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可惜,皇上令小昏侯当了上门赘婿,龟玉毁于椟啊!”
贾生摇头。
“唉,小昏侯,这是何德何能居然能入赘平王府!”
“平王府家风一向朴实而节俭,自从小昏侯进了平王府。平王就已经被他弄的乌烟瘴气,少年都在读《石头记》,哪有什么心思在儒学上。”
众儒生都是颇为义愤。
金陵儒生们都习惯以抨击时弊,上敢骂昏君,下敢骂昏臣。
看不过眼的都敢骂。
昏侯一门昏聩和奢靡,名声极为恶劣,自然是儒生们痛骂的对象。日常一骂,不骂浑身都是不痛快。
“嗯!诸位仁兄放心!”
贾生正色道:“守护好平王府的风气,自然是贾某义不容辞的责任!贾某只要在平王府私塾待一日,就会管束王府子弟,不得沾染奢靡之风气!”
金陵城的众儒生们,纷纷叫好。
众儒生们畅谈一番,又开始喝起酒来。
贾生明里暗里,都在竭力的奉承董贤良,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举荐他出仕。
担任王府私塾的先生,终究非他毕生所愿。
举荐出仕,才是大道。
董贤良微微点头。
机会当然有,但是这要拿下“中正制”才行,才有机会举荐更多的儒生进入朝廷。
只是,他很头疼。
就算中正制成功了,首任考官还要让小昏侯来当。
这让他,让孔寒友,都有一种想要吐血的感觉。
算了!
不想这么多了,今夜不醉不归。
恩师晋升主相,董贤良终于见到了一片曙光,他有机会推动自己“独尊儒术”的伟业了!





楚氏赘婿 144 《阴阳灾异说》,儒教闪亮登场!
楚天秀低调的在虞园待了数日。
闲着没事,便看李虞和狄儿、祖儿三女在庭院之中练剑。三女在庭院假山池塘畔追逐,剑光飞舞,飘飘欲仙,美艳不可方物。
还有,就是写一写《石头记》。
可是在虞园待久了,终究会闷的慌。
况且,惊蛰之后,江南一带经常是春雨绵绵不绝,憋在虞园多日难免郁闷。
“祖儿,走,姑爷带你去外面透透气!”
楚天秀带着祖儿,撑着伞,出了平王府,大摇大摆来到长乐街,准备去鸿门客栈找沈万宝这些纨绔狐朋狗友玩耍,商量怎么捞银子。
鸿门客栈这个地方很特殊,一楼大厅是儒生们的聚集之地,二三楼的雅座,却是士子们、纨绔们的汇聚地。
因为这里人员聚集,消息灵通,金陵的读书人闲着没事都喜欢往鸿门客栈凑热闹。
“各家邸报,最新的各家邸报啦~!”
却见到长乐街的街头,鸿门客栈门外,有小贩在贩卖各家邸报。
最近金陵城,邸报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打着广开言路的旗号,争奇斗艳。
虽然活字印刷术是《大楚邸报》的独门绝活,每日都能出一份邸报,销量火爆,每日高达一二万份。
但是,别家也花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时间,使用木板雕刻印刷,每三到五天出一份邸报,也还是可以把邸报大量印刷出来的。
哪怕卖的少一点,只卖几百份、上千份,那也比没有好——邸报就是大喇叭,就是影响力。
这倒是让楚天秀很方便的便看到各方势力的消息和情报。
这些金陵邸报,大多都在为儒派和门阀勋贵,摇旗呐喊。掺杂着大量真真假假的消息,随便看看就好。
“《丞相府邸报》,秣陵县令董贤良发表最新学说《阴阳灾异说》,轰动金陵城!快来看啊!只剩下十多份了,卖完即止!”
一名小贩大声叫买。
街头,有不少的儒生们筹钱买了《丞相府邸报》,在三五成群的议论纷纷,满脸兴奋之色,难以言表。
“董大人太厉害了,居然能写出如此玄奥的学说。这是把我们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一力贯通。他这是证道,证得了我儒家先贤的大道!”
“不愧是孔大人的得意高徒啊!”
“老夫这前半生过的懵懵懂懂,今日一看董大人的《阴阳灾异学说》,对世间一切疑惑,终于恍然大悟。”
“听说董贤良大人今日在鸿门客栈,和众儒生们交流,指点学问。走,我们快去看看!”
众儒生们兴匆匆,往热闹的鸿门客栈内而去。
鸿门客栈内果然人潮拥挤,董贤良被一大群的金陵城众儒生们围在中间,宣扬他最新的学说《阴阳灾异说》。
“来一份!”
楚天秀看到小贩前围着一群儒生,热闹沸腾,不由好奇。
祖儿立刻帮他买来邸报,一看,赫然看到《丞相府邸报》的首页,刊登着一个最新的重磅学说——董贤良的《阴阳灾异说》。
这让楚天秀看的咧嘴,感到牙疼。
“阴阳”,出自《周易》。阴阳,一正一反,最初讲述的是一个客观朴素的辩证法,天地之变化。
“灾异”,这指的是天地间一切星逆、水火之灾、大旱、蝗灾、瘟疫...等等,都是自然界的灾害。
这两个概念都是讲客观自然,两者之间没多大的关系。
但是,董贤良的脑子太活跃了。
董贤良不仅仅学儒家经学,还学阴阳家,脑子一热,把各家学说给糅合到了一起。
董贤良去秣陵县城修祭坛,检验阴阳学,亲自去主持呼风唤雨,百姓乡绅们对他那是无比崇拜。
董贤良把“阴阳学”,进一步改成了“天人感应”,说天和人会相互受到影响。
天会影响人,人会影响天。
凭借“天人感应”,他又把“灾异学”,推演成了这是老天爷在对人的德行缺失,进行惩罚。
董贤良发表的这个《阴阳灾异说》,将阴阳学和灾异学,成功的挂钩在了一起。
简单的一句话归纳,就是“每当天地发生了灾异,那是因为君王和臣子有缺失造成的,这是老天爷在强烈示警和惩戒。只要你乖乖的改正错误,向天地叩首谢罪,这些灾难就会消失。”
这个学说,有强烈的迷惑性。
因为任何一场大天灾,往往会立刻带来人祸,社会大动乱危机,国家大动乱危机...甚至是一场帝国的大崩溃。
天灾和人祸总是同时发生,形影相随。
董贤良把它们挂钩在一起,当然很多人一听,会觉得,“咦,好有道理的样子啊!”
从《阴阳灾异说》诞生之日起,影响了中华大地足足两千年之久,可见这个学说的生命力之强悍。
甚至,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了现代,每逢灾难降临,也依然会有一些人迫不及待的跳出来,酸溜溜说:
“瞧,又出天灾了,这老天爷对你们的示警、惩罚来了吧!赶紧改吧,换人上位,改制度,叩首谢罪吧,把一切制度统统改了,这场天灾大难就不会发生了。”
这些现代人的脑子都不太好使。
更何况二千年前的古代。
将两个同时发生的事情,混为一谈,当然很容易被古人的直觉所接受。
楚天秀对此充满了戏谑。
天灾就是天灾。
跟人有半毛钱关系?
不能因为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就说人类这种杂食动物,触怒了老天爷吧。
董贤良精心构思许久,影响了后世两千年的《阴阳灾异学》,终于还是问世了,并且公开刊登在《丞相府邸报》上。
这无疑会震动整个大楚。
发表一门新的学说,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干的。
无名小卒断然不能如此,那是会被嘲讽死。
这是大儒的特权,或者是即将晋升为新一代大儒,才有资格发表自己的独立学说。
很显然,董贤良在大朝争获胜之后,他在整个儒派的地位正在快速的上升。
他抓住这个时机,推广他最新研究出来的《阴阳灾异说》。
儒家原本是一门专门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学,孔孟先贤们做得非常不错。儒家跟道家、墨家等偏向于自然科学的学说没有太多关系。
董贤良却强行的把儒家学说,糅合了阴阳学,改造成了《阴阳灾异说》,用来指导和干涉整个社会的一切。
这也意味着,“儒家”正在突飞猛进的在向“儒教”进化!
宗教,最爱干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你信奉我的教派学说,我就干涉你的“吃、穿、住、行”一切,甚至主导国政,都要遵循我的学说。
儒家迅速儒教化。
大楚皇帝要是信奉了董贤良这一套学说,这儒教就要用这套“天灾警示人祸”的学说,来干涉指导朝政。
...
楚天秀自从发现董贤良对阴阳学很感兴趣之后,便一直警惕,董贤良会鼓捣出这套奇怪的学说。
楚天秀拿着《丞相府邸报》,步入鸿门客栈内,找了一处座位坐下。
众读书人都在听董贤良传道,也没人注意到他小昏侯来了。
客栈内,数以百计的儒生们,甚至还有一些门阀士子,都是正目光狂热,望着人群中间,慷慨激昂的董贤良,聆听着他的最新学说。
“人要有信仰,不可无所畏!”
“人要惟畏天、畏地、畏祖宗!”
“天灾,是上天在震怒,是天意的传达,这是上天对我们罪行的示警,威慑我们要心怀敬畏之心。”
“心有恐惧,心有忌惮,我们的德行才会收敛!否则上天定会给予严惩。”
“君王受命于天,帝君和人臣要敬畏上天的示警。百姓供奉先祖,要敬畏祖先的托梦。祭天祭祖,乃是头等大事。”
“上天示警,修德免灾!”
“国因失道而将亡之前,上天会先以天灾来谴责、警示。如果不思反省,就会以怪异的天灾或天象来警告诫惧。再不知道改变,真正让其败亡的灾害就将来到了。”
“《阴阳灾异说》,此乃人遵循天意的大道!”
董贤良激动的宣扬着自己的教义。
“好!”
“太好了,董大人的这门学说终于把天灾的出现给说清楚了。天灾四起,我们唯有修德免灾。帝王,大臣,百姓,皆要好好反省!”
在座的众儒生们纷纷激动,大声叫好。
就连祖儿听了,也惊叹,“姑爷,这董贤良好厉害,天灾原来还有这样大的作用...不愧是庚子殿试第二名!不过,姑爷肯定比他更厉害,姑爷才是殿试第一。”
楚天秀哭笑不得。
这套学说当然厉害,影响了后世帝王两千年。
帝王以天子自居,一直到大清年间,皇帝每逢天灾都要赶紧去谢罪,痛骂自己缺失德行,或者让一名大臣去顶罪革职。
这能不厉害吗!
但这套儒教学说,祸害之处极大。
儒教都把天灾给“解释清楚”了,那对自然科学就非常的不重视了,更是不会深入去研究它们。
后世两千年的读书人,数万数万的人都忙着研究儒家的伦理关系经典,有几个人去研究自然科学?
用后世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整个华夏文明都在拼命狂点“生产关系树”,却忽略了另外一颗生产力科技树。
要是两千年前华夏就把一半的读书人,分去狂点的科技树,那这个星球上根本不会有其他文明什么事。
董贤良在一番慷慨言辞之后,终于看到,人群中多了一个小昏侯。
“小侯爷,董某不久之前刚刚研究出来的《阴阳灾异说》。你觉得如何?”
董贤良客气的拱手问道。
别的儒生的意见,他也不太在意。
对小昏侯,他还是非常重视的。
大楚年青一辈实力超强的一位,发明了昏侯纸、发明了邸报,眼界最开阔,思路最活跃的,非小昏侯莫属。
“这学说...太牛了!我回去好好消化一下。”
楚天秀斟酌着。
看到董贤良和众儒生们,一副狂热和期待的眼神,他还能说什么呢?
他要说个“不行”字,恐怕满客栈的板凳,就要朝他丢过来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
手里捏着董贤良亲手签下的一份协议,回头再来收拾他。挖个大坑,把董贤良给埋了。
楚天秀站了起来,准备告辞。
董贤良不由有些遗憾,他还盼着小昏侯阳光毒辣,能帮他查遗补漏,进一步完善这门《阴阳灾异说》。
却见,金陵城离长乐街不远的玄武街,玄武庙的方向。
天空一道雷闪,落下。
“轰隆”一声巨响,玄武庙内一股数十丈的火焰,冲天而起。
哪怕是隔离一条街,鸿门客栈也感受到了剧烈的震动。
门窗座椅摇晃,众人站立不稳。
滚滚的浓烟直上天空。
玄武庙方向,火光冲天,传来慌乱的喧嚣声。
众儒生们骇然失色,不知发生何事。
楚天秀呆了一呆。
玄武庙出事了?
————
ps:3600字大章。




楚氏赘婿 145 轰隆一声响,火药问世
楚天秀望着玄武街的方向,冲天而起的汹汹火焰光柱,还有时不时想起的爆炸声,一时有点懵。
玄武庙?
光是一道惊雷,顶多劈到一棵巨树,或者毁掉一座房屋,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火焰威力。
而且现在还是雷雨季节,寻常之物根本烧不起来。
楚天秀脑海中闪过一道念头,莫非是李自然老神棍的炼丹炉炸了?
这么说来,火药应该是炼成了?!
“天雷,此乃天灾也!...莫非天雷在示警,要惩罚谁?”
董贤良满脸震惊和骇然,低声呢喃。
想到这里,董贤良心中顿时狂喜。
他这边才刚刚宣告《阴阳灾异说》,尚未有实例可以证明这个学说。
眼前这场天灾,便是一个验证《阴阳灾异说》的绝佳案例。
...
“走,我们去看看!”
楚天秀带着祖儿,急奔玄武街的玄武庙。
董贤良和众儒生们也连忙往玄武庙赶去,想要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状况。
他们一大群人赶到玄武庙,却发现出事的地方并非玄武庙正殿,而是庙内后院。
玄武庙的道士们都这股恐怖的大爆炸,给吓傻了。
来到玄武庙的后院内,只见一排厢房一片狼藉。
绵绵细雨之下,后院众多厢房,内外到处是烈火在熊熊的燃烧。
楚天秀发现,其中一座厢房的外面,散落着许多的黑色的木炭粉末、白色的硝石粉末、黄色的硫磺粉末。
空气里,还弥漫着浓浓的硝烟气味。
这座厢房应该是被用来堆放这些炼“长生仙丹”原料的。
墙壁处,还有被一道天雷,劈中的痕迹。
这应该是天雷之火,意外劈中了这间厢房,从而引发了一场火药大爆炸。
楚天秀都惊呆了,这是堆放了多少火药的原料,才能打把一大片厢房给炸的冲天,猛烧起来。
“快,玄武庙着火了,快来救火!”
附近的街坊邻居们纷纷提着水桶,大声呼喊喊着,赶来救火。往烧着的厢房,大桶的浇水。
众儒生们连忙跟着去救火。
后院地上,墙瓦之间,躺着十多名年青的小道士,一个个面色漆黑如炭,血污满地,哭嚎着,哀嚎遍野。
“哎呦~!痛死本道了,谁来救我啊!”
李自然老神仙也躺在地上,满身的泥污和血迹,呻吟着。
楚天秀连忙扶起李自然老神仙,问道:“李老神仙,你怎么样了?伤势可严重?”
李自然老神棍满脸是泥水。
他当时正在炼丹炉旁炼仙丹,没想到忽然一道惊雷从天空落了下来,劈中了厢房,被那股猛烈的火药大爆炸给冲飞,摔在泥地里,痛苦的呻吟着。
李自然老神棍看到楚天秀来了,不由惊恐的抱着楚天秀的大腿,痛哭道:
“小侯爷,贫道这究竟是在炼什么丹啊?莫非燕国炼丹士的丹方是真的,这是真正的仙丹?
你给我说一句实话!
本道不炼了!
不敢再炼了了!
这长生仙丹,乃是仙人享用之物,哪是凡人能得的。这老天爷要劈死贫道这个痴心妄想的凡人啊!”
楚天秀顿时哭笑不得,看李老神仙这副竭力哭嚎的摸样,中气十足,也不像是重伤。
只是受了巨大的刺激,明显是被这火药大爆炸给惊吓到了,失魂落魄。
楚天秀反而安心了下来。
火药意外被天雷给引燃,炸了一些厢房而已。
李老神棍人没事就好。
现在这火药已经成功了,回头让李老神棍送一些进皇宫去,也好让皇帝知道,李老神仙虽然没炼成长生仙丹,但是炼出了一个大杀器。
“没事,就是一点小伤!李老神仙你这是福大命大,老天爷哪里舍得劈死你啊!
要劈,也是先劈死我这拥有仙丹方子的小昏侯。”
楚天秀安慰着,掰开李自然老神棍的双手,急忙喊道:“快去请淳于纯老神医来!”
很快,淳于纯老神医便带着一些弟子,闻讯赶来玄武庙抢救伤员,给年轻的道士们,给重伤的道士,涂上疗伤药,包扎伤口。
李老神棍当然是抬到玄武殿去歇息。
...
远处的皇宫。
皇帝项燕然被宫外的一声巨响给惊动,披着黄袍走出寝宫,神色凝重的望着玄武街的方向。
他甚至在皇宫内,都能看到那股冲天而起的火焰,心中隐隐有些不妙。
春天落雷并不罕见。
可是一道雷火在金陵城内引发如此大的天雷地火,声响传到皇宫内。
他这皇帝活了半辈子,这却是以前从未见过此等恐怖的景象。
这么大的声响和动静,大半个金陵城都听得到。
这太过异常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从未见过此等天雷大火...这是何处起的雷火?”
项燕然忧心忡忡,沉声问道。
“老奴也是从未见过,估摸着是玄武街的方向。玄武庙的李老神仙正在炼仙丹...莫非?”
蔡和大太监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心道:“老奴这便立刻派人去看看。”
“嗯,把情况弄清楚,立刻回报!尽快查明真相,不要弄得满金陵城人心惶惶。还有,命宫里的禁卫军加强戒备。”
“是!”
...
这道天崩地裂的大爆炸,几乎震动了半个金陵城。
整个金陵城,都被这大爆炸给惊动了。
金陵城里的各个王侯、门阀大户,还有街坊百姓们,无不错愕的望着玄武庙方向的熊熊大火。
“玄武庙被天雷炸了!”
“李自然老神仙在为沈太后炼长生仙丹,仙丹即将炼成,被上天嫉妒,打一道天雷,把玄武庙给炸了!”
“这定然是如此啊!”
“否则,为何别的地方不炸,偏偏就炸了玄武庙?玄武庙,那可是神仙居住的府邸,天雷哪敢去炸。刚巧,李老神仙在炼长生仙丹!”
“对啊,否则,区区一道落雷而已,寻常威力也就劈到一棵树。这次,却几乎把玄武庙后院给掀翻了!”
“都是这长生仙丹惹的祸!”
“天忌仙丹啊!”
各种流言蜚语,迅速在金陵城坊间传的沸沸扬扬。
金陵城没人曾经见过这么大的爆炸声势,这不是天雷的惩罚,会是什么?
按照董贤良的《阴阳灾异说》,这就是上天在警告某人,略施惩戒。
惩罚谁?
当然是李自然老神仙...背后的小昏侯啊!
要不是小昏侯蹿唆,鼓捣,坑了项氏皇族十万两银子来炼仙丹,哪里有炼仙丹这个前因。
当然也不会有被雷劈这个后果。
众多儒生们兴奋的撸起袖子,拿起毛笔,奋笔疾书,准备给金陵城各家邸报写新闻评论,狠狠的批判一番。
既能痛骂小昏侯,还能拿到十几个铜板的润笔费,这多美好的事情啊!




楚氏赘婿 146 哈哈,天要亡小昏侯!
玄武庙后院的一场大火,终于在众街坊邻居和数百位儒生们的全力救火之下,被扑灭了。
董贤良袖手临风,站在这满目疮痍的废墟中。
数十座房屋倒塌,烈火中焚烧为灰烬。
至少数十名道士遭到天雷怒火的轰击,哀鸿遍野。
傍晚的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满地纷乱践踏的泥泞,更添了几分凄婉、凌乱的景象。
他驻足而立,感受着现场的悲伤气氛,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天之震怒也,降惊雷而罚世人。这定然是人的问题,这定然是体制的问题。
岁举制已经被攻破了,谢胡雍主相早已经辞官归隐。恩师孔寒友即位丞相,大楚新政在即。
可上天依然降下如此恐怖的雷火。
可见问题不是出在岁举和谢胡雍身上!
这问题出在谁身上?
谁来承担责任?
1...7071727374...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