害死了不少人。
现在边让屁颠颠的跑到青州,也算是为兖州的繁荣稳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没了边让这号人在兖州,其他人虽然也经常小聚,但也没人像边让一样胆大包天,对兖州的统治者曹操搞人身攻击。曹操自然也不会发飙。
陈宫一心一意为曹操着想,于是给曹操先后举荐了山阳李乾,阳平乐进,东阿程昱等人。这些人,全都是兖州本地土著,要么家族实力雄厚,要么知兵能战,要么有治平之才。李乾可能很少有人知,但他有个侄子,就是名气不小的李典李曼成。乐进,不用说了,后来的五子良将之一。程昱,陈宫的评价则是天下奇才。
曹操一一试之,果然都是自己紧缺的人才。于是,越发心喜陈宫。之前鲍信死,曹操得了泰山军,泰山军中也有个好汉,就是于禁。如今曹操麾下雄才济济,好不兴旺。
这日,曹操与诸人坐谈,道:“吾得兖州以来,多赖诸卿齐心戮力,方有今日之气象。今年秋察将至,望诸卿严审郡县,若有不法或怠政者,并皆革免。到时郡县必有出缺,诸卿可多举荐英才,秋察之后,补任四方。”
众人应命称是。曹操看了一眼戏志才,笑道:“公台所荐,皆为大才。汝、颖居天下之中,亦多奇士,志才何不为我荐之?”
戏志才对道:“颖川之士,辛评、郭图、淳于琼已归袁绍。钟繇远在长安,荀彧在青州,徐庶、司马徽远遁荆州。独有荀攸、郭嘉、陈群等不知所踪。某之前已告之主公,主公亦有安排军士寻访。至于其他,皆碌碌之士,才具不足惊动主公也。”
陈宫、程昱等人亦在席中,早就听闻颖川人才辈出。现在亲耳听到戏志才掰着手指一算,才知道颖川人的可怕。竟然散布天下,而且都还混得不错。袁绍那儿就不说了,辛评郭图都是重要谋士,淳于琼是带兵大将。荀彧在青州,是刘备的谋主。戏志才在兖州,地位也是非同小可,和自己等人同列。还有钟繇,自己等人也多次听说过他的名字,其人有长材,性稳重,善书。也是一等一的人物。如今沦落在长安,随驾在长安天子跟前。
陈宫、程昱等人心想,要是能把这些人聚在一起,扫平天下,又有何难哉?想到精彩处,不禁心驰神往,难以自禁。于是纷纷进言,让曹操加大寻找荀攸、郭嘉以及陈群等人的力度。这种事,曹操自然不会拒绝,于是欣然许之。
于是郭嘉方出陈留,就悲剧了。到定陶时,他就发现,城门处的军士对负剑远游的士子格外关注。收城门税的时候还要让登记下姓名籍贯。郭嘉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曹操手底下人想出来的笨办法。主公不是要找人嘛,兖州外的只能听天由命,但兖州境内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做细致做扎实,不能放过一条漏网之鱼。
于是,每个城池,都有一份名士名单,被守令和城门尉熟记。若有人从此过,只要登记下姓名籍贯,就知道这人是不是主公需要找的人。
郭嘉还打算远游到青州,先见了刘备,回程的时候再来见曹操呢。结果刚出陈留,在济阴郡定陶就被发现了。
他在定陶城门口,等候进城,军士二话不说就把纸笔扔了过来,让郭嘉填写。郭嘉疑而问之:“何以如此?”
军士对道:“此兖州新政,志在追查亡命。”
郭嘉听了也没多想,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自己又不是犯法之徒,于是刷刷刷就写上自己的名字。
军士看了看,然后自怀晨掏出一本册子,翻了翻,大喜,呼道:“抓到一个了,抓到一个了。”
闻声,呼啦一下,城门洞中便冒出一伙人来,为首的那人,正是城门尉。鼓着一双豹眼,脸上喜笑颜开,喝道:“在哪里!”
军士把手一指郭嘉,一群人便把郭嘉给围住了。唬得郭嘉往后一退,把腰中剑给抽了出来,挽了个剑花,道:“某乃奉公守法之人,素无恶迹,尔等可不要抓错人了。”
城门尉笑嘻嘻的看了一眼名册,上前对郭嘉唱了个大诺,道:“可是颖川郭嘉郭奉孝先生?”
郭嘉见这人如此,不像是对自己有恶意,于是心中稍安,便道:“某便是。”
城门尉听郭嘉确认,心中大喜,这回可立大功了。于是道:“奉主公之令,小人在此迎候先生多时矣。还请先生随我进城。”
郭嘉一头雾水,跟着城门尉进城的同时,不断询问,在城门尉夹七夹八的叙述下,郭嘉总算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好友戏志才向曹操举荐自己。曹操屡寻自己不得,于是派人在天下四处寻访自己的同时,还在兖州境内各处城池设立名录,以免错过自己。
还没见到曹操呢,郭嘉心中就有些感动了。然后进了定陶,济阴太守,定陶令纷纷登门前来拜访。又请郭嘉好吃好喝的在这先待着,说已经上报牧府,不日曹公将至。郭嘉盛情难却,也便熄了北行之念,心想就先待在这见一见曹操再说吧。好友戏志才也多年不见了,不知道他还可好。
曹操在昌邑,闻报郭嘉在定陶,大喜,于是带了戏志才往见郭嘉。两人一见,闲谈了一阵,彼此觉得第一印象还算好。于是曹操便有些迫不及待了,立马就对郭嘉道:“吾素怀匡济天下之志,常恨己之力有不逮。今天下纷扰,士民亡散,吾闻奉孝大名久矣,今诚心来此,还请奉孝不吝赐教。”
郭嘉只是笑而不语。曹操何等鬼精灵的人,一想糟了,郭嘉可能不是来寻自己的。往北行,既不是寻自己,郭嘉又早早放弃了袁绍,那除了刘备还有谁,总不能是去投靠公孙瓒吧?曹操于是强忍心焦,不再多言,只听郭嘉与戏志才论离别之情。
好不容易煎熬到席散,曹操别过郭嘉后,拉着戏志才急匆匆到了自己居所,便叹道:“志才啊志才,奉孝心不属我,如何是好啊!”
戏志才笑道:“主公勿慌,奉孝本意先往青州见刘使君后再来兖州拜见主公。不过有我在此,无论如何,定要说得奉孝来投,心甘情愿入主公囊中才是。”
曹操心中一松,笑:“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就算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去青州刘玄德那里啊。
戏志才又道:“臣有把握说服奉孝,到时,还望主公勿怪奉孝北行之举。”
当今离乱之世,主择臣,臣亦择主,这个道理,曹操自然懂得,哪里有怪罪之意。于是连忙允了下来。送了戏志才离开之后,曹操心中又在念叨,不知道志才什么时候才能够说服郭嘉啊。
曹操麾下,大将众多,如夏侯惇夏侯渊兄弟,曹仁曹洪兄弟,于禁,乐进等,都是一时之选。文臣方面,处理内政的有毛玠。能为一州之镇,自己率军出征托以大事的,有陈宫。但真正的筹画之士,就只有戏志才和程昱,除了这四个算是能力突出的,在文臣方面,曹操真的是缺人。不像刘备,在青州搞了个书院,无数大儒远道而来不说,麾下还有荀彧、卢敏、简雍、孙乾、崔琰、管宁、邴原、国渊等一班文臣辅佐。更不用说刘备的岳父卢植了。这个允文允武,能够独当一面的老头儿,如今还在为刘备在辽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刘备麾下已经这么多人了,再让郭嘉跑了过去,岂不是要了自己的老命了?曹操的消息其实已经滞后了,若是他知道刘备手中还有诸葛谨,诸葛亮,傅干,黄叙等后备梯队,而且还和他一样,在满天下的寻访荀攸等人,只怕是要吐血。




汉皇刘备 第二百八十九章 游说郭嘉(二)
戏志才从曹操那儿出来,又去了郭嘉那儿。两人少时订交,后来天下大乱,各奔东西。已经多年未见。今夜得秉烛夜谈,然后再抵足而眠。
两人在郭嘉房间置了酒菜,这一说,就天南地北,事无巨细,打开了话闸子就有点收不住了。最后戏志才有点撑不住了,又犹觉未尽兴,于是自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来,对郭嘉说:“奉孝,来给你点好东西。”
戏志才拿着瓶子一倒,倒出两颗药丸。郭嘉大感兴趣,问此是何物。戏志才一脸得意洋洋,道:“此物乃我翻遍道家典籍,又请教道家高人,炼制而出。体力不足或睡意渐浓时服之,则神明开朗,体力转强。我随曹公东征西讨,四处奔波,此药有大功。”
郭嘉也是个弱鸡,听了眼睛一亮,喜道:“竟有此药,志才,给我尝尝。”于是,两人便分而服食之。
把这药吃了,不一会儿,果然是身体发热,心潮涌动,郭嘉闭眼细细感受了一番,只觉得此时自己状态前所未有的好,双手一捏拳,恨不得要一个打十个。于是郭嘉便叹道:“真神仙方也!”
曹操要是知道这两个家伙偷着乱服丹药,只怕是要气死。
这一晚,两人直聊到金鸡报晓,东方隐白,这才相视一笑,抵足而眠。接下来几日,戏志才带着郭嘉,四处乱窜,观山川之险峻,看流霞之奇妍,听松涛之阵阵,思往昔之流年。
这日,戏志才和郭嘉游雷泽后兴尽而返。归途中,戏志才对郭嘉道:“奉孝,曹公与青州刘使君,皆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也。然若奉孝欲择其二者而辅之,吾劝奉孝佐曹公。”
郭嘉诚恳的道:“还请兄为我试言之。嘉敢不洗耳恭听。”
戏志才便道:“且不论曹公与刘使君如何。青州已有卢敏、崔琰、国渊等诸多英才,又有文若为长史,总揽诸曹事。奉孝肯居于诸人之下乎?岂不闻宁为鸡首,勿为凤尾之语乎?”
“且刘使君负海内盛名,又有书院一班大儒。持正方重,于礼最为讲究。文若也是这般。你这性子,能受得了这等约束?”
颖川集团也是分等级的。像陈、荀等大族,传承久远,累世出高官,所以讲规矩,讲礼仪。而像戏志才,郭嘉,徐庶等,都是小门小户,平日的管得人少,行为也大多不是很检点。至于寒门,哦,这个时候的士族已经不屑于与寒门交往了。郭嘉和戏志才,还有荀彧,陈群等人虽然少时订交,但说起来,还是郭嘉和戏志才关系好点。郭嘉的行为,陈群就很看不上眼。历史上他曾经数次向曹操告状,举报郭嘉行为不检,没规矩。陈群就是那个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
要是这会就有九品中正制,让陈群来给郭嘉定品的话。按照家世和行状还有才能来评,像郭嘉这样的,搞不好陈群会给他评个中下出来。
“至于曹公,少时便以侠闻,其行径,我辈中人也。且受费亭侯声名之累,为州郡士人所讥。是以府中才俊,亚于袁、刘。而每有归附,必欣喜若狂。曹公闻奉孝大名久矣,今若来归,曹公必降阶以迎也。还请奉孝熟虑之。”
戏志才一边说,郭嘉一边听。还别说,戏志才那是真的了解郭嘉。字字句句,都说到了郭嘉的心里去了。他本就是个不大受礼教束缚的人,想到青州那边儒士云集,心中就有些打鼓。再听戏志才一具体分析,想想也对啊。刘备那里已经有那么多人才了。自己这个时候跑去抱大腿,虽然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但无论什么时候,论资排辈都是存在的。那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啊。
而曹操这里就不一样了,谋士只有两三个,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小伙伴。再想想刘备和曹操的性格。一对比,嗯,还是曹操比较符合自己的性子啊。看看曹操少年时,哦,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这,这简直就是自己最好的带头大哥啊。
在刘备那儿,规矩多约束多,出头难。在曹操这,规矩少约束少,出头容易,与老板性格对脾气合。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那就选曹操吧。
郭嘉做了决定,和戏志才一说,戏志才就笑了:“奉孝,文若少时便力压颖川男儿,号称王佐之才。你我便好生辅佐曹公,让天下人看一看,谁才是真正的王佐之才。”
郭嘉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志才此言,正合我意。”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要说郭嘉和戏志才对荀彧服气,那也只怕是不可能的。就算口服心也不服。既然如此,那大家各选主公,比划比划罢。看看这天下,究竟是谁最后能更胜一筹。
这晚,戏志才便带郭嘉去见曹操。曹操在房内正在洗脚,听得戏志才带了郭嘉来见,忙请入内。心想,这肯定是戏志才把郭嘉给说服了。激动之下,不能自己,竟然一脚把洗脚盆给踢翻了,赤着脚便跑了出去。
戏志才和郭嘉方入内院,便见曹操衣衫散乱,赤足立于门前。不由大惊。曹操见了二人,喜而前迎,道:“吾得奉孝,如鱼得水,如虎添双翼,如桓公遇管子也。”曹操大喜过望之下,一不小心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你想当齐桓公,这是想干嘛呀?
戏志才和郭嘉互望一眼,戏志才眼神传讯,怎么样,奉孝,曹公礼贤下士,没错吧?郭嘉眼神回讯,曹公如此对我,哥们我太感动了。一定要倾心辅佐啊。
于是郭嘉便拜道:“阳翟郭嘉,拜见主公。嘉卑鄙之士,薄有微名,不敢当主公之赞。”
曹操握住郭嘉双手,笑得脸上核桃纹都散了:“当得起,当得起。”没跑到青州去,怎么样夸赞你都没错。
曹操更衣后,出来与郭嘉相见,讨论时局。曹操为目前的困境深感苦恼。先是北面与袁绍交恶翻脸。然后为了徐州这块肥肉,又与玄德起了隔阂。这下好了,四面皆敌,他就是想搞下大动作,一鼓作气拿下徐州。他也不敢倾巢而出了。于是便问计于郭嘉。
郭嘉也毫不客气,一上来就指责曹操的战略错误。
“自先帝崩殂以来,天下纷扰,汉室倾颓。是以诸侯各割州郡以自守。然袁绍已得司隶与冀、并之土,此天下之菁华也。北地豪雄,袁绍第一。暂不可与之为敌。南方荆、益,西北凉州,关山远阻不足为眼前之虑。吾观天下诸侯,有雄霸之才,能匡济天下者,唯主公与刘备尔。主公与刘备近在咫尺,可提防但暂时不宜交恶。否则,受益者,袁绍也。
主公受笮融之惑,南下徐州,既无朝廷之名份,又恶了青州刘备。虽得二郡,却又与袁术孙坚兵戎相见。此可谓得不偿失也。以吾之见,不如尽弃徐州之土。”
曹操听到这里,大惊失色:“奉孝,我兖州拓地不易,徐州二郡,岂可轻弃。”
郭嘉笑道:“主公,袁术狂悖,无视朝廷之命,引兵攻占扬州,又乱命孙坚逐豫州刺史周喁。此等无君无父之人,主公不如请旨洛阳,举兵而攻之。此天下之大义也。如此,既合袁绍之意,又可缓和青州。且豫州中原之地,丰沃不下冀州。若得豫州为根本,而后屯田抚民,训练甲士,招募豪杰,待天下有变,主公挥师向北可击袁绍,向南可击刘表。如此,大业可成也。”
曹操听着听着就心动了。豫州是个好地方啊,如今却被袁术势力孙坚给占据了。袁术偷袭兖州,自己早就和他翻脸了。而且袁绍与袁术两兄弟也是一肚皮子账。要是自己请旨洛阳去打豫州,袁绍肯定乐意在旁边看热闹。得了朝廷的许可,自己就有理由出兵。到时若是把豫州给打下来了,就是把徐州二郡让与玄德又如何。
占着朝廷大义名份打豫州,既得实利又能给自己出气。早该这么干呀。怎么就听了笮融的去徐州呢。糊涂啊。想想也是,跑那么远去徐州,也是和袁术孙坚打,那还不如就在自己家门口打孙坚呢。多方便。
曹操一想明白,再看郭嘉,眼睛里满满全是欣赏。果然是大才啊。历史终于回到了它的轨道,曹操还是决定要和历史上记载的一样,得了兖州,先打豫州了。于是曹操就问郭嘉:“那徐州?”
郭嘉便笑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可与青州刘使君慢慢谈。”
八月,天降大雨数日。旱情解。九月,曹操尽收屯田军粮。于是上表洛阳。言袁术藐视朝廷,无故而夺扬、豫。曹操不才,愿为朝廷分忧,请兵击豫州。以逐伪官,定名份,抚百姓。袁绍录尚书事,总揽朝政。洛阳方面看了一眼,便把曹操的奏章转发给冀州。袁绍看了一眼,冷冷一笑,曹操你不就是想找个借口打豫州吗。反正豫州也不是我的,你们打去吧。最好都把脑浆子打出来,然后同归于尽。
于是袁绍大笔一挥。准了。
曹操又去信刘备诉苦,说当时笮融说徐州有变,我心忧杀父仇人之未获,于是便急急忙忙南下徐州。结果到了那,才知道,徐州牧陶谦早就有意让玄德你兼领徐州,只是当时骑虎难下,将士们立功心切,不能随意违拂之。现在我已经抓住了那几个贼酋,血仇已报,将士们也打算返回兖州了。既然徐州百姓翘首以望玄德,那便把琅琊和广陵让给玄德吧。希望我们能够重修旧好,不要为一点小事情影响到我们的感情。




汉皇刘备 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会稽
刘备得了曹操的信,心想曹操想干嘛呢这是。要让刘备相信曹操有这么好的心,那是绝无可能。于是刘备命人探听消息。未几,果有消息传来,曹操上表洛阳,欲兵出豫州,攻打孙坚。
刘备一笑,原来是另有所图啊,这才对嘛。于是欣然接受了曹操释放的善意,也做出了自己的姿态,仍令关羽兵屯高唐,保持着对冀州方面的军事压力的同时,也让曹操少一点后顾之忧。
刘备调兵遣将之后,就派人去问曹操,说孟德兄啊,你的好意我收到了。我们相识多年,又同殿为臣。一切都是为了大汉好,一点小误会说开了无所谓,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以后大家还是好朋友。哦对了,我这边,什么时候能接收琅琊和广陵二郡啊?
曹操就回复了,玄德,我兖州今年遭了大灾,因为紧缺粮食到处死人。现在徐州那边还在和袁术两军对峙,朝廷又下旨让我攻打不听命令的豫州孙坚。朝廷的命令我不得不听从啊。我现在是忙得顾头不顾尾。你稍等些时日,待我州中形势好转,或者是我打下了豫州,立马就从徐州撤兵,把二郡让给你。
刘备又回信,孟德兄,既然你都忙成这样了,徐州方面就让我来替你分忧吧。你也好早点撤兵回兖州,兵合一处去打豫州。
曹操便回信说,玄德,我要是现在就把琅琊和广陵让给你,袁绍袁术兄弟俩不就立马知道我和你联盟了吗?这俩兄弟,都敌视我们。到时候,袁术有了防备,我攻打豫州更加困难。袁绍有了防备,必然会搞小动作,扯你我的后腿。所以,咱们都不要着急,慢慢来。哎,我说玄德,你不会是不相信我吧?
刘备以信示众人,笑道:“孟德欲图豫州,又难舍徐州。此时心情之复杂恐怕是难以形容啊。”
荀彧沉吟道:“必有策士为曹操筹画。曹操如果继续南向徐州,后方则受冀、青之牵制,前方则临豫、扬之兵锋。无朝廷之专命,失之天时;徐州新得之土,不熟地形,失之地利;徐州与曹操有隙,民心难抚,失之人和。而豫州则不然。孙坚归附袁术,袁氏兄弟素来不和。是以曹操攻打豫州,其必合袁绍之意,故能得朝廷专以征伐之名。又欲让二郡予我青州。如此,曹操攻打豫州时,兖州无后患之忧也。”
1...108109110111112...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