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粮草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尊天不畏天
而现在呢,他大庄严寺名下可耕种土地三十倍于规定的数目。
来源么?
一溜的献礼名单,都是香客们“自发”送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农税。
因为,和尚不用交税。
其实呢,李玄霸不只是气他大庄严寺的可耕种太多,尤其生气的是他们这些和尚不需要自己种收庄稼,坐享其成后,甚至还不需要像自己一样交农业税。
除了这些可耕种的土地,账目上面还有一些店铺,山林地,李玄霸甚至还在上面找到了两万多为这些和尚种地的佃户。
“三百多万亩口分田?”
一听李玄霸的话,他身后的陈志德等人暗暗咂舌不已。
因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这些蓝田县治下子民应当分得的土地本就没有分全,而这里的和尚呢?
每个人名下几乎都有一千多亩的口分田,百倍于他们一户人家的土地总数目。
“啪!”
账单远远的扔到道岳脚下,李玄霸的声音跟着响起,冷的渗人,寒的透骨。
“道岳!”
“阿弥陀佛,老衲在此,殿下有话请讲。”瞧着李玄霸冰冷冷的面容,道岳心中暗叹,面色也肃然了起来。
都因自己的那丝冷眼观瞧之心,竟惹得这位大魔头发难,让大庄严寺有了如今的这场劫难,却是自己这位住持的大错了。
“本王给你两个选择。”
“第一,明日开始,大唐境内寺庙将进行佛法考核,本王也不知道你们当懂几部经书,但若是三五本都不通的话,你大庄严寺中的那些人就不要做和尚了,还俗去吧!”
“另外,你们的粮税本是大唐律法规定,本王不能改,但是,你大庄严寺名下三百万亩的土地就由你们这些和尚自己‘亲手’去耕种吧!肉体的磨难何尝不是一种修行法门。”
第一个简简单单的选择讲过,李玄霸面色一冷,抬手一指大庄严寺的匾额,“第二,本王现在开始屠寺,杀的你大庄严寺没有了和尚,此事就算完结。”
“你自己选择吧!”
“我……”
瞧着李玄霸通红的眼睛,再看看地上尚未干涸的暗红色鲜血,道岳张了张口,却怎敢去选择第二个选择。
道岳无法说,一旁的玄奘开了口。“殿下,您一个大唐王爷管我大庄严寺的事情,好像有些越礼了。”
其实,若不是道岳对玄奘有教导之恩,他此时根本不会出头。
他一心沉醉于佛法之中,哪想到这等佛门清净地竟然也有如此腌臜之事。
不免让心中那西行的意念再次出现,眼带着迷茫的悲苦之色。
此佛,真的是自己心中的佛么?





大唐粮草王 第361章久违的告御状
见玄奘面显悲苦之色,李玄霸挑了挑眉毛,淡声道:“玄奘和尚,本王一向无礼惯了,你可以理解为本王借机报复,也可以理解为本王无事生非,这些都随你。”
“你注定会成一代高僧,本就不应该卷到这场是非的漩涡之中,所以你还是顺着你心中的佛意西去去吧!二哥不发你通关文牒,本王给你发,你若愿意,今日此时就可出发西去。”
对于玄奘,李玄霸还是心生佩服的。
这古代没有飞机、没有汽车的,这玄奘大和尚单靠自己双脚,或者靠着马匹的脚力,一路西行十九年之久,行程五万余里,去过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最后还平平安安的回来了,这是自己做不到的。
因为自己没有这耐心。
也因为,追风万里云的速度够快,用不着花这么多的时间。
“这……”
闻听李玄霸的话,玄奘双目一亮,面露喜色喜,问道:“殿下说的可是真的?”
自己于去年发下西行求法的宏愿,但因各种原因,一直不得成行,若是有了通关文牒,自己当可顺着心中之佛去寻求佛法的真谛。
见玄奘面露希翼之色,李玄霸颔首道:“本王说话一言九鼎,你要是现在就走,本王即刻给你写一手令,让你自去领取通关文牒。”
“阿弥陀佛!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面对李玄霸给出的诱.惑,玄奘张了张口,却只念出一声佛号,随后面色平静的盘膝坐地闭目念经,以此来消灭刚才心中生出的执念。
大庄严寺劫难在即,自己怎么可以在面前这位魔王面前起心动之念头。
见此情况,李玄霸摇摇头,对闭目念经的玄奘漠然道:“玄奘大和尚,本王做的事情那是没有错的错事,而你大庄严寺要经历的乃是没有对的对事。”
话落,李玄霸也不管睁眼思索的玄奘心中如何想,冷冷的看向道岳,“老和尚,你的选择是哪个?若是选择不了,本王帮你如何?”
“不必麻烦殿下了,老衲选择第一条。”耳中听到含着血腥气的话,再看李玄霸已经有些不耐烦,道岳那还敢再说其他,忙嘴里发苦的选择了最不想选择的第一条。
“选择好就准备执行吧!本王走了。玄奘,本王手令一会儿就到鸿胪寺,你想走,就去领取你的通关文牒吧!”
话落,李玄霸转身就走。
……
李玄霸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拍拍屁.股就走人,皇宫大内之中却繁忙了起来。
当官的或者他们的家人都有信佛的,李玄霸这么一闹,他们短时间内都得到了消息。
不敢去找蛮横不讲理的李玄霸讲理,只好去李世民或者长孙无垢那里诉苦,加告状。
……
太极殿中,李世民斜躺在躺椅之上,皱着眉头翻看着手中的奏折。
他的左右则是大唐的几位重臣,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逍遥那武科举之法已经实行一月有余,抓的番人奴隶已经数以万计,怎么这劳力缺口还是如此之大?”看着手中的奏折,李世民眉头紧皱。
他本以为武科举之法实行之后,大唐劳力缺口的窘境可以缓解一下。
哪想到这一头奴隶人数增多,用工之地反而更加的多了起来。
“陛下,这算好的了,您别忘了今年关中大涝以及鲁地大旱的事情,要不是殿下求雨成功,加上抓回来一些奴隶,怕是今年劳力缺口更大。”见李世民苦思起来,房玄龄开口提醒了一下。
“玄龄说的是,另外,受殿下发明的曲辕犁和水车影响,大唐百姓可耕种的土地增多,所以近几个月来,本是务工的百姓去开垦新田,所以这劳力缺口更大。”
长孙无忌接了房玄龄的话,顺便提出自己的观点。
闻听二人的话,李世民面露恍然之色,随后摇头苦笑,“逍遥这些事情做的确实够好,但这效果怎么总是不在计算之中?”
见李世民提起李玄霸,长孙无忌等人互相看了看,没敢接话。
殿下做事向来东一下、西一下,只管过程不管结果,能有如今的局面,已经算是很好了——只要不产生什么意外的情况。
几人才有这想法,意外的情况就来了?
“陛下,萧瑀、杜正伦……求见。”
闻听牛进达的话,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后好奇的看向两仪殿门口,“让他们进来。”
这萧瑀是户部的侍郎,杜正伦是兵部的员外郎的,其他人也都各有各的职务,他们不去做事,怎么一起过来了?
在李世民好奇的目光中,七八人走进了两仪殿。
进来的这些人,面上带着恭谨之色,眼中却有着怒火。
打头的就是李玄霸的那位表舅萧瑀,他可是玄奘的好友,大庄严寺老主持慧因圆寂的时候,他还推荐玄奘做大庄严寺的主持,不过被一心想要西去的玄奘拒绝了。
若没有这层关系,他怕是也不能来此。
“陛下,微臣有事参奏唐王殿下。”
“陛下要参奏唐王殿下”
……
这些人进来的第一句话就让李世民发愣,三弟这是又弄出了什么事情,让这几个人一起来告他?这可是好久都没有出现的情况
另外,萧瑀这位冷面表舅可是一直都对逍遥交口称赞的,他都来告逍遥,不会出什么大事情了吧?
想到这儿,李世民正了正脸色,开口问道:“何事参奏逍遥?萧侍郎先说吧!”
“陛下,殿下今日在大庄严寺门口杀人,并威胁大庄严寺的道岳住持……”
萧瑀深吸一口气,把李玄霸今天所做之事,一桩桩一件件的全讲了出来,内容详细得好似亲眼所见。
当然,不免夹杂了一些个人的情绪。
有萧瑀打头,杜正伦等人也都开口,内容相差不多,主要讲的是李玄霸以势压人,以武力逼迫大庄严寺。
“这……”
一听萧瑀等人满是怒火的话,李世民也有些傻眼。
他知道三弟去惩戒那两个骗子的事情,但没想到这一惩戒竟然直接惩戒到大庄严寺去了。
这一方面是自己的亲弟弟,另一方面则是一只受皇家礼遇的大庄严寺,这下子就有些难办了。
观音婢可是一直信佛的,要是让她知道了。




大唐粮草王 第362章身份转变的太快
“大庄严寺?”
李世民正头疼之际,长孙无忌开了口,面带冷笑的看着萧瑀等人,“就是那位‘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玄奘法师所住的大庄严寺?”
听到“玄奘”二字,李世民眉头一皱,望向萧瑀,“玄奘法师还在大庄严寺挂单?他坚持要去西行?”
“玄奘还在大庄严寺参禅,他的志向也一直未改。”
萧瑀点头答话,脸色有些尴尬。
玄奘法师是他亲自推荐给皇上,想让他做那大庄严寺的主持,为的是让其一展心中所学,普度众生,弘扬佛法。
本以为这位年轻的高僧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出任大庄严寺这座皇家寺庙的住持,做那众多和尚羡慕不已的高位。
可让他自己,包括大唐皇帝陛下在内的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玄奘法师竟然拒绝了。
而拒绝的理由,便是长孙无忌特意说出来的那句话。“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志向够高,但拒绝了大唐皇帝陛下,后果就是不给通关文牒,西行不了。
“他们拥有的耕地可真多啊,一个皇家寺庙竟然拥有三百多万亩的耕地,比唐王殿下封地蓝田县的面积都大,佃户两万多,比帮殿下耕地的百姓都多。”
“我虽然不如殿下,但却佩服殿下做的事情!”
长孙无忌可不管大庄严寺那些耕地是不是分布在长安城周边几十个县中,直接就按照总数算。
而且他这一开口不但替李世民解了围,也让李世民心中的天平直接倒向了李玄霸。
一个耕地,一个劳力缺口,都是李世民这位皇帝陛下当前最头疼的事情,对于国家大事来说,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包括大闹大庄严寺。
长孙无忌为何开口帮着李玄霸?
除了一直联系在一起的生意,最关键的就是权力。
那封德彝六月刚刚去世,他留下的尚书右仆射的位置可是还空着呢。
而当前最有资格争这位置的,除了他,就是这位和他同是外戚的萧瑀萧时文。
“糟糕!”
长孙无忌的话才一出口,萧瑀便暗叫糟糕,一时情急,他光顾着参奏那位混不吝之人,忘了大庄严寺自己的错。
一个寺庙拥有的土地相当于那位大唐第一王的封地面积,这是一个拥有三千多僧人的寺庙所能拥有的么?他们要那么多的地要干什么?
想到这里,就算是这位一贯死板、强硬的萧瑀萧时文,额头竟冒出了几丝细汗。
瞥见长孙无忌嘴角那抹带着血腥的笑容,萧瑀知道这个和那位殿下同样冷血的大臣要提起手中的屠刀了。
“陛下,殿下同意给玄奘法师发放通关文牒,甚至同意他开始西行问佛之路,而且玄奘法师在大庄严寺只是挂单修行,并不是大庄严寺的僧人啊!此事和他无关。”
眼见李世民要张口喝问,萧瑀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赶紧将玄奘摘了出去。
当此之时,先让自己这位好友脱离铡刀之下,其他的事情,再说吧!
“逍遥同意玄奘西行?”又听到一个意外的消息,李世民眼现讶然之色。
至从知道玄奘的西行的念头,李世民就只有一个想法。
荒谬!
一个修佛问禅之人,焉能从大唐徒步而行几万余里,去遥远的西方寻求那所谓的佛法真谛。
怕是在半路之上就会因病灾、兵灾等等原因,死在异国他乡。
只是此时,逍遥同意了?
“殿下确实是如实说的,他的手令已经递到了鸿胪寺,还说玄奘法师只要去了鸿胪寺,领了通关文牒就可走。”
答着话,萧瑀心中苦笑,就在刚才,自己还要状告他李玄霸。
如今到好,得借着他的话来让自己的好友保命,他这身份的转变也太快了。
李世民正皱眉头之时,房玄龄抬头看了萧瑀一眼,对李世民说道:“臣以为,大庄严寺是大庄严寺,玄奘法师是玄奘法师,二者不可混为一谈。而他不接受大庄严寺主持一职,是因为他一直在寻找那让心明悟的东西,害怕他的分心会辜负了陛下的圣恩。”
“害怕?”
房玄龄话音未落,众人的目光便落在他的身上,李世民也有些发愣。
开口说话的三人中,萧瑀举荐玄奘做大庄严寺主持,是出于一片公心,外加看重玄奘的德行。
大舅子长孙无忌是个狠辣性子,此时开口,怕是提前为争那右仆射铺路。
玄龄吗?没有公心,没有私心,说的就是最中立的话。
只是他却说出了“害怕”二字,其中应当有着一些其他的问题。
玄奘,你在害怕什么?
害怕朕杀了你吗?
想到自己让玄奘当大庄严寺主持的初心,唐太宗暗暗叹了口气。
朕只想减淡朕梦中的那些血腥的杀戮,让朕可以安心入睡,但既然你不愿意当大庄严寺的主持,逍遥也开口放你西行,那此事便就此了了吧!
在众人瞩目下,李世民开了口,淡淡的语气中有着慈悲,也有着血腥气,“一切按照逍遥说的办,佛法考核中的经文有《法华经》、《金刚经》、《莲华经》……等八部经文,若是连这些佛家基础经文都背诵不下来的话,那还修的什么佛?趁早还俗吧!如若不然,便以身侍佛吧!”
这“以身试佛”四个字,可不是真的让不合格的人出家当和尚,而是让他把自己的命奉献出来,以成全他的向佛之心。
“至于那些土地……”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抬眼看了下萧瑀。
“臣会告知道岳法师,让他把那多余的田地还给捐献之人,也让他们下地亲自耕种,体会磨砺肉.身所带来宁静修佛之心。”
瞧着李世民眼中的冷意,萧瑀顺势接下了他未说的话。
话落,心中也有些感叹,这捐献之人也包括自己,自己可是把一百亩的分口田当香火钱捐出去了。
“此事如此办理就好,无事就退下吧!”
“喏!”
萧瑀等人拱拱手,摇头苦笑,转身离去。
来时怒火冲冲,走时垂头丧气,这转变的好大啊!
“呵呵!唐王殿下还真是大唐的福星,一场大闹大庄严寺事件,直接解决了一部分劳力缺口的问题。”
“殿下虽然好玩闹,惹的事也多,但咱大唐就从来没有吃过亏,让他偶尔闹闹又有何妨。”
……
萧瑀走后,君臣几人相视而笑,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慨。
据他们所知,大唐登记造册的僧众有十多万人,没有登记在册的不知凡几。
这一场佛法考核中,怕是得剃掉七成僧众。
再加上那解放出来的佃户,单此一项,大唐劳力缺口能解决十万数目。




大唐粮草王 第363章破喉咙来了
轰轰烈烈的佛法考核开始之后,数以万计的和尚尼姑还了俗,增加了大唐真正的人口数量,也让数以十万计的百姓开始种能交粮税的土地。
面对此种情况,李世民等人笑得合不拢嘴,齐齐夸赞李玄霸。
不过,这一切,李玄霸全然不知,给李世民留了一句话,“你该想想,十几年后,如何让回来的玄奘和尚说出那些国家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事情。”
没等李世民想明白,李玄霸又开始了忙碌。
他忙的不是别的,忙的让人刻木活字,然后印刷免费报纸,目的就是防止再发生道然这种以骗术骗取百姓钱财的事情。
当然,最重要的是把他自己七杀星君的名头宣扬出去,让自己煞星的身份坐实,免得以后总是“被麻烦”。
“大唐杂报”
这就是李玄霸给这报纸定下来的名字,以“杂”字概括这报纸的内容。
也是为了和官报,也就是张贴于宫门或者城门,供人传抄的“宫门抄”、“辕门抄”这样的官报做出区别。
这官报汉代就有,不过上面都是朝政消息,或者是皇帝的谕旨,或者是臣僚奏议,在或者是地方官任免调迁等。
而李玄霸做的这报纸就是个“杂”。
以道然的事情为第一版,述说骗子的一些骗财手段。
第二版是长安城内的各种新鲜见闻,外带一些如不能生吃豆芽的生活小常识。
至于广告界面。
不好意思,大唐的物流速度还没有达到日行千里的程度。
而且物产也没有丰富到会积压,好东西才一出来就抢没了,也没有什么产品需要打广告,连李玄霸自己的“猛将”都不需要。
另外,第三版是想出名学子的诗,和学子、儒生的文章。
而第三版打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李玄霸发话,白安书写的“论运河”。
“运河,乃沟通地区间或水域间水运之人工水道。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农事。”
“隋炀帝为巡游天下,以六年之时,连开四段运河,使之贯通余杭和涿郡。”
“运河既通,炀帝开始荒.淫奢靡之巡游事宜……”
“炀帝亡,过大于功,过错巨大,却留有功于天下。”
“京杭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华北平原,南达太湖流域,长达千里,让他地富庶之物资流转周边,增强朝廷对各地之控制……”
文章写出,轰动大唐,主要是轰动了长安城。
“嘭!狂妄自大的竖子!一个小小的学子竟然敢评价帝王,而且通篇胡说八道,炀帝残暴不堪,荒.淫无度,这才是隋灭亡的真正原因。”
一中年儒生打扮之人,看了白安的文章,拍案而起,开口怒斥起来,看他激愤的模样,说的话并不是什么好话。
“嗯,这名学子虽有为隋炀帝文过饰非之举,但他所写的这篇文章,却也有一定的道理,才情可嘉。”一皓首老者读过这文章,倒是不偏不倚,没有用心中的道理压倒白安的意思。
有人激愤,却也有人中立。
有人肯定,却也有人谩骂。
一时间,万份大唐杂报也没有够用,传抄之人无数,颇有一股子长安纸贵的意思。
别人口中狂妄自大、才情可嘉的白安,其并没有处在年少成名的快乐之中。
因为后面有一老头正满脸杀气的拿着棍子撵着他,弄得第一王府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你个杀千刀的王八蛋!一代帝王的功过是非你都敢评价?你是不是不要命了?你要是想死,老子现在一棍子打死你!免得给王爷招惹是非”
“你还跑?你给老子站住!老子今天不打死你,老子以后跟你姓!”
听到身后自家老爹传来的骂骂咧咧的声音,白安欲哭无泪,一边匆忙逃命,躲过不时打来的棍棒,一边哭喊着说道:“老爹,这可真的不关我的事儿,这文章是王爷让我写的,而且里面大部分的观点都是王爷说,我替他写的,我不是要成名啊!你饶了我呀!”
白安一边躲过身后发出呜呜风声的木棍,一边腹诽李玄霸。
早知今日有此一劫,自己当时说什么也不能替王爷执笔,写这招来大是非的文章。
白安此时全然忘记了李玄霸当时说的话激起他心中的那股热血,就记得此事全因自己一时昏头,被自家王爷蛊惑了。
“王爷让你写的?”
听到白安哭诉着声音,白福顿了一下,随后双眼开始发红,握着棍子的手更是紧了起来,一双虎目瞪着前方逃跑的白安,破口大骂道:“王爷自己能会没事找事儿?你个小王八蛋!自己做错事还敢王爷身上推,一点担事的本事都没有,看我今天不打死你的。”
“王爷,救命啊!”
发现自家老爹的棍子开始往自己头上甩,白安心中畏惧增多,脚下逃跑的速度不由加快三分,扯着嗓子冲着大门口大声喊了起来。
称得上是声嘶力竭,肝胆俱裂,吓得一旁的信鸽和鸿雁赶紧扇着翅膀逃跑,不敢在这里继续偷吃李玄霸晒着的茉莉花。
只是他这一喊,白福更加生气,怒斥道:“你喊你喊,你就是喊破喉咙,也没有人来救你。”
白福话音刚落,后头响起了带着淡淡笑意的声音,“破喉咙来了,白长史还请放下手中木棍,若是真的打坏了白安,你心疼,本王也会心怀愧疚的。”
1...111112113114115...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