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海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楚潆
“启禀陛下,本次会试有蹊跷!主考官詹士府昆毓所出的《会试策问》三题,出题太偏,仅仅只有两名举子写得出正确答案。现有几百举子联名上书,告昆詹士泄题。那两名写出正确答案的举子,则涉嫌贿赂考官!”
乡试、会试、殿试,是一介布衣书生,通往统治者殿堂唯一的道路。虽然最后皇上钦点,殿试及第之人寥寥无几,但百姓向来不患寡而患不公。会试舞弊,不仅仅是当年考生的事,更是关系社会公平的大事。
昆毓忙上前辩道:“微臣冤枉啊!那两名举子,虽说考前是到微臣府上拜访,但微臣并未泄露考题。而且……这两名举子进京后一直行事高调,出入多位大人府邸,并非微臣一人啊!”
沈安出列向皇上拱手道:“那两名举子,确实也到过微臣府上,因为他们曾经听过我讲学,也算得上是师生。可微臣并不知道本次会试考题,自然无从泄露。从他们的口中倒是听出,他们与昆詹士是同乡,关系熟得很!”
果然,皇帝一听便怒了:“锦衣卫何在将昆毓和两名嫌疑举子拿下,给朕好好审一审!”
侯正雄得了令,当场就把昆毓给绑了,又派锦衣卫到客栈里直接将那两位举子绑入了大牢。
午膳时,沈从曦悄悄对皇上说:“陛下,这两位举子中,其中一位叫唐宁,他的文采书画在天朝都小有名气。虽然出身商户,倒是有一身傲骨。”
“既是有才之人,他不好好谋取功名,又怎会卷入如此不堪的舞弊案”皇上不解的问。
沈从曦摇摇头道:“这臣就不知了。他的那个同党,倒像是个纨绔,中间或有误会,唐宁被连累的也未尝可知。”
皇上冷哼了一声:“哼!物以类聚,近墨者黑。若他同党舞弊,他必也脱不了干系。朕最恨就是此等弄虚作假之人!”
沈从曦突然起身,给皇上行了个大礼道:“臣虽不识那两位举子,却深知,君之一言,彼之一世的道理。锦衣卫是何等手段,您会不知道吗屈打成招,应该也不是您想要的结果。皇上,请三思啊!”
皇上愣了一下,叹了口气道:“朕知道了。”
可怜昆毓、唐宁、徐景三个细皮嫩肉的读书人,进了锦衣卫的大牢,哪里还有不招的很快,三人按了手印的口供,就交到了皇帝的案上。
皇帝看了一眼,三人口供一致,对行贿舞弊一事供认不讳。这不是屈打成招又是什么皇帝将口供折起来,说到:“会试舞弊,不禁是读书人斯文扫地,更关系到朝廷信誉,此时本归礼部,温存志,朕命你再审,朕要的是真相!”
温存志便带人去了锦衣卫大牢。又折腾了几日之后,礼部送来了新的供词。
这次,与锦衣卫的有所不同,三人都不约而同翻了供,但却各执一词,真伪难辨。
皇上真是头疼了。聚集在京城的举子有几千人,天天集会演讲,痛诉朝廷无信不公。而这边抓了三个人,几天过去了,就得了这几张似是而非的口供。
这怎么能拿出去对民众交代
第283章 午门御审
拿着锦衣卫和礼部两份口供,皇上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个名堂来。都说文人的肠子弯弯绕,一点不假。
皇上索性把那一叠口供拍在案上,问道:“沈同知何在”
“臣在。”沈从曦出列道。
“朕命你再审此案。”皇上用手指敲了敲案上的口供道:“朕就不信,在天朝要个真相这么难!”
沈从曦领了旨,不敢耽搁,直奔锦衣卫大牢。
大殿外,孙彦晞快步过去拦住了他,孙彦晞笑问道:“沈大人,你这可是要去审人”
“是啊!皇帝大殿下旨,你不也在”沈从曦有点奇怪,孙彦晞怎么会这样问。
“你打算……还在锦衣卫的牢里审”孙彦晞追问到。
沈从曦这才听出了孙彦晞的弦外之音:只要还在锦衣卫大牢里,那三人就逃不脱最初两份口供的影响。不敢说啊,害了锦衣卫,自己还有命在
孙彦晞果真是老手,皇上这次没点他,恐怕是想给沈从曦立功的机会。他感激的朝孙彦晞拱拱手,转身就回武英殿,去找皇帝请旨去了。
第二天,沈从曦奉旨将三位嫌犯全都提到刑部大牢,重新审理。
果然,在刑部大牢,三人又变了口供。沈从曦这回没有急着将口供上交,而是时隔几日,突然深夜提审。
三个人都睡得迷迷糊糊,一下子牢房里火把照得人都快被烤熟了,这次三人的口供与上次相差无几。沈从曦这才让他们在口供上按了手印。
这样,皇上拿到了第三份口供。皇上看着供词笑了,哎呀,审文人的案子还真不容易,因为他们要面子,总是遮遮掩掩,欲盖弥彰。不过,皇上要的可不只是一句真话,皇上要的是天朝的民心。
“传朕旨意,三日后,在午门,朕要亲自审问。沈同知、温存志、侯正雄你等三人一同陪审。”
一时间,午门御审会试舞弊案,成了全京城最轰动的消息。
一是会试舞弊案已经发酵多日,传得什么版本都有,说书的都忙不过来,大家也想知道个是非曲直。二是审案的地点午门,那可是砍头的地方,在铡刀旁边审案,你说刺激不刺激最重要的是,这可是御审,皇帝亲自审案耶!能见回皇帝,还不吹牛都能吹上半辈子
御审当日,午门前面挤满了嗑着瓜子看热闹的百姓。小板凳没带不是忘了,是人太多,根本连板凳都放不下。可把金吾卫、锦衣卫的眼睛都盯花了。
沈从曦当众验明三人身份,说道:“今日你等三人,生死只在一念之间。皇上圣明,公开重审,必不叫你们一人含冤。皇上要的不过是一个真相。”
徐景、唐宁万万没有想到,此次进京赶考,最希望就是殿试上见皇帝,没想到,竟会在如此境地下见到皇上,明明是场无妄之灾,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两人只能一个劲的磕头。
等他们停下来,皇帝才开口问道:“午门就在眼前,你们没有什么要说的”
徐景说了真话:“去年我与唐宁进京备考,仰慕昆詹士才学,我二人便私下里送了银钱到昆大人府上求学。彼时昆大人还不是主考官,我们并不算贿赂考官啊。”
“昆大人给我二人解了一些策论命题,我们也没想到,他做考官后,会将其中的三题做为本次会试的考题。我二人曾得过昆大人指点,答起题来自然轻车熟路。”唐宁也说道。
沈从曦说得不错,唐宁是最冤的,他是个性情豪爽之人,商贾之家,在天朝没地位,这才一心求取功名。以他的才学,不说金榜状元,探花总是要拿一个的。
如今受此事所类,一生与仕途无缘。
昆毓此时已是泪流满面:“皇上,微臣对不起您的重托!我收学生本是弘扬学道,却没想到自己一时疏忽,把旧题拿来做了考题,这才酿成今日大祸啊!”
此番说辞,与沈从曦问到的口供一致,皇帝点头,却对着站在旁边陪审的两位大人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侯正雄、温存志,你二人言事不察,朕判你们赎杖。你等可有异议”
侯正雄和温存志赶紧跪下谢恩:花钱买杖刑,这样的好事还怎敢有异议!
皇上看着昆毓道:“昆毓,你玉毁椟中,因你的失职,导致民怨沸反,朝廷信誉有损,朕判你革职为民。可有异议”
昆毓羞愧难当,痛哭流涕。保下一条命,当不当官有什么要紧不过,文人最讲的是面子,昆毓归隐后,过了一年半载,也郁郁而终。这是后话。
“至于你们二人,行为不检、还妄图隐瞒真相,朕判你们赎徒,同时革去举人身份,但朕许你们,子孙入仕不受影响。”皇帝最后对徐景、唐宁说道。
围观群众手上瓜子一扔,都鼓起掌来。
他们只要看见当大官的被罚,小百姓又没送命,就觉得是天大的好事。不错,真是个好皇帝!
围观的人群里,不乏他们的同场的举子,看到皇上各打五十大板,倒也无话可说。毕竟皇上当众亲自审问,也没有徇私包庇主考官,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一场会试舞弊案,最终被皇上在午门解决了。
海棠笑道:“我家陛下,今日还做了回青天大老爷。这个昆毓,本就是个没立场的糊涂人,书都读到肚子里去了。这次阴差阳错,无端端弄出一场民怨,也不算冤枉他。”
“不错,罚的主要是他,侯正雄与温存志,不过是给百姓一个看头。也算让他二人花点钱,买个教训。”谢睿樘也笑道。
海棠靠在谢睿樘的怀里,谢睿樘摸着她渐渐凸起的肚子,突然正色说道:“这次再生个小子,下次我们生个姑娘。”
海棠不由得好笑:“这个可不由我挑!”她想起怀太子时,还是唐誉为他诊出是个男孩,便又问道:“唐门主和你联系了吗”
谢睿樘点点头。唐誉当初进宫做太医,本就是想太子在宫里多个耳目帮手,现在功成身退,回唐门接任门主去了。
前不久,他还来过一封信,说已将唐门各地的联络点,与相近的复生堂做了合并。人口密集地区的复生堂,还增开了复生医馆,招收医士,医药合营。
“谁又能料到,以毒暗器杀人的唐门,现在成了济世救人的医门。这还多亏了你,想出天朝处处开复生堂的主意。”
谢睿樘从背后搂住海棠,两人一起看出窗外:从冷宫里移过来的那棵白海棠,已经长出来新叶子。
明年,应该可以踹一脚就下花瓣雨了……
第284章 魑魅魍魉
皇帝午门御审,案子真相大白,嗑瓜子百姓看了热闹,皇上得了好名声,本应是皆大欢喜。可言官不干了,他们要弹劾皇上。
大殿上,许王妃的哥哥许昊仁上前道“微臣要弹劾皇上,皇上擅自干涉司法,扰乱司法办案程序,且判案随意,难以服众!若今后都如此断案,那三司要来何用”
皇帝默默做了六个深呼吸皇后说过,每到想生气的时候,就做六个深呼吸,然后气就消了。试过几次,很有效。
于是就见皇帝笑道“许爱卿说得对,朕是不应该干涉司法,随意判案。不知许爱卿,是根据天朝历法哪一条弹劾的朕你指出来,也让朕好好学习学习。”
具体哪一条,许昊仁倒是没想过,确实也没有哪一条说皇上本人不能直接御审啊。许昊仁吱唔了一下,只好退了回去。
这件事在大殿上,虽然不了了之,但皇帝却起了重修法典的心。天朝的历法,还是太祖太皇时期编定的,用了这若干年,早就应该修修补补了。
皇上退了朝,便想往武英殿走。谁知心里想着重修法典的事,脚却走到了文华殿。皇上远远看见太子散学走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两个大内侍,两个小内侍。
其中一个内侍好像正在唧唧咕咕跟太子说着什么,太子脸色有些不好看。
常喜刚要上前叫住他们,皇上却制止了他。凌雪赶紧示意后面的侍卫脚步放轻点。皇上正想悄悄跟上去,听听他们说了什么。只见一团火红的身影,从文华殿里飞出来。
“纯熙参见皇上!”丹阳公主在这里看见皇上,真是又惊又喜。她顺着皇上往后看,果然看到了凌侍卫。
凌雪身穿一件银色软甲,脚蹬一双玄色鹿皮软靴,一只手扶在身侧的雁翎刀上,风流倜傥、英姿飒爽,更比当年常山赵子龙还俊三分!
谢纯熙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皇上娇笑道“皇上,纯熙想让凌侍卫教纯熙骑马,就在宫里的演武场。”
丹阳郡主这几嗓子,前面的太子也听到了,他回过头来,看到皇上一群人,也赶紧过来跟父皇请安。太子笑着对丹阳郡主说“孤正要去演武场,纯熙妹妹就跟着孤一起去吧那里我有教骑马的师傅。”
“那些人教得不好,我不要他们教。”纯熙摇着皇上的手说“我只要凌侍卫教我。”
皇上笑着点点头,回头对凌雪说道“凌雪,你就到演武场走一趟,看着点郡主,别让她摔着了,也别教人胡乱指使了她。”
凌雪正觉得皇上这话有些奇怪,忽然看见皇上扫了太子身后的内侍一眼,凌雪会意,便出列跟着郡主和太子,朝演武场走去。
纯熙真是满心欢喜,觉得这学真没白上。进宫上了几个月的学堂,她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凌侍卫呢。
凌雪一个二十三岁的大小伙子,本来就不太在意娶妻生子这件事,又怎会将一个五岁小姑娘的迷恋放在心上不过,被人这么掏心掏肺的喜欢着,心里总会有那么些高兴。所以,他待纯熙,也渐渐与旁人有了些不同。
傍晚,凌雪陪着太子回了玄天宫后,他在皇上的书房里悄悄见了皇上。
“禀陛下,跟在太子身边的大内侍,是常乐和常善。今天与太子说嘴的,便是常善。他说……”
“说什么”
“他说,皇后娘娘要是生出个弟弟,长大就会与太子抢皇位……”
皇上将手上的书拍在桌子上,他深吸一口气又问“他这么混说,常乐也不阻止”
“我也觉得奇怪,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常乐好像有什么把柄被常善抓住了,才不敢过问常善的事。常善挑拨太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你给朕查,常乐有到底何事,犯在常善手里,让他掣肘!”皇上咬着牙说。他没有想到,自己一天到晚整顿朝纲,偏偏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生出这等魑魅魍魉来。
过了两日,凌雪来回。
原来,常乐宫外还有个亲哥哥,为了不去服兵役,私下里花钱赎役。这借来赎役的五十两银子,对他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于是他哥哥就托人,找到常乐要银子。
常乐一时心急犯了糊涂,偷了宫里的几件银器,拿去给哥哥换银子还钱,谁知却被常善撞见了。常善拿了常乐的把柄,俨然成了太子身边的掌事大内侍,趁着太子年纪小,经常教太子使些滑头什么的,逗太子高兴。
常乐看了亦不敢言。
皇帝、皇后面面相觑,不知道小小的太子身边,竟已经有了这样阴险狡诈之人,假以时日,岂不是更胜曹保立
海棠后悔的说“是我平日里疏忽了,以为太子还小,暂时不会出现这种谗言惑主之事。想等他再大点常善决不能饶,常乐也不能留了。太子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要理一遍!”
谢睿樘点点头,把在一旁暗暗出了一声冷汗的常喜叫过来,说到“常喜,这是你司礼监提督内侍臣的事,细究下来,你也算是失职。朕就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既不能吓着太子,又要让其他内侍引以为鉴。”
常喜连忙跪下磕头谢恩。
常喜先把常善调到司礼监,小太子一看,是父皇要人,他也没法阻拦不是再说补进来一个识字会念书的常德,还有一个会功夫的常威,小太子有人陪着玩了,哪里还记得常善就连常乐什么时候调走的,他也没留意。
常善没得善终,常乐跟了皇上那么多年,皇上也不忍心重罚他,便将他调到宝钞司,负责粗细草纸,伺候皇上更衣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