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粮草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尊天不畏天
李玄霸挑了挑眉毛,“这火炕你们没有见过吗?”
不应该啊!火炕问世都两三个月了,二哥他们应该早就见过了啊!
“听过,没见过,你那治下子民只帮蓝田县内的百姓制作火炕,旁人还无法观看。”
李世民摇摇头回了一句,瞧着李玄霸带着疑问的眼神,遂向他解释了一下。
这火炕问世之后,很快就在长安附近各地传开了,也有人想去学习这制作方法,不过当时习得制作火炕手艺的只有陈志德十几人,他们说这是唐王殿下传下来的手艺,没唐王殿下许可概不外传。
以至于这火炕只是在蓝田县内传开,就算从蓝田县嫁出去、或者入赘出去的男女之家,依旧没有火炕。
最关键的一点,因为蓝田县是李玄霸的封地所在,想去一探究竟的官员被陈志德恭恭敬敬的打发走后,也不敢采取强硬措施,只好一点点的打听情况,却打听不明白这建造火炕的具体细节。
“原来如此。”听清楚了李世民的解释,李玄霸心中很暖,更对自己的决定感到欣慰,自己治下有如此百姓,欠债两百万贯又算得了什么呢?
漫步而行之中,李玄霸到对二哥李世民产生了佩服之情,二哥身为一国之君,住的确实是鳞次栉比的皇宫。
皇宫啊,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等等,这许多优美的词都会加注在它的身上,不过大唐此时的皇宫可没有这些形象。
四十多年的风雨、战乱,在这皇宫之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石阶两侧长满的青苔、有些斑驳的墙壁,记录了几十年的岁月。
就是住在这样的皇宫中,二哥陡然暴富后,却依然只想给老爹修建一个安宁宫,剩下的钱也没有想给自己的皇宫修缮一下,倒是对自己够节约的。
感慨中,一行人来到了李渊所住的大安宫,那个同样有着破旧模样的宫殿。
“老爹!姨娘”
“儿世民见过阿耶!见过太妃!”
“臣等见过太上皇!见过太妃!”
一番话语不同却很清晰的称呼中,李渊望了过来,好奇的看着李玄霸,“你怎么有空来皇宫看老爹了?老爹的腿没事了。”
“这个臭小子不在家给我造小人,让我早日抱上新孙子,来皇宫做什么?又是世民通知他我犯病的?”想到这,李渊横了李世民一眼,看的李世民莫名其妙的。
“我有事找我二哥,刚才才得知老爹犯了腿寒之症的,老爹别见怪。”李玄霸歉然的回了一句,把李渊的裤脚往上翻,查看起他腿部病灶之处。
瞧着三子关心的眼神,李渊笑着拍了拍李玄霸的肩膀,“怪你做什么,老爹这是老.毛病了,每年都得犯上几次,太医针灸一两次也就差不多好了。”
“就算是老.毛病,也不一定非得犯病才是啊!”
发现李渊膝盖依旧有些红肿,心中自责的李玄霸将李渊裤腿放好,随后挽起自己的袖子,挥了挥手,测试了一下空气中的湿度,回身对一脸好奇的李渊说道:“逍遥今天给你做一个火炕,以后时不的时在火炕上睡上一夜,虽然不能保证以后你的腿寒之症不再犯,却也不会再那么频繁的。”
“火炕?你让蓝田县百姓孵鸡子的那个物事?快给老爹做一个,我试试看。”李渊在逍遥王府住过一段时间,当然知道火炕。
只不过蓝天县县衙的地势没有那么低,屋内也不潮.湿,加上那时候是夏天,李玄霸也就没弄火炕,他也就没睡过,此时倒是笑着应允起来。
“那逍遥在对面屋子给你做一个吧。”李玄霸在大安宫转了一下,看中了大安宫右侧的居室。
“给本王找些青砖,再找些粘土、石灰和黄土、糯米汤,顺带拿一些柴火过来。”
“是,殿下!”
这里离工部虽远,但既是王爷下令,一切当然特事特办,一应足够多的材料很快就运了过来。
摆放青砖需要李玄霸动手,混合这古代水泥倒是不需要他出手了,跟过来的工部工匠就帮着做了。
只不过工部工匠虽然帮忙,李玄霸却根本没有对他们解释这火炕搭建的原理,一层一层垒着,最后将上面部分用古代水泥一封,旁边屋子弄了个连接火炕的小火炉子,另一侧再弄出一个通烟口,这火炕就算盖完了。
不用李玄霸吩咐,身侧的侍从拿着柴火,去另一个屋子里面的小火炉处点起了柴火。
大唐粮草王 第218章父子演戏
“逍遥,你这火炕安全不?别把我这大安宫给烧着了。”瞧着另一个屋子里烧起来的火炉子,李渊担忧的问了一句。
“放心吧!那屋的火炉子离你三面墙壁那么远,只要你自己不玩火,它是不会引发大火的。”李玄霸边擦拭着刚刚洗过的手,边在两个屋子来回巡视了几下。
外屋的火炉子着着火,柴火带起的热气开始进入火炕之内,火炕上面也开始出现稀薄的水雾,估计因为李玄霸做的这个火炕太大,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那青烟才从通烟口窜出来。
见这火炕面上没有漏气的地方,李玄霸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对一边拘谨的内侍叮嘱道:“这火炕用小火慢慢烧,烧个三四天的,将这火炕烘干了,然后铺上席子。温度你们自己掌控,别烧太热了,容易烫到我老爹。”
“谨遵殿下吩咐!”
“这里面虽然凉,接口处倒是热乎乎的,看来真的像木匠他们说的可以躺在上面睡觉啊!”李渊摸了摸炕梢,又摸了摸炕头,恍然的点了点头。
李渊嘴里的他们,说的不是别人,正是同样居住在逍遥王府的公输松柳和欧冶铜铁。
在逍遥王府住了这一段时日,李渊也随着李玄霸直接称呼二人为公输木匠和欧冶铁匠。
这二人都有着巅峰的祖传技艺,加上李渊的装扮和态度实在是不像曾经的大唐太上皇,三人间也就没有了过多的身份贵贱之分,倒是能聊到一起去。
瞧着二哥这些大唐君臣挨个去摸那温乎的炕头,站在后面的李玄霸嘴角一弯,淡笑道:“怎么样?想不想家里多这么一个火炕?寒冬腊月的时候,就在这屋子里面就着火炉吃着饭,晚上睡着热乎乎的炕,睡它一夜都不会冷。”
“合着你小子做了半天火炕一句话不解释,就在这儿等着二哥呢。”
李玄霸这么一开口,正想着火炕好处的李世民马上就反应了过来,没好气的是瞪了李玄霸一眼,随后无奈的摇摇头,“说吧,又要拿这火炕换什么?”
李世民反应过来了,长孙无忌等人反应也不慢,头疼的看着掉进了钱眼儿里的唐王殿下,这火炕好是好,但是唐王殿下总不能用这小东西再狠宰他们一刀吧!
瞧着面前无奈的大唐君臣,李玄霸抿了抿嘴,心中暗笑,面上却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架势,“我可不需要拿它换什么东西,只是这盘火炕的技艺我只传了蓝田县治下百姓,那这盘火炕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了。”
话落,李玄霸对一边偷笑的李渊打了个很明显的眼色,复又对李世民说道:“你们一个个都是大唐上等之人,总不能让他们白白的辛苦一番吧!赏顿饭钱总是应该的。”
“对!赏顿饭钱总是应该的,那,这是老爹赏你的辛苦钱。”李玄霸话音才落,一旁的李渊马上接口,顺带的还从怀中拿出了一片金叶子,在李世民等人愕然的目光中,像偷鸡贼似的笑眯眯的递到李玄霸面前。
“多谢老爹,不过一片金叶子太多了,给个百十文就行。”瞧着面前的金叶子,李玄霸头疼的扶了扶额头。
一片金叶子就是一两金子,能在大唐换五两银子,等值五贯铜钱。
不是说多给钱不好,但也分人,给他这唐王当然没事,但是给底下的百姓却是不行。
要是盘一个火炕就能赚五贯铜钱的话,陈志德他们估计就得有生命危险了,还是少赚多做为妙。
薄利多销之下,多给他人做点火炕也能赚不少的。
瞧着阿耶和三弟在自己面前演戏,李世民顿感牙痛,右拳一捶李玄霸的胸膛,笑骂道:“你小子还真的钻进钱眼儿里边去了,时时刻刻想着你的治下百姓,不枉他们如此待你,那就一个火炕一百文。”
回来之后,李世民也听说了蓝田县百姓宁可挨饿也不吃鸡、不吃羊的事情,当时很是感慨。
此时却也更赞赏李玄霸的仁善,也很是自豪自己让三弟当高明和青雀的恩师,感觉封李玄霸这太子太傅是封对了。
“一百文就可,天子发话、金口玉言。各位老哥哥如何说?”挨上不痛不痒的一拳,李玄霸毫不在意,给李世民的话定下调子,嘿笑的看着一篇的长孙无忌等人。
长孙无忌摇头失笑,“陛下既定盘火炕的价格为一百文,我等当然遵从。”
“可以……”
“应当如此……”
程咬金咧了咧嘴,胡子飞扬道:“一百文不多,冬天有这热乎乎的火炕,能让俺舒舒服服的睡大觉。”
秦琼点点头,“有这火炕在,某冬天能好过很多,倒是得多谢殿下发明此物了。”
李玄霸拍了拍秦琼肩膀,笑道:“叔宝老哥客气,你护我二哥半生,流血最少有几斛,屈屈一个火炕怎可答谢于你,待他日有好东西,必定想着你。”
“哈!那某就先多谢逍遥了。”
一百文铜钱而已,大唐君臣可不会在乎这点小钱,能睡在热乎乎的炕上,那才是最重要的。
笑谈过后,李玄霸搀扶着李渊返回寝宫,玩笑似的叮嘱道:“老爹,你的腿还没好利索,回去歇息吧,等到那火炕烧好,在上面多住几天,就是别被火炕烫糊了,那我可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你当老爹没有知觉了么?凉热我还能不知道!”
被李玄霸一说,李渊也乐了起来,拍了下李玄霸的肩膀,笑骂道:“去和你二哥他们议事去吧!不用操心我一个老头子,另外,多努力一些,早点让我抱上我的小孙子,我还没有享受过当个真正的民间阿翁呢。”
“咳咳……知道了、知道了,孩子又不是说有就有的,放宽心等着吧!”
被李渊这么一说,李玄霸逃也似的逃出大安宫,真是的,自己和雪儿、兴璇才结婚多少时日啊,抱孙子的事情着什么急,等自己幸福够了再说吧!
“这臭小子!”
瞧着李玄霸落荒而逃的背影,李渊摇摇头,笑骂了一句,随后身子一转,拉着宇文昭仪的手,笑眯眯的走向对面搭建火炕的屋子。“爱妃随朕再看看这火炕,朕刚才没看仔细。”
“是,陛下。”
宇文昭仪应了一声,带着嘴角的笑容随着李渊往前走去,自逍遥回来后,陛下的心情真的开朗了好多啊!
大唐粮草王 第219章自己当诱饵(第二更)
出了李渊的大安宫,大唐君臣返回两仪殿,谈论政事,顺带吃了顿廊下食,也就是大唐特有的工作餐。
今天不是大朝会,加上有李玄霸在,倒不用让众人去飞檐下的廊庑上坐地吃午饭,入殿团坐,倒也挺热闹。
工作餐就是简简单单的油泼面,倒是没什么好提的,倒是三下五除二吃掉一碗油泼面的李玄霸对民部尚书裴矩提出了新的要求。
“裴尚书,那两百万贯的银钱绢帛不必运去我的王府,由你民部代我收那民间之粮可否?”
“陛下,您看?”李玄霸的要求倒是让裴矩为难了,民部怎么说也是政府机构,为唐王收粮食虽是为国为民,但也算是为私人做事,有违大唐律法。
“即是为大唐收粮,破例一次又何妨,玄成,你可反对此事?”李世民赞同了一下李玄霸,又转头问了下一旁的魏征,这处处劝谏的谏议大夫要是不同意,还得在争论一番呢。
“可!”瞅着面容平静的李玄霸,魏征头疼了好一会儿,这才咬了咬牙,从嘴里挤出一个字。
这唐王殿下打破的大唐律法可是够多了,怎么就不见他消停呢?陛下都多次纳谏了,也不知道这和唐王殿下什么时候能做到纳谏一条啊!
纳谏不纳谏的,李玄霸可不管,既然这死犟的魏黑子同意了,他的计划也就可以展开了。
“那劳烦裴尚书回去开个条文,今日起各地常平仓每天开放式收购今年秋粮,最低贱的黍米收购价格二十文一斗、稷米二十文、麦子粉三十文、稻米一百八十文……”
说到这,李玄霸嘴角闪过一抹诡异的笑容,“另外,卖粮食的必须是有着‘手实’的百姓,大户人家的粮食我可不收。”
“收购价格多少?”
大唐君臣都没有注意到李玄霸嘴角的诡异笑容,因为他们此时正震惊于他所开出的收购价格。
见李世民和众位大臣停住手中吃饭的动作,捅了捅耳边表示不敢相信,李玄霸抿了抿嘴,再次重复道:“黍米收购价格二十文、稷米二十文……”
听到李玄霸说的价格,长孙无忌等人愕然的看着他,李世民却眉头皱了一下,右手食指无意识的敲着桌子,细细思索起来。
“殿下”,裴矩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打问道:“殿下巡视蓝田县农庄的时候,那些里正没有和殿下说这朝廷次收秋粮的价格吗?”
“说了,黍米的收购价格是六文一斗。不过我觉的太低,所以提高一下,但只收有着‘手实’的百姓家里今年的秋粮,大户人家的粮食我可不收。”李玄霸点点头,解释了一句,却又再次强调了一下最后两句话。
“殿下的意思是,您从国库‘借’的那两百万贯的银钱绢帛,全都是这个价格收购今年的秋粮?”
裴矩不得不再问一次,六文钱一斗粟米的价格是大唐君臣看今年国库收入暴涨,所以才提的两倍收购价格,如今殿下这一提再提,已经快到七倍价格了。
李玄霸挑了挑眉头,环视了一圈表情各异的殿内众人,颔首道:“对!就是如此!先花本王借的这两百万贯,其后再说其他。”
“可……”
“好了,这两百万贯银钱既然是逍遥的,当由逍遥做主。”眼看裴矩还要发问,坐于上首的李世民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随后若有所思的瞅了一眼继续开吃的李玄霸,对殿内众臣挥挥手。
“今日朝会就算结束了,自回各处理政去吧!”
“喏!”李世民发话,裴矩收回要说的话,和长孙无忌等人齐齐拱拱手,退出两仪殿。
群臣一走,李世民长身而起,走到还在大吃二喝的李玄霸身边,抬手敲了敲他的桌子。
“噹噹噹!”
李玄霸抬头看过来,李世民皱眉道:“逍遥,你收粮的条件里面可是有漏洞的,那‘手实’可不能阻止你口中的大户人家去常平仓卖粮食。”
“我知道,但我要的就是漏洞。”手实,大唐的平民身份证,哪个大户人家的下人没有,下人没有,佃户也有的。
吃掉最后一口油泼面后,李玄霸擦了擦嘴,在李世民无语中解释道:“不说优先收购百姓家的秋粮,那些所谓的‘大户人家’怎么会知道我手中钱不多,怎么会放心的把家里的存粮拿出来,又怎么会出手对付我。”
李世民眼睛一缩,目露寒芒,“范阳卢氏卢同业!”李玄霸知道的消息,李世民怎会不知,但他却也没想到自己的三弟竟然会自己出头当诱饵,让范阳卢氏出手对付他。
李玄霸摇了摇食指,淡笑道:“不止!这次看看哪几家出手吧!我可是想看看到底是谁抢了唐王王妃给百姓买的粮食呢。”
说话的时候,李玄霸面上的笑容很是阳光,很是灿烂,眼睛却渐渐变得赤红起来。
他当日返回长安时所见的情况还历历在目,他又怎会忘记,那闭门思过的动作不过是为了让那些粮商后面之人降低防御心罢了。
贼人能在巧合的时间、巧合的地点、巧合的劫走运往长安城的粮食?
李玄霸可是不相信,他倒是要看看哪些粮商是站在那些贼人的后面,又有哪些人是站在那些粮商的后面。
注意到李世民担忧的眼神,李玄霸洒然一笑,无所谓的耸耸肩。“二哥放心,两百万贯而已,这点钱我还是耗的起的,我的安全你也不用担忧,你帮我往外面散布点消息,之后就等着看好戏吧!”
“对了!”
李玄霸才要告辞,忽然想起了一些事情,抬手从牧场空间中拿出两只鸽子。
“扑棱棱、扑棱棱”
鸽子一出空间,在大殿里面来回飞舞了两圈,随后落在李玄霸左右肩膀之上,蹭了蹭李玄霸的脸颊,“咕咕、咕咕”的叫着。
“二哥,这两只鸽子给你,有什么紧急消息就写在条子上,让它们带给我,它们能寻找你这里和我那里。”
没有老爹腿寒之症发作的事情,李玄霸还险些忘了他空间中所养的这些鸽子,有着空间驯养加定位作用,这鸽子也不用经过一番训练才会变成信鸽,倒是省了他不少事情。
瞧着飞过来的信鸽,李世民笑着摸了摸,笑道:“好,这鸽子倒是比那大雁小了不少,目标小多了。”有了鸿雁小灰送信的事情,他倒是不会对这鸽子送信感到惊奇。
“平时没事,你就喂它点唐王米,可别假手他人,让别人喂熟了。”
“知道了,你做什么去?”李世民应了一声,眼见李玄霸起身往殿外走去,好奇的问了一声。
“看看我的宝贝侄女去,要是让她们知道我来了皇宫不看她们,她们该不理我了。”
大唐粮草王 第220章面上繁忙、暗流涌动
回到蓝田县,李玄霸让人找来了陈志德等二十名里正。
“各位里正,明日起常平仓开始收粮,可让农户们运粮来县里售卖,粟米二十文一斗,其他粮食的收粮价格也依次上涨。”
“粟米二十文一斗!”
“我没听错吧!真的是二十文一斗?”
“这是收购价格还是买粟米的价格?”
闻听李玄霸的话,陈志德等人的身子哆嗦了一下,眼睛瞪得溜圆,嘴巴也张的老大,愕然的看着李玄霸。
二十文一斗不是买粟米的价格么?怎么收购的价格也是二十文一斗?比上一次的六文钱高了两倍还多。
“对,收购一斗粟米的价格就是二十文。”
李玄霸点点头,知道陈志德愕然的原因,却也没有解释,而是指着陈志德道:“你们二十人中,就你会盘火炕,下午教教他们如何盘火炕,明天起分二十队入长安城给那些大户人家去盘火炕,一个火炕一百文,不是一家一百文,不要少收了。”
“优先的是秦琼、程咬金、长孙无忌等国公的家中,可是记住了。”
“是,殿下。”被李玄霸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击中,陈志德等人也没有时间细想,呆呆的应了一声算是回答。
见此情况,李玄霸耸了耸肩,起身往后院走去。
一日未过,朝廷颁布的新的收粮价格从长安城成波浪式往四周传开,引起一片鸡飞狗跳,热议阵阵,疑惑阵阵。
泾阳县,一个三十多岁身着灰布麻衣的男子快速冲进家中,扯着嗓子冲着自己的娘子高声喊道:“四娘,快快快,快把那刚晒好的粮食装好,我马上运到县城去。”
“急啥子?晒完一起运去卖多省力。”男子话落,院内忙着晒粮的村妇擦了擦头上的汗,高声的回了一句。
“你个女子知道个啥!城门口贴的告示上说了,一斗粟米的收购价格是二十文一斗”
“啥?二十文一斗?朝廷给的价格也太高了,这里面不会有什么事儿吧?”
“这能有什么事,朝廷给的价格高还不好,可别胡思乱想了,赶紧帮我收拾,把家里刚晒好的粮运到县城去。”
“好嘞!好嘞!这次终于能给娃扯个新衣裳了”
……
长安县,“快把那新粮装好,趁着现在价高,赶紧卖出去。”
万年县,“赵四,赶紧把你家粮推出去卖了呀,一斗二十文,往年价格的六倍还多啊!”
百姓们可不知道这收粮价格到底是朝廷定的,还是李玄霸定的,反正朝廷给出的价格够高,那就得赶紧卖,免得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
家家户户运着刚刚晒好的还有余温的粮食赶往最近的县城,抬进朝廷的常平仓,随后拿着卖粮的钱欢欢喜喜的去了集市,买那家里早就断了的油盐酱醋,顺带给家里的娘子和孩子扯上几尺布料,做上一身新衣裳。
当然,这紧张忙碌的景象不只是在其他县城,李玄霸治下的蓝田县是更加忙碌。
毕竟,蓝田县下面的二十个乡的农户,得在二十名里正的带领下,赶赴长安城内,给秦琼、程咬金等国公盘那火炕,赚着手艺钱。
两头一起做事情的话,难免有些手忙脚乱的感觉。
……
整个大唐,面上一片繁忙的景象,看上去很是喜人,底下却也暗流涌动,不少人家也在冷眼注视着上面之人。
长安城卢家,后院中,和李玄霸有着一面之缘的卢一凡、卢宏图、卢心远三人正垂手而立,三人对面坐着一位面容清瘦,满身儒雅之气的中年男子,卢家长安城负责人卢同业。
卢一凡拱拱手,汇报道:“爹,我们探清了,大大小小的县城都开始收今年的秋粮了,价格和您说的一样。”
卢宏图不见了那日高傲,恭恭敬敬的对卢同业拱了拱手,“二叔父,长安、万年等县,门口贴着收粮时间都是半个月,那蓝田县也是如此,也和您说的吻合。”
卢心远同样道:“二叔父,我们没有探查到那逍遥王府往外售卖东西,应当是他们现在的银钱很足,不担心无钱收粮。”
“好,不错,你们倒是可以为家里分担一些事情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