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医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雪儿格格
“卫国公这是何意,来了我的医馆诊治,怎么伤我的人”
杨广琛脸色变幻不定,不知想些什么,看向病床上的杨伟俊,咬了咬牙,这才说道
“宁王世子刚刚回京,没想到就搞了这些东西,看来在乡野养病很有心得,这就是久病成医吗”
朱筠墨笑了。
“没想到,卫国公也知晓本世子在乡野养病多年,没办法父亲远在大同,京城无人照拂,因此被奸人下药害得以为恶疾缠身,搞得京城人尽皆知,处处嫌弃,真就是乡野大夫救了我的性命。
好在这次赈灾有功,皇伯伯下令让本世子回京,宁王府也不是我能住的地方,好在皇伯伯再度垂怜,赐了府邸,我自然是不能坐吃山空,要做点儿营生,怎么这也不合卫国公的心”
虽然朱筠墨在笑,周恒却感到了朱筠墨的悲凉。
小小年纪,母亲早逝,父亲远在大同,为了更好的保护他,故意疏离,只是这杨广琛是他外祖,怎么一点儿不照拂
周恒抬手拍拍朱筠墨的后背,站在他身侧,看向杨广琛。
杨广琛此时没在说话,周恒想总不能如此僵着吧,走廊很冷,如若冻一会儿还真不好说。
“先将病患送重症监护室,卫国公这边请,如若想知晓什么,我可以给你解释,至于我们的能力,我想清平县鼠疫你也听闻过,这次鼠疫的救治,就是我们回春堂的人处置的。
而且伤科,是我们最擅长的一科,即便信不过我们,张辅龄大人您信得过吧,他的护卫长胸口中剑,御医救治多日无法取出,奄奄一息,这才送到清平县回春堂救治,这次张护卫长伤愈,也跟随我们回京了。”
周恒记得庞霄曾经说过,张辅龄当年查案被奸臣诬陷,就是杨广琛出面护了他的周全。
按理说这个杨广琛是个刚正不阿之人,只是不知与朱筠墨之间有什么解不开的问题。
杨广琛听了这番话似乎也没了刚刚的怒气,将手背过去,就在这时,平车上的杨伟俊哼唧了一声。
“嗯这这是哪儿”
第二百一十五章:有娘生没娘养
听到这个声音,所有人转头看向杨伟俊。
杨广琛整个人懵了,赶紧拔开眼前的人,冲到平车前。
“俊儿你你没事儿”
杨伟俊艰难地将目光聚集,落在卫国公杨广琛的身上,唇角勾起。
“祖父勿念我没事”
周恒伸手触及杨伟俊的额头,这古人不知是因为没有用过药的缘故,还是一般生病都是硬抗,无论是手术还是治疗,一个个效果出奇的好。
刚才给杨伟俊用乙醚,是下下策之选,没想到麻醉的效果还挺好,醒了也没有什么不适。
不过摸着额头的温度稍微有些高,这走廊还是有些冷,毕竟下面大敞四开,这室内温度都降低了很多。
周恒脸上还是很严肃,朝着张安康说道
“走,推人病患进重症监护室,抓紧换液体,瓶子快空了。”
张安康和小六子上前,推着车子超重症监护室走去,这次杨广琛没说啥,身侧带来的人也没有阻拦。
周恒瞥了他一眼,这老头只是护犊子,再者对回春堂不了解,所以才炸毛,不过看着他和朱筠墨的样子,还是要单独谈一下比较好。
“卫国公,如若想了解手术的详情,要不上三楼办公室一坐,这里有专门的人员护理,房间内其他人是不可以进入的。”
杨广琛此刻担忧的心稍稍放下,瞥了一眼朱筠墨,没说话倔强地转身朝楼上走。
周恒看了一眼朱筠墨,还好这货没有上来倔劲儿,笑着缓缓抬步上楼。
周恒回身看了一眼屈子平,后者一眼就明白了周恒的意思,朝着世子府和国公府的人一施礼。
“各位要不跟着小的去楼下等,估计卫国公要和世子聊聊,各位请下去喝杯茶吧。”
这些人开始没动,那个地上的小头头首先爬起来,屈子平给他掸掸身上的尘土,朝其温和地笑笑。
“走吧。”
他们一动,所有人都动了,这二楼本就是手术的场所,他们想要看啥也看不到,人家这意思太明显,三楼要谈点儿事儿,你们回避。
除了庞霄和一个杨广琛的随从,所有人一个个都下了楼。
周恒快步上楼,杨广琛已经站在三楼的中央,周恒上来辨别了一下方向,回身问道
“世子,办公室在哪儿”
朱筠墨白了周恒一眼,这人太懒,每次来都是走马观花,楼上几乎没过来过,都是刘秀儿他们收拾的。
“走廊东侧,南面第一间就是办公室。”
杨广琛不用客套,自己径直走了过去,周恒和朱筠墨也跟在后面,周恒偷偷瞥了一眼朱筠墨,虽然看似他脸上带着笑意,可这笑意让人觉得非常凄惨,似乎想要故意掩盖自己的伤心。
周恒抿紧唇,看来卫国公府在朱筠墨儿时并没有给予照付,似乎还参与了什么,不然朱筠墨不至于如此。
脑中想着,三人已经来到办公室。
周恒还是很尽责,找到一张内脏的图谱,给杨广琛讲解了一番。
“情况就是如此,杨伟俊如若不及时手术,别说是耽搁一会儿,怕是一盏茶的时间都等不了,外面看不出他出血多少,可他腹腔内全都是血和肠道的渗出液,当然还有粪便,如若不及时处置要么十日内死于高热,要么活不过一个时辰前。”
周恒顿了顿,接着说道
“卫国公对张辅龄大人比较熟悉,您可以问问张大人,他对我们回春堂和周某应该有所了解。”
杨广琛半晌没说话,手指轻轻敲着桌子,看向周恒。
其实他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印象不坏,最起码能在自己面前硬气地说出这些,绝不是一般人。
其实刚刚介绍的时候,他已经想起来,似乎张辅龄上次就说过,在清平县找了一个神医,活死人肉白骨。
加上赈灾的万民书,他也有幸在御书房扫了几眼,对赈灾的过程也有所了解,现在回想一下,那个医馆叫什么,这个是真的记不着了,可这个周大夫,怎么跟朱筠墨混在一起
他上下看看周恒,没了刚刚的怨气。
“何时可以回去”
周恒抬眼盯着杨广琛的眼睛,一点儿也没有惧怕,淡然地说道
“今日是最为危险的,过了十二个时辰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因为不能就餐,所以要暂时靠输液维持体力,此刻如若吃了东西,肠道就白缝了,有可能出现渗出和感染,等到八日拆线后可以出院。”
杨广琛点点头,眯起眼睛看向周恒。
“我不管你是不是名医,人救活了老夫自会感谢,如若救不活,这回春堂也不用开了。”
其实这就是句气话,刚才还那样信誓旦旦的,周恒很理解,他只是需要给自己一个台阶,周恒笑着点头刚要说话,朱筠墨不干了。
“回春堂不用开了这回春堂也有我的股份,这房子也是我母妃留下的,怎么卫国公还要对母妃的嫁妆出手,如若想要要回去直说,我可以给你折现。”
周恒回身,看向朱筠墨。
这货如此一番话简直是字字扎心,明显挑事儿的。
果然,杨广琛瞬间站起身,冲到朱筠墨面前,抬手高高举起,朱筠墨连眨眼都没眨眼,笑呵呵地抬头看向杨广琛。
“卫国公想好,这巴掌是否真得落下来,虽然不受宠可我也是宁王世子,不再是那个没娘养的小子,按照爵位我不及您尊贵,不过殴打世子可是真真地不好听啊,您说是不是”
杨广琛举着手掌,哆嗦了半天,还是将手臂放下,他看着朱筠墨半晌,摇摇头。
“老夫知道,你还在记恨当初没有护着你,而是护着孝昶了,那朱孝昶也是你兄长的子嗣,在我眼中是一样的分量。”
朱筠墨抬手,制止了杨广琛的话。
“错了,并非因为您护着朱孝昶,他当不当世子,是否有学识,这和我都没什么关系,当时那么多人指责我,说我欺负朱孝昶,虽然人证都在,就不能听我说一句,直接盖棺定论
临了,送了我有娘生没娘养六个字,哈哈哈我就是有娘生没娘养,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还因为生我,母妃才亡故,可这是我的错吗”
杨广琛沉默了,周恒抬手拍拍朱筠墨的后背。
“世子不要激动,一切都过去了,你如今是世子,开门立府,也得到了陛下的赏识,无需再想这些。”
朱筠墨叹息一声,朝周恒点点头。
“周恒说得对,一切都过去了,卫国公可以留人照顾你的孙子,您还是请回吧,回春堂不会因为私人恩怨对你孙子如何,这里是救人性命的地方,对了记着去柜上将手术费用交一下,还有打人的补偿,多少您看着给。”
杨广琛一甩袖子,转身出了办公室,下楼就着人留下照顾杨伟俊,命随从去柜上交了费用,这才坐上马车。
等了片刻那随从快步回来,在马车下回禀道
“老爷,费用交了,说是住院押金共计二百两银子,出院的时候多退少补,之后会将详单给咱,至于赔偿人家那两个人没要。”
杨广琛一怔,“二百两,怎地如此贵”
那随从一时间答不出来,口中就一个这字半天也没有下文,杨广琛一挥袖子。
“算了,救命就行,那照顾之人可是妥帖的”
“老爷放心,人是孙少爷用惯的,了解孙少爷的脾气秉性。”
杨广琛顿了顿,眯起眼睛看向车门外的方向,悠悠地说道
“不用回府,直接去大理寺。”
第二百一十六章:眼见为实
张辅龄将刘仁礼着人送来的卷宗放下,眉头紧锁。
看来无论是哪个县郡,只要沾上赈灾两个字,或多或少都能抓到两个贪官。
这储欢频玩儿的更是隐秘,将所有的银子都正常拨付,不过等待下面人的孝敬,如此一来得了银子,还得了美名。
如若不是那个小贼,这事儿真的难以发现。
现在,就等着北平府递上来卷宗了,不知道北平府的人,对此有何看法,张辅龄将所有的卷宗装在一个隐秘的柜子里面,上了锁刚刚站起身。
一个属下快步跑进来,给张辅龄见礼后,禀报道
“张少卿,卫国公来了。”
张辅龄一怔,赶紧起身。
“哦,卫国公来了大理寺”
那人点头,“此刻估计已经进来了。”
张辅龄没敢耽搁,赶紧朝外走,一般有事儿,都是卫国公差人过来,知会一声,张辅龄再去国公府。
如此急匆匆的来大理寺找人,还是第一次,难道出什么事儿了。
一股不祥的预感,让张辅龄有些担忧。
刚走到门前,打开门帘,就见到杨广琛已经急匆匆走到面前。
杨广琛朝身后一摆手,张辅龄那个同僚也赶紧出去,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张辅龄办公的房内。
张辅龄赶紧给杨广琛见礼,这位老人,虽然偶尔有莽撞和不讲理的时候,不过绝对的一身正气,不然当年也不会力保他。
“下官见过卫国公。”
杨广琛一挥袖子,大喇喇坐下,示意张辅龄也赶紧过去。
张辅龄也没有客气,赶紧走到近前,刚落座杨广琛就一脸疑惑地问道
“老夫向你打听个人,回春堂的周姓大夫你可知晓”
张辅龄一怔,没想到杨广琛急匆匆来就是为了问这个,微微眯眼,难道他家中有人患了急症
想到这张辅龄赶紧说道
“不只是认得,还对这个周恒颇为了解,上次去清平县回乡祭祖,遇到他们赈灾,当时他被百姓称为神医,之后回京途中,张万询被砍伤三十二刀,尤其是胸口的一剑,剑尖断在里面,数名御医尝试都无法取出。
苏将军建议我将人送至清平县,这才活了性命,此刻张万询就在外面当值,如若卫国公感兴趣,下官可以叫人进来一观。”
杨广琛想了想,微微点头,张辅龄没有说啥,起身让人去叫张万询。
还未坐定,杨广琛又凑近,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你的意思是,这个周大夫比御医的手段还要高明”
张辅龄神色瞬间严肃了几分,想了想认真说道
“下官不知道卫国公遇到何事,不过单外伤一科,在京城或者说整个大梁国,我所知晓的大夫里面,他是无人能及的。至于御医,我这里正有一道折子要上奏,只是还未找到合适的时机。”
说着张辅龄起身,拿来一道折子递给杨广琛,老头没有客气,打开看了一遍,看到最后,杨广琛的眼睛瞪大了许多。
那份震惊,让他久久无法平复。
张辅龄的话他信,这奏折中提到的那位辽北的霍将军,曾经也是他的好友,当年重伤而归的事儿,自是知晓,此刻结合这份奏疏,细细品味似乎果真如此。
杨广琛缓了好久,这才将折子合上递给张辅龄,脸上尽是挫败的神色,就在此时门口传来通禀声。
“张少卿,张护卫长到了。”
张辅龄抬眼看看杨广琛,杨广琛赶紧招手。
“叫进来。”
张万询快步进来,见到张辅龄身侧的杨广琛,这货赶紧跪倒,中规中矩地见礼。
“属下拜见卫国公,拜见张大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