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原来是这样,殿下高才,臣佩服!”魏叔玉虽然老实,但脑子不笨,李承乾的两个问题让他有种茅厕(塞)顿开的感觉。
市场应该是最能体现百姓购买力的地方,也是体现百姓生活水平的地方,只要把市场上的各种数据调查清楚了,长安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何基本上也就有了一个概念。
调查了蔬菜、粮食和肉食的日销量,除以长安百姓的户数,可以可到每户每天用在食物上的花销;调查了鞋帽、服饰的月销量可以得出每户每月在穿戴上的消费;调查了日用品的月销量同样可以得出每户每月在日用品上的消费。
而这些东西加到一起,基本上就可以得出长安百姓每户的基本消费情况,虽然这个数据并不一定十分准确,但的确是最省时、最省力的办法。
“高明,调查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就算是知道了百姓的收入情况,又能如何?”杜荷同样是一脸恍然,不过他更关心的是李承乾的最终目的,至于说调查这些数据的细节身为纨绔的杜二少爷并不在乎。
“不知道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何,我们如何知道施行的政策是好的还是坏的?总不能拍着脑门想当然吧?”李承乾将身体向后一仰靠到椅背上,眼神迷离。
目前他还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这几个二代,因为他们来东宫的事情家里的老头子都知道,回去之后必然要一件件都交待给老头子听,若是现在把后面的计划全说了,后果会如何很难估计。
毕竟银行的事情已经被自家老头子给否了,相信很快消息就会被那群老货们知道,如果再继续坚持下去明显对他自己不利,如果一些有心之人在其中搞事情,将会更加难以应付。
看到这里诸位看官想必已经明白,搞市场调研并不是李承乾闲的无聊,而是在老头子强大的阻力下不得不进行的转进的方式。
“殿下,那我们要以何等身份去调查这些呢?”房遗直的问题比较现实,而且与他们几个息息相关。
“调你们进民部,在民部给你们安排新的职务。”李承乾想都没想就回答道:“这是税收和市场都是隶属于民部管辖,去了那里会更方便一些。”
“那人手呢?总不能我们三个亲自去查吧?”杜荷从旁问道。
“人手的事情你们不用操心,等你们的调令下来之后,我会给你们发排。今天找你们来不过是给你们打个招呼,让你们有个准备,回去之后好好考虑一下如何操持这件事。”
“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你们最好能够亲自去市署走一趟,具体了解一下,省得将来对下属说不清楚。”
李承乾并十分相信眼前这三个半吊子,在他看来他们三个根本没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
不过好在他们的身后都有一个能干的老子,小李同志百分百相信,在他们三个不能胜任这件差事的情况下,那三个老头子一定不会袖手旁观,替儿子出头是必然的事情。
而只要三个老头子出手了,那么这次调查的结果就会被他们看到,以这三人的责任心,必然会将这件事情捅到老头子那里。
其中原因不必说大家也都明白,因为自大唐开国以来,一直到武则天登基,这段时间大唐可以说一直是蓬勃发展,所有朝臣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发。勾心斗角或许有,但也只是因为政见不和,并不掺杂私人感情。
所以说贞观年间,几乎是大唐最和谐、发展最快的十几年,这得益于李二的领导能力,也得益于一干朝臣的责任心。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好的政策,好的建议,绝对不会被掩盖。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承乾才有信心这份市场调查一定会被杜如晦、房玄龄等人重视,从而由这一点来引发这些人对政治经济的好奇心。
而只要他们的好奇心被勾起来,李承乾下一步的计划就可以继续下去,银行的事情便可以由这几个老家伙主动接手,到时候他就可以躲在幕后,看朝堂上的老家伙们斗法。
到时候估计银行的好处已经被传的满世界都知道,老头子那里估计也不会再有什么阻碍,一切水到渠成之后,他就可以看着那些现在不把钱拿出来的老东西迫不及待的主动将全部继续掏出来。
再接下来就是狂暴的金融巨兽疯狂吸金,看着那些老东西为了获取更多的钱不断折腾,最后再看着他们被绑到自己战车上……。
当然,这些都是若干年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眼下最主要的还是要把市场调研搞好!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34章 大朝会(上)
上元刚过,例行的大朝会如期举行,大唐五品以上官员全部汇聚长安,其热闹程度丝毫不比后世的,那就一件件说好了,看看到底谁能熬得住。
想到这里,李承乾起身下了台阶,站到大殿中间,环顾四周面对老头子一躬身:“父皇,贞观九年东宫所属职司有x。”
“其一,六率攻占高句丽都城伪长安,共计俘虏高句丽战兵五十六万七千八百四十二人,其中伤残者十八万四千三百二十五人,其余皆为青壮。”
“另俘虏高句丽国王,大臣共计四百五十六人,缴获金银共价值七百二十九万两白银……;六率入百济撤侨,共计撤出大唐百姓三万七千六百五十八人……;六率与新罗合兵,剿灭百济残兵二十万,俘虏……。”
李承乾这一发狠,单单出征的六率就让他说了整整小半个时辰,人数精确到个,金银精确到两,粮**确到斤。
不过大殿上的众人却没有一个不耐烦的,概因这份数据达过准确,早就已经把这些老家伙们给镇住了。
“父皇,以上为太子六率贞观九年之战绩,接下来儿臣再说政务。东宫所属之政务之一:‘医改’,经过一年的建设,共计建造大小公共医馆两百三十二处,共计花费……”
“停!具体的你回头写份折子上来吧,今天你的事情先说到这里。”高坐御阶之上的老头子猛的一抬手,打断了李承乾,顺便还狠狠瞪了他一眼。
成功浪费老头子近半个时辰,李承乾也是暗中偷笑,见老头子不让他说了,也是见好就收,施礼退了下去。
等李承乾退开了,老李看了看殿外的天色,揉了揉咕咕作响的肚子:“众卿家还有什么事情没有?”
没人吱声,从早上站到中午这帮人早就饿了,巴不得快点散朝好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父皇,儿臣有事要奏。”可就在老头子准备宣布散了大朝的时候,李承乾又跳了出来。
“你又有什么事?不是说了让你写折子么?”老头子十分不满的继续瞪他。
“父皇,今儿人齐,儿臣这不是想着能解决的事儿就今儿解决了么,要不然回头还要一个个找他们,太浪费时间了。”李承乾故意有些为难的说道。
“那你说吧,简单些。”李二陛下知道不让他说怕是不行了,因为下面还有一堆御史言官在看着呢,如果现在不让他说,指定会有人出来玩什么谏言。
到时候浪费了时间不说,最后还得让那混小子把话说出来,完全就是得不偿失,远不如让他痛痛快快的说完,也好早点结束。
“父皇,这第一件事呢,就是‘医改’,现在各州的医馆基本上已经建设好了,儿臣希望各州刺使派遣其州内的大夫到医学院来考取行医资格证,同时希望他们在半年之后,发现没有行医资格的人要严惩。”
“准!”老李想着快点结束朝会,想都没想就点了头。
既然第一件事准了,李承乾立刻开始说第二件事:“第二件事是关于‘教育改革’,儿臣这里有一份‘救助金申请表’,这是给那些读不起书的寒门学子准备的,我大唐各地所有读想要读书,又读不起书的学生,都可以填写这样一份申请表,到官府申请救助。”
“陛下不可轻充!”不等老李说话,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中闪出一位:“陛下,若是这种申请书轻易就能被学子得到,那么还有谁会珍惜学业?若是有人申领了救助金去干其他事情又如何控制?而且若是这些学子学无所成,岂不是浪费了钱财。”
“不错,裴侍郎说的有道理。”
“是啊,我大唐虽然这些年有些积蓄,但也不能这么个花法吧。”有人站出来发表意见,立刻有人站出来支持,大殿之上立刻就乱了起来。
而御阶之上的老头子则是脸色越来越阴沉,因为那些站出来否定李承乾的,尽是些世家子弟或者门客,其目的到底如何不问可知。
可扶植寒门却是老李打压世家的手段之一,他一方面在拉拢山东士族,另一方面就是想要大量培养寒门学子,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在朝堂上与那些世家可以各占半壁江山。
所以李承乾的‘教育改革’实际上是李二陛下最为支持的一项,而现在却大批的官员出来阻止,这怎么可能不让老李气冲顶门。
“父皇,儿臣认为这几位完全是在空谈误国,遇到问题不想着解决,却一味逃避,渎职之下竟然不惜蛊惑君父,实为大逆不道,其心可诛”成年之后的李承乾扣帽子的本事长了不少,一句话直接干翻了一片,树敌多少不说,拉仇恨的能力完全不在程老匹夫之下。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35章 大朝会(下)
李二陛下虽然觉得李承乾这帽子扣的深得‘朕’意,但也不得不为这小子捏一把冷汗,这小子再这样不知死活的折腾下去,怕是很难活到二十的吧?
想到这里,老李‘哐’的一声拍了桌子,冷声呵斥道:“太子休得胡言,几位爱卿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你只说你可能解决之法便好。”
关心之下,老头子肚子也不饿了,反而觉得有些饱。
毕竟现在的老李虽然想要亲自给小李当磨刀石,但这不等于就要把李承乾往死路上推,若真是那样的话他完全可以直接给李承乾扣上一个谋反的帽子,让他一辈子翻不了身。
所以说现在的李二只是想要锻炼李承乾,一切的打压都是出于锻炼的目的,想要看看他在逆境中是否能保持原有的斗志,如果真的有其他意外的情况发生,老头子还是要站在儿子这边。
“父皇,救助金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这份钱并不直接给到学子手中,而是划拨到学校,所以根本不存在学子挪用的问题。”
“另外说学子如果不认真学习,或者能力不够应该怎么处理,儿臣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多开设一些课程,一些匠人的技巧也可以拿来传授,一些学业无成的学子完全可以转行去学一些技术,这样一来他们在走出学校之后,也不会是一个对社会无用的人。”
李承乾说完之后挑衅的看着刚刚几个急着否定他的官员,用不阴不阳的语气说道:“没事儿的时候动动脑子,多想想怎么为大唐出力,当了官不为百姓着想,遇到困难总是往后缩,不如都回去卖白菘算了,有什么脸面立在朝堂之上,领着朝廷的俸禄。”
“噗……”第一个站出来的某家伙,被李承乾骂的一口老血喷出近两尺,直接晕了过去。
这家伙只是不想让寒门学子越来越多,想着打压寒门,实际上当官的能力还是有的,可是被李承乾这么说,几乎成了一个奸佞小人,这让他怎么受得了。
“小子,牛啊。俺老程都没有直接把人骂死过去的时候,你小子可是开了先例了。”程妖精这老魔头惟恐天下不乱,看着人晕过去不但不帮忙,反而说起风凉话。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这老魔头把刚刚准备集中向李承乾的火力全都拉到了自己这一方。
李承乾毕竟是他老程的女婿,老程又怎么可能不帮衬着他。
“好了,都闭嘴!”眼看下面就是一场口水大战,老李再次拍了桌子,顺便还对李承乾呵斥道:“你还有什么事情没有?没有就退下吧。”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要说。”李承乾像是一个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瓜皮一样,不屑的瞥了一眼那几个隶属于世家一脉的官员。
“那就快说!”老头子没好气的说道。
“父皇,儿臣觉得应该在十六卫里选拔一批优秀的基层军官,充实到即将成立的军校,同时也希望父皇能够同意各位大将军能够成为军校里的教员。”
军校的事情早就已经和老头子说过,老头子也已经同意了,但是因为这几年一直在打仗,打完了仗老头子又去封禅,所以就耽搁了下来,现在正是大朝会的时候,李承乾索性提了出来,拉着军方的一群大佬下水。
“陛下,臣认为兵法不可轻传啊。”这次出来说话的是李靖,这老家伙属于典型的保守派,难得出来说句话,这次出来估计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考虑。
毕竟李承乾想要成立的是军校,而他李靖可是,但臣保留意见。”李靖属于明哲保身的那一类人,李承乾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自然不会与其硬撼,只是简单的把自己摘出来,表示绝不会将一身本事传给他人。
“嗯,既然如此军校的事情容后再谈,太子,没事的话你就退下吧。”李二陛下被李承乾的‘豪迈’气概‘吓’到了,生怕他再弄出什么不妥的事情,想着快点结束朝会。
但好死不死的是,李承乾不知道抽了什么疯,竟然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不算完,梗着脖子说道:“父皇,儿臣还有事奏。”
“行了,给朕闭嘴,有什么事回去写再写一份折子,明天统统给朕交上来。”一而再,再而三的‘儿臣有事要奏’让李二终于按捺不住,狠狠在桌上砸了一下,拂袖而去。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37章 老秦病重
内侍离开之后,李承乾也不敢耽搁,出了太极殿,叫上杨雨馨等人就往老头子位于甘露殿的书房赶。
毕竟刚刚内侍急三火四的样子不似伪作,能把他急成那个样子,估计老头子就算自己没出什么事儿,想必也是遇到了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否则决不会这么着急。
一路上李承乾心情忐忑的琢磨着老头子那里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时间不大已经到了老头子的书房外面。
“父皇……”李承乾在门外刚刚开口想要通报,书房中就传出老头子的声音:“立刻给朕进来。”
听着老李中气十足的声音,李承乾一颗悬着的心放进了肚子里,只要老头子没有出什么问题,其他一切事情都好说。
“父皇,急着召儿臣前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进了老头子的书房之后,李承乾先是四下打量一眼,看了看神情呆滞的方老太监,又看看急的直搓手的林松海,感觉似乎让老头子如此着急的事情并不是发生在宫里。
“你马上去招集你那个医学院的人手,叫上所有的医生,去翼国公府。”李二也是真急了,根本就没说发生了什么事,直接就安排李承乾去找大夫。
不过李承乾在听到翼国公府的时候,便已经大致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想都没想对着老头子唱了个‘喏’,转身便走。
翼国公,或者说秦琼病重了!一定是这样!李承乾一边往外走,一边安排人手去找人,同时也在琢磨到底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老秦的身体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了问题,当时李承乾曾经建议过让老秦调整饮食,也让孙思邈给他安排了膳食的标准。
不过可惜的是老秦性子倔,根本就没有把李承乾的话听进去,抱着不吃肉喝酒不如去死的念头,这几年时间酒照喝,肉照吃,而且有些时候还变本加厉,专挑一些肥肉来吃。
这对一个心脏造血功能不足的人来说,几乎就是在自杀,所以本应在贞观十二年才病重的老秦,在贞观十年初的时候就已经挺不住了。
当然,这些也都是李承乾在出宫路上暗中猜测的,事实或许并不如他猜的那样。
但考虑到李二的表现,再想想林松海那家伙的神情,李承乾对自己的推断便有了近乎八成把握。
“小雨!”想到老秦有可能在这段时间一命呜呼,李承乾停下了急匆匆的脚步。
“在!”杨雨馨同样神情紧张,虽然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受到李承乾和李二等人的影响,同样变得有些神经兮兮。
“你去长安县,看看崔钰回去了没有,务必在一个时辰之内给本宫把他找到,带他去翼国公府见我。”李承乾此时早就已经把小白和夜魅都打发了出去,身边只有杨雨馨一人可用,也只有安排她去找人。
“是!”杨雨馨有些担心李承乾的安全,但是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转身离开了。
这里毕竟是天子脚下的长安城,加上又是大朝会期间,所有左右武候卫全都在街上巡逻,李承乾在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李承乾则是在杨雨馨离开之后,在宫门口随意点了几个执金吾跟着自己,弄了几匹马骑着,追在李二等人的身后向秦琼府邸。可也就是这么一耽搁,等李承乾赶到秦琼府上的时候,翼国公府的外面已经是人满为患,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怎么回事儿?舅舅,翼国公怎么了?”人群外面正准备让人开路挤进去的李承乾看到了坐着马车赶来的长孙无忌,立刻催马迎了上去。
“老毛病又犯了,昨天晚上就昏迷不醒,陛下派了太医过来,结果一直到早上,太医也没有任何办法,药石罔效,叔宝这次怕是……唉!”长孙无忌一边说着一边长长叹了口气,颇有些英雄迟暮的感觉。
李承乾的猜测得到印证,眉头不由皱了起来,老实说,他现在是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按说秦二爷的死活似乎与他并没有什么关系,老头子让他去找人也不过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至于说孙思邈与那个贺彬乾到底能不能把老秦救回来,这事儿不但李二没有把握,就连李承乾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但是,事情发展到了这里又有了一线转机,那就是秦二哥的为人。读过隋唐的人都知道,秦二哥义气无双的美名,而且在大唐这些武将当中,与秦琼关系好的也是大有人在。
这就让李承乾生出了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想法。
将秦琼救回来,以让老秦恢复的代价换取他的信任与支持,这样就可以拉拢一大批与他关系很好的武勋,这样一来在十六卫中,他李承乾基本上就有了一半的发言权。
可是老秦是那么好救的么?
老话说的好,阎王要人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
现如今老秦病入膏肓,药石罔效,眼看就要一命归西,这个时候再想救他回来,也不知道崔钰有没有这个能力。
“承乾,发什么呆呢,可要随老夫一同进去?”长孙无忌在李承乾想心事的时候已经下了马车,看了一眼拥挤的人群对小李问道。
“舅舅,您先进去吧,父皇让我在这里等着孙神医,一会儿等他到了,我再进去。”李承乾看了一眼医学院的方向,对长孙无忌摇了摇头。
“那好吧。”长孙无忌见李承乾还要等人,也不强救,打发两个跟着他来的家将上前在人群中分出一条路来,自行进了翼国公府。
那些聚集在老秦府门外的家伙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长孙无忌进去,李二陛下已经在里面了,身份上的差距注定了他们只能在外面等,不管他们与秦二爷关系有多铁,礼数上也不能有所逾越。
在这个时候,能进去翼国公府的基本上都是三品以上的要员,四品官根本靠都靠不上去,更不要说进去看看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38章 圈套(上)
李承乾看着那些围在老秦府门口,一个个不断扼腕叹息的家伙,心中暗暗冷笑,心道这帮家伙还真是会见机行事,这么多人到底有几个是真的来看老秦的?又有几个是想要露一下脸的,还真不好说。
不过随即李承乾又不得不感叹长安城还真是没有什么秘密,他这个太子刚刚得到消息,那些在朝堂上还没有离开的老货们竟然也得知了消息,甚至可以说那些老货们比他知道的还早一些。
这一点从国公府外那些拴马桩上栓的战马身上就可以明显看出来,毕竟老程、老尉迟等人的战马特征十分明显,明眼人一搭眼就能看出来。
李承乾牵着马等在翼国公府的外面,胡乱的琢磨着一些有的没的,直到一阵銮铃声传来。
那声音李承乾十分熟悉,因为那就是属于他的专车,这几年不知道听过多少遍,所以几乎不用看就知道,应该是他派去接孙思邈等人的马车到了。
“殿下,人接到了。”车到了李承乾的跟前,白月宁从车辕上跳下来,沉声回禀。
“嗯!”李承乾点点头,随后走向打开车门的马车,对正在下车的孙思邈说道:“孙道长,又要麻烦您了。”
“殿下,可是翼国公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孙思邈下了马车,略一打量身遭环境便大致猜到了一些。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进去再说吧。”李承乾并没有见到秦琼,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跟孙思邈说,只能邀请他一同向翼国公府的大门走去。
不过在进去之前,还是吩咐白月宁等在原地,让她接迎一下正在赶来的杨雨馨和崔钰等人,一会儿好把他们带进去。
走进国公府,气氛明显有些压抑,所有的仆役都是一脸紧张、惶恐。李承乾虽然是第一次到秦琼府上,但因为事出有因,也没有心思打量什么环境,只是跟着给他带路的仆役快步走着,不多时便来到了秦琼的卧房外。
“小子,你怎么才来,可急死老夫了,快快快,你快点进去,快点给二哥看看。”李承乾刚一露面,就被急的团团转的程咬金盯上了,蒲扇大的巴掌抓在他的肩膀上,将他扯了一个趔趄。
“老匹夫住手,岂可对太子殿下无礼。”魏征此时也在院子里,看到老程的行为,厉声呵斥道。
1...348349350351352...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