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下官还能去哪?下官这些日子,可是为了肃王殿下的王府忙前忙后。……殿下倒好,自个的王府,前前后后总共来了两回。那可是您的王府啊,就不怕下官搞砸了么?”工部左侍郎孟隗开玩笑道。
不得不说,孟隗那可是与赵弘润一同上过战场的,虽然当时并未直接参加与楚军的战斗,但却对整个战局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若不是他监督巩固的鄢水大营实在是无懈可击,简直就跟一头刺猬一样叫暘城君熊拓的大军无从下口,赵弘润又如何能将熊拓的大军拖死在鄢水一带?
更别说,孟隗那时还带领着工部的官员与工匠们,在楚国大肆攻打营寨的时候冒着箭雨补缮井阑车,这份勇气,让赵弘润着实敬佩。
自那以后,赵弘润心目中所认可的朋友中,便多了这位工部左侍郎。
“哈哈,本王岂会信不过孟侍郎?”
两人寒暄了几句,赵弘润这才从孟隗口中得知,他请孟隗翻修的肃王府,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验收阶段,而孟隗方才离开工部本署,就是专门到那座肃王府去验收修缮情况的。
看得出来,工部的工匠们所做的活,让孟隗十分满意,因此他信誓旦旦地向赵弘润保证。待等之后几日赵弘润入住了肃王府后,定会非常欢喜。
“哦?可以入住了?”
“下官已命人在打扫了,将一些边角料处理掉,这估计还得些时候。……唔。明日吧,明日晌午过后,殿下随时可以入住,不过,下官瞧着府内缺少一些应用之物。下官不知殿下的喜好,也就没有自作主张让虞部的人提供什么。”
赵弘润知道孟隗指的一些比方被褥、茶碗、茶壶之类的应用之物,摆摆手说道:“这个无妨,本王的宗卫们自会去张罗的。”
孟隗点了点头,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肃王殿下此刻正站在他工部本署的府门前,遂好奇问道:“肃王殿下此番来我工部,莫非还有其他事?”
“孟侍郎以为本王是为那座王府而来?”赵弘润开了个玩笑,随即直言说道:“本王打算以我冶造局的名义,在大梁北侧的博浪沙,建造一座河港。”
孟隗闻言一愣。着实有些不解:“殿下造河港做什么?”问罢,他这才意识到这么问有些不妥,连忙摆摆手说道:“下官就是随口一问,殿下可别介意。”
赵弘润闻言笑了笑,说道:“没什么不可以说的,孟侍郎也去过楚国,应该听说过,熊拓在陈县建造了一片河港船坞吧?”
孟隗点了点头,楚国的陈县河港,他岂会不知?虽然那里名义上是平舆君熊琥的封邑。可事实上,暘城君熊拓却在陈县的河港打造了许许多多大型战船。
甚至于,如今商水军的三千人将伍忌当初在攻克陈县后,还扣下了许多战船用来运输那笔从楚国收刮来的庞大钱物。而如今嘛,那支船队以向商水运粮的名义,实际上却将大批的粮草运输到了陈县以及项城。
唯一扣下的两艘楚国战船,如今还停泊在大梁城南面的祥福港。
虽然说孟隗并未亲眼目睹陈县的港口究竟是怎样的规模,但从那众多楚国战船的体积与数量,他并不难推算出陈县港口究竟是何等的庞然大物。
“殿下莫非也想建造一座巨型的船坞河港?”孟隗摸了摸胡须。旋即了然问道:“殿下要造船?”
“唔。”赵弘润点了点头,皱眉说道:“仓部的船太小了。……孟侍郎恐怕不知,我冶造局正在积蓄原料,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仓部运载矿石的速度啊……”
“喔。”孟隗心中释然了,不过理解归理解,这并不妨碍他心中暗暗腹绯一番:这位肃王殿下做事果真是大气派,为了使所需的矿石能更快地运到冶造局,索性自己建造船坞,打造运输船,这得花多少钱啊?
“下官明白肃王殿下为何在我工部本署府门前了。”孟隗苦笑着摇了摇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想想也是,倘若赵弘润果真打算效仿楚暘城君熊拓的陈县河港,在博浪沙也建造那么一座巨型的河港,那么,单单一个冶造局,是不足以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的,不出意外的话,这位殿下这是来向他们工部寻求帮助的。
“请!”赵弘润与孟隗一同迈步走入了工部本署,期间,他玩笑般说道:“孟侍郎,待会可要给本王上最好的茶哦……”
“理当理当。”孟隗哈哈一笑。
毕竟不可否认,赵弘润目前是工部最大的客户,无论是城内肃王府与冶造局的翻修,还是城外那几座地炉的建造,这位肃王殿下为此向工部交纳了大笔的金钱,金额高达二十五万两白银。
除了以往户部拨给的款项外,工部何等收到过如此丰厚的报酬?
更让孟隗感到兴奋的是,如今冶造局显然有一股崛起的势头,不难猜测,日后这位肃王殿下还将有更多的工程交给他们工部,这都可是额外的收入啊。
这不,博浪沙的河港,不出意外就是一项大工程,足以使他们工部的财政变得充盈起来。
“河港的事,待会等见到了曹尚书再谈不迟。……本王听说,曹尚书打算将工部移交给孟侍郎了?”
在前往工部大院的途中,赵弘润饶有兴致地问道。
一听说此事,孟隗顿时变得拘谨了许多,一脸尴尬,连连摆手说道:“那皆是些谣言,当不得真的。”
“是么?”赵弘润似笑非笑地瞅着孟隗,瞅地后者脸上更显尴尬。
工部尚书曹稚,赵弘润至今还未与他打过交道,但这并不妨碍赵弘润对这位老臣的印象颇好。
毕竟前一阵子在冶造局宣布脱离工部,并且公布了新的度量衡时,朝廷六部中皆是工部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若没有尚书曹稚的默许,工部会给予冶造局如此宽容的待遇?
遗憾的是,曹稚这位老臣真的是太老了,他是朝廷六部尚书中最年迈的一位,据说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了。虽然如今精神还是不错,记性也蛮好,甚至于据说每顿饭还能吃两大碗米饭,着实称得上是老当益壮。
然而,这些都不足以弥补六十五岁高龄所带来潜在隐患。
因此,不出意外的话,就最近这一两年,这位老臣应该会从工部尚书的位子上退下来,要么告老,要么就在工部混地闲差,颐养天年。
而接替其尚书职务的,不出意外应该就是赵弘润身边这位工部左侍郎孟隗。
这一点,赵弘润很有信心。
毕竟,孟隗为人本分忠厚,德才兼备,更重要的是,他当初协助赵弘润击退暘城君熊拓的大军,因此在朝野、尤其是工部内威望大增。
因此,除了他以为,赵弘润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够接替老臣曹稚那工部尚书的职务。
孟隗将接替曹稚成为工部尚书,这可并非无凭无据的小道消息。
事实上,如今工部本署内的大小事务,曹稚确实已逐渐开始交接给孟隗,这一点,孟隗自己也心知肚明。
但尽管如此,赵弘润的调侃,还是让孟隗感觉尴尬不已。
“殿下莫要取笑下官了,尚书大人曾对下官直言,下官还未具备引领工部的才能。”孟隗微微叹了口气,看得出来微微有些失落。
『所谓的足以引领工部的才能,指的是自信与城府么?』
赵弘润淡淡一笑,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在他看来,孟隗在这两方面,的确有所欠缺。
相比较而言,比他大不了几岁的户部尚书李粱,在这两方面就要比孟隗出色地多。
在孟隗的指引下,赵弘润来到了工部尚书曹稚的屋子。
这位老爷子因为年势已高的关系,已不怎么过问工部的事,而逐渐将那些事物交接给孟隗。
赵弘润猜测,这个老头子之所以还坐在工部尚书的位子上,很有可能就是觉得目前的孟隗还无法稳住整个工部,或者说是,还无法在与户部钱款交锋上占得上风。
“曹尚书。”
赵弘润主动上前与坐在屋内矮榻上的工部尚书曹稚打了声招呼。
“肃王……殿下?”
看得出来,曹稚着实有些吃惊,在愣了一下后,便要起榻穿鞋,不过给赵弘润摆摆手给阻止了。
“无妨,老大人就坐在榻上吧。”赵弘润走上前几步,坐在床榻边沿,望了一眼榻上矮案上的棋盘,似笑非笑地摇了摇头:“老大人倒是好兴致,自己与自己下棋……对了,曹尚书,本王今日前来,是想请工部帮个忙。”
曹稚疑惑地眨了眨略显浑浊的眼睛,正色说道:“肃王殿下客气了,殿下有何吩咐尽管提便是。”
“是这样的,本王打算在博浪沙建一座河港……”在赵弘润说话时,他身后的宗卫沈彧从怀中取出地图,徐徐摊开在那张矮案上。
曹稚睁着眼睛瞅了两眼,旋即脸上露出了几许迟疑之色,几番欲言又止。
或许他也是从地图上看出,那博浪沙正是在原阳国境内。(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二百七十七章:工部承建
『博浪沙……』
工部尚书曹稚心中嘀咕着。
果不其然,这位老大人注意到了博浪沙的地理位置,因此才表露了欲言又止的神色。
可能是注意到了曹稚的表情,在旁的孟隗心中觉得纳闷了,不解问道:“尚书大人,有什么不对么?”
『有什么不对……』
曹稚瞥了一眼孟隗,旋即将目光投向面色自若的赵弘润,在犹豫了良久后,仍是忍不住提醒道:“殿下,恕老夫多嘴,博浪沙,在原阳国境内啊。”
“诶?”孟隗闻言一愣,仔细一看地图,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亦将目光投向了赵弘润。
而在这两双眼睛的注视下,赵弘润依旧面色自若,笑着说道:“老大人放心,这个问题,本王会去解决的,咱们还是来商量一下具体的事物吧。”
曹稚闻言沉默了一阵,为难说道:“殿下,老夫觉得,殿下还是先与原阳王打声招呼为好,免得到时候……”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最终还是说了一句比较委婉的话:“白忙碌一场。”
赵弘润抬头望了一眼曹稚,他当然听得懂曹稚想表达什么意思,闻言淡淡说道:“老大人放心,本王不会使工部的诸位白白忙碌的。……原阳王,会同意的。”
“若是他不同意呢?”孟隗在旁担忧地插嘴道。
只见赵弘润伸手拿起桌上棋盘中一枚棋子,在手中把玩着,口中淡淡说道:“无论他是否同意,本王的主意不会改变。”
『……』
曹稚与孟隗对视一眼,微微有些色变。
“殿下,此事可大可小,不可莽撞啊……”孟隗在旁劝道。
也难怪孟隗如此在意,毕竟,虽说大魏的封王在其封国内的权利,远不如暘城君熊拓等楚国贵族在各自封邑内的权利大。但其本质是一样的。
说白了,就是划分给似原阳王赵文楷这等姬氏旁支的私领,供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在封国私领内安居。
除了限制有封国卫军的人数、限制了对封国内百姓的税收等寥寥几项限制外,封王们享有的权利还是蛮大的。这是姬氏宗族对于姬氏旁支的优惠待遇。
而这些封王们所享有的权利中,便包括了对各自封地的所有权。
简单点说,就是封地内的一草一木,都归那些封王所有,大魏朝廷不得擅自占夺封国的土地。
因此。除非赵弘润与原阳王赵文楷打过招呼,并且征得了对方的同意,否则,他是没有任何立场在属于原阳国的博浪沙那里建造河港的。
而无端侵占封国的土地,正如孟隗所言,这件事的确可大可小。别看博浪沙只是一片荒芜之地,但若是赵弘润在并未征得原阳王赵文楷同意的前提下私自开工,建造河港,原阳王赵文楷可以上诉朝廷、天子,甚至是宗府。
坏就坏在。若事态当真发展到那一步,就算是宗府也不会站在赵弘润这边,毕竟大魏国内有不少拥有封地的姬氏王侯,似赵弘润这般做法,别看只不过是占了一片没人要的土地,但相信所有拥有封地的姬氏王侯都会支持原阳王赵文楷。
毕竟他们也能想明白,似这种事一旦开了先河,那么,他们如今手中的封国,日后不一定能保得住。
因此。他们势必会联合起来声讨赵弘润,到时候,宗府为了安抚这些姬氏旁支,就不得不惩罚赵弘润。
正因为如此。除非赵弘润征得了原阳王赵文楷的同意,否则,曹稚实在不敢贸然地开工,因为那不但是得罪了原阳王赵文楷,也会害了赵弘润这位肃王。
想到这里,曹稚低声劝说道:“殿下。还是先征得原阳王的同意吧,否则,我工部实在不好擅自就……”
赵弘润闻言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老大人,贵部这儿,先配合我冶造局,逐步开始建筑博浪沙的河港,本王那边,那原阳王赵文楷,本王明日就亲自走一趟原阳,征求其同意。”
『这岂不是……与方才说的一样?』
曹稚皱了皱眉,因为他意识到,眼前这位肃王殿下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见此,他迟疑说道:“殿下,老夫……”
然而,他刚刚说到这,就被赵弘润抬手给打断了。
只见赵弘润目不转睛地望着曹稚,正色说道:“曹大人,在博浪沙建造河港,是本王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我冶造局的强盛。本王试图将冶造局营造成我大魏内的巅峰技术司署,本王以为,我冶造局的强盛,将逐渐带动六部、朝野,最后是整个国家的国力。因此,哪怕这件事最后闹到宗府,本王亦怡然不惧。……再者,本王可以负责任地对曹大人保证,既然本王已决定在博浪沙建在河港,不管他赵文楷同意与否,本王都要建!至于后果如何,本王一力承担!”
“老夫不是那个意思……”曹稚微微有些动容,旋即摇摇头叹了口气。
他显然是听懂了赵弘润的话中深意。
『这可不好办了……』
曹稚没有立马做出决定,而是细细思忖着此事。
望着眼前这位肃王殿下那坚定不移的眼神,曹稚意识到,他已经失去了回绝的余地。
因为一旦回绝,便意味着工匠将失去与这位肃王殿下的友谊,以往曾经所做的努力将全部成为空谈。
在沉吟了片刻后,曹稚徐徐吐了口气,缓缓点头道:“肃王殿下一心为公,为我大魏着想,老夫又岂可坐视不理?……孟侍郎,待会发布通知,明日起,我工部便着手此事,在博浪沙建造河港!”
听闻此言,赵弘润脸上露出了笑容,起身拱手说道:“老大人深明大义!……既然如此,本王也不过多叨扰了,暂且告辞。”
“老夫送肃王殿下。”不顾赵弘润的推辞,曹稚还是下了矮榻。将赵弘润送至屋门口。
望着赵弘润一行人离去时的背影,曹稚摇摇头说道:“好一个锋芒毕露的肃王呐……气势迫人,难以想象才年方十五。”说到这,他叹了口气。喃喃补充道:“然而,至刚易折啊,但愿肃王能领悟这个道理。”
旁边孟隗听了好笑,插嘴道:“肃王虽年幼但聪慧异常,岂会不明白?”
“明白。不见得能领悟……”
曹稚瞥了一眼孟隗,努着嘴砸了咂:不过话说回来,若是那位肃王殿下的气魄能分个一两分给这小子,老夫倒是也放心将工部交给他了。
再次摇摇头,曹稚又回到了他那张矮榻上。
瞧见自家尚书大人再次摇头,孟隗显然有些看不明白,不过他并未在意,只是跟在后头不解地说道:“尚书大人,下官实在不明白,为何肃王殿下不先与原阳王通个气。再叫我工部开工呢?……那博浪沙不过是一块荒地,原阳王不至于会为此为难肃王殿下才对。”
曹稚闻言回头瞧了一眼孟隗,古怪说道:“你不知?”
“知……知道什么?”孟隗莫名其妙地问道。
只见曹稚拨弄了一下棋盘上的其子,语气古怪地说道:“若在以往,原阳王自然不至于为了一块荒地而为难肃王殿下,可是他的世子赵成琇被肃王殿下教训一番,以至于赵成琇非但没能从楚国那笔庞大钱物中分得一杯羹,还被宗府关在静虑室好些日子,因此,肃王殿下此番去与原阳王交涉。不见得会顺利。……否则,那位肃王殿下又岂会强迫我工部开工?”
“这……”孟隗的脸上露出了惊愕的表情,甚至于隐隐有些惊慌:“尚书大人明知因此会导致肃王与原阳王结怨,却仍然答应了肃王殿下的恳请?”
“没什么好犹豫的。”曹稚似乎是注意到了孟隗的惊慌。笑着宽慰道:“一个是姬氏旁支的封王,一个是有两支军队对其效忠的姬氏宗族子弟、陛下的亲儿、当朝的肃王殿下……我工部自然是站在势强者一方咯,更遑论这位势强者与我工部颇有交情,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孟隗张了张嘴,无言以对,在思忖了片刻后。他不由地佩服曹稚这位老尚书当机立断,不似他这般优柔寡断。
“但愿原阳王能深明大义……”在孟隗那患得患失的目光下,曹稚抬手在棋盘上落下一子,淡淡说道:“否则,或许真要出事咯!”
“但愿……”
孟隗亦点头叹道。
而与此同时,赵弘润已离开了工部本署,径直回皇宫而去。
不得不说,他此时的心情非常不错,虽然说明日他前往原阳与那位叔伯辈分的原阳王赵文楷交涉,十有八九会在其子赵成琇的搅和下告吹,但他并不在意。
毕竟他已打定主意,无论那赵文楷、赵成琇父子同意与否,他都会在博浪沙建造河港。
倘若那父子二人识相的话,赵弘润并不介意从银子从他们手中将那块土地买下来,可若是那父子二人不识相的话,赵弘润也不介意耍些手段。
毕竟他并非为了一己私利,问心无鬼。
回到自己的文昭阁时,赵弘润不由自主地朝着前殿内某个席位瞧了一眼。
记得自从芈姜住到了文昭阁内后,前殿东侧第三个席位,仿佛成了芈姜的专属席位。
这个习性跟个老妪似的的女人,每日都喜欢跪坐在那个席位上静静地喝茶,恬静地比大家闺秀更甚。
但是,自从那日二人很邪门地发生了拥吻之事后,芈姜便不再出现在前殿了,使得这文昭阁的前殿,少了一抹风景。
而对此,赵弘润也只当没注意到。
他俩,很默契地躲避着彼此。
可能是那一日的旖旎,让他们彼此都感觉莫名的尴尬。(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二百七十八章:真与幻
当晚,待赵弘润从凝香宫返回文昭阁后,他皇姐玉珑公主叩响了他的房门。
“有事?”
赵弘润看出玉珑公主脸上似乎有些闷闷不乐,遂疑惑地问道。
只见玉珑公主赌气似的走到屋内桌旁坐下,闷闷地瞅着赵弘润,半响这才扁着嘴说道:“弘润,你还要忙多久呀?”
“什么?”赵弘润一时没反应来。
见此,玉珑公主似乎有些生气了,噘着嘴说道:“不是明明说好一起去城外玩的嘛。”
“啊。”听闻此言,赵弘润这才反应过来。
他这才想起,前一阵子他从楚国返回大梁后,确实曾答应带着玉珑公主一起到城外游玩,好像是答应了她一起去狩猎。
而遗憾的是,他父皇魏天子坑了他一把,以至于他这段日子一直在忙碌冶造局的事,把答应玉珑公主她们的事给忘了。
见此,赵弘润歉意地解释道:“皇姐莫要生气,这几日冶造局有很多事得盘算,过些日子,行么?”
玉珑公主扁了扁嘴,有些不情愿地说道:“都等了一个多月了……”
“这不能怪我啊,我也没办法。”坐在玉珑公主对面,赵弘润没好气地说道:“要怪就怪父皇,要不是他陷害我,我早带着你们出城打猎去了。”
这件事牵扯到魏天子,玉珑公主表情显得有些怏怏,毕竟她对魏天子十分畏惧,哪里敢说其父皇的不是?哪怕是在背后也不敢。
“弘润,那你还要忙多久?”玉珑公主咬着嘴唇闷闷不乐地问道。
赵弘润显然看出了这位皇姐的不情愿,但问题在于,他还真不能放手此刻正在筹备的事物。
比如说,他明日打算去见一见原阳王赵文楷,见见这位叔伯,争取将博浪沙那块土地弄到手里,这件事可不能假借他人之手。
毕竟。如果是他赵弘润的话,倒还可以凭借姬氏族人的身份与原阳王交涉一番,可若是换做冶造局的局丞王甫等人,恐怕那真是连一丝一毫的希望都没有了。
“至少还得有个……三五十日吧。”赵弘润思忖着说道。
“三五十日?”玉珑公主不解地瞪大了眼睛。似乎是没听懂赵弘润想要表达的意思。
见此,赵弘润苦笑着补充道:“短则三五日,长则……十日左右吧。”
“还要那么久?”玉珑公主闻言满脸吃惊与失望地说道。
赵弘润耸了耸肩,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动作。旋即,他笑着问道:“皇姐觉得呆在宫内闷。为何不出宫散散心?”说到这里,他见玉珑公主神色莫名地眨着眼睛望着他,好奇问道:“我没有说过么?皇姐如今可是彻底的自由身呢,想去哪就能去哪?”
玉珑公主闻言并不吃惊,但看她的表情,似乎也不怎么相信出身宫廷公主的她,还真能有彻底自由的一天。
“父皇……不会怪罪么?”她小心翼翼地问道。
听闻此言,赵弘润略有些自得地说道:“认赌服输,父皇不至于出尔反尔。”说着,他诱惑道:“怎样?不若我明日叫沈彧他们陪五个人护着你们。出宫去散散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