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陆曦儿把头靠在惠娘怀里,困顿不堪地道:娘,我不想吃。

    不行,怎么也要吃一些人是铁饭是钢,肚子里没东西病怎么能好?等你病好了,让沈溪哥哥陪你玩来,娘喂你。

    沈溪看着面前惠娘慈眉善目谆谆善诱的模样,心里感慨,惠娘可真是个贤惠的好女人,只可惜早早没了丈夫,年纪轻轻便守寡。

    :谢谢昨天到今天老衲失羞梦也许在飞定风波0328潜水老虎神的唯一行者巨火爱九儿13飞翼武者跑跑0000还能不能玩耍我错了因为帅轻微月我闲看看庄生晓梦8天下纵横有我魔女麾下飞翼武者大大的打赏!

    明天是周一啦,天子预定下凌晨的推荐票!另外,本书快下新书榜了,请大家抓紧时间收藏!谢谢啦!




第四十四章 女神医
    九月底,疯狂肆虐的瘟疫逐渐缓和下来。

    岭南及闽浙地方都有瘟疫爆发,死伤甚重。朝廷大为震惊,就连弘治皇帝都被惊动,传命以南京国子监祭酒谢铎考察闽浙及岭南疫情上报。

    谢铎走访闽浙及岭南十余城,到十月修书与京师的弘治帝。

    疫情从初夏于广东东北沿海爆发,至十月共生四次,各地染病身亡者十之四五,唯有汀州府一地,传有种痘之法,所病之人不多,瘟疫绕汀州府北上,于十月当下已至江水沿岸,南京周边染病者不在少数

    朝廷这才知道这次瘟疫的具体状况。

    弘治帝命户部选部属及府州县正佐有风力者赈灾,同时到汀州府探访具体种痘之细节。

    宁化县境内,这轮瘟疫基本过去。

    有官府出头,加上本地人最先种痘,瘟疫在宁化县境内持续的时间仅有两个月。到十月中旬的时候,宁化县城内之前染病的人,要么已经亡故,要么痊愈,虽然不少人脸上留下痘疤,但好歹留下了条命。

    虽然宁化县的瘟疫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仍旧有周边府县的士绅来到宁化,专程到惠娘的药铺种痘。

    这些外地来的人,非富则贵,听说宁化县城出了个女神医,这些人不辞辛苦,拖家带口,前来求医。

    要知道这年头瘟疫可不是说着玩的,哪怕是皇亲国戚染上瘟疫,一样没辙。想想后世满清皇帝玄烨就是个大麻子,就知道能够避免染上天花是多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本来惠娘并不想接待这些人,因为官府明令不许城内居民与外界接触,但到底她还是慈悲心肠,为这些来的达官显贵及其家人种痘。

    这段时间虽然药铺接待的人不多,但赚的银子可一点儿都不少。

    这些人来的时候都带了厚礼,给足了酬劳,出手的大红封里非金则银。

    直到十月底,连汀州府周边府县也学会了种痘之法,前来宁化县城种痘的人才逐渐减少,到十一月便彻底消失不见。

    或者别处还都忌惮瘟疫,可在宁化县,十月中旬百姓的生活就恢复了正常,每天都有人来给惠娘送礼,感谢她拯救了全城百姓。

    惠娘抵不过大家伙儿的热情,那些贵重的礼物虽然退了回去,但一些不值钱的象征性东西则留下,表示领情了。

    十月二十九,县衙送来妙手回春的匾额,由县令韩协亲自带人送来,三班衙役跟着,一路上敲锣打鼓。

    宁化县能避过这场灾劫,惠娘可说是居功至伟,百姓自发地跟着官府的人,一起簇拥着来送匾额。

    惠娘很高兴,三个月前她还因为争产的事被人戳脊梁骨,现在受到满城人尊敬,终于感觉抬起头来了,百感交集之下,脸上挂满了幸福的泪水。

    韩县令亲自把匾额送到药铺门口,让衙役挂上门楣,此时韩协脸上也满是春风得意。

    因为南京国子监祭酒谢铎在上书朝廷的奏本里提到了汀州府地方官员赈灾得力的功绩,甚至还提了韩协一笔,按照谢铎的来信说,朝廷很快就会派人来学习防治瘟疫的经验。

    可是,自从瘟疫爆发,韩县令就躲在衙门的内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连外面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甚清楚,朝廷来人他可没办法应付。

    陆孙氏,你看这阖城的百姓都感念你的恩德,本官甚为感怀,为我宁化出了你这样一位女神医而自豪。

    韩协嘴上说着这些话,但其实是为之后接待朝廷钦差之事做铺垫。

    现在整个汀州府的人都知道,第四轮最大瘟疫爆发时能绕过汀州府,完全是因为宁化县有个女神医的缘故。

    朝廷钦差一来,必然会到宁化探访,届时只要惠娘能把韩协的名字提上一提,那韩协升官肯定有望。

    惠娘有些受宠若惊。

    之前争产的案子,要不是沈溪背地里帮忙,韩县令可不会帮她分毫。但惠娘并不知道这些,她只知道是官府判她胜了官司,因此由始至终都盛情招待,韩协离开时惠娘送到了街口才回铺子。

    等官府的人走了,外面的百姓仍旧没有散。很多人给惠娘下跪,对她的救人善举表示感谢。

    人情冷暖心自知啊。

    沈溪立在药铺门口,看着惠娘上去扶那些乡亲,不由感慨地摇了摇头。

    同样是这些人,曾经对孙惠娘冷嘲热讽,就连惠娘把种痘的事说出来,这些人还当她是害人。

    人言可畏,惠娘最初在给人种痘的时候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要不是韩县令怕死,可能当初有人告官的时候就把惠娘给下狱了。

    到百姓散去,惠娘一脸欣慰地回来,沈溪抬头看着她,道:姨,这些人都是白眼狼,不值得你这样对他们。

    惠娘带着几分怜爱地摸了摸沈溪的头,笑了笑,却是什么怨言都没有。

    沈溪再次摇头,惠娘是个美丽善良温柔贤惠的女人,知书达礼以德报怨,现在乡亲们感念她的好,对以往的恩怨也就一笑了之,根本没想过报复又或者是索取。

    沈溪只恨自己晚来了几年,没有早点儿遇到惠娘这样好的女人,不然将她迎娶回来倒也是贤妻良母,只可惜如今惠娘心中只有她亡故的丈夫。

    沈溪现在能做的,就是利用他脑海中的知识,帮助惠娘母女,让她们生活过得好一些。

    官府送来牌匾,还送来一笔丰厚的慰问金。

    惠娘当晚请沈家人吃饭。

    沈明钧在王家没有回来,能过来的也就周氏以及沈溪和林黛两个小的,两家人聚在一块,热热闹闹。

    惠娘和周氏一起下厨,三个小家伙则在屋子里玩。曦儿原本还还有些病怏怏的,这会儿却跟没事人一样,不时发出银铃般的悦耳笑声。

    沈溪心理年龄毕竟快三十了,他跟两个小丫头在一起,更多的是慈父宠爱女儿的心理,要说有多投入不可能。比如现在他便寻了个空,趴在厨房的门框上看里面正在锅台边忙碌的两个女人。

    这会儿周氏正在烧火,惠娘把滤过的米放入蒸笼后,手头终于空闲下来。她在灶台边的木盆里净过手,从怀里掏出个荷包,然后塞到周氏手里。

    妹妹这是作何?

    周氏不明所以,打开荷包一看,除了银锭还有几片金箔制成的金叶子。

    沈溪知道,明朝中期市面上黄金并没有作为货币进行流通,惠娘给周氏的金叶子是那些外地的士绅前来种痘时赠送的红包。

    惠娘神色很坚决:姐姐一家帮妹妹太多,要不是小郎为我种痘,可能妹妹这条命都丢了。现在反倒让乡亲们抬爱,这些日子姐姐和小郎也在药铺里上下打点,我还怕姐姐嫌妹妹寒碜,请姐姐收下我才心安。

    周氏起初怎么都不肯收,到最后到底拧不过虽然惠娘看起来文弱,但在原则问题上非常坚持,周氏只好把谢礼收进怀中。

    这些天忙活,沈溪虽然年少,但在药铺里却顶半边天,所有前来种痘的男子都是沈溪隔着布帘下针,周氏也忙里忙外负责接待和端茶递水送药,现在得来这么大一笔钱,周氏喜上眉梢。

    那臭小子,就是鬼主意多。周氏暗自说道,脸上满是骄傲之色。

    :转眼又是周一啦,不出意外的话,天子今天会三更,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计划
    华灯初上,药铺后院堂屋里难得地多点了两盏油灯,把屋子照得透亮。

    两家人坐在一块吃饭,惠娘照顾曦儿吃饭,而周氏则不停地往沈溪碗里夹菜,林黛眼巴巴地看着,脸上满是羡慕和妒忌。

    娘,别给我夹了,碗里都快漫出来了。小媳妇,给你吃,把你养的白白胖胖的,快点儿长大好嫁给我。

    沈溪把菜往林黛碗里送。

    哼。谁是你小媳妇娘,他欺负我。林黛只好跟周氏撒娇。

    两个小家伙斗嘴,惠娘和周氏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周氏把菜夹到未来儿媳妇的碗里,笑着打趣:

    我家黛儿以后嫁谁也不嫁这臭小子,让他一边美去吧。给他吃还不领情,咱娘儿俩一起吃。

    林黛这才美滋滋挪动凳子靠近周氏,炫耀自己的受宠。

    吃着饭,惠娘突然提了一嘴:县太爷说,再过几日朝廷会派钦差来咱宁化县城,我一介妇人,却不知如何应对才好。

    周氏点点头,随口应道:朝廷来人,自然有衙门方面出面接待,应该不会造访药铺吧?

    沈溪笑呵呵道:娘,你这可说错了,这次汀州府之所以如此轻松将瘟疫对付过去,姨可是最大的功臣娘不知道外面怎么形容,说姨是华佗再世,是万家生佛的女神医,朝廷钦差要是不见她,那就等于失职。

    臭小子,就你话多。哦对了,先生已经派人来通知过了,明天学堂恢复开课,你上学后一定要认真读书这些日子你都没怎么用功,成天待在药铺里,要是耽搁了学业,看老娘怎么收拾你。

    惠娘有些歉疚:真不好意思,妹妹这里没个能主事的男人,要小郎这么小就出来做事。

    周氏笑道:没事没事,这小鬼头每天活蹦乱跳的根本停不下来。再者,他脑子好使,学过的东西都能记着。

    惠娘点头附和:小郎的确聪明,之前给他看药方,他看上一遍就记着了,甚至能原原本本地默写下来,将来小郎一定有出息。

    吃过晚饭,周氏带着沈溪和林黛回家,陆曦儿有些不舍,抓住周氏的衣角不愿意放开,分明是想跟周氏一起走。

    这些天她都住在沈家,晚上会跟林黛一起跑到沈溪床上听故事,她年岁小,故事里的内容听得不是很懂,但她对那虚幻的童话世界充满了向往,如今回家跟娘亲一起睡,她反而有些不习惯。

    傻丫头,咱们都是一家人,改天让你娘带你去姨家里玩,姨给你做好东西吃。周氏摸着陆曦儿的小脸蛋,疼惜地道。

    陆曦儿对好吃的根本就不感兴趣,她最喜欢听沈溪讲故事。现在没法跟沈溪一起睡,她只好央求娘晚上睡觉的时候讲给她听,惠娘答应了,她才松开周氏的衣襟。

    回到家,周氏先进屋把之前惠娘给她的酬礼仔细放好,等她从里屋出来,便督促沈溪和林黛漱洗。

    走的时候锅里烧了一大锅水,现在还热乎着,给你们倒进盆里了,要洗干净,不然身上会长虱子和跳蚤,痒不死你们。

    周氏把热水倒进木盆,沈溪先洗完,那边林黛也撸起袖子擦洗脸蛋和身子。

    周氏笑着对沈溪道:小郎,多亏你有本事,你孙姨给了咱一笔银子,娘看了,银子不少,娘想着回头不去裁缝店做事了,做个小买卖什么的,以后咱一家人也有个着落,说不定能在城里安家落户。

    哦。

    沈溪点了点头,信口问道:娘要做什么营生?

    哎呀,娘除了会做针线活,还真不知道做什么好,等你爹回来了跟他好好商量一下不知怎的,你爹这些日子很少回来,难道王家真有那么多事,连个家都不允许回?

    沈溪没有说话。

    周氏毕竟才二十多岁,因为闹瘟疫丈夫这两个多月基本没回家,她一个人独守空闺,满心挂念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漱洗完,周氏又敦促沈溪和林黛进房休息。

    等门关好,沈溪刚躺下来还没闭上眼,就听如同小耗子找食吃的声音传来,窸窸窣窣,却是林黛抱着小枕头来听故事了。

    沈溪闭上眼假装睡过去了。

    林黛抱着小枕头,坐在床沿等了一会儿,见沈溪没反应,她嘟起嘴伸出手推了推,沈溪依旧没动静,不由心里有些不悦,又用力推了两下,这次沈溪干脆转过身去,背对林黛。

    你你昨天的故事还没说完呢。魔鬼钻进瓶子里,后来怎么样了?林黛到底有求于人,不像刚才饭桌上那么凶巴巴的,小模样楚楚可怜。

    沈溪坐起来看着小丫头,脸上带着几分愠色:不是说长大了不嫁给我吗?我要把故事说给以后的媳妇儿听,既然你不愿嫁,那我就说给曦儿听,她很喜欢听我讲故事,说不定长大以后孙姨会把她许配给我呢!

    你坏死了!

    这次林黛直接把手上的枕头砸在沈溪的脑袋上,别过头就像真的小媳妇在生老公的气一样。

    沈溪叹了口气。

    如果一个女人说男人坏那准是撒娇,但问题是林黛还没十岁,根本不懂什么叫情和爱,她最多是怨恼沈溪把她跟陆曦儿比较陆曦儿有娘,还有沈溪疼,她虽然也有周氏照顾,但周氏对她毕竟没有亲生母亲那种全心全意的爱。

    一时间林黛心里委屈,竟然吧嗒吧嗒地掉起了眼泪,到后面干脆趴在床褥上呜咽起来。

    哎哎哎你别哭了,都是我不好,行了行了,大不了长大了我不娶曦儿,娶你成不成?沈溪只好出言安慰。

    可惜林黛仅仅是个九岁的小女孩,沈溪的心理年龄近而立之年,他哪里懂得小女儿家的心思?

    沈溪不劝还好,这一劝,林黛反而哭得更伤心了。

    沈溪努力一番,到最后只能无奈放弃,默默地看着林黛哭。林黛哭累了,抬起头梨花带雨看着沈溪,撅起嘴问道:你怎么不劝我别哭了?

    小姑奶奶,你哭得这么伤心,我劝得住吗?沈溪苦着脸摊摊手。

    也许是沈溪的模样太过憋屈,林黛觉得解恨,居然噗哧一声笑了出来,沈溪撇撇嘴道:又哭又笑,没羞没臊。

    才没有呢。

    林黛抓起枕头又往沈溪身上招呼。

    这次沈溪学聪明了,直接抓住打过来的枕头抢了过去,林黛没了武器,只好瞪着沈溪,好像要用眼神把沈溪给融化。

1...2526272829...19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