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可怕?可怕的还在后头呢。你想想看,现在大唐有多少新生事物?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多少产业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缺乏劳动力了,所以我们必须让一些妇人出来工作,解决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可是世家呢?他们还在讲什么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样下去等于是限制了劳动力的发展吧?”
“再有一点,我们需要更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出来工作,不管是铁匠还是木匠还是一些其他什么行业。一个有知识的人可以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那些目不识丁的土鳖,你永远不能指望一个白丁木匠可以通过计算来得用一张椅子用料多少。”
“因为世家不断宣传的士农工商兵理论,将读书的台阶弄的过高,高到让普通百姓完全无法承受,使得我大唐读书识字的人只有千之一,万之一,你觉得这合理么?”
李泰沉默了,这么多年受的教育让他认为李承乾在小题大做,但是他却没有办法来反驳李承乾的观点。
李承乾也没有指望李泰能够理解他说的这些,他只是在单纯的发泄,说完了之后,看李泰已经停笔,便问道:“写完了没有?写完了就给我。”
“别,你还是先说秘密是啥。”李泰伸手挡住李承乾伸过来的手:“吃一次亏学一次乖,大哥你平时可没少骗我,这次你不先说,我就不给你。”
“成,说就说。”李承乾再次扫了一眼满屋子的名人字画,压低了声音悄悄说道:“《兰亭集序》知道么?现在就在父皇手中。”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78章 再添一娃
“你那东西别忘了找父皇去盖个印,否则根本没效果。”直到李承乾离开,李泰才反应过来,刚刚发生了什么,急吼吼跑到门口朝着那个快要消失的背影喊道。
而等待他的是李承乾高高举起的一只手,以及一个ok的手势。
李泰知道,这代表‘知道,明白’的意思,摇头叹了口气之后重新回到房间里面,坐到椅子上,一颗心火热了起来。
《兰亭集序》啊!只要是读书人就没有不想看的,可是要怎么像父皇开口呢?老头子到底会不会借呢?要不要想什么办法骗出来呢?
一时间,李泰陷入了犹豫之中,而李承乾则是带着他刚刚写好的任命书回了东宫。
老头子这几天身体不好,李承乾不想这个时候去触霉头,思来想去还是回了自己的老巢。
东宫,一片忙碌,无数人影在乱窜,没有了往日的‘平静’,李承乾疑惑的皱紧眉头,结果回了丽正殿没等开口就被苏玫一顿数落:“殿下,您也真是,也不看看小四什么情况,就敢带她出去,这要是出了问题可怎生是好!”
“嗯?小四怎么了?”被挺着肚皮的老婆数落,李承乾如坠雾中。
“怎么了?这一天您都和小四在一起,难道不知道她已经有了身孕么?”
“啥?!”李承乾先是一喜,再就是一惊。
喜的是自己在大唐又多了一个新人,对于后世的老爹老妈来说也算是有了交待,至少可以算是家族的延续;惊的是自家那傻婆娘为啥就不说呢?肚子里揣个娃竟然还敢彪呼呼的穿着几十斤的战铠,抡着几十斤的片刀出去逞能,难道就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殿下不要急,刚刚太医已经给开了安胎药,小四也去休息了,只是这段时间她还需要静养,万万不能再像今天这样了。”
苏玫以为李承乾的惊讶是来自于程小四的安危,然而她却并不知道小李其实一直都是被蒙在鼓里的那一个。
连程小四怀孕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知道程小四刚刚回来之后差点小产的事情。所以她刚刚说完,小李就毛了,连话都顾不上说,转身便冲了出去。
后世的人与大唐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李承乾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后世的穿越者,拿自家老婆娃那可是相当为重,知道小老婆差点小产哪能不急。
苏玫看着兔子一样窜出去的李承乾,急声说道:“殿下,您干嘛去啊,小四在我们这边呢,没在她的房间!”
“呃……”李承乾猛的顿住身形,尴尬的转过身,摸着鼻子就往另一个方向走。真特么丢死个人了!竟然人在哪里都没问就慌了手脚,若是被老头子和老妈知道,只怕又是一顿数落。
……
“太子哥哥,你回来了啦!”卧房中,程小四的脸色有些苍白,看到李承乾进来,挣扎着想要起来。
“别动,躺着,好好躺着。”李承乾几步冲到温暖的火炕边上,轻轻按住程琳:“小四,今天这事儿是我不好,原本就不应该叫上你,我……”。
“太子哥哥,我这不是没事儿么,你不要担心啦,太医说吃几天药就好了。”程小四乖巧的躺回床上,宽慰着李承乾,顺便还不忘对跟着进来的苏玫道谢:“谢谢姐姐了,要不是姐姐,小妹怕是……”。
“小四,殿下说过我们都是一家人呢,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要说这些了。”苏玫站到李承乾的身边,笑着说道。
李承乾将程琳鬓角有些凌乱的发丝拨到一边,轻声说道:“是啊,以后有什么事就说出来,不要瞒着,你看看这次的事情有多危险,若真是小产了,你让我怎么向丈人交待,怕是母后也会拨了我的皮吧。”
“人,人家也是没有经验嘛,人家,人家根本就不知道。”程小四委屈的眨眨眼睛:“只是回来之后,觉得身体不舒服,如果不是姐姐发现的早,急急请来太医,人家还以为是月事来了不舒服呢。”
可怜的娃,估计也就老程家的闺女能干出这么不靠谱的事情吧,李承乾心中无奈的叹息了一声,摇摇头说道:“现在知道也不晚,以后我不给你安排事情了,你就跟着你苏玫姐好好养胎,将来也好生个胖胖的娃娃。”
“太子哥哥,给孩子起个名字吧?你说叫什么名字好呢?”继承了大老程心大的优点,程小四尽管现在还不能从床上起来,但却并没有如同苏玫那样有什么产前抑郁。
起名字?这事儿怕是自己说了不算吧!李承乾眨眨眼睛。
感觉起名字的权利一定会被剥夺,毕竟长孙皇后已经惦记他的娃很久了,怎么可能不想几个名子。
不过为了哄小老婆开心,小李还是撑起笑脸:“起名字可以,但是你总要说说你是喜欢女儿还是儿子吧,要不然用错了名字多尴尬,你说是不是。”
“我喜欢女儿呢,我们要个女儿好不好?”程琳撒娇似的说着。
相比于苏玫,程琳只是一个良娣的身份,而且还是在太子妃之后有的身孕,所以如果苏玫生的是个儿子,那么她不管生男生女都是一样;而如果苏玫生的是个女儿,那么她生的如果是男孩,将来必然会有一番说法。
所以程琳只要不傻的话,就不会说生儿子,因为那样只会让惹的苏玫不开心。而且说喜欢女儿,也等于是在向苏玫表态,不会和她争地位,以后也不会跟她的孩子争皇位。
李承乾几乎是在瞬间便想明白了程琳的意思,扭头看了一眼有些尴尬的苏玫,突然发现这后宫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他能插手的。
乱,太特么乱了,强压的调头就走的冲动之后,李承乾强笑着说道:“女儿好啊,最好是像她娘一样能干。”
“那叫什么名字好呢?太子哥哥、苏玫姐快点帮我想想。”程琳继续撒娇。
“你们这些孩子啊,真当起名字是那么容易的么?不配合生辰八字起出来的名字又怎么能用,真是胡闹!”
就在李承乾和苏玫等人绞尽脑汁想名字的时候,长孙皇后有些愠怒的声音自门口响起。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79章 着急的长孙皇后和李承乾的打算
“儿臣见过母后!”见到长孙皇后,李承乾连同苏玫、孔雯齐齐施礼,躺在床上的程琳则挣扎着要爬起来。
“快点躺下,不要伤了身子。”长孙皇后先是瞪了李承乾一眼,随从坐到刚刚儿子坐的位置上,让程琳继续躺着。
等程琳躺回去之后,也不等李承乾等人开口,又数落道:“你说说你,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毛躁,这是小四没有什么事情,若是真有什么事情,我看你怎么交待。”
“是,儿臣知错!”李承乾这个时候可不敢跟老妈犟嘴,老老实实的认错。
“母后,这不怪太子哥哥的,儿臣也不知道自己有了身孕,是儿臣自己不小心。”李承乾臊眉耷眼的样子让程琳有些心疼,抢在长孙皇后没有开口之前替他辩解。
太子的老婆那可都是有品级的,所以苏玫、程琳她们在长孙皇后面前自称儿臣倒也没什么错处。
“你们这些孩子也真是……”长孙皇后也知道这事儿怕是怪不到李承乾的头上,否则以他疼老婆的性格,必然不会再让程琳跟着他一起出去。
可是很多事情也需要分个里外,她这个当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能先数落自己儿子,如果拿儿媳来说事只会让李承乾夹在中间不好做人,这是长孙皇后不想见到的场面。
这样一来有人要问了,那为什么上一次长孙皇后要惩罚程小四,把她关在宗正寺那么长时间,难道这样就不怕李承乾难做了么?
其实说起来,这两件事完全就不挨着,上次的事情是程小四自己偷偷跑的,再加上出去那么长时间竟然一点‘好消息’都没有,这才是长孙皇后惩罚她的原因。
而这一次完全是因为李承乾,如果不是他带着程琳出去,根本不会有程小四差点小产这样事情出现,所以尽管小李并不知道老婆怀孕了,但他还是要受些连带责任。
“母后,您怎么有空过来了啊,父皇身体怎么样了?”李承乾为了避免尴尬,在另一波的数落到来之前,赶忙岔开话题。
长孙皇后再次瞪了他一眼:“你父皇服刚刚过药,已经睡下了。不过小泰那又是怎么回事,为何他会跑到我这里要借什么《兰亭集序》,他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啊?什么《兰亭集序》?儿臣不知道啊!”李承乾心道一声糟糕,连忙矢口否认。
这事儿就是打死他也不会主动承认,只要李泰那小子不把他交待出来一切就让它永远成为一个迷好了。
“哼,等你父皇好了,小心你的皮子。”长孙皇后才不相信这事儿和李承乾无关,不过几个儿媳都在,总要给儿子留点面子,扯耳朵之类明显有些不合时宜。
李承乾讪讪一笑:“母后,那个,就是……”。
长孙皇后似乎知道李承乾想要说什么,横了他一眼说道:“别嬉皮笑脸的,去你书房等着,一会儿我有话跟你说。”
“哎,儿臣这就去。”
长孙皇后突然到来必然是有话要说,李承乾心知肚明,否则一个良娣有了身孕根本不可能惊动她,更不可能直接到东宫来探望,至多遣人送些补品安慰一下也就是了。
……
时间一点点过去,书房中李承乾足足等了近半个时辰,长孙皇后才沉着脸从外面走进来。
“母后,您这是怎么了?为何生这么大的气?”李承乾陪着小心虚扶着长孙,将她迎到主位之上坐好。
“你还知道本后生气?”长孙皇后盯着李承乾,一字一顿的说道:“你做事情长点脑子行不行?你知不知道你下午的做的事情几乎是在向整个大唐所有世家、士族同时宣战!”
李承乾被老妈问的哑口无言,心说老妈不是不理政事的么?为什么突然之间插手进来了?
“你父皇让你放手做事不假,让你摆出太子的架子也不错,但决不是让你不顾后果的折腾。”
“你既然知道万年县的情况,就应该知道大唐的情况,照你现在这么搞,用不了三天京畿地区所有基层官员就会集体辞官,用不了一个月就会波及到整个大唐,到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用不用本后来告诉你?!”
长孙皇后这次是真的急了,在她看来李承乾这次折腾的有些过火,那个卢家家主既然已经到场,那么就应该给他一些面子,就算是要杀人也不应该判个游街。
这样的判决就是在打脸,而且还是左右开弓的打,直接杀人的后果要严重的多,不说卢承庆还是卢家家主,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估计也受不了这个。
可是长孙皇后有她的担心,李承乾也有自己的打算。
老头子利用山东士族牵制关陇世家,利用寒门学子来代替世家子弟的政策在他看来起效太慢了,慢到让人无法忍受。
纵观历史,老头子的方式根本就没有成功过,世家的衰落还是在小武的雷霆手段之下。
当然,小武也不是没付出代价,世家没落之后,大唐的乱局一直持续的好多年,而且一直是在走下坡路。
可是这又能如何?小武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她身本就是外姓人,如果换成是李氏族人应该会有不同吧,结局也应该有根本性的反转。
不错,李承乾在赌,赌他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他熟知初唐的历史,熟知初唐的人物,什么人好,什么人坏,什么人可以用,什么人又不可以用,他都知道。
世家想要玩,那就玩个大的,天天小打小闹没啥意思,背后算计也不算本事。趁着老头子身子骨还壮实,直接掀翻桌子,把那些坛坛罐罐全都砸了,就像后来的岳武穆所说: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有着这样的打算,李承乾并不怕世家玩什么摆工,不想干大不了不干,高层的管理者不好找,基层的官员有得是,不说那些学生不学生,单单那些军中的基层军官稍加训练就完全可以代替那些不作为的官员,说不定和以前比起来还要好一些。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80章 风波起(上)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的想法,李承乾对长孙皇后所说的后果并不怎么在乎,连做了几个深呼吸,正色说道:“母后,您觉得他们真的敢这么做么?儿臣今天的确是打了他们的脸,但是您认为他们真的会和我们翻脸么?”
“乾儿,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不是他们敢不敢,而是你能不能扛下这样的责任,你懂么!”长孙皇后并没如以往那般因为李承乾的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李承乾不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但这并不影响他对长孙的敬重与感激。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后世评论说如果长孙皇后如果活着,‘李承乾’绝不至于会得到那样的结果。
……
大腹便便的长孙皇后离开了,李承乾知道,现在长孙皇后怀的应该是历史记载的衡山公主,也就是后来的新城公主。
历史记载的是长孙皇后生下衡山公主之后,便因病离世,现在看来应该不会了。
长孙皇后的身体现在很是康健,甚至可以说比一些年轻人还要强上许多,这是拿同样怀孕的苏玫来比较的,至于程琳那个怪力丫头就算了,老程家就没有几个正常人。
历史是可以改变的,一定是可以改变的,通过长孙皇后的例子,李承乾接连给自己打气,努力让自己忘记老头子在这次事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殿下,臣回来了!”无声无息中,一个黑色的影子出现在发呆中的李承乾身后。
“说说看,那帮家伙打算怎么对付我。”李承乾没有回头,声音平静的如同一口古井。
“集体上书弹劾,罢朝。”夜魅言简意赅,似乎多说一个字都不想多说。
好在李承乾已经习惯了她的说话方式,静静的想了一会扭头说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休息,养足精神。”
夜魅是李承乾在处理万年县众人之初派出去的,她的任务就是监视世家的那几个老头子,由其是卢承庆这个老家伙。
现在通过她的回报,李承乾发现,长孙皇后担心的事情终于要发生了,一切只看他如何应对。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81章 风波起(中)
三天之后,随着万年县衙门前的一声枪响,丁文才的脑袋几乎变成了烂西瓜,其死状之惨较之腰斩毫不逊色,以至于前来观刑的那些好事者有半数当场便吐的稀里糊涂。
而就在同一时间,李承乾却是蹲在老头子的书房中,鬼鬼祟祟的正在将一只上好的毛笔塞进自己的袖子。
“你又不写毛笔字,偷那个有用么?”就在李承乾自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老头子的声音在他身后出现。
“呃……”小李同志尴尬的转回头,讪讪说道:“那个,父皇,这文贼不算贼,这可是一件雅事,将来传出去也不失一桩美谈。”
“行了,敢紧给朕放回去。”老头子瞪了儿子一眼,随后走到桌案后面的椅子上坐下:“弹劾你的奏章现在足足有八十余本,这还不算京畿各州县递上来的辞呈,你觉得这事情朕应该怎么处理?”
偷东西被抓了现形的李承乾重新把老头子的笔放回原处,嘬着牙花子犹豫了一会儿:“弹劾的事情大不了留中不发,至于辞呈……咱大唐总不会没有离任审计吧?”
“离任审计是什么?”李二陛下狐疑的看着儿子。
“就是那些官员在职期间有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衙门里的财务情况……,这些东西总要审一审,总不能他们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挂冠而去!”李承乾撇嘴说道。
“你想玩儿一手拖字决?”李二陛下瞬间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手指轻扣桌面,似乎在想这样子做是否可行。
“不是拖,是恐吓,儿臣相信这些官员没有任何一个屁股下面是干净的,单单滥用职权就可以砍了他们一半人的脑袋。我们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将这些蛀虫清理出去。”
能够在这个时期响应世家的号召集体辞官,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虽然世家和士族借着这个机会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但同时也暴露了他们在底层官员中的棋子到底有哪些。
老李双眼微眯,轻叩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你有多大把握?如果有人煽动闹事怎么办?相信经过这次事件你也能看到世家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而且这还只是他们实力的冰山一角。”
“它们能够煽动百姓,我们同样可以,‘乱兵’可比百姓要难以控制,如果他们敢煽动百姓,我们同样可以给他们来个浑水摸鱼,到时候这些百姓到底听谁的还是一件很难说清的事情。”
对于老头子提出来的问题,李承乾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而且他相信那些世家的老头子们绝对不会没有考虑过这一点。同样,他的应对之法,世家同样也会考虑到。
李二陛下明显听懂了李承乾的意思,面色微变的同时,警告似的说道::“此事或许可为,但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为,眼下先放一放吧。”
老头子与李承乾不一样,小李现在的状态在他看来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反正大唐的江山不是他打下来的。
但是李二陛下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隋末战乱的亲身经历者,亲历过那千里无人烟,百里无鸡鸣的乱世,他并不想让为了消灭世家再大唐再次陷入那种乱局。
这就像后世的企业一样,虽然有些企业因为人的关系,因为债务的关系濒临破产,但是作为企业的创立者却总是想着挽回这一切,而不是想着破而后立。
说到底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舍不得,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东西毁于一旦。
所以李二陛下一直在维持着大唐的正常运转,尽管他也想消灭那些与他争权的世家,但为了大唐的稳定,却不得不一次次的迁就他们。
“喏!儿臣遵旨。”感受到老头子语气中的沉重,李承乾恭声领命。虽然不清楚为什么自家老爹一直在世家的问题上很犹豫,但这并不影响老李在他心中的权威性。
“这件事情暂时不说,那个李义府又是怎么回事?为何整个万年县你单单将他放了过去?”将李承乾奇葩的想法镇压下去之后,李二陛下又关心起万年县众人的事情。
“李义府此人心机深沉,行事善于取巧,又不甘屈于人下,儿臣认为他在这件事情里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李承乾并没有隐瞒自己对李义府的评价,坦而言之。
“既然知道此人有这么多缺点,为何还要用他?”李二陛下面色微沉。
“父皇,只因为这样的人好用,接下来的事情儿臣需要一个机敏之人来处理,像孙伏伽那样的人并不适合。”
聪明人之间说话点到即止才是根本,李承乾不需要解释李义府到底为什么会好用,也不用解释孙伏伽为什么会不适合处理这件事情,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已经让老李明白了事情的全部。
“嗯。你能明白其中的关键就好。不过朕提醒你,那李义府若真是像你说的,那么此人非是良臣。”
“喏!儿臣知道,此人只可作为牵制,不会作一方主事。”
老头子一生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用人,所以李承乾并不认为来自于老李的建议有什么不对,同时也打算按照他的提醒去做。
“你自己心中有数就好。”李二陛下很满意李承乾的态度,不过很快又想起了什么,看着他问道:“这次你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父皇,儿臣这次来还是因为那个李义府。”李承乾一边说,一边掏出来自于李泰那份任命书放到老头子的桌上:“这个东西还需要您来盖个印章。”
“这是什么?”李二陛下探手取过那份任命书,上下打量着问道。
李承乾知道老头子问的并不是那份任命身,而是在问他的目的,所以认真解释道:“儿臣想要让那李义府出来把水搅浑,同时也帮儿臣分散一些注意力,这家伙天生就是一个搞事情的好手,有了他夹在中间,会使我们不那么被动。”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382章 风波起(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