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粮草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尊天不畏天
“唰唰唰!”
连着三声轻微的响声,李玄霸割下三束金黄色的小麦,面色严肃的将其插在一旁香案上面的香炉之中,对着天空拜了三拜,双手高举,冲着天空大声喝道:“苍天在上,今我蓝田县准备收割谷物,特将三束新麦奉上,请苍天佑我蓝田县风调雨顺,有一个丰收之年”
李玄霸话音一落,聚过来的村民们齐齐对着香案拜了下去,口中大声应和起来。
“请苍天佑我蓝田县风调雨顺,有一个丰收之年”
“请苍天佑我蓝田县风调雨顺,有一个丰收之年”
“请苍天佑我蓝田县风调雨顺,有一个丰收之年”
村民们三声大喊后,李玄霸大手一挥,高声喝道:“开镰结束,收割谷物!今年开始,先收你们自家的,再收本王的。”
“哦哦哦!收麦子了!”
“太好了,终于能吃到自家的粮了”
……
李玄霸一声令下后,蓝田县的农户们跟着欢呼了一声,随后反应过来,齐齐停住迈开的脚步,迟疑的看着淡笑中的李玄霸。
陈志德不解的看着李玄霸,拱手道:“殿下,收粮向来先收主家的,再收庄户自家的,您这反过来了。”
“本王知道”
李玄霸点点头,朗声道:“但是如今蓝田县土地都为本王所有,要是先收本王的,再收你们的,怕是会耗费许多时日,所以先将你们自家的收割完,再去收本王的就好。”
自己的地里产多少粮食,李玄霸可是不会太在意,反正他回到大唐之后,就没吃过外面的粮食,而且他又不用靠着这些粮食过活,收多少都行。
正经是农户们地里的粮食要紧,让他们先收了粮食,心也就安定了下来,再去给自己收粮的时候也就会轻快许多。
“可是……”
“行了,不必说了。”
李玄霸挥了挥手,打断陈志德将要说的话,大声喝道:“王令既下!各家各户去地里收麦子去吧,都去都去。”
“走,听殿下的,收麦子去!”
“阿爹,殿下说啥是啥,去收粮去吧!”
其他人还在迟疑,随李玄霸征战一个多月的狼王军兵士可没有迟疑,拉着自己家人的手,对左邻右舍招呼起来。知道李玄霸性格的他们可是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殿下如何说,他们如何做就是了。
“好好好!收麦子、收麦子。”
有人打样,还在迟疑的农户们也就不再多想,兴高采烈的冲入田地之中,挥舞着手中的镰刀,收割起地里那金灿灿的谷物。
“唰唰!”
女人们左手搂着麦子的麦秆,右手轻.握镰刀,放到麦子下半部,镰刀轻轻右后方一收,一把黄灿灿的麦子就留在了右手之中。
至于男人们用的就不是镰刀,而是钐(shan)子,也叫钐麦杆子,传说中诸葛亮发明的收割农具。
这钐麦杆子是由竹筐、木架、大镰刀片、拉绳、木把、杆和手把组成。
一个右手握着的木长手把,连接一个盛麦子的大竹筐,加上一个左手拉的木提手,用细绳连接在一起,最中间是一片三尺多长、半寸宽的长刃片刀,这就是整个钐麦杆子的构造。
将钐子置身右侧,双手持钐子两个木把手,用力向左一抡,钐子飞舞起来,呈弧线将身前的一小片麦子割下,而割下的麦子倒在竹筐里。
将这钐子抡到身体左侧时要及时刹车,让那割下的麦子腾空飞起再落下,随后再开始第二次抡。
这钐子收小麦速度很快,一个壮劳力一天能收割五六亩,就以蓝天县人均两亩地来算,家里但凡有一个壮劳力,两天就能割完家里的谷物。
但这只是理想状态,这钐子要求的打造技艺比较高,得是薄钢片,而钢对大唐的意义可是不一样的,所以十户人家之中,有一户人家能有着一个钐子就算不错了。
这还有另外一点,用这钐子除了要有一定的体力外,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当的高,这钐子抡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技术掌握不好,刀刃很有可能伤到自己的腿,那后果是什么是可想而知的。





大唐粮草王 第211章鸽子帮忙拾麦子(第三更)
收割庄稼可是一年之中的大事,家家户户都是全家出动,能下地割麦子的去割麦子,割不动的老人家就弯腰将麦子一点点的拾捡到装麦子的架子车上,小孩子则蹲在地上,一点点捡着洒落下来的麦子,弄的本就瘦小的双手满是尘土,看上去让人很是怜惜。
瞧着这些孩童懂事的捡着地里落下的麦子,再看看他们穿着的那带着补丁而且明显大了好几号的破旧衣衫,李玄霸紧了紧拳头,深吸一口气,侧头低喝道:“春兰!”
“在!请殿下吩咐。”
“给我找三十九只鸽子,我有急用!”
“是!马上让人送来。”
虽是不解李玄霸为何要鸽子,春兰也没有多问,转身寻人去买鸽子。
这鸽子在大唐可不是稀罕之物,说不上家家养鸽子,却也不缺少,毕竟这鸽子也算是食物中的一种,蓝田县附近就有人养殖鸽子送到饭馆之中卖钱的。
王爷发话,这鸽子很快就买来了,李玄霸倒是没有像春兰所想那样就地烤乳鸽,而是先收入空间之中,随后又都放了出来。
“扑棱棱!扑棱棱!”
放出来的鸽子刚要往地里面飞,但随着李玄霸手中洒下的空间稻米,又全都飞了回来,围在他身边低头吃了起来。
一地的稻米吃光,这些吃饱了的鸽子反倒不飞走了,绕着李玄霸“咕咕咕”的叫了起来,似乎是在说着什么。
见此情况,李玄霸满意的点点头,左手拿了根小木棍儿,没等他发话,鸽子群中的一只鸽子瞬间飞起,落在他左手小木棍之上。
“过来!”李玄霸对正因为鸽子出现而好奇望过来的小孩子们招了招手,见他们还是有些怯怯的神色,身子一蹲,柔声说道:“都过来,我给你们一些好玩的东西。”
李玄霸发话,在逍遥书院读过书的孩子们往他这里走来,其他孩子们则瞅了瞅自己的爹娘,眼神中透漏着询问之色。
“殿下让你去,你就去吧!”
“既是殿下开口,你自去无妨!”
要是大唐其他的王爷如此说,这些农户还真就不一定能放心自家孩子过去,但既是李玄霸开口,他们倒也不用担心什么。
对比其他的大唐王爷,一个时时想着他们的王爷并没有什么可令人担忧的。
爹娘开口,三十多个瘦小的小萝卜头试探着走到李玄霸身边,怯怯的看了眼李玄霸,脆生生的喊道:“见、见过殿下!”
“学生张贤峰见过院正!”
“学生……”
“哈哈!不用多礼!”
瞧着这些孩子们纯净的眼神,再听听他们杂乱中透着清脆的话语声,李玄霸笑眯眯的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举起左手小木棍上站着的鸽子,柔声道:“这鸽子你们一人一只,让它们帮你们捡地下的粮食,自己就不要下手去抓了。”
“殿下哥哥,这鸽子也是鸟儿的吧!它们会吃地里的麦子的。”李玄霸想给,但这些孩子们却没有人接,还是书院中的一位学子开口回了话,这鸽子他们还是见过的,都是鸟儿,怎么会不吃地里的麦子?
李玄霸顺了一下鸽子的脑袋,摸得那鸽子舒服的闭上了眼睛。咕咕叫了两声,还在他食指上面蹭了蹭,显得很是亲昵。
瞧着孩子们羡慕的眼神,李玄霸点了点面前名叫张贤峰的孩童的鼻子尖,将手中小木棍一递,柔声道:“鸽子平时吃谷物,但我刚才已经喂饱了它们,倒是不必担忧它们吃你们家的麦子,所以一人一只拿去捡麦子吧!不过记得捡完了就将它们放了,也不要伤害它们。”
“哦,多谢院正”,这张贤峰谢过之后接过鸽子,见其真的老老实实的站在木棍之上没有飞走,欢喜的返回田地之中,任由着鸽子捡的自家地里的麦子,一粒粒的放在自己带土的手心之上。
有张贤峰做代表,其他的孩童也欢快的捡起一根小木棍,带着飞过来的一只鸽子,捡拾着自家地里的麦子,到了最后,李玄霸身边就剩下了一只没有出去干活的鸽子。
“呵呵!你倒是好命,饱食一顿又不用干活,你以后就叫“幸运”好了。”瞧着自己左肩之上左顾右盼的鸽子,李玄霸淡笑出声。
这“幸运”还真幸运啊!从那些饕餮食客口中逃得一命,又饱食了一顿,如今连活都不用干,舒舒服服的站在自己肩膀之上,看其他的鸽子干活。
“咕咕!咕咕!”不知道是否是听懂了李玄霸的话,这“幸运”鸣叫了两声,脖子一歪,在李玄霸脸颊上蹭了两下,那模样说不出来的亲昵。
“哇!好可爱!”
瞧着‘幸运’卖萌的样子,杜兴璇提着裙子跑到李玄霸面前,双目放光的盯着李玄霸左肩膀上左顾右盼的‘幸运’,眼中都挂着红心了。
“郎君,这一只送我吧!好不好码?”瞧幸运不理会自己,杜兴璇扯着李玄霸的袖子,左右摇摆的撒起娇来。
“给你给你,别摇了。”初为人妇的杜兴璇这一撒娇,李玄霸哆嗦了一下,赶紧找了根木棍,将‘幸运’交到杜兴璇的手中,这丫头做他夫人后撒娇威力变大了太多,自己可是有些受不住的说。
“哇!太好了,我也去捡麦子去!”幸运到手,杜兴璇乐颠颠的跑进地里面,指挥着它捡起地上的麦子。
瞧着杜兴璇疯疯癫癫的样子,李玄霸摇摇头,这‘幸运’虽然是母鸽子,但依旧是灰白二色,也没看出它哪里可爱啊!
日头渐渐爬升到头顶,农户们就地啃着硬硬的肉干,喝着不远处打来的河水,就算是吃过午饭,随后继续劳作,李玄霸则带着依依不舍的杜兴璇以及有些站不住的梅寒雪返回逍遥王府。
自己等人在这儿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反而会让人家不能好好收麦子,索性老老实实的回去呆着吧。
连着三天,李玄霸视察了蓝田县各处,发现到处都是一片谷物丰收的景象,倒是让他安下了一直悬着了心。
今年的粮价本就虚高的厉害,他可生怕粮食减产,农户们不够吃的。
三天后,大部分的农户都收割好了自家地里的粮食,剩下还在忙活的就是有着永业田的那些农户们,以及开始帮着李玄霸收粮食的庄户们。
农户们收庄稼,李玄霸也收获自己的喜悦。
而因着李玄霸回来后连着种植甘蔗,制作梅杜二女爱吃的冰糖,这逍遥系统上的等级也再次提升。
解锁之物依如往常,农场面积增加两亩,变成十二亩,牧场增加二十亩,可养殖动物增加十只。
倒是这解锁的农作物让李玄霸挺开心,乌梅、孜然和西瓜。
这乌梅也就是平常说的酸梅,制作酸梅汤的主材料。
孜然解锁,以后就可以吃味道更好的烤肉了。
至于西瓜,解暑之圣品,此时虽是晚秋时节,倒也没有太过时。
而依着这个大唐都没有人见过西瓜的特点,就算送人一个西瓜,那也算是大礼了。




大唐粮草王 第212章田地之事(第一更)
陈志德家的院子里,李玄霸和陈志德、薛凡贵以及附近几个乡的里正正在交谈,谈论的就是农户们粮食的问题。
“殿下,受上苍庇佑,这几日每天都是日头高照,农户们收割好的麦子已经开晒了,另外征粮官也来过了,顺带也报上了今年收粮的价格——最低等的黍米每斗六文钱、稷米每斗六文钱、麦子粉……”
陈志德拱了拱手,将这几日的事情一一禀明,顺带说出了一串令他们开心的收粮价格。
“黍米六文钱一斗?太少了!”闻听陈志德开心的话,李玄霸反倒皱起眉头,不是很高兴的摇了摇头。
今年的粮价可是暴涨过的,对比那时黍米的四十五文一斗的价格,这差距太大了,和他想的价格太不一样。
这就相当于用一点点的粮食掏空了百姓们家里的钱财,随后再用少量的钱财从百姓那里获得更多的粮食,这一进一出间,百姓们损失掉自家的钱财,粮商们反倒赚的盆满钵满的。
“殿下!这就不少了,秋收之日起,粮价连跌三天,如今已经跌到了黍米二十文一斗,过些日子估计就跌回原价了,况且往年收粮的价格只有三文,如今这价格是六文钱,可是翻了两倍了。”
说到这,陈志德对长安方向长鞠一躬,真情实意的感激道:“这都是圣人的恩典啊!”
粮价暴涨,农户们可没有怪到皇帝陛下的头上,恨也是恨那些虚抬粮价的粮商们,倒是这收粮的价格翻了两番后,他们对皇帝陛下很是感恩戴德。
“两番也少”,李玄霸闭目沉思了一下,随后抬起头,睁着眼睛看着一边半坐的陈志德,“这样,通知农户们先不要卖粮,我什么时候让卖,什么时候再卖。”
“是,殿下!”虽是不解李玄霸为何如此说,陈志德倒也没敢问,反正现在粮食没有晒好,即使收粮也收不了,有的不过是一纸通知文书而已。
“走”,李玄霸长身而起,当先往外走去,边走边道:“去看看本王的地收的如何了。”
田间地头,往日金灿灿的麦子消失大半,剩下的就是堆起来的草垛。
看着远处少量的麦子和忙碌中的农户们,李玄霸淡声问道:“陈里正,往年的租子是怎么收的?”
“崔卢李郑王五家大姓的庄子都是五五开,稍狠一些的主家们四六开,最狠的那些不要名声的主家们则是三七开。”
“最狠才三七开?”李玄霸讶然的不是那些不要名声的地主,而是鄙夷上次阻挠逍遥书院收学子的那些五姓庄园拥有者,他们可是发话再加成一半的,这可比那些不要名声的主家们还多五分出来的。
鄙夷过后,李玄霸沉思了一下,右手划了一下,“今日起,本王名下所有的土地的租子都是三七开。”
薛凡贵:“……”
陈志德:“……”
瞧着薛凡贵、陈志德等人无语的样子,李玄霸嘴角弯了下,暗笑道:“我三你们七,我可没有那么贪心。”
“什么!”闻听李玄霸的话,正无语中的薛凡贵惊愕的瞪大双眼,随后对李玄霸抱拳拱手,“殿下,这样不合适,只有收成不好的年月,租子才会如有三七开的算法的。”
薛凡贵话落,陈志德也长鞠一躬,“殿下,三七开你太吃亏了,还是按照五五分吧!”
“是啊,殿下……”
左右里正们七嘴八舌的回着话,说的都是让李玄霸按五五算法收租子,而不是按照三七开。
“呵呵!别急,先听我说。”
瞧着这些人为自己着急,李玄霸欣慰的笑了笑,抬手止住他们还想劝着自己的话。
田间安静,李玄霸再次环指了下远处土地,开口道:“这蓝田县的农耕地我有三十万亩,就算都是下等田,也得产粮三十万石,收五成租子的话,我的年俸是粮十五万石,收三成租子的话,我的年俸是九万石。”
看了眼被这数字惊住的薛凡贵等人,淡笑道:“你们认为我一年能吃完这九万石的粮食,还是那十五万石的粮食?”
就王府中的仆从加侍卫,满打满算都不知道够不够两千人,一年耗粮了来年就知道效果。




大唐粮草王 第213章君臣对峙
出了蓝关乡,李玄霸没有回蓝田县的逍遥王府,而是直接策马奔向长安城。
过灞桥,入春明门,随后行向太极宫内的两仪殿。
两仪殿内,龙椅上的李世民正满脸冰霜,双眼释放愤怒的光芒,愤怒的对象就是正在和他怒怼的魏征魏玄成。
二人身侧则是正头疼着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嘭!”
李世民一拍面前御桌,也不管震的斜淌着茶水的茶杯,长身而起,大手直指面无畏之色的魏征,怒喝道:“朕为太上皇修建永安宫,是为尽人子之孝道,如何就是好大喜功,不管天下黎民百姓死活了!”
李世民暴怒,魏征却好似无有察觉,依旧平静的看着李世民,朗声道:“陛下尽孝道本是好事,只是我大唐初定,每年国库内的银钱都是入不敷出,如今终得一大笔钱,当修缮天下水利、铺整道路,整修民居。”
“天下富足安宁、百姓安居乐业,此举岂不是大过陛下对太上皇的孝道之举,望陛下三思!”
魏征话音落下,两仪殿内静悄悄的,这大唐君臣二人都是犟脾气,长孙无忌等人也不知道应当向着谁,所以还是不吱声为好。
见状,李世民扫了眼默不作声的民部尚书裴矩,强忍着心中的怒气说道:“此次所得银钱甚多,当可一边修建永安宫,一边去做那些便民利民设施,是不是?裴尚书?”
“额……陛下,魏大夫。”
被点到名后,裴矩也没有呆住,面容轻松,好似早有准备的站了出来,对争执双方拱了拱手,继续说道:“我大唐此次所卖俘虏、牲口等物,共得银钱绢帛价四百五十万贯,我也不知陛下所说之法是否可行,不过若是那永安宫所费不多,此事当是可行的。”
裴矩说的看似站在李世民这边,实际上说出来的话却是模棱两可,一点自己的意见都没。
对此,李世民倒是一点怒气都没有,深吸一口气,安坐在龙椅之上,瞪着有些微皱眉头的魏征,“玄成,此次北伐所获众多,永安宫所费不过其中三十分之一,剩余之银钱绢帛足可修建那些利民设施。”
此次北伐,所获之名传四方,所获之利也是太多,多的让大唐皇帝陛下也有了一夜暴富的感觉。
四百五十万贯,足足高于去年百万贯税收的四倍还多,让李世民很有种修修修、买买买的感觉。
只是此时被魏征阻拦,心中不由的不悦起来,只是想到魏征的性格,不由得压制住心中怒火。
李世民退了一步,奈何魏征依旧没有同意,而是眉头紧皱,带着满身的凛然正气注视着李世民,“陛下!永安宫所费银钱虽只有此次所获之利的一成,但那也是十五万贯啊!这些银钱用来买粮食的话,可以养活大唐多少百姓?”
“况且太极宫中宫殿众多,若是陛下为尽孝道,拨一些银钱修缮几处宫殿,让太上皇居住就可,何必耗费众多财力人力来修建一座新的宫殿?”
“嘭!”
见魏征依旧好不退步,李世民气的猛地一挥右手,将御桌上的东西直接扫落地上,任由那茶杯摔得粉碎,奏折散落地面。
深吸一口气后,李世民双眼带火,怒视着不为所动的魏征,“朕只是为了太上皇的身体着想,才想修建那安宁宫,结果这也不可那可不可,到底你是这大唐的皇帝,还是朕是这大唐皇帝?”
话未落,李世民冲着外面冷喝的道:“来人!”
“末将在!”
御令之下,一身戎装的牛进达走了进来,担忧的看了眼静默而立的魏征,对李世民行了一礼,“但请陛下下令!”
“摘去魏征魏大夫头上乌纱帽,身上官衣,将其……”
“陛下!”
没等李世民将后面的话说出口,长孙无忌赶紧开口打断他的话,在其怒目之下拱手一礼,劝诫道:“玄成所言都是为大唐着想,望请陛下三思!”
长孙无忌出头了,房玄龄也跟着站了出来,劝解道:“是啊,陛下,玄成其言虽厉,但却都是忠心为国,但请陛下三思!”
杜如晦心中苦笑,却也不得不拱手道:“陛下!玄成性格向来如此,陛下以前不是也认为他的这种性格是好的么?如今为何要罢免玄成?”
裴矩:“陛下……”
王珪:“陛下……”
……
眼看魏征要被罢官,刚才还静静看着君臣对峙的长孙无忌等人赶紧开口。
之前他们是不知道如何劝谏李世民,所以任由魏征出头。
但此时魏征都要被罢官了,他们要是再不开口,恐怕不但魏征要倒霉,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事情。
没看一边的著作郎虞世南都要挥动手中史笔,记录此时的情况了么?
长孙无忌等人一开口,让虞世南停住了史笔,却也让李世民心中的火气更盛。
“哼!”
两仪殿静寂无声,随着李世民的冷哼之声,长孙无忌等人齐齐苦笑起来,只有魏征依旧平静。
李世民闭目深吸一口气,睁开眼睛后,面无表情的看着两仪殿内的左右众臣,“看来你们都是反对朕修建安宁宫了?好!很好!既如此,朕……”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是谁把我二哥气到了?”没等李世民开口,其话再次被打断,却让长孙无忌等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也悬了起来,却是他们听到了李玄霸的声音。
瞧着李玄霸出现的身影,长孙无忌等人暗呼完蛋。
一个陛下就不太好劝谏了,这又来了个暴脾气的殿下,一会儿可别喋血两仪殿。
漫步走进两仪殿后,李玄霸看了眼生气中的李世民,对望过来的长孙无忌等人挥了挥手,淡笑道:“还请各位老哥哥去侧殿喝会儿茶水,此事我先和二哥说说。”
闻言,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抬头偷看了下,见李世民没有发话却也没反对,忙擦了擦头上的冷汗,互相打了个眼色,齐齐对李世民和李玄霸拱了拱手,无声中缓步退了下去。




大唐粮草王 第214章孝为先?百姓为先?(第三更)
两仪殿里面的事情,李玄霸没听全,倒是最后修建安宁宫的话,他听了一句。
1...6667686970...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