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前段时间大朝会的时候,本宫曾在父皇那里讨了一份诏书,一份可以让天下寒门学子都有读书机会的诏书,可是现在诏书已经发下去半个月了,却一点反馈的声音都没有,翼国公认为这正常么?”李承乾是在问秦琼,但更像是在问自己。
“何人如此大胆?”秦琼脸色微微一变,脑中出现的第一个人影就是孔颖达那老货。
“世家!就是那些抱着‘家国天下’念头的家伙。”李承乾恨声说道:“这帮人遇到任保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至于大唐……嘿!”
老秦不说话了,世家在大唐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他秦琼如何能不知道,想到那些与李承乾作对的家伙统统来自世家,老秦也有些一筹莫展。
不过好在李承乾并不指望老秦能给自己想出什么有用的办法,顿了顿之后坦然说道:“所以本宫才要激孔师帮忙,虽然刚刚本宫威胁了他,但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因为只有孔师出头,才能破开这个僵局,若将来真的能够打破世家封锁,使我大唐所有百姓都有读书的权利,本宫一定会到孔师家中负荆请罪。”
不管李承乾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他在秦琼面前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老秦能够体会到身边这个青年心中的那份壮志与激情,并为之感染:“某明白了,请殿下原谅老臣刚刚言出无状!”
“翼国公言重了,承乾只是想要我大唐多一些读书人,也好将大唐发展的更加强大一些。您知道,咱大唐论打仗那是谁都不惧,可建设国家不能靠咱们手里的横刀,必须有大量的读书人参与进来,只有他们才是大唐崛起的根本。”
“读书人多了,有知识的人多了,才能为我们研究出更多更好的武器,才能让我们大唐出产更多的粮食,让百姓更加富足。”
李承乾这还是第一次在武勋贵族面前吐露自己的心声,如果不是因为老秦这人厚道,他还真不会这么干。
而且很明显的是,老秦似乎真的被他这一番话打动了,虽然没有再多说任何一句话,但脸上却没有了任何不满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平静与严肃。
或许当年老秦投靠李二的时候只是想着如何在乱世之中更好的活下去,可是当目标实现之后,这份想法就变了,如何让家族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成了老秦需要考虑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样,李承乾成了老秦主要的观察对像,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老秦判断将来家族到底是跟着这位太子爷继续混下去,还是另谋他途,择良木而栖。
……
京兆府,李承乾带着秦琼和杨雨馨三转五绕来到了城市环境纠察大队的院子,见到了等在那里的林希尧。
“臣……”
“免了!”林希尧腿脚不方便,李承乾也没有强求什么,不等他见礼,便把手一挥。
“殿下今日到此可是有要事?”林希尧坐在特制的轮椅上,一双眼睛好奇的打量着跟在李承乾身好的秦琼,口中下意识的问道。
“不错,的确有件事情。”李承乾点点头,对林希尧好奇的目光视而不见。
老秦是名人,被人认出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过因为身份的关系,李承乾完全没有必要去跟林希尧解释老秦跟着自己的原因。
而林希尧也是个精明人,虽然闺女嫁给了小李,但却从来没有借着皇亲的自份如何如何,现在李承乾不想给他解释老秦的事情,他自然也不会多问,在李承乾点头确定来找他有事之后,朗声说道:“殿下有事只管吩咐就是,何须亲自跑上一趟。”
“事关重大,本宫一定要亲自来一趟才放心。”李承乾轻轻叹了口气,随后问道:“这段时间长安城中可有什么异常的传闻?是否有听说关于寒门学子想要读书,却求告无门的事情?”
“这个却不好说,殿下您也知道,长安城人多眼杂,各大世家豪门的门生子弟也不少,每天各式传闻不断,每难确定其真实性。”林希尧不知道李承乾的目的是什么,只有据实禀报。
“不管真实与否,和‘教育改革’有关的事情你知道多少?”李承乾眉头微皱沉声问道。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66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
“臣没有具体关心过此等事物,城中关于殿下主持的‘教育改革’传言甚多,分类下来不下十数。”林希尧有些忐忑的说着,毕竟他打理的纠察大队很少参与读书人的事情,所以具体都有哪些传言他还真答不上来。
李承乾对此也能理解,再说林希尧怎么说也是他老丈人之一,为了这点小事他也不好发火,顿了一下之后正色说道:“我这里有一件事,明天天黑之前必须办好。”
“殿下请吩咐。”林希尧答应的十分痛快,似有将功补过之意。
“找一个读书人,让他去县衙填一份寒门学子助学金申请表,不管成与不成,明天天黑之前把消息送到东宫。”李承乾的语气中带着不容质疑,很显然这不是在和林希尧商量。
“是,臣马上就安排人去办。”老林也很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是什么,对李承乾交待的事情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而且他也不等李承乾离开,直接就从外面叫进两个人来:“陈大,陈二,你们两个可想读书?”
“读书?”明显是兄弟俩的陈大与陈二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回答道:“呃,不想!”
老林被两个手下的不上进气的吹胡子瞪眼,一拍座下轮椅的扶手:“不想也得想,一会儿都去长安县……”。
“等等,去万年县吧。”李承乾听到长安县之后,果断的打断了林希尧。
那长安县再怎么说也是归崔钰管,李承乾在不知道现在各县什么情况的时候,虽然有杀鸡儆猴的打算,但也没想杀到自己人头上。
让陈大和陈二两个去万年县也是给老崔一个机会,以免这家伙自己撞到枪口上,到时候不好处理。
林希尧不清楚为什么李承乾会指定两人去万年县,不过还是从善如流的说道:“听到没有?去万年县!一会儿你们两个就去万年县,各要一份寒门学子助学金申请表,添好了之后将对方说的什么记下来,然后回来禀报。”
“是!”陈大、陈二两个见老林态度坚决,又看李承乾衣衫华贵,知道他不是一般人,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完全忽略了自己两人不识字的事实。
而李承乾在等到陈大兄弟两个离开之后,也告辞离开了京兆府,带着秦琼和杨雨馨等人跑到西市胡吃海塞了一顿之后,又去接上自己的小老婆,这才打道回宫。
平静而又癫狂的一晚过去,第二天一大早正在洗漱的李承乾便接到外面送进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却是昨天要求林希尧办的事情有结果了。
“好,好啊,这帮家伙果然把本宫的命令执行的彻底,好!”从头到尾一目十行的将信笺看完,李承乾冷冷一笑,看着披衣而起的程琳说道:“小四,一会儿带上你的人,跟你家相公走一趟万年县。”
“太子哥哥,发生什么事了?为何生这么大的气?”程琳担心的问道。
要知道,程琳的人指的就是飞凤军,那可是全军精中选精挑出来的,李承乾竟然要调动这帮人,可见事情到底有多棘手。
“长安城看来是需要见见血了,否则人人都不把上令放在眼中,将来有一天本宫的命令岂不是连东宫都出不去!”李承乾微眯着眼睛,一股暴厌之气透体而出。
这对于李承乾来说是很少见的,除了在辽东战场上,程琳还从未见过小李同志有如此情况。
而对于杨雨馨等人来说,上一次李承乾有这样的表现还是在修理吐蕃那批求婚使者的时候,那一次的结果是数百人一夜之间死于非命。
“太子哥哥,您还是先不要生气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一点点的解决,杀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程琳也不再是那个惟恐天下不乱的小女孩,她很清楚在长安城没有得到老李的允许就打开杀戒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看情况,你先去召集人手,我去上朝,等散朝了咱们立刻就走。”李承乾不以为意的摆摆手,早饭也不吃带上刚刚赶到的杨雨馨直奔太极殿。
早朝依旧平静,不过心中有事的李承乾却没有心思去打盹,瞪着一双眼睛直直看着下面一群隶属于世家一脉的官员,喉咙里咯咯作响,就好像是要吃人一般。
昨天派去万年县的陈大、陈二两兄弟,竟然连报名的表格……不,应该说连管事的主簿都没有见着,就被小厮给打发了出来,并且还声称如果再敢去县衙‘闹事’就把他们两个抓起来法办。
李承乾想过世家和士族会在‘阻击’自己的‘教育改革’,但是没想到竟然会这么直接。
难怪时间过去半个月之久,全国任何一个寒门学子申请助学金,依着他们这么搞下去,就算是十年,百年估计也不会有一个人来申请的吧。
想到这里,李承乾狠狠的捏紧了拳头,心中愈发愤恨,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侮辱。
试想自从来到大唐的那天,李承乾完全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然有些时候会费些手脚,但最后结果也都还让他满意。
但是那些世家竟然使出如此手段,抛出无数不值一提的无名小卒出来,打算搞一个法不责众,让他想下手也无从搞起。
如果他真的严肃处理的这些故意消极抵抗的家伙,一个任用酷吏、未来暴君的名头必然会扣在他的头上。而如果不处理这些家伙,那么‘教育改革’便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可恼,可恨,可杀!
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以后的事情能进行的更加顺利,李承乾暗下决心,非要狠狠的打压一下这些世家的威风,如果这次不把事情搞的天下皆知,那他李承乾就算是白穿越一回。
揣着满腔的愤怒,李承乾静静等着散朝的那一刻,如果不把万年县从上到下全都过筛子一样过一遍,不让他们这帮人脱一层皮,绝不善罢甘休。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67章 杀鸡儆猴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老头子的一声散朝终于响起,急不可耐的小李在看到老头子背影刚刚消失的一瞬间,兔子一样窜了出去。
东宫正门外面,十个由程琳亲自挑选出来的飞凤军军卒一身戎装,整齐的列队站成一列,而在他们前面的便是身披战袍的程琳。
“不错,够精神,出发!”李承乾牵着自己的战马,从头到尾以审视的目光打量完这支队伍,翻身上马率先离开。
“都跟上!”程琳跟在李承乾的身后,疾驰而出,却没有忘记招呼手下那一群大头兵。
飞凤军最初是程琳带出来的,而且不管是老李还是小李都没有撤了她的职务,严格来说程琳的确可以算是飞凤军的最高长官,只不过从辽东回来之后并不怎么管事了而已。
……
万年县,崔冉调走之后已经换了不下五位继任者,任职时间有长有短,长则两三年,短则小半年,总之这破地方就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还两头受气的位置。
这一日,万年县衙门前在迎来了一对年轻男女,身后跟着十位身着制式战袍的壮硕汉子。
“唏律律……”战马嘶鸣声中,一个汉子在战马还未停稳的情况下从上面一跃而下,‘哐’的一声杵在门口衙役的面前,板着一张死人脸:“去叫你们县令出来。”
好死不死门口的几个衙役也是眼皮子浅的,竟然没有认出李承乾来:“你,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嘭”一声剧烈的撞击,人影闪过,再看那衙役早已经飞到丈许远的地方,连哼都没哼一声直接晕了过去。
“叫你们县令出来。”另一个衙役面前,刚刚的汉子用同样的语气重复着同样的话。
“喏!喏!小,小的这就去。”有了前面那个倒霉蛋当例子,谁还敢有半句费话,几个衙役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头也不回的窜进了身后的县衙大门。
万年县乃是京县,县令有五品职司在身,敢在这里撒野的家伙不是背后有大势力,就是自己有大势力,这种人绝不是普通衙役能够得罪的。
虽然说贞观年间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吏治清明,律法严正的朝代之一,但不要忘了这里终是古代,一些自然规律是不能避免的。
所以衙役们根本没有必要为了县令的面子在外面与李承乾他们那批人死磕,回去报个信也累不死人,至于说县令如何应付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万年县县令宋宁远这段时间总是觉得左眼皮子跳个不停,但却总是想不起来左眼跳的到底是财还是祸,正在后衙纠结着这个问题的时候,几前衙役从前面连滚带爬的冲了进来。
“老,老爷,外,外面来了两,两个年轻人,要,要您出去见他们,小,小人们刚想问他们是谁,就,就被他们的随从踹飞了一个,无奈之下小,小的们只能回来。”
得,现在不用想是财还是祸了。
听完衙役描述的来人装扮之后,宋宁远叹了口气,苦笑中安排人将县衙中还未出去的人手调齐,又叫上了县丞、主簿等人,一起穿过主衙正堂。
还未出县衙大门,宋宁远等人就顺着敞开的大门看到了外面的一对男女以及他们的随从——十个他们身后一字排开的护卫。
这宋宁远好歹也是五品官,就在半个月前还在大朝会上见过李承乾,此时再见到自然不会忘了,脸色数变的同时连忙加快脚步迎了出去:“臣,宋宁远偕同万年县同僚,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的脸色阴沉,根本没有让宋宁远等人免礼的意思,冷冷的看着他们弯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哪个是丁文才?出来答话!”程琳在来的路上已经从李承乾口中得知发生了什么,见李承乾不说话,便一提马缰冷森森的呵斥道。
“臣,臣便是!”一个年龄在三旬左右的山羊胡子哆嗦这站出来,从始至终就没敢抬一下头,撩一直眼皮。
“丁文才,你可知罪?”这次说话的是李承乾,语气中满是平静,至少与程琳比起来是这样,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越是这样越是证明他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臣,臣不知!”虽然隐约间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但是丁文才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试图蒙混过关。
“不知?好,既然不知,本宫问你,这半月来可有学子前来讨要助学金申请表?你又是如何答复的?”李承乾并没有下马,居高临下的看着连腰都不敢直起来的一群人,淡然问道。
“这……,回殿下,的确是有人来过,不过,不过臣认为他们的学问不足,不够申请的资格。”
想到那些人给自己的保证,想到法不则众,想到最近太子失势,丁文才认为似乎可以度过这个难关,只要给眼前这年轻的太子殿下一个台阶下便好了。
然而他不明白的是,眼下整个万年县都已经成了李承乾想要杀的那只鸡,他一个小小主簿,怎么可能够资格给李承乾这位高高在上的太子爷递台阶。
“你认为么?本宫很好奇,你是凭什么认为的?你有什么资格来评价那些学子的学问?你以为自己是国子监祭酒么?”李承乾一连数个问题,将丁文才问的哑口无言,听着那越来越冷的语气,突然感觉事情似乎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不过好在李承乾并没有真的跟他要答案,只是冷冷哼了一声便将目光转向万年县县令:“宋宁远。”
“臣在。”宋宁远慌忙答道。
李承乾刚刚的问题让他陡然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也想起了自己大朝会上拿回的那份申请表,心中不由暗暗恼恨,暗恨自己怎么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呢,这么长时间了竟然没有问过一句。
然而现在想什么都晚了,李承乾的声音已经居高临下的响起:“渎职之罪你可认?”
“臣,臣认罪!”没办法了,眼下这种情况如果不认罪明显会把事情闹的更大,宋宁远只能低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68章 把事情往大里搞(上)
要知道‘教育改革’可是李承乾的亲手抓的事情,时隔半月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这本身就是不合理,被责问到头上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而且听那该死的主簿之言,似乎这半个月时间一张表格都没有发出去,也就是说那该死的家伙竟然把所有来申请的人都挡在了外面。这简直就是和李承乾在对着干,完全没把太子的威严放在眼中的表现。
而且那个蠢货竟然连一个详细的数字都没有,如果他能说清楚一共来了多少人,有多少人是他认为不合格的,到底哪里不格合,也还有情可原,自己多少也能说上几句话。
可是现在能说什么?那家伙看样子是根本问都没问就把人都赶走了,这样的情况已经完全超出了渎职,简直就是在藐视皇权,就算是说他谋逆都不冤枉。
自己作为这样一个混蛋的上官,被他牵连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想到这些,宋宁远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感觉自己的仕途怕是要完了,难怪这几天左眼跳的那么厉害,原来真的是有事情要发生。
但是,事情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了宋宁远的心理底限,就在他感叹自己的前途要完犊子的时候,李承乾一句话几乎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
“既然认罪,来人,将万年县所有官员一体羁押,送大理寺法办!”
“什么?”
“不,冤枉,冤枉啊!”
“太子殿下,臣冤啊,这事情和臣无关啊。”
一群不敢直起腰的家伙们瞬间乱套了,辩解者有之,呆立者有之,癫狂者有之,唯独没有一个冷静面对的。
“都愣着干什么?难道你们这些人也想去刑部报到?”李承乾却根本不听这些人解释,冷冷扫了一眼那些不知所措的衙役一眼,大声呵斥道。
“不,不要,我,我是范阳卢氏的人,你,你不能抓我!”丁文才这时候也懵了,他是万万没想到李承乾真的会拿他们开刀,而且还是整个县衙一体羁押,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了,完全就是把天捅了。
要知道,万年县乃是京县,与一般的小县城可不一样。
从县令到县丞,再到主簿、县尉、录事,共计一十三人,品级分别为正五品上,从七品上,从八品上,从八品下,从九品下。
抓这么多人,而且还是京县,闹腾起来这事儿能小么?怕是直接就能惊动了皇帝陛下吧。
可是李承乾明显并不在乎他的话,如果他不叫唤说不定事情还有挽回,这一叫只怕卢家人一定不会出面,这条小命怕是让他自己给叫没了。
“此处发生何事?因何喧哗?”就在一群大小官员纷纷自辩,衙役们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一声暴喝声响起,甲叶子碰撞声中,数十左武候卫的军兵分开四周的人群涌了进来。
不过刚刚冲进人群,领兵的校尉瞬间就懵了,人群之中场面之大完全超乎想象。
李承乾或许他不认识,但是飞风军他如何能不认识?那位拖着两只硕大斩马剑的飞风军统领他如何能不认识?当年他可是只差一点就会被选进飞风军的,本打算今年再考一次,所以对飞风军的了解不是一点半点。
而知道了飞风军,知道了程琳的身份,那么前面那位衣着华贵,明显比飞风军统领身份还要高的少年是什么身份也就显而易见了。
这可是典型的阎王打架,他这个小鬼似乎真的不够资格参与。
别的不说,单就校尉的官职来说吧,不管是手下的人数还是职务,和后世现代比也就相当于一个少校,撑死了也就是个营长。
放在地方上横向比较吧,那县长就相当于县令,怎么说也是县团级,就算是团长吧;副县长也就也县丞差不多,能算是副团;至于说主簿和后世的县长秘书差不多,至少也得是个参谋,按团级单位来算也可以当成营级长官来用。
而军方与地方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军方的人下来之后要降职使用,所以横向比较的话,军中的营长并不比地方县里的公安局长大,也就是说,刚刚出现的左武候卫校尉,比较起来最多也就是和京县的县尉官职差不多。
“愣着干什么,给本宫抓人,所有官员全部抓起来送交大理寺,衙役送刑部!”李承乾也懒得管校尉是怎么想的,见他不知死活一头扎进来,索性拉了他的壮丁。
“喏!”原本有些懵逼的校尉习惯性的答应了一声,等反应过来之后也有些后悔。
不过想到李承乾的身份也就释然了,反正他自己也是奉命也行,就算是抓错了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短短片刻时间,情况急转直下,原本还高高在上的一群人成了阶下囚,被一群左武候卫军卒押着直奔大理寺。
而另外一些衙役则因为刚刚行动缓慢,全部被弄到了刑部,等待他们的将是每人二十棍子的惩罚。
四周围着的百姓们何时见过这样的大阵仗,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是应该拍手叫好还是如何。
但一些学子的脸上却带上了一层欣喜之色,他们都是到万年县或者长安县申请过助学金被打发出来的。
原本已经对这件事情失望透顶,以为这只是皇家搞出来的噱头,但现在看来,似乎太子是被下面的人蒙蔽了,在反应过来之后立刻下狠手处理了这样一批人。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只要等着,等着眼前这位太子爷给他们一个交待就好了。
果然,李承乾没有让他们失望,等万年县的那些人被押走之后,从马上跳下来,站上衙门前面的台阶:“乡亲们,长安城的百姓们,我是李承乾,你们中或许有人认识我,也有人不认识我,不过这没什么,过了今天我们就认识了。”
“今天本宫处理了万年县的所有官员,大理寺会对他们的过去的一切行为作一个公平、公正的结论。”
1...356357358359360...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