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一桩桩,一件件所有事情不断在李承乾的脑中闪过,这些都让他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
“这回你可真的明白了?”长孙见儿子不再说话,心中不由暗暗点头,如此表现才是真的明白。
“母后,难道儿臣就真的谁也信不得了么?”李承乾的语气中带着疑惑与悲凉。
“这需要你自己去考虑,到底谁可以相信,谁不可以相信。一个多疑的皇帝不会被朝臣接受,但一个任人摆布的帝王同样不会被接受。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作一个国家的主宰远比你想像中的难。”
从长孙那里出来之后,李承乾显的有些郁郁,感觉自己已经快要得上抑郁症了,这段时间老李、长孙、还有舅舅,每一个人都在给他上课,不断的给他灌输一些东西,有些是矛盾的,有些是一致的。
这里面没有相信谁的问题,屁股决定脑袋,每一个人的经验都和自己切身经历有关,他相信这三个人都不会害他,但让这三个人满意就真的可以作一个君王么?未必。
李承乾努力的在回忆以前学的那些哲学课,想试着从里面找到一些答案,最终无奈的现一点用处都没有,对于实际情况来说,甚至不如一句民间俚语有用。
出头的椽子先烂,李承乾想了半天,总算找到了症结所在。
太子本就受人关注,自己再玩了命的去折腾,有今天这样的结果真是一点不奇怪。也难怪老李一直在说少折腾,别折腾,现在总算是知道为什么了。
表现太抢眼,又不肯和世家、望族妥协,这才是自己被关注、打压的根本原因。
想通了自然很多,就连黑漆漆的夜空都变的明亮不少,将两手背在身后,带着一脸担忧的林晓晓和愣愣的‘光头王’,李承乾准备回去看看自己‘兰若寺’被糟践成啥样子。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心情大好的李承乾终于还是没有忍住,诗性大。
“好诗!”一个声音从不远处的‘兰若寺’门口传了过来,待得到了近处才现,说话的竟是房玄龄等几人,簇拥着李二正从里面走出来。
宴席已经结束,老兵痞们都是被抬出去的,只有平日里极重形像房、杜、长孙等几人现在还能勉强保持清醒。至于李二陛下,压根就没喝多少,一是没人敢灌他,二是本身酒量大。
“儿臣给父皇见礼,见过几位叔伯。”虽然距离上次见面没多长时间,但规矩罢在那,不作就是无礼,要被教训的。
“免啦,后面的是什么,一起说了吧。”李二陛下懒散的摆摆手,然后说道。
结果,半晌没动静,引的李二瞪起眼睛:“逆子,后面几句是什么。”
“没了,就两句。”李承乾尴尬的伸出两根手指比了一下。
后面的实在想不起来是什么,刚刚也就是有感而,平时如果让他说就算是前两句都想不起来。
“哎……。”叹息声不断传来,却是长孙无忌等人在失望的摇头。
“逆子,你……”李二陛下差点没气晕过去,原本打算让大小子把后面的接下去,给自己长点脸,结果……,打的拍拍的。
看着老李抬的手,先往后退两步,省的被揍,然后李承乾才愁眉苦脸的说道:“父皇,这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儿臣只是一时有感而,确实没下句。”
“好一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以臣看来,此句比刚刚那句好上许多。”长孙无忌出言将话题引开,身为舅舅总不能看着外甥被揍吧,而且他的确认为这句不错。
“哼。”李承乾能及时把话圆回去,收回打脸的手,李二陛下还是比较满意的,哼了一声算是原谅他。
“不过依臣看来,只怕殿下这两句后面怕是还有下文吧?”就在李二陛下打算放李承乾一马的时候,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响了起来。
待李承乾惊疑着扭头望去之时,才看到一直站在房玄龄身后走出一位6o来岁的老者。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送来‘战书’的王珪王叔玠。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88章 累
别人都打上门来了,当然不用再客气,王珪既然敢站出来,李承乾自然也不能怂了,必竟老爹和舅舅就站在一边,这两人总不能看着自己受欺负。
是以当下李承乾便开口反问道:“听老大人话里的意思,似乎对诗词一道颇有研究。”
“殿下过奖了,研究谈不上,只是略有得体会而以。”身为谏议大夫,老王自是不会惧怕李承乾一个小小孩童。
虽然小李同志有神童的美誉,不过这并不能改变他是一个小孩的事实。
老王头原本挺好一人,现在为了家族,竟也豁出老脸急赤白脸的上阵。可见这‘家、国、天下’在这些世家大族之中是多么根深蒂固。
“如此说来某前几日偶得的几句词,却是有了请教的地方。”李承乾嘴角带着一丝笑意说道。
“殿下且说来听听。”老王头饱读诗书,亦是博学之辈,涉及家族脸面之争,如何肯退,当下点头应了下来。
小李与老王之间一番对话针锋相对,皆是寸步不让,四周人等亦是不再作声,都是冷眼旁观,李二陛下眼角抽动,心中暗恨世家目中无人的同时,却也是无能为力。
与世家的争斗只能是一点点的试探,否则如果大动干戈势必引起政局不稳,大唐境内也将再度峰烟四起。
眼下的情况,也只能看自家大小子的手段是否能压老王头儿一头。皇家与世家,自从老李想要破除五姓七望那天开始,就变的势如水火,明争暗斗,互相算计各种招式层出不穷。
李承乾以小一辈的身份参与到老辈的争斗之中,其中凶险他自己不知道,但当爹的老李又如何能不知道。
只要能把自己的继承人打压下去,彻底的没了信心,那么老李这一生就算是将世家打压了又能如何?到头来后继乏力,所有的努力也将化为乌有。
不过就在四周人等各怀心思,老李心中忐忑之时,李承乾却胸有成竹般笑笑,朗声说道:“老大人且听好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少年人清脆的童音在一众大佬中朗朗响起,只第一句就让所有人勃然变色,由其是老王头,更是脸色惨白。至于伟大的李二陛下,眼角不跳了,拳头也松开了,紧绷的嘴角甚至扯出一丝弧度,那样子分明就是在笑。
在场的都是千年狐狸,饱读诗书,博学广记之辈,诗词好坏只第一句就能听的出来。
苏仙的赤壁怀古得后世千年传诵,岂是一般人可比,开篇便是大气磅礴,以时间及空间为广阔背景。
几乎是在瞬间,场中所有人第一个念头就是老王头完了,这词怕是能和那《将进酒》比肩之作,已经评无可评。
然后李承乾却并未停下,既然要踩人,那就踩到底,不踩的尽兴岂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半阕,只背到一半,李承乾陡然住口,看着面色惨白的王老头言道:“老大人,承乾此词只得上阕,这下阕无论如何也续不上,还请老大人指教一二。”
坏,真是太坏了,连带李二在内,在场众人皆是这般想法。
这上阕都能称得上千古名句了,一时之间,想要接上与让老王头一步登天又有何区别,而且别说现在,就是让老头子回家去想,只怕一年半载也想不出也阕来。
最要命的是,所有人的胃口都被吊起来了,等着下阕,这小子突然说没了,这不是要了亲命么。
至于站在原地不住摇晃的老王头,现在已经没人在乎,这老头儿输定了,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最后如果不是老李同志厚道,言称老大人不胜酒力的话,只怕老王头只有装晕一途。
只是将王老头送走之后,无论老李同志使出何种招式逼问,蔫坏的李承乾都死活不承认有下阕,最后老李无奈,只能放弃,连同四周期待的长孙无忌等人也是失望而归。
这不是李承乾放叼,实在是下阕没法背,因为他没办法解释那句‘早生华’。
只有上半阕的《赤壁怀古》自此成为绝响,如果李承乾人到中年的时候想不起来的话,那就只能等几百年之后,苏仙兴致来了才能将下阕续上。
李承乾认为,现在自己的绰号可以改成毁诗不倦,一个晚上,已经毁掉两诗一词,继续下去只怕后世的唐诗宋词3oo想要凑齐怕是很难。
不过这一切和李承乾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是埋在绝阴之地(作者这几天正在看灵异类小说),13oo多年以后,只怕他骨头渣子都烂没了。
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次了,李二陛下刚刚走的时候又警告他一次,让他少得瑟,今后怕是要过一段‘隐姓埋名’装孙子的生活,否则他这根出头的椽子非被人用锯子锯了不可。
习惯性的趴在榻上,手里不断摆弄着六块玉佩(对,就是六块,因为刚刚老李又给他一块),半年来的事情一件件在脑中闪过,突然有一种有志难申的感觉。
为了不被怀疑,李承乾已经在极力的收敛,没想到还是成了最出头的那个。
只是好在政治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措施没有对李二和长孙讲过,否则只怕现在李承乾已经是李二眼中的头号大敌。不容于世家,又不容于李二,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李承乾突然开始想家,想那个并不大的家,脸上爬满皱纹的老爹,嘘寒问暖的老妈,还有那个调皮捣蛋、古灵精怪的小妹。
不知道他们现在过的好不好,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在那边有没有被烧掉?如果现在穿越会不会回去?
总之李承乾的脑子很乱,一会儿是老爹,一会儿是李二,家中小妹和李丽质也会时不时的跑出来,疲惫的感觉爬满全身。
一夜之间,苦逼的李承乾果断的病了,而且还不是装的。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89章 又生病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李承乾这一病就是七天。浑浑噩噩,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的时候也只是有意识,整个人却是动不了的,状态类似于鬼压床。
至于糊涂就不用说了,这个时间段是比较好混的,反正迷迷糊糊一下就过去了。
七天中听过李二的叹息,也听过长孙哭泣,大妹来了更是哭的稀里哗啦,鼻涕眼泪搞了李承乾一脸,还差点没把他压死。
李泰、李恪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好一点,至少保有理智,没扑上来,也没哭,只是嘀嘀咕咕的说了些祝福的话,希望他早点好起来。
最要命的是一个姓秦的道士,打从一开始就有他,天天在旁边嘟嘟囔囔,又听不清他说些什么,总之烦的要命,有时李承乾甚至恨不得一直糊涂下去,总好过听他嘟囔。
长孙是每天都在的,因为每一次李承乾清醒的时候都会听到她的声音;李二也经常会来,因为有一半清醒的时候老李是在的,不过这一半的时间中有一半是听老李在脾气训斥御医。
这一切让李承乾心里很难受,很想告诉他们自己没事,别那么担心,但身体完全不受控制,就连眼睛都动不了。
所以他只能静静的躺着,任由那些御医将各种药水灌进肚子里,然后用各种针在身上折腾。这又让李承乾想到了老孙,穿越大唐必须随身携带的老孙怎么被忘记了呢。
七天生不如死的日子过来下,眼球终于在李承乾不断的偿试下可以动了,这让随时关注着他的长孙份外的高兴,又把御医叫来,也不管李承乾乐意不乐意,‘咔咔’就是几灌子药水灌进去。
那个嘟嘟囔囔的道士也嘟囔的更加起劲儿,就好像李承乾能有反应全是他的功劳一样。
又过了两天,李承乾才终于可以控制着身体睁开眼睛,五天之后已经可以坐起来,再五天可以让人扶着下地晃几圈,等到苏醒后的第十五天已经可以自己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不过长孙不放心,又让他继续调养了五天,终于李承乾彻底恢复,再度变成一条生龙活虎的好汉。
可当李承乾决定出宫走走权当散心时,却悲催的现,假期满了,又到了上朝的日子。
朝堂上还是老样子,长孙无忌、李靖等人在睡觉,程妖精在挖鼻屎,房、杜、魏双目低垂在打盹……,反正以前啥样现在还是啥样。
御史依旧在弹劾,只是把奏折上的人名换了一下,不过这次多了一个全国春耕情况汇报。
总之平淡的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不过老王头没来,听长孙无忌说那老头上去回去和自己一样病了,到现在还没好利索,所以跟老李请了三个月的假。
李承乾也想请假,不过看着老李的黑脸,没敢说。
那些王家一系的官员好像把李承乾给忘了,没人再提他,或许因为他大病初愈,这帮人不想触了老李的霉头。
只是散朝之后因为走的慢了,被老程堵个正着,这老货没轻没重,趁李承乾没防备,伸手就掀他上唇,看到大牙没长出来,不禁摇摇头嘀咕一句:“还是那么丑。”
这把李承乾给气的,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憋晕过去,还好老尉迟及时解围,把老程推到一边,让他好受了些。不过随着一句:全身没二两肉,和以前一样怂,李承乾就对大唐武将的语言能力不再报有任何期望。
老秦很厚道,说了句:恢复的不错。
李靖是稳重的,信奉中庸之道,相信过满则溢,所以他很小心,很谨慎,一般不和李承乾有过多的接触,对于大病初愈的他也只是点头问候一下了事。
李绩更是精的跟猴儿似的,躲李承乾老远,就像他身上有臭气一样。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大部分人在李承乾与王家分出胜负之前是不打算和他有过多接触的,必竟谁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当然,像程妖精和老尉迟这样老李死粉还是有的,比如侯君集,比如房、杜,又比如段大将军。
一轮问候,一圈回礼,把身体刚刚恢复一些的李承乾弄的一脑门子汗,愈让老尉迟摇头,坚定的认为他有些怂。
好在大部分文官还是比较克制,或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所以没有过来问候,否则李承乾只怕第一天上朝就得累趴下。
病好后的第一天的朝会就这样混过去了,最大的收获是李承乾得到了可以不读书的权力,只要和孔颖达评说古事即可。
这可是皇帝老子亲口说的,原因就是他身体不好,李承乾更立刻把这一条奉为最高圣旨,恨不得让老李同志亲笔写下来,拿回‘兰若寺’点香供着。
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去,计划着‘深藏身与名’的李承乾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努力的装孙子,努力的让自己的影响力淡化。
就连‘光头王’回报说老苏到了都没有过多的兴奋,只是和苏定芳进行了一夜长谈之后,便将他安排到太子右卫率里面。老李收集名将的能力丝毫不在自己之下,所以李承乾这次决定消消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不过时间长了,总觉得好像忘了什么事,问林晓晓,摇头表示不知道,试着问问‘光头王’,结果还不如问脚趾头。
不过在一次和长孙冲的聊天中偶然提起裴行俭的时候,李承乾忽的狠狠一拍自己的脑袋,驴日的,竟然把豆油的事儿给忘了。
原本定的是七天之后过去,现在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不知道老郑头着急没有。
当下李承乾把长孙冲丢到一边,急吼吼的就叫‘光头王’还有新侍卫吴辰把他的破马车弄来。
吴辰是老薛推荐的,说起来算是他师兄,武力值不下于老薛,暴力值不下于老席,最高战绩:干挺‘光头王’。
因为其懒散的性子不适合军营,所以才被老薛推荐到李承乾这里。必竟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跟在李承乾身边,至少也能混个出身,将来说不定也能封妻荫子啥的。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0章 红火的小村子
借着王成武和吴辰去弄马车的功夫,长孙冲从李承乾口中知道了豆油的事,兴致勃勃的非要跟着一起去看看。
老马破车,伴随着‘嘎吱嘎吱’的声音离开皇城,一路向着长安城外赶去。车中长孙冲嫌弃的四下打量着,最后撇撇嘴说道:“表弟,你这车啥时候换换?这也太破了。”
被老头子长孙无忌揍过三次之后,长孙冲终于把称呼换回来,不再使用‘高明贤弟’四个字。
“换啥?这叫体会民间疾苦,因为这车我还被魏黑子表扬过呢。”拍着快要掉下来的车厢板,李承乾沾沾自喜的说道,毫不在意长孙冲担心的眼神。
“你可拉倒吧,一会儿在崇仁坊那里把我放下,你这车我是不敢坐了。”长孙冲用手指扣扣车厢地板,竟然扣下好大一块木片。
“不坐拉倒,回去骑你的小花去。”李承乾一把将长孙冲递到眼前的木片拍掉,翻着白眼说道。
小花是一匹马的名子,因为长孙冲总说自己的马漂亮,所以李承乾给他的马起名叫小花。只是这兄弟俩吹牛吹的太嗨,等想起告诉‘光头王’去崇仁坊的时候才现,早就错过了。
到了城外小村,李承乾惊讶的现这里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再也没有以往清冷的样子。甚至如果不是那匹老马死活不再往前走,就连赶车的‘光头王’都没有现已经到了地方。
从车上下来,饶有兴致的四下里打量,现村里除了原先油坊的位置外,其它地方都在大兴土木,有的盖新房,有的建仓库,远些的地方两座新的油坊正在施工。
远处一群衣着华贵的人围在油坊那里,因为离的太远,所以不知道他们是在讨论什么,不过李承乾的目的地就是那,信相很快就能知道。
长孙冲也从车上跳下来有些好奇的跟着李承乾,‘光头王’和吴辰还有长孙冲的侍卫则是牵着马默默的跟在两人身后。
至于李承乾的马车,丢在村口的大树下就可以了,周围连拉货的马车都比他的漂亮许多,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有人会偷。
一路进村,还没到油坊,就看到郑老汉推开人群迎了上来,隔着老远就满脸堆笑的招呼道:“高明少爷,小老儿总算是把您盼来了。”
“老伯,一段时间不见,你这气色可是越来越好了。”李承乾打量着郑老汉,半开玩笑的说着。
老头子现在已经没了以前那一身土里土气的打扮,衣着虽不光鲜,却也是干净整洁,整个人显的干练许多。
“托您的福,小老儿现在也算是薄有些积蓄,整个村子也因为这油坊获益良多。”小老头儿笑呵呵的说着,像是占了很大的便宜,看的长孙冲有些好奇,李承乾和这个村子有什么关系。
“有收益就好,只是我要的那些……。”
“这您放心,全都给您留着呢,足足好几百斤。”郑老汉边说边引着李承乾等人向着仓库的方向走过去。
眼看着郑老汉带着李承乾等人往仓库走,刚刚围住老汉的一群人立刻不干了,纷纷围了上来,打算讨‘公道’。
不过吴辰手把横刀彪悍的往地当中一戳之后,又全怂了,纷纷缩回原地老远的喊道:“老郑头,你不能不守信用啊,我们可是交的订金的。”
“表弟,刚刚喊的那个好像是迎宾楼的帐房吧?”听到身后的喊声,长孙冲扭头看了一眼后,问李承乾。
“我怎么知道?我只去过一次,还是吃的霸王餐。”李承乾翻了个白眼说道。
不理会身后那帮人的叫嚣,跟着老郑头进仓库。
老郑头也不含糊,任凭后面一群人怎么喊,压根就没回头,有王爷在身边,谁特么还搭理那帮帐房掌柜。
仓库里七、八个大大的木桶摆在一个角落,上面盖着木板,看样子是防止落灰。
老郑头打头,先走过去,没怎么费力就掀起一块木板,然后再将木桶的盖子打开,一股熟悉的笨榨大豆油气息顿时充斥着李承乾的鼻腔。
趴在桶边上,看里面看看,仓库里黑漆漆的看不甚清楚,好在老郑头在边上拿来一个木勺子,从桶里舀了一些出来,拿到有光的地方让众人观看。
外面的那些帐房们已经不吵吵了,刚刚长孙冲回头的时候已经被有心人认出来,私底下商量一下,一致认为闭嘴是最好的选择。
“这就是豆油?除了颜色不一样,看着也没什么嘛。”长孙冲先看看,然后对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却不可置否的看了他一眼,没说话,接过老郑头的勺子拿在手里认真看了看,无论颜色还是味道,都和后世差不多,除了过滤上有些问题,里面有些杂质,其他并没什么不同。
当下点点头,对郑老汉说道:“算一下吧,看看一共多少钱。”
“少爷,不是小老儿矫情,这真要说起来,还得我们给您钱呢。”一听要算钱,老郑头连连摆手,说出一翻道理。
仓库中这些豆油全都是李承乾6续派人送来的5ooo斤大豆榨出来的,可油榨出来之后剩下的豆饼李承乾却没说处理的方式。
加上李承乾上次来过之后一去不复返,豆饼时间长了又容易坏,所以老汉没招的情况下就把那些豆饼给卖了。
卖豆饼的钱放在哪里老汉都不放心,结果又拿去买豆子,买了豆子又榨油。这一次的出的油老汉试着拿到城里去卖,结果一不可收拾,卖到后来最大的酒楼迎宾楼都到他这里来买油。
“少爷,村里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都是托了您的福,老汉现在怎么可能要您的钱呢。”郑老汉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而且老汉心里还转着其他的念头,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不知道怎么开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