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除此以外,这原阳国境内还有一座地位特殊的国主城,就坐落在原阳县城的西北大概五六里处,专门供原阳王这一系的姬姓子孙居住,有大概三百人到五百人左右的王国卫军守卫着,一般人无法靠近。
准确地说,只有那座原阳国主城,才算是原阳王赵文楷可真正掌控的地方。其余像原阳县与另外两座县城,虽说也归属于原阳国境内,但是除了当地的百姓所缴纳的赋税供原阳王一系姬姓子弟所有外,事实上原阳王一系的权利并不大,跟楚国的暘城君熊拓等享有封邑的邑君根本不能比。
打个最直接的比方来说,似熊拓、熊吾、熊琥、熊启那等楚国的邑君,他们在各自的封邑内可以说拥有着封邑内任何一名非贵族平民的处死权。说白了,这些熊氏贵族有权利杀死他们封邑内任何一名非贵族的平民,楚国的律法不会因此去责怪他们。
但是在大魏可不行,倘若原阳王一系的姬姓子孙在原阳惹出人命官司来。除非他们遮掩地好,否则,朝廷六部的刑部在得知此事后,还是会请宗府介入。请宗府派宗卫羽林军去抓捕案犯的。
当然了,以命偿命那不太可能,但惩戒还是免不了的,大概就是赔偿相应的金钱,同时嘛,被关到宗府内的静虑室面壁思过一阵子。待等意识到自己的过失了,再将其给放出来。
不得不说,大魏正做到这一点,而不是向楚国看齐,这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一件事了,至少,大魏的律法还能约束那些姬姓子孙,免得他们胡来。
不过话说回来,封王或其世子被牵扯上官司的事,其实十分罕见,毕竟这些封王也要面子,倘若说真出了什么事的话,一般会找自家手底下的人顶包,他们自己十有八九是不会出面的。
好比说在郑国的某位封王世子,那个姬姓子弟曾经在冬季与手底下的人在雪地狩猎,结果射出的箭非但没射中猎物,倒是将一名魏人给错手射死了。
这不,事后那位世子因此赔偿了一大笔钱,而他手底下替其殿下顶罪的一名护卫,也因为此事被刑部判处了若干年的劳役,至于最后那名护卫有没有真的去服役,那就不得而知了,十有八九那名世子用银子将其捞出来了。
由此可见,大魏刑律对这些姬姓子弟还是有一定的约束力的,使得那些姬姓族人不至于像熊氏族人在楚国内时那样无法无天。
事实上,绝大多数魏国境内的姬姓族人,他们在魏国并没有多少权利,顶多就是宗府的供养使得他们过着富足翁的日子而已:他们的权利,早就被取缔了。
但问题就在于,似那些姬姓族人,他们在交出了原先所享有的权利后,他们亦受到宗府与刑部的保护,这正是赵弘润不能无端端去侵占原阳王的封国土地的原因。
在平阳国主城的城门外,宗卫沈彧向守卫的卫军递上了赵弘润的拜帖。
“我家肃王殿下,有要事求见原阳王!”
守卫城池的卫军一听这话,并不敢为难,连忙将这件事回报城内。
或许是赵弘润今日运气实在不佳,以至于当那几名卫军将这件事回报城内时,原阳王赵文楷正在午睡,偏偏其世子赵成琇瞧见了这几名卫军。
“什么事啊,慌慌张张的?”
“回禀世子殿下,肃王求见王爷!”
“肃王?”
正在府内琢磨着今日究竟去哪玩的原阳王世子赵成琇,听闻此言,眼中仿佛能窜出一股无名之火来。(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二百八十一章:冤家路窄 二
“肃王?可是那大梁的肃王赵弘润?”
原阳王世子赵成琇眯着眼睛沉声问道。
那些卫军哪里清楚自家世子殿下与那位肃王殿下之间的恩怨,闻言肯定道:“正是前一阵子击退了楚军的肃王弘润!……殿下要不唤醒王爷?”
“……”赵成琇眯着眼睛摸了摸下巴,语气古怪地说道:“你回去罢。”
那名卫军队长瞧见自家世子殿下的表情,脸上露出几分惊容,压低声音提醒道:“殿下,那可是肃王啊……”
赵成琇闻言冷冷扫了一眼卫军队长,淡淡说道:“本世子难不成还要你来教做事?!”
听闻此言,那名卫军队长脑门上渗出了几分冷汗,连忙叩地告罪道:“卑职不敢!”
“下去吧!”
“……是。”
带着几名卫军,那名队长一脸迟疑之色地离开了。
而望着这一行人离去的背影,赵成琇脸上浮现出几分报复的神色,喃喃说道:“当初是在大梁,可如今,却是在我原阳……哼,在城外乖乖带着吧,赵弘润!”
说罢,他眼角余光瞥见一名王府上的侍女从面前走过,对方那娇媚的容颜,让赵成琇眼睛一亮。
“那个谁,你过来。”
那名侍女停下脚步,疑惑地指了指自己。
见此,赵成琇笑嘻嘻地说道:“对,就是你,到本世子这儿来。”
“是。”那名侍女并无什么不情愿,一脸娇羞地走到赵成琇身旁,按照他的意思,坐在他腿上,一脸羞涩地任由他轻薄。
“殿下今日似乎心情不错?”
“嘿嘿嘿!”赵成琇怪笑了两声,右手肆无忌惮地伸出怀中侍女的衣服内,肆意揉捏着其胸前的那两团坚挺而柔软的部位,可脑子里,他却幻想着赵弘润沉着脸枯等在城外的情景。嘿嘿怪笑了出声。
正如赵成琇所猜测的那样,赵弘润的那辆马车此刻正停驻在这座国主城的城外。
甚至于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赵弘润还特地从马车下走了下来,站在城下。
毕竟在他想来。若是原阳王赵文楷得知他前来拜访,十有八九会亲自出城迎接,毕竟赵弘润自认为他肃王的名号在大梁附近还是有些效果的。
到时候,他降尊立于城外,等候着原阳王赵文楷的到来。这可以充分显示他的诚意,使得后续的交涉变得更加顺利。
只可惜,赵弘润并不清楚,原阳王赵文楷素来有睡午觉的习惯,再者,那几名卫军因为原阳王世子赵成琇的关系,也并没能将『肃王前来拜访』的这个消息真正传达给原阳王赵文楷。
否则,赵弘润就不会傻傻地再等候在城外了。
而在枯等的期间,赵弘润借由打量眼前这座国主城,计算其占地面积来打发时间。
据他来时的目测。这座国主城东西、南北大概皆是一里多地左右,粗略估计大概三百七八十亩左右,虽然这个面积只是原阳县的一半左右,但不可否认,比赵弘润的十个肃王府还要大。
不得不说,单单靠原阳境内那些百姓的赋税,是不足以维持这座国主城的。
事实就是,这原阳王一系,其实就是当初赵弘润口中那『把持着大魏境内赚钱商业』那一类大贵族之一。
原阳王这一系,他们有各自名下的商人与商队。当地百姓的赋税,其实不过是个象征意义而已,聊胜于无。
当然了,其实说起来。原阳王这一系,也并不是寻常的姬姓一支。
要知道,在大魏境内,并不是所有姬姓赵氏血脉,都享有封国的,至少在近几十年。甚至是近百年,历代大魏天子还未真正赏赐过某位姬姓族人以土地,毕竟似这种封国,那可都是永久性的,一旦封出去了,除非这一支的姬姓族人断了血脉,否则,国家是没有办法收回的。
因此,无论是历代大魏天子还是朝廷,都很谨慎地对待着这类事,绝不轻易赏赐姬姓族人土地,哪怕对方做出了什么贡献,着,卫军队长抬起头来,小心翼翼地补充道,“据卑职所见,那位肃王与他身边几名宗卫们,已有些不耐烦了。”
“不耐烦就回去呗。”赵成琇捏着怀中那名貌美的侍女的脸蛋。淡淡说道:“回去告诉他,就说我爹正在午睡,没工夫见他。”
那名卫军队长听闻此言吓得面色发白,心说,我若是真这么说,那几名脾气看起来都不怎么好的宗卫们,还不得当场拔刀将我给砍了?
也难怪,毕竟方才为了安抚赵弘润等人,这名卫军队长假称原阳王已得知此事,如今若是真照赵成琇所说的话回覆赵弘润等人,岂不是意味着他在戏耍那位肃王?
“世子殿下,这不好吧?卑职以为,还是知会一声王爷吧,万一那位肃王真是为要事而来,岂不是误了事?”
“……”赵成琇闻言扫了一眼卫军队长,冷冷问道:“收人家好处了?”
卫军队长闻言额头不由地再次渗出冷汗,他不敢隐瞒,连忙从怀中将沈彧所给的几个小锭银取了出来。
“哼!”赵成琇瞧见那些银子,心中更气:倘若说赵弘润不会做人倒也算了,偏偏他会做人,但上回就是死活不肯将那笔从楚国得来的巨款分给他们一份,以至于叫他赵成琇在哥几个堂兄堂弟面前颜面尽失,一群人白白跑了一趟大梁,结果连根毛都没捞到。
他越来越气,打定主意不再理睬。
忽然,他心中一动。
『奇怪了,晾了那赵弘润半个多时辰,也不见他愤怒离开……看来他是有事所求啊。』
转了转眼珠,赵成琇脸上露出几许古怪笑容。
“这件事,没必要通知我爹,你把那赵弘润领进来,本世子来接见他!”(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二百八十二章:交涉
当赵弘润发现接见他的并非原阳王赵文楷,而是前一阵子在大梁有过一次见面的原阳王世子赵成琇时,他便意识到,今日前来原阳的目的,十有八九是没办法达成了。
也难怪,毕竟原阳王世子赵成琇表露敌意的态度实在是太明显了,非但在原阳王府内安置了众多的卫军,并且待等赵弘润与沈彧等人走入王府,来到前殿后,这家伙仍然没有起身迎接的意思,只是搂着一名貌美的侍女淡淡地瞅着赵弘润这一行人,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这家伙……』
赵弘润哪里会看不出这是赵成琇有意朝自己示威,毕竟后者脸上的得意之色实在过于明显。
正因为如此,赵弘润自打走入了王府正殿的前殿后,只顾假意地打量四周,或者不时地淡淡扫赵成琇一眼,就是不开口询问,因为他知道,赵成琇会忍不住主动问及的。
果不其然,赵成琇故意摆出那种种架势,显然就是为了给这个已结下仇怨的堂弟来个下马威,可奈何赵弘润就是不乖乖就范,不率先开口询问。
对此赵成琇有些遗憾,毕竟倘若赵弘润率先询问的话,他自然可以摆一摆架子,戏弄对方一番,可奈何赵弘润始终不开口,于是心中的那份迫切,促使赵成琇忍不住率先开了口。
“是不是很意外?”搂着怀中的美貌侍女,赵成琇满脸嘲讽意味地问道。
赵弘润闻言瞥了一眼赵成琇,脸上露出几分淡淡的笑容。
一看赵成琇的架势,他便能猜到此人接见他多半是不安好心,因此,他并没有贸然开口,为的就是避免陷入被动。
而事实证明,赵弘润高估了赵成琇的耐心,只不过片刻工夫,这赵成琇便忍耐不住。率先与他搭话。
这就避免了他率先开口却遭到对方冷嘲热讽的尴尬。
“为何要意外?此乃原阳王府,你乃原阳王世子,你会在此,理所当然。又有什么值得意外的?”
赵弘润淡淡说道。
吃了一个软钉子,赵成琇面上微微有些难看,至于原因,无非就是他率先开口所说的那句话非但没能让赵弘润感到难受,反而被其淡淡地嘲讽了一句。
思忖了半响后。赵成琇神色冷淡地问道:“肃王今日到访我原阳,不知有何贵干?”
赵弘润并未立即搭理他,只顾着打量着挂在前殿的那寥寥几副书画,半响后这才语气淡然地反问道:“本王今日前来,是有件公事要与原阳王商议。”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无非就是提醒赵成琇:第一,本王今日是为公事而来;第二,本王想见的并非是你赵成琇,而是你父王原阳王。
赵成琇眼眉一挑,仿佛是听懂了赵弘润话中的深意。面色很是不渝,用近乎质问的口吻问道:“肃王的意思是,本世子没有资格与肃王商议是么?”
“等你继承了你父原阳王的位子再说吧。”赵弘润回头瞧了一眼赵成琇,不咸不淡地说道:“而在此之前,即便本王将这件公事与你说了,那也是无用。”
“喔?”赵成琇闻言,面色变得更加难看了,冷冷说道:“肃王不说来意,又怎知本世子能不能做主么?”说罢,他冷笑着补充道:“我本王正在午睡。若要等他醒来,哼,肃王就在此,再等个个把时辰吧!”
瞥了一眼赵成琇脸上那不服气似的表情。赵弘润假意思忖了片刻。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他装出正在思考的样子,可事实上,他也的确正在思考,只不过,他是故意让赵成琇看到他犹豫的样子罢了。
平心而论。赵弘润并不倾向于与赵成琇谈论此事,毕竟他俩之间有过一段恩怨,他可不相信赵成琇会与他化解干戈,否则,方才就不会只顾着搂着那名貌美的侍女,早就起身恭迎他了。
可反过来说,若是无视了赵成琇这句话,再次得罪此人倒是事小,问题在于就没有话头,难不成待会赵弘润还要自己主动开口不成?那可是他尽量想避免的。
盘算了半响,赵弘润终于打定主意,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本王与世子一谈,也无什么大碍。”
听闻此言,赵成琇脸上露出几许得意的笑容,因为在他看来,这是赵弘润向他服软的迹象,值得他为此骄傲。
“请肃王明示吧。”他淡淡地说道。
见此,赵弘润也不再隐瞒,如实说道:“原阳东郊有一块名为博浪沙的荒地,本王看中了它,准备在这块地上建造一座巨型的河港。”
『……』
赵成琇闻言皱眉望了一眼赵弘润,作为原阳王世子,他因为长久以来在这片土地奔马狩猎的关系,因此,他对这片土地相当熟悉,自然晓得博浪沙究竟是一块怎样的荒地。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博浪沙那块荒地,有与没有其实没多大区别,因为那里根本没有人居住,并且地形复杂恶劣,泥泞难行,虽然据说生存着一些狸、獾,但赵成琇以往并不会到那里狩猎,简直可以说是一点用处也无。
而如今,赵弘润竟打算在那边荒芜之地上盖一座巨型的河港,若不是与赵弘润有一段恩怨,恐怕赵成琇早就跳起来大声支持了。
毕竟河港意味着运输,意味着大批的人力物力,简单地说,倘若赵弘润果真在博浪沙建造了一座河港,那么,对于周边邻县的增益是极其巨大的,像中牟、黄池等县均能从中获利,哪怕是他原阳,也会因为这座河港而加快发展,使得这片土地变得更加富饶。
因此从理智角度来说,赵成琇是不应当拒绝这种诱惑的,毕竟原阳若逐渐变得富饶,对于他亦大有裨益。
但遗憾的是,此刻在赵弘润面前的,乃是原阳王世子赵成琇,而不是其父原阳王赵文楷。
相信若是原阳王赵文楷听说了这件事,必定会支持赵弘润的决定,但是赵成琇嘛,哪怕知道在博浪沙建造河港对于他原阳亦多有裨益,可是却无法估算出具体的价值,因此显得有些犹豫不定。
他可能是在犹豫,究竟面子与利益哪个更加值得重视。
不比赵弘润等人,要知道,似赵弘润以及他那些兄弟们,那可是自小受到魏天子帝王权术熏陶,那皆是一个个彻头彻尾的利益至高者,讲究『规规矩矩地不择手段』,甚至于为了自己利益,似雍王弘誉,甚至敢在祀天仪式上陷害东宫太子。
对于他们而言,利益高于面子,只要利益足够,哪怕是曾经的敌人,也可以化解干戈,赵弘润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曾几何时,赵弘润恨不得将暘城君熊拓千刀万剐,可当他意识到,楚国内必须有一个权势旗鼓相当的人与溧阳君熊盛争夺楚王位置,促使楚国能在日后几年内陷入内乱不可自拔时,赵弘润借助芈姜的关系,顺势就与暘城君熊拓化解的恩怨。
只可惜,此刻在他对面的赵成琇,尽管年纪要比赵弘润大五六岁,但是心思、想法,却恐怕还停留在要面子的人生阶段。
不过也难怪,谁叫赵弘润上次实在不给赵成琇面子呢。
记得上次赵弘润从楚国运来了大批的钱物后,以赵成琇为首的那些封王世子们,结伴往大梁而去,殷切希望能从中分得一份,毕竟这些世子那可都是惯于犬马声色的姬姓纨绔子弟,父辈给予的钱,哪里够用。
但赵弘润却不顾同族之情,哪怕是一个铜钱也没有分给他们,这使得那些封王的世子们纷纷埋怨赵成琇,因为据他们所知,极有可能是赵成琇在一方水榭内与肃王赵弘润发生了冲突,这才导致赵弘润拒绝分一杯羹给他们。
这使得本来信誓旦旦保证能分得一笔钱的赵成琇,在那些堂兄堂弟中颜面尽失,闷闷不乐地返回原阳。
至于报复赵弘润,说实话当时赵成琇虽然想过,但并不没有怎么在意,毕竟他还有自大到有什么地方可以制约这位堂弟的。
可就连他也没想到,赵弘润竟然会拜访他原阳,提出要在博浪沙建造一座河港的建议。
不得不说,这是原阳加快繁荣发展的机会,但同样的,恐怕也是唯一能使赵弘润“不痛快”的机会。
究竟是选择利益还是挽回面子?
赵成琇陷入了内心的挣扎。
理智告诉他,若是他拒绝了赵弘润的建议,他极有可能会被他父王赵文楷狠狠训斥。
毕竟原阳虽然位置靠近大梁,但却算不上是怎么繁荣的地段,向来是不温不火,因此,若能在博浪沙建造河港,对于他们这支姬姓赵氏中的原阳一系,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然而问题就在于,尽管明知这是双赢的事,但若是似这般答应了对方,赵成琇心里显然会觉得不甘心,毕竟他可没有多少能制约赵弘润的机会。
说白了,其实就是赵成琇内心已经同意了这件事,但是碍于颜面,他觉得必须让赵弘润再额外付出些代价,借此挽回颜面,否则,他在那些堂兄堂弟们面前抬不起头来。
想到这里,赵成琇假意沉思了片刻,淡淡说道:“肃王欲在博浪沙建造河港,此事并无不可,不过嘛……”他顿了顿,终于提出了要求:“博浪沙虽荒芜,但终归是我原阳国的封地,肃王若欲在那建造河港,就把那块地买下巴。……一百万两白银!”
『……』
赵弘润抬起头来,用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瞅着赵成琇。(未完待续。)
大魏宫廷 第二百八十三章:意外的收获
平心而论,若不是原阳也能从博浪沙的河港中获利,赵弘润并不觉得用一百万白银买下博浪沙有什么吃亏的,毕竟在他的估算中,博浪沙的地理位置,远远不止这个数。
可问题在于,明明原阳国也能从博浪沙的河港获利,在这种情况下,再支付对方一百万白银,这当他赵弘润是傻子么?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目前赵弘润手头并没有多少钱。
要知道他曾经手中的那三十几万两,早已在陆陆续续翻修肃王府、翻修冶造局以及在城外为冶造局建造地炉、仓库等事中花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五万两左右而已。
而想要在博浪沙这片荒芜之地建造河港,其中花费何止数百万两白银?恐怕上千万两都有可能!
谁叫赵弘润在这方面野心大地很,非但想一步到位建造出大魏境内最大的巨型港口,还希望这座港口至少能沿用百余年,否则,他也不会花费巨大地用铜柱来取代容易腐烂的木柱,用于在博浪沙的沼泽地中打桩。
再加上还要整修、扩建在大梁南侧的港口,即祥福港,不难猜测赵弘润日后几年中将要为这两座港口投入多少资金,恐怕到时候,蜡烛的分成利润,都不足以供养起这两座河港的建设。
确切地说,这两座河港可都是属于大魏的国家财产,并且,赵弘润也没有将其据为己有的意思,他之所以自掏腰包来建设这两座河港,还不是因为他是魏人、以及是魏人的皇子的关系?
可明明是对举国有利的事,面前的赵成琇却试图从中获利,这让赵弘润十分不爽。
是的,那份不爽的情绪,来自于赵成琇要价的举动,而非是那个数字。
他的脸,逐渐沉了下来,连带着语气亦低沉了几分:“世子在开玩笑吧?”
然而。赵成琇却是会错了意,轻哼一声,转着眼珠子深思起来。
说实话,他因为对这类事不甚了了。并不能像赵弘润那样对博浪沙做出准确的价值估值,只不过是随口喊了一个数字罢了。
他并不知道赵弘润面色阴沉并不是因为他说出了那一百万的数额,而纯粹是他借此要挟的举动。
“那你说多少?”赵成琇反问道。
『……』
赵弘润愣了愣,阴沉的脸上隐约闪过一丝惊诧。
此时他才忽然醒悟到,似乎赵成琇并不知博浪沙那片土地的价值估值。这让他心中微微一动。
要知道,若单单只是经过原阳王父子的认可,在博浪沙那片土地上建造河港,那么,虽然说赵弘润先前的目的是达到了,但这座河港,待建成之后还是属于原阳国的。
那可是一片日后的黄金之地啊!
『要不要趁此机会,将其纳入自己手中呢?』
赵弘润忍不住犹豫起来,毕竟他很清楚,博浪沙究竟有着何等的含金量。
待等日后河港建成。相信这块土地的价值必定大幅度增长,势必会有大批本国、外国的商人在那里居住,到那日后,可真是一寸土地一寸金了。若是运作顺利的话,赵弘润日后单单收取租金,恐怕就足以养活整个冶造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