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手谕不假,老萧自然放心,同样恭恭敬敬的将手谕收好,随后才继续说道:“殿下,不知陛下有没有规定厘定度量单位的标准?”
“呃~,这道没有。”李承乾琢磨了一下,才想明白老萧说的是什么。
任何单位都有基准,比如大唐重量单位以两为基准,十枚李渊武德年间行的开元通宝为一两,千枚为六斤四两。
多么操蛋的算法,想知道一斤是多少?回去慢慢算吧,用壹23肆的计数方式来算,保你算的********。
“不过此事老大人找个时间去我父皇那里问一下便是。”不等老萧继续问,李承乾就接着自己前面的话头说道。
只是口一个‘我父皇’,怎么听都是在以势压人。
一个下午,老萧头基本上过的是神不守舍,重新厘定度量衡决不是随随便便定个标准就行的,这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比如怎么和以前的那些标准换算?如何让那些习惯了旧标准的人接受?这些都是问题。
反正就作者来讲,如果突然跑来一个人,说十进制改九进制了,作者是决不接受的,一是算起来麻烦,二是太特么别扭。
不过这些对于李承乾来说不是问题,他只管出主意,能不能完成,完成的怎么样和他没关系。
弄的好了,名传千古;弄的不好……,那就不用说了。
至于说重新厘定新度量衡是否真的能名传后世的问题,兄弟们想想aple,这些都是定标准的,比尔和老乔有谁不知道的么?只要用一天apple,就会想到老乔吧?
当然,如果重新厘定之后不被人接受,那就不是李承乾的问题了,机会给了,抓不住有什么办法。
神思恍惚的老萧最后是坐着李承乾的破马车走的,小李同志担心老头子现在的状态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果走丢了,麻烦可不小。
第二天上朝,小李同志如愿以偿的听到老李的口谕,由萧禹总领,长孙无忌、房、杜等人配合,重新厘定度量衡。
总算是把这个老家伙送走了,李承乾心情大好。
而且如果老头子表现好一些,以后方方面面的事情配合一些,李承乾同样不介意和他说说重量与容量间的换算,质量和密度的关系等问题。
老头子喜不喜欢听,愿不愿意听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承乾可以在这里找到折腾人的乐趣。
这段时间‘天将降大人与斯人也……’李承乾听了不下二十次,所以他打算有机会的话让老头子也‘温故而知新’一下。
总之,今天日个好日子,太子少师有事儿干,不会再来找他麻烦,拉的整个人瘦了三圈的吴辰和‘光头王’已经回来,日子终于可以恢复正常了。
带着腿依旧有些飘的老吴、老王,李承乾决定去看看苏定方,还不知道老苏在这里待的习不习惯呢。
“苏烈见过太子。”已经是副率的老苏身形笔直,如高山般挺立,声如洪钟,典型的军中硬汉形像。
“免了免了,老苏,这几天过的怎么样?习惯不?”走到老苏身边,看着这个比自己高出好几头的壮汉,李承乾在询问的同时,不禁感慨,幸好军中还有老苏这样的人,如果都跟程妖精一个德性,这大唐怕是要完犊子了。
“挺好的,同僚也都不错,对苏某颇为照顾。”老苏跟在李承乾身边,向署衙内行去,边走边说,语气中带着一丝以前没有的畅快。
现年三十一岁的苏烈,十五岁随父征战杀场,一直到了武德六年,刘黑闼挂了之后,才回到故乡隐居不出。
一生征战十余年,到头来只能作一个农夫,埋于乡野之间,哪怕再如何淡薄名利,心中也是有些不甘的。
所以当纥干承基找到他,出示了太子印信之后,老苏的心就更也安定不下来,考虑了几天之后,便告别家人跟着那反骨仔进了长安。
“老苏,有没有想过把家人接来?”进了署衙苏定方办公的地方,李承乾随意的找了把椅子跳上去,和声问道。
“还是等安定些再说吧。”老苏面有难色,他必竟是刚到长安,自己都还是住在军营,把家人接来岂不是要睡大街。
“老苏,你这人不实在,有啥难处就说,我这个太子虽然没啥大能耐,但给手下解决些困难还是可以的。”看着为难的老苏,李承乾撇嘴说道。
“苏将军怕是没有住的地方吧?”和老苏同病相连的吴辰这时开口说道。
被吴辰的话一提醒,李承乾顿时狠狠在自己脑门上拍了一下,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老薛、老席,吴辰、‘光头王’这些和李承乾接触的都是单身汉,住军营还是住青楼李承乾是完全不用管,突来来个有家的苏烈,一时之间还真没想起来住的问题。
“殿下,无碍的,军中饷银不少,等过段时间某攒够了钱,买一一处院子,再接家人来过不迟。”一条响当当的汉子,一生戎马十余年,竟然没有攒下一处房产的钱财。
“老苏,你知道你现在是几品官不?”
李承乾突然间换了话题,苏定方心中也是哀叹一声,看来还是高估自己在太子眼中的地位了。
“副率,从四品上。”李承乾伸出四根手指,在苏烈面前狠狠的比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为一房子竟然憋成这样。行了,你也别攒钱了,房子的事我来想办法,你只管给家人写信,让他们来长安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6章 建农场
“这……。”苏定方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李承乾说话跳跃性太强,老苏心脏虽然很强大,但这么折腾着实有点让人受不了。
原本在苏定芳看来,李承乾能把他从山野间翻出来,安排一个从四品上的武职,应该算是看重自己。虽然一直没报备,但老苏已经很知足了,必竟长安还有一大堆挂着武散官的职务,天天咸(闲)的顺屁股淌油的混蛋一直没事干。
至于到兵部报备,有了既定事实,报备应该也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完全没必要担心。等在兵部备了案,很快就会有田产分配下来,到时候再在城里安家置业也不晚。
然而纠结中的老苏并不知道,如果他再晚走两天,那他就会等到李二陛下的诏书,一个折冲都尉的官职就会套在他的头上。
“老王,你去通知老钱,让他在城里找一处三进的院子租下来,钱从石炭司里出。”李承乾虽然懒,但却是急性子,跟苏定方说完也没等他说什么,就扭头对王成虎说道。
“殿下,使不得。”苏定方见李承乾真的安排人去搞房子,当下就要拒绝。
“老苏,房子不是送给你的,等你将来有住处,还要还回来。”摆摆手制止苏定方拒绝的话,李承乾正言不讳的说道。
后世职工宿舍的概念李承乾还是知道的,所以他并不介意搞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让苏定方先住着。
如果将来老苏喜欢大不了他自己买下来,如果不喜欢,房子一退还可以另选他处,反正以苏定方将来立下的功勋来说,并不差买套房子的钱。
“喏!”话说到这个份上,苏定方也就不再拒绝,反正自从他跟着纥干承基回到长安的那天起,身上就已经打上了太子一系的烙印,再怎么也摆脱不了,索性不如大方接受李承乾的好意。
其实不单单是苏定方,就连左武卫的薛仁贵,玄甲军的习君买两人身上又何尝不是印着李承乾的烙印。
房子的事已经定下,李承乾也算是了了一份心事,看着‘光头王’离开的身影,扭头对苏定方说道:“老苏,这练兵一事……。”
“殿下过于着急了。”其它事情可能苏定方不如李承乾知道的多,但一提及兵事,老苏却比他强多了。
“怎么?”李承乾有些不解的问道。
“这才几天啊,好些士卒连殿下说的左和右都没分清楚呢。”苏定方笑着说道。
不过苏定方心中却不得不佩服李承乾的鬼才,竟然能想到那么多的练兵法子,以队列的方式训练士卒的服从性,以对抗的方式训练士卒的荣誉感……。
其它还有一系列的新式训练法,简直就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仔细想来却都有一定的道理。
而且听说左武卫里也有一员郎将在对士卒进行着这样的训练,现在已经有些时日,只是不知效果如何,说不得今后有机会要去见识一下了。
“老苏,老苏,想什么呢?”连续的呼唤将苏定方从走神状态唤醒。
“呃,走神了。”尴尬的笑笑,苏定方面色有些红的说道。
“我想成立一家农场,专门饲养一些家禽家畜,然后让那些对抗失利的军士去当饲养员,你认为如何?”见苏定方回魂回了,李承乾又将刚刚的话说了一遍。
“这,使不得啊殿下,那些士卒只是一时失利,如就此放弃得不偿失啊。”苏定方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
因为一次失利就要去当猪倌,这完全就是个馊的不能再馊的主意了。
“老苏,只怕你是误会了,我说的是一段时间,比如七天,对抗失利的团队要去当七天的饲养员。”看着苏定芳的样子,李承乾知道他是理解错了自己的意图,当下解释道。
李承乾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干那么不靠谱的事情。
就算是他真想这么干,只怕老李同志也不会同意,弄不好老李说不定还会让他也去养几天猪。
听完李承乾的解释,苏定方才算是长长的出了口气,感觉这太子有点不靠谱,简直就是太能折腾了。
略一犹豫之后,苏定方才缓缓问道:“不知殿下此举有何用意?”
“培养士卒的集体荣誉感。”李承乾习惯性的蹲到椅子上,这是他到了大唐之后思考问题时养成的一个习惯,每次想事情入神的时候都会这样。
对着露出迷惑之然的苏定方,李承乾缓缓说道:“我大唐现在国泰民安,已有盛世之像,不少人甚至建议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更有人甚至放出铸剑为犁的风声,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士卒的战斗力?”
“真有这样的说法?”苏定方皱眉问道。
作为一员武将,老苏向往的是开疆拓土的生活,如果真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还混个屁啊。
“很快你就会听到的。”李承乾誓言旦旦的说道。
很快就要征突厥了,等打完了突厥,只怕那些儒家的腐儒们就要进行这种宣传。
苏定方沉默了半晌,缓缓摇摇头,按照他的理解,好像还真有这样的可能性。
“就这么办吧,你先进行一些基础的训练,农场的事情我会回去安排。”默默无语的坐了良久,李承乾从椅子上跳下来,对苏定方说道。
“为什么一定要是农场呢?其他方式就不能培养士卒的荣誉感?”看着要离开的李承乾,苏定方问道。
“别的方式当然可以,不过反正农场也要开,将那些失败的混蛋废物利用一下也不错。”李承乾笑着反问道。
苏定方依旧有些迷惑,因为李承乾说了半天也没有说为什么要办农场,而且他认为让那些对抗失利的士卒去养猪是在浪费时间,不如让他们加紧训练来的重要。
“老苏,你以前的那些士卒,我是说那些残疾的士卒都在干什么?”李承乾叹了口气,又问了苏定方让他觉得毫无关联却又有些伤感的问题。
看着默默无语的苏定方,李承乾对他的理解能力表示担心,拍拍他的胳膊说道:“你不觉得建一座农场,给那些伤残的士卒提供一份工作,是一件好事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承乾的话让苏定方如遭雷击,猛的抬头,盯着李承乾看了半天,他真的没想到,农场的真正作用竟然是这个。
这样一来的确可以为那些伤残的老兵提供一定的工作机会,让他们免于上街乞讨,或者干脆的冻饿而死。
最终屹立如山的汉子第一次缓缓弯下腰,弓身一礼,沉声说道:“臣,代那些老卒,谢过殿下恩典!”
李承乾长长出了口气,看着这个就连自己任命他为从四品副率也没有弯过腰的汉子,缓缓说道:“老苏,他们终是为我大唐做出过牺牲,大唐有义务和责任养他们一辈子。”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7章 ‘撞车了’
出了右率内府,汇合了赶回来的‘光头王’,李承乾一行就往回走,反正都在皇城之内,右率内府和东宫就隔着一条横街,几乎没用多长时间,一行人就进了内城。
老苏的事情必须要办,总那么拖着,有名无实的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李承乾打算去和老李说说,把他的军职落实下来。
兜兜转转三人到了丽正殿,等待内侍通传的时候,李承乾抬头四下打量着周围,突然觉得老李日子过的也挺苦的。
虽说富有天下,却天天被关在这么一个小圈子里头,天天除了上朝就是在丽正殿呆着批奏折,简直就是个人形图章。
喝花酒没人请他,出去踏青还是没人请他,这小日子过的,绝了!
脑子里转着各种奇葩的念头,李承乾被内侍引进老李办公的地方。
虽然这里他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不过规矩就是规矩,不想挨板子,最好还是老实点。他可不是李丽质,那丫头现在是老头子的心头肉,别说老李办公的地方,就是老李办事的地方那也是说闯就闯。
自从和萧老头的一翻谈话之后,李承乾的脑洞开始越来越大,正以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在不断展。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求人要有求人的态度,李承乾不介意用语言表达希望老李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愿望。
可习惯了‘六字请安咒’的老李却被李承乾突然加了九个字整的一愣,半天没反应过来,好半晌之后才皱眉说道:“你是不是又惹什么事儿了?”
“呃,没有,这代表着儿臣美好的祝福。”李承乾没想到自己在老李心中竟然是这么个印像,有些讷讷。
“这次来又有什么事?”李二没有和李承乾讨论万岁的问题,按照以往的经验,这小子马屁拍的越狠,事儿越大。
“儿臣想和父皇讨要个官职。”李承乾眼珠子乱转,琢磨着如果把老苏说出来,会不会被老头子再搞走。
“你亲自出马,看来官职不小吧。”老李今天心情不错,有闲心和李承乾逗闷子。
“不怎么大。”李承乾摇摇头,伸出四根手指比了比:“从四品上。”
“嘭”老李一个巴掌拍到龙案上:“从四上不大?要不要给你个正一品?”
左右卫的府军将军才是三品,李承乾一张嘴从四品上,这让老李怎么可能不激动。
“不是,父皇,您别激动,万事好商量嘛,好商量嘛。”眼见老李吹胡子瞪眼睛就要从龙案后面转出来揍人,李承乾直接从椅子上跳下来,转到椅子一侧,急声说道。
“说,官职给谁要的。”老李的好心情没了。
“这……。”李承乾真不敢保证老李同志会不会把苏定方给要走了,犹豫了一下说道:“父皇,您上次好像说过不从儿臣那里要人了,是吧?”
“让你说你就说,哪来那么多废话。”老李耐心有限,虽然自家大小子总体来说让他比较满意,但时不时的冒出一些狗屁倒灶的事也不少。
“苏烈!”以极快的语把苏定方的名字说了一下,心中暗自祈祷老李最好是听不清楚。老苏征战沙场十余年,李承乾可不敢保证老爹一定没听过这个名子。
结果李承乾还是失望了,老李再一次从桌子后面站起来,面色微微红,用手点着李承乾,好半晌才憋出一句:“逆子!”
“朕派人满世界找人,结果你把人藏在你那里,你,你,气死朕了。”老李愤怒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咆哮着,人也围着龙案走来走去。
转圈或许是他李家的通病,李承乾也有这样圈来转去的习惯,而且曾经把‘光头王’转晕过。
“二哥,何事如此生气?”或许是李二的声音太大,将同样居住在丽正殿的长孙皇后惊动了。
“你自己问这逆子干了什么好事儿。”老李愤怒的用手指点点李承乾。
大唐的将军们都已经四十开外,年龄渐长之下已经开始出现了青黄不接的苗头,所以老李也在极力的搜集一些年龄小一些的将军。
苏定方原本是他内定准备接李绩班的人选,正打算挖出来,放到下面锻炼几年,然后再启用。
没成想,派去传旨的人回来说人不见了,四下打听也不知去了哪里,让老李一时之间颇为失望。
没想到峰回路转之下,老李现自己竟然被儿子给‘劫胡’了,这让自认英明一世的老李如何不生气。
“怎么回事?”扭过头,将躲在身后的李承乾揪出来,长孙沉声问道。
“母后,撞车了。”撇了气鼓鼓的老李一眼,看他没有过来揍自己的打算,李承乾才扭头对长孙说道。
“什么撞车了?”孙长听的愈加迷惑。
“就是苏烈嘛,儿臣前几日听人说苏烈战功卓著,是一员沙场悍将……。”
“放屁,你那日子是怎么过的?‘前几日’?你好好数数到底是几日?”李承乾说了一半,就被老李打断了。
苏定方是河北武邑人,从长安到武邑快马加鞭也要近半个月,一个来回都差不多一个月,所以李承乾说前几日听说,根本就是扯蛋。
“一,一个多月了。”习惯于夸大的李承乾苦着脸说道。
“听到了吧,他是早有预谋。”李二看着长孙说道,末了扭头对李承乾说道:“你自己说,这事儿怎么办。”
“母皇,您可得给我作证,上次父皇可是说了,以后不跟我要人的。”李承乾被逼急眼了,直接掀桌子拿上一回的事情说事儿。
这回长孙终于知道老李为啥这么生气了。
怪只怪老李上次嘴快,作了以后不从李承乾那里调人的承诺,结果现在看到儿子手里有自己需要的人,却碍于君无戏言,调不过来。偏偏李承乾又不识相,死死抱着苏烈不放手。
父子两个在这里僵持也不是办法,最后还是长孙打圆场说道:“高明,不如将那苏烈借予你父皇如何?”
“不行,儿臣还要留着他撑门面呢。”李承乾极力争扎,希望可以保住老苏。
“朕拿薛仁贵和你换。”半晌没有说话的李二突然开口说道。
按老李的想法,反正薛仁贵想要成手还要经过几年时间的磨练,不如拿来换一个完整版的苏烈来的实在。而且过段时间再想办法把薛仁贵借回来好了,反正要打仗了嘛。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8章 瓜娃子?
李承乾很想说再加个席君买我就换,但长孙狠狠一指头戳在他脑门上之后,变成了一句:“喏!”
换了就换了吧,至少老薛可以没事儿带出去当个打手啥的充充门面,必竟是能和秦琼对打的狠人。
想想将来关门放老薛的情节,李承乾差点没把口水流出来,对于老李同志后面教训的话半点也没听进去。
直到老李赶他回去的时候,才想起来还有一件事儿没说:“父皇,儿臣还有一件事。”
李二和长孙对视一眼,无奈的摇摇头:“说吧,还有啥事,一次说完。”
看李承乾的样子老李就知道,刚刚一顿训斥怕是白说了,这混蛋根本一句没听进去。
“儿臣打算建个农场,父皇给批块地如何?”这个是正事,就算老苏被调走了,农场也必须要建。
“你又要折腾什么?那农场又是什么事物?”李二不解的问道。
对于李承乾时不时冒出来的一些新名词,必须让他解释明白,否则吃亏上当都是小事,留下话柄才是最大的麻烦。
“就是一个养鸡养鸭还有猪的大场院,因为里面一切和农事有关,所以儿臣叫它农场……。”
尽量用李二能听懂的词,将农场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李承乾就用可怜惜惜的眼神瞅着老爹,意思是人我都给你了,换块地没问题吧。
不过老李有老李的想法,按李承乾所说,农场中需要养猪万余头,鸡鸭等家禽无数,这就需要很大的场地。
如此巨大的场地,如果用来作些别的事情也是可以的,比如说蓄养死士。
刚刚生不久长乐郡王李幼良谋反一事,让李二的警惕性已经达到了极限,看谁都像是反贼一样。李承乾在这个时候搞这么大一块场地,如果在工人中隐藏一些死士……。
李二的犹豫看在长孙眼中,如何能不知道他所想的事情,一把揪过李承乾(在老妈面前,啥身份都不管用,说揪就揪),沉声问道:“你的工人从哪里来?”
“工人?自然是那些伤残老兵,儿臣刚刚没说么?”李承乾吹的正嗨,一下被长孙揪过来追问,有些愣。
“用那些伤残的军卒当工人?你怎么想的,仔细说说?”不等长孙说话,李二就眼睛一亮,再也顾不想去想蓄养死士的事情,连声追问起农场的具体事务。
李承乾尴尬的现,原来,李二和他刚刚的状态是一样的,他前面说的那些农场的事情,老头子完全就没听进去。
“儿臣的计划是给那些伤残的老兵一个存身的地方,干活的话能干多少干多少,主要的工作还是那些在训练中对抗失利的士兵去作。”李承乾大致想了一起,尽可能简单的说道。
“父皇,他们已经为大唐牺牲了很多,于情于理我大唐都应该养着他们,而且这样也可以解决士卒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放心的上阵杀敌,不至于担心那些有的没的。”
李二闻言轻轻点头,这的确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让那些伤残的军士不至于最后沦落到街头行乞,对社会的稳定也有促进的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