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土万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南霁云看着面色大变的张子康,忍不住得意起来,“张郎君,我家主人这酒如何?”
“好酒,真是好酒。”
张子康说话间已是喝了大口,自喉咙至小腹间升腾如火的暖意让他忍不住赞道,他喝了大半辈子酒,还是头回尝到这般够劲的好酒。
“这位壮士还等什么,某自当去拜见贵主人。”
张子康连忙喝下剩余的安西烧春,随即便开口道,他之前想尽办法都求不得这安西烧春,如今却是能喝到这酒,便是去见一见这壮士的主人又有何妨。
出了酒肆后,张子康也不多问,只是路上直勾勾地盯着南霁云腰间的银壶,一副恨不得抢过来的样子。
……
“张某见过郎君。”
胡姬酒肆内,张子康见到同样把胡子刮得干净的沈光,立马便上前叉手行礼,然后问了句,“郎君亦会酿酒?”
“张郎君如何觉得某会酿酒?”
“若不是为了酿酒,郎君何故把胡子刮了,岂不是徒惹人笑。”
张子康一本正经地回答道,酿酒时蒸煮粮食,需得沐浴净身,还得裹头刮胡,若不是为了这缘故,他又何必把脸上刮得那么干净,还被人耻笑。
沈光闻言一愣,随后笑起来,“张郎君果然是行家。”
边上李隆基看着那精瘦无须的张子康,本来不是十分喜欢此人,可是听到这番对答,便知道这人是个痴的,果然如沈郎所料那般。
“不瞒张郎君,某家安西沈光,安西烧春便是某酿制的,今日请张郎君过来,便是想请张郎君到某的酒坊担任坊主,主持酿酒之事,不知张郎君意下如何?”
沈光单刀直入地挑明了意思,这张子康是个酿酒的行家,他若是答应最好不过,若是不答应便当是相逢有缘,请他吃顿酒罢了。
“沈郎君的酒坊在安西?”
“安西路远,某打算在长安城外建一酒坊,免得万里转运之苦。”
张子康原本已经做好前往安西的打算,这安西烧春的酿制之法绝对迥异于当世,他喝过之后便心中了然,只是不曾想到最后竟是不用去安西。
“不知我若答应郎君,可否学得安西烧春的酿制秘法?”
“自可学得,但是张郎君从此便是我酒坊的坊主,不可将秘法泄露外传,否则怕是性命难保,张郎君可以再好好想想。”
若是真请了张子康主持酿酒,沈光自然不会允许他再自立门户,他口中的性命难保绝非恐吓之语。
“张子康拜见主君。”
张子康想都不想就躬身拜道,旁人都以为他不谙世情,只不过是他懒得理会旁人,这位沈郎君乃是如今长安城里风头最盛之人,无论是财力还是背景都远超想象,既然如此他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给这位沈郎君酿酒,岂不强过他勉力维持自家酒坊。
唐土万里 第三百零三章 如牛马一般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唐土万里最新章节!
张子康是个痴人,知道沈光手上的酒坊在长安城外的地址后,二话不说便告辞离去回自家酒坊收拾东西,打算立马出城过去。
“这人倒确实是个可用之人,不过此人酿酒虽有本事,可是这经营之道吗……”
看着离去的张子康,李隆基忍不住感叹道,不过他身边的杨玉环这时自笑了起来,“大郎糊涂了,沈郎所酿的安西烧春如何会愁了销路,这张坊主只要能把酒酿好便行,何需管别的事。”
“玉娘说得是,倒是我想差了。”
李隆基闻言一愣,随即便笑起来,他这是皇帝当惯了,对于张子康这种重于实干而轻于世故的技术类人才多是没当回事的。
沈光在边上自能瞧得出李隆基的心态,不过这时候的主流价值观便是这样,奇淫巧技不登大雅之堂,这也不是他想扭转就能扭转的。
“李兄,过几日我得出城教此人酿酒秘法,到时候我亦会安排人手驻守酒坊,李兄也得安排些人手帮忙,这长安城里权贵太多,我怕到时候会有人……”
做戏做全,沈光脸上露出了担忧之色,李隆基见状后,自是连忙道,“沈郎且宽心,有件事我正好与你说下。”
安西烧春若是能在长安世面上大肆铺售发卖,这所能赚取的钱财必是金山银海一样的富贵,李隆基清楚自己扮做李龟年这所谓的大家那是根本保不住这等买卖太平的,沈郎乃是聪慧之人,时间久了必定能瞧出些破绽来,所以他得把这漏洞给补上。
“李兄请讲。”
“我和玉娘在宫中尚得贵妃喜爱,因此我二人将手上这酒坊的份子都献给了贵妃,日后咱们这酒坊倒是不怕他人觊觎了。”
李隆基这般说道,这样他派龙武军的士兵进驻酒坊,便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了。
“原来如此,李兄,这事我不能叫你吃亏,我这儿自再转两成于你。”
沈光听了李隆基的话后,心思电转间,猜不透李隆基是不是觉得拿的太少,所以才这般说。
“沈郎无需如此,贵妃如何瞧得上咱们这点买卖,不过是怜我二人,才……”
李隆基身旁,杨玉环听着这夸赞之词,忍不住也在边上夸起自己来,“是啊,沈郎,贵妃雍容大方,咱们那份子只是挂在贵妃名下,省得有宵小之徒窥视。”
沈光看着自珍自夸的李隆基两口子,明明心里想笑,也只得憋着道,“贵妃深得圣人宠爱,自是瞧不上咱们这买卖,但是咱们也不能没有表示,李兄,你看这样如何?杨兄乃是贵妃族兄,我匀一成于杨兄,算是咱们的心意,再说杨兄也是堂堂御史,自能帮忙照看咱们的生意。”
沈光的话只听得杨玉环心中舒畅不已,沈郎做事就是大气豪爽,难怪那么对三郎胃口。
“如此甚好,只是委屈沈郎了。”
李隆基亦是很喜欢沈光这等行事风格,而且有杨国忠在,等他再给这位便宜大舅子加官,这酒坊的生意自然没人敢打歪主意。
“李兄言重了,这哪有什么委屈的,有钱大家一起赚才是,我在长安城又没什么朋友靠山,若是没有李兄杨兄和冯翁鼎力相助,我可不敢把这酒坊开在长安城。”
沈光笑着说道,他这话自然是叫李隆基听得眉开眼笑,暗道沈郎果真是知恩图报之辈。
在边上瞧着三人其乐融融的陈玄礼,不禁暗叹安禄山这杂胡输给沈郎当真是不冤,就沈郎这等拍马屁的本事,满朝文武哪个能及,莫说安禄山了,就是李林甫敢在圣人面前诋毁沈郎,怕是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吃过酒食后,午后阳光温和,沈光他们自是出了那胡姬酒肆继续闲逛起来,此时西市开市已有些时间,这条胡姬酒肆一条街上,当街起舞弹唱的胡姬也比比皆是,环肥燕瘦,各有擅场,比起平康坊来,这儿的胡姬穿着要更加直接,大片大片的雪白肌肤裸露在外,惹人遐想。
“郎君,下回若是来西市,还请光顾咱这儿,到时候奴儿自备下真正的波斯三勒浆。”
迎客出门时,那胡姬少女满脸的不舍,这位安西沈郎君真是大方,给的酒钱可比那些穷酸士子大方多了。
沈光不以为意,等他下次再来,这胡姬少女怕是已经嫁做人妇也说不定,方才这胡姬少女引着南霁云去张记酒坊时,他自寻了店中另外那位年长的胡姬询问了番,知道这胡姬少女已经存了不少体己钱,打算给自己赎身,只求能嫁个长安城里的普通人家。
大唐的律法里,妾和婢地位等同牛马等牲口,就是被主人无故殴杀,最多也就是杖一百、徒一年的刑罚,而且还可以用钱抵罪。所以莫看这长安城里的胡姬貌美如花,引得那些文人士子疯狂追逐,可这些胡姬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存够钱,找个长安城里的普通百姓嫁过去做妻。
这便好似后世国外那些年轻貌美的模特存够了钱倒贴只求嫁给咱国内的工薪阶层,听上去魔幻得不得了,可放在这时代的大唐,还是这些胡姬求之不得的事情。
就像是为沈光解惑的那位年长胡姬,她已经二十五岁,放在胡姬中已是年老色衰之辈,哪怕她已经存够了钱,可是想遇到愿意娶她的普通大唐良人又是何其之难。
“沈郎何故皱眉?”
出了酒肆后,见沈光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李隆基忍不住问道。
“李兄有所不知,我安西远离大唐故土,关内百姓都以移边为苦,可是四镇只有汉家百姓不到十万,我心中始终不安,何时我大唐能移民安西百万,又何需担心安西不稳,吐蕃贼势复起。”
“沈郎怎么突然想到这事情上了。”
李隆基看过沈光的安西策,知道吸引关内百姓前往安西实边落户是他的执念,只不过这还是头回听到沈郎表露心迹。
“李兄,方才你也听那胡姬说了,这些胡姬虽然貌美如花,可是命途多舛,若是被贵人瞧上,不但不是什么福分,反倒是祸事。”
李隆基闻言皱了皱眉,这长安城里的胡姬大多数最后都会被大户人家买去做妾做婢,被主人用来招待宾客,形同家妓,若是不得主人宠爱还好,否则遇上家有妒妇,便是被虐杀也是常有的事情。
“李兄,你说我若是买下那些胡姬发与关内家贫无钱娶妻的良家庶子,他们可愿意往安西去落户实边。”
听到沈光这感叹,李隆基叹了口气道,“沈郎,某只懂音律,这些事却是不懂的,你何不向朝廷……”
听到李隆基的回答,沈光没有再多说,李隆基越是避讳不答,便说明他听进去了。
唐土万里 第三百零四章 老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唐土万里最新章节!
“沈郎倒是心善,竟是想为那些胡姬寻个出路?”
大明宫内,华灯初上,龙涎香如烟似雾的香气里,换了身轻纱薄衫的杨玉环斜靠在李隆基怀中,似有所感地说道。
“沈郎是为着安西之事殚精竭虑啊!”
李隆基手指轻抚着怀中玉人的肌肤,可是心思却全落在了沈光白日那番移民实边的言论上,往边地移民实边,向来都是控制边疆的良法,只是大多数百姓不愿背井离乡,远赴万里之外的边地。
安西那边,自开元年间应募长征健儿,到如今也不过十万人落户安西,沈郎开口就是百万百姓移民实边于安西,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
“玉环觉得沈郎那想法如何,那些良家庶子可会愿意为了那些貌美的胡姬远赴万里,为国戍边?”
“妾不懂那么多,只不过也听大兄说过,如今关中人多地狭,好些百姓家里,兄弟几人,只得长兄娶妻,剩下的要么卖身于大户为奴,要么就是留在家里给兄长干一辈子的活。”
这几日杨国忠进宫时,不再说那些什么长安城里的新鲜事,反倒是和杨玉环说起这民间的真实情况,言语间一副忧心国事的模样,杨玉环心中虽然欣慰于这位族兄的变化,但是她一介妇人,又是个没甚么野心的,从来不妄议朝中政事,此时也不过是想起杨国忠说的那些话才有感而发。
“妾觉得,那些良家子与其卖身为奴,倒不如去安西搏个前程。”
李隆基沉默了下来,天宝以来他鲜少管理国事,有些事情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故意装糊涂罢了,天下人口日盛,土地兼并严重,这是开元以来就有的老问题,那时候他任用张九龄姚崇等人为相,打击豪强不法,虽有成效,可是这土地兼并之事仍旧是难以避免,府兵制也是就此瓦解。
这长安城里,哪家权贵不是僮仆奴婢成百上千,关中乃至地方上也是这等风气,李隆基这时候还尚未老糊涂到分不清这事情的轻重缓急,只是他终究没有了刚登基时的精力和气魄,再加上年纪大了,安于享乐,以至于这几年他实际上是对这些事故作视而不见。
但是眼下,沈郎却把这些问题给他捅了出来,还给了他个解决的方法,朝廷没钱组织移民实边,但是安西有钱,无论是镖局还是酒坊的生意做起来后,安西的财政足以支撑得起十万人以上的移民。
可是这事情麻烦的地方,从来不是底层百姓的意愿,沈郎给钱给女人,那些原本只能打一辈子光棍的良家庶子又岂会不愿意,真正的阻力反倒是来自朝廷,来自那些地方豪强和权贵官宦。
若是关内和地方上失地的百姓能去安西落户分田,还有谁愿意委身于奴给他们当牛做马,移民安西的百姓数量不多,他们尚且不会反对,可若是人数多了,那便是朝野物议汹汹。
李隆基老了,他现在想要的是安稳,要的是身后之名,他如今是太平天子,开元盛世天宝风流远超前朝,他不想引起朝中太大的动荡,可是偏偏沈光的话又不得不让他去深思。
自从高宗皇帝那会儿吐蕃崛起,便成了大唐的心腹之患,尤其是眼下草原平定,突厥彻底败亡,只有吐蕃仍旧有着威胁河西走廊的威胁,李隆基是铁了心想要打吐蕃的,可是就算拿下石堡城,大唐也未必能灭了吐蕃。
可是就像沈光说的,大唐若是能彻底控制安西,大唐就能彻底将吐蕃困死在高原,尤其是从关内移民边镇,不但可以重建府兵体系,还能省去大笔的军费和千里转运军辎粮草的麻烦,对付吐蕃想着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慢慢地磨死他们。
一面是剪灭吐蕃,开疆拓土的丰功伟业,一面是可能导致朝野皆反的局面,李隆基头回犹豫了起来,杨玉环看着神思不属的李隆基,便知道他的心思此刻重得很,于是她就像慵懒的猫儿那般倦在李隆基的腿上,乖巧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不远处的高力士眼观鼻,鼻观心,什么话都没有说,他刚才可是听到了圣人和贵妃的对话,说起来他府里光是僮仆奴婢就不下千人,沈郎要引关内百姓前往安西移民实边,那是最得罪人的事情,而且地方官府未必愿意配合。
过了良久,李隆基方自抬起头,这时候他心中已经有了些想法,太子如今很是听话,沈郎想做的事情,不妨让太子出面去做,即便到时候事有不逮,他也能收拾局面。
“力士,去唤三郎来见我。”
“是,陛下。”
高力士闻言连忙抬步离宫而去,他伴着圣人几十年,如何猜不到这位主子的心思,这回怕是要让太子出面来干这件得罪人的事情。
只不过高力士很怀疑太子能不能做成这件事,如今太子可是孤家寡人一个,再说这移民实边从开元那时候起就是老生常谈的事情,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当李亨看到高力士时,脸上全是笑意,实在是最近这位二兄过来时,带来的可都是好消息,而且他自己这两日去沈园的时候,也从沈郎那儿得了个敛财的良法,这整理过后正想寻个机会去见阿耶分说。
“殿下,圣人传召,还请殿下速速更衣过去。”
“换什么衣服,我这便去见阿耶。”
李亨本来也想换件衣服,但是想了想后,却只披了件大氅便跟着高力士离开了宫室,他如今乃是阿耶跟前的孝子,阿耶深夜传召必有要事,那容许他磨磨蹭蹭地换衣服。
“二兄,阿耶唤我何事?”
“殿下,这事情和沈郎还有些关系?”
高力士也不瞒着李亨,如今这位太子在圣人心中分量颇重,只要太子自己不犯错,便不用再担心地位不稳的事情。
听到白日阿耶和沈郎去了西市玩耍,李亨难免有些失落,不过听到阿耶回宫后和贵妃的那番对话,他不由皱起了眉头,沈郎的安西策他是看了好几回的,就连李泌也说若是真能按着上面的法子施行,安西日后说不定便是能解决大唐如今种种弊病的关键所在。
这移民实边的办法不稀奇,关键的是执行力,李亨这些日子在沈园之事上得了个教训后,早就清楚朝廷政策再好,也架不住底下官吏胡来,更何况移民实边这种事落实到地方上必然走样,再加上朝野的反对势力,这绝对是桩吃力不讨好的事。
唐土万里 第三百零五章 欲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唐土万里最新章节!
杨国忠怎么也没想到,沈光陪着圣人去了趟西市,回来后他手上便多了安西烧春的一成干股,他在蜀中的时候当过屯田使,后来在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手下当賔佐,管得便是钱粮支度的事情。
他后来自蜀中携带百万财货往长安结交宫中那位当贵妃的族妹和杨氏族人,除了他也姓杨以外,便是他还精通算数和货殖之道。
杨国忠十分清楚安西烧春在市面上的潜力,虽说沈光先前空手套白狼的本事很是高明,将那安西烧春的售卖配额卖给一众胡商让他也是开了眼界,但是沈光还是不明白长安乃至天下豪强们的购买力。
“沈郎放心,这酒坊的事情我会亲自盯着。”
有了一成干股做底,杨国忠整个人干劲十足,再说沈郎只是将关中和中原的配额都售卖出去,而蜀中的富豪可是不下于长安,而蜀中算得上是他的地头,到时候他光是垄断蜀地的安西烧春配额,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沈郎若是信得过我,不妨在蜀中也开家酒坊,蜀中乃是天府之国,沃土千里,这粮食可比长安城便宜得多。”
看着满脸认真的杨国忠,沈光倒是不担心杨国忠会得了蒸馏酒的酿制方法便另起炉灶,只因为他这安西烧春的生意里,圣人高力士安西陇右朔方三镇都各自占了干股,杨国忠只要不是愚蠢到家就不会做这种犯众怒的事情,更何况这家伙虽说被时人称作无德无行,但确实是个讲义气的。
“这是迟早的事情,等长安城外酒坊建起来,杨兄便派人在蜀中收购粮食,来年咱们大干一场。”
蜀中虽是重要的产粮区,但是蜀道艰难,转运不易,与其让那些粮食白白耗费,倒不如拿来酿制安西烧春,而且蜀中那边还有直通吐蕃的商道,那吐蕃使节数次求见自己,沈光觉得也是时候该见见了。
杨国忠大喜起来,“沈郎放心,我这就派人往蜀中传信……”
“杨兄,你如今身份贵重,这收粮之事务必得慎重,千万不能叫底下官吏趁机中饱私囊,残害百姓。”
沈光想到杨国忠以往经历,忍不住还是提醒起来,杨国忠是在蜀中起家,当初举荐他的那位鲜于仲通因此而当上了剑南节度使,这位蜀中大豪做事情可没什么底线。
“沈郎提醒得是,我如今已不是当年的杨大,再说蜀中乃我故土,岂能让家乡百姓骂我杨国忠是个无德幸进之辈。”
杨国忠面色变得严肃起来,自己那位举主是什么德性,他可是最清楚不过的,到时候这收购粮食的事情他得派手下心腹亲自过去盯着,免得鲜于仲通好心办坏事。
“杨兄,蜀地收粮的事情还得等到秋季,到时候这酒坊的账上,杨兄自可支取钱财用于购粮。”
“如此甚好,对了,沈郎上次不是和我说什么飞钱之事,这在蜀地购粮的事情上说不得能操作番。”
杨国忠听闻沈光言语,忍不住摩拳擦掌道,这些时日沈光在杨府,读书只是做样子,两人间聊得最多的其实还是经营之事,要知道他本就是兼着度支使,而且他天生对数字敏感,心算的本事很是了得,这也是他能在圣人跟前获用的缘故。
不过自从沈光住到府中后,听了沈光不少后世的经济理论,他感觉仿佛眼前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且他自问自己玩朝堂狗斗绝不是李林甫这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对手,正该如沈郎所做另辟蹊径,从朝廷税赋上入手,为圣人分忧解难。
沈郎说得最是有道理,朝廷眼下诸多弊端不就是钱袋子出了问题么,莫看眼下圣人用度没出什么差错,一派太平盛世,可那都是王鉷这个奸贼逼迫盘剥百姓,杨国忠眼下已经决定要拿王鉷来开刀立功,在朝中和李林甫分庭抗礼。
不过这事情还得从长计议,杨国忠还是分得清主次的,自己得先展露出能为朝廷理财的手段,这样才能获得圣人的信任,就像沈郎说得,光会挑出问题不算本事,能解决问题才是本事。
“沈郎,你说我到时候让蜀中向朝廷奏请将征收的谷物绢绸折算成金银铜钱押解进京,然后咱们这边直接从酒坊的账上支取钱财作为蜀中税赋上缴朝廷,然后蜀中那边就地取用粮食酿酒,这其中光是转运耗费的差价就足够咱们让利于民了。”
杨国忠颇为兴奋地说道,然后很是期待地看着沈光,在他眼里深谙货殖经济之道的沈光便是称一声管仲再世也不过分。
沈光这时候是真的被杨国忠给惊讶到了,他没想到杨国忠那么快就能举一反三,琢磨出了银行的原始雏形。
大唐的税赋以征收实物为主,但是实物征收的损耗和其中贪腐相当严重,开元初吏治清明时状况尚好,可如今吗,地方百姓遭受官府盘剥,更是被加征的税赋逼得不堪重负。
偏偏这加征之事,李隆基还全然不知,杨国忠要对付的那个王鉷,便是沈光特意挑选出来给杨国忠立威和卖好于安西朔方等边军的。
天宝四载,王鉷以户部郎中充任户口色役使,当时李隆基下敕免除百姓当年租庸调。王鉷奏请征收百姓的运费,夸大钱数,结果百姓所交纳的税赋比不免除租庸调时还多。另外按照过去朝廷所定制度,戍守边疆的士卒应该免除租庸,六年替换一次,但是守卫边疆的将领都以战败为耻,对战死的士卒都不向官府申报,所以这些士卒在家乡的户籍没有注销。王鉷为了聚敛财物,将有户籍而没有人的都当作逃避赋税,按照户籍登记,戍守边疆六年以上者全部征收租庸,结果有人被一次征收三十年租庸,最后导致家破人亡者无数。
这些事情都是沈光在安西时就知道的,封常清口中这王鉷才是真正的奸贼,所以沈光和杨国忠关系亲厚以后,便说动了杨国忠将王鉷当成立威的对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