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大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圣灵之地
大明之初的北面还有蒙元残部是心腹大患,日本那又是地远贫乏之地,劳民伤财的打下来也没有什么。
于是,朱元璋只好把它列为“不征之国”。
不过,你不征它,不代表它不会过来惹事。
在获得外界安稳了上百年的日本,随着丰臣秀吉崛起而一统后。便已彻底忘记了自己当初求大明册封为藩属国一事,信心满满准备吞并朝鲜后再来挑战宗主国。
不过,哪怕当时的日本已经是兵强马壮,哪怕大明已经开始衰落,但宗主国的实力也不是一个小小的日本能承受得住的。
于是,倾举国之力入侵朝鲜的日本就这么被大明揍趴了下来。
自此,日本这才又老实的潜伏了下来两百年间不敢再有任何的动作。
中原王朝跟日本的关系也再度降低到历史的低点。
在其后的时间里,虽然日本民间还不断接收中国文化的熏陶,但是日本官方跟中国的官方交流就少之又少。
这次日本幕府会破天荒的以日本天皇的名义派出“遣燚使团”主动到访广州,可谓是自明之后还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要知道号称“康乾盛世”的满清可都没有被日本放在眼里,更别提以“天皇名义”出使。
当然,日本幕府这次会主动派出使者出使广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被燚朝突如其来的军事力量给吓到了。
与此同时,江户幕府也期待着日本这次的出使可以让燚朝了解一下日本真实实力,让燚朝明白出兵攻打日本是不明智的选择,这也好让幕府能多少找回点面子。
可随着日本使团不断地靠近广州,看到燚朝所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实力对比后。日本使团的成员们都越发觉得这次的出使想要帮幕府找点面子的任务很是艰难了。
这跟一个小孩找个大人打架,一个穷人要跟富翁比有钱没有区别。
下了火车,转马车。
在燚朝礼部外交人员的陪同带领下,日本使团成员们终于来到了燚朝新皇城万国会同馆之中。
他们一众人被安排在了最新挂牌匾的日本会同馆中住下。
燚朝万国会同馆是燚朝专门建立用来招待外国使臣的会馆所。
每个会同馆各占地一亩左右,在设计上摒弃了以往朝代的四合院设计,采用的是燚朝目前最新的水泥钢筋结构。层高三层半,整体有点类似现代中国风的大型别墅区的意思。
这种的设计风格比起四合院的设计可以更高效使用土地面积率,实用性更强,也可以让燚朝的官员们更好管理各国会同馆。
考虑到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国家与燚朝建交或者加入燚朝宗主联合国,所以这片区域的万国会同馆还在一直扩建着。
目前已建造好并在用的会同馆有安南、柬埔寨、暹罗、占城、缅甸、朝鲜、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等等跟燚朝建立藩属关系或是外交关系的国家。
对于一直都居住于低矮木屋或者竹屋的日本人而言,见过最好的房子就属于幕府的将军府了。
日本幕府的将军府虽说也有着大量的中国元素,但建筑物总体的来说还是显得矮小。当他们面对着这座水泥钢建造的高大会同馆后,再次感受到了中原王朝文化对自己的碾压。
进入会同馆,无论是引入眼帘的那些光洁瓷砖铺设的地面还是去厕所时所用的新颖抽水马桶,都让日本使团的人员感到房子的设施是如此的奢华无比。
以至于,即便是贵为日本“老中”的松平武元都被受震动。至于那些职务更低的人,更是把一些乡下人进城时所的“自卑”感完全表现在了脸上。
当然,对于日本使团的整体表现,燚朝外交部的官员们没有露出任何嘲笑的意思。
谁还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而为了避免日本使团的在适应过程中尴尬,燚朝外交官员把日本使团所需要的吃穿用度安排妥当后,随即也把这整座日本会同馆的钥匙交到了正使品川信方手中。
在以往的礼仪上,燚朝礼部外交官员这么做是有所欠妥。毕竟外国使团的人刚来到这边肯定是人生地不熟的,应该派些人照看一下他们。
但燚朝讲究尊重他国的习惯。不进行过多干涉这也是未免他们住得不习惯,给予了日本使团最大的程度的尊重。
经历了一天的舟车劳顿,让身为“贵族”的品川信方都感到了自己的身骨像散了架。此时,他正在躺在前所未闻的弹簧床垫的床上,身心感觉无比的舒坦。
今天上岸后一天的见闻又一次让他感到无比的震撼。
作为一个日本贫困的“贵族”,品川信方平时能多吃几顿肉都难。他见过最好房子的江户城主府,如今却不如燚朝一个会同馆。
住着如此豪华的房子,睡在他如此奢华的床上,再对比起自己以前居住的房子,简直就是猪圈。
恍惚了一下,他竟不由得感叹道:“如果能在这里住一辈子,想来是极好的。”
不过,他也明白。
这次主使虽说担任是他,但真正幕后决断的是“老中”松平武元。
所以,他一切也只能是老老实实的,不能有过多的想法。
而此时正躺在床上的松平武元也睡不着,他在考虑着是不是要重新修改由幕府带过来的国书。
自江户水域出发后,松平武元一开始表现得还是非常轻松的,可随着这些天一路所观察到燚朝所呈现出来的实力。
松平武元内心开始沉重了起来。
没有什么大名会他们这些谱代大名更希望幕府能走下去。
如果日本跟燚朝开战失利,那么幕府的地位就有可能动摇,情况就会如西尾忠尚所言一样,对幕府而言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逆袭大清 第四百八十章 召见(一)
日本使团抵达广州后,转眼就过去了一周的时间。
刚抵达时,他们还以为以“日本的强大地位”,他们最多三天就可以得到大燚皇帝张瑞的召见。结果七天的时间过去了,风平浪静,他们没有收到任何一丝皇帝要召见他们的意思。
如果日本使团这次只是普通的出使,就算待得再久些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他们这次是带着重要的任务而来,肯定不能这么毫无头绪的等待下去。燚朝的军队在琉球岛屿待的时间越久,形势就会对日本越不利。
要贸然跟燚朝开战,幕府也不愿意。
可事情存在了,总归是要解决,总不能当作不知道。所以幕府必须要知道燚朝在出兵了琉球后,对日本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这关系到两国是否要开战的问题。
如果日本能够凭借着地理优势,“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让燚朝意识到跟日本开战是件错误的事情,那肯定是日本希望看到的。
不然,双方只能打上一场,以实力来决定话语权。
此时的幕府官员们都认为燚朝不太可能会跟日本开战,毕竟相对于中国的富庶,日本就是块贫瘠之地,就算是打下来也划不来,更何况还有打不下来的风险,那不是白白浪费国力?
重要的是,燚朝北面的满清朝廷才是他们最重要的敌人,燚朝的主要精力肯定得放在那边。
同时两线开战这种事情,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干。日本只要和燚朝表现得不对付,那日本说不定还能借此事向燚朝要到不少的好处出来。
所以幕府的官员们作出了判断:燚朝皇帝最大的可能是“修书一封”并派人到日本扬武扬威一番。
到时候幕府上下只要表现出不惜一战的决心。那么日本不但不会辱了国格,他们这些人也可以名流千古。
当然,如果能再诈出一些利益就更好了。
不过,这虽然是幕府的主流判断,但他们谁也不敢保证张瑞会不会因为“好大喜功”,就派兵过来跟日本开战。
毕竟燚皇张瑞实在是太年轻,年轻气盛的他可能就不会有太多的“深思熟虑”,然后非要跟日本打上一仗。而大燚王朝也已经把东南的国家都揍了一遍,他未必能忍得了日本。
可无论是哪种结果,事情总该要解决才行。日本不可能一直备战下去,不然幕府很多的工作都无法开展下去,肯定会引起社会动荡。
因而松平武元只能不停的让品川信方向燚朝的礼部外交官员询问张瑞召见他们之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至今,他们总算是得到燚朝外交部传来的确切信息:那就是七天后,皇帝会在大会堂那召见他们日本使者,接下来的时间让他们安心等待并学习需要的礼仪。
闻言,日本使团中就立马有人发出了抱怨之声,表示燚朝皇帝如此怠慢日本使团,是对极其的不尊重日本的表现。
而大燚外交部的官员则立刻毫不客气地呵斥道:“我皇帝陛下要不是看在你们带有日本的国书,你们能获得我皇的召见?雷霆雨露,均是君恩。做藩属国就要有做藩属的觉悟,你们算什么东西,敢妄议陛下恩威。”
面对燚朝外交官的变脸,被骂的日本使团官员还想再回几句,但想到了松平武元的吩咐,也不愿再多事,便也不再发声。
这时,燚朝的外交官员看见他们不再出声,也以为他们服气了,便好像给台阶他们下一般的说道:“今念及你们是番邦之地不懂礼仪,这次就算了,不希望再有下次。”
被骂的日本使团成员也不再接话,只是连声称”是”。
倒也不是说他们害怕服气了。
只因松平武元向他们严词下了命令,这次出使关系到两国开战的问题。在面见到燚皇张瑞之前,所有人都不可惹事。一旦因为某人惹事,致使面见延误或者失败而导致两国开战,那么所有责任都由其本人承担。
这命令一出,哪怕这些以“小中华”自称的日本人是如何的看不起曾在满清铁蹄下沦陷的汉人,他们也宁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一副虚心接受的样子。
为了能够顺利的面见张瑞,日本的使团成员们接下来的时间都只能是耐心等待着,别无他法。
当然,等待也不是囚禁,
如果是在穷乡僻壤之处居住,习惯了江户城繁荣的那些日本贵族官员们或许还有些抱怨。
但这里可是广州,燚朝目前明确的政治中心之地。
虽然张瑞自起事以来就一直都在警惕着资本,不让它们有能力把触手深入朝廷之内,也明令禁止的出台了各种法律来遏制着控制之地的资本进行野蛮生长。
可这不表示燚朝要完全制止社会的商业发展,相反随着张瑞建立了皇家商会后,在燚朝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一改之前不被世俗待见之态。
燚朝定的商税是不轻,可燚朝整个政治层面却是相对清明。除了朝廷设立固定在地方的监察部门外,还有不定时的跨省巡检的巡检官,又可以直达天听的影卫监察部门可供百姓检举,并且皇室的暗影卫们也会不定时的巡查暗访。
每一地都尽可能的实现自检、巡检、他检,对官吏敢乱用权力之事可谓是层层的监管把控。以尽最大可能减少出现贪官污吏实施无法无天之事,让已经上交了国税的商人们不必担心来自地方吏使进行吃拿卡要的问题。
政治的清明也才让燚朝的商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哪怕万国会同馆离中心之地相对偏远,其周边都有着极其繁荣的商业街,这里的街道整洁、规模之大,是日本江户城都无法比拟的存在。
是日,实在是闲来无事的松平武元便决定带着自己的旗本武士田中羽木到闻言中的“皇家商城”走上一圈。
随着广州人口的持续增加,原本看上已经是很壮观的“皇家商场”在庞大的人流量面前还是显得拥挤,于是张瑞只能是在原“皇家商场”的基础上再度扩建的建筑,把“皇家商场”打造成了“皇家商城”。
如今,“皇家商城”也成了抵达广州后必须要游玩一圈之地。甚至有传言流出,来广州不去“皇家商城”见识过一次,你回到了家乡都不好意思说来过广州。
当然,皇家商城还是有一个最重要的景点:那就是那里有一座张瑞的雕像。
据说每天都有很多的去礼拜。
为此,松平武元很想要去见识一番。
逆袭大清 第四百八十一章 召见(二)
在日本,松平武元平日里出行都是乘坐自己的“驾笼”1,身后则是让田中羽木带着一些仆从护卫跟着。哪怕是再简单的出行,为了自身安全考虑,该有的阵仗还是得有的。
现如今出使来了中国,不用去考虑政敌仇人派人过来暗杀的问题。松平武元此次便决定只带田中羽木一人出行了就行了,要是带了太多的家仆出去过于招摇,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田中羽木,全名称为田中三次郎羽木卫守,因为卫守是官职,所以别人又把他称田中卫守。
田中羽木是松平武元幕下的旗本武士。旗本武士比起普通的(如侍大将之类)武士等级要高出一些,但要和那些拥有自己领地的“家老”以及“部将”等等级别的武士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因而旗本武士都是一些更为纯粹的武士,绝大部分的旗本武士要是没有过人的真本事,很难混得上一口饭吃。
田中羽木的身高虽然只有不到一米六,但武艺确是十分了得。以前他还在江户做流浪武士时,就有不少寻衅他的人都被他斩杀于刀下。
他出众的斩杀记录也获得松平武元的青睐,被松平武元招募并恩赐予了“卫守”一职,这也使得田中羽木获得不少同行武士们的羡慕。为此,田中羽木一直以来护卫都特别认真,有田中羽木跟在身旁,松平武元基本上不用考虑自身安全的问题。
本来松平武元外出首选肯定是驾笼,但此次出使松平武元是隐藏着身份过来的,所以他就没有带能象征自己身份的驾笼过来。
同行的品川信方倒是带了它的驾笼过来,不过松平武元却是完全看不上他那驾笼,而且自己真要坐了品川信方的驾笼,那也容易让人对他的身份产生兴趣,也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驾笼本来就很小的笼子,哪怕是不用自己走路就那么坐着,以如今广州这炎热的天气,那还不跟烤地瓜似的。
驾笼没有办法坐。
走路,松平武元就更不乐意了。这边离皇家商城有将近八里多了路程。要是闲逛着走那二三里路,松平还行。但是大热天的要走上八里路,还得是来回,那松平武元宁愿不出去了。
当然,燚朝也有一些华丽的轿子可以出租,不过价格都很昂贵,平时一般都没有什么生意,慢慢的,坐抬轿生意的人也就少了。特别是随着个人就可以拉活的黄包车以及自行车的出现,如今抬轿子的人就更少了,所以找轿子出行也不容易,至少会同馆这边做出租的轿子生意的就没有。更多的是做马车出租的生意,这也是这个地方最火的出行方式。
其实松平武元也可以坐黄包车或者是自行车,就是晒点、热点,但能更好的领略周边的风景。但松平武元觉得这些东西实在是过于简陋了,自己是什么身份,哪里能坐这些?
于是松平武元便让人花钱去请了一辆豪华的马车。
等马车到达了以后,松平武元感到了再次大开眼界,这竟然是一辆四轮马车,它不但有着华丽宽敞的车篷,车轴处据说是安装了避震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少颠簸不适。
虽然松平武元平日里出行都是坐着华丽的驾笼,但在坐上这四轮减震马车那松软的座位上后,松平武元感觉自己是爱上了这种马车,回日本是时候要是弄上了一辆在江户城门跑上几圈,那绝对是最拉风的存在。
“田中,觉得这车怎么样?”此刻倍感舒适的松平武元对着坐在对面田中羽木说道。
“大人,这车很舒适,而且四个轮子似乎对拉车的马匹需求也少一些。最重要的是很平稳。”田中羽木用心的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对,这汉人的东西就是好。我们日本要学习他们的东西还有很多。神州沦陷于满清,看过他们的屠城、剃头、文字狱等等之后,我以为这片土地汉人不会再有可能崛起。”松平武元望着车窗外人来人往的繁荣街道悠悠地说道。
“可这些天以来看到他们无论是轮船还是火车,再到这四轮马车,都让我大为震惊。同样的土地与百姓,满清永远创造不出这些东西出来。可这片土地只要是回归在汉王朝统治下,永远是日本仰望。我们不可能会有图谋这片土地的可能。”
“那大人,我们该怎么办?”闻言,田中羽木有些不明所以的迷惑问道。
“是啊!该怎么办呢?”松平武元很玩味的回答着,似乎说了让田中羽木一头雾水。
如果说一辆四轮马车的改变就让松平武元所震撼,那么接下来的事物会让他更加感到无论。
时代在进步,现在的作为经济政治中心的广州也是一天一个样。随着电力的使用,电机的发展也取得到了不错研究成果,以至于广州新皇城都出现了有线无轨电车的身影。
当然,燚朝的有线无轨电车要是以现代人的目光来看,这根本就算不上是车,或者说跟大点的玩具车没有多大的区别。
而这所谓电车就是在一个有四个轮子的大铁皮盒上装了两台较大的电动机,然后就是通过有线线路进行通电,然后做个可以通断电的开关,加个刹车再加个转向轴可以转向轮胎,速度控制什么的完全靠司机去操作。
它跟现代的无轨电车的舒适性完全没有办法比较,无法及是能走能停,大热天的,车顶还能吹给风扇,哪怕吹出来的是热风。
这也完全不影响它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产品之一。
可就是这么伟大的产品,它也不是优先服务于皇家和官员,而是作为皇家跟朝廷共同投放出来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票价也不是特别贵,大部分的普通百姓都可以承受。
这种无轨电车的产量目前还很低,整个新皇城目前布置好的线路也才不过两条,可谓是屈指可数。会同馆作为燚朝对外界最直接接触的地方,有幸获得了一条无轨电车行驶线路,而线路的规划也正好途经皇家商城。
燚朝的道路规划彻底划分了人行跟车马行道,这也很大程度避免了如电视剧中人马混行至人伤亡的情况。
此时,正坐在马车上看到电车经过身影的松平武元,再次不敢相信的瞪大了双眼,然后用着毕竟拗口的汉语对着赶车的车夫问道:“车把式,前面的那是什么?跟蒸汽火车不一样的?”
注1:驾笼是一种内的空间极小,仅容纳一人盘腿坐下的轿子。在日本只有大名、武士和贵族阶层才可以乘坐。其样式是大名身分地位的表征。江户时期,各大名在去江户实行《参勤交代》途中都是乘坐能表示自己身分地位的华丽的驾笼。
逆袭大清 第四百八十二章 龙脉
“这位大人,那个叫做电车。”赶车的车把式稍微回了下头说道。
“电车?电车是什么的干活。”松平武元表示不解。
“什么的干活?噢,你是想要问电车是什么吧!”车把式稍微思索了一下后回道。
“是的。”
“大人是刚过来我们这边不久吧。”车把式又问道。
“你的,是怎么知道的。我的,的确是前几天刚刚到这边。”松平武元回答道。
“哈哈,不知道大人是哪国人?”闻言,车把式不由得笑了出来。
“我的,是来自日本的国家。”松平武元很自然的答道。
“噢,原来是倭寇国人。”
“我的,不是倭寇国,是日本,日本帝国。”松平武元正声道。
“好的。”车把式口中答应着,但脸上的热情却是瞬间冷下来不少。然后在心中暗念道:“说这么多,还不是矮个子的倭国人。”
松平武元见状,也明白这车把式之所以这样是怎么一回事。
自江户幕府建立以后,原本那些拥护上代幕府的大名们自然就被清算,于是他们手下的武士也就变成了无主的流浪武士。慢慢的,这些失去了生计的流浪武士又转成了海盗,长年到中国沿海去掠抢。
这其中以明朝时最为严重。
虽然后来出现了有戚家军等对这些海盗进行了清剿,但终明一朝,倭寇一词终究在百姓口中不曾断绝。
直到满清建立,随着满人对汉人大肆的屠城并实施了彻底的《禁海令》和《迁海令》后,这些海盗们在这片土地上实在掠抢不到什么东西了,这才慢慢离开了这片土地。
所以,车把式对日本没有什么好感也是情理之中。
要是在日本,凭车把式的态度,松平武元怎么的也得治这车把式的罪。不过这里是中国,松平武元自认为自己的权力是管不到这边。而且这车把式也没有再做出其他过激的行为,松平武元也是装作不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车把式,你刚说的电车是怎么回事?”见车把式突然间沉默了下来,松平武元只能继续开口询问道。
这时,赶车的车把式也不好再继续沉默下去。怎么说坐在他车上的人也是花了大价钱租车,他们两人之间也没有什么直接的仇恨关系。于是也就开口回道:“说道电车啊,你要先明白什么是电。你知道什么是电吗?”
“电,是指雷电的电吗?”松平武元回答道。
“是的,看来客人也是一位有文学的人啊!”车把式似乎没想到松平武元会答出来一样。
“哈哈,你的过奖了,我很喜欢华夏的文学,从小就开始学习了。”松平武元像是在有意无意的拉近与车把式关系的说道。
“这么说来,大人应该是一个好人。”听到松平武元很喜欢自己国家的文学,车把式心中不免有些高兴道,连刚才冷下来的脸也都再次露出了笑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