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惠娘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什么,提醒道,姐姐,我们这边安顿得差不多了,也是时候为小郎的学业考虑咱是不是早些去城里的学塾问问,让小郎尽快入学?
:第一更送上!天子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第一二七章 婷婷玉影
关于沈溪上学的事情,周氏和惠娘合计一番,最后决定还是先把药铺开起来再说。毕竟此番初来府城人生地不熟,连大人都没适应这里的生活,要让沈溪这样的小孩马上融入其中未免有点儿勉为其难。
两家人初四从宁化出发,初六抵达,初九基本就已收拾停当,随着接下来两天药材进库,再分门别类装好柜子,所有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药铺开张的时间定在十月十三,这个时间是风水先生选定的。本来惠娘并不太信这个,但既然要开铺子,为求心理安慰还是不可避免地请了风水师看期会,除此之外还遵照风水师的指示,把铺子里的家什重新摆了一下。
就在惠娘和周氏在铺子里忙碌的时候,沈明钧也带着沈溪在城里四处跑,打听哪里有赋闲在家的印刷师傅以及便宜场地出租。
如果是惠娘去做这些事,以她在药铺商会的人脉,肯定会事半功倍。沈明钧对府城完全就是一抹黑,没有人帮忙,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沈溪很有头脑,他知道满大街去找印刷师傅是很扯淡的事,其实要解决这个难题很简单,从书店着手即可。
汀州府城这边肯定有印刷作坊,这年头印刷作坊把书印出来之后,会直接送到书店出售,印刷作坊跟书店之间是产销的关系,中间有着利益的纠葛。
在沈溪的坚持下,沈明钧带着他走访了城里的书店。这些书店售卖的,基本都是各种沈明钧听都没听过的书,甚至有几家居然在卖连环画,销路似乎不错,一天下来就碰到十几个人买,可惜其中大半都是盗版连环画。
至于从宁化那边流传过来的《说岳全传和《童林传说本,沈溪竟然没在一家书店找到这两本书的正版。
书籍印刷容易,只要有市场人们就会趋之若鹜,在这样一个没有版权概念的时代,做盗版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书店的掌柜和伙计见到沈明钧父子进门,通常都会热情招待,但在沈明钧说明来意后一个个便爱搭不理。
这年头做买卖的人都很市侩,能让他们赚钱的,自然笑脸相迎,一旦知道没便宜可占,翻脸比翻书还快。再者,沈明钧穿着普通,不像是大财主,更没有文人气质,到书店去问有没有暂时没工作的印刷师傅,人家自然会提高警惕。
连续走了几家书店都碰了钉子后,沈溪想明白一件事,光进书店打听还不行,必须来点儿实际的东西。
好在出门的时候沈溪把之前印制的彩色年画带了几张在身上,跟沈明钧到下一家书店后,沈溪先让老爹把彩色年画摊开,询问这种彩色年画从哪里能买到,马上就吸引了书店掌柜的注意。
宁化出产的雕版年画,已在汀州府全境传播开来,中秋节之后,有人弄了一批盗版彩色年画,仅仅只是以普通方法印好年画,再在上面用简单的颜色二次填充,粗糙之极。可推向市场后,销路竟然不错。
如今府城一些有生意头脑的人,都在想方设法做连环画和彩色年画的生意,但他们的经营策略不是去宁化县城组织进货,而是自己找人印。
沈明钧拿出来的彩色年画不但线条清楚,颜色鲜艳,最重要的原色印刷后又加上鎏色和描彩,质量远非之前府城流传的那些用几种单调颜色填充出来的年画可比。这家名叫文房斋的书店的掌柜见到后,眼睛瞪得溜圆,迅即回过神来,请沈明钧父子到后堂就坐,亲自奉上茶水后问道:阁下这幅年画,不知从何而来?
沈明钧看了沈溪一眼,根据沈溪事前的交待回答:我们自宁化而来,宁化那边有家印刷作坊专门印制这种年画,准备年底推出。我跟他们的掌柜很熟,他同意我们把这行当带到府城做,但需要懂行的人印刷,我想问问府城这边有没有失业在家的印刷师傅?
掌柜点了点头,上下打量沈明钧。
早前这位掌柜已从同行口中得知,宁化县城印制彩色年画的作坊,跟之前印连环画的是同一家,幕后大掌柜便是名声在外的女神医陆孙氏。他不知道惠娘人已到了府城,只当是沈明钧偷来的技术,毕竟彩色年画是陆家作坊的核心机密,保密还来不及,怎会轻易让人得到技术?
却不知这位客人怎么称呼?书店掌柜看到商机,自然要问个清楚。
沈明钧回道:我姓沈。
原来是沈掌柜说来也巧,鄙人正好认得几个印刷师傅,他们的技术都算得一流,只要稍加指导,相信他们就会掌握这门技术,不知可否由在下引介?
书店掌柜精明无比,他得知沈明钧手上有技术后,不谈合作,却要引介印刷师傅,分明是想把技术窃为己有。
沈明钧不知该如何回答,立在他身旁的沈溪笑了笑:爹,娘说我们要早些回去,可不能耽误了。
沈明钧有些莫名其妙,周氏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但沈溪已经站了起来,他也只好起身告辞。
书店掌柜没料到事情才起个头,沈明钧就不谈了,赶紧挽留:沈掌柜留步,时间不早了,我们找个饭馆,喝杯水酒如何?
沈溪客气地回绝:这位掌柜,我们得来印刷年画的技术不易,不能轻易透露给他人,只能告辞。
书店掌柜这才知道人家听出他的用意,脸上浮现一丝羞惭之色。见沈家父子去意甚坚,他刚忙跟着出来:沈掌柜,我们找个地方仔细商谈可好?
沈明钧想留下来听听这书店掌柜怎么说,沈溪却用力拉着他,分明是不想跟这家书店的掌柜继续谈了。
等走远了,沈明钧不解地问道:小郎,好不容易人家肯为我们引介印刷师傅,怎么就这么走了?
沈溪叹道:爹,您难道听不出来,他根本没心思推荐人,而是想找人把咱们的印刷技术学了去,好自己印刷?
沈明钧听了大吃一惊,刚才他压根儿就没听出这层意思。细细一想,沈明钧点头道:确实要防备着点儿可咱拿着年画去问,人家有这心思也难怪。要不你还是把年画收起来?
沈溪狡狯地眨了眨眼:爹不知道,咱这是饥饿营销,说白了就是把好东西拿出来,馋他们一下,但又不给他们供货。他们看着眼热,自然会找我们谈,到时候谈的就不是一起合作开作坊,而是将印出来的成品年画交给他们卖。
啊?
沈明钧不解地问道,现在连印刷师傅都没找到,想这么远是否太早了点儿?
不早啦,只要这边传个信到宁化,县城里的作坊每天都能印几百数千张半成品年画出来,咱这边再请好人手,没几天就可以投放市场。印刷师傅其实不难找,但要寻给咱出货的人却不那么容易,咱们去书店不全是为了找印刷师傅。
沈明钧没有太多做生意的头脑,一时间理解不了沈溪的话,但却觉得儿子的话似乎很有道理。
之后沈溪拿着彩色年画,跟沈明钧一起走访城里剩下的几家书店,遭遇的情况基本和前面的经历差不多,各家掌柜都对如何印刷的感兴趣,恨不得尽快将这门技术弄到手中好赚钱。
在城里转了一圈,基本所有书店都走过了,已是日头西斜暮色渐重,沈明钧准备带沈溪回家。
这时沈溪指着旁边一座古色古香的三层小楼道:哇,好气派。
沈明钧抬头看了过去,正好三楼有个拿着手帕的女子望了下来,与沈明钧对视一眼。那女子眉如黛,眼若水,瑶鼻柔唇,五官精致到了极点,加上肌肤如凝脂白玉,让人一看就为之神魂颠倒。
由于距离较远,看不清她的年岁,唯一醒目的是她身上穿着的那袭粉红色衣衫,因为高高站在窗口,也不知是否穿的是襦裙。
沈明钧看了一眼便心跳急速,呼吸也急促起来,目光直直地竟然收不回来,还是那女子避开,抽身离开窗口。
爹,别看了你有娘了。沈溪拉了拉沈明钧的袖子提醒。
别胡说。
沈明钧老脸一红,头垂了下来。
沈溪不由埋怨自己,分明是便宜老爹看到那女子后竟然生出旖念来,他这是要当老爹红杏出墙的帮凶吗?当下也不管那三层小楼究竟是个什么地方,沈溪赶紧拖着沈明钧走开。
回去后,一家四口围坐一起吃饭时,沈溪发觉老爹依然有些心不在焉,似乎是在回想那窗口立着的娉婷玉影。
对于老爹这样从乡村走出来的朴实汉子来说,那女人就好像她所站的位置一样,高不可攀,令沈明钧只能抬头仰视,可远观而不敢亵玩。
你们爷儿俩忙活两三天了,作坊的事有进展吗?
周氏帮惠娘忙药铺的事,没时间理会印刷作坊,但见到丈夫有些心不在焉,以为丈夫在外面忙累了,不由关心地问道。
沈溪替沈明钧回答:娘,事情差不多了,爹做事您就放心吧。
沈明钧一听有些惊讶,想解释什么,却被沈溪使了个眼色阻止。
:第二更送上!
谢谢浅笑合尚tszy高山流水5定风波0328老男人在黄昏万里青山万里云zdtha1小尼姑姑老衲失羞天下纵横有我梦也许在飞寂寞vs云休克你老衲失羞拾山君逸明圣战之雄狮草木成灰书迷苦哈哈百里夜雨东四十tufei98810o甲潜水老虎苍鹰逐牧五陵先生白话小说米虫一只看看景散散步习惯成性和书城用户brian彼岸花大大的打赏!
天子继续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哦!
第一二八章 请女工
自那天见到那惊鸿一瞥的小楼玉人后,沈溪发觉沈明钧有些魂不守舍,闲下来就喜欢发呆,甚至沈明钧在跟人谈租院子开印刷作坊的时候,居然也走神了。
沈掌柜,不知这地方您可满意?
那院子的东主有些莫不清楚头脑,以为沈明钧对他的院子的风水有所不满,赶紧问道。
沈明钧这才回过神来,摇摇头憨笑:很好,很好。
可能自家老爹连对方说的是什么都没听清楚,沈溪隐约看出点儿苗头,赶忙掩饰道:这位东家,我爹可能在考虑生意上的事情,需要请多少人手您看,一会儿再跟您签契约可好?
那东主笑道:自然可以,那某先到里面等候。
等人离开,沈溪才略带不满道:爹,咱这是出来谈正经事,您怎能不用心?
沈明钧老脸烧得厉害,脸红脖子粗,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沈溪没再多说什么,先跟沈明钧讲了院子租金的问题,虽然要租的这个院落位于城南,距离闹市有些远,但好在周围道路宽敞,马车通行无阻,运货进出很方便,再加上三进的院子宽敞干净,不管是安置机器设备还是堆纸张以及印刷成品都很方便,这些都是选择印刷作坊场地的先决条件。
如果爹觉得满意的话,那就把契约签了,咱也好回去找娘要银子过来,把银子给人家。沈溪最后提醒,他几乎把每个步骤都说得都很清楚,也是为了防止沈明钧因为心不在焉忘了什么事。
沈明钧这才反应过来还有契约这回事,进去跟东主又谈了几句,便找来房牙和坊甲作中人,将契约签了,沈明钧便带着沈溪回去拿银子。
契约到手,已经是半天后。
院子签了一年,半年一付,一共花去十三两银子,其中一两是付给房牙和坊甲的费用,算下来每个月不过二两银子,比起租沿街的店面要便宜太多。
小郎,你说咱把家也安在这里多好?院子大,里里外外三进院子,后面两进住人,外面
见沈溪抬头望着他的目光中满是惊讶,沈明钧的话戛然而止。
沈溪摇头苦笑:爹,以后这印刷作坊您是掌柜,说话做事一定要有气度,不能让人觉得您小家子气印刷工坊油墨熏天,人员进进出出异常嘈杂,怎么住人?再者娘要看着药铺,到这儿来住有些远。
沈明钧叹道:那总该在后进的院子安一些床吧,这样师傅和伙计累了可以休息。
沈溪点头道:那是自然,宁化那边的印刷作坊也安排有床铺,两班或者是三班倒的时候用得着。不过我可先声明啊,虽然这边安排了床铺,但爹得准时回家。到了府城,如果您还天天不落屋的话,娘发起脾气来我可没办法帮您。
沈明钧听到这话,微微吃了一惊,随即皱着眉头想了一下。好在这次他并非是想那楼台玉人,很快回过神:小郎,我以前常不回家,你娘真有怨言?
沈溪无言以对。
妻子要是不惦记丈夫,不希望丈夫回家,那绝对是没有感情的夫妻。周氏虽然为人泼辣了点儿,但却心思细腻懂得疼人,正是因为沈明钧的不作为,才导致周氏心中积累的怨气越来越多。
但这种事,沈溪作为小辈不好说,只好随便应付两句,说一家人就应该在一起,其实还是想让老爹多回家陪陪老娘,把老娘心里的怨气给化解掉。
印刷作坊场地的问题谈妥,剩下就是请伙计了。
本来在印刷师傅没有到位的情况下,直接请伙计似乎早了点儿。但印刷作坊印的并非是文字书本,而是连环画和年画,技术主要由沈溪提供,且府城的作坊是承接宁化那边已经印好的半成品进行二次加工,如此一来就算找到懂行的印刷师傅,也要手把手地教,未必便比生手有效率。
沈溪的想法,这次招募的伙计中,不但需要青壮,也要招些女工。做惯了针线活的女人通常手脚很仔细,能把彩色年画的描彩和鎏色两个环节做的精致无比,而男子主要负责印刷校对和装订彩色连环画,以及搬搬抬抬。
两边工作基本分开,女工找专人负责,让大老爷们儿看管一群女人,就算那些女工没意见,其家人也会反对,说不一定还会引来官府的干涉。
等沈溪回到家把设想说给周氏和惠娘听,周氏觉得不怎么稳妥,毕竟这个时代做工的主要是男人,像这样大规模招募女工,做的还不是针线活,人肯定很难请。
惠娘却觉得沈溪说得有道理,她之前曾亲自目睹沈溪为彩色年画描彩,那可真不是粗手粗脚的男人能做的事情,而印刷作坊幕后的大东家又是她和周氏姐妹二人,有她们做活招牌,给出高一些的工钱,肯定能请来女工。
我回头就让人在外张贴告示,看看能请多少人回来,小郎,你觉得请多少女工合适?惠娘看着沈溪问道。
沈溪想了想回答:最少也要三十人,太多了不行,请回来后要教她们东西,同时还要进行考核,如果做得不好,肯定要筛选掉一部分。咱们培养出来的技术女工,可以给她们开基本工资,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最低工作量,超出部分则计件算工钱。
惠娘对于这种新颖的计算薪资方式有些好奇,仔细想想,觉得沈溪说得很有道理。人都有聪明和拙笨之分,涉及到手脑协调的问题,请来女工来首先便要看她们的领悟力。
但是小郎,咱把人请来又无故给辞退,总归不好,人家会说我们的闲话。惠娘颇为担忧。
按照以往请伙计的模式,只要把人请来,无缘无故辞退伙计那是很没品东家才会做的事,就算人家笨一些做事慢一些,也不该随便就辞退,尤其女孩儿家要面子,今后还要在街坊面前抬起头,可不能无端背上坏名声。
沈溪笑道:咱先弄一个试用期,把时间规定为一个月,如果一个月内请来的女工做不到别人完成量的一半,那咱就发她一个月的工钱将其辞退,但若是做得好的话,就可以正式签契约,一次签上一年,在这一年时间里她只要认真做工,就会有月钱,哪怕咱生意冷淡,也不会亏待她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