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那成,这次的手工钱就用那些豆饼顶了吧。”李承乾虽然好心,但决不是冤大头,当然不可能给双份的钱。
不过老汉的话却让长孙冲听出许多东西,李承乾话音刚落,便凑过来对他说道:“表弟,商量个事儿呗?”
“行啊,除了豆油,啥都可以。”李承乾回答的异常痛快,却将长孙冲噎的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除了豆油,那还商量个屁啊。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1章 又多一个老师
从小村离开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因为长孙冲急赤白脸的非要用自家的马车帮李承乾把油送回宫,说是放在这里不安全,还一个劲示意那些帐房、掌柜会来抢。
李承乾也觉得逗弄这家伙逗的差不多了,再继续下去怕是长孙冲就要飙,所以点头应承下来。他还不想长孙冲回去告自己黑状,跟长孙无忌说自己没孝心。
回宫的时候,马车从崇仁坊绕了一圈,在长孙家放下两桶油之后,李承乾才得以脱身,摆脱了长孙冲这个唠唠叨叨这家伙。
菜油炒的菜颜色不好看,动物油炒的又太腻,近半个月迎宾楼的菜品颜色好,还不腻人,所以深得人心,却又不好打听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必竟人家后台是皇宫。
所以吃过几次的长孙无忌回家就念叨,说都是一样从宫里出来的厨子,为啥自家的菜炒的这么差。
这次长孙冲和李承乾出去,才算是找到了根原,为了回去跟老头子表功,这才死皮赖脸跟李承乾要了两桶油回去,说不定表功表的好,老头子会同意他将他在外面看好的小姑娘娶回家当第二房小妾呢。
不过对于李承乾来说这些都是小问题,油坊的火爆让他看到了很好的钱景,所以李承乾现在打算把油坊吞并下来,变成石炭司的另一个下属企业。
至于老郑头的意见……事在人为嘛,在这一点上,小李同志很相信老钱的嘴皮子。
将油坊收归石炭司,那么以后榨油剩下的那些豆饼就可以充啥。
没用多想,几乎听到名子之后李承乾就开始转身,等到小侍女说完,李承乾已经走到七、八步之外,丢下一句:“你没见过我,我也没回来,一会儿见到老王让他有多远滚多远,三天之内不用回来了。”
不得不说,李承乾还真是好人,都这时候了,还惦记着给‘光头王’放假。
吴辰和‘光头王’都被放走了,林晓晓还被堵在‘兰若寺’里面,所以李承乾只能像只孤魂野鬼一样在宫里四下乱窜,或许是走顺腿了,不知不觉中竟然窜到了丽正殿。
不管了,反正只要能躲过萧老头,哪怕是见老李都无所谓,至少见老李还有些话说。
“回来了?”在长孙陪伴下正在看奏折的老李瞟了李承乾一眼,淡淡问道。
“是的,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李承乾老老实实的请安道。
“是被萧卿堵在外面回不去了吧?”长孙总是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弄的李承乾尴尬不已。
“既然来了,有什么事就说吧,你小子从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老李同志将手里的奏折放到一边,扭头看着李承乾说道。
长孙知道老李的习惯,见他把奏折放下,便起身去准备茶汤,只是经过李承乾身边的时候,在他头上狠狠戳了一指头。
对于李承乾身体刚好就到处乱跑的行为,长孙还是很生气的。不过儿大不由娘,尤其是自家这个大小子,主意正的很,除非被打了板子,否则还真是消停不下来。
长孙皇后暂时离开,让李承乾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是宁愿和老李待一整天,也不想和长孙待一个时辰。
老李他能忽悠,但是长孙他就不敢了,特别是老妈眼中的时不时流露出的那一丝关爱,更是让他想自己后世的母亲。
那种关切的眼神是作不得假,两世为人的他现在已经明白那眼神中的含义——母爱。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2章 纨绔是怎么炼成的
“父皇,这萧老大人……”提起萧禹,李承乾就开始头疼,这老家伙心高气傲,辈份又高,真要是摆起老资格今后的日子怕是很不好过。
“你放心,他没多少时间去管你,朕虽然罢了他的宰相之职,也只是为了警告一下那些有非份之想的人,过段时间还是要给他官复原职的。”李二陛下知道李承乾想要说什么,所以也不等他说完,就打将他话打断。
“那,那啥时候给他复职?”李承乾只想快点把这老头子弄走。
“这个不急,让他在你那里安稳的待一段吧。”老李从长孙手里接过茶碗,吹了吹慢慢喝了一口,淡然说道。
李承乾顿时如遭雷击,让那老头在自己那里安稳的待一段?他安稳了,可自己怎么办?这日子今后怕是没法过了。
老李似乎看出李承乾有些不乐意,便沉声问道:“怎么?太子有何不同看法?”
“没,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福份。”面对着伟大的李二陛下,李承乾认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怂样了。
“嗯,如此便好。今日收获如何?”老李面色缓和一些,旧话重提。
自从当了皇帝,老李能自由出宫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所以对李承乾时不时偷偷混出宫游玩份外感兴趣。
“回父皇,儿臣今日购了几十桶油,回头让典膳局做出膳食出来,父皇和母后一同偿偿。”李承乾的一天其实简单的很,去掉脑袋里面瞎琢磨的一些东西,跟流水帐没啥区别。
不过老李感兴趣那就说呗,反正李承乾自认这里没啥乐子,也不知道老李为什么那么喜欢听。
“哦?你那个油坊出油了?”老李颇有兴致的问道。
“出油了,不过那油坊不是儿臣的。”李承乾真不知道这天下有没有老李不知道的事情,竟然连油坊的事情都知道。
“可有百姓去买?”老李摆摆手,示意李承乾不用在意这些小节。
“呃,那道没有,油价被商家抬的很高,所以短期内百姓怕是用不上。”大致回忆了一下小村里的情况,李承乾摇摇头,表示老百姓现在还用不起这东西。
“你可有什么计划?”老李的表情有些严肃,话里颇有些考校的意味。
不过老李同志的考校在李承乾听来却如及时雨一般,正愁不知道怎么跟老头子要几个官员的名额,没想到这就送上门了:“父皇,儿臣认为还是用以前的老办法——国家调控。”
“还是收归国有?你认准这条路了是么?”老李不动声色的问道。
“不,这次是国家参与,并不是收归国有。”李承乾摇头否认道。
吃一堑长一智,和王家的碰撞让李承乾明白,任何事情不能作的太绝,如果不是他在石炭的事务上太过激进,只怕太原王家反应决不会这么激烈,甚至到了不惜与他这个大唐太子打擂台的地步。
“为什么不坚持你以前的做法了?”老李的嘴角带出一丝笑容,有一丝满意,也有一丝调侃。
“儿臣认为……,石炭的事情是儿臣错了。”听出老李语气中的调侃,李承乾也说不也去了,有些尴尬的讷讷说道。
“知道错了便好,只是莫要失了进取之心,朕还是那句话,你还年轻,时间还有很多。”老李同志满意的点点,同时安慰道。
长孙这时也在一旁接口说道:“你父皇当时并不赞同你的建议,但你既然有想法,索性就让你放手去试试,你的路终归要自己走出来才好。”
长孙的一翻话让李承乾明白许多,前世的父亲和现在的李二影子在慢慢重合,或许李二不如前世的父亲有许多时间陪着自己,但这并不等于李二对自己的关会比前世的父亲少。
屁股决定脑袋,李二没有给自己亲情的关爱,但却给了自己放手去作的承诺,现在的李承乾终于有了一些纨绔的底气。
为什么纨绔会斗富?为什么纨绔会耍狠?为什么纨绔会那么牛逼?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强大爹站在后面,给他们放手去作的承诺。
在大唐还有谁比李二大?还有谁的承诺比李二有力度?如果没有,那么大唐还有谁比自己更纨绔?坐在一边面带笑容的长孙只怕还不知道,就是她的一翻话,竟然催生出一个大唐最大的纨绔。
李承乾坐在椅子上浮想联翩,前一世活了2o多年,习惯了那种谨慎的生活,从未想过有一个牛逼老爹的生活应该怎么过,所以即便穿越成了太子,还是在按以前的方式在处理问题,把日子过的憋屈不已。
现在总算是整明白有权有眼的老爹老娘是如何看待子女的教训问题,那么以后的日子……。
李承乾的背越挺越直,头越抬越高,直到老李一声冷哼把他的思路打断:“还不滚回你的‘兰若寺’去。”
“喏!”老李生气了,必须远离,李承乾答应的十分顺畅。
知道万事有老李之后,他已经膨胀到了极限,老顽固萧禹早已不放在眼中。
李承乾离开了,李二陛下再度拿起一本奏折,想了想又放了回去,叹了口气,扭头对长孙说道:“观音婢,你何苦告诉他这些,原本就折腾的厉害,如今只怕更是要无法无天了。”
长孙皇却是满不在乎,走过去将李二放下的奏折塞回他的手里,轻声说道:“臣妾可管不了那么多,高明是臣妾的第一个孩儿,是我大唐储君。可是您看看这段时间他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处处谨小慎微的,臣妾看着都心疼,锻炼也不是这么个锻炼法吧。”
老李同志无语的眨眨眼睛,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后宫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长孙的事情,他确实不好多说。
不过自家大小子真的谨小慎微?老王头被气的到现在还在家里躺着起不来床;王通家老四牙被打掉了四颗;吃霸王餐;拆了两位重臣家的房子;带着一大帮二代啸聚长安城……,哦,还有9岁睡了人家小姑娘。
如果这样是谨小慎微,那嚣张跋扈会是什么情况?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3章 统一一下
“学生见过少师。”从老李那里出来,李承乾几乎是昂阔步回到‘兰若寺’,落落大方的给坐在客座的萧禹施了一礼,便坐到座,与萧老头对视着,眼中再无一丝以往的游移之色。
萧老头还礼之后同样不语,半晌之后,方才开口缓缓说道:“太子虽有陛下撑腰,然老夫若欲行师道,只怕陛下也无话可说。”
“啊?”李承乾被萧禹说的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李承乾呆呆的样子让萧禹的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不急不缓的继续说道:“陛下对太子之关爱,满朝文武尽皆看的明白,唯殿下自己蒙在鼓中,只是不知今日得了谁的提点,却是明白了!?”
老狐狸啊这是,此时的萧禹哪里还有顽固的样子,那笑容里分明藏着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让李承乾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将话接下去。
“莫非太子真将老夫当成那食古不化的腐儒?”见李承乾不语,老头子谈笑着问道。
“少师,承乾不明白。”老头子和颜悦色,李承乾自然不能再保持刚刚那种老子有靠山的样子来拒人于千里之外,必竟小李在性格上是一个挺平和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官之道,也有自己的作人准则,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老夫真的像太子所想一般,只怕早就死的骨头渣子都不剩喽。”萧老头儿双眼盯着眼前的地面,像是在对李承乾说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老头子的话几乎将李承乾的三观彻底颠覆,这帮大唐精英到底都是什么变的?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和书中记载的不一样?难道自己来的是假大唐?
此时的萧禹神态变的有些萧索、落寞,似乎并不在乎李承乾有没有在听,只是自顾自的接着说:“老夫今年五十有三,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很多事情已经看的开了……。”
萧老头像是真的老了一样,絮絮叨叨说了将近一个时辰,其间李承乾有时会插上一两句,但大多数时间是在听老头子讲古。
隋炀帝时候的事情,老李渊时候的事情,有些李承乾知道,有些不知道,不过总的说来,这是一次愉快的谈话。
天色将黑的时候,老子头告辞而去,留下李承乾一个人默默的思考着将来自己的路。
老头子说了很多,但中心思想就一句话:‘谁都别信!’。
这一切对于没有经历过官场的李承乾来说太难了,简直就是要亲命的事,谁都不信那不是活成****了么?
想不通就不想,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懒癌作的李承乾把所有想法都丢到一边,决定做几天吃饱就睡的猪,理由就是自己病还没好利索。
反正三两天之内,吴辰和‘光头王’怕是回不来,没有这样强力的护卫,李承乾说啥都不会出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至于纥干承基那驴日的反骨仔,李承乾是不敢再相信了,史书上记载就是这王八蛋站出来指认的他。
不管当时具体情况如何,李承乾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虽然这辈子不准备造反,但谁知道丫会不会在别的事情上把自己给卖了。
所以纥干承基虽然一直,老夫言无不尽。”萧老头可不认为小李能有什么特别难的问题。
“少师,一步是多少尺?一里为多少步?一斗为多少斤?”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出言问道。
“这……。”萧老头一下子被李承乾问住了,这事情一直也没有人问过,为什么要知道一步是多少尺呢?这完全就是不同的单位嘛。
“少师,莫不是真的以为步与尺是不同的单位么?两者都是长度,为何不能互相换算呢?”李承乾继续刨根问底的说道。
“这些已经延用数百年,殿下何必如此深究?”萧老头反问道。
“数百年前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现在还在用,少师是否觉得有些不妥?如果一直抱着祖宗留下的东西不放手,我们现在应该还在读竹简,又或者穿兽皮?”
李承乾的言论如果放在宋代以后,完全可以称的上大逆不道。不过放在大唐贞观却并不显的如何突兀和不可接受。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大融合的时候,唐人的接受能力还没有被那些该死的儒家学说所禁锢,所以萧老头对李承乾话并没什么反感,只是皱眉问道:“殿下想要如何?”
“简单,统一一下。”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4章 领悟
萧老头沉默了,似乎在考虑李承乾所说的可行性。
而李承乾并不想给老萧太多的考虑时间,继续开口说道:“车同轨、书同文、人同论,此为强国之道。我大唐度量单位纷杂不下数十种,难道老大人不认为应该统一一下?”
“这……,待老臣想想。”萧禹轻抚颌下胡须,缓缓说道。
想想?李承乾心中暗暗笑,这老家伙还真拿自己当9岁的娃娃看呢,竟然玩起套话的把戏。
制定一个全国奉行的标准,多好的出名机会,只要有人问起这个标准是怎么来的,就会有人提起他的制定者。
说起来也算是另一种青史留名,这么大的事情李承乾不信萧老头不感兴趣。
可感兴趣是一回事,从哪里下手又是一回事,这老萧分明就是借着‘想想’的名义来套李承乾的话,想让他多说一些,将来操作起来也好把握大一些。
必竟想要制定统一的度量衡,没有李二的肯不行,能多作些准备总是好的,至少老李问起来也能有些说词。
奈何李承乾也不是当初刚到大唐时的李承乾,半年的朝堂生活也不是光去睡觉,这种欲擒故纵的把戏当然瞒不过他。
几乎是萧老头话音刚落,李承乾就从椅子上跳下来,朝着老萧施了一礼之后道:“如果老大人且先想想,待承乾去禀明父皇,再请老大人过去商议。”
言罢转身,撒腿就跑。
“太子,太子殿下。”身后传来萧老头的叫喊声,不过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往日那般底气充足,分明就是想的不要不要的,却还要装矜持,极度鄙视之。
人的脑洞总会在某一个时刻被打开,李承乾的脑洞现在就是开着的,和牛顿的脑洞在苹果落下的时候被凿开差不多。
离开和老萧禹谈话的小院李承乾就已经停了下来,开始慢慢向老李的丽正殿走,老萧没追上来,分明是被他画的饼砸中,并且接受了。
否则以刚刚那种转身就跑的失礼行为来说,老萧决对会追出18里地,把他给逮住好好说教一翻。
此时的李承乾隐隐的有了一种明悟,一种身为上位者的明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朝堂之上衮衮诸公,那个没有私心?哪个没有**?只要能掌握,并且加以控制和利用,皇太子不要当的太轻松才好。
想要名传千古的,那就给他点启和思路,有着前13oo多年知识的李承乾不信自己满足不了他们。
想名留清史的,那就给他谏言的机会,天天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李承乾相信,让他们天天谏,谏到死,自己这一身臭毛病只怕也改不到一半。
想要战功的,那就让他们去打仗,大唐周围有很多敌人,足够他们杀到手软。
想要钱的,那就给他钱,李承乾脑子里有大把大把赚钱的方法,就怕他赚不完。
想要权利的,那就让他当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必须要听话,否则能给他们,自然也能收回来。
至于那些没有私心、没有**的,杀掉好了。
因为整个大唐只允许有一个人没私心,没**,这个人就是皇太子——李承乾!
有了明悟,李承乾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松快了许多,特别熟悉他的人甚至会现在他身上有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
“儿臣参见父皇。”经内侍通传,李承乾进了老李的办公室,老老实实的见礼。
而此时的老李似乎奏折批累了,正坐在摇椅上休息,手里端着一碗茶汤慢慢的喝着,看的李承乾喉咙一阵抽动。
大唐的茶那可真不是人喝的,一大堆的茶叶沫子不说,还往里面胡乱加东西,刚到大唐的时候李承乾试着喝过一次,也只有那一次。
感觉不用说了,反正从那次之后李承乾再没碰过那东西一下。
“坐吧。”老李抬手指指不远处的椅子,对李承乾说道。
“喏!”
“这次来,有什么事?”李二低头抽了一口茶汤,随意的问道。
李承乾嘿嘿的笑了一下,做了个自以为特萌的表情,然后说道:“父皇,看您说的,儿臣就不能来看看您?”
老李同志以同样的‘嘿嘿’回敬给李承乾之后,摇了摇头,没再说话,只是慢慢的吸溜着自己的茶。
“不过,儿臣想举荐一个人。”被老李鄙视的李承乾无奈瘪瘪嘴,再次开口道。
“是谁?”老李不动声色的问道。
“太子少师,萧禹。”李承乾平静的说道。
“噗”刚刚吸溜一口茶汤进到嘴里的李二陛下,一下子没忍住,将口中的汤水全都喷了出去。
萧禹还用你个小娃娃推荐?老子不知道那老头有才?李承乾的回答太过奇葩,老李咳了半天之后,愣是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
半晌之后才问道:“你想举荐他作什么?”
老李的状态吓了李承乾一跳,只是举荐个人而以,至不至于这么大反应?
“重新厘定度量衡。”
“为什么?”老李皱着眉头问道。
“我大唐的度量单位大都太过模糊,拿我大唐的军械来说,床弩的部件竟然不能互换,这本身就是问题。如果能把度量单位统一,儿臣以为可以解决。”李承乾好整以暇的回答着李二的问题。
而床弩这个例子是前段时间程妖精吐槽时他听来的。
“统一了度量衡,真的可以解决部件不能互换的问题?”事关军事,李二不由认真起来。
“能解决一部分,儿臣问过木匠,木料所处的环境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所以如果真的要实现全部都互换,那就必须用铁制的。”
前段时间李承乾喜欢那些奇技淫巧的事物,这点李二是知道的,所以能说出上面那一翻话,老李并不奇怪。
只不过让李二好奇的是李承乾为什么会举荐萧老头,而不是工部,所以当下便问道:“为什么先萧禹?”
李承乾在房间中扫了一眼,故作神秘的说道:“儿臣想给他找点事儿干,省得天天追在我屁股后面。”
“噗”老李同志第二次被呛到,咳的说不出话来,只是狠狠的向大门的方向指了一下,意思很明显:给老子滚出去。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95章 解放了
李二陛下最终还是妥协了,给李承乾一份手谕之后,才他彻底从办公室赶出去,心中暗叹这小混蛋是越来越不要脸了。
“少师,此为陛下手谕,还请少师收好。”回了‘兰若寺’之后,萧老头果然没走,李承乾自然也不会揭穿老萧的想法,只是恭恭敬敬将李二手谕奉上,便找了一个地方坐下。
“这,陛下同意了?”从内心深处来说,老萧一直认为重新厘定度量衡是没有意义的。但对于参与厘定的人来说,却又非常有意义。
“老大人,我父皇手谕上写的很清楚。”李承乾指指萧老头拿在手里的手谕,笑着说道。
再次看了一遍李承乾带回来的手谕,反复研究了一下,老萧认为这是真的,而且想来这小子也不会去干伪造手谕的蠢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