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小昏侯这个堂堂一个侯爷,好好的小侯爷不当,居然有脸跑去平王府当上门女婿。

    可见他所图甚大,脸皮奇厚,没有羞耻心——这是自古奸臣的必备!

    当了上门女婿之后,他居然还自荐当官,这足以充分暴露了他想当旷世奸臣的野心——野心,这更是奸臣最可怕的地方。

    小昏侯,金陵四大纨绔之首...就算他现在不是奸臣,以后也必然是个大奸臣。

    为了防患未然,当先铲除这个巨大的隐患,别让他成长为大楚头号大奸臣。

    太子项天歌兴奋。

    提笔,便是一篇《除佞策》出炉。通篇痛骂小昏侯,批的一无是处。

    哈哈,儿臣才十四岁,便目光如炬,就学会了识别和铲除身边的奸佞,这是明君之相。

    这简书交上去,父皇看了儿臣的对策,定然会龙颜大悦。




35 百舸争流
    楚天秀感觉背上凉飕飕的,也不知是谁在咒自己。他朝左右一望,众举子们都在咬笔尖,埋头全速答题。

    殿试的时间太短,他们只恨无法双手同时书写,哪有空闲来三心二意。

    唯有少年太子项天歌,一副挤眉弄眼,眉飞色舞,偶尔看自己这边一眼,发现自己看过去,立刻缩了回去,然后得意的昂着头,飞快下笔。

    那副得意洋洋的神色,好像太子已经把自己干掉三五回了一样。

    “这小家伙...在想什么?”

    楚天秀莫名其妙。

    这小家伙居然敢在皇宫刺杀自己,等抽空,找到机会,定要狠狠教训他一顿不可,让他长长记性。

    本侯爷金陵第一纨绔,还怕你个金陵第四纨绔不成!

    以前“小昏侯”都能镇得住你这小太子,让你乖乖当金陵老四!

    老子楚天秀穿越过来,还治不了你?!

    先殿试,暂且不理他。

    ...

    楚天秀咬着笔尖,寻思着怎么破解这道题。

    题眼是“心忧”!

    破解“心忧”是关键!

    难道皇帝的银子,都被皇后给收走了,没私房钱可用,才发出这帝王的哀鸣之声,发出求救信号?!

    又或是,愁后宫妃子不够漂亮,想要三千佳丽以充实内宫。可是皇后善嫉,不肯让你纳妃子?

    这倒是挺悲哀的。

    你说你都当皇上了,天下都是你的,国库里不知道堆满了多少腐朽的铜钱和粮草,还忧什么。

    你有我这个上门赘婿忧么!

    本小侯爷穿越到现在,忙活了那么久,一个铜板的私房钱都没存上。

    后宫更别想了,上门女婿哪有后宫啊,这辈子也就李虞郡主和她两个陪嫁的暖房丫鬟。

    楚天秀咬牙切齿。

    罢了,先看看别人写什么。

    殿试规则,有一条禁止喧哗。

    但并不禁止“窥视”。

    偷窥别人的考卷,根本没什么用。殿试本来就没什么正确答案,全凭皇帝心意,别人的答案也未必对。你更不能直接抄袭别人的考卷!

    楚天秀不由伸长了脖子,翘首左顾右盼,前后张望。

    这一看,把他给惊呆了。

    主父焰聚精会神,一笔一字,端端正正的在写“《大一统策》!”

    晁方正洋洋洒洒,一篇漂亮的“《削藩策》”快出炉了...手速简直了。

    董贤良到时不疾不徐,在写“《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他人太远,贾玉、李敢年、谢灵云、杨冰等金陵门阀子弟,也不知他们在写什么。

    楚天秀看了,呆了半响。

    你们这三个家伙,太生猛了吧。

    这都是历史级的重磅对策啊,足以流芳千古,载入教科书!全是威力恐怖的深水炸弹,能把大楚皇朝直接炸翻天!

    不行!

    每年殿试岁举,只有三四个“优等”的名额。

    他们三个恐怕至少占了三个“优等”了。要是自己随便写写,评个“上等、中等”,岂不是连他们都比不上?!

    好不容易穿越过来,难不成给你们垫底,当个背景陪衬?!

    楚天秀咬牙切齿。

    我堂堂小昏侯,好歹也是金陵四大纨绔之首,岂能被你们这些公卿子弟比下去。

    想个极大的猛招,盖过你们的风头!

    楚天秀这一想,顿时想到了一个极其凶狠的大招。

    忧!

    天下忧,钱能解决掉九成九。

    剩下零点一成还解决不了的,那是钱不够。

    皇帝别急,小昏侯帮你搞钱!

    搞钱我可是一把好手。

    楚天秀在平王府的藏书库里,看到不少竹简里,都有这样的描述,“吴王铸铜币,富甲江南”,“某某铸币,得钱十万!”。

    这显然是允许除了大楚朝廷之外,私人也能铸造铜币。

    这大楚皇朝也是奇葩,居然一直允许私人铸币。难怪那些诸侯王,一个个吃的肥头油脑,养兵秣马。

    只要把天下私造铜币全部禁了,以后只能朝廷铸币,国库立刻翻几倍。

    皇帝的忧,不就立刻解了一大部分!

    “《禁私铸铜币策》!”

    楚天秀大笔一挥,一篇凶悍的刀文出世,斩断那些私铸铜币的贪婪之手。

    作为回报,皇帝你只需要给我评个“优等”,赐个大官当当就好了。

    ...

    金銮殿内。

    众举子们都在苦思冥想,或奋笔疾书。

    有些实在想不出什么好主意的,为帝解忧的,都快急哭了。

    谢灵云摇头晃脑,苦思许久。

    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一个主意。

    “草民忧食,臣忧县,心忧天下独君王!”

    一篇马屁文,一气呵成。

    他不擅长政论,优等是不去想了。但评个中等,还是可以的。

    ...

    李敢年咬着笔尖,皇帝叹心忧...莫非是十多年前的北征一败,抑郁至今?

    他事先押题,没押中。

    谁知道皇帝会出三字题啊。

    不管了,写一篇自己比较拿手的上去吧。

    “《征讨匈奴策》!”

    在对策里,奇计百出,孙武再世,把匈奴痛扁一顿。

    皇帝总不会怪罪自己吧。

    ...

    皇帝项燕然在大殿之上,批阅着各地报上来的奏章。

    香台的燃香,已经快要燃尽了。

    皇帝瞥了一眼殿内众举子们,已经有不少举子提前答题完毕,恭敬等待朕的收割..不,交卷。

    他示意了一下。

    蔡和大太监立刻去收卷。已经写完的,可以提前交卷了。没写完的继续写。

    项燕然接过一道道竹简,大部分都是看了一眼,便随手丢在一旁。

    分成四堆。

    觉得无聊的,丢到最远处,下等!

    可以看一眼的,丢到稍近,中等。

    可以慢慢看的,放在近处,上等。

    需要琢磨好几遍的,放在宝座台上,优等。

    这些年轻的举子们太嫩了,大部分都是一些幼稚的治国政论,他看都懒得多看一眼。

    “《除奸佞策》,项天歌!”

    项燕然淡漠的看了几眼,朝殿下的太子项天歌招了招手。

    太子项天歌立刻兴奋的上了殿,在父皇身旁,目光闪亮,等着表扬。

    “小昏侯是奸佞?”

    “对,儿臣慧眼如珠,一眼就看出来了,绝对无错!儿臣观他上门入赘平王府的不要脸,在观他自荐出仕的野心,便可判断他有大奸佞的潜质。”

    项燕然凝视了项天歌一眼,感叹:“果然是同类啊...你这金陵纨绔第四,对金陵纨绔第一知之甚深,一眼便能看出对方的习性来。

    回东宫禁足一个月,非诏不得入宫。正月之前,写十篇不同的《东宫除奸佞策》对策出来,把你东宫的奸佞全列出来!

    太子慧眼如珠,想来一个奸佞也逃不出你的眼界。朕要看看,是东宫的哪些奸佞,把朕的太子给养成金陵纨绔!滚吧!”

    项天歌顿时懵了,哆嗦一下。

    父皇,居然知道他...也是威震金陵的四大纨绔之一?

    那个混蛋告的状?

    写十篇《东宫除奸佞策》,这是要把太子东宫上上下下的官员,整一遍啊!完蛋了,东宫多少官员要倒霉啊。

    而且还是他这个太子亲自回去挑奸佞。

    “父皇,儿臣错了,这就回去...写十篇《东宫除奸佞策》!”

    项天歌也不敢辩解什么,哭丧着脸,赶紧灰溜溜出皇宫,逃回东宫找对策。

    蔡和大太监在旁躬身听着,掩袖,忍俊不禁。



36 赤胆忠心小昏侯
    皇帝项燕然瞥了蔡和大太监一眼,淡淡说道:“笑什么?”

    “老奴心想,果然只有皇上能镇太子。举重若轻,一招就让太子和东宫上下服服帖帖,再也蹦跳不起来。”

    蔡和大太监连忙笑道。

    “马屁精,还不去收竹简!”

    “是是!”

    蔡和大太监赶紧又下殿去,抱了一堆竹简上来。

    项燕然随意翻看着。

    看到一堆庸俗的政论,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政在勤勉,时时躬省自身,自然无忧。”洋洋洒洒一大堆华丽辞藻。

    皇帝心中烦得很。

    一堆废话,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忽然看到一卷“《削藩策》,晁方正”,皇帝皱起眉头。

    这份对策,下笔凌厉如刀,直指诸侯之祸。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一句话,晚削藩不如早削藩!

    臣愿为陛下削藩!

    项燕然露出一抹嘲讽。

    那些诸侯王,有这么好削吗?

    削一个小小的楚氏昏侯,趁着昏侯府和平王府这场债务官司,好不容易抓住机会,把昏侯爵位给削了。

    结果在沈太后那受到阻挠。

    这削爵,变成了上门入赘。

    昏侯爵以后是没了...小昏侯摇身一晃,逃到平王府躲难去了。

    朕整整一年的功夫,也就顺势削掉了一个势单力孤的昏侯爵位。

    除了昏侯府,还削动了谁?

    削一个昏侯尚且如此之难,削一个诸侯王就更别提要费多大的劲。

    吴王、楚王、赵王、济南王....这七八个诸位连成一片,割据一方,钱粮丰厚,养兵数万,独霸数郡之地,彼此串联互通消息。

    削一个诸侯王,立刻惊动一群,不需要动数十余万兵马去围剿?

    这要损耗多少兵马和国库钱粮?

    朕处心积虑十多年,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想着留下对付匈奴呢,一下就要打光。

    朝廷上下,又有几个大臣支持削藩?这竹简要是放在早朝上,保准被众大臣唾沫给喷死,凌迟处死。

    真是书生的迂腐之见。

    “下等!”

    项燕然将这道竹简丢在远处。

    但是寻思一下,他又吩咐蔡和,将这道竹简捡了回来。

    这虽是书生之见,却也是罕有的敢言之辈。

    满殿上下一百多名举子,众金陵门阀士子们的对策,全是东拉西扯,华丽辞藻,软绵绵、轻飘飘,没有一个敢说点有用的东西出来。
1...2324252627...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