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美]约翰?托兰
“如果我们从亚洲的共产党那儿撤退,我们就彻底失败了。我们担心的是什么呢?”
5
整个2月份,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几乎空无一人的板门店的谈判帐篷里,都没有什么行动。而后在3月5日发生了一个戏剧xing变化:约瑟夫斯大林死了。《真理报》关于他的死亡的社论没有一篇提及朝鲜战争。一些专家感到,斯大林的接班人没有他那样的气概,对美国人反应的估计也不像他那么有信心,不会对美国施加太大的压力。斯大林的接班人乔治马林科文还需要时间来建立他自己及其助手们的势力。在4天后北京为斯大林举行的追悼会上,苏联大使只是简单地提到这场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力已近3年的战争。
北京和平壤都向马林科夫表示祝贺,《真理报》的一篇文章引用了金日成的一段话,这段话暗示北朝鲜只希望在中国的大力支持下把朝鲜的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我们的人民在其无私的勇敢的战斗中并不是孤立的,”金日成坚持说,“强大的人民中国派出了志愿军来帮助我们,这种帮助是斯大林对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人民的友谊的典范。”这种讽刺xing语言显然很清楚地提醒北京和莫斯科,在严酷的1950年的冬天,斯大林给北朝鲜或中国的帮助很少,只是由于中国的挽救才有了今天。
3月15日,陷入僵局的朝鲜和平谈判有了进一步的重大突破的迹象。这一天,马林科夫在最高苏维埃第4次会议上说:“目前在有关国家相互同意的基础上,没有有争议的和不能解决的问题,这适用于我们同所有国家,包括同美国的关系。对维护和平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在现在和将来对苏联坚定的和平政策放心。”
6天后,莫斯科电台报道说,苏联人同意积极帮助使战争bào发以来在北朝鲜被俘的9名英国外jiāo官和传教士获释。这种姿态在非共产党世界的外jiāo圈内产生了希望,这是一场真正的共产主义和平运动的开端。
3月26日,周恩来代表máo zé dong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完斯大林的葬礼后回到北京。两天后,彭德怀和金日成在答复克拉克将军关于jiāo换伤病战俘的要求时说,他们愿意执行日内瓦公约关于这方面的条款,再次建议恢复和平谈判。
克拉克致电参谋长联席会议说,他将通过板门店的联络官为jiāo换伤病战俘进行安排,但不同意在共产党提出一揽子建设xing意见或愿意接受联合国军的一项建议之前恢复全体会议。在华盛顿进行考虑的时候,周恩来发表了一项调和xing声明,打开了迅速解决战俘遣返问题的通路,他建议“参加谈判的双方停战后,应立即遣返在彼此监禁下坚持回国的战俘,而将其余战俘jiāo与一中立国,以保证遣返问题的公正解决。”
这时停战之路似乎已经打通,但华盛顿的反应很谨慎。中国方面已经公开提出了执行其提出的遣返建议的详细计划,但周所说的“中立”如何理解,谁来决定不愿遣返的战俘的最后安置?
中国的提议在4月份愚人节那天得到了莫斯科的支持。马林科夫宣布,“我经授权声明,苏联政府完全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高尚行为。”他还说,苏联政府“也相信美国政府会正确理解这项建议的。”
马林科夫的话进一步证明,现在在朝鲜战争问题上决定共产党政策的是中国,停火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了。由于双方互不信任,相互拖延,彼此担心,相互之间理解有误,本可在两个月内解决的问题用了两年的时间。这项新的建议会不会也在一系列相互争吵中告吹并且造成不必要的更多的流血呢?
第40章 李承晚造反
作者: 托兰
点击: 2833 投票: 8
(2月-6月20日)
1
就在杜德事件之前,朱少校逃出了共产党人控制的66号战俘营,被送到釜山一个安全的战俘营。在1952年底和1953年初5个月的时间里,他受到美国情报局官员的审讯,他讲了他所知道的有关北朝鲜军队的情况,尤其是为向南朝鲜发动进攻进行的部署。尔后中央情报局派了一名会讲俄语的文职人员来了解关于苏联军事顾问的情况。为了表示感谢,这名文职人员送了朱5本学英语的书,这些书被一名认为北朝鲜战俘没有理由学英语的韩国宪兵没收。几天后,朱被投入一个关押反抗当局的战俘的监狱。
2
1953年3月初,海军陆战1师的28000名军队准备在西线迎击中国军队对其由凸凹不齐的山峰和深谷组成的33英里长的防线发动一次重大进攻。日益变暖的天气融化了大量的积雪,正在解冻的清津江使他们的供应路线变成了泥潭。中国军队如发动一场任何规模的进攻就会结束5个月的僵局。对美国国内的头面人物来说,“僵局”或许意味着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西线伤亡很多。
马丁拉斯自入伍以来,用各种方式尽可能地参加步兵的战斗。他愿意打仗,最终成为海军陆战队1团1营艾布尔连第2火力小分队的一名自动步qiāng手。
3月的第二个星期,海军陆战队1团突然被从预备队中抽走开往“邦克”高地的前哨阵地。下士拉斯在其回忆录中记述道:“这一带主防御线南部和北部的地形之不同简直令人难以想象,两边好像没有任何联系。这里的无人区是一大片平地,一眼可看到几英里之外。“邦克”高地看上去像城里的破烂房子,鬼才会住在里面。” 从拉斯呆的位置可以看见蜘蛛般的战壕。一大早,敌人的高音喇叭就开始叫了:“欢迎海军陆战队1营的士兵们。”拉斯想,他们是怎么知道他们部队的番号的?”
一小时后,中国军队的一门迫击pào开始打出一连串pào弹。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海军陆战队给予了回击,5枚白磷光pào弹在敌人阵地前bàozhà,中国军队的一门迫击pào哑了。“看着敌人的迫击pàopào口bàozhà真过瘾,当知道那门迫击pào附近有一帮中国军队而我们正处于反shè击的位置时真开心。”
五天后一大早,当阳光透过晨雾时,拉斯向外望去,听见战壕前什么地方传来一声咳嗽声。“我对那声音感到很奇怪,浑身突然冷得要死,好像刮过一阵刺骨的寒风。这咳嗽声突然很清晰,就像在剧院听见的咳嗽声一样。我的qiāng差点儿掉到地上。我像弹簧轴似的僵硬地坐在那儿,强烈地想象出有一两个中国士兵躺在离战壕不到20英尺的地方。尽管冻得直发抖,但我仍从缝隙往外搜寻了一番,很快回到洞里,在附近看到了我想象中的画面一个人的脑袋和肩膀。”他至少在70码开外。“你肯定能看见他在周围淡黄色的地面衬托下的黑乎乎的侧影,这完全是由于几个月来断断续续的pào击把草木都zhà光了的缘故。第一次看到中国士兵的心情异常紧张,这是一种软弱无力的说法……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以致还没有瞄准就向他开了一梭子。实际上只要瞄准了,开一qiāng就足够了,但我怕他溜了。”
虽然整个3月份都在进攻“邦克”高地,但中国军队企图夺回战场上的主动权的计划破灭了。共产党提出恢复谈判,使得李承晚给艾森豪威尔写了一封信,坚决反对共产党提出的回到板门店的建议。他说和平协议将使中国军队可以留在朝鲜,那样的话,南朝鲜就会感到应该要求其所有盟军离开这个国家,那些愿意一同往北打到鸭绿江的例外。然后美国可能提供支援,用飞机、远程大pào和海军pào火在半岛两边掩护前线的部队。
艾森豪威尔觉得李承晚的信语气激烈,用词过分。“我立即回了信,努力说服他并使其安心。”在对李承晚的处境表示同情的同时,他又说双方肯定都愿意在体面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艾森豪威尔在信的结尾说,美国将寻求一种解决办法,但如果李承晚政府采取不能得到美国和联合国支持的行动,这种努力将不会有什么成效。
4月11日,板门店的联络官们最终完成了有秩序地jiāo换伤病战俘的安排,并签署了一项声明“在签署此协议十天内在板门店开始遣返”的文件。经过21个月的争执后,终于实现了一个重要目标,使最终就jiāo换所有战俘达成一项协议有了希望。
代号为“小转换行动”的jiāo换战俘行动定于4月29日晨开始。在这次行动中,将释放149名美军战俘、64名其他联合国军战俘和471名韩国战俘。一个美国医疗队和3个救护车队在板门店等待把第一批战俘运送到汶山以南15英里处的自由村。早晨6点到了第一批50名联合国军伤病战俘。
同时,有近10倍之多的共产党战俘在北面几英里处获释。当新闻短片的摄像机嘎嘎作响、照相机咔嚓咔嚓响个不停时,战俘们大吼大叫着表示抗议。许多战俘脱下美国人给的衣服扔在地上,一些人则拒绝撒滴滴涕粉,还有的绝食,说给他们的食物里有du。
与上述战俘们相反,联合国军战俘则温顺得多。当记者们围住他们问其经历时,许多人不大愿说,有些人只谈仍关在敌人集中营里的伤病难友们的情况。韩国战俘被转到南朝鲜的基地医院,一些美军战俘被用飞机运到日本休养治疗。美联社报道说,“今天从共产党集中营回来的美军士兵都说受到了良好待遇。”一名战俘赞扬他所受到的治疗,另一个说他呆的集中营周围没有铁丝网,每人都有一床被子和一条毯子,他从未见到哪名战俘受虐待。他们讲述的故事太平淡了,合众社东京办事处收到纽约发来的一封急电:“除了受虐待和引起轰动的故事外,关于归来的战俘的报道只需有限的篇幅。”
《时代》杂志的记者报道说:“在汶山的记者们催问之下,战俘们才在记者们的引导下谈一点有bào力行为的内容。大多数战俘说他们没有见到过他们的难友被虐杀或被蓄意虐待。当有的战俘在记者引导下谈及战俘营的死人事件时,一些新闻记者只管堆积‘虐杀’的数字,而不看这些数字重迭了多少。”
《新闻周报》写道:“并非所有的战俘都是大张旗鼓地回到家里的。一架美国飞机几乎是在完全秘密的情况下从东京飞回来的。”机上乘客的名单是保密的,“其原因是:一些乘客在东京经过‘有限的’甄别后,就被暂时列入了‘共产党宣传的牺牲品洗脑’者的名单。”他们将被送到雾谷的陆军医院接受jīng神病和医yào方面的治疗。
在“小转换行动”开始的那天早晨,靠近鸭绿江战俘营里拉里泽勒斯的小屋的门被推开了,有人用朝鲜话高声叫道;“走了!”7名美国平民俘虏被告知准备动身。没有政府代表过问、无国籍的苏联和土耳其平民俘虏流出了眼泪,他们恳求道:“请转告你们见到的所有的人,我们在这里!”
到达平壤后,这批美国人被安置在一个隧洞的两间屋子里,住在这里的是朝鲜人民军指挥部的人员。与在他们之前的7名英国俘虏一样,他们也被量体做衣服,天天洗热水澡,给他们吃营养丰富的食物。
就在泽勒斯一行离开平壤之前,一位将军用朝鲜话向他们发表了讲话。“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极为人道的政策,你们今天就被释放回国。”当翻译这几句话的时候,他直盯着这些美国人。照相机的镜头从这位将军那儿转向俘虏,他们无动于衷地站着,就好像什么也没听到。
照相机的闪光灯不再亮了,将军又重新来了一遍,所有的照相机的镜头又都对准了他,然后转向不怎么合作的俘虏,“你们这些美国人就要回家了,你们听见了吗?你们很快就要见到你们的家人了,你们要回家了难道不高兴吗?”照相机的闪光灯又亮了起来,但这些执拗的美国人却一声不吭。将军突然转身走了。他离开的太突然了,就连翻译也忍不住神经质地笑了笑。
苏联集团的记者们围住了美国俘虏。一位记者问泽勒斯;“你要回家了,你好像不高兴。”
“哦,我很高兴。我只有离开了这个国家才会高兴。”
“难道你们不感激朝鲜人民政府对你们十分人道的对待?”
没有一个美国人说一句话,好几个穿红十字会衣服的文职人员走近他们说:“我们是朝鲜人民政府红十字会的,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吗?”
“我们现在都很好,谢谢,”卫理公会传教士克里斯蒂安詹森医生说,“我们以前从未见过你们,在我们真正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一位红十字会的人淡淡地笑了笑。另一个问道:“你们对受到的非常好的待遇有什么想法?”还是没有人答话。记者们开始面有难色。一位记者无可奈何地问:“难道你们没有一样可以感谢朝鲜人民政府的吗?”
“有,实际上有,”奈尔-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第 84 章
戴尔说。在死亡行军中她曾表现出这种勇气。几乎过了3年地狱般的生活,她还是那么jīng神十足,“谢谢北朝鲜政府让我还活着。在这个生命不值钱的国度里,我感到幸运的是我的小命还在。”
“你被虐待过吗?”
“是的,”她简洁地说。
“我们已查出了1950年对你们干坏事的那个少校并严惩了他,”一位北朝鲜军官大声说道,“他拿了合67000美元的朝鲜钱给你们提供jiāo通和食宿,但他贪wū了。他是个大坏蛋!他偷了你们的,也偷了我们的!”
“我们并不知道发生在你们身上的所有这些坏事,”一位朝鲜军官说。
“你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路易斯丹斯说出了所有俘虏想说的话。
又陷入了令人窘迫的沉默,而后记者们缓慢地朝汽车走去。第二天,北京电台报道说,7位被北朝鲜释放的美国俘虏对给予他们的人道的待遇表示感谢。
这7个人先被送到沈阳,然后穿过西伯利亚到达莫斯科。第二天,5月12日,一架美国空军的c-54飞机把这批人送到西德的滕珀尔霍夫机场。从那儿,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同温层飞机将其送到法兰克福,他们在那里呆一段时间后启程回国。
那位澳大利亚神父克罗斯比又过了3周才最终获得了自由。他丢失了日记本,但几乎一字不拉地全记存在了脑子里,他又开始重记日记。“我又一次开始了生活。又回到了能透过光线也没有风的屋子里,这里有充足的热水、肥皂和干净的亚麻布,有既使不饿也想吃的食物。我又得到了也许别人认为理所当然但对我来说难以置信的好东西。然而尊重个人自由的法律比这个国家的好东西都更重要,我珍惜所有这些东西,但我得到了更有价值、更重要的自由。这就是信仰自由,公开地承认我的信仰,有自由让所有与我一样向天国迈进的人们知道,上帝的爱在等待着我们,给我们的心灵以安托。”
3
直到4月26日(星期天)下午才在板门店重开全体会议,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第一次高级代表团全体会议。气氛很紧张但无火yào味。南日提出了一份6点建议以结束在战俘问题上的僵局。哈里森同意某些建议但极力反对其它几点建议,会谈再度陷入困境。
最后在5月10日,美国空军发动了这场战争中火力最为集中的一次攻击。3天后,哈里森带着一份反建议回到板门店,该建议在次日被认为“绝对不能接受”而被断然拒绝。
与此同时,对北朝鲜的猛烈轰zhà还在继续。这一次,平壤以北20空哩德山的水坝和土坝被zhà毁。空军的策划者们长期以来认为,zhà毁guàn溉大坝将严重影响北朝鲜的粮食收成,但由于“人道主义的原因”直到现在才动手。据美国空军官方历史记载,5月15日,“洪水突然倾泻而下造成一片混乱……,房屋、庄稼、guàn溉渠统统被涛涛洪水冲走了。”受到轰zhà德山战果鼓舞的空军又轰zhà了其它大坝,但共产党吸取了教训,在敌军飞机进攻时排干了水库里的水。“水流掉了,但避免了水灾。”
这时美国在板门店的立场使会谈陷入僵局,并逐步发展成一场危机。尽管国际上对美国的好战jīng神批评日益强烈,但国务卿杜勒斯还是在5月22日让尼赫鲁总理捎话给北京,如果双方不尽快达成协议,美国将轰zhà鸭绿江以北的军事庇护所。
三天后板门店会谈恢复时,共产党意识到艾森豪威尔政府是不会在自愿遣返问题上让步的。这场战争消耗了北朝鲜和中国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他们能坚持多久?
哈里森带着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示回到板门店:不坚持一旦停火协议生效就立即释放朝鲜遣返人员。这些战俘将移jiāo给由印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典和瑞士组成的中立国遣返委员会。除此之外,必须接受联合国军最近提出的那项建议。如果共产党不同意,也不提出进一步讨论的基础,将停止谈判。
显然李承晚不愿意将非共产党的朝鲜战俘移jiāo给中立国委员会。25日上午,克拉克将军会晤了李承晚,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他,并试图减轻对他的打击。
与此同时,哈里森建议结束这次全体会议。共产党同意后,哈里森提jiāo了一份新计划。休息一个半小时后,南日提出了几条反对意见,建议4天后再度开会。哈里森认为应再晚些时间以便认真研究此项建议,提出再推迟两天。南日表示同意。事情好像解决了。
为了支持这项计划,克拉克将军在27日给金日成和彭德怀送jiāo了一封语气强硬的信,敦促其接受这些新条件。“如果你们的政府诚心希望停战,你们就应该抓住目前的机会。”
4
虽然共产党的宣传机构还坚持说李承晚是美国的傀儡,和他共事的那些美国官员倒也是唯愿如此。独立是他的信仰。从停战会谈伊始,李承晚就公开预言谈判将失败,他认为计划中的停战协定是战争的最后结局,也是完全不能令人满意的结局。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会谈。
5月30日,李承晚写信给艾森豪威尔,说接受任何允许中国军队留在朝鲜的停火安排都等于“不容分说地判朝鲜死刑”。
对事态十分关切的艾森豪威尔向李承晚保证,美国将努力以一切和平方式来实现朝鲜的统一,而且将在一项可以接受的停战协定签署后,立即同他缔结一项共同防御条约。
当6月4日代表们回到板门店后,南日提jiāo了一份反建议,表示接受联合国军的建议,但做一点小小的修改。这项反建议对艾森豪威尔“似乎很有利”,他通知李承晚可以接受建议的条件,李的大韩民国将保留其战前的全部领土,美国对朝鲜的最终重新统一承担义务但只能通过和平手段。
李承晚还是很强硬。在一顶政府公开声明中,他略述了他事先向艾森豪威尔透露的停火的最低条件:联合国军和共产党军队同时撤出北、南朝鲜。6月7日,他把他的话付诸于行动,在南朝鲜颁布了戒严令,把他的新任参谋长白善烨从华盛顿召回,取消了15名韩国将军预定中的美国之行,取消了所有军官和士兵的休假,并向人民发表宣言,要求他们支持他的“生死”决定。
使李承晚沮丧的是第二天,6月8日,协议最后在板门店通过。经过一年半激烈争执后,双方首席代表在一项遣返战俘的协议上签了字。消除了达成一项停战协定的最后一道障碍,和平看来即将来临。但李承晚认为,这样一种和平将使他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朝鲜的美梦破灭。他决定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召来了陆军中将元容德(他信任的极少几名将军之一)。李承晚说:“在板门店的联合国军谈判人员急于在与我们政府的观点相反的停火条件上签字。”按照他的观点,所有北朝鲜战俘都应释放,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强制他们回其出生国。“你有什么高见?”
元容德花了两天时间秘密搞出了一项释放共产党战俘的计划,得到了内政部长、板门店的韩国代表和政府发言人的同意。只有李承晚和上述4个人知道此项秘密计划。
6月8日,克拉克将军拜会了李承晚,发现这位总统失望和愤怒jiāo集。克拉克和李还是各执己见。李说:“我永远不会接受他们坚持的这些停火条件。大韩民国将继续打下去,即使这意味着自杀也罢,我要带领他们打下去。”
克拉克试图向他重申,华盛顿一向支持李的正当目的,但已决定按照目前的条件达成一项停战协定。他提出是否有可能把不遣返的战俘转移到象巨济或济州这样的岛上。李只是说今后他将自由采取他认定适当的任何行动。
“你的意思是撤销我对韩国军队的指挥权吗?”
“不是今天,也不是明天,”李说,“但如果要这样的话,我会事先同你商量的。”
在华盛顿,现为中校及在负责处理日本和朝鲜的战略情报的部门中任行政官员的詹姆斯豪斯曼,在星期日凌晨被叫醒,奉命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李承晚万一可能采取的四种行动。他曾威胁要向到达朝鲜监督停火的印度军队开qiāng。“不会的,”豪斯曼写道,他也许比任何其他外国人都更了解这位总统,“他决不会这么干的。”第二种可能xing,李曾威胁说,如果命令他的部队撤至事先确定的分界线,他的部队将按兵不动。“不会的,”豪斯曼写道,“那将使他的整个军队有被歼灭的危险。”第三种可能xing,李会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吗?“他决不会签字的,”豪斯曼断言,“他要在历史上留名一直反对下去,不断强调他的观点:‘你们不能同共产党人或胆小鬼共事。’”第四,李敢不敢释放北朝鲜战俘?“敢,”他写道,“他肯定美国人真的希望他这么干。”
但豪斯曼的结论没有引起重视,他写的那张纸被束之高阁。
第二天,元容德将军召见了韩国宪兵司令肃楚岩准将、他的执行官和行动处处长宋有顺上校。首先他们必须发誓:“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不能向任何人泄露将在会上讨论的任何情况。”元说,这个计划必须在绝密情况下执行,连国防部长和白参谋长也不让知晓。他还说,包括他个人在内,谁都不能肯定大批释放北朝鲜战俘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
1...5051525354...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