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啪。”
赵润将手中的账簿丢在案几上,开口对杨宜说道:“杨宜,以你看来,我大魏与秦国之战,钱粮能维持多久?”
在听到君主询问后,杨宜立刻起身,拱手回道:“回陛下话,若能暂时压着抚恤与犒赏,粗略估算尚能维持半年以上。若是发放抚恤、犒赏……”他有些拘谨地舔了舔嘴唇,这才小声说道:“恐国家便无闲钱闲粮支持战争了……”
赵润点点头说道:“朕知晓了,你且先退下吧。”
说着,他便叫大太监高和将那本账簿还给了杨宜。
“是,陛下。”
杨宜接过账簿,拱手而退。
见此,翟璜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位君主即将要跟他说话了。
果不其然,待户部尚书杨宜离开后,赵润转头对翟璜说道:“今日秦妃回宫了,带来了秦王的话……希望与我大魏暂时休战。”
“暂时休战?不是言和么?”
翟璜听了亦有些吃惊,无法理解地说道:“倘若说秦国当初是为了防止我大魏独大,破坏了中原保留依旧的平衡局势,这才对我大魏用兵……现如今,秦国不应当与我大魏暂时休战呀。若让我大魏得以恢复元气,秦国当初对我大魏开战之举,将变得毫无意义。”
“可能是秦王得知韩国臣服、诸国溃败,心中亦有些惊惧吧。”赵润半开玩笑地说道。
而事实上,这个说法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服,毕竟他老丈人秦王囘,那也是一位颇有远见的明君,是故,才会在从韩将李睦的告密书信中,在得知当时魏国已取得优势的情况下,非但不向他魏国示好,反而破裂两国关系,派兵攻伐魏国。
因为秦王囘很清楚,魏国已经打破了中原原来的平衡,若不能遏制魏国的势头,中原诸国日后必将被魏国逐个吞并,包括他秦国。——倘若是卫王费那种货色的话,当时多半只会想着如何讨好魏国。
“臣怀疑其中可能有诈……”
翟璜不甚自信地说道,因为他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哪里有诈。
想了想,他拱手说道:“陛下,臣建议立刻派青鸦众前往秦国打探消息,看看秦国的真实意图,倘若秦国并无诡计的话,臣建议不妨暂时与秦国休战……终归我大魏此战同时应战韩国与诸国联军,国力消耗巨大,此时再与秦国全面开战,实在是太过于勉强,最好修养一两年,积攒充足的钱粮。……只要我大魏有充足的钱粮,无论秦国有什么阴谋诡计,都无法抵挡我大魏的军队!”
“唔。”
赵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旋即,他在稍一思忖后,吩咐大太监高和道:“高和,替朕把高括、种招那两个混账从东城门叫过来!”
一听到高括、种招二人的名讳,大太监高和心中就有些想笑,他忍着笑问道:“陛下,需要两位大人沐浴更衣后再来觐见陛下么?”
所谓的沐浴更衣,纯粹就是客套话,高和真正想问的,只是需不需要高括、种招二人换身衣服,毕竟这两位如今可是被贬到了东城门,作为值岗的卫士,让这两位大人穿着小卒的甲胄招摇进宫,一路上碰到许多禁卫军士卒,这也怪丢人的不是。
然而,赵润在闻言后却冷哼一声,说道:“还要朕等他们沐浴更衣么?……叫他二人立刻滚过来!”
“是。”大太监高和应声而去。
大约过了有半个时辰,就当赵润与翟璜正在商议着「驻军鲁郡」之事时,殿外就传来了虎贲禁卫统领燕顺那明显憋着笑的通报声:“呃……城门卒高括、种招,蒙召前来觐见。”
纵使是赵润,在听到这句话后,亦忍不住笑了一下。
片刻之后,在殿内赵润、高和、褚亨、翟璜以及几名小太监皆憋着笑的注视下,前天策府左都尉高括,以及尉丞种招,满脸尴尬、惶惶的迈步走入殿内,他二人脖子后,还竖着那两块让人忍俊不禁的木牌。
尤其是褚亨,这个莽大汉此刻瞧着高括、种招二人的窘态,嘿嘿嘿地笑个不停。
说实话,要不是高括、种招俩联手都打不过这么莽夫,再加上又是在君主面前,恐怕他二人早就冲过去一顿暴揍了——虽然很大可能上是被褚亨一顿暴揍。
“臣……不,小的高括(种招),拜见陛下。”
二人躬身施礼道。
在寂静的甘露殿内书房,赵润板着脸上下打量着高括、种招二人,慢悠悠地问道:“认识到过错了么?”
“认识到了,认识到了。”
仿佛是意识到即将被宽恕,高括、种招二人连连点头,信誓旦旦地说道:“陛下,我等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看着这两位急切的模样,天策府参将翟璜下意识地撇了头,因为他怕忍不住笑出声来。
话说回来,姑且不论高括、种招日后是否还会犯类似的过错,但至少这个教训足以令他们刻骨铭心。
这是此刻在场所有人的共识。
想想也是,天策府的左都尉与尉丞,在魏国军方中权力之大足以位列前三的大人物,此番竟被贬到东城门,像个小卒子那般值岗,更丢人的是,因为那两块木牌,又因为某个腹黑耍贱的宗卫,以至于来往的行人大多都对高括、种招二人指指点点,并在私底下询问这两位的底细——这简直就是丢尽了一辈子的脸。
平心而论,高括、种招二人的丢脸程度,比前一阵子的张启功更甚。
不过也难怪,毕竟这二人的过错,也比张启功严重地多,若非这二人是赵润相处二十几年的宗卫,忠心耿耿,若换做旁人,就算赵润不杀,也绝对逃不过朝廷那一关。
见高括、种招二人故作可怜的看着自己,赵润哼了一声,慢条斯理地说道:“再有下回,可不会如此轻易饶恕你二人……明白么?”
“明白、明白。”
“陛下放心,绝没有下回。”
见已得到宽恕,高括、种招二人顿时一改方才那故作可怜的模样,很配合地嘿嘿谄笑起来,让在旁的天策府参将翟璜有种重新认识这两位的错觉。
玩笑之后,赵润徐徐收起了笑容,正色说道:“高括,朕有件事交给你去办。”
一听这话,高括亦立刻收起那故意装出的谄笑,一脸正色地说道:“请陛下吩咐。”
只见赵润沉吟了片刻,沉声说道:“少君回宫,带来了秦王的转达,希望与我大魏暂时休战……朕怀疑其中有些蹊跷,命你二人立刻派青鸦众前往秦国秘密打探,朕要知道,秦国处心积虑将我大魏的注意转向齐楚,他究竟意欲何为。”
“遵命!”
高括、种招二人立刻抱拳应道。
赵润点点头,旋即在看到高括、种招那好笑的装束时,又忍不住笑了一来,挥挥手打发道:“退下吧。……记住,下回可没有这么容易了。”
“是、是……”
高括、种招二人唯唯诺诺地退下。
虽然暂时还不清楚秦国究竟在耍什么花样,但考虑到「暂时休战」对魏国的利益更大,赵润最终还是同意了秦王囘的提议,叫嬴璎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秦国,送到秦王囘手中,让后者派来使者,与魏国的礼部达成书面的协议。
在收到女儿的书信后,秦王囘立刻派蓝田君赢谪作为使者,前往魏国签署停战协议。
纵观整个秦国,除嬴璎以外,就属蓝田君赢谪与魏国、与魏王赵润的关系最好,并且,这位邑君,也是秦国少有的、对秦魏之战胜负最不关心的——同时,他也跟嬴璎一样,最不希望秦魏两国交战。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嬴璎的亲叔叔,且又与魏王赵润私交颇密,纵使魏国赢了,只要他投靠魏国,一样可以以魏臣的身份继续享受富贵——不必怀疑,以他贪生怕死的性格来说,到时候他一定会投靠魏国的。
正因为如此,秦王囘派他前往魏国签署停战协议,毕竟赵润不至于会加害蓝田君赢谪。
签署停战协议的过程,非常顺利,在秦魏两国彼此都不想再继续战争的情况下,蓝田君赢谪与魏国礼部左侍郎朱瑾,很快就达成了协议,签署了长达二十四个月的停战协议,也就是两年。
毕竟,似停战协议这种契约,短了没有意义,长了没有必要,两年时间,刚刚好。
两年时间,既能让魏国恢复再次战争的本钱,也能基本上看清楚秦国的举动,以便于魏国做出相应的防范。
签署完停战协议后,蓝田君赢谪便返回了秦国,将这份协议交给秦王囘。
事后没过多久,秦国军队便大批从魏国的河东、河西、三川等地撤兵,筹备攻伐巴蜀的战争。
似攻打巴蜀这种级别的战争动员,当然不可能瞒过青鸦众的眼睛,这些魏国的细作们,立刻将消息以密信的形式送回国,交给天策府左都尉高括。
在收到这些密信后,高括大吃一惊,纵使他也没想到,与他魏国停战的秦国,居然立刻就想对巴蜀用兵,他立刻前往皇宫,将这件事禀告魏王赵润。
相比较高括的吃惊,魏王赵润在得知此事后,只是稍稍有些意外罢了,并未太过于惊讶。
因为他很清楚秦国的国体,知道这是一个对外扩张能力极强,可一旦停止对外征战、或者接二连三吃败仗就会从内部崩溃的国家——虽然这些年来,秦国在魏国的帮助下,使得国力有所增强,但这个本质仍未改变。
“居然对巴蜀用兵……”
在甘露殿的书房内,赵润眯着眼睛思忖了片刻,忽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秦国是要打下巴蜀作为粮仓!”
别看这次魏国同样是国内粮草储蓄无法再支撑战争的关系,才选择与秦国暂时休战,但魏国拥有着非常强的农业底蕴,只需一两年就能积累可观的粮食储量来再次发动战争,然而秦国却不具备这个条件,更确切地说,秦国的农业水准依旧弱于魏国。
但倘若秦国得到了巴蜀那片盛产粮食的土地,那么,秦国就真正意义上具备了与魏国打持久战的能力——在兵力以及粮草供应上,都不会逊色魏国多少,充其量也就是军队的装备稍稍逊色,但是秦人的悍勇,完全有可能弥补两国军队在军备上的差距。
“原来是打着这个算盘么……”
手指叩击着案几,赵润喃喃说道。
当然,即便得知秦国的真正意图,赵润也不至于后悔与秦国签署了停战协议,毕竟两年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正是他魏国目前最需要的。
更何况,秦国派兵攻伐巴蜀,难道就一定能打下巴蜀么?
暂且不说巴蜀那边自会抵抗,他魏国这边也不会无动于衷——鉴于停战协议,我魏军不攻打你秦国,但我在你们攻伐巴蜀时捣乱总可以吧?
当然,这事并不着急,毕竟秦国才刚刚筹备攻打巴蜀而已。
八月下旬时,魏王赵润收到了张启功派人从韩国送来的书信。
张启功在信中禀告,除暴鸢外,韩国的将领诸如秦开、乐弈、燕绉、司马尚、许历等等,皆已同意投效他魏国,且他正准备带着这些位韩国的将领,乘船前来雒阳。
得知此事后,赵润大为惊喜。
此时的赵润,反而万分庆幸于韩将李睦那时候处心积虑反攻蓟城的事,因为李睦若不反攻蓟城,这位可敬的韩国将领,最终也不至于会被韩国各阶层联合抵制、被迫自刎,自然,似秦开、燕绉、司马尚、许历、乐弈等将领,也不会因此彻底对这个国家失去希望,从而被张启功说服,投效魏国。
这正应了那句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啄一饮、莫非前定。
『把张启功派到巴蜀,给正在攻伐巴蜀的秦国制造点麻烦,这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在欣喜之余,赵润暗暗想道。
反正在他看来,秦国是敌人,而巴人,更是魏人的仇敌,他不介意放出张启功这等凶残的毒士,将巴蜀之地搅地天翻地覆。
大魏宫廷 第309章:抚恤与犒赏【二合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ps:杨梅下季,从老家回来了,要等来年了。/(tot)/~~』
————以下正文————
秦魏休战,意味着「第二次中原大战」终于步入尾声。
记得「第一次中原大战」时,「魏秦卫楚三国同盟」击败了「韩齐鲁宋越五国联合」,成为了那场战争的优势方。
而在这场「第二次中原大战」中,魏国在举世为敌的情况下,以一国之力先后抗拒韩、齐、楚、鲁、越、卫、秦七个国家,最终以覆亡韩国(韩然政权)、策反卫鲁两国、击败齐楚越秦四国的傲人战绩,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韩王然为了限制魏国而竭尽全力促成的「反魏同盟」,至此彻底宣告失败。
不得不说,这个结局举世震惊,毕竟此前谁也没有想到,魏国在以一敌七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取得这等优胜,一时,举世谈“魏”色变,而魏国的子民,无论是老魏人、还是已融入到魏人当中的川雒族人、商水楚人、宋郡宋人,皆由衷地感到欣喜,甚至于,为之自豪。
而魏国的敌人,诸如齐国、楚国、越国,则为此感到瑟瑟发抖,因为他们明白,当前的局势已不允许‘反魏同盟’再组织一次攻伐魏国的联军。
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第二次中原大战中充当‘牺牲’的韩国,已经被魏国所攻亡,而「反魏同盟」中真正的核心人物与促成者——韩王然,亦在这场战争中过世,这无疑是反魏同盟的重大损失。
不过话说回来,就目前而言,齐楚越三国尚有自保能力。
先说齐国,齐国在这次中原大战中的兵力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尚且拥有二十余万军队的齐国,仍能在魏将赵疆、屈塍两位将领的攻伐下,稳稳地守住国境,使魏军难以跨越雷池。
而楚国,楚国是这次中原大战中损失最大的国家。
首先,百万楚国军队可以说是走上了前一次「五国伐魏」时的后路,以至于百万大军,最终只有约三成余兵力返回国内,虽然这情况比较上回似乎乐观许多,但要命的是,这次楚国损失了三天柱之一的上将项末,以及其堂弟、堪称楚国第一猛将的项娈。
项娈姑且不论,项末那是何许人物?
那是曾经与齐国的田耽,还有韩国的李睦、乐弈、廉驳等将领平起平坐的楚之名将。
与世人印象中「楚国军队羸弱」的情况恰恰相悖,楚国因为人口众多的关系,近二十年来陆续涌现出许多将才——比如魏国的伍忌、翟璜、屈塍、晏墨、孙叔轲等等,这些位都是楚国出身。
但若论具有卓越战略眼光的统帅,楚国还是得首推前三天柱之一「寿陵君景舍」、前三天柱之一「西陵君屈平」,以及即将成为‘前三天柱之一’的「上将项末」,其余楚国将领,无论新阳君项培、邸阳君熊沥,还是寿陵君景舍的副将羊祐,亦或是项末非常看好的骁将「乜鱼」、「俞骥」,包括已战死的「前邸阳君熊商」、猛将项娈等等,比较前三位,都难免要逊色几分。
简单地说,景舍、屈平、项末,就好比是魏国的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佲,亦或是秦国的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这一类——至少在世人的评价中,大致如此。
而如今,继景舍之后,项末亦战死于与魏国的战争当中,这就使得楚国陷入了失却统帅之才的窘境,尽管将才并不少,但缺少真正的「将将之才」。『注:“将将之才”,通俗点说就是元帅、大将军、大司马之类的全国军队统帅,但这个时代并没有‘元帅’这种职位(虽然春秋时有类似‘谋元帅’的记载,但那并非官职),而所谓的大将军(或上将军),事实上也达不到指挥全国兵马这种程度。』
其实相比较之下,魏国的情况也差不多,禹王赵元佲过世、南梁王赵元佐年老,魏国其实也就剩下半个“将将之才”,也就是天策府参将翟璜,但别忘了,魏国的君主赵润,正是曾经那位横扫中原的「魏公子润」,所以说,魏国至今仍有‘一个半’的将将之才,正是魏国能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之一。
顺便提一句,由此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韩国打输了这场战争、且连正统政权都被魏国覆亡,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因为韩国有「雁门守李睦」与「北燕守乐弈」这两位将将之才,实在难以想象,除了国内经济,其余无论军队还是统兵将领都毫不逊色魏国的韩国,竟然会被打地那么惨。
不得不说,除了魏王赵润卓越的战略眼光以外,釐侯韩武得为这场失败负起主要责任,因为若非是他临战撤换了乐弈,魏军根本别想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突破上谷防线。
上谷防线不被魏军攻破,韩国就不会覆亡。
韩国不会覆亡,魏军就无法撤兵攻伐齐国,对齐国施压。
不夸张地说,釐侯韩武的一道命令,非但葬送了他韩国,也葬送了整个「反魏同盟」此前逐步积累的所有优势,导致韩王然针对魏国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尽数化作泡影。
不过话说回来,楚国拥有着纵观整个中原最庞大的人口基数,且国家的纵深极广,更要紧的是,楚国与魏国接壤的「楚东地区」,是并不怎么被楚国重视的贫瘠之地,楚国最起码七成的力量,都集中在楚东地区,鉴于这几个原因,楚国倒是也无需太过惊恐于魏国的报复——至少在短时间内,魏国别想像覆亡韩国那样覆亡楚国。
最后再说越国,越王少康虽然也担心魏国的报复,但这份担忧比较齐楚两国更浅,原因很简单,越国跟魏国离地太远了,且魏越两国中间还隔着楚国的「楚东地区」,这就意味着,倘若魏军真能打到越国,也就说明楚国已经亡国了。
既然如此强大的楚国都亡国了,那他越国,距离被魏军覆亡也就不远了。
所以说,其实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越国的命运,早已跟楚国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魏昭武三年九月,魏国基本上已经停止了对外战争。
就连此前仍在攻打齐国的魏将赵疆、屈塍,亦在天策府的命令下,退守至名义上属于韩国的巨鹿北郡。
其中原因很简单:魏国没有钱粮继续攻伐齐国了。
或许有人会说,此时魏国当竭尽全力攻打齐国,因为只要打下了齐国,魏国就能获得充足的钱粮。
但问题是,倘若打不下呢?
齐国的军队虽然羸弱,但好歹也是兵力超过二十万的正规军,更何况有田耽、田武等将领督战,哪能如此轻易就能被魏军攻破的?
更何况,齐人又不是傻子,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难道不会提前放火烧掉粮仓?会傻傻地留给魏国?
正因为考虑到这几点,魏王赵润在齐国尚未主动求和的情况下,就放弃了趁胜攻伐齐国,原因就是魏国没有把握做到「从齐国获取粮食」的目的,贸然开战,只会让国内的缺粮情况变得雪上加霜,从而流失优势局面。
是故,魏王赵润下令赵疆、屈塍二人率军撤退至韩国的巨鹿郡,叫这两支军队在巨鹿北郡屯田,积攒粮食,似这般,只需一到两年,待魏国从‘缺粮’的窘境中解脱出来,到时候再兴兵攻伐齐国,纵使齐国有田耽、田武这等将领,纵使齐国有二十几万正规军,也注定挡不住魏国的军队——事实上,应该是魏韩两国的军队。
「东线战场」,因为魏王赵润的命令而暂时停止,而「西线战场」,也就是秦魏战场,也因为秦魏两国签署了「休战协议」而暂时告一段落,这使得魏国终于进入了宝贵的和平时期。
自魏国兴安年间「魏韩军备对峙」起,在过了整整七年后,魏国终于得到了宝贵的喘气机会。
既然战争已经结束,那么,魏国所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抚恤」与「犒赏」。
抚恤,指代的关照在这场战争中所牺牲的魏国士卒——包括民兵。
据天策府与兵部的统计,魏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正规军士卒数量如下:
司马安的「河西军」战损三万;
魏忌的「河西军」战损两万;
赵疆的「河内军」战损一万五千左右;
韶虎的「魏武军」战损八千左右;
屈塍的「鄢陵军」战损一万一千左右;
庞焕的「镇反军」战损一万六千左右;
博西勒的「羯角骑兵」战损一万两千左右;
伍忌的「商水军」战损六千左右;
李岌的「湖陵水军」战损四千左右;
姜鄙的「上党军」战损六千左右;
赵宣的「北一军」战损一万两千左右;
「大梁禁卫军」战损两万三千左右;
「雒阳禁卫军」战损七千左右。
……
单单魏国的正规军一项,魏国此番就损失了超过十七万的兵力。
这还不包括成陵王赵燊、上梁侯赵安定等人的私军,不包括宋郡、颍水郡两地的县军,亦不包括川雒联盟的「川雒骑兵」,以及魏王赵润在大梁战役中损失的兵力。
若算上这些协从军的兵力伤亡,魏国的兵卒伤亡数字恐怕要飙升到二十五万以上。
倘若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这场仗中魏国百姓的伤亡,比如在「大梁战役」中牺牲的数万大梁男儿,再比如被诸国联军侵犯杀害的魏国宋郡、颍水郡两地百姓,恐怕伤亡数字在二十五万的基础上,还要往上翻两番。
正因为如此,当魏王赵润看到天策府提交的这份粗略伤亡统计时,面色铁青,手指亦因为用力攥拳而隐隐泛青。
因为据天策府的估算,魏国军民在这场战争中的人员伤亡,可能比诸国联军的伤亡数字还要多,这让魏王赵润震怒万分。
数日后,内朝大臣介子鸱向魏王赵润提交了有关于「抚恤」的款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