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结果桥瑁热血冲昏了头脑,竟然纠集了人马想和刘岱干一仗。刘岱大怒,这是当着洛阳满城文武抽他刘岱的脸呢,犯上作乱,罪无可赦。
一场火拼下来,桥瑁死于乱军之中。刘岱也没讨到什么好。被人质疑他的统率力。于是,刘岱表自己部将王肱为东郡太守的奏章,被驳回了。
匆匆赶着回京的曹操,被小伙伴袁绍表为东郡太守,着他即刻回东郡平叛。于是曹操又匆匆带着人马,一路烟尘往东郡而去。
刘备出了河南,方进入陈留,就发现,这里仿佛又发生变化了。沿途之上,逃难之民络绎不绝,扶老携幼,有北上,有南下,有东向,亦有西行。而官道两侧,不时可见饿殍倒毙于地。
未等刘备派人去问个究竟,便有饿得什么都不顾的人,远远缀于刘备军后,一路哀哀:“将军、将军,给点粮食吧,给点粮食吧。”
刘备毕竟心软,不能坐视这些人就这样饿死,于是长叹一声,问荀彧道:“文若,我军中粮食可足?”
荀彧沉吟一声,道:“主公,离洛之时,于张让宅第所得之钱,有一部分已用来购粮。军中粮草颇丰,然则有大部分粮食是作为主公到青州之后,稳定局势所用。今若用于此,恐怕到青州之后便会缺粮矣。”
刘备道:“彼等亦为我之同胞,岂能见死不救。文若,先救人,青州之事,以后再说。”
荀彧眼中精光一闪,主公性子有些软,做事有点顾前不顾后,但一个讲仁义的主公,还是值得追随的。荀彧躬身应下。
只见刘备又道:“文若,救济之事,你全权负责,再遣人去问清楚,到底发生何事,以致百姓离乱,四处奔散?”
荀彧应命去了,未几,便见军士来报:“主公,已打探得清楚,兖州黄巾余孽作乱,抄掠诸郡县,而兖州之兵,多在洛阳,故守令不能制。是以百姓四散奔走,或投亲友、或沿途乞食……”
刘备闻言,心中颇不是滋味。现在的黄巾贼多是那些活不下去的农夫,为了壮声势,哪面大旗威风就扯哪面大旗。而这些原本老实善良的农夫们,为了生存,面对原本和自己一样的农人,举起了自己的锄头、棍棒……
既然抢劫就能活下去,那还种田干什么?于是田地抛荒无人耕种,于是一个循环又一个循环,以致叛乱不止,人口剧减……





汉皇刘备 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军
一路救济,到最后,刘备大军之后,竟然就是长长的流民队伍。对于这种状况,关羽、张飞等将领都表示了担忧。他们作为军人,不是想见死不救,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问题,就是一定要优先保证军粮的供应,否则这么多人马,天天人吃马嚼的,实然说要没粮了,后果不堪设想。
刘备对此,也表示了担心。他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自己的人马安全抵达青州。而不是留在这里做慈善家。粮尽唯一的结果,就是大家都玩完。
还好,在击溃好几路不长眼的所谓义军后,颇有所获。而荀彧也一再表示,粮食供应绝对没有问题。末了,荀彧还提了一嘴,说可以用粮食,把这些流民吸引到青州去安置……
听到荀彧这个想法,刘备不由眼睛一亮。这些年连年战乱,中原原本繁华之地多成废墟,十室九空,而青州也是黄巾肆虐之地,把这些人全弄到青州去实行耕屯,到时既能收获粮食,也有了后备兵源,简直是一举数得。荀彧不愧是王佐之材,脑筋转得就是快。自己还没想到呢。
当“广阳侯、领青州牧刘”的大旗所蕴含的意义为广大流民所知悉的时候,流民队伍无疑又壮大了些。还好,一路穿州过府,刘备总是会携了荀彧去拜访地方官吏,一是为了补充粮食,二是就地安置一些无法胜任长途跋涉的老弱妇孺。于是,在穿越泰山郡,抵达齐国的时候,除了刘备的大军,就是身后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却仍显勃勃生机的数万精壮。
青州,领平原国、济南国、齐国、北海国、乐安郡、东莱郡六郡国,治齐国临菑。青州乃是小州,远远比不上相临的兖、徐、幽诸州,更不用说地盘大得没边的益、荆、扬诸州了。且一州之地,还有四个诸侯王,要不是千乘国王无嗣,千乘国除为乐安郡,青州就会有五个诸侯王。虽然这些刘氏王爷们不再像西汉时那样,军权财权人事权统统在握,但这些传承数代的皇族力量,仍然不可小视。尤其是在洛阳和刘备打过交道的平原王刘硕这种老油条。
刘硕拥立有功,于是除嫡子外,数位他喜爱的王子又得封侯爵,虽然不能像他一样霸个郡国来供养,但也总算是一生富贵,衣食无忧了。老王爷心事尽去,于是在洛阳玩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出了王府那个牢笼,大有天子不下旨,他就不回去的打算。
齐王刘承于他的齐王府中,大摆宴席,来迎接刘备这个新的青州主人。按理来说,藩王无故不得结交地方守令,更何况是一州之牧。不过,现在倒是无所谓了,大汉天子都出了两位,还有什么规矩是不能破的?
自第一代齐哀王刘章到现在的齐王刘承,齐国已经传承六世了。刘章乃光武帝刘秀的亲侄,齐武王刘縯的嫡子,刘縯死得早,刘章自幼被光武帝抚养长大,甚为喜爱,在建武二年,就被立为太原王,后又迁为齐王。于是这一枝就怎么传了下来。历史上刘承活得很久,齐王位置上一坐就坐了五十九年,直到后来曹操大手笔削除刘汉侯国,于是在建安十一年,齐国废除。
齐王府,纵然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依然是富丽堂皇,宫阙无数,屋舍连绵。齐王玉冠华服,居中而坐,右边一排以下,都是王府属官。左边第一位,就是刘备,顺延下去,便是齐国相,以及几位所谓的名士。
酒过三巡,原本一头雾水的刘备总算是知道齐王宴请他是什么意思了。无非二个字,示好。自黄巾乱起以来,天下叛贼就多如牛毛,此起彼伏,连州跨郡。青州更是重灾区。齐王也是担惊受怕过好几回。齐王也没什么其他的心思,就想着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富贵闲散日子,然后把祖宗传下来的这份家业给传下去就完事了。他也是久闻刘备的大名,既然同为宗亲,又见刘备兵强马壮,于是立马就先想着拉拢下刘备来示个好。反正一笔也写不出两个刘字不是?
刘备见齐王一脸小心翼翼,笑容几近于谄媚,心中不禁就有些发堵。那个强盛无比的大汉帝国终究是远去了。不然,皇室子弟,一位藩王怎会如此巴结他这个外臣。若是国家兴盛,皇室强大,作为王族的齐王,腰杆子怎么的也会比现在硬上几分罢?
刘备强抑住满腹思绪,举杯与齐王一饮而尽。心道,只要不是太过份,总是要保住你一生富贵无忧的,也算是酬了今日之情了。
齐王宴之后,刘备连拒无数名流乡老的宴请,而期待着新任州牧是否有甚新动作的时候,临菑城的刺史府中,却彻底没了消息。
刘备此时早就不在城内,而是率了一众心腹出了城。青州叛乱四起,百姓抛家弃子,流离失所,而因盗贼四起,商路堵塞,是以境内无良商贾一个个囤积居奇,使得物价飞涨,民冤四起。这些都是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则刘备却先把这些事给压了下来,抛之脑后。他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整军。
自黄巾起义以来,刘备领军也有数年了,之前因为朝廷和自身官位的限制,于是在军队编制构成,军费,军器等等各方面,都无法大范围的调整,而只能偶尔做做小手术。现在洛阳和长安两位天子你来我往,打嘴仗打得不亦乐乎。而他也是跃居一州州牧,成为方面重臣,执掌青州一地军政大权。是以可以再无束缚,百无禁忌的拿军队进行整改了。
在和众将、荀彧商量、讨论无数次以后,大体方案如下。军队改名为青州军。军队中基本单位为伍、什、队、屯、曲、部、军。伍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队,百人一屯,三屯为曲,三曲为部,三部成军。自部以上,另设后勤单位,部上设后勤曲,军上设后勤部。后勤单位又包括辎重营、卫生营。于是一曲为三百人、一部为一千二百人、一军为四千八百人。
青州第一军,关羽为主将,黄广为副将;青州第二军,张飞为主将,叶蛟为副将;青州第三军,黄忠为主将,周伟为副将;青州第四军,严颜为主将,黄蜀为副将;另外刘恪统率二千亲军,罗耶珂统率三千板循军。全军编制共计二万四千余人。
搞定编制之后,刘备就开始思考军衔职阶了。东汉军队中,职阶太简单了,从下到上,伍长、什长、队正、屯长、军侯(军司马)、校尉、中郎将(将军),然后就完事了。以刘备看来,如今天下正多事,四处征伐不休,这种简单的职位,是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连年征战下来,校尉要升迁,中郎将(将军)们也要升迁,再往上,就是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四将军以及车骑将军、卫将军、骠骑将军和大将军了。这些高级军职,总共就十来个,而这些职务,也是目前作为青州牧的刘备,无法任命的。再者,私底下,这些职务将来刘备也打算不轻授。刘备头疼的揉了揉眉头,那么,就只能在军衔上动动心思了。参考了记忆中唐朝、宋朝与明朝的军制与军衔后,再结合自己的想法,新鲜的青州军军衔火速出炉了。
暂定军职:伍长、什长、队正、屯长、军侯(军司马)、兵马使、指挥使、行军总管。
暂定军阶:下等兵、上等兵;武功郎、武节郎、武忠郎;果毅尉、武骑尉、云骑尉、飞骑尉、骁骑尉;陪戎校尉、仁勇校尉、御侮校尉、宣节校尉、翊麾校尉、致果校尉、振威校尉、昭武校尉;都尉;中郎将;定远将军、宁远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忠武将军、奋武将军。九阶二十三级。这也是目前刘备所能设置的极端了。设置如此繁芜复杂的职阶,刘备也是为了将来好兑现对将士们的封赏。军队就这么多,而军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数量有限,不能乱提拔,那么征战之中,有功将士怎么办?可以提升你的军阶啊。你战功多,没地方安置你,那就提升你的军阶,给你多发俸禄钱财,这样总没怨气了吧?这就是刘备的目的。如果可以,他恨不得再设置得多一些。
至于倒腾出这么多职阶来朝廷认不认可,刘备已经懒得去管了。这些职阶,将会与军饷待遇直接相关,朝廷不认可没关系,他认可,青州军体系认可就行了。什么?朝廷会降罪?两个朝廷现在谁也顾不上,只顾着吵架了,谁会关心这个?再说了,不久之后,老曹或者袁绍就会带头,让军中校尉与中郎将泛滥成灾,各种杂号将军满天飞。从此,原本在大汉属于高级军职行列的校尉与中郎将一职,彻底沦落了,渐渐成为中、低级职务。
军职与军阶定下来之后,关羽等主将,就被刘备任命为中郎将。比如关羽,他的职阶就是抚顺中郎将、青州第一军指挥使。而黄广,则是骑都尉、青州第一军副指挥使。至于刘备,则是广阳侯、青州牧、青州行军总管,天下兵马大元帅啦(最后这个是刘备心底瞎想的,哈哈哈。)然后,轰轰烈烈的军中选拔,也随之拉开了序幕。
弟弟五一结婚,这几天一直在忙着买东买西,搞卫生,各种杂事,累成狗,然后家里网也不好,断了几天不好意思。这章也是忙里偷闲码出来的。




汉皇刘备 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
ps:看《汉皇刘备》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感谢书友江湖过客,,,,,和书友烟花易冷夜太美的打赏,谢谢大家支持,我回来了。
在敲定军职军阶之后,刘备便放任手下大将们自行选拔军中勇士,以组成军。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便是召集青州六郡太守、国相们议事。
做为一州之牧,若不能彻底了解自己的地盘,那就要被下面那些地头蛇们架空了。后世一省一市的地方长官上任之后便要下去考察,不就是为了避免被人蒙蔽么。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此句不但适用于军事,同样适用于政治。
数天之后,平原国相华冲、济南国相崔瑀、齐国相刘鸿、乐安太守张博、北海相孔融齐聚临菑,等候青州的新主人刘备的召见。唯有东莱太守范明未至。刘备不动声色,暗遣人去打探消息,不数日,消息传来,辽东公孙度犯境,范明正率军民抵御。
却原来公孙度当年渡海而来,趁中原大乱而袭取东莱诸县,自置守令,广招流民。后来又屡屡被范明击破。两方围绕东莱一郡,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公孙度虽然兵强马壮,然则海上远来,兵疲马乏,范明纵然人少,却是以逸待劳,又占了地利,两方竟然相持不下。这一拉锯似的争夺,却是害苦了百姓,于是东莱百姓纷纷避祸他郡。
刘备得知,心中大动无名,暗道公孙度不知好歹,自己来了青州,却不知收敛。说不得待青州政务平稳之后,便要跨海会一会这位辽东王了。当然,当下之急,便是出兵东莱,以助太守范明。
于是刘备召来刘恪,让其领二千亲军兵发东莱,联合范明,击破公孙度的人马,扫荡东莱一郡。刘恪哪里肯去,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道:“五哥,我若去了东莱,谁人护得你周全?”
刘备与刘恪打小一块长大,感情亲厚,是以自起兵以来,刘恪一直以亲卫大将的身份,须臾不离左右。若不是青州整军还未完成,各将忙得昏天黑地,刘备还真舍不得让刘恪出征。不过这次是真的没办法了,众将暂时脱不开身,只好刘恪去了。刘恪一身本事,仅亚于关、张、黄,比严颜还要厉害那么一点点,此去必定无事。于是刘备笑道:“十一,你去了,不是还有珂儿么?三千板楯军,难道也护不住我?你此次去,一定要拿出全身本事,大破辽东军,也好让青州百姓与公孙度,识得我麾下军队的厉害!你可记住了?”
刘恪见刘备心意已决,又托以重任,于是单膝跪下,拜道:“谨尊主公之令,我此番前去,必定一战功成,打响青州军的名声,不负主公重托!”
刘备扶起刘恪,看了看已经长得比自己还要高的刘恪,依稀间,当年那个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少年又仿佛重现。刘备微笑着拍了拍刘恪的肩膀,道:“去罢,一切小心!”
刘恪引军去了东莱,刘备便于府中接见另外五位守相。五人刘备均未见过,不过对于孔融孔文举,刘备是闻名已久。当年孔融受前太尉杨赐所征辟时,刘备正在外为官,是以缘铿一面。
众人一一唱名,拜见州牧,刘备笑着一一扶起。众人落座后,孔融便先开声道:“闻得君侯出镇青州,吾心中甚喜。吾素闻君侯之威名久矣,君侯此来,我青州从此无恙也。”
刘备见了孔融,暗道果然不愧是孔氏后人,当代名士。五人之中,孔融相貌清奇,神清气爽,风姿特秀,让人一眼便能看出俊逸超群。
刘备见孔融开言,便笑道:“文举谬赞了。文举之文名,我亦向往久矣。且文举于北海屡施仁政,屡行善举。不愧名士之称也。”
众人见得刘备似乎挺好说话,于是便渐渐放下防备,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了起来。堂中一时间谈笑风声,气氛渐入佳境。众守相们各自对视一眼,心道刘备好大的名声,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罢了,来了青州,想治理青州,还不是得靠咱们。
众人正暗自得意间,便见刘备话风一转,道:“备初来青州,对青州形势、政事茫然一片毫无头绪。诸君久在地方,各为郡国守相,代天子牧守一方。可有良言以教我?”
众人大喜,以为刘备向他们示好。于是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闹非凡。有说要大兴教化,设立学校的;有说要派遣精兵剿杀叛贼、盗匪的;有说要收拢流民屯田的……言语间,似乎把刘备曾为一地县令、太守的资历给全忘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只差没指手划脚了。听得刘备是冷笑不已。而诸人见刘备一边点头一边微笑,更是来劲。
那平原相华冲更是不知好歹,摇头晃脑的道:“君侯初来,不知青州形势。我可保举一人,为青州长史。君侯若得此人相助,必然如虎添翼……”
话还没说完,众人就反应过来了。立马就有人截住华冲的话头,急促的对刘备道:“君侯,我亦可保举一人,长史、主簿皆可胜任……”
此人话亦未说完,便被其他人截住,纷纷向刘备举荐人选。若是个不晓事的,还只道这些人古道热肠,向刘备举荐人材。
刘备越听,心中越是恼怒。嘴角笑容虽在,眼眸深处的寒意却是越来越重。长史也好,主簿也罢,皆是一地长官之心腹。岂能轻易许人?这些人见自己初来乍到,便想欺生,在自己身边安排人选。却也不想想自己是谁?看来,还是自己太好说话了啊,刘备一声长叹,然后敲了敲自己面前的书案。
众人见刘备示意,于是纷纷住口停了下来。刘备一脸微笑道:“我幕府中佐贰官之征辟,暂且不提。诸公方才长谈阔论,刘备受益匪浅。然则诸公麾下所辖之地,却极少谈及,此乃何故?我欲知诸公辖下诸城之人口、田地、赋税等数字,还请诸公以教我!”
刘备此言一出,堂中顿时寂静无声。众人仿佛感觉到一阵冷风吹过心头,极不舒服。平原相华冲道:“君侯,此乃浊务。君侯身份尊贵,何须知晓。此等浊事交由我等下僚便可。何必为此烦神?”
刘备终于忍受不住,一拍案几,长立而起,冷笑道:“我为州牧,尔等不欲我知辖下郡县之事,不欲我知政务之利弊。欲使我为傀儡乎?”
其言如匕首利刃,字字诛心。众人头上冷汗一下子就冒出来了,华冲连忙伏地道:“下臣不敢!”
刘备久在军中,多年以来一言九鼎,言出法随。此时长立而起,站在众人面前,渊渟岳峙,气势外放之下,终于众人反应了过来。站在他们身前的,不是面善可欺的年轻州牧。而是久经战阵,杀伐决断,手上沾染无数人命鲜血的一军之主。自己竟然还想在他面前玩弄心机,只怕人家早就洞若观火,把众人心事看得一清二楚了吧?
刘备任由华冲跪伏地上,神情冷然的道:“平原相华冲,我来问你,平原国辖下几城?丁户多少?田地多少?国中有何出产?治安若何?教化若何?还不与我速速道来?”
刘备每问一句,华冲身子便颤上一颤。良久,才呐呐道:“国中九城,户不足十万,丁口约摸数十万,土地,土地……”
还未说完,便见刘备一声冷笑,道:“约摸?原来华国相便是如此治理平原国的。”
不待华冲有所反应,刘备便从袖中抽出一卷丝帛,摊开念道:“中平六年,尔与平原王勾结,隐瞒流民数百户,各自瓜分,又私占死难于黄巾乱中之大户田地万余亩。初平元年,尔与国中大户不和,指使麾下诸曹栽祸,致使李氏满门死伤无数。又贪敛钱财,私相举材,乱辟佐吏……华国相,还要我继续念下去否?”
华冲身子簌簌发抖,心中惊惧万分,暗道此人真是恶魔,这些事情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他如何便知?心中瞬间无数念头闪过,华冲却是知道,要迅速想出法子过了这一关,否则小命难保。只要待自己回了平原,便卷了多年积累的钱财,逃之夭夭罢。这地方是待不下去了。至于起兵反抗,华冲压根就没想过这个念头。
于是华冲嗷的一声,就哭出来了,他伏地跪行几步,仰着头哭喊道:“君侯,非华冲想如此。之前种种,皆是平原王刘硕指使。他乃皇族,身份尊贵,但有所命,华冲不敢不从啊!还望君侯明察!”说完磕头如捣葱。
刘备见此人瞬间便是一脸泪水鼻涕,又险恶的把责任全推在平原王身上。便断定此人是资深影帝。历任地方官和辖地的王族们,向来不和,这是事实。但华冲想以此来挑动自己和平原王刘硕的矛盾,从而达到转移视线,摆脱自身责任的目的。那他便是想错了。
但见刘备大喝一声:“左右何在,速速与我拿下此人!”便见一队甲铠鲜明的卫士走了进来,不由华冲分说,便如狼似虎的把华冲按在地上,捆作一团,提了出去。
众人见华冲方才还是座上宾,与大家谈笑自若,谁曾想瞬间就变成了阶下囚?再看刘备时,眼中便不由多了几分畏惧。
独有孔融,见华冲就擒之时,衣冠散乱,斯文尽丧,不由上前一步道:“君侯,华国相乃二千石之高官,是否要禀明台阁,细加审问?若君侯不教而诛,恐人心不服。”
方才众人之中,只有孔融所言颇实,态度亦非常端正,不像其他人,满嘴大话不说,还要向自己举荐莫名其妙的人,想在府中安插眼线。于是刘备温和的对孔融一笑,道:“文举,你且来看。”
刘备把那方丝帛递予孔融后,又道:“其上所录诸事,皆有人证物证。我已着人仔细查证,一一属实!”
孔融看完,满脸讶然,道:“想不到其人竟然如此!”
刘备笑而不答,同为一州之官,要说华冲所作所为孔融一点也没有风闻,他是不信的。不过他也懒得计较太多。大事不糊涂就可以了。
于是当刘备目光放在济南相崔瑀的身上时,崔瑀便似竹筒子倒豆般,把自己所知的济南境内信息,说得一干二净,绝不敢有一丝毫的隐瞒。(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汉皇刘备 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 二
感谢书友江湖过客,,,,,的打赏。
刘备以雷霆万钧之势拿下华冲,这下把剩下几人就给镇住了。包括孔融在内,人人一脸肃然,再也不敢小看这青年州牧的手段。
众人退下后,刘备着人拿来历年旧档,青州刺史部郡、国有六,县六十五,汉顺帝永和年间计有六十三万五千八百余户,三百七十一万余丁口;汉桓帝永寿年间至汉灵帝继位时,人口屡有增长。然后自汉灵帝始,人口开始下降,第一个原因是建宁四年、熹平二年、光和二年、光和五年、中平二年这五年都爆发了全国范围的瘟疫。虽然刘备曾经献策卫生防疫条例,而公府也行文使全国施行,避免了一部分损失。但是瘟疫防不胜防,还是导致了无数的百姓死亡。第二个原因便是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义和自此之后的历年战乱。黄巾军三大战场,无数的人头,积累起名将们的赫赫军功。光皇甫嵩一个人,镇压颖川黄巾时,“大破之,斩首数万级。”;在广宗之战中,“斩梁,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下曲阳之战,又斩张宝,“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这就二十几万了,还不算朱儁,刘备。当然,刘备是尽量俘虏,避免杀生。这还是战场上统计的数字,而间接波及的百姓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后来董卓迁都,又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死亡,哪怕是士大夫,亦多不得其命。
1...6768697071...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