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太史慈惊出一身冷汗不说,刘恪也是暗赞这人了得,居然六觉如此灵敏,躲过自己这一招。
两人心中都是暗叹,脸上却不动声色。于是两人又催动坐骑,战作一团。两人都是一时才俊,武艺高超,弓马娴熟。大战数十合,未分胜负,两人却只觉酣畅淋漓,痛快极了。正欲抖擞精神再战时。范明气急败坏的声音便传了过来:“两位壮士,快快住手!快快住手哇,都是自家人!”
太史慈闻言不禁一愣,想来这东莱太守不会认错人。于是一勒马跳出战圈。刘恪也就自收手,勒马立于原地。两人相视一眼,心道原来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脸上却不由自主泛起一丝浅笑来。
范明在太史慈身后,好不容易看清楚了刘恪军中旗号,那红旗上绣着个斗大的刘字,然后那一行小字分明是青州牧……范明再一联想,心中便是一抖,莫非是刘君侯到了青州,知道自己消息,遣军来救?
一念至此,再放眼望去,只见那太史慈与自己的救兵,刘君侯麾下大将斗得凶恶,生怕两人有个好歹,自己都不好交待。于是才立即开声,让两人停战。
范明上前,对着刘恪一拱手道:“将军所率可是青州牧刘君侯麾下人马?本官东莱太守范明。”
刘恪见正主在此,连忙翻身下马,一抱拳道:“青州军麾下,亲军指挥使刘恪,见过范使君!小将受主公所遣,特来东莱,以助范使君。”
范明闻信大喜,道:“将军来得正好,辽东军已经大败,退往当利。你我正好兵合一处前往追击。”
刘恪心道不是说辽东军兵围卢乡,怎么这么快便逆转了过来?心中疑惑,眉头便不由轻蹙。范明一看,自然便知刘恪心中所想。于是便笑着介绍太史慈,说道:“本官惭愧,被辽东军打得节节败退,日前退守卢乡孤城。眼见卢乡便要陷落,多亏了这位太史壮士,否则本官性命不保也。”于是便细细的说起太史慈如何率了人马自辽东军后军杀入,直透敌阵,然后又生擒敌将,于是敌军一军皆溃。
范明唾沫横飞的说完之后,太史慈便轻笑道:“范使君谬赞了!”然后上前一抱拳对刘恪道:“东莱太史慈,见过刘将军。”
刘恪方才与太史慈大战一番,极为佩服其武勇,又听得范明说是其率了部曲生擒柳毅,击退辽东军,这无形中又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再看其人,相貎堂堂,英武挺拔,心中欢喜,便不由亲切的道:“你我年岁相当,何必如此见外,我姓刘名恪,字守慎,族中排行十一。你唤我守慎,或刘十一也行。”
太史慈见刘恪身居要职,一身本事,却如此平易近人,也是极为高兴、感动。他也是个飒爽的性子,也不推脱,便笑道:“守慎好洒脱的性子。我字子义,家中只我一个,郡中邻人,素来唤我大郎。”两人对视,一阵大笑。
刘恪翻身上马,对太史慈道:“子义,辽东军陡失主将,士气大跌,军心大乱,此时惶惶逃窜犹如丧家之犬。不若随我击之,讨平来犯东莱郡境之贼如何?”
太史慈大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于是,范明、刘恪、太史慈三人,率了人马,一路沿着辽东军逃窜的路线追了下去。
数日后,在当利,刘恪与太史慈,两人联手冲阵,势不可挡。把辽东军残军杀了个人仰马翻,血流成河。此战中,辽东军在东莱的主力部队,一战尽墨。
然后范明与刘恪,各率部队,沿途收拢败军,剿灭山贼、盗匪。两人打算趁此大胜之机,把境内那些多如牛毛的盗贼剿杀个干干净净,好还东莱境内一个朗朗乾坤。
当利之战后,太史慈便向范明、刘恪提出了告辞。家园近在旦夕,贼军已灰飞烟灭,道路畅通,是该回去探望娘亲了。
太史慈归心似箭,刘恪想留也留不住,只好遣了一百精卒,沿途护送。对于刘恪的殷殷之意,太史慈坦然接受,并告诉刘恪,回家探望过娘亲之后,便会回来找他。
汉皇刘备 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 五
太史慈率了伴当,一路快马加鞭,奔至黄县。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入了城。到了永康里,自家房屋前,太史慈翻身下马,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鼻子不禁一酸,几欲落下泪来。
太史慈近乡情怯,看着自家房屋,却不敢上前。过了一会,门扉哑然而开,一个中年妇人,在一名娇小的侍女的陪同下,走了出来。却正看到立在外面的太史慈。四目相对那一瞬间,太史慈便再也忍不住,虎步向前,在那妇人面前站定,然后好大一条昂藏汉子,便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了下去,大礼参拜:“娘亲,不孝儿子回来啦。”
那妇人一双凤目泪如泉涌,双手颤抖着去扶自家儿子:“好,好,回来就好,我儿快快起来。”
太史慈起来之后,却被母亲拉着,左看右看。太史慈有些不好意思。他娘亲太史夫人却怎么也看不够似的,见自家爱子一如往昔般健壮英武,心中欢喜自不必说。只是眉宇间多了些风霜之色,料想在外避祸游荡数年,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想到这里,太史夫人眼圈一红,本来已经止住的眼泪又滴落了下来。
太史慈豪迈英雄,却也被自家娘亲弄得束手无策。正自尴尬之时,太史慈灵机一动,便道:“娘亲,这次孩儿回来,还有一些朋友相随,也多亏得他们,孩儿这一路才有惊无险,安然返家。”
太史夫人闻得儿子还有朋友来,忙忙用衣袖拭了眼泪,埋怨道:“既有友人前来,何不早说,害我人前失态。”
太史慈一脸郁闷,旁边的小侍女不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太史慈闻声再看时,才恍然道:“你是豆豆,长这么大啦?”
豆豆微微一礼,小脸红朴朴的道:“婢子见过大郎。”
太史慈笑了笑,便把自己的朋友向娘亲一一引见。众人在院中一一叙礼毕,又用过膳食。太史慈便在永康坊内寻了家客栈,把他们都给安置了下来。没办法,太史慈家太小,住不下这么多人。
回家了,娘亲身体安康,精神健旺,太史慈心情大好,往日之忧心一扫而空。于是与诸友呼鹰牵狗,游猎城外。如此数日,这日又是满载归家。刚进家门,便见太史夫人一把喊住,到了正房,太史夫人一本正经的问道:“我儿归家已久,未来有作何打算?”
太史慈不以为然的笑笑,道:“孩儿暂且不作他想,离家日久,且在家中多陪陪娘亲再说。”
太史夫人声音陡然拔高,厉声道:“大丈夫生此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我儿昂藏男儿,七尺之躯,自幼又习得一身武艺,岂能不思上进,沉迷于田舍,流连于山野之间乎?”
太史慈羞愧不已,于是连忙道:“日前,青州牧刘君侯麾下亲卫将领刘守慎与我投缘,欲邀我从军,我因挂念母亲,因此暂时拒绝了。孩儿自当利返家时,刘守慎亦曾派军卒相送至城外……”
太史夫人拍膝摇头,看着儿子恨铁不成钢的叹道:“我儿糊涂。大好机缘竟被你白白错过。那刘君侯,我亦久闻其大名。其人虽然比你大不了几岁,却是尊师重道,允文允武,为天子灭黄巾,讨西凉,立下好大的功劳。你再看看你,都是一个脖子顶个脑袋,怎么就差别这么大呢……”
太史夫人明显跑题了,絮絮叨叨的不知说了多久。到后来,太史慈已经完全不知道娘亲是要说自己什么了,整个人已经开始眩晕。
最后,太史慈实在受不住了,连忙打断太史夫人的长篇大论,一脸恭敬的道:“娘,孩儿知错了,孩儿明日就去寻刘将军,找他投军。”
太史夫人不得已停了下来,仍有些意犹未尽,看着自家儿子,慈祥的笑道:“好,好,好,知道自己错了就好。行,为娘的待会去帮你收拾收拾行囊。”
太史慈闻言,连忙拜别母亲,然后兔子似的一窜就跑了。
第二日临别时,太史夫人又险些哭成了泪人。太史慈拿自己这个守寡多年的娘亲没法子,只好哄道:“娘,要不我不走了?”
便见哀哀切切的太史夫人收住泪水把脸一板,柳眉一竖,斥道:“尔敢!”瞬间从柔弱的妇人化身成犀利大妈。
太史慈不敢再多说一句,只是暗地腹诽,在家便要赶我走,真走你又要哭哭啼啼,唉……
太史慈的小伙伴们,有些愿意从军去博个功名,有些却是散漫惯了,不愿意在军中受那军法束缚,于是那些不愿从军的,出了黄县之后,便与太史慈洒泪而别,各奔东西。
太史慈一路寻到刘恪军中,刘恪闻讯大喜,亲自出营相迎至军中。太史慈把投军之意一说,刘恪便朗笑道:“子义一身功夫,勇武过人,若不从军,实在可惜。子义来我处,我心喜不自胜。本欲以指挥使之职相让,然则我青州军军法严苛,职衔不好私相授予,便请子义暂居我副,助我扫平东莱如何?以子义之才具,待得返回临菑之时,主公到时必有重用!”
哪个有本事的人不爱听好话,尤其是与自己本事不相上下的人说的。刘恪又说得诚恳极了。太史慈听了,心中舒服极了。不由笑道:“初入军中,寸功未立,岂敢妄窥高位,守慎不必客气,某愿从小卒做起。”
开什么玩笑,真让你从小卒干起,只怕你立马就要翻脸跑路。于是刘恪笑而不答,只是把青州军中军职、军阶与太史慈一一细说,免得他入了青州军,却两眼摸黑。太史慈听得滋滋有味,他也是读过书,出仕过郡县的。自然知道他那个未见面的主公刘备所施行的,并不是如今天下通行的那一套。暗暗感叹青州军福利的同时,也在为刘备的举措吃惊。如此行事,就算不怕朝廷怪罪,青州财政支撑得住么?不过,从青州军体系便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不走寻常路、一心求变革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大魄力、大恒心。也罢,便先去临菑看看,刘备是否值得跟随好了。太史慈如此想道。
刘恪带着太史慈,以范明这个地头蛇为向导,发兵扫荡东莱群宵的时候,临菑城中,无数百姓,包抱贩夫走卒都在奔走相告,向大家传递着一个消息:青州牧刘君侯要阅兵了!其实好多人都不知道这劳什子阅兵是个啥意思。但让他们兴奋的是,届时城外大校场会向百姓开放,阅兵式将在城外大校场举行。光这一条消息,便足以让他们做为谈资,眉飞色舞的谈论许久了。
这日清晨,刘备老早便从温柔乡里爬了起来。卢珻在锦被中,探出绝美的小脸,满头青丝如瀑,双眼迷离的看着刘备自己穿衣系带。待外袍穿好,刘备回到榻前,道:“夫人起来替我梳发可好?”
衣可以自己穿,头发自己真的打理不来。卢珻一脸困意,娇媚的白了刘备一眼,羞声道:“都是你,害我现在全身酥软起不来,还不快扶我一把。”
刘备哑然失笑,看着娇妻,却是上前掀开锦被,一把就把卢珻娇柔的身子给抱了起来……
片刻后,顶盔贯甲,腰佩宝剑,系着西锦披风的刘备,在亲卫的拥簇下,大步走了出去。府外,刘备顿了顿,看着东方隐隐的光亮,心道,从今天开始,便是青州各路势力见识到我的力量的时候了。而后,刘备翻身上马,轻喝声中,一行疾往城外驰去。
汉皇刘备 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 六
点将台上,孔融、崔瑀等人已经早早在等候了。临菑城中,以及青州境内排得上字号的宗族豪强也都到了。齐王也派了代表来,当然,他是来不了的,虽然如今朝廷无暇顾及地方,但若是被人扣上藩王勾结地方大员的帽子,那也不好。
其实孔融等人心里面是颇有怨气的。刘备来了青州之后,除了拿下一个华冲立威,便一门心思扑在整军之上。在孔融等人看来,青州紧急的事情多如牛毛,比整军重要多了。比如剿贼、比如收拢流民、比如开垦荒地,等等等等。但见刘备一来就遣人私下调查众人,然后行霹雳手段拿下华冲,显得是个极有主意的。孔融等人虽然无事,但见华冲落得如此下场,也免不了兔死狐悲,于是便不劝谏,心中未尝没有冷眼旁观,看刘备笑话的打算。
刘备飞马到了校场,上了点将台,众人前来一一拜见。刘备摆了摆手,见校场已经收拾平整,显得空空荡荡。而校场对面,就是被栅栏挡住的无数闻讯汹涌而来看热闹的百姓。刘备在点将台中央站定不久,荀彧便骑马到了台下,翻身下马,向刘备叉手禀报道:“主公,将士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刘备右手抽出佩剑,高高举起然后往下狠狠一划,大声道:“开始!”
刘备身后的传令兵便把背后小旗抽出来一杆,在空中挥舞数下,只见台下的鼙鼓号角声,便响了起来。低沉苍劲的声音,传遍校场上空,顿时,校场中人屏息凝神,鸦雀无声。
渐渐,只见一阵阵鼓声自校场西边响起,咚-咚-咚咚咚。伴随着节奏明朗的鼓声而来的,是一支衣甲鲜明、队列整齐的军队。这一支军,关羽一马当先,身后,是三名身材高大,容貌英俊的护旗兵,再后面,便是四千余踏着整齐的步伐,一丝不苟的劲卒。这些劲卒,左手盾,右手刀,就这么跟随着军鼓声,踏踏踏的齐步走了过来。
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追随刘备征战多年的沙场老卒,又经过月余的严苛训练。此时,不但队列整齐,步伐一致,而且一个个精神抖擞,全身上下,散发着无穷的斗志。仿佛是一把经过重新开锋的曾经锈迹斑斑的刀;仿佛是一块经过重新打磨的曾经粗糙的玉石。
刘备看着,只觉得自己的将士们是精神焕发、斗志无穷。而点将台的文官,以及受邀来观礼的那些豪强们,却是面如土色。他们何曾见过如此整齐划一的军容?何曾见过如此杀气腾腾、斗志无穷的军队?那随着军鼓声的整齐脚步声,仿佛踩在他们的心上,让他们的心脏也跟随着颤动。
在快走到点将台的时候,关羽大喝一声:“敬礼!”
便只见四千多人如臂使指一般,把右手环首大刀往左手盾面上用力一磕,大声呼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高台上,不少人被这充满雄性力量的呐喊声给镇住了。刘备目光注视着自己的部下,右拳在左胸狠狠一敲,对他们还了一个军礼。
校场那边的过来看热闹的百姓们,早就惊呆了。半晌才回过神来,于是七嘴八舌的悄悄讨论开了。
“我的个乖乖,这是刘君侯的军队?”
“太厉害了,怪不得早就听说刘君侯讨平黄巾、击破凉州贼,又前往益州平蛮贼,我还以为别人瞎说呢,现在总算是相信了。啧啧,看这军队,太,太那什么了。”这人是搜肠刮肚找不出形容词了。
“有如此雄壮的军队,咱们青州还用怕盗匪?还用怕黄巾余孽?天佑我青州子民呐,圣天子英明,把刘君侯派了来,真是我青州之大幸也!”这是混迹在百姓中的一脸激动的士子。
“军队看着是很厉害,可不要祸害我青州百姓才好!”这是一个商人,不无担忧的叹道。
便有人立即反驳了:“你知道个甚,刘君侯来我青州日久,一不加税,二不扰民,军队一直驻扎在城外,就是将士们进城买物什,也是一定要付钱的。否则,军法无情。而且刘君侯乃儒家传人,最重名声,他恩师康成公就是我青州人,他又岂会祸害我青州百姓?”
…………
校场对面,百姓议论纷纷,话题千奇百怪,更有无数小娘子看着场中威武精壮的将士们差红了俏脸。不过,无形之中,青州百姓的胆气又足了几分,腰杆又硬了几分。有这样的军队撑腰、有这样的军队守护,他们还怕什么?
关羽率了本部徐徐通过点将台下,接受刘备的检阅后,跟着进来的,就是张飞所部了。张飞所部,乃是四千余枪兵。经过台下时,随着张飞一声大喝,便见近五千杆长枪斜斜的一刺一收,然后将士们气沉丹田,大喝道:“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果真是气吞万里如虎。
刘备看着台上那些脸色不好的人,脸上面无表情,心中却是暗道,把肌肉先亮给你们看一看,若是以后胆敢违抗我府中政令,那就别怪我不留情面了。刘备知道,他之于青州,不过是个外来户。他想在青州大施拳脚,把青州作为他的试验田,对青州进行全境范围内的改革,必然避免不了和这些青州本地土著们打交道。
这期间,必然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也会给许多人带来新的利益。就看这些人识趣不识趣了。当然,就算这些人不识趣,刘备也有的是法子收拾他们。别的不说,掌握如此多的军队,刘备完全可以平推青州境内任何势力。
不过,刘备并不打算这么做。若是一来便把青州上下杀得血流成河,那他成什么了?独夫吗?君子和而不同。在各种不同的声音中,尽量做到和谐,做到求同存异,这才是刘备最终的目标。而他煞费苦心的弄出这么一个阅兵式,一个目的是为了检验这月余来,军队整编的成果;第二个目的,也就是最主要的目的,便是震慑青州官员,以及青州宗族豪强势力。以强大的武力,让他们看清楚事实,让他们心中有数,不要做让自己不快的事。当然,若是还有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到底的。刘备也不介意挥起屠刀。
他需要的是明智的,懂进退的人,而不是蠢货!
黄忠率领的,是近五千弓弩手,他们的口号是:“唯我蹶张,神射无双!”
最后一个出来的,是严颜,严颜带了一支骑兵部队,这支部队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冲击力,更大。在这个年代,一支成建制的骑兵部队,给人带来的力量感是无穷的。这也是为什么凉州铁骑可以纵横天下的原因。当今天下,放眼望去,除了凉州铁骑、幽州乌桓骑兵外,便是当年关东讨董联军,也没有这么一支骑兵。更不用说名存实亡的中央禁军了。而现在,在青州,刘备手中,竟然拥有这么一支机动的骑兵队伍。
顿时,百姓也好,官员也好,宗族豪强也好,对刘备的实力评价,又悄然提高了一档。敬畏之心,又浓了几许。
当然,刘备自然不会告诉他们,这些骑兵,不过是会骑马的士卒而已,要想骑射、要想千里奔袭,要想冲阵,还远着呢。
而且,四将所率部队,都是为了今天的阅兵式,而特意按兵种划分的。否则也凑不出这么多骑兵来。平时各军中,刀盾手、弓箭手、长枪兵、骑兵斥候等,都是混编的。
等到严颜率领部队大吼着:“陷阵破锋!舍我其谁!”的口号通过点将台时,就标志着今天的阅兵仪式已经结束了。
刘备笑吟吟的邀请众人一道返府赴宴。席上,孔融等人自不必多说,有个强壮的老大罩着,他们当然觉得安心。而一众青州本地土著们,也是毕恭毕敬,态度好得不得了。刘备心中暗爽,这就是实力强大的好处啊。当然,刘备也不会自大到以为光凭今天这一下,就会让青州上下全部归心了。指不定席上,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心中暗怀鬼胎呢。
席散之后,刘备便唤了关羽来。
关羽见了刘备,便见刘备道:“云长,我欲表你为平原相,率青州第一军驻屯平原,你意下如何?”
关羽闻言大吃一惊,不过也不愧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关二爷,瞬息便平静了下来,叉手回复道:“主公有命,末将岂敢不从。只是某素来只知统兵,不知治民。恐有负主公之托!还望主公三思!”
刘备摆了摆手,道:“云长,你也追随我多年了。我麾下诸人,论武勇,能与你相提并论者,唯益德、汉升而已。益德幼时便与我相识,汉升则与我相识于偶然。你与益德年岁相近,这些年中,我视你二人若十一郎一般。看着你与益德,还有十一郎的逐渐成长、成熟,我很是欣慰。
云长,你也素知我的志向,抛开建功立业不说,我最大的愿望便是济世安民,匡扶大汉!如今天下乱成一团,各方人马纷纷登场。诸侯们为了自己利益、一己之私,竟然冒天下之大不违,折腾出两位天子。真是可笑!可恨!我素来不喜争斗,在我看来,在朝堂与那些人勾心斗角,还不如回地方做点实事。这便是我来青州的原因。
云长,我们的地盘越来越大了。当初我只是一郡太守,如今却是一州之牧。地盘大了,人心却不齐。这是大忌啊。所以我拿下华冲,欲托你去为我镇守平原。云长,人,总是要成长的。你也是读书人,就甘心一辈子做个武夫?以后的地盘,或许会越来越大,云长,我希望你能够允文允武,上马能为我杀敌,下马能为我抚民。云长,你,能够做得到吗?”
关羽被刘备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言语给彻底感动了。他想不到刘备竟然视他亲若兄弟,想不到在刘备心中,他被如此看重……关羽心神激荡,只觉得死也不能让刘备失望,他推金山倒玉柱般的往地上重重一拜,拱手道:“云长,谨遵主公之令,必不负主公之重托!”
汉皇刘备 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 七
感谢书友紫静泽南,书友烟花易冷夜太美的打赏。
关羽带着刘备的重托,率了青州第一军前往镇守平原。青州牧府也没闲着,一道道政令自刘备之手传了出来。
首先便是《剿贼令》。青州六郡国内一切盗贼匪寇,自此令颁发起,立即放下兵器投降,等候青州牧府处理。如有不从者,杀无赦!青州六郡国内一切吏民,自此令颁发起,不得私自藏匿、帮助匪人,如有发现者,连坐!青州六郡国内一切吏民,自此令颁发起,有向官府检举、揭发匪人或匪人线索,经州牧府验证为真者,重赏之!
《剿贼令》随着州牧府的飞骑,遍告青州六十五县!
那些习惯了打家劫舍的盗贼马匪们,慌了。经过时间的发酵,青州军威已经传遍了青州每一个角落。至今仍有无数人津津乐道那次让人无比震撼的阅兵式。于是这些横行一方的凶人们,在看到《剿匪令》之后,便明白,这位新任州牧,要动真格的了。想反抗,想想人家手里几万精锐,只怕自己浪花都没有扑腾起来几朵,就要灰飞烟灭。想束手就擒,又不甘心。这些年下来,手里不知道沾了多少血腥,不知道害了多少条人命。真投降了乖乖的让刘备摆弄,人家一声令下,把自己砍头示众了怎么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