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喜嫁之娘子太难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楚正秋
“哦皇上考查了这么多年,终于要定下来了”姚瑶笑了,“从大皇子和七皇子里面选,不说别的,他们的才干,比起皇上,真是差了太远。阿玥你觉得皇上这是选了谁”
秦玥摇头:“猜不到,莫景瑜和莫景熙半斤八两,都不够格当太子。”
“但不出意外的话,就是这两人中的一个了。除非,再突然冒出来一个不为人知的皇子,而且才能出众。”姚瑶说。
“过两天就知道了,皇上还说除夕宴让我们带孩子进宫。”秦玥说。
下晌的时候,林松屾和温雨薇把平儿和安儿送回来了。
两个孩子都换了一身新衣裳,温雨薇笑说,是安儿不小心打碎了温兆筠养金鱼的鱼缸,衣服湿了,正好温雨薇的娘俞氏给两个孩子准备的新年礼物里就有新衣裳,拿出来给他们都换了。
“阿玥,女儿颇有乃父之风啊!”姚瑶打趣秦玥。
温兆筠喜欢养鱼,秦玥小时候到温家,曾经把温兆筠养在池子里的金鱼捞上来晒成了小鱼干,把温兆筠给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回安儿又把温兆筠的鱼缸打碎了,不过想来温兆筠是不会跟最宝贝的重外孙女生气的。
“我不是故意的……”安儿弱弱地说,“我爬到椅子上去看鱼,有点用力,鱼缸就翻下去了。”
当时温兆筠不在房里,平儿给安儿扶着椅子,安儿也摔下去了,不过被平儿抱住了,只是湿了衣服。
“罚你给你温太公做一副小金鱼贴画。”姚瑶故作严厉。
“嘻嘻,我都跟太公说了,太公可高兴了!”安儿笑容灿烂地说。
林松屾和温雨薇先挑了对联和窗花带走,下晌樊峻来了,秦非墨来了,魏宇泽来了,各自取了他们预定的对联和窗花回去。
宋氏午饭的时候熬了浆糊,下晌凉透了,秦玥和姚瑶带着一群孩子给家里贴春联贴窗花。
孩子们都积极参与,不过身高不够,够不着,而秦玥的功能就是,扛孩子。
平儿骑在秦玥脖子上,高高的,拿着蘸了浆糊的刷子,刷好浆糊,把刷子递给姚瑶,接过横批,对准正中间的位置,放上去,左手按着,右手从左到右抚平,再轻轻拍一拍。
秦玥这个“人形增高神器”,还附带自动升降功能,可以满足孩子拿着刷子从上面刷到下面的需求,还有对联从上面拍到下面的需要。
姚瑶在旁边,负责递东西。
除了平儿和安儿,还有姚景泽,小乖和阿福,轮着被秦玥扛起来,贴春联的过程中,姚景泽还教弟弟和侄子侄女认春联上的字。
最后把家里能贴的地方都贴完了,窗花也都贴好了,孩子们都觉得还没玩够,最喜欢的就是骑在秦玥脖子上,一下子长高的感觉。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这天宋氏带着三个女儿,像在村里过年一样,蒸馒头蒸包子做丸子炸油果子。
最后厨房的主力又变成了秦玥。他力气大,手法娴熟,揉面的一把好手。
满院子的香气,孩子们在屋檐下
534.除夕宫宴
姚瑶对七皇子莫景熙素来没好感。当初莫景熙为了拉拢秦玥,选择从姚瑶的表姐宋思清那里下手,他一个在皇室权力斗争中浸淫着长大的人精,直接毁了宋思清这个从村姑变成官家小姐,无法认清自己的女人。
虽然说宋思清自己不是无辜的,但如果不是莫景熙突然在那个时候出现,着意勾引诱惑,扰乱了宋思清原本好好的人生,那两年宋思清在宋思明的安排下,安安分分,必然能够嫁进一个不错的人家,人生或许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有时候,有些人,就是一见误终生。有些转变,不可逆。
宋思清已经死了。可莫景熙只把当年的事情当做一时脑热的小游戏,后来发现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宋思清利用价值不高,立即抽身,翻脸不认人,丝毫都不拖泥带水,很快迎娶美娇娘,依旧做着外人眼中温和优雅的七皇子,高高在上,一身荣光。
不知道莫景熙如今还会不会想起他曾经招惹过的那个女人宋思清,但即便是想起,怕也是嘲讽一笑,觉得这个女人实在是太蠢,幸好当初他没有真的把宋思清娶回去吧。
从这个角度来说,莫景熙行事倒真有上位者风范,只看利益,从不付出真感情。说得好听点儿是“理智”,说得不好听就是人渣。
此时莫景熙就站在秦玥和姚瑶面前,脸上依旧带着他标志性的温和笑意:“安王和安王妃到北疆游玩,一切顺利吧”
“嗯。”秦玥神色淡淡地说。
“我也一直想到北疆走走,希望明年能有机会。到时候还要跟安王请教,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莫景熙微笑。
正在这时,安儿打了个小喷嚏,秦玥没有回应莫景熙的话,把安儿从武诚那儿抱过来,给她揉了揉小脸。
莫景熙呵呵笑了一声:“不打扰了,稍后见。”话落转身,不远处的马车里,七皇子妃彭秀晶挺着大肚子,被丫鬟扶着下了马车,身后还有个婆子,抱着一个襁褓。
莫景熙和彭秀晶青梅竹马,伉俪情深,如今也在京城里传为“佳话”,而彭秀晶嫁给莫景熙之后,如今这俨然是要三年抱俩了。
在女人这方面,莫景熙比起大皇子莫景瑜,堪称洁身自好。娶了彭秀晶之后,只抬了彭秀晶身边的一个大丫鬟做侍妾,还有原本府中的两个妾室,没有再沾惹别的女人。
莫景瑜则相反。当初因为二皇子谋反,莫景瑜的原配和儿子都惨遭毒手,莫景瑜很快就娶了原大皇子妃纪氏的妹妹,平阳侯府纪家唯一剩下未婚配的小姐,他府中后院原本就环肥燕瘦,美人众多,很是热闹,这几年也没消停过。
有人说莫景瑜只是单纯的好色,也有人说,莫景瑜是想在子嗣方面压莫景熙一头,儿子多,对于争储位,也是有利的加分项。
所以这三年来,京城里的百姓都在算着,莫景瑜一年能当几次爹。而莫景瑜“不负众望”,一直在刷新纪录。大皇子府添丁进口的喜讯,只去年一年,就传了五回。莫景瑜的五个女人在同一年给他生了三儿两女。
当时姚瑶听说,只说了一句:“莫景瑜身体不错。”换来秦玥一句调侃:“丫丫,我身体好吗”
总而言之,这两位皇子明争暗斗到如今,莫景熙的名声和才华都压莫景瑜一头,莫景瑜的靠山和子嗣又压了莫景熙一头,从表面上看,两人依旧是分庭抗礼的局面。
莫云齐三日前亲口跟秦玥说,今日除夕宴上要立储。不过秦玥和姚瑶对于莫云齐到底选了谁,还真说不准。从私心来讲,这两位皇子跟秦玥和姚瑶的关系都不好,也不存在他们更倾向于谁的问题,对这结果,便也无所谓了。
半路又碰上了宋思明和孟静婉夫妇,一起到了举办宴会的昌乐宫。
秦玥和姚瑶一家四口的位置很靠前,仅次于大皇子莫景瑜和七皇子莫景熙。
而当年刚当上官,一个人坐在末位的宋思明,如今年纪轻轻已经是二品大员,位置距离秦玥和姚瑶都不远了。
其实这几年,朝中官员纷纷站队,独善其身的宋思明一直被人盯着,想要挑他的错处。毕竟他平步青云的速度实在是让人眼红嫉妒,尤其是某些一把年纪却落到他之下的老家伙,更是想找机会把他拉下去。
不过,宋思明洁身自好,步步谨慎,非但没有被人抓住把柄,反倒越发成熟老练,颇有几分八面玲珑的作风了。
碍于宋思明的后台
535.秦玥的猜测
长平王,永安王,这两个封号,寓意原本都是极好的,但在大皇子莫景瑜和七皇子莫景熙耳中,就带着讽刺和压制的意味了。这是让他们安安分分地当一个没有实权的王爷,不用再肖想大盛国的储君之位,那个位置,跟他们没关系了!
封王圣旨已经宣读完毕,昌乐宫中一片静寂,落针可闻。
两个皇子都跪在地上,宣旨太监又提醒了一遍,该领旨谢恩了,但两人都没动。
除夕宴的气氛,变得越发怪异,甚至莫名有了几分剑拔弩张的紧张感,来自皇帝莫云齐,和他的儿子们。
“长平王殿下,永安王殿下,快快领旨谢恩吧。”老太监再次开口提醒。
莫景瑜不动,莫景熙也不动。
莫云齐神色淡淡地说:“怎么朕给你们封王,还不乐意那你们想要什么”
莫云齐这话,就是在逼莫景瑜和莫景熙低头。所有人都知道这两位想要的是太子之位,包括莫云齐在内。但有些话,不能说。
莫景熙心情糟糕透顶,但是打定主意,莫景瑜不接旨,他就装傻不吭声。因为莫景瑜是嫡长皇子,圣旨中先册封的也是莫景瑜,他倒要看看莫景瑜会怎么做。
如今已经三十多岁,从记事开始就把自己当做大盛国储君不二人选的莫景瑜,盯着这个位置,等了三十多年,结果等来的是一个长平王!莫景瑜如何能甘心
虽然也没有人说封了王就不能当太子,不能继承皇位,但莫景瑜知道,莫云齐已经放弃他了。准确来说,是莫云齐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看上过他这个嫡长皇子!
莫景瑜心中委屈又不甘,实在忍不住,垂着头说:“父皇,这道圣旨,儿臣不能接。”
莫云齐面色一沉,莫景熙心中冷笑。这个蠢货果然按捺不住跳出来了,接下来他更要低调,看莫景瑜能搞出什么事情来,反正跟他没关系,而且会间接对他有利。
“你为何不能接”莫云齐看着莫景瑜冷声问。
莫景瑜的岳父平阳侯纪崑脸色已经绷不住了,特别想拉住莫景瑜,让他不要在这个时候多事,封王未必就没希望了。但他若是今日闹事,怕就真的完了!
可莫景瑜是真的忍不了了,开口沉声说:“父皇,早日立下储君,是关乎国祚的大事,请父皇今日就定下来,不要再折磨儿臣了!”
这话怎么听,都是不敬的。莫景瑜这是跳脚了,不顾皇室脸面和今日除夕宴的场合。莫云齐看着莫景瑜的脸色,越发失望。
“怎么朕是明日要驾鹤西归了吗今日不立太子,大盛国就要乱了”莫云齐冷声反问。
这话就很重了,莫云齐生气了。
但莫景瑜已经开了头,也不打算再装什么,开口回答莫云齐的问题:“儿臣不是那个意思,请父皇不要误会。如今儿臣与诸位皇弟都在此处,父皇定了太子,只会让我们兄弟不再争斗,关系更加融洽,儿臣私以为,于公于私,都是好事。儿臣作为父皇的第一个儿子,这些年谨记父皇的教诲,努力做好皇子表率,为莫氏皇族开枝散叶,愿为父皇分忧,请父皇给儿臣这个机会!”
莫景瑜这番话,简单来说就一个意思:我是嫡长皇子,名正言顺,儿子多,不想当王爷,请把太子之位给我,这是我应得的!
不得不说,莫景瑜真是失去理智,豁出去了。按照祖制,嫡长皇子的确不同,天然就是太子之位的第一选择,立嫡立长立贤,三者莫景瑜占了俩,至于“贤”这一点,他倒是真比不上莫景熙的。但莫景瑜坚持认为,他最名正言顺,这个位置该是他的!
“混账!你是在给朕下命令吗”莫云齐冷声问。
莫景瑜低头:“父皇明鉴,儿臣不敢!儿臣只是想为父皇分忧!”
“你一个庸才,给朕分什么忧朕给你封王,圣旨都不接,真是出息了!既然不接,这王位便不给你了,退下!”莫云齐冷冷地说。
莫景瑜被莫云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他是个庸才,就差直接指着他的鼻子说“你太愚蠢,当不了太子了”。
莫景瑜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还想说什么,莫云齐冷声说:“还不快退下是等朕治你一个抗旨之罪吗”
莫景瑜一脸的不甘心,准备起来,结果又跪了回去:“父皇,儿臣刚刚一时冲动犯了蠢,这圣旨,儿臣愿意接。”
姚瑶嘴角微抽,莫景瑜是智障吗以为圣旨是什么他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让他这么乱来,皇帝威信何在
莫景瑜话落,莫云齐果然怒了,抓起手边的茶杯朝着他砸了过来:“混账!滚回去!”
莫景瑜被砸中了肩膀,脸色铁青,不敢再说话,低着头回了他的位置。
莫景熙还在地上跪着,依旧沉默。
莫云齐的视线落在莫景熙身上,看着他问:“老七,你也打算抗旨吗”
莫景熙恭声回答:“父皇,长幼有序,儿臣方才未接旨,是不好越过大皇兄去,总要等大皇兄先接旨。”解释过后,莫景熙高举双手,“儿臣领旨,多谢父皇隆恩。”
莫云齐面色稍霁,看着莫景熙接了圣旨,也回了位置。
姚瑶看着莫景熙恭敬地捧着圣旨放在面前,脸上还带着一抹笑的样子,再看看莫景瑜黑沉沉的脸,这两位皇子的段数,高下立现。
莫景瑜能走到今日,真就是因为他的身份高,嫡长皇子,而且还有平阳侯府纪家为首的大皇子党鼎力支持,否则凭他自己,是绝对斗不过莫景熙的。若论背景,原本的莫景熙不仅比不过莫景瑜,也比不过已经倒台的二皇子,甚至比不过如今成了他附属的八皇子,他能走到今日,是有手段的。
这一局,莫景熙心中定也不甘不愿,不想接那道封王的圣旨,因为他知道,莫云齐这次不是试探,是真的宣布了他与太子之位无缘。
但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算定局,莫景熙很清楚这一点,莫景瑜却乱了分寸。莫景瑜选择让莫景瑜当靶子,试探了一下莫云齐的态度,莫景瑜出了洋相,惹怒莫云齐之后,莫景熙还有早就想好的台阶可以下去,他伪装出一副没有任何不满的样子,言明一开始没表态只是因为长幼有序,然后高高兴兴地接旨谢恩了。
其实所有人都能猜到莫景熙在想什么,包括莫云齐在内。莫景熙也知道莫云齐知道他在装。但有时候,表面功夫就是很重要。今日这样的场合,文武百官齐聚,君臣同乐,本来从表面上看是喜事和封赏的圣旨,被莫景瑜给搞得气氛一度紧张尴尬,让莫云齐当众失了颜面。而相较之下,莫景熙知道顾及莫云齐的颜面。有些事,可以暗中做,但不能拿到明面上说,若是不仅说,还不分场合,不会有好结果的。
一场封王闹剧落下帷幕。
至此,关于大盛国储君之位的争斗,在莫景瑜和莫景熙两派斗了三年多之后,莫云齐没有宣布让谁当太子,但下了一道圣旨,告诉文武百官,莫景瑜和莫景熙,都不是他中意的太子人选。
固然也有官员猜测,这可能是莫云齐是在试探两位皇子的忠心,但大部分人都知道,莫景瑜和莫景熙真的没戏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从身份来讲,莫景瑜最合适。从才华来讲,莫景熙最出众。其他皇子都更加平庸无能。
没有人能猜得到莫云齐的心思,秦玥和姚瑶亦然。
在那道圣旨宣读之前,秦玥和姚瑶都以为,圣旨是册封太子的,不是莫景瑜就是莫景熙,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宴会本来已经接近了尾声,一场小风波之后,莫云齐很快起身离开,宴会也随之结束了。
开宴前,莫景熙春风得意,莫景瑜比他更得意,都认为自己嬴对方输,最终的结果是,两个人都输了。他们的目光落在其他皇子身上,都在思忖,到底是谁,得了莫云齐的欢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