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杨门秘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手可摘星辰
我笑了笑道,“怎么会不记得呢?只不过我老在外面飘着,你这两年的变化又大,一时没有认出来罢了!你现在跟在谁的身边呢?”
婉儿就是当初我在大街之上带回来的那个卖身葬父的小丫头,没想到如今出落得水灵灵了,也难怪我没有一下子认出来,当时可是全因为她,我才有机会结识了吕端的,故此印象非常深刻,小丫头楚楚动人的表情一直没有忘却过。
到了内堂,却发现里面只有老夫人一个人在那里发呆,不觉有些诧异,于是我上前磕了个头,然后问道,“娘亲,孩儿就要远赴西北,平定党项人之乱,此去必然经年,娘亲可是有什么要嘱咐的话?”
“正要问你一些事情。”老夫人点了点头回答道。
“请娘亲训示,儿子洗耳恭听。”我恭敬地立在一旁说道。
老夫人这一阵子苍老了不少,原本还乌黑的头发添了不少的霜雪,上下将我打量了一阵子后,叹息了一声道,“找到四郎与五郎了吗?”
我心头暗叹,正应了那句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是有时候或许不知道要比知道更好一些,不过既然老夫人已经问到了,那我也无法隐瞒,于是便将我同七郎去辽国一路寻找的经过简单地说了一番,其中包括五郎在五台山上出家为僧,而四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可能已经投敌的事情。
“唉——”老夫人长叹一声,却没有我想象当中的悲痛。
“母亲,要不我再去一次?”看这老夫人木然的样子,我心里面说不出的难受,于是忍不住问道。
老夫人有些伤感地摆了摆手道,“不必了!既然他们已经如此了,我也不少这两个儿子,只是苦了我的几个媳妇儿,唉——”
我犹豫了一下说道,“五哥似乎已经真的看破红尘,连我们兄弟都不愿意见了,至于四哥他——是不是还可以再去争取一下?毕竟跟这契丹人能有什么好下场?若是母亲您不反对,我抽个机会再去一次大辽,一定要想办法把他弄回来!”
“小六儿——”老夫人有些迷失地看着我喃喃说道,“你三位兄长都跟着你父亲战死疆场了,老四老五又不争气,老七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明白,本来我以为咱们这个家大厦将倾了,不想你一个人就挑起了这副千斤重担,难为你了啊!”
我谦逊道,“事情总是要人来做的,即使我的才能有限,也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杨家的子弟就要有随时为杨家奉献的觉悟,所幸有大家帮助,没有失了天波府的面子。”
老夫人慢慢地站了起来,抓过放在一旁的龙头拐杖,对我说道,“你随我来!”
说完老夫人就向里面的一间屋子走了进去。
我感到有些奇怪,如果有话,在这里说不也是一样?为什么非要换地方呢?不过想归想,还是很听话地跟着她走了进去。
老妇人一直走进了最里面的一间屋子里,面对墙壁站定之后,将手中的龙头拐杖举了起来,龙头朝前伸了出去,穿过挂在墙壁上的一张山水画后的小洞,堪堪地chā了进去。
我觉得地面之下传来了微微的震动,接着就看见前面的地板开始动了起来,慢慢地露出一个三尺方圆的入口来,一条向下的阶梯直直地延伸出去,也不知道通向哪里。
正在我有些惊讶的时候,老夫人说话了,“有些吃惊吧?这是当年修建天波府的时候,我派人提前几个月挖出来的地道,有些事情,是应该让你了解了解了!”说着当先走了下去。
我确实有些吃惊,天波府是奉皇命由官府专用匠人修建起来的,为此太宗皇帝还特别拨了一笔银子下来,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玩弄花样,佘太君真的很有魄力,恐怕这样的事情,杨老爹未必能够清楚吧?
果然老夫人一边带头走着,一边对我说道,“你爹爹为人太直,容易得罪人,实在不适合在朝为官,因此我当时就多了一个心眼儿,修了这么一条地下秘道,以备不时之需,可是仍然没有想到他终究还是死在了战场上,倒也保全了名节。只是我们家的一些东西,都在这里面藏着,现在你是一家之主,应该给你交底了。”
“哦?”我一边听老夫人说话,一边胡思乱想。
地道里面不是很狭窄,可以并行两人,周围的墙壁两侧每隔一段就有通风口,人走在地道里面就可以感觉到有微微的风浮动,因此上虽然很久没有使用也不会有气闷的感觉,两外在修建的时候,建造者已经考虑到采光的问题,通过在通气道埋设光面的白瓷板来反射日光,地道里面在白天并不会感到有多黑,起码可以看清楚前面几米以外的路。当然对于我这样能在夜间视物的人来说,就更没有问题了。
也不知道走了有几百步后,眼前宽敞了起来,有了几条分岔,除了前方分出两条通道外,左右还各有一条通道。
老夫人停了下来说,前面两条通道是向上的出口,距离大概隔了有几百丈,正好是到了出了天波府以外的两处民宅的院子里,当然那两处民宅实际上也是杨家暗中买下来的产业。而左右的通道则是一条通向了休息室,一条通向了储藏室。
老夫人领着我进了休息室的秘道,一只手在入口处摸了一下,屋子里面顿时亮了起来。
“咦?”我大吃一惊。
这光线分明不是热光源,倒向是节能灯的光线一般,仔细瞧过去,却发现原来是在墙上面镶嵌了一颗明珠,原本有一块儿板子遮蔽住,老夫人方才就是将盖板掀开,便露出了明珠,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这样一来,屋子里面就可以视物了,我的目光在屋子里面逡巡了一遍,发现整个屋子里面的墙壁上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木格子。
老夫人找了把椅子坐下后,笑着对我说道,“怎么样,这里还算不差吧?”
“岂止不差?”我看了看旁边的锦塌,还有大大小小的日常用品,发自内心地称赞道,“我看这里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和水,住上几个月也没有问题。娘亲,难道父亲也不知道这里的东西吗?”
老夫人听我提起了杨老爹,有些伤感地说道,“你爹他向来不喜欢搞这些歪门邪道的事情,自然是不知道的。其实,我也只是防患于未然而已,并不真的希望有朝一日会用的到。这次叫你下来,主要是给你介绍几个人,几个可以无条件地尽力帮助我们杨家的人。”
“在哪里?”我惊奇地问道,凭我的感觉,并没有发现这里还有别人。
而且,老夫人会介绍什么人给我,在这种地方?
“稍等一会儿就到了!”老夫人倒也不着急,心平气和地回答道。
既然如此,我也只好陪着老夫人等着了,不过心中却有一些惊奇,莫非老夫人还有什么私自蓄养的死士不成?
我脸上的表情自然有些丰富,老夫人看在眼里,便解释道,“这些人都是你外祖父在世的时候培养出来的,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如今正值壮年,正是你的好助力!”
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人不是杨家的,而是佘家的。
佘太君的父亲是佘德扆,五代时云中人。佘德扆世出官宦之家,后汉任府州团练使,世居府州地区,历抵外侵,为将门豪族,在北路上很有势力,想来佘太君所说的这些人,就是佘家的私军之流。
按照佘太君之言,这些人如果是自yòu被德扆收养的话,年龄大概就在三十上下,果然是一只可以大用的jīng兵,只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而已。
坐了大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外面的通道里面出来一阵脚步声,我侧耳听了一下,一共有七个人,脚步声沉稳有力却举重若轻,显然身上是有些功夫的,而且不是很菜。
很快这七个个人就走了进来。
“属下等奉命赶来,见过主母,见过六少爷。”七个人中有一个年纪大些,约莫四十岁样子的中年男子抱拳说道。
“很好,你们也坐吧!”老夫人点头回答道。
我注意看了一下,这七个人中,五男二女,真是男的英伟,女的俊丽,这不过有一个男的反而长的有些猥琐,坐相也不是很好,倒像一只猴子蹲在那里,显得非常突兀,不过我却没有轻视他,因为老夫人绝对不会给我介绍没有用的人,这人能够入选,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六郎,这七个人,是你外祖父一手培养出来的家臣,原本是为了助你父亲一臂之力,如今你已经继承了家主之位,我就将他们交给你了,希望你善待他们,不要bào殄天物。”老夫人当着众人的面郑重地对我说道。
“孩儿自当如此。”我点头保证道。
老夫人接着说道,“如今六郎你得到了皇帝的重用,要去西北镇抚,可以说是责任重大,形势却很危险,西北门阀势力相当强横,要想顺利立足,没有自己的班底是远远不够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一旦你在西北立稳脚跟,扫平边患,不啻一个大宋的异姓王。他们七个人,在众人之中实力最强,此次随同你去西北,正好大展拳脚,与你做出一番事业来,将我们佘杨两家的实力大大提升!”
“多些母亲大人,孩儿正好要建立自己的幕僚和武将班底,只是不知道这几位兄弟姐妹,适合担任什么样的职位,孩儿我也好趁早安chā。”我连连称谢道。
“具体的情况,还是由他们自己来说吧,你也好了解一下他们。”老夫人回答道。
几个人依次向我介绍了自己,原来他们都是老夫人的父亲佘德扆从战死的将士遗孤中挑选出来的,从小就开始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基本上算是全才,只是各有喜好各有侧重而已。这批家臣共有百人左右,我见到的这七个人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远超同僚的特技,因此成为这些家臣们的统领,并且被赐予了杨姓,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老丈人佘德扆送给女儿的陪嫁,只是这位外祖父似乎有些偷懒的嫌疑,这些人的名字干脆用一二三四来代替,在前面加上一个杨字而已。
“这样的名字也太没有个性了,叫起来也显得不够尊重,看来得另起一个。”我略加思索了一下后说道,“各位随同我去西北,自然是要成为各个部门中的中流砥柱的,不如改换个名字如何?”
众人当然希望有个响亮一些的名字,再加上我的名声似乎不错,还是个状元出身,起出来的名字肯定不会太次,于是都说但凭少爷作主。
“你们正好有七个人,上应北斗七星之数,不如就按照年龄的排序,使用七星的名称吧。”我想了一个既简单好记,有很响亮的名字。
几个人大喜,北斗七星的名字分别是天枢、天璇、天机、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只要前面加上一个杨字就可以了,很是方便。
不过年纪最大的那人向我建议道,“少主,不如按照我们的喜好和特点来从七星中选择名字如何?”
“当然可以,如何甚好!既然你们相互之间比较熟悉,那就由你替他们选择名字好了!”我首肯道,又提了条建议。
“是!”那人应了一声后说道,“我年纪最大,熟悉的是幕僚之事,可以参赞军务,做少主的参谋,就叫天枢好了,老二走的是武勇方向,就叫天权,老三的口才了得,适合作游说之人,就叫天璇好了,老四工于心计,经常有一些馊主意,就叫天机,老五专攻土木之术,就叫开阳,两位小妹中,老六擅长经营,可以在当地发展些赚钱的产业,就叫玉衡吧,老七就叫瑶光吧,她是天生的万人迷,她也没有浪费这份天资,是有名的歌唱大家,在京师和外地都非常有名的,经常可以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经过老大杨天枢这么一介绍,我心里面便对他们就有些谱儿了。
最后老夫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正容说道,“此次我们杨家有机会进入西北,是天赐的良机!先夫在世时,情况不容许我们发展自己的力量,如今六郎得到了置制地方的军政大权,可谓是百年难遇的大好时机,各位一定要尽心辅佐他,在西北开出一片我们自己的天空来!我们杨家一直被宋皇当作挡箭牌,满门的男丁丧失大半,如今,是该要些回报了!”
众人都很激动,谁又愿意隐姓埋名,浪费了自己的才学,不为世人所知?如今有了这好机会,自然是要尽力争取的,一旦成功,便是名扬天下之时!而且,按照现在的条件,这样的机会应该是相当大的。
“我们天波府的所有实力,从今天起,要完全转移到西北去!汴梁城中,没有值得我们留恋的任何东西了!”老夫人对众人坚定地说道。
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移!看这这些跃跃欲试的新属下,我心中大定。
此去西北,必然龙游大海,虎啸高山!





杨门秘史 第115章 再起波澜
正当我准备西行的时候,又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太宗皇帝病倒了!
常年的劳心费神对身体的损害非常严重,尤其太宗皇帝又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事无巨细,自己总要弄个明白,以至于手下的宰相副相们都没有多大的权柄。
前日河北传来了消息,大批的蝗虫突然飞至,十几个州县都遭遇了百年不见的眼中蝗灾,刚刚出了新苗的庄稼基本上都毁了个干净。
此事一传到京师,太宗皇帝怒急攻心,就这么病倒了。
内忧外患,大宋朝的确是在风雨飘摇之中勉力挣扎,好在,他还有几个得力的臣子。
抛开政治立场,无论是吕端、吕蒙正,还是曹彬、潘美,或者是枢密院的其他几位副使和位在中枢的几位副相,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能臣干吏,更不用说还有多如牛毛的各级官吏,太宗皇帝之所以心急,主要还是因为策立太子的事情。
三皇子赵元休的确是太宗眼里的好儿子,一心想要将他扶上太子之位,为此太宗皇帝不惜将大皇子远远地赶到了蜀地,能够威胁到他的继承权的几个叔王也都排挤的排挤陷害的陷害,如今的最后障碍,仍然是在朝堂之上,大臣之中。
废长立yòu,向来是受到大臣们的反对的,毕竟在三皇子元休之上,还有一个jīng明强干的大皇子。放弃这么好的继承人不用,而要册立一个小孩子做太子,大臣们都怀疑太宗皇帝的脑袋被门给挤坏了。
皇帝这么一生气上火,索性不理朝政,躲在宫里面修养,这回lún到大臣们着急了。
太宗皇帝答应给我的兵马也没有到位,自然这行程也就泡汤了,可是时间紧迫,如果在延缓些时日,估计李继迁早就攻入长安城了,到时候我还去西北干啥啊?
就在这个时候,自金沙滩之战后一直深居简出的潘美忽然高调出现了,不是为了别的事情,而是为了要嫁女儿,也就是他最小的女儿,对方不是别人,正是太宗皇帝的三皇子韩王赵元休。
一石激起千重浪,群臣之中立刻有很多政治感觉良好的大臣们认真地考虑起这件事情来。
潘美是何许人也?能够连接两朝受前后皇帝恩宠,自然是有他的为官之道的,他会选择这个时间来嫁女儿,而且还是嫁给正在追逐太子之位的韩王元休,自然不是没有深意的。
虽然以前就有很多人想跟潘美结亲,包括当时风头甚劲的秦王赵廷美的世子,他当时差一点就做了潘美的女婿,可是最终摇摆不定的潘美还是选择了太宗皇帝的三皇子元休,并且给在京师的所有重要朝臣都下了帖子。
一时之间京师里面暗cháo涌动,向来是皇帝最恩宠的潘美再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上。
几位接到请帖的众臣,脸上都有些凝重,这个潘美,真会挑时间,选择这个时间嫁女儿,摆明了就是要试试群臣的立场嘛!明里是他潘仲询嫁女儿,暗里就是太宗皇帝表明自己在储君人选上的立场,去还是不去,大家可是要仔细斟酌了,
作为朝中新贵和潘美亲戚的我,自然也接到了请帖。
“六哥,我们去不去呢?你可是身负皇命呢!”七郎问道。
“去,当然要去,不但要去,而且还要带着大批贵重的礼物去庆祝,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不是经常能够碰到的!”我立刻决定道。
谁都没有我清楚,这个韩王元休正是后日的真宗皇帝,改名为赵恒的家伙,眼前别人畏之如虎,生怕站错了队,我却知道这正是一个广结善缘的大好时机,焉能不去?
次日一大早我就带着七郎和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杀到了潘美府上,后面足足跟了十几辆大车,礼物更是堆积如山,光是礼单就有几十页之多。
潘府的管家一见我们的架势,不敢自作主张,立刻进去通报。
“老爷,二小姐的夫家派人来了!”管家一路小跑到潘美面前禀报道。
潘美有些诧异地看这气喘吁吁的管家道,“哦?你去接待到客厅不就完了?老夫这里还有事情没有处理完呢,少时我再过去看看。”
“老爷,你还是亲自去看看为好.”管家苦笑着回答道。
“哦?”潘美有些不悦,但是看管家的表情似乎不是在说笑,于是便问道,“人在哪里?”
“大门外面——”管家答道。
等他到了大门外面的时候,以潘美之能也被吓了一跳。
“杨延昭,你们兄弟两个在搞什么鬼?!”潘美指着那十几辆大车吼道。
“送礼啊——”我笑嘻嘻地上前行了一礼道,“欣闻老太师yòu女于归,钓得金龟婿,不,应该是乘龙快婿!晚辈当然得亲自登门道贺,这个礼数是不能废的!”
潘美有些瞠目结舌,指着那些大车问道,“你是说,这些都是给小女出嫁的贺礼?”
“然也!”我痛快地点了点头,然后向后面一挥手道,“还不速将礼单呈上,请潘老太师过目?”
手下们立刻哄然应是,七手八脚地将长长的礼单在潘美的面前展开,拉成了长长的一条,足有五六丈长。
“嘶——”潘美看到礼单之后,老脸一变,倒吸了一扣凉气。
三尺高的珊瑚树就有六株,明珠二十颗,金银器皿上百件,各种把玩用的jīng细小物件更是有好几百件,不是象牙就是各种奇石,另外还有两万两白银压底儿,后面的大车上则装满了各式家具用品,吃穿用度应有尽有,可谓奢华已极。
“你,你,你——”潘美虽然见多识广,可是也没有见过如此送贺礼的,不由得结巴了起来,半天才回过神来,“杨延昭,你到底是送贺礼还是搬家?我们虽然是亲戚,贺礼应该比别人多一些,可是也用不着这么夸张吧?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老大人何必如此?”我挥了挥手,命人将礼单收好拿到一旁交给潘府的管家接收,一面恭敬地对潘美说道,“令媛出阁,这是大事,更何况我四哥不在眼前,我这个做弟弟的怎么不尽心尽力,若是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岂不惹人耻笑?”
潘美定了定神,仔细地看了我两眼,然后吩咐道,“来呀,将两位贤侄迎到老夫的书房去说话,中午叫厨子添几道菜,老夫要招待客人。”说着将我们两个迎了进去。
潘美的书房还是在那座小竹楼里面,我们一走进院子里面,就看到了我当日所题的“竹苞”两字,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没想到这牌匾挂了年许,居然还没有人看出名堂来,看来潘美的重要客人中倒是没有什么才思敏捷善于变通的人。
份宾主落座之后,潘美开门见山地说道,“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算贤侄你真的富可敌国,也没有必要到老夫门上显摆吧?”
“岂敢,岂敢!老大人多虑了!”我连忙赔笑道,“实在是为了祝贺一下,老大人能与皇帝结为亲家,乃是天大的好事,晚辈既然知道了,怎么能不有所表示?”
潘美皱着眉头说道,“细究起来,这门亲事能够做成,也是有你的功劳的,当日若非有你提醒,老夫几乎耽误了小女的终生,此事老夫一直记在心里面,不过你这次大张旗鼓地送贺礼,恐怕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吧?”
“老大人看晚辈像那种人么?”我两手一摊,非常无辜地问道。
“我看很像!就从你一直以来的行事上来,说你勇猛如虎狡猾如狐狸,丝毫也不为过!”潘美毫不客气地指责道。
“惭愧,惭愧,人言可畏,谣言害人啊!”我苦笑道。
“人言可畏?这话说的也是——”潘美似乎想起了什么,叹了口气,接着问道,“什么时候动身去西北?”
“怕是一时难以成行,皇帝那里情况不明,晚辈也不敢妄动,再说皇帝调拨的禁军尚未准备好,晚辈一人孤身前往,怕是不济事的。”我老实地回答道。
潘美这只老狐狸嘴上不说,心里面跟明镜似的,哪里会不知道我打的小算盘,便痛快地说道,“此事非同小可,关系着我大宋的国运,我会尽快向皇帝提起的,西北的事情,唯恐日久生变,拖一天是一天的麻烦,相信皇帝陛下也有处置的,六郎你不必担心。”
“果如老大人所言,晚辈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我话说半句,有些犹豫起来。
“这里又没有外人,杨令公已然去世,老夫好歹也算你们的长辈,有什么不方便的话尽管说出来就行,无须顾忌。”潘美很大方地许诺道。
我只对潘美说了一句话,“皇帝派晚辈去西北,只给了三千禁军。”
潘美点了点头,“原来是因为这件事情,老夫知道了。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你不会是因为这个才送如此大礼吧?”
“其实这也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犹豫了一下,有些忐忑地说道,“是为了我四嫂——”
“唉——”提起了潘梦兰,即使jiān猾若潘美,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过了片刻后对我说道,“人各有命,不可强求,你也不必为此事过于介怀。虽然老夫起先并不是很乐意,不过这门亲事也不算是辱没了小女,只怪她命不好了!说到这里,老夫不得不再多交待两句。”
“请老大人吩咐。”我躬身答道。
1...7374757677...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