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美]约翰?托兰
4
11月22日,感恩节前夕,英国记者雷金纳德汤普森采访了“矮人”米尔本将军,得出的印象是这位1军军长对即将发起的总攻势并不感到愉悦。后勤补供不足却不妨碍将大批火jī、酸果酱罐头、南瓜馅饼运抵朝鲜,让每个在打仗的妈妈的宝贝儿子享受传统的感恩节聚餐。
汤普森利用节假日,遍访了西北前线。各团指挥所印刷了jīng美的菜单,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彻底烧焦的村庄废墟中央点缀起节日蜡烛,有些单位居然发放了威士忌酒,更有甚者则提供官兵奢侈的热水浴和更换的新军服。
鸭绿江边的惠山津,沿与江平行的公路边,特为库珀特遣队的工兵摆下全套的感恩节宴席。他们于晚宴之后又得接着抡锹挥镐。天寒地冻,一等兵勒努瓦鲍曼觉得连抡三下非把两只手甩下来不可。过江的中国人接二连三地向他们发shè迫击pào弹。士兵们接到命令,不许还击,只能埋头干活。
远在南方,10军多数部队一边享受感恩节美餐,一边大谈特谈库珀特遣队直抵鸭绿江且无任何抵抗的新闻。陆战5团已在长津湖东岸展开,塔普莱特的3营首当其冲。陆战7团正向湖的另一侧运动,除冰冷的口粮外,什么也没得到。他们那份儿火jī第二天才能送到。恶劣的天气叫人大吃苦头。一个小兵去厕所,几分钟后同伴听到呼救声,原来pì股冻在了马桶上,只好请军医把他弄下来。
11月24日上午10时,沃克的总攻击以猛烈的预备xingpào击开始了。40分钟后,麦克阿瑟的座机在清川江边的前进机场着陆。他召见沃克和米尔本将军时,蹲在地上抚弄米尔本的德国牧羊犬。听罢战况简报,他乘吉普车前往9军军部,在那里军长约翰库尔特少将报告说,他的部队急于挺进鸭绿江。整个75英里宽的战线上进攻部队几乎未遇抵抗。欧内斯特霍布赖特听到麦克阿瑟答复说:“杰克,你可以告诉他们,赶到鸭绿江,全都可以回家。我保证说话算数,他们能够同家人共进圣诞晚餐。”
视察前线的五小时里,麦克阿瑟踌躇满志,裹着花哨的方格围脖,同战地指挥官闲谈,对凛冽的寒风一无所惧。午后,他重新登上座机,随行人员个个做好返回东京3小时航程的准备,不料麦克阿瑟指示驾驶员飞往鸭绿江口。此语一出,满座皆惊。一位记者开玩笑地问道: “此行确有必要吗?”
他们先朝南飞,带上从金浦机场调来的又一架护航机,然后调头北上,在鸭绿江口向右转而沿江飞行。他们经过江界上空,据信那里有敌军指挥部,此时已燃起熊熊大火。
他们飞越冰雪覆盖的崇山峻岭,将军们能够俯瞰座落着水电站大坝的两大水库。此时麦克阿瑟告诉驾驶员飞越惠山津,“摇摇翅膀什么的。”
乘员们系好安全带。几分钟后,飞机摇摆着双翼向库珀特遣队致敬。尔后,开始返航。当护航机告别时,麦克阿瑟对着话筒说:“为了这次壮观的飞行,感谢诸位。”
这一天对麦克阿瑟来说是令人陶醉的,对沃克则不然。当吉普车队驶往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部时,乔泰纳和迈克林奇注意剧顶头上司神情古怪。他二人对沃克再了解不过了。即使在最危难的日子里,他也不会流露丝毫感情,而今天仿佛成了另一个人。当他们站在跑道上目送麦克阿瑟离去时,沃克突然骂道:“扯淡。”乔和迈克面面相觑,他们以前从来听到过沃克当着人使用亵渎的言辞。但瞥一眼沃克的脸色,他俩立刻明白为什么他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他们正朝着准备返回平壤的l-17座机走去。沃克突然让迈克拦截住一辆正要离开机场的宪兵吉普。他爬上车,告诉司机送他前往24师指挥部。此次巡访十分简短。他指示丘奇将军转告西线攻击的先锋团团长“迪克”斯蒂芬斯,“一闻到中国炒面味,马上撤退。”这意味着擅自将先前全线总攻的命令改为一次试探xing进攻。命令下达之后,他脸上又恢复了平静。
在外行人看来,沃克的举动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但对职业军人而言,这将是戎马生涯中最难做出的决定。它发生在必须由服从上级无理的命令和顾及部下安危之间做出抉择的指挥官身上。马修李奇微将军称此决定为一个战役总指挥必须面对的最伟大的挑战。乔冶c马歇尔将军说此举是“把军职豁出去了”,在未摸清中国军队的底细之前,沃克先是制造种种借口推迟进攻。最后奉命发起进攻,他仍是顾虑重重。陪伴麦克阿瑟的5小时里,他反复权衡关于中国军队威胁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己的情报来源更为准确。一俟确信,职业道德上则没有选择余地。于是,他抗命了。
在东京,麦克阿瑟发布了致联合国和全世界的特别公告。军事史上很少有哪一位高级指挥官将自己的进攻计划泄露给敌方。但无人能阻止他,他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军中恺撒,唯我独尊“巨大的钳形攻势按照预定计划今天开始行动。”两翼都取得进展。“我军损失微乎其微。”前景一片光明。3日内,阿尔蒙德也将按计划发起进攻。
阿尔蒙德此时正计划将海军陆战5团调往长津西侧,让巴尔的步兵7师单独由东侧发起进攻。这样便可将敌军包围在两支钳臂之中。是日清晨,32步兵团7营营长邓费思中校抵达长津湖南端的下碣隅里,当他向东开进时,遇到迎面前来的雷蒙德默里上校。这位陆战5团团长,通知费思新到的32步兵团团部在北面约8英里处,塔普莱特营还要向北4英里。这一地区的指挥权仍归默里,因为阿尔蒙德尚未签发新的任命。他指定费思营在通往塔普莱特营的半途中集结。默里向困惑不解的费思解释,他尚未接到将陆战5团转移到湖西侧的命令,但估计上午就能接到此项命令。
塔普莱特已派遣一个排向北侦察巨大的水力发电站。他们遭遇了中国人,打死5人,俘虏1人,摧毁丢弃的75毫米pào1门。继续北上,直到湖北侧顶端未再发现中国人便返回了。北面看上去一切平静。
11月25日,第8集团军继续谨慎推进。在75英里战线最左端的边缘地带,特罗洛普中尉及其一行对向东发起的大规模进攻一无所知。他们千方百计寻找一条回归路线,好回到原先俯瞰黄海的阵地上。特罗洛普此时已信任了那5个年轻的朝鲜人,派他们搜寻可突破敌军防线的缝隙。天黑之后,一名朝鲜人在前带路,全体走上一条羊肠小道。到达一个村庄时,特罗格普命令每个人都挎起qiāng,装作巡逻的样子。房屋在燃烧,村民忙于qiāng救财物,谁都没留意他们。当几名敌军接近时,他们拉低帽沿,加快步伐。穿着各式服装的敌军士兵,很有礼貌地闪在路边让他们通过。双方都未吭一声。
前方火光通明。一个朝鲜男孩报告说,在周围的树林里都是敌人,现在他们正回村洗手吃饭。特罗洛普等人继续前行至另一村庄,这里也在燃烧。这时前面开路的是片川,他沿河边小路快速行进。两名敌人突然出现在转弯处,片川用m-1步qiāng将其击毙。
多尔文特遣队是美军25师的先头部队。11月25日黄昏,其一部,27团的伊赛连登上瞰控峡谷的高地,其位置在特罗洛普等人东面约5英里。3排排长 jc伯奇中尉将3个班分别扼守在三尖顶峰顶上。中尉所在的这个班发现置身于朝鲜人的坟地里。战士们很不情愿地在冰冻的土地上挖掘掩体。暮霭中他们看到远处guàn木丛中有模糊的人影晃动,起初以为是平民,但夜幕降临后,右侧传来一挺机qiāng和一些步qiāng的shè击声,寂静被打破了。
这是毛的反攻。志愿军3个军(相当美军9个师)在黄昏时分突然向西线发起进攻。
几分钟后,伯奇右面的一班人已被全歼。伯奇听到附近有人用外语小声jiāo谈,但什么也看不见。他企图用无线电请求pào火支援,但联系不上。20分钟后,谈话声停止了,出现短暂的宁静。接着五六颗手榴弹在坟地中zhà开了。伯奇缩成一团,继续联络。他看到手下两名韩国兵走到月光下,当十几名敌人越过山脊时,他们惊叫起来。一枚手榴弹投至卧倒在伯奇附近的一名中士身边,将中士zhà得紧贴在伯奇身上,伯奇跳起身一看,少说也有80个中国兵三面包围着他,距离近得拿块石头可打中其中任何一个人。
“撤到连里去!”他高喊一声。幸存者拔腿飞逃。伯奇用卡宾qiāng断后。他撂倒两个,趁敌人还未开火,转身就跑。他们不断呼喊:“美国佬,回来呀!美国佬,害怕了吗?”
霎时间,步qiāng,冲锋qiāng从上面shè向伯奇这帮人,敌人占有10比1的压倒优势。尖锋峰下20码十分陡峭,月光下中国人清晰可见。美军连续投掷手榴弹,用m-1步qiāngshè击。
伯奇逃回连部,为被围困的3营要求pào火支援,同时要求派兵增援兰杰连。特遣队指挥官韦尔本“汤姆”多尔文中校此时却得到消息,机动连正遭到为数众多大吹喇叭的中国人猛烈围攻。
特罗洛普等人仍在寻找突破敌军防线的空隙。午夜过后约1小时,劳伯在前开路,其他人紧跟其后。走了1/4英里,劳伯停下脚步,说道:“我听到有动静。” 几个人四下散开。特罗洛普窜到崖边,看到一棵树下出现一道闪光,他以为又是敌军潜伏哨,打算从旁边爬过去,却听到有人咕哝:“上帝呀,我的脚可真冷。”
特罗洛普惊呼,“嘿,美国丘八!”
“谁在那边?”一个声音喝道。
“哈里特罗洛普中尉,”他站起身,qiāng口朝地。一个卫兵出现了,开始盘问他。家乡是哪?所在州的州府?隶属关系?有多少人?
“过来一个人,”哨兵最终说道。等特罗洛普走到跟前,哨兵说:“ok,让其余的人也出来吧。”他始终端着勃朗宁自动步qiāng,逐个进行检查。
历经25昼夜的磨难,哈里特罗洛普的英雄传奇终于告一段落。他又重新回到在英阳以西一英里的第89坦克营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遇到的救星多尔文特遣队反倒自身难保了。
45分钟后,“汤姆”多尔文收悉一份简报,兰杰连已将中国人击退,尽管该连连长身负重伤。接到报告之后,出现一段不祥的寂静。伊赛连前沿的激战一直进行到拂晓。但对其右面的兰杰连的攻击仍在持续。
多尔文此时得知兰杰连已丢掉了山头阵地,于是请求pào火集中轰zhà山顶,多多使用白磷燃烧弹。当崖顶zhà成一片火海时,多尔文遇到了狼狈不堪的兰杰连幸存者。将他们送回师部之后,多尔文决定调35团的贝克连投入战斗。
然而35团没有跟特遣队齐头并进,多尔文与右翼的24团又联络不上。24团战区的一个制高点已落人敌军手中,威胁到多尔文的后方。夜里,贝克连同样遭到攻击,尽管伤亡不重。由于损失了兰杰连,给多尔文造成无法弥补的缺口。虽然不甘心,但他还是判定,除非24团迅速靠拢过来,否则特遣队将被打垮。他所不知道的是,24团在夜间的战斗中连续猛攻,径直闯入中国军队的一个巨大的集结中心。在东面,2师9团罹受重创,还剩下两个步qiāng连,补给枯竭,通讯断绝,陷入重围。
第8集团军右端,只有韩国第2军军长刘载兴将军发来的零星报告,沃克对于在彭德怀重兵猛攻下两个韩国师早已溃逃的情况一无所知。彭派遣小股部队渗透到联合国军背后,用手榴弹和刺刀死打硬拼,迫使敌军火力优势无法发挥作用。彭和毛采用的突袭战术打得韩国军队措手不及。结果是兵败如山倒,车辆互相冲撞,所有退路都被无可挽回地堵塞了。
是日下午,韩国总参谋长钟日昆与刚晋升少校的美军顾问吉姆豪斯曼乘吉普车赶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第 42 章
军隅里,打算直接从刘将军那里了解战况。刘和其美军顾问才从前线返回,告之两个师已溃散,急需救援。刘,这位在鲍灵谷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敦促钟速返米尔本的司令部报告情况。“你可以提jiāo一份现场观察报告,说明我的伤亡和我的请求。”不论钟还是豪斯曼都不乐意动身,因为天就要黑了,另据报告中国军队已出现在后方。
刘派出自己最得力的宪兵队长作前导,钟和豪斯曼才勉强同乘一辆吉普车离开了。前排的护卫只有随身武器。漆黑的公路上到处是各种车辆和难民,拥挤不堪。当宪兵队长迷失方向时,一向镇静自若的钟日昆愤怒地几次掏出手qiāng,似乎想要qiāng毙他。半小时的路程,却走了几个小时,但最终还是到达了1军军部。
豪斯曼报告说,军隅里附近没有中国军队,“我们一个也没看见。钟和我踏勘了整个地区。”接着他又报告,刘的两个师已经瓦解,必须向南韩军左翼的两个美军师增援。
远在东面的长津湖,陆战1师和步兵7师整装待发,准备实施“圣诞回家”攻势,对其左翼的大溃败毫不知情。
第六部 长津湖
作者: 托兰
点击: 2826 投票: 8
第20章 坠入陷阱
第21章 两线溃退
第22章 “在yin间你没法扩大力量!”
第23章 血腥大撤退:冲过“夹击岭”
第24章 “我们要拿出海军陆战队的样子撤出这个地方”
第20章 坠入陷阱
作者: 托兰
点击: 2826 投票: 8
(11月27日-26日)
1
第10军按照计划于11月27日发起攻击。8时10分,陆战7团3营的两个连从接近长津湖西北端的一个山村柳潭里外围出发,负责保证西去公路两侧高地的安全。约半小时后,陆战5团2营由同一山村出发发动主攻。他们计划沿公路转向北方,直捣鸭绿江,其后跟进的是陆战1师的其他部队。未遇任何抵抗,但一架陆战队侦察机9时35分报告说,整条战线上都发现有中国军队的阵地。
陆战队原定先于柳潭里西北40英里处与第8集团军汇合,然后齐头并进直奔鸭绿江,结束战争。这实在是天上的馅饼,可望不可及!沃克集团军本该前来会合的部队已逃往后方。更糟的是,阿尔蒙德将军对西线的灾难只字不提。陆战队越是孤军深入,越有可能被摧毁。
是日清晨,阿尔蒙德离开司令部,乘吉普车北上,观察陆战队发动进攻。途中他超越了一些正向长津湖右侧运动属于21步兵团的部队。他们将协同步兵7师于次日上午发起进攻。该将军接近下碣隅里时调头驶向湖南侧前往柳潭里,他发现沿途拥挤着陆战1师的运输车队。路途延误使他未能赶上开场好戏。来到第7陆战团指挥所,他被告知该地区中国军队的数量显然比预料的多,向鸭绿江奔袭恐怕并不轻松。
阿尔蒙德对上述言论权当耳旁风,照旧向军官和数名士兵颁发勋章。但进一步调查该地区后,他当即向麦克阿瑟报告,由于敌军数目可观,“有必要重新检查陆战师的部署。”
在湖的另一侧,塔普莱特中校在其5团3营向西迂回的过程中也遇到麻烦。清晨,他带领部队乘卡车离开东面的阵地,向南返至下竭隅里,然后由湖西侧驶往柳潭里。到达该村西北位处丛山险岭中部的集结地,已是正午时分。他发现前面不远有一jiāo叉路口,一条是向西的主要通道,另一条稍窄通向正北。他本应紧跟第2营参加奔袭鸭绿江的攻击。但有消息说第2营已遭遇顽强抵抗和重重路障。他接到命令,停留在集结地区,只不过是为安度夜晚占据有利地形。将命令下达各连后,他亲自前往踏勘地形。很快发现一条山脊自北直chā而下,巨大无比,仿佛剃刀刀背,高度为1450米。脊西是向北转弯的公路和一条溪流,脊东有一鞍形山包和楔入平地的谷底。他让兵器连占据这一阵地。不久便得到该连连长令人不安的报告,山上有无数坑xué,与先前在湖另一侧所见到的相类似。这些是中国人挖掘的小型散兵坑。宽度仅容单人进入,但下面挖得既深又宽绰。塔普莱特和他的副手约翰肯尼少校,发现这些坑中空空如也,既没有人,也没有装备。天渐渐黑下来。他返回指挥所,派一个步qiāng连封锁向西的公路,另一步qiāng连封锁向北的公路,两条公路上都埋设下地雷。第三个步qiāng连则部署在南面的低地,并在附近高地上设置警戒哨。在倚脊坡而设的营指挥所上方,他又部署了一个排。
两天前,máo zé dong得知爱子毛岸英在美国飞机对平壤的空袭中丧生。他还收到彭德怀发来的一份令人泄气的报告,原计划11月26日在东线发起突袭,第9兵团首先攻击长津湖西侧,然后攻击东侧。但由于翻山越岭十分艰难,突袭要到27日黄昏以后才能实施。
倘若突袭按预定计划进行,既没有塔普莱特营的支援,又没有额外的一天用于补充给养和增援,陆战1师恐怕要片甲不存了。
大约傍晚9时,营部军医打电话给塔普莱特:“我这里来了大批伤员,自称是陆战7团的。”塔普莱特发现他们身受严重qiāng伤,情绪惊恐万状。有些当是来自塔普莱特营西面1英里处的1410高地。中国人对他们的突袭是从背面发起的,但始终未攻上主峰。一小时后,又有二三十个陆战7团的伤兵蹒跚而来,有的身负重伤,有的惊恐过度,还有的是冻伤。塔普莱特打电话给团长雷默里上校,上校说:“是的。他们仍坚守在主峰上,你最好送些电话线给他们。因为谁都跟他们联系不上。”
塔普莱特的通信官架设了一条线路到山上,但很快又不通了。此时接到默里的口信,2营的一个连遇到严重麻烦,他们遭到穿chā分割和猛烈的火力shè击。此情况引起塔普莱特的关注,因为他本该在集结区域休整,待天亮后与2营换防。
半夜,塔普莱特又收到令人不安的消息。这次是h连,该连位于一英里外的小山上。中国人用相当兵力围攻h连的同时已从其右侧溜过来,这意味着就要冲着营指挥所来了。乔治连也受到攻击。一等兵弗雷德戴维森,俄克拉荷马州人,极为崇信美国和陆战队,此时仿佛陷在白磷燃烧弹弹幕中。第一发zhà在左方50码,白热的弹片四处横飞。第二发zhà在前方25码,第三发则落在左方25码。他估计下一发将zhà在自己头顶上,于是跃起猛跑。第四发正好落在他脚跟处,他扑倒在雪地。几秒钟后他意识到后背着火了。他想将火苗拍灭,但怎么也够不到。他高喊救命,两个同伴帮他把衣服撕下来,用雪压住。一个卫生兵跑来尽其所能施救,然后送他下到公路前往营急救站。
谁都不懂如何处治烧伤。天气如此寒冷,卫生兵可不想让戴维斯光看身子,于是决定包扎起来以防感染。戴维斯忍痛脱下风雪大衣,战地夹克、毛衣和羊毛衫,然后解开长裤钮扣。医生敷yào裹绷带之际,戴维斯丝毫没感到疼痛。重新穿衣服时,他临时缀个吊裤带,咬牙挣扎着穿好上衣。他冻得抖个不停,几乎戴不上手套。随后他被带出这所无加温设备的帐篷,送往别处。在那里,地上铺着干草,上面盖一大张防水帆布,已有几名陆战队员钻在睡袋里。
此刻,塔普莱特得知,北面的路障遭到猛烈shè击,守卫者已被迫后撤,后方的艾特姆连亦遭到猛烈的攻击。坎尼少校爬进营部帐篷,“我来告诉你,这里就剩下我们自己了。”这位副营长说,“h连和s连的人全都后撤了,兵器连的人也已撤往公路另一侧。”营环形防御阵地已被打垮,“阵地只剩下由公路到这里的300码。”
营指挥所完全bào露了,一发迫击pào弹zhà坏了电话jiāo换装置。塔普莱特此时要么留下来同各步qiāng连保持通讯联系,要么放弃营部,丧失通讯能力。他做出困难的决定。“约翰”,他告诉坎尼,“你去对那些婊子养的说,赶紧给我回到这儿来。我们受到猛烈攻击,但他们却没有理由撤退。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阵地上。”坎尼带着命令离开时,一发子弹shè人前额,当场毙命。
在公路对面的乔治连连部,代替迈兹连长的切斯特赫尔曼森上尉正召集3位排长简要布置次日上午的巡逻任务,突然在后方发生了激战。
“那边搞什么名堂?”排长约翰“布莱基”卡希尔少尉问。
“肯定是艾特姆连”,赫尔曼森说,“一帮预备役军官和后备队士兵。谁都明白初上战场的家伙是啥德xing,见了yin影就乱打一气。”
qiāng声有增无减,几发子弹穿透帐篷。“要是艾特姆连的话”,卡希尔说,“最好有人告诉他们打错了方向。”
他们身后几英尺,守在电话机旁的是自8月起就跟随塔普莱特的一等兵普雷斯顿帕克斯。他听到话筒里有个声音在说:“艾特姆连受到猛烈攻击,需要立即增援。”他将此情况报告了赫尔曼森。赫尔曼森转向布莱基,“带上你的排去帮帮他们。”
卡希尔刚迈出帐外,战地电话又响了,“艾特姆连已被打垮。”一个声音说,“东方佬攻占了营指挥所。少校阵亡,中校失踪。”
帕克斯转述了关于坎尼和塔普莱特的坏消息。
“全体出动”,赫尔曼森对三个排长下令,“在公路这边组织散兵线。非把高地夺回来不可。”他转向帕克斯:“你留下跟我在一起。”其余的人跌跌撞撞走出帐篷。一片混乱之中,帕克斯很快就找不着赫尔曼森了。他抓起步qiāng,跑到公路边。阿诺德中士正在召集人马。
“喂,阿诺德”,帕克斯说,“上尉在哪儿?我找不到他。”
“让上尉见鬼去吧。过来加入拉冯班。”
“上尉让我跟着他。”
“他们都死绝了”,阿诺德说,“我们去攻打那个山头和那边的高地。一起出发吧。”
1...2425262728...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