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这,殿下这是何意?此事刚刚陛下已经有了定论,为何……”老魏没想到李承乾这家伙说翻脸就翻脸,刚刚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想到转脸就开始耍无赖。
“魏师,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弟子就在‘银行’一事上有惑,还请魏师指教。”李承乾才不管老魏想说什么,反正在他看来魏征这个太子太师不能白当,总不能天天自己给他行礼,这老家伙啥都不干。
魏征被李承乾这么一说顿时有种被讹上的感觉,咂咂嘴无奈说道:“那,那老臣一会儿去找陛下请辞。”
“魏师,您这是在教育弟子要明哲保身,知难而退么?”李承乾原本打着拉拢老魏的主意,现在一看老家伙不上当,干脆图穷匕见,露出真面目耍赖威胁一起上。
老魏看着李承乾一副滚刀肉的架式,一个头两个大,想说点什么吧又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千言万语汇成四个字:掉坑里了!
“魏师,成不成您倒是给个话啊,弟子还等着呢。”李承乾见老魏不言语,又追问了一句。
“殿下,陛下的意思您刚刚也听到了,既然此事已不可为,殿下为何还要强求呢。”老魏被逼的没有办法,只能叹了口气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心中暗暗打定主意,一会儿就去找李二,把太子太师这差事给辞了。
因为李承乾这货实在不是他能教得了的,如果说‘教’远不如说是用自己的名声给他撑腰来的重要。
在老魏看来,他的这个太子太师的任务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给朝中那些意志有些动摇,认为皇帝有易储打算的人看的,让那些人知道,老李并没有废太子的打算。
可是偏偏李承乾就是个二货,竟然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反而以为自己是真的来给他当老师的,也不知这二货脑子里面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难道除了折腾真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魏师啊,父皇明显是没有意识到‘银行’的好处,也就是说父皇现在只是在犹豫,并不是真的否定了这件事,我们完全可以先把准备工作做好,等有机会再跟父皇重提此事嘛。”李承乾不知道老魏此时脑子里转的是什么念头,依旧在执行他的死缠烂打战术。
在他看来把老魏拉拢过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现在的老魏最多只是老头子派来恶心自己的,如果能将他拉到自己这一边,事情将发生根本性的反转,老头子估计会哭吧。
想到老头子明明想恶心自己,但最后却被自己挖了墙角,李承乾打从心底里开心,更加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老魏弄成自己一伙儿。
而魏征呢,真的说起来他虽然是老头子的手下,但却一直是坚定的太子支持者,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历史书中的记载,他一直是坚持太子立嫡立长的中坚份子。
可是尽管这样,他却不喜欢站队,虽然他支持李承乾当太子,但这并不表示他就是太子一党。
在老魏自己看来,他就是忠于李唐皇室,支持立嫡立长也是出于公心,并不是针对李承乾个人,也不是想等到小李继位能有什么从龙之功,他做的一切都是出于一个目的,那就是忠心。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不会像薛仁贵和苏定方他们一样,对李承乾忠心不二,小李说什么就去做什么,这也是为什么李承乾在明知历史上老魏会支持自己,却还是想要把他拉拢到自己身边的原因。
不过李承乾的无赖之法老魏也不是没办法对付,在其期待的目光,老魏脸色一苦,以手抚额:“殿下,老臣这几日略有些头疾……”
“魏师身体有恙何不早说,弟子这就安排人送魏师回府。”李承乾在暗骂一声老狐狸的同时,接过了老魏的话头,同时招乎人去抬轿子。
“老臣谢过殿下!”魏老头能够得以脱身,脸上露出一个胜利者的笑容,却没想到李承乾下一句话直接把他给将在原地:“魏师,弟子与叔玉兄多日未见,不知道叔玉兄近来可好?可有时间出来与弟子聚上一聚?”
魏征万万没想到李承乾会把主意打到他家里的子嗣身上,听他提起长子叔玉,顿时一个激灵,张了张嘴想说什么。
李承乾却不等老魏把话说出来,便接着说道:“魏师,所谓举才不避仇,举贤不避亲,您是朝中栋梁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吧?弟子想请叔玉兄出来做一些对我大唐有利的事情,想必您不会拒绝吧?”
老魏其实是很想拒绝的,正所谓谁的崽子谁知道,家里大儿子是什么性格,什么品性魏征又如何能不清楚。
以老魏看来,家里的大儿子放在李承乾身边,估计就算是被小李卖吃了,还得帮他数钱,说心眼儿这东西,八个魏叔玉绑在一起都不一定能斗得过眼前这个小混蛋。
可是老魏现在是真的被将住了,他自己可以用身体不舒服来推脱,可是他儿子不行啊,所以只能吱唔着替家中大儿子答应回头进宫来与李承乾一晤。
小李同志占了便宜之后,也不想继续卖乖,老老实实的安排人用轿子抬着老魏,自己在一边陪着送魏老头儿回家。
“殿下留步吧,外面天寒当心染了风寒。”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魏老头儿好像也认命了,一边装病一边劝李承乾回去。
毕竟他自己有病是装的,如果把李承乾给弄病了,这就有些不地道了,对他的名声也有影响。
“魏师,弟子今日如此作为也是不得以,望魏师见谅!”李承乾在陪着魏征走了一段之后,终于停下脚步,轻轻在老魏的软轿架子上拍了拍,坦然承认错误。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30章 魏征的难处(上)
对于李承乾虚伪的道歉,魏征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带着无限懊恼坐着软轿离开了东宫。
等回到家里,老魏难看的脸色吓的夫人裴氏慌了手脚,一边张罗着叫人,一边将老魏从李承乾的专属马车上扶下来。
好好一个人,早上出去的时候还是意气风发,回来的时候却像老了几十岁,而且还是坐着马车被送回来了,这让裴氏很是担心。
“夫人不必惊慌,我们屋里说话。”老魏先是打发了车夫回宫,然后轻轻拍着裴氏的手,意兴阑珊的说道。
“老爷,您这是怎么了?早上走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这一回来就……”裴氏搀着老魏,一脸担忧。
魏征的家和其他勋贵不一样,并没有多么奢华,也没有那么多的仆役,冷清二字就足以形容其府中的一切。
这些都是因为老魏古板的性子决定的,别的勋贵可能家里多少有些产业,但是老魏的家里可真是一点产业都没有,朝廷给的那些俸禄也多数被他散给老家一些穷苦人家,日子过的清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再加上老魏的性子并不被众人喜欢,所以到他家里来的人也并不多,这也是他家里冷冷清清的原因之一。
所以裴氏很担心家里这个,老爷,妾身看太子殿下这段时间以来的作为,完全就是为了大唐考虑,并没有任何私心,也就是说太子和陛下实际上是一条船上的,那么支持太子和支持陛下不是一样的么?”裴氏到底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女人,在某些事情的看法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不一样,这完全不一样,老夫的确是支持太子,但太子并不等于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身份,而且支持太子也是出于公心,并不是为了老夫自己。”当着自己的老婆,魏征终于可以把真心话说出来一些。
在他看来,支持李承乾和投靠李承乾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为了大唐的稳定,所以才会支持李承乾继续当太子,保他的太子之位;而另一个则是无原则的倒向太子,变成李承乾的手下,这在老魏看来完全就是两个性质,完全不一样。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这就像学校里的老师,老师可以表扬自己班里的某一个学生,可以支持他,也可以信任他。但这并不等于这位老师就会去当这个学生的家教,去单独为他一个人服务,哪怕这个学生是校长家的孩子也一样。
裴氏听懂了老魏的意思,再次陷入沉默,隔了好一会儿才问道:“老爷,那您觉得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要不给叔玉讨个差事将他外放了?”
“不妥,太子不是一个这么容易就放弃的人,说不得叔玉还真的需要去走这一遭了。”魏征摇摇头,否定了裴氏的建议:“这‘银行’一事真要说起来,老夫认为并没有什么不好,让叔玉跟着太子操持一下对他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
“这,老爷,这样一来不是和您的初衷有违?”裴氏开始搞不懂老魏了,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出而反而。
“老夫只是不想现在就站队,但对‘银行’一事老夫认为还是可行的。”魏征看着从外面进来的丫鬟环儿,闭上了嘴巴。
人道是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老魏又如何能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丫鬟进来的时候果断的收住了话题。
而环儿似乎也很有眼色,将茶水放好之后,见老魏夫妻都不说话,便主动说道:“夫人,没什么事的话我去后宅给老爷准备洗澡水了。”
“你去吧,辛苦你了。”裴氏笑着点了点头,对丫鬟的表现表示满意。等到她离开之后,才又开口说道:“既然老爷认为这件事对叔玉有好处,那晚上要不要把他叫过来,吩咐一下?”
魏征点点头,端起桌上的茶水,轻轻吹了吹:“这件事老夫必须好好和他交代一下,省得他没个轻重,若是惹出什么麻烦来,怕是要耽误一辈子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31章 魏征的难处(下)
是夜,魏叔玉从外面回来,还没到府门口就被等那里的老管家堵了个正着,不等他发问,老管家便先开口说道:“大少爷,老爷正在书房等您,说是让您回府之后马上过去。”
魏叔玉看着神情严肃的老管家,心情沉重起来:“老叔,知道是什么事情么?”魏府的老管家是老魏从老家带出来的,真要算起来也是魏家族亲,所以魏叔玉叫他一声老叔也不算错。
“不知道,不过老爷下午回来的时候是坐着太子殿下的马车回来的,而且看脸色似乎不大好。”老管家并没有隐瞒什么,而且这种事情也不需要隐瞒。
“太子?”魏叔玉皱了皱眉头。
长安城中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传闻,但是和李承乾这个太子有关的,没有任何一条是好事。甚至最近这段时间,京中还有一些传闻说是老李要废太子,所以魏叔玉在听到‘太子’两个字的时候,也开始紧张起来。
“父亲,孩儿回来了。”与老管家聊着下午的事情,时间不大魏叔玉便到了老头子的书房外面,轻叩房门向里面说了一句。
“进来吧。”老魏的声音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听上去让人感觉像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头子。
门外的魏叔玉听到老头子的声音之后,心里咯噔一下,扭头看了一眼老管家,目光中带着说不清的味道。
“少爷,快点进去吧,老爷已经等您很久了。”老管家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清楚为什么,只是眼中的担心却是那么显而易见。
“嘎吱……”,门轴的转动声响起,略有些担心的魏叔玉推开了老魏书房的门,恭敬的问道:“父皇,您找孩儿?”
“过来坐吧,有件事情要跟你说一下。”魏征抬头看看儿子,放下手中的一份古籍。
“是!”魏叔玉不知道老头子到底要说什么,但是家教使然,让他在老魏没有开口之前根本问不出来,只有老老实实的坐到一边,等着老头子‘训话’。
关于守规矩这一点,魏叔玉要比李承乾强的多,小李同志虽然对家自老头子也很恭敬,但更多的是流于表面,真的要按规矩办来,只怕八个小李加在一起都不如一个魏叔玉守规矩。
可也正是因为这样,老魏才对李承乾调魏叔玉过去东宫很不情愿,很怕小李把他儿子给带坏了。当然,其中也有李承乾现在正在搞的事情太过让人无法理解有关系,更有些担心小李同志借着魏叔玉把他拉下水。
可是尽管他担心这担心那,但都不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李承乾这家伙将来会成为大唐皇帝。
魏征傻么?他不傻,一点不傻,如果傻的话也不会跟了那么多主上之后,主上死了他还活着。
而既然他不傻,那么在明知道李承乾将来会问鼎九五的情况下,又如何会执着的与他作对呢?既然明知道李承乾将来会问鼎九五,他又为什么不给儿子找一条出路呢。
他自己因为跟错了人,吃过多少亏他自己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可能再让魏叔玉走他的老路。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了,既然魏征明知道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在东宫的时候不直接答应李承乾?为什么还要装模作样的玩什么忠心耿耿?
其实这里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李二,因为李二现在还是大唐皇帝。老魏不想在李二还春秋鼎盛的时候改变自己的立场,那样的话只会使事情变的更遭。
以他对老李怼来怼去的情况来说,如果他现在改弦易辙,估计都不用等到他下午回家,抄家的圣旨就会先他一步送到家里。
魏征能有今天的地位,只有他自己知道是用什么换来的,忠心是一回事,敢说敢做不徇私才是他立身的根本,如果这一点变了,魏家的末日也就来了。
所以魏征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李承乾的要求的,而且他也不能把其中的关窍说出去,只能深深埋在自己的心里,最后带进棺材里,在世上留下一个忠耿的美名。
世人都说伴君如伴虎,但却不知为何会这样,世人都看到李二重人才,念旧情,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皇帝,是千古明君,但却没有看到那些徘徊在太极宫上空的冤魂是如何的不甘。
一个可以将自己亲兄弟全家斩尽杀绝的皇帝,在老魏看来其心之狠已经无人出其左右,这样的皇帝只能顺着,不能顶着。
所以别看他现在可以顶李二,可以憋死他的鸟,有事儿没事儿还可以来个死谏,其实老魏自己知道,这些都是李二想要让世人看的,自己不过是陪着演一场戏,仅此而已。
“父亲!父亲!”魏叔玉在椅子上坐了半天,却不见老头子开口,抬头却发现老头子在发呆,忍不住开口呼唤。
“唔!”魏征在儿子的呼唤中回过神,先是嗯了一声,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叔玉,太子殿下想要调你入东宫,这段时间你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一下吧。”
“啥?进东宫?父亲,孩儿听说……”
“闭嘴,你懂什么,外面怎么传是外面的事,你绝对不准参与知道么?”老魏当然知道儿子想要说的是什么,厉声将其喝止。
“可是父亲,孩儿,孩儿不想去。”魏叔玉已经大了,有他自己的主意,在他看来李承乾的位置应该是不稳了,去了东宫岂不是等于把自己的前途都交待了。
“东宫你非去不可,而且不光要去,还要认真听太子吩咐,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明白么?”魏征瞪了魏叔玉一眼,给他下了最后通牒。
随后也不等他继续说什么,又开口说道:“为父今日得了件新差事,太子太师,你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么?”
“啊?”这下魏叔玉可真傻眼了,很不理解为什么明明太子都要倒台了,老头子却接了这么个差事,而且老头子自己去了东宫还不算,竟然把自己这个儿子也拉了进去,这个世界简直太疯狂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32章 市场调研(上)
“父亲,您……”魏叔玉什么,只是郑重嘱咐道:“明天你去一趟东宫吧,或许会从太子那里得到什么启发,不过去了之后你最好是多听,少说,知道么?”
“喏!孩儿知道了。”魏叔玉眼见真的躲不过去,只能硬着头皮答应老头子的要求,决定明天去东宫看看。但实际上却打着能推就推的主意,只要是李承乾提出来的要求,统统不答应也就是了。
翌日,魏叔玉早早就被老管家从床上叫起来,带着十万分的不情愿梳洗,用过早膳之后晃悠着去了东宫。而当他到了东宫之后却发现,来的似乎并不只有他一个,房玄龄家的老大房遗直,杜如晦家的老二杜荷,竟然都在。
“叔玉,你可是来晚了,一会儿迎宾楼却是要罚你请客。”杜荷跟谁都是自来熟,见魏叔玉进来首先打招呼,结果却把小魏吓了一跳。
要知道他家老头子可是出了名的穷,别说在迎宾楼请客,就是在茅楼请客估计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口袋。
“行了杜荷,不要为难叔玉了。”李承乾看到魏叔玉瞬息万变的脸色,隐约间猜到了些什么,主动开口把杜荷压了下去。
“臣魏叔玉参见太子殿下,刚刚是臣失礼了。”松了口气的魏叔玉想起似乎还没有见礼,匆忙间连忙道歉。
“不碍的,你我之间毋庸多礼。”李承乾摆摆手,指指杜荷,笑着说道:“就像杜二郎,你看他什么时候客气过。”
“高明休要污我,若不是你强烈要求,我等如何敢这样。”杜荷笑着接过话头,既表现出与李承乾的关近关系,又在以实际行动告诉魏叔玉,不用拘束。
“叔玉兄,来来来,先坐下。”李承乾假意瞪了杜何一眼,随后招呼魏叔玉:“不知叔玉兄是否用过早膳?若是没用过我叫人去弄一些来。”
“殿下,臣已经在家中用过了。”魏叔玉到底是与李承乾接触的太少,还有些不习惯,更不要说在他的心里还打着另外的小算盘。所以在李承乾热情的招呼下,表现的略有些不自然。
不过好在李承乾并没有虎躯一震便收到无数小弟的想法,所以对魏叔玉的尴尬并没有真的放在心上,轻轻一挑嘴角,笑着说道:“既然如此,议事吧。”
“是!”杜荷与房遗直神情一肃,连带着魏叔玉也跟着紧张起来。
“这段时间我需要一份市场调查,长安城东西两市的资金流动情况,长安城百姓的消费情况,百姓消费的重心在哪里,还有就是百姓的收入情况。你们的任务就是调查这些,上元节过后立刻着手去办。”李承乾手指轻叩桌案,沉吟着说道。
这本是老头子的习惯,但不知什么时候却被他继承了过来。虽然小李同志不想承认,但一直模仿老头子这一点可是有目共睹,根本容不得他否认。
“高明,这,这不可能吧?长安城有数十万人,我们怎么去了解百姓的收入情况?难道真的要一个一个问下去?这怕是没有十几年弄不完吧?”杜荷在听完李承乾的命令之后,一张脸苦的像是嘴里被塞了百十个苦瓜一样。
“是啊,殿下,您说的这些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而且还需要详细登记造册。”魏叔玉盘算了一下李承乾交待的任务,同样认为这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
至于房遗直,这家伙压根就没什么反应,只是看着李承乾笑而不语。
三个人,三种不同的反应,李承乾将这些一一看在眼中,突然笑了起来:“你们几个,还真是不给我留面子,是不是真的以为本宫在为难你们?想要拿本宫的矛来攻本宫的盾?”
“臣不敢!”魏叔玉是老实孩子,李承乾这样的质问在他看来已经是很重的指责,连忙起身告罪。
“好了,坐下,不要紧张,你看他们两个。”李承乾对魏叔玉抬手示意无妨,又指指房遗直与杜荷。
结果魏叔玉扭头一看,另外两位仁兄正像没事儿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就好像刚刚李承乾什么都没有说过一样。
“叔玉兄,还是放松些吧,高明不是那种刻薄的人,如果你一直这样紧张,最后除了把自己吓死之外,不会有任何其他影响。”杜荷迎着魏叔玉望来的目光,往嘴里丢了一颗蜜饯,满不在乎的说道。
魏叔玉面对这样的情况能说什么呢,老实孩子很是缺乏应付这种场面的经验,除了点头之后,再也没有第二句话可以说。
“好了,言归正转,关于市场调查的事情,我并没有让你们去调查每一个人,只要调查一个大致情况就可以。”
“所以你们可以去民部去调取税收档案,也可以去东西两市去调查每天这两个市场卖出去多少东西,看看长安城各坊市每天卖出多少蔬菜,卖也多少肉食,卖出多少米粮,最后把这些数据统计一下,然后作一个表格出来。”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33章 市场调研(下)
“调查这些?这和你刚刚说的那些资料有关系么?”杜荷并不知道李承乾要求他们调查这东西的真实用意,只是在他简单的脑子里面凭直觉认为,小李有些前言不搭后语。
李承乾有些无奈的看了杜何他们几个一眼,心中暗暗感慨,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家里的所有智慧都被他们的父辈占了,否则为什么这些二代就那么不开窍呢。
“殿下,还请明示!”房遗直与魏叔玉有些像,不过多少有些变通能力,看到李承乾眼中的那份犹豫,主动请教起来。
“好吧,今天本宫就教你们个乖。”李承乾也知道如果自己不把其中的套路说一下,这几个家伙必然会懵懂下去,索性直接说道:“你们觉得会不会有人一次买超过三天的食物放在家里存着?”
“当然不会,现在天已经越来越暖和了,买三天的食物放着岂不是放坏了!”出于好胜心,魏叔玉第一次主动开口。
虽然说直到现在为止,魏叔玉还在认为小李同志的太子之位即将不保,但……人家现在不是还没下台么,只要没下台那就是太子。
再说刚刚房遗直跟杜荷不管真假都有了一番表现,如果他再不出头怕是会给人留下一个无用的印象。
“不错。”正需要有人捧哏的李承乾一拍桌子:“既然我们都知道没人会买超过三天的食物,那么市场上卖出去的东西去了哪里?如果长安城有十万人,有没有可能市场上卖出一百万斤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