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这卷是讲他神勇之状,写他有一日喝了数十碗烈酒,傍晚景阳冈遇上猛虎,当场厮杀起来,拳拳到肉,一手死扣虎头,一手痛击虎腹。

    啧啧,这画面感简直如在眼前,以刀刻画一般,令人叹为观止...要不是本官见过他的单薄身板,连鸡都杀不死,我都差点信以为真了。

    但他要是吹嘘自己是家,我是绝对信的。你们的那些卷给我看看,他还编了什么故事!”

    忽然。

    “啪”的一声,一卷竹简被重重的摔在桌上。

    众官员们顿时从沉浸欢乐中,惊醒过来,却见平常一副和事佬的谢胡雍主相,满脸的大怒。

    “气死老夫,气死老夫也!”

    谢胡雍主相气的浑身发抖,将竹简摔在桌上,勃然大怒,“小昏侯,他想干什么。想夺本丞相的相位不成?!”

    “谢主相,何以大怒?!”

    长史崔钧国吃惊道。

    “小昏侯说什么了?”

    众官吏们刚才都在喜滋滋的看小昏侯的自荐书,闻言又是吃惊,又是疑惑,明白谢主相气从何来。

    要知道,谢丞相的脾气之好,在朝堂上是出了名的。

    他在朝堂,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朝廷大小事都是,能混过去就混过去。

    混不过去,便万事都称皇上做主。

    别人骂他糊涂。

    谢主相也笑嘻嘻而过,不予计较。

    所以朝廷上下的官员们,都不太怕得罪这位好脾气的主相。

    什么事,能惹得这位谢丞相,发如此大的脾气?!

    他们连忙拿起谢丞相气愤之下丢掉的竹简,仔细一看。

    谢胡雍主相看的是最后一卷。前面数百卷竹简,全是小昏侯对自己的自吹自擂。

    但唯独小昏侯《自荐书》的最后一卷,非常的不同。

    上面做了一个总结,赫然明明白白的写着:“陛下,臣吾有丞相之资也,愿为陛下分忧!”

    “这...”

    “这么直白?!”

    丞相府的众官吏们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小昏侯这是对皇上大刺刺的说,他想当丞相?这是惦记上两位丞相大人的宝座。

    难怪惹的谢胡雍主相这般的气苦。

    他脾气再好,也忍不得别人盯上他辛苦大半辈子才当上的丞相之位。而且盯上他相位的,还是小昏侯这个金陵纨绔子弟。

    “谢大人不必气苦,小昏侯向来如此昏庸胡闹,天下人皆知,皇上也知。我们以资质不符为名,把这份自荐书驳回便是。何必和他怄气!”

    崔钧国连忙拱手道。

    “切不可如此!小昏侯极为难缠,他要是知道谢主相驳回了他的自荐出仕书,定然又要上书闹事。”

    郑良急忙劝道,“他现如今是平王的女婿,丞相府这样驳回了,平王的未免面子不好看。还是将自荐书,交给陛下处理吧。圣上圣明,自有圣裁!”

    平王李荣是小昏侯的岳父。

    谢胡雍主相又是平王李荣的岳父。

    彼此闹起来不好看啊!

    “对!”

    “陛下不喜小昏侯,他定然会亲自驳回小昏侯的自荐书。”

    “就算陛下因为平王的面子,不驳回这自荐书。这不是还有殿试策问吗?

    小昏侯的水平,定然是答不出什么。

    到时候,陛下也不会录用他当官。小昏侯落选了,自然也无话可说,怨不得主相大人。”

    众官吏们顿时醒悟过来。

    小昏侯在金陵城,那是纨绔中的纨绔,非比一般的难缠。

    他们要是无故得罪了小昏侯,难免惹得一身麻烦。要是因此得罪了平王,那就更不划算了。

    还是请皇帝出马,亲自降服他。

    如此最为妥当。

    “哼,明日早朝,本相定然要上奏,狠狠参小昏侯一本!这毛头小子,居然敢在举荐书里,这般戏弄本丞相。”

    谢胡雍怒气难消。




25 皇帝之怒
    金陵皇宫。

    皇帝项燕然,斜靠在大殿龙椅上,翻阅着桌上对垒的一卷卷沉重竹简奏章,淡淡问道:

    “今年岁举的名单,丞相府那边怎么办事的,还没有送过来?这眼看过两天都要腊八了,朕的腊八殿试,还能不能按期举办了?”

    站在一旁,躬着腰的蔡和大太监,连忙道:“皇上,奴才正午去催了,但听丞相府的崔长史说,今年的举荐书有点多,比往年多了足足一辆牛车。

    似乎...是小昏侯楚天秀送了一车竹简的自荐书,也不知都写了些什么。估计丞相府,是因为此事耽搁了!”

    “哦,居然有这等稀罕事?”

    皇帝项燕然放下竹简奏章,奇道:“朕罚小昏侯入赘平王府,是让他安分,别整日在金陵城惹事生非,闹得鸡飞狗跳,金陵府尹已经告了他几十状了。

    他进了平王府当赘婿还不消停,居然写一辆牛车自荐书出仕,这想当官想疯了?!

    难道他家缺镜子吗?朕有不少,你明日派人给他送一面铜镜过去,吩咐他洗干净脸,日三醒其身。”

    “是!”

    蔡和大太监听出皇帝的调侃,只能尴尬的讪讪笑道:“这小昏侯...行事异于常人,确实有些糊涂。”

    “听说,他有个绰号,是什么金陵城四大纨绔之首。可有此事?”

    项燕然又随口平淡的问道。

    “这~,皇上,确有此传闻。不过,这都是市井坊间的玩笑之言,当不得太真。”

    蔡和太监犹豫了一刹那。

    当皇上既然提了这事,他知道瞒不住,只能点头。

    “哦,这么说,金陵四大纨绔确有其事了?朕的天歌,他排在金陵四大纨绔之末?”

    项燕然语气冷淡。

    蔡和太监顿时吓得两腿一软。

    他最怕的,就是皇帝问及金陵四大纨绔的其他几个人是谁。

    前面三个无所谓。

    但金陵四大纨绔最后一个,便是太子项天歌。

    皇上若是知道此事,岂不大为动怒!

    堂堂皇子竟然成为金陵四大纨绔之一,太子东宫的那些大小官员,少傅等,是怎么教育太子的?定然受到牵连。

    皇帝一怒,指不定多少人头落地。

    “皇上息怒。”

    蔡和大太监连忙跪地,磕头,急道:“皇上圣明,以黄老之道治天下,轻徭薄赋,海内殷富,国力充实。

    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朴实。

    这所谓纨绔之说...也就是几个王侯子弟们一起在酒楼喝酒,偶有小打小闹之类的小事。

    市井间的好事之徒见了,为图一乐,将小昏侯楚天秀、驸马谢安然、沈府沈万宝和太子爷,戏称为金陵四大纨绔。

    但他们断然不敢做那伤天害理的事情。金陵府尹虽屡屡告小昏侯的状,但小昏侯也未曾伤过一个百姓的性命...也就是富家侯爷,一掷千金花,声色犬马而已。

    太子更是冤枉,不过是凑数而已。

    他年不过十四余岁,正是天真淳朴之时,整日在东宫学习为政之道,甚少出宫。

    被那些市井的好事之徒,为了证明金陵四大纨绔名如其实,硬是拉来凑了个四数。”

    项燕然却是面色冷然。

    冰冷的目光,让匍匐在地的蔡和大太监浑身发冷。

    “自太祖霸王开朝以来,大楚皇朝历代皇帝各个骁勇善战,勇猛无敌,都是天下第一。

    朕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便已经在太后的帮扶下登基称帝,统御天下,杀人盈野。

    我项燕然的儿子,东宫太子,天歌就算是个纨绔,也该天下第一。

    居然排在四大纨绔最后一位,这是丢我项氏皇族的脸吗?”

    “啊...?”

    蔡和抬起头,终于醒悟过来。

    皇帝恼的不是项天歌是否纨绔,而是恼太子居然排在最末位。

    蔡和顿时哭笑不得,只能一五一十的禀道:“皇上...奴才略有耳闻,这四大纨绔的排序,还真有些讲究。

    小昏侯楚天秀无法无天,他爹老昏侯都压不住他,他娘和奶奶更是宠之无度,头顶无人可管束,故而排第一位。

    虽然他被皇上贬为了平王府的上门女婿,但时间尚短,也不知道平王、丹阳郡主,能否管住他,压他一头。

    驸马谢安然最怕项凌公主,公主一句话,他便乖乖听命。头上有一人可管束,故而排第二位。

    沈万宝怕他爹沈大富和沈太后,头上有两人可管束,排第三。

    至于太子,他最是怕您,还有姐姐项凌公主,以及沈太后,能镇住太子的有三位之多,所以排第四。

    这四大纨绔的排序,不全是以自身实力,而是看谁最为无人可制。这一排,无法无天的小昏侯得第一名,名至实归。”

    “原来如是...天歌排第四,看来倒也情有可原。”

    项燕然终于明白过来。

    他的怒气,消了一大半。

    至少东宫太子,还是会敬畏三人,这也不算是错。

    “传朕旨意,申斥太子,令其闭门思过两日,准备殿试策问。他在东宫学了这么久,也该有点长进了。

    策问之日,他与其他百名举子,一同答题。若是不能令朕满意,加罚其禁足半月,不得出东宫。”

    项燕然道。

    “是!”

    “还有小昏侯这纨绔子,朕罚他去平王府当赘婿,居然还不消停一下,居然想自荐出仕为官。

    他想干什么,当小昏侯还不过瘾,想当昏官不成?

    明日早朝,让丞相府抓紧把岁举的名单交上来,朕要看看,朕的王侯公卿、二千石官员们,都举荐一些什么人上来。

    还有,把小昏侯的自荐书也一并交上来看看,朕要看看。他居然写了一牛车的自荐书,都写了些什么玩意,令朕的丞相府如此为难。”

    “是!”

    蔡和擦了擦额头的虚汗,还好皇上没真动怒,太子这关总算是过了。

    他得去跟崔皇后报个消息,这段时间让太子少出东宫,免得又惹是非。



26 臣有简上奏
    皇宫。

    破晓卯时,初露曙光,金銮殿前白雪一片。

    三公丞相谢胡雍、太尉李荣、御史大夫孔寒,率领众文武百官披着厚厚的裘袄朝服,陆续入殿早朝,位列大殿两侧。

    “皇上驾到!”

    蔡和大太监尖细的声音,在肃静的大殿内回荡。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躬礼觐见。

    “众卿平身!赐三公座。”

    项燕然在众太监、侍从护送下,在金銮宝座坐下,命太监给三公大臣赐座,淡声道:“众卿可有奏报?”

    文武众臣垂手而立,一片肃穆,按照朝廷惯例,都是由三公领衔奏报天下军政要务,然后众臣商议,皇帝裁决。

    不过,今日与往常的早朝有些不同。

    殿内多了一辆牛车的竹简,是十名禁卫军抬近殿内的。

    众臣们看到这一车竹简,都是窃窃私语,面色古怪。

    有些大臣知道是怎么回事,想笑又不敢笑,只等着看谢丞相怎么告小昏侯的状。

    小昏侯在最后一卷竹简,以丞相之才自居,把谢主相给气的差点把竹简都给砸了。

    平王李荣的上门女婿,谢主相的外孙女婿小昏侯,这次惹祸,恐怕又要挨皇帝的惩罚了。

    “老臣,有简奏报!”

    谢胡雍立刻起身,缓步出列,递上一份竹简,“今年‘岁举’名单已经草拟,请圣上过目,定夺。”

    每年从冬至日开始,腊八殿试结束的岁举,是朝廷一年之始的头等大事,也是丞相府首要政务。

    这份考生名单是谢主相亲自审核,草拟的。但考生最后是否允许参加殿试,还是要皇帝来裁决。

    立刻有柱下太监,从谢主相手里接过岁举名单,呈给皇帝过目。

    项燕然粗略的扫了这卷竹简岁举名单一眼,神情复杂。

    略微失望,又有些麻木。
1...1617181920...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