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长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阳电
一个民间航空竞技选手、“组织”的新成员,以plaaf军官身份加入“隐龙”,充当“组织”的耳目与备份手段?
这一做法,在情报界几乎是司空见惯。龙云却觉得新鲜。他起初认为秘密战线的规矩就是如此。对任何兄弟单位都不会抱有百分百的信任,之所以安插自己进入“隐龙”,除了战力方面的考虑外就是一种监视的需要,而后才意识到这一想法的谬误,同样隶属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组织”没必要、也不允许向“隐龙”渗透,之所以让他加入,主要还是因为两者的任务目标不一样。
面对“哈里夫”,包括秘密战线上的一系列国家机构。着眼点各不相同。
作为应对威胁的首要选择,中国*军方对此事的处理方式十分明确,就是与其他几大国武装力量组成多国部队,对威胁目标实施武力干预;至于“隐龙部队”,是国安委在其中的一枚棋子,在必要时响应高层的直接指示,执行一些不便于摆到台面上的秘密任务;最后,“组织”在此事中的定位,更多还是着眼于“哈里夫”身上的神秘之处,至于他有何野心、是否威胁到世界和平。现在倒不是最重要的事。
明白了这一点,龙云对自己的任务倒是有了更多认识。这种身份定位正是他所需要,于是就沉下心来每天跑去基地训练。
在“隐龙”忙于备战,比赛耽误了不少,其他方面的事可不能一样怠慢。
以龙云最近的生活节奏来说,白天在“〇一基地”,晚上也没条件去航空训练基地,他就每天抽一点时间查阅资料、熟悉历史,尝试搞清楚两个世界的缅甸联邦有何异同,为平行世界里的行动做一些准备。
做了几天功课,他终于逐渐明确了一点,那就是和两个世界里的大多数国家不同,平行世界的缅甸,情况和现实中大有区别,一个是延续冷战时代闭关锁国政策的蛮荒之地,另一个则是大国推手改制为君主立宪的温和小国,再考察现实中缅甸联邦改制的前前后后,龙云不由得心生感慨,这个国家看起来不太起眼,近现代史上却满是一片大国角力、甚至赤*裸裸热战的影子。
话虽如此,这样一个国家,究竟是如何走上了君主立宪制的道路?
缅甸联邦的历史,龙云无心深究,他只是有一点好奇这国家的政体,从名义上的联邦制变为君主立宪,从社会政*治角度讲似乎是在倒退,这里面,当然有中国等国对缅甸局势的摆布,现任缅甸国王吴茂隆就是一个亲华派,不过年轻人心想的却是,掌控一个小国的办法很多,为什么会弄出来一个与锡袍王朝并无直接关联的国王呢。
这种问题,网络上一片众说纷纭,也不知道谁的解释才更靠谱,龙云也只是随便想想。
在连续几天做功课的准备之后,他又一次穿越的平行世界,当然,这一次算是主动进行而有所准备的。
经历过很多次梦中穿越,最近的每一次来往穿梭都没什么征兆,真决定要去往平行世界,龙云还不知道现在这样想是不是管用,他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装饰简朴的卧房里,窗外天光渐亮、时间过了早晨六点,定一定神后才确信自己发生了穿越。
既然是有备而来,一大早起床洗漱、吃早饭时还在思考要如何借道中国前往缅甸,龙云很快接到克格勃方面的通报。
看起来,今天的日程安排仍然很满,短时间内是没法从代表团脱身喽!
在平行世界里,前一天前往北京近郊某地与中国空军同行们交流研讨、顺便还切磋一下技艺,第二天龙云和几名红海军指战员一起前往解放军总参谋部,以结束不久的北太平洋海战为主要议题,进一场双方海空军的高层次磋商对话。
在维克托*雷泽诺夫动身前往中国之前,经由苏联宣传机构的全速运转,红海军在远洋大败u.s.navy的“北太平洋大捷”已经满世界沸沸扬扬;多少年来的世界海权掌控者居然也会遭遇一场“航母在燃烧”的惨烈失败,这样一场战斗,结果不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不啻为一场地震,和西方世界一片哗然、甚至有些惶惶不可终日的乱象相比,东方阵营国家则深受鼓舞,对战争前景的预期也更加乐观起来。
然则,民间情绪固然十分高涨,各国官方也很有一些人士为胜利所鼓舞,认为“美帝不过尔尔”,处于斗争一线的军人们头脑却要清醒得多,知道这事情可没那么简单。(未完待续。。)u
龙战长空 第一三七六章 共同的威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一场海战失利,大小战舰损失不下十艘,包括三艘重型航母在内的大中型作战舰艇或报废、或重创而需要修理,账面损失何止百亿,换做一般国家,哪怕是海军实力雄厚的英法都会一蹶不振,全副家当化为废铁,对坐拥世界第一海军的合众国来说却只是一记重击,虽然短时间内北美大陆一片哀鸿遍野、反战人士与极端分子纷纷走上街头,然而只消瞧一瞧白宫发出的强硬措辞就知道,资本主义邪恶轴心并未打算就此认输。
正因如此,远东的战争形势仍然十分复杂,程序上还未对北约集团宣战、实质上早已开始新一轮冷战对峙的中国,对美国人的海上力量仍然抱有十二分的警惕。
出于历史原因,孤悬在外的台湾一直陷于分裂状态,国人的军事斗争准备也集中于此。
平行世界里的种种历史,龙云知道的并不详细,他和身着蓝色制服的军官们一起坐在会议室里,时不时也和左右一阵交头接耳,接下来中方人员、他很熟悉的林虎中将起身发言,认真聆听片刻之后,他就大概明白了当前中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和plaaf、plana的部署重点如何调整。
简而言之,一场猝发的世界大战,不仅美、苏冲突双方未曾预料,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深感意外。
如果,仅仅是如果,平行世界里的全面战争一直未曾爆发,那么就龙云所知,东西方大局势缓和的情况下,远东地区的两大阵营对峙就会持续更长时间;具体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台湾,美国人肯定不会放过这一个当无赖的机会,中国的反对也比现实中来的更激烈。
和286时代的改革开放政策相比,平行世界里的中国可没有一段时间的“中西蜜月期”,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就与莫斯科的航空工业联合体签订合约。先期计划引进了两个轰炸机团、共计六十架tu-22m3远程轰炸机。
两个团的tu-22m3,加上配套的kh-15、ksr-5,对当时一片落后面貌、又受军费掣肘的空军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和plaaf同时期进口的su-27sk一样属于绝对主力,从引进后就部署在东南沿海,不考虑远洋突击、只考虑近岸屏护。对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构成一定威慑,阻止其在一旦“台海有事”时横加干涉。
基于台海方向的地缘形势与战场态势,应该说,解放军空军的这一构想还是有其合理性。
对su-22m3轰炸机与kh-15反舰导弹的性能心知肚明,面对美军航母战斗群。一个团二十余架轰炸机的突击规模并不足以构成严重威胁;然而所谓“威慑”,本来就是一种虚虚实实的斗智斗勇,哪怕只有很小几率,美国人在考虑对策时也要三思而后行——当然,这是在无意引发全面冲突、甚至世界大战的基础上。
平行世界里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远东方向的总体态势与现实世界一无二致,然而世界大战的爆发,却迅速改变了这一切。
大战伊始。虽然对一场莫名爆发的全面冲突缺乏准备,远东局势的剑拔弩张同样日益显现,隔海对峙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不得不说美、日、韩一方在海上力量方面占优,尤其是美国海军第三、第七舰队的航母战斗群,更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东南沿海一线安全,解放军高层视角从台海一隅提升到了全局层面,提出从苏联采购更多远程超音速轰炸机与空射反舰导弹。而苏联则出于稳定远东局势、牵制美军机动兵力的考虑,对此计划深感兴趣。于是就从战争开始后不久,一批批原先隶属于vvs、红海军的tu-22f麾下的超音速轰炸机团也很快达到了三个师、六个团的空前规模。
面对美国海军的航母威胁,又得知了北方盟友的一场远海大捷,不消说,此次磋商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围绕这一话题展开。
武器装备到位,具体要如何使用、如何发挥威慑力,对解放军来说还是一个全新课题,此前在东南沿海部署两个tu-22m3团的时候还可以说是“威慑为主”,现在既然到了全面战争、也就是随时可能真刀真枪开打的时候,这一方面的短板就要尽快补上,而通过两国两军的交流活动,请教原产国的军事专家们当然是极好的途径。
明确了本次交流磋商活动的主旨,以维克托*雷泽诺夫身份出席的龙云就知道了要说什么话。
说起来,他本人是一名vvs飞行员,搀和进来的原因无非是驾驶su-27m2k大破u.s.navy航母战斗群的空中防御圈,其他战役流程差不多一窍不通,当下也抱着学习的态度参与进来,只是在林虎中将找自己说话时才打开了话匣子:
“啊,是的!
将军同志,我的确参加了这一场战役,搭载‘瓦良格’号出击过。”
说到自己的参战经历,龙云临行前接到过一份保密说明,知道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他轻描淡写的将参战过程一带而过,反正这对接下来的话题阐述也没什么用,而着重向林虎中将等人介绍了远海较量的前后经过,特别从一名飞行员的立场,对美国海军的舰队防空能力进行了一番评价。
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凭借重型航空母舰上的大批f-14、f/a-18战机,以及装备an/spy-1雷达与rim-66导弹的“宙斯盾”舰艇,舰队防空能力的确堪称强大。
在这方面,解放军将领们确有认识、具体感受却几近于无,现在好不容易见到一名直接参战的苏联飞行员,尤其是红空军的超级王牌——至于一名vvs飞行员怎么会参与海上决战中,这种细枝末节的问题就被在场者自动忽略,当下都很感兴趣的离座聚拢过来,聆听维克托*雷泽诺夫的即兴演讲。(未完待续)
龙战长空 第一三七七章 陆地与海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对不久前的那一场海空激战,龙云仍然印象深刻,讲述起来也是滔滔不绝。
陈述中,和一般高级将领偏重战役视角、对双方谋略与指挥协同能力评价更多的风格不同,既然是自己驾驭su-27参战,龙云就从战斗讲起,穿插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汲取到的一些知识,深入浅出的做了一番即兴演说。
从战术到战役,甚至还穿插一些战略,龙云的业余演讲居然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按照他自己的设想,关于“如何评价美军航母战斗群的防空能力”,这种题目放在一般军事院校也是个大课题,不仅相关数据资料难以搜集、真伪难辨,单就航母战斗群的战术使用,东方国家中就没有一个能说得头头是道,哪怕拥有若干艘重型载机巡洋舰的苏联也一样,这样一来,哪怕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所得结论也只能是似是而非的。
然而时至今日,一方面,美国海军的真实能力已在战火洗礼中暴露,对曾经视作不可战胜的庞大航母战斗群,海面上熊熊燃烧、浓烟冲天的钢铁残骸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这一体系的脆弱,另一方面,作为从“未来”而来的穿越者,龙云的知识储备也派上了用场,他连说带比划的讲了挺长时间,显而易见,这种方式对于缺乏感性认识的中国*军方来说倒挺合适,起码作为直观、真实的一手材料来说是够格的。
洋洋洒洒讲过了一场远海战斗,接下来,双方话题自然转到了中国海、空军的现实压力上来。
抵达北京后一直没时间看资料,龙云从林虎口中得知。plaaf驻扎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轰炸机及护航保障力量为数甚多,具体场站恕不能告知,总的来说,现在有三个轰炸机师与三个歼击机师的庞大兵力随时待命,美军水面舰艇编队一旦接近到据海岸线一千公里以内。就可以出动团级规模的tu-22m3、在歼击机团规模的su-27sk保护下发起攻击。
这样一种应对方案,看起来还不错,实际上对屏护东南沿海的安全来说还挺勉强。
陆基航空兵与航母战斗群的对抗,一般来说,陆地一方多多少少总会有些优势,不过这是建立在一个“双方实力对等”的基础上。
换句话说。所谓“实力对等”,同样多的军费投入到航母战斗群、或者陆基航空兵方向上,等量资金建设的军事力量,陆地一方会有优势;然而像现在这样,美帝国倾力打造的航母战斗群耗资不菲。解放军投入到空中威慑力量上的资金当然不能与之相比,在舰载机数量与进攻一方战机数量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水面舰艇编队就会有一些优势。
来自海洋的威胁,与陆地上的情况不同,双方对抗的优劣不能简单用兵力对比去判定,这也正是西方国家大力发展远洋海军的原因之一。
就看一看中国目前的濒海局势,表面看来,忙于世界大战的美国海军只能在远东维持单艘航空母舰的机动兵力。这还是在u.s.navy第三舰队实力尚存的情况下,在“北太平洋大捷”之后,甚至这一支航母战斗群也要四处救火。对大陆东南沿海的威胁程度进一步降低——然而另一方面,受侦查定位手段的限制,哪怕大洋上仅仅徘徊着一支规模不大的美军舰队,漫长海岸线后的大陆地区也必须维持一支编制庞大的打击力量才能确保安全,从屏护上万公里海岸线的角度讲,plaaf目前部署的三个轰炸机师还有一些捉襟见肘。
防御者处处设防。攻击者却可以选择战斗的时间与地点,广阔无垠的海洋赋予远洋海军的机动性优势就在于此。
相比之下。陆地上的兵力调动就麻烦多多,受地形与交通条件限制的陆军自不必说。哪怕作战飞机可以在几小时内飞越数千公里的距离,配套的地勤、后勤人员与设施却没法跟着一起走,这并非一两种强有力的打击兵器所能解决。
所有这些考虑,从交流中龙云很快确认了一点,不论苏联军方、还是解放军方面都有清醒的认识,采取的应对措施也差不多。
既然对手有一定的机动优势,tu-22f的部署就相对务实,具体来说,三个轰炸机——歼击机突击集群分别驻扎在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各自负责一个方向的对海威慑,沿海部署的防御性歼击机师则采取轮班制,时刻保持戒备状态。
自从大战爆发以来,远东的海陆对峙形势大致如此,一开始tu-22m3尚未满编时,欧洲和高加索战场还打的热火朝天,等到远东战火燃起时,美国人又一门心思要消灭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现在硬吃了一级闷棍,对大陆方向的威胁程度也随之减轻了许多。
尽管如此,既然u.s.navy主力尚存,双方磋商中的一个关键话题还是“如何打击航母战斗群”。
在这方面龙云有充分的发言权,他结合自己的战斗经历,分析了美国海军空中防御圈的特点,以及要如何寻机突破,其中还特别指出,与装备aim-54“不死鸟”的f-14战机相比,能够携带aim-120b导弹的f/a-18战机才是更严峻的威胁:
“……挂载的导弹武器不一样,两者的对抗思路也完全不同,这一点,同志们务必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结合我们以往的认识,美国人的舰队防空这一块,外层警戒往往就交给f-14,不过就最近的战斗来看,应该说,情况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f-14与aim-54的组合更多偏重于高速拦截,f/a-18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就说当时的单机突防,在接近地方舰队防空圈后,我最先遭遇的就是这一种机型……”(未完待续)
龙战长空 第一三七八章 收网行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对不久前的那一场海空激战,龙云仍然印象深刻,讲述起来也是滔滔不绝。
陈述中,和一般高级将领偏重战役视角、对双方谋略与指挥协同能力评价更多的风格不同,既然是自己驾驭su-27参战,龙云就从战斗讲起,穿插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汲取到的一些知识,深入浅出的做了一番即兴演说。
从战术到战役,甚至还穿插一些战略,龙云的业余演讲居然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按照他自己的设想,关于“如何评价美军航母战斗群的防空能力”,这种题目放在一般军事院校也是个大课题,不仅相关数据资料难以搜集、真伪难辨,单就航母战斗群的战术使用,东方国家中就没有一个能说得头头是道,哪怕拥有若干艘重型载机巡洋舰的苏联也一样,这样一来,哪怕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所得结论也只能是似是而非的。
然而时至今日,一方面,美国海军的真实能力已在战火洗礼中暴露,对曾经视作不可战胜的庞大航母战斗群,海面上熊熊燃烧、浓烟冲天的钢铁残骸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这一体系的脆弱,另一方面,作为从“未来”而来的穿越者,龙云的知识储备也派上了用场,他连说带比划的讲了挺长时间,显而易见,这种方式对于缺乏感性认识的中国*军方来说倒挺合适,起码作为直观、真实的一手材料来说是够格的。
洋洋洒洒讲过了一场远海战斗,接下来,双方话题自然转到了中国海、空军的现实压力上来。
抵达北京后一直没时间看资料,龙云从林虎口中得知。plaaf驻扎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轰炸机及护航保障力量为数甚多,具体场站恕不能告知,总的来说,现在有三个轰炸机师与三个歼击机师的庞大兵力随时待命,美军水面舰艇编队一旦接近到据海岸线一千公里以内。就可以出动团级规模的tu-22m3、在歼击机团规模的su-27sk保护下发起攻击。
这样一种应对方案,看起来还不错,实际上对屏护东南沿海的安全来说还挺勉强。
陆基航空兵与航母战斗群的对抗,一般来说,陆地一方多多少少总会有些优势,不过这是建立在一个“双方实力对等”的基础上。
换句话说。所谓“实力对等”,同样多的军费投入到航母战斗群、或者陆基航空兵方向上,等量资金建设的军事力量,陆地一方会有优势;然而像现在这样,美帝国倾力打造的航母战斗群耗资不菲。解放军投入到空中威慑力量上的资金当然不能与之相比,在舰载机数量与进攻一方战机数量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水面舰艇编队就会有一些优势。
来自海洋的威胁,与陆地上的情况不同,双方对抗的优劣不能简单用兵力对比去判定,这也正是西方国家大力发展远洋海军的原因之一。
就看一看中国目前的濒海局势,表面看来,忙于世界大战的美国海军只能在远东维持单艘航空母舰的机动兵力。这还是在u.s.navy第三舰队实力尚存的情况下,在“北太平洋大捷”之后,甚至这一支航母战斗群也要四处救火。对大陆东南沿海的威胁程度进一步降低——然而另一方面,受侦查定位手段的限制,哪怕大洋上仅仅徘徊着一支规模不大的美军舰队,漫长海岸线后的大陆地区也必须维持一支编制庞大的打击力量才能确保安全,从屏护上万公里海岸线的角度讲,plaaf目前部署的三个轰炸机师还有一些捉襟见肘。
防御者处处设防。攻击者却可以选择战斗的时间与地点,广阔无垠的海洋赋予远洋海军的机动性优势就在于此。
相比之下。陆地上的兵力调动就麻烦多多,受地形与交通条件限制的陆军自不必说。哪怕作战飞机可以在几小时内飞越数千公里的距离,配套的地勤、后勤人员与设施却没法跟着一起走,这并非一两种强有力的打击兵器所能解决。
所有这些考虑,从交流中龙云很快确认了一点,不论苏联军方、还是解放军方面都有清醒的认识,采取的应对措施也差不多。
既然对手有一定的机动优势,tu-22f的部署就相对务实,具体来说,三个轰炸机——歼击机突击集群分别驻扎在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各自负责一个方向的对海威慑,沿海部署的防御性歼击机师则采取轮班制,时刻保持戒备状态。
自从大战爆发以来,远东的海陆对峙形势大致如此,一开始tu-22m3尚未满编时,欧洲和高加索战场还打的热火朝天,等到远东战火燃起时,美国人又一门心思要消灭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现在硬吃了一级闷棍,对大陆方向的威胁程度也随之减轻了许多。
尽管如此,既然u.s.navy主力尚存,双方磋商中的一个关键话题还是“如何打击航母战斗群”。
在这方面龙云有充分的发言权,他结合自己的战斗经历,分析了美国海军空中防御圈的特点,以及要如何寻机突破,其中还特别指出,与装备aim-54“不死鸟”的f-14战机相比,能够携带aim-120b导弹的f/a-18战机才是更严峻的威胁:
“……挂载的导弹武器不一样,两者的对抗思路也完全不同,这一点,同志们务必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结合我们以往的认识,美国人的舰队防空这一块,外层警戒往往就交给f-14,不过就最近的战斗来看,应该说,情况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f-14与aim-54的组合更多偏重于高速拦截,f/a-18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就说当时的单机突防,在接近地方舰队防空圈后,我最先遭遇的就是这一种机型……”(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