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土万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沈郎,这晁衡乃是日本国的名士,还算有些名声,他来找你,所为何事?”
边上的杨国忠忍不住插话问道,这几日他闭门谢客,自是和沈光时常商量国事,同时思忖着自己接下来要做出什么政绩来,才能让天下侧目。
“杨兄可知道鉴真大师?”
“鉴真大师,好似听青龙寺的法门大师说过,此人是一代高僧,不过向来在南方弘法……”
杨国忠在长安城不少大寺都有布施,因此倒也听说过鉴真和尚的名头,只不过却不甚了解其人。
“原来如此,那沈郎打算帮这位晁巨卿一把么?”
听完沈光介绍,杨国忠顺口问道,在他看来这鉴真和尚要东渡日本弘法,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出海太过凶险,实在是不值当。
正说话间,晁衡自被杨府的僮仆给带到了,“晁衡拜见沈郎君,杨御史。”
看到杨国忠也在,晁衡心中难免有些惊喜,虽说这位国舅风评不佳,但无疑也是能在圣人跟前说得上话的,换了他自己可是没法面见这位杨御史。
“晁补阙,请坐,不知晁补厥寻某有何事?”
请晁衡坐下后,沈光自是单刀直入地问道,在鉴真东渡这件事情上,他肯定是反对的,只不过这和尚太头铁,历史上就算半瞎了还是执意东渡日本,他得想法子先把这鉴真和尚诓来长安再说。
“不瞒沈郎君,我此来却是受母国朝廷所请,想请沈郎为鉴真大师东渡之事帮个忙。”
晁衡说话间,跪坐的他却是长拜在地,土下座的姿势极其标准,说话时言辞亦是十分恳切。
“晁补厥请起,鉴真大师东渡的事情,某倒是听人提起过,只是某就算想帮忙,也不知该如何帮?”
听到沈光并没有拒绝,晁衡连忙起身道,“沈郎君得圣人看重,若是沈郎君愿意向圣人进言……”
“晁补阙,这鉴真大师东渡,朝廷已有定论,你让沈郎向圣人进言,可是在叫沈郎难做。”
杨国忠在边上开了口,这也让晁衡大觉愧疚,国中使团确实曾为着鉴真大师东渡之事向朝廷请求过,但所得的回复皆是不许,他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晁补阙,鉴真大师东渡之事,某不是不能帮忙,只是某此时便是向圣人进言,也未必有什么用?”
沈光看着面露愧色的晁衡,不由想到杜甫曾说这人是个实诚君子,倒也不差。
“这样吧,不如你们请鉴真大师来长安城,到时候某自和鉴真大师见个面,到时候再说如何?”
听到沈光的话,晁衡不由有些迟疑,他听大使说鉴真大师又做了东渡的准备,这要是将鉴真大师请来长安城,那些准备岂不是都白白浪费了。
“晁补阙,某听人说过,鉴真大师曾经私下东渡日本,这可是有违朝廷法纪的,更何况东海波涛险恶,没有官船,鉴真大师万一丧生海上,贵国可是罪莫大焉!”
沈光知道,日本国内是不可能让遣唐使的船队带鉴真东渡,因为这样便等于是冒犯大唐,而鉴真自己私自东渡,官面上大唐便不能降罪于日本国。
“鉴真大师私自东渡,虽说是为了弘法,但终究是有违国法,万一在海上有个好歹,便是身后清名都难以保全,难道贵国便是这般对待鉴真大师的么?”
晁衡这时候有些难以把持了,因为这位沈郎君的话确实在理,他在大唐生活这么多年,自然清楚大唐律,像他们这些藩国留学生,若是娶了汉女为妻,便不能携妻子回国,否则便是大罪,更遑论鉴真大师无有朝廷之命便私自东渡的。
“晁补阙,某觉得要促成鉴真大师东渡,还是得让朝廷允准为先,鉴真大师若是不来长安,向朝廷恳请,单是贵国请求,又有什么用。”
晁衡面露难色,他只是代母国来请沈郎君帮忙,要知道当年玄奘法师去天竺求法,尚且是私自出国,鉴真大师就算向朝廷请求,也未必管用。
“晁补阙,你回去好好想想,若是鉴真大师能来长安城,某或许还有办法请朝廷允许鉴真大师往化外传法。”
“沈郎君真有办法?”
“某也只能说是勉强一试,这还得等某见过鉴真大师再说。”
晁衡这时候完全没有注意道沈光口中所说乃是往化外传法,在大唐娶妻生子的他已自认是唐人,虽说思念母国,但是内心里却是把日本国当成了化外之地,很是支持母国全盘学习大唐典章制度,全面汉化。
“那容我回去,三日后我再来拜见沈郎君。”
晁衡开口道,请鉴真大师来长安城,不是他能做主的,他得回去请示下驻留长安的遣唐大使中臣名代。
“晁补阙自去便是,鉴真大师的名声,某也多有耳闻,鉴真大师佛法精湛,若是来长安城开坛讲法,说不定便能有更多贵人明白鉴真大师的志向,这东渡之事兴许就成了呢?”
沈光看着起身的晁衡,继续说道,反正先把鉴真和尚骗到长安城再说,到时候这位大师去哪里传法,可就不是他自己说了算了。
送走晁衡后,杨国忠看向沈光道,“沈郎,我听说但凡高僧大德,心志坚定,可不是会轻易改主意的,就算鉴真大师来了长安城,你想让他转而去安西弘法,恐怕……”
“杨兄,我问你,若是我家都护向朝廷请旨,让鉴真大师去安西传法,朝廷会不会答应?”
杨国忠一时间被问住了,他是知道高仙芝马上就要出征小勃律,到时候打了胜仗,什么要求都好说,也许朝廷就会答应下来,顺便断了日本国的念想。
“鉴真大师到时候是奉旨去安西传法,还是抗旨不遵呢?要知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对于把鉴真和尚拐去安西之事,沈光就从没打算好言相劝,这和尚头铁得很,道理是讲不通的,直接想法让朝廷下旨便是,他就不相信鉴真还敢想着东渡日本弘法。
唐土万里 第二百九十七章 发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唐土万里最新章节!
“杨国忠!”
李林甫口中自语着,脸色却不大好看,这几日杨钊改名之事已经慢慢流传开来,相比起圣人封赏沈郎为上护军的旨意,显得并不起眼。
可是对于李林甫来说,这才是真正让他担忧的事情,杨国忠闭门谢客,又遣散了门下大半党羽,让他莫名想到了先前同样这样干的太子,那时候他可是吃了个大亏。
眼下旧事重演,怎么不叫他心里恼怒,而且这事多半又和那位沈郎有关系。
李林甫忍不住叹息起来,这沈光难不成是他命里的对头不成,怎么什么事都有他在其中搅和,杨国忠是什么德行,那就是个无德无行的市井匹夫,可是如今这市井匹夫居然转了性子,居然还让圣人赐名国忠。
难不成这蜀中破落户是自立门户,李林甫这时候大感头疼,他先前在朝中能独相,是圣人要用他敲打太子,杨国忠依附于他,也是因为太子势大肯定不待见杨家,所以才愿意充当对付太子的急先锋。
可是眼下太子自断羽翼,不但和圣人父慈子孝,就是贵妃那儿关系也是大为缓和,原本就杨国忠干的那些事儿,未必就能和太子和解,可偏偏这沈郎住进了杨府,那这事情便不好说了。
李林甫思忖再三,心中清楚杨国忠怕是要脱离他的掌控了,不过好在安禄山这个杂胡倒是总算清楚自己的斤两,而且这厮又恶了沈郎,便只能投靠于他了。
“明明不在朝中,却偏生搅弄这许多风云,沈郎啊沈郎,你到底所求为何?”
李林甫自语起来,他以往对付政敌之所以能无往而不利,便是因为他能猜透他们的心思,也能看破圣人的想法,可是偏偏在沈光身上,他压根就猜不透这个沈郎到底想要什么,同时也难以理解圣人对沈郎的偏爱。
……
“国忠这回是真的长进了!”
就在李林甫为着杨国忠改名的事情坐立难安的时候,已经做了便装打扮的李隆基和杨玉环说道,这些时日杨国忠闭门谢客,遣散门下不少党羽的做法让他很是欣慰。
朝廷如今离不开李林甫,这也是他在大朝觐后的宴会上亲自拉着太子和李林甫和解的缘故,而且他也不想朝廷里的势力失衡。
太子退让,他虽然敲打了李林甫一番,可是这朝中仍旧显得李林甫一家独大,他自然要再抬个人出来和李林甫分庭抗礼,只不过始终没有想好人选,如今身为外戚的杨国忠能做出那等幡然醒悟的姿态,却不失为人选。
“大兄能长进,也是多亏了沈郎,妾听大兄说,沈郎在大兄府上,可是时常督促他读史呢?”
杨玉环很是高兴自家这位族兄能得圣人看重,说到底她也是望着娘家不是全靠她在后宫独宠才得以兴盛,她明白自己终有年老色衰的那天,也许哪天圣人就不会再像眼下这般宠爱她,到时候她能依靠的反倒是这位族兄和娘家。
所以她是打心底里感激沈光,能让这位族兄有所长进的!
“读史好啊,可以知兴替,明制度。”
李隆基说话间已然起身,他虽然爱好文学,可是却从不会重用文学之士,因为他清楚诗词歌赋写得再好也未必能治理好国家,就好比他再喜欢李太白的诗文,最后不也赐金放还,让他滚去浪迹天下了。
跟在后面的陈玄礼不以为意,他不相信改个名字,便能改了本性,这杨国忠乃是不学无术之辈,难不成读几天书就能成才了!
“你这老货笑什么笑,还不许人家长进了。”
李隆基看到陈玄礼笑得鸡贼,忍不住笑骂道,他虽然夸奖杨国忠,可是心底里也没有太大的期望,只要杨国忠能一改往日那种市井匹夫的江湖气,看上去稳重老成便行了。
“陛下,臣是为杨御史高兴,可没有别的意思。”
陈玄礼连忙开口说道,他可不想被贵妃误会了,万一惹恼了贵妃,哪天在圣人枕边说自己几句坏话,那可就完犊子了。
“行了,走吧!”
李隆基挽着杨玉环的手上了去了各种装饰的马车,自夹道离开了大明宫,陈玄礼领着手下做了便装打扮的龙武军卫士跟了上去,圣人出宫的次数多了,他也慢慢麻木了,只要圣人开心就好。
……
杨府里面,杨国忠的心思已经不在书上了,今日乃是圣人和他约好来府上的日子,当然名义上是他请李大家来府上。
“沈郎,我今日请了李大家来府上,你们当好好亲近一番。”
放下手中书卷,杨国忠朝正自认真看书的沈光说道,最近这段时日,他可是被沈光逼着一起看书读史,他这辈子看得书都没有这些天加起来得多,说起来沈郎这读书的法子倒也是新鲜,只是叫他读史,另外能通读就行。
这也是让他能够忍受下来的缘故,毕竟史书还是比那些典籍有意思得多,用沈郎的话来说,就是史书起码言之有物,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哦,李大家要来,杨兄和李大家有旧?”
沈光放下手中汉书,看向杨国忠,装作诧异的样子。
“那是自然,不瞒沈郎,我和李大家那是关系莫逆,李大家时常来我府上玩耍。”
杨国忠开口说道,沈光也不拆穿他,虽说坊间都说李龟年出入王侯府邸,可是他却是清楚李龟年纵然有大家之名,可说到底还是以声色娱人,所谓和王侯为友,不过是坊间传闻罢了。
“若是旁人这般说,我必是不信的,不过杨兄的话,我倒是相信。”
“哦,沈郎何出此言?”
“杨兄虽然出身市井,可却是义气之辈,我是不会看错的。”
沈光就差拍打胸膛了,不过他这番话仍是叫杨国忠极为受用,因为他早年浪荡无行,为族人所轻,可是对待他那班狐朋狗友,确实做到了义气二字,就是他当县尉那会,也是为了照顾手下才穷困潦倒。
“还是沈郎懂我!”
杨国忠高兴道,这时候他真是恨不得斩鸡头烧黄纸和沈光结拜,这传出去谁还敢笑他杨国忠不学无术。
“主人,李大家来了。”
就在杨国忠想要开口时,却是传来了手下僮仆的禀报声,让他不得不改口道,“李大家来了,不如沈郎随我去迎一迎。”
“不瞒杨兄,我和李大家亦是知交,自该去迎一迎。”
“如此更好!”
沈光自是起身道,然后杨国忠也是连忙出了书房,两人往府前而去。
唐土万里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上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唐土万里最新章节!
“李兄,许久不见,小弟甚是想念。”
杨府侧门外,看着下了马车的李隆基,沈光待杨国忠装模作样地打过招呼后,却是快步上前,朝李隆基道,脸上表情之真挚,叫人挑不出半点毛病来。
“沈郎,为兄亦甚是想念你啊!”
李隆基很自然地便握住了沈光的手,拉着沈光进了杨国忠府邸,倒是叫杨国忠这个主人甚为尴尬。
杨玉环在边上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看了眼果然比往常稳重许多的族兄,缓缓跟在李隆基身后走了进去,到最后杨国忠只能和扮做随从的陈玄礼一起待在了后面。
直到了杨府大厅,李隆基方自想起自己眼下扮做的身份,连忙朝杨国忠道,“杨御史,许久不见,你倒是变化甚大。”言语间,一副两人很是熟悉的样子。
“不瞒李大家,这些日子某跟着沈郎读书,颇有所获。”
杨国忠接话道,然后方自以主人的身份招呼几人坐下来,杨府的僮仆女奴则是鱼贯而入,将早就准备好的众多吃食摆上,又有容貌姣好的侍女烹煮茶汤待客。
“沈郎,怎么住到杨御史府上了?”
“和李兄一样,为名声所累,这才躲到杨兄这儿了。”
沈光故作苦笑道,当然这里面三分真,七分假,他连五姓七望都不买账,吐蕃回纥这些藩国使者更是不放在心上了,只不过嫌烦倒是真的。
“沈郎洒脱,某不及也。”
李隆基想到自己扮做的李龟年,却是流连于王公贵族府邸,心中难免有些遗憾,只得口中这般说道。
“李兄说笑了,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李兄既为宫中乐师,自是难得自由。”
沈光的话让李隆基一愣,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倒是说得浅显直白,而且很有道理。
“沈郎说得在理。”
一番寒暄后,沈光拿了平时备下的曲谱和李隆基讨论起来,见到又有新曲,李隆基虽然见猎心喜,可是他出宫可不是真的来和沈光讨论音律的。
“沈郎,今日咱们难得空闲,不如上街逛逛。”
“我这些时日都躲在杨兄府上,正好有些烦闷。”
沈光自然不会拒绝李隆基的提议,说实话杨国忠府上他早待得有些腻了,要不是他打算在杨国忠身上下重注,他可不会一直留着不走。
陈玄礼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就知道圣人见了沈郎,不会老老实实地待在杨府,而沈郎又是个惹祸精,上回在平康坊里就把他吓得够呛,他是真怕上街以后,沈郎又拉着圣人在街上弹奏一曲,那乐子可就大了。
只是陈玄礼这个时候压根就没法阻止这事情的发生,当他看到杨国忠投来的目光时,他无奈地点了点头。
杨国忠这时候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虽然早就知道沈郎在圣人心里分量不一般,但是他真没想到这分量到了如此地步,在他府中玩耍不好吗,只要圣人开口,这长安城里三教九流,什么杂耍卖艺的他都能弄来府里。
“李兄,还请稍待,等我回去换个装扮。”
沈光自然不可能就这般和李隆基上街闲逛,要知道杨府四周可是有不少人盯着的,他若是这般大喇喇地出府,保准会有人跟过来,到时候要是有人认出李隆基的身份,那可就坏事了。
“沈郎但去便是。”
李隆基也知道沈光如今风头正盛,万一要是在大街上被人认出来,那就不必走了。
等到沈光离去,陈玄礼方自连忙开口道,“陛下,这街上人多口杂的……”
“休要啰嗦,咱们以前不也是经常上街闲逛耍乐子的!”
陈玄礼一时无语,心道那时候您可不是圣人,如今要是擦着碰着半点,倒霉的还不是我。
杨国忠在边上装死,反正陈玄礼是龙虎大将军,保护圣驾是他的事,“陛下,臣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换了往常,杨国忠肯定不愿意放弃这等能讨好圣人的机会,但是如今他从沈光那儿学了不少,知道自己以后要走什么路线,于是便主动道。
杨玉环看着这位族兄,满脸的惊讶,这可是和圣人增进感情的机会,怎么就这般放弃了。
李隆基倒是颇为欣慰地看着沉稳请辞的杨国忠,这才像是重臣该有的样子,口中道,“怎么国忠不愿随朕一起去耍乐子么?”
“陛下,臣还要读书,今日之事今日毕,臣已经蹉跎了二十年岁月,若是再不努力,又如何尽忠国事,为陛下分忧。”
陈玄礼目瞪口呆地看着杨国忠,这还是那个在宫中腆着脸皮,在圣人跟前扮丑逗乐的幸进之臣吗?
“国忠果然变了,那你便好好读书,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李隆基拍了拍杨国忠的肩膀,接着把他扶了起来,这也让他身边的杨玉环甚是高兴,她知道圣人以往都是看在她的情分上才抬举他这位族兄的,可是心底里却是看不上的,但是如今圣人是真把这位族兄当成了臣子。
……
“郎君,怎地将胡子都刮了。”
南霁云不解地看着将满口美须剃得光溜溜的沈光,忍不住开口问道,沈光住进杨府后,他和雷万春自是跟了过来担任护卫,这段时间在杨府也是过得十分惬意,连带着对杨国忠这位外人口中的佞臣颇为感观,只觉得这位杨国舅是个真性情的好汉。
“某要和朋友上街,不刮了这胡子,难免会被人认出来。”
沈光这话半真半假,大唐男子以蓄须为美,他自打到了大唐以后,也是蓄了胡须,只不过他还是习惯把胡须刮了那种清爽感觉,所以便索性借着这机会把胡子给刮了。
南霁云不由点了点头,自家郎君本就皮肤白皙,这把胡须刮了以后,看上去便像是弱冠少年,这上了街怕是谁都猜不到郎君的身份。
“南八,万春,咱们走,莫要让某那朋友久侯。”
沈光带上了南霁云和雷万春,虽说怀远坊外那场刺杀形同儿戏,可沈光并没有因此而轻慢,收了南霁云和雷万春后,他出门都会带上这两位猛将兄做保镖。
等到了前厅时,李隆基看着宛如翩翩少年的沈光,不由道,“沈郎这般模样,倒是不虞被人认出来了。”
杨玉环亦是多看了几眼,然后笑起来,“只怕咱们待会儿上了街,后面怕是要多出不少小娘子了。”
李隆基闻言亦是大笑起来,“玉娘所言甚是,只怕沈郎怕是又要被人捉婿了。”
沈光对于二人的调笑不以为意,大唐虽然风气开放,女子也甚是彪悍,但还真不至于走在大街上被人绑回家做了夫婿,再说他身边两位猛将兄可不是摆设。
唐土万里 第二百九十九章 出游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唐土万里最新章节!
开春后的长安城内烟火气息浓重了起来,从杨府后门混在采买的车队中离开,沈光一行出了崇仁坊后,自是往西市而去。
这时候各坊间的坊墙墙垣下多出了不少摊贩,卖着各色小吃,看着这等景象,李隆基满脸的不以为意,虽说这有违法度,不过他并不是那等对百姓十分严厉的帝皇,反倒是沿途买了几包小吃,和沈光边吃边聊。
南霁云和雷万春很是诧异自己郎君口中的朋友居然是个风流倜傥的高大老头,最难得是两人站在一起毫无不和谐之处。
“沈郎,觉得长安城如何?”
“万城之城。”
李隆基大笑了起来,这万城之城的说法他是知道的,汉时极西之地的大秦都城便曾号称万城之城,大食和大食以西的小国使节和胡商便是这么称呼长安城的。
“李兄何故发笑?”
“沈郎好像是在河中长大的,某听说那弗菻国是汉时极西之地大秦的后裔,大秦的都城便曾经号称是万城之城,不知道长安城比之他们的都城如何?”
“大秦的都城罗马,确实是极西之地首屈一指的大城,不过和长安城相比,那自是远远不及,这世上能称万城之城的,只有长安!”
沈光满脸认真地回答道,李隆基身后,陈玄礼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位沈郎总是能一本正经地拍马屁,还正好能挠到圣人的痒处,这便是本事了。
“沈郎不去做官,真是可惜了!”
“李兄,我这是肺腑之言,长安城百姓百万,这天下列国,又有谁能奉养如此巨城,我大唐盛世,远迈前汉。”
李隆基虽然知道沈光这话有些过了,可是架不住他爱听,再说他自己心里也觉得大唐如今实际控制的疆域确实超过了前汉,就是高宗皇帝那会儿虽然在河中一口气封了个十多个羁縻都督府,但是说到对西域的控制,肯定不及如今的安西大都护府。
突厥已经灭亡,只要把吐蕃驯服,他就能建立超越太宗和高宗的功业,想到这儿,年纪老迈的李隆基又意气风发了起来,“沈郎所言极是,当今圣人励精图治,我大唐国力确实远胜前汉。”
沈光见李隆基自己吹自己,差点没绷住笑出来,不过这位圣人倒是没说错,开元末天宝初的大唐国力确实趋于鼎盛,只不过再过八年就要被您老人家自己给玩脱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