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二零零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独钓长江雪
甚至在十点的时候,烧烤摊的生意达到了第一个顶峰,同时有五桌人在座,数数也有十五六个人,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了。
在夜市摆摊的摊主不少是外地人,都有吃夜宵的习惯,收摊的时候已经很累了,都下意识地找最近的店吃些东西,而飘了半个晚上香味的烧烤摊自然成为了首选。
以前这附近都没什么夜宵摊子,如今有了如此近距离的选择,谁还会跑到步行街那边找吃的。更何况,香辣味的小龙虾是不少外地人的偏爱。
“大家不要急,先去坐一下,马上好。”
一边转动着烤串,一边招呼着客人,周安安根本顾不过来。
就像现在,愣凭他好说歹说,旁边还是站了好几个等着打包的顾客,满头大汗的周安安真是累并快乐着。而第一天当服务员的王荣完全是脚不着地,手忙脚乱的,工作效率低得让人看不下去。
甚至于,他脑海里还闪过雇人扩大经营的想法,却在一瞬间掐灭。
年轻人,不能骄傲。
一直忙到十一点半,大部分客人离开,周安安和王荣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虽然今天晚上的客流并不是很大,但是第一次做烧烤生意的周安安却有点不适应,最主要的是这年轻的身体体力有些不行。
若是换做十几年后的大叔体型,身肥脸胖,那就真不行了。
看来,是时候来一波坚持不懈的锻炼了。
“累死我了。”
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王荣吐了一口气,脸上却带着一种别样的轻松。
虽然他只是端菜收拾桌子,但是工作强度一点都不少,尤其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看着烧烤摊的生意如此火爆,王荣觉得自己目前暂时不会失业了,三千块的月薪也有了保障。
“这么怂,是不是晚上看小片子,看虚了。”
笑着拍了拍王荣的肩膀,脸上强装镇定的周安安打趣了一句。
看着架子上第二次摆上去的蔬菜只剩下寥寥一点,周安安有一种满足的幸福感。
现在还没有统计收入,但是一直收钱的周安安能略微估算出一个数字,绝对算得上是他人生中赚到的第一大笔金。
而且可以预料,生意绝对不会就今天一天。
从那些顾客的反馈中就知道,好几桌的客人可是加餐了好几次。
“屁,我可不会看那种片子。”
反击了一句,王荣乖乖地靠在椅背上,缓着气。
“很晚了,我们快点收拾一下,早点休息。”
还有一些垃圾和东西需要整理,周安安顾不得有些发酸的双手,起身去整理了。
本来十一点半还远远未到夜宵的收摊时间
第十三章 好废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将一叠零钱整整齐齐地放进塑料袋里,周安安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去卫生间洗了把脸。
洗完脸之后,周安安才有空打量起王荣家的房子。
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破旧的家具有些杂乱地摆放着。地方看着不小,但是整体显得有些陈旧。
以南苑路此时的房价计算,这套一百平米的房子价值在七万左右,若是按照09年以后的价值算,这套房子价值在130万左右。
因为王荣爸爸早逝,王荣妈妈在乡下照顾多病的婆婆,王荣的身家大抵就是这套房子了。
下意识地估算了一下王荣家的身价,周安安走出房门,去运动增高。
没有来去如风的私家轿车,没有呼啸飞驰的电动车,如今的丽州市宛如一个温婉的少女,安静地迎着晨曦的初阳。
“呼呼呼......”
绕着河边坑坑洼洼的跑道跑了一个来回,有些气喘吁吁的周安安很是郁闷地放慢速度。
虽然是十七岁的身体,身材也比前世的时候瘦了二十来斤,但是在耐力方面,根本没法说,这也是多年来不喜欢运动的缘故。
在大学毕业之前,前世的周安安绝对是一个情商为负数的**型性宅男,运动指数基本为零,也造就了十七岁以后的他根本没有多少长高的空间。
一米六六的身高,基本上算得上是残废级别了,相亲找女朋友基本上第一印象就被pass了。
吃了前世身高不高的亏,不想再当二级残废的周安安自然要好好改变。毕竟,他可不想走前世的老路子,用金钱和才华开道,金钱买不到真心,才华露出来需要太多时间了。
看到前面有社区造的小运动场,周安安来到横杆前,轻轻一跃。
年轻的身子就是好,啪,手滑了一下......
纯属失误,失误。
舒展了一下双臂,周安安再次纵身一跳,稳稳地抓住横杆,来个引体向上。
1,2,3,好轻松。
4,5,6,有点累。
7.....
缓一下,再来,8......
好不容易站稳,周安安看看自己的双手,想打年轻的自己一顿,这运动细胞,好废。
他当年到底是怎么活到三十岁的。
感觉到手臂的酸爽,鄙视了自己一番的周安安继续安心地跑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送鲜花,怎能追美女。
运动健身,从这一刻开始。
将近四十分钟的运动,满身大汗的周安安以深呼吸的频率和一次次僵硬的动作舒缓着身体的疲累,这是那位和他深入研究过音乐唱法的美女传授的,那可是一位健身达人,耗费了他半年多的时间才搞定。
只可惜,两人情浅缘浅,最后就在普通生活的平淡中结束。
事后,周安安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的身高和颜值都不够。
再者,钱也不够多。
现在,有机会改变自己的身高,周安安自然不会放弃。
在一家名为‘千里香’的早餐店里买了两人份的早餐,周安安看着那个有些旧的招牌,马上就想到这家多年后搬到城南路的早餐店,已然成为了丽州人口中的招牌早餐店,年利润至少在五十万之上。
“我该干啥呢”
晃掉脑子里胡乱的联想,周安安想起自己尚未有明确目的的规划,眼中带起点迷惘。
做烧烤摊赚第一桶金,那是没错的。
可是之后呢
从这个时代发展的大势来说,今年的几年,绝对是互联网发展的大势。但是,师范毕业的周安安,根本不懂什么编程,更别提搞什么网站,也没钱投资让别人去烧钱。
至于如火如荼的房地产,那都是大佬们的领域,周安安觉得自己这个小身板,最多能买几套房子赚赚差价。
看来,这个未来规划,还是安安稳稳赚点小钱,去买tx的股票最稳妥。
只是,烧烤摊貌似赚不了那么多
必须要想一想下一步的规划了,不然以后怎么和女明星们聊人生。
&n
第十四章 印象中的老爸
一路将喋喋不休的小姑娘送到了蛋糕店,周安安拉起昨晚隔起来的帘布走进烧烤摊子看了一下依旧活泼的小龙虾,就安心地拿着早餐回了王荣家。
周安安进门的时候,王荣依旧没有起床,他只是在卧室门外喊了一声,就出门去了。
至于带早餐,不可能的,又不是妹子。
首先,周安安先坐车回了趟家。
洗完澡之后,周安安乖乖地坐在客厅有些老旧的木沙发上,看着老妈双手忙碌地织毛线鞋。
因为要兼顾家里采石场的收纳支出,虽说时间短,但是老妈几乎没有什么自主的生活,为数不多的爱好可能就是看看电视剧,顺便按照毛线书上的造型织毛线鞋。
“妈,我暑假这几天要和同学们合办一个烧烤摊,体验一下生活,顺便赚点生活费。”
对于开明的老妈,酝酿了一下的周安安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说服老妈容易,问题是家里做主的是思想观念陈旧的老爸。
“烧烤摊在哪里你去做什么”
正织着毛线鞋的王景玉抬起头,疑惑地追问了起来。
在她的印象里,儿子从小到大都没干过什么活,能去烧烤摊做什么。
“我和同学合伙在南苑路那边开了一个烧烤摊,还有好几个同学在呢,我就负责打一下下手。”
七分假三分真地说起来,重复了一下的周安安脸不红心不跳。
对于老爸老妈,周安安知道隐瞒不了,毕竟他的启动器材都是从小姑父那里趁来的。但是说什么自己办的烧烤摊,几乎和找茬无异。
至于为什么不提前说而直接动手做,那都是为了提防老爸的强势作风。
“那累不累”
“不累。”
“晚上要让爸爸去接你吗”
“不用不用,我的一个同学家就在旁边,我先住在他家。妈,我已经长大了,是时候独立做些事了。”
“哦,那我先让你爸回来,商量一下。”
“......”
本来想在老妈这里造成既定事实的周安安看着妈妈拿起座机拨号,只能无奈地等着老爸回来宣判。
得了,刚刚那些都白说了。
家里经营的采石场就在村子边上,接到老婆电话的周友良骑着摩托车快速赶回了家,儿子的事情从来不是小事。
“嗯,注意安全。如果要回家住,打个电话给我。”
听完儿子的讲述,周友良沉吟片刻,同意了儿子独立做事的想法。
都快上大学了,儿子也该长大了,早点接触下社会也好。
他像儿子这么大的时候,都跑到别的省去做生意赚钱了。
儿子有了文化,做事的能力也是不能少的,不然以后要吃亏。现在吃点小亏,感受一下社会的辛苦,也还不错。
想想采石场遇到的麻烦事,周友良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都怪以前没有经验啊。
“谢谢爸妈。”
没想到老爸如此轻易地同意,周安安心底松了口气,之后就觉得有点怪,这和他印象中的老爸完全不一样啊。
在他的印象里,老爸在家里一直都是个独裁统治者,发起火来让三十多岁的他都有一点敬畏。
这也是他先造成既定事实之后,再和爸妈摊牌的原因。
前世时常被小姑妈刺激的老爸逼着考了几年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周安安趁着老爸他们在南海那边做生意鞭长莫及的时候,直接和同学办了一个辅导班,一个暑假就获得了盈利,方才让他们默认事实。
之后辅导班做大做强,原本不支持的老爸还转过头给他出谋划策,周安安对此深有体会。
周安安和老爸相处的经历,基本可以写出一本横跨十二年的父子勾心斗角史册。
如今现在这个场面,很美好。
很快,王景玉麻利地给儿子收拾了一堆换洗的衣服,顺带让丈夫带着她和儿子,去市区同学家看看。
儿子第一次独立,她心底总是充满了担心,不到实地去看看怎么放心得下。
05年的路上没有车水马龙,红绿灯也少的可怜,一路通畅。
只不过十来分钟,周安安一家三口就到了南苑路。
“这么旧。”
走到老旧的过道里,王景玉就忍不住皱了皱眉。
进了房间之后,更是
第十五章 中考圣师
硬生生压下那莫名的泪水,周安安对着蛋糕店里频频向他张望的小姑娘挥了挥手,就走回了王荣家。
和王荣聊了一下今天的工作安排,早上没事的周安安先去新华书店买书,温习一下,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新华书店几十年如一日,不过刚搬了新地址的它目前看上去还是很新的,来这里趁免费空调看免费小说的小屁孩坐满了文学区的地上,周安安坐着电梯到了三楼的初中教辅区。
这个地方,就冷清多了。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额,找错了,谁放的书。”
拿起一本教辅书,周安安看着名称无语了一下,继而找到了一本05年的中考数学卷。
“-2的相反数......”
打开数学卷的那一刻,周安安惊呆了,愣住了。
随着熟悉的试卷题目印入眼帘,周安安的脑海里闪过一段段熟悉的画面,仿佛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细细一想,赫然是前世研究过的各地中考题。
18年,17年,16年......10年,09年......
虽然是从11年年底开始举办的辅导班,但是前几年的中考试卷都是有研究的。辅导班做大做强之后,周安安还特地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要研究历年中考卷,不定时地开展讨论会,身为老板的他也会列席参加。
至于早先的06年、07年、08年中考试卷,则是09年大四实习的时候,和同学一起研究过中考习题集的。而且,当时也只是研究过海州市和婺州市这边的试题,其余市区的中考卷却找不到丝毫痕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