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长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阳电
至于李葛建,这位在中东远远瞥过一面的年轻人,具体经历还窥探不到,但是他的确曾在模拟器上练习过“火龙”的驾驶,而且让他惊讶的是,超能力返回的人物形象居然是——
马可农,李同学的顶头上司是吗?这、这都是谁跟谁啊……
短短的路程很快走完,和战友们一起来到“〇一基地”的飞行准备室,按照名牌指引来到标有“一中队”字样的房间里,站在带有网络终端的物品柜前,龙云算是对这座基地有了一些新认识;和外表的其貌不扬、甚至有些破败相比,“组织”显然花了一番力气来完成整备,准备室里没什么装修,新添加的陈设倒是很齐全、也挺先进,甚至比此前参观过的空五师某团也不逊色,完全可以保障强袭机作战单位的人员休整与出勤。
在准备室里脱掉外套、衬衣等等,换上飞行服的空档里,龙云还和一起分配到“一中队”的李葛建闲聊几句。(未完待续。。)u
龙战长空 第一三六八章 火龙与炎龙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中东内战已然结束,在alsa的服役生涯也告一段落,受雇于“公司”的李葛建知道这些事情没必要对眼前的“宸龙”一哥保密——明摆着的,龙云家伙身上显然也是一大堆秘密,却不知道他是怎么来到“隐龙”,莫非也是受雇于“公司”一样的机构?——,于是就简短的说明一下情况,告诉龙云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经历。【【,
说起来,早在alsa服役之时,中东内战还未尘埃落定、结局已经明朗化的那一段时间里,李葛建所在的“公司”就发来指示。
电话里,马可农语焉不详的嘱咐他“认真训练,后面也许有新任务”,让他在基地里的模拟器上熟悉强袭机的驾驶技术;以雇佣飞行员的身份,当时年轻人也有一些猜测,不过任凭他怎么猜也不会想到,练习强袭机的目的居然是为了加入“隐龙”,也不由得感慨起“公司”的业务之广,当然,这只是一种开玩笑般的挪揄。
说起来,“哈里夫”这家伙,居然没在中东就擒,他真的会是一个危险的特异功能者?
更衣的短暂时间,两人没时间一一细说,出击指示的语音提示很快在终端上响起,把款式新颖的飞行服和整体式抗荷服穿戴妥当,身形颇有几分臃肿的小伙子们很快在窗户大开、寒意十足的准备室里集合。
手上拎着沉重的密闭式头盔,和“隐龙部队”的另外两名战友站成一排,龙云打量眼前同样身着暗灰色飞行服、只是抗荷服换成一件飞行夹克的中年男人。
摘下墨镜挂在衣兜上。男人到现在才做一下自我介绍。话不多。语调和开会时一样平静:
“敝人成克勤,‘隐龙’的航空教练;现在主要负责同志们的基础技术环节。”
一句话说完,军衔不明的程克勤就踱步走到一旁,嘱咐飞行员们进行出击前的例行检查,并确认所有人都熟悉x-7a飞行手册的相关内容,然后就花费一两分钟时间确认今天的“考试”内容;这一流程中,寒风吹过的准备室里,包括龙云在内的三人倒还坐得住。一套飞行服再加上整体抗荷服的散热效果的确很差,如果不是门窗大开、维持不到五度的室温,这时候他们早就大汗淋漓了。
“……总之,尽力完成科目即可;同志们使用的‘炎龙’都开启了自动保护,操作安全方面,不需要有顾虑。”
说完一段介绍,没有大声询问飞行员们“听清没有”,成克勤更习惯用目光交流,他一一扫过小伙子们的面孔,用微微点头加以确认。而后就挥挥手,让三位飞行员迈步走出准备室。搭乘电瓶车去往不远处的停机坪。
x-7a“火龙”,模拟器上演练了不知多少次,头一次亲眼见到真机,龙云心中还是充满了好奇。
代号x-7,中文型号名称是“强袭七型”,看一下序号就可以知道,这是中国在强袭机时代研发的第一款量产型原子氢动力战斗机,生产厂家cac,具体的型号设计,在龙云看来,应该说和之前看过一面的x-8“炎龙”比较相似,同样是采用了机头进气的气动布局,不过和后者相比,“火龙”的机体长细比明显要小一些,也没有采用变后掠翼,显然不是一款追求极速的机型。
电瓶车平稳前进,很快把三人带到了停机坪处,跳下车从地面上仰视体积庞大的“火龙”,虽然尺寸比双发的x-8“炎龙”要小一圈,但龙云粗略观察一下,眼前这架涂着灰色渐变迷彩的强袭机仍然要比su-27更大、看上去也更强壮。
x-7与x-8,两种气动布局类似的强袭机,关系有一点类似于中国战斗机家族中的歼-7与歼-8,研发年代上也是如此。
继推出第四代战斗机之后,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的x-7是第一种国产强袭机型号,配备一台量产型原子氢发动机,“火龙”的定位主要放在多用途上,除具备远超战斗机的空优性能外,还可以遂行多种战术任务。
以此为基础,在强袭机时代到来之后,各国又掀起了一波追求高空高速的小潮流,沈阳飞机工业公司才在x-7基础上又走了一遍“蔡国庆”的老路,将“火龙”的原设计改为双发、加长机体,近似碟形的三角翼换成变后掠翼,其他设计基本不变,以牺牲一定机动性为代价换取出色的高空高速能力,最后就连名字也一样,从“火龙”直接到“炎龙”,无意间凸显了单发换双发的本色。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军事爱好者,龙云对x-7到x-8的故事自然耳熟能详,现在亲眼看到一架“火龙”,他走近战机、准备登机时仔细打量一番,也觉得眼前这座庞然大物的线条和构型更流畅一些,也许是原装设计的缘故?
sac,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多少年来的确做了不止一次单发变双发的事。
对这种“简单粗暴”的飞机设计思路,网络上吐槽者甚多,有人更挪揄“哪怕sac生产的面包车,揭开引擎盖,都能看到两个发动机”——对此,龙云往往是置之一笑,毕竟在动力系统水平受限的情况下,如果要满足军方提出的高指标,增加发动机数量的确是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案,至少也技术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是如此,否则如果技术够高,引擎够给力,世界上哪还会有双发战斗机?
撇开可靠性之类的指标不谈,战斗机的发动机,数量当然是越少越好。
在这方面,mig-29算是一个挺典型的反例,采用两台rd33引擎的米格机,在推重比上超过了西方绝大多数机型,同时也要付出航程下降、整机尺寸偏大等代价;世上的事,从来没什么十全十美,所以龙云一点都不纠结于此,他走到“火龙”前机身下,与地勤机师确认一下情况,就沿着登机梯一路爬进机舱。(未完待续。。)u
龙战长空 第一三六九章 液体抗荷服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和战斗机相比,强袭机的座舱普遍要偏大一些,距离地面也更高,此外加上一些座舱布置、安全逃生方面的考虑,飞行员进入座舱都是从下方攀爬进去,这在各国设计的机型上几乎都是一样的。£∝,
虽然在模拟器上练习了很多次,进入“炎龙”的全封闭式驾驶舱,龙云这还是头一次。
暗淡灯光下,爬进寒冷座舱的年轻人一下子坐到澡盆状的“c”型座椅里,座椅自动调整姿态、并接驳各种管路、线路,整体式抗荷服的液体循环制冷系统很快启动,之前走向战机时的一丝闷热很快消失,他左右打量宽敞而简洁的“火龙”驾驶舱内部,目之所及,和模拟器显示的座舱布局几乎完全一样。
座舱布置十分熟悉,战机开始自检、完成出击准备的这一段时间,龙云的感受却大不相同。
第一次来到“〇一基地”,就仓促坐上强袭机,即将开始人生第一段驾驶强袭机历程,龙云在心生忐忑之余,一开始也有些怀疑。
按照他战斗机驾驶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一些实机训练环节,仅通过模拟器,是不可能让初学者掌握一款机型的驾驶、更遑论升空执行任务——驾驶钢铁巨鸟翱翔苍穹,毕竟不是一种游戏、而是复杂的技术工作,模拟器可以帮助飞行员熟悉座舱布局、起降流程,甚至可以演练战术思路与战法思想,却不能给操控者带来起码的加速度与临场体验,这对培养飞行员的“手感”十分不利。单用这一手段是无法培养出合格机师的。
一开始的想法大概如此。等真进入“火龙”强袭机座舱。随着战机完成自检、座舱里光线逐渐变强,近乎无死角的视场显示就让龙云一下子大开眼界,甚至让他第一时刻想到了“死城”中所经历幻景中的场面。
别的子系统且不说,单就显示一环,看起来和模拟器上的开阔视野的确很像嘛!
和传统战机相比,集成若干人类科技最新成果的强袭机,从某种程度上讲,对驾驭者的要求反而要更低一些。
此时此刻。坐在低温状态的x-7a“火龙”驾驶舱内,龙云注视着机体的自检流程,他很快意识到一点,科技水平更高、战斗力更强的强袭机,本身的操控难度却并不算高,首先很多操作都可以选择全自动模式,其次,设备更先进的强袭机,对飞行员个人的身体条件限制也相对宽松一些。
首先是视力这一方面,就看“火龙”强袭机座舱四周上下融为一体、几乎看不到缝隙的显示屏。经过处理的图象被精确显示到屏幕上,虽然和真实视觉相比在景深方面还有一点缺乏。但叠加的辅助显示功能完全可以抵消这一缺陷。
图象背景上的一个个高亮符号,对飞行员捕捉、识别目标很有帮助,静视力与动视力的要求就可以相应放宽。
不仅如此,就他自己的感受,现在穿着的一身整体式抗荷服也和普通战斗机上的款式不同,似乎是一种灌注液体、借助液体不可压缩特性提供躯体支持的“沉浸式抗荷服”:这种设计,在历史上早已有之,却因为技术难度过高和很要命的使用复杂度而昙花一现,不过到了强袭机时代,大体积的强袭机安装此类抗荷代偿设备难度降低了不少,再加上科技的进步,才让沉浸式的液体抗荷服又一次变成了现实。
“沉浸式抗荷服”,龙云此前只是在网上看到一些资料,现在真穿戴着坐进“火龙”驾驶舱里,就他的感觉,这套整体式抗荷服的体积和重量并不算大,配套管路的连接也没多少复杂之处,但穿戴起来的确很闷热,需要载机有强大的座舱制冷能力才行。
抗荷服够高端,当然,具体效果怎样还要上了天才知道。
为抓紧时间完成考核流程,龙云暂时没时间去考察“火龙”的座舱设备与布局,自动驾驶系统已经启动原子氢引擎、继而平稳升空,机身中线起降发动机与主动发动机一起工作,庞大厚重的x-7a动作却有几分灵活,很快就在上升过程中转为加速,飞离了高温气流呼啸鼓荡的停机坪。
……
第一次驾驭强袭机,从接近正午到夕阳西下,“隐龙部队”的年轻飞行员们分批完成了考核流程,考核结果却是参差不齐。
“怎么样,小伙子们,现在还有心思一往无前吗?”
考核之后的晚餐,在基地餐厅里进行,反正这时候偌大的“〇一基地”里也没多少人,陆春江就即兴发挥,把餐厅变成了考核流程的总结讨论现场,他手上拿着一份“隐龙部队”作战人员考核评分表,挺夸张的在小伙子们眼前晃了一晃。
面对上校的动作,或者说言语上的一点刺激,在座的“隐龙”新成员们都闷声不吭、顶多小声交头接耳几句,他们不是不想反驳,但今天的考核结果,的确让当惯了军中精英的飞行员们没了底气,预定的几个考核科目,在场者中没有一个人能全部完成,每一项的分数也都不高,更有好几人直接被判了个“不合格”。
话虽如此,不过……
可恶,还说什么“技术考核”,这难度比实战都要高出一大截啊!
年轻人的心有不甘,明明白白写在一张张略现疲惫的脸上,一下午的高强度出击的确对体能消耗很大,陆春江也没乘胜追击、而是让所有人好好吃饭,他只是想通过这一场不是实战、胜似实战的考核来给“隐龙部队”的精英们提提醒,这世界上还没有强袭机参与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先例,“料敌从宽”才是完全必要的原则。
战端一开,仗究竟会怎么打,场面未必就没有今天这样严酷,不是吗?
恰到好处的说上几句,陆春江和小伙子们一起坐下来吃饭,他端起碗来大吃大嚼,眼光却扫过饭桌、看向另一张圆桌旁的龙云。(未完待续。。)u
龙战长空 第一三七〇章 抗过载能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上午开始的考核,如他所愿,科目设置与细节设定都达到了一种全新水准,按照虚拟任务的设定,“隐龙部队”的每一支三机编队都需要从航空母舰起飞,突破敌人的近岸防空圈,冒着密集的地对空火力实施攻势一波突击、把空对面弹药扔到防护严密的几个硬目标上,而后还要立即赶往另一片空域、消灭敌人的空优力量,紧接着掩护深入敌后的若干架直-20运输直升机偷越海岸线、顺利降落在011型航母上。◎,
到这儿,任务难度想必已经突破了天际,但这还不算完,再然后这组三机编队还要抵抗一波来袭敌机、为水面舰艇编队提供外层屏护!
考虑到x-7a的燃料储备,这似乎就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为此,任务设定中倒是提供了一架an-124改装的“加氢机”,为锁氢晶耗尽的强袭机直接对接补充燃料,然而和应用成熟的空中加油技术相比,“直接对接添加锁氢晶”本身就是一个高难度动作。
成与不成,就看飞行员的能力如何,总之照样是一道严峻的考验。
从升空到降落,这么一场浩荡流程下来,哪怕天顶星人也得累个七荤八素,来自plaaf、plana的精英飞行员们都分外难捱,一开始的突防还执行的挺轻松,毕竟对面都是普通的四代机、可以直接碾压过去,后来应付低空火力时就很有些惊险、一些队员直接被“击坠”,等到打完了第三场空中遭遇战,整个“隐龙部队”的减员率就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对一个团级单位来说等于就基本失去战斗力。接下来护送直-20的任务自然更加凶险。整个机队在脱离海岸线时几乎都全军覆没。
不过,就算是这种严苛到变态的条件下,“隐龙”的其中一员居然接近于完成了所有任务,如果不是因为在海上遇敌时,座机弹药全部打光,也许他还真能创造奇迹、打完仗之后顺利回到011的甲板上?
完成一个近似不可能的任务,陆春江却并不惊讶,他之前就见识过一次这家伙的强悍。
专心吃饭时。看一看邻桌年轻人的背影,陆上校心想“组织”的眼光果然狠辣,龙云这小子还真不简单,当时杨光武少将动了要招募此人进空军的念头,是不是也早就目睹过他的真正实力?
现在看来,有这么一个人物加入,对执行绝密任务的“隐龙部队”绝对大有裨益。
——哦、还有他旁边那小子,差不多也是一样的节奏,不仅一路勇猛冲杀、气势不输给军队的飞飞,最后还想驾机和敌人同归于尽。这是从哪学的打法?
下意识回想之前过目的成员履历,“李葛建”这个名字他印象还挺深。在十几人规模的航空团里,他和龙云两人是仅有的非军队人员出身,龙云嘛,“组织”的安排他觉得很有道理,不过对李葛建这一位履历表上写着“alsa雇佣飞行员、航空竞技选手”的年轻人,他就有一点看不明白。
技术过硬,背景审核毫无瑕疵,这些条件倒是一丝不差,不过在执行绝密任务的“隐龙部队”里,安插这么一名同志又是为什么呢……
一边吃饭一边思考,陆春江的脑筋还在活跃中,旁边一桌的龙云和李葛建却“恍若未觉”,前者是装作不知的在和后者闲聊,两人在各自的保密范畴内说了说情况,才互相弄清楚了顶头上司的大概安排。
“‘哈里夫’,我说、龙队长,咱们加入进来的这一支部队,就是为了对付他?”
特战部队驻扎的“〇一基地”,不消说,后勤保障水平肯定是无可指摘,来自上海的小伙子一手端着米饭、面前两盘口味清淡的淮扬菜吃的挺起劲,今天驾驶“火龙”折腾了快三个小时,真把他饿得不轻,“中东的局面,我大概也了解一些,不过这个什么……‘特异功能’,真的假的啊?”
“唔,不好说,我觉得上面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且怎么说呢,‘哈里夫’这家伙,的确是一个迷雾重重的人物。”
李葛建的话,龙云对结论是一清二楚,当下却只能含糊其辞。
说到“哈里夫”其人,从蛰伏中东的阴谋家到叙利亚自由党骨干,一场内战之后,从中东大地销声匿迹,现在cia等情报机构的线报,居然高度怀疑这家伙以“劳尔*梅南德斯”的身份当上了玻利维亚新任总统——哼,要是撇开他的滔天恶行不谈,从二号人物到一国元首,这还真是一条人生赢家的道路!
脑袋里思绪繁多,加上一场高强度的实机考核,以龙云的强悍体能也很有些疲惫之感,不过另一方面,他对x-7a“火龙”上的整体式抗荷服倒是倍加推崇,和李葛建一说,后者也禁不住连连点头:
“那可是,这一套系统,嘿,比咱们平常用的货色可强太多了!
龙队长,我记得有材料说过,这种灌注液体的‘沉浸式抗荷服’,理论上能帮助飞行员抵消高达7g的过载影响,今天感受一下还真是,反正我做高g盘旋时感受挺明显,除了手臂还有一些痛感,‘最高7g’,这说法靠谱吗?”
“差不多,我的体会也一样,这套系统很不错。”
对x-7a的整体式抗荷服,大约是采用了柔性约束系统的缘故,早期液体抗荷服的笨重外壳已经消失不见;在飞行员进入强袭机座舱、连接好抗荷服与支持系统的管路后,机载液压系统就会根据当前g值自动调整液体注入量,利用液体不可压缩的特性来平衡飞行员身体所受的离心力,另一方面通过恒压循环来快速带走蓄积于抗荷服中的热量,做到代偿、降温两不误。
就龙云的使用感受来说,这套系统的抗过载能力,要显著强于歼-10a配套的kh-5系列组合式抗荷服,比起平行世界里的旧时代产品就更不用说:
“我的个人感受嘛,‘沉浸式抗荷服’的抗力很强,5g左右的代偿能力是可以保证的。
——恩,你说得对,这样的话理论上讲承受10g左右的负过载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持续时间不长、加压呼吸也能跟上就行。”(未完待续。。)u
龙战长空 第一三七一章 隐龙的条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围绕x-7a的高效率抗荷服做了一番交流,一边说话、一边大快朵颐,龙云的思路很快从kh-10抗荷服转移到了航空竞技上。
或者说他就是在想,倘若以后能解决液体抗荷服的支持系统体积、功耗等问题,大规模应用在战术飞机上,那么不说新一代战机的过载能力会大有提高,就连“宸龙”的歼-10a这类老旧型号也有望加以改装,哪怕g值上限无法提升,至少可以帮助选手抵抗过载限制、更好的发挥自身技术。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对军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习惯,飞行员的用餐时时间倒没什么严格要求,小伙子们还是很快吃过了饭,三三两两的往会议室走。
部队正式组建的第一天,当晚的“作战总结会”,陆春江没再说一些戒骄戒躁的话,反正考核结果大家都清楚,他着重从战役配合、战术发挥角度做总结,在指出大量问题的同时也做了一些表扬,最后还组织大家学习了“隐龙部队”的纪律条令,然后才宣布散会、让飞行员们回驻地公寓休息。
白天的考核中,来自不同部队、或者民间的飞行员们表现尚差强人意。
但平心而论,头一次执行如此高难度的任务就能打成这样,对没经过一天集中训练的“隐龙”来说,已经非常难得,哪怕强袭机的作战方式更偏重个人发挥,不得不说,由精英飞行员组成的团队的确有很强的自适应性。面对乱局的应变能力也很不错。这让陆春江对完成上级任务有了更多信心。
身为“隐龙部队”政委。陆春江的考虑,更多放在如何组织一支强有力的作战部队上。
不过既然是在秘密战线供职,“隐龙”也非隶属于军队,在管理上就和一般部队有所区别,接上级指示,与011型强袭航母的搭载合练还要等一段时间,在海军舰队做好训练准备之前,部队需要驻扎在“〇一基地”。借助周边密云基地的掩护来进行一系列训练流程,不过,并非每一名部队成员都要二十四小时在此驻扎。
“小伙子,部队条例都记清楚,明天一早来报到。”
“明白,陆上校!”
当天傍晚,和战友们一起回到驻地公寓,龙云和李葛建、杜峰等人告别后一个人在门厅里徘徊;眼见天色不早,他本想赶紧联系苏雪,告诉她自己这几天都没法回家。掏出手机来才想到“〇一基地”区域的网络信号都被屏蔽,这时陆春江却出现在面前。两人说了几句话,就告诉他一个意料之外的好消息。
训练期间可以每天回家、而不用一直在“〇一基地”待命,上校在传达安排时还在迷惑。
说起来,就算“隐龙”并非军队,起码也是一支肩负重任的作战力量,要是寻常部队也按这种宽松散漫的方式来管理,别说保持战斗力,就连起码的纪律都难以维持,这么说来,上面的安排也许是另有意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