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纵马昆仑
也是在这家咖啡馆,宁远跟他们谈妥了霓虹国的保底分成发行协议。
这个咖啡馆,就在华戏北边。
约定的时间是下午四点,还有时间,想着顺路,宁远就带宁大强他们去自己学校参观一下。
华戏一直不对外开放,但有宁远带着,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连老师都不用找,跟门卫打个招呼就行了。
甚至连签名都没索要,因为这两年间,宁远不知道给他们签过多少名,还送给他们不少签名照,每一次只要时间允许,宁远都不厌其烦。
知道宁大强是宁远他爸,那门卫还忙着递烟,不仅宁大强受宠若惊,那门卫也受宠若惊。
宁远这么大的明星,他爸竟然接我这七块的红双喜?
关键还这么客气!
难怪宁远能红呢,活该他红!
而宁大强走进去的时候,也在感叹:
“你们学校的人太客气了,刚刚我还在想给他递烟他接不接、合不合适的时候,他竟然就给我递烟了,到底是京城的高等学府,这素质就是高啊。”
宁远笑了笑没吭声,还是朱晓静笑道:
“大舅,这可是分人的,要不是小远带着,别说递烟,连进都进不来。”
“啊?”宁大强一愣,挠了挠头:“我说呢。”
一旁的宁岩和宁雪在那儿忍不住笑了,宁大强就板起脸:
“笑屁笑!那也是人家会做人,与人为善,一根烟不值多少钱,但有时候就很容易拉近关系,以前我跑你们上学的事,好几次都是递个烟就好说话多了。”
宁岩苦着脸:“那以后我难道上学书包里揣包烟?”
宁大强作势欲打:“你整天就会胡搅蛮缠,我是那个意思?我只是举个例子,要你们说话办事的时候和气一点、大方一点,不要斤斤计较!”
说着,他眼神在宁岩和宁远脸上转了转,最后回到宁远和宁雨脸上:“你们懂了吗?”
“懂了。”宁远和宁雨对视一眼,哭笑不得。
这些道理从小不知道被宁大强讲过多少遍,能不懂嘛。
朱晓静看着这一幕,觉得挺有趣,捂嘴偷笑。
暑假学校没多少人,除了一些老师外,就是个别留校准备考研的,而现在大夏天的下午,太阳**辣的,很少有人出来晃悠。
不过,基本上每一个碰面的,大部分都是主动给宁远打招呼,进了学校,宁远也没继续戴口罩了,毕竟一直戴着也太热,学校人也不多。
而宁远对于那些认识不认识的,也都点头微笑致意,让对方心里有一种突然喝了冰汽水的凉爽。
逛到三点多的时候,宁远带着他们从北门出去,朱晓静带宁大强他们继续在旁边逛吃逛吃,然后宁远就去繁体字找郑重。
尽管宁远到的时候,才刚刚三点四十多,但郑重已经坐在那儿了,而且看他杯中的咖啡都快见底了,估计也来一会儿了。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郑重笑道:“没事,是我来早了。”
宁远点完咖啡后,笑着看向他:“想好了?”
郑重点了点头:“从昨天到今天,我都在了解你,了解的越多,越觉得你的经历太传奇,尤其是从99年初开始,这两年半的时间,不仅无一失手,而且选择的每一部影片,要么大爆,要么奖项拿到手软,关键是每一部作品,你的表现都特别突出,除此之外,最让我佩服的是,你在学校的学业竟然一点没落下,太厉害了。”
宁远微笑看着他,听他继续说。
“还有那部《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在包括投资方都准备贱卖的时候,是你力排众议,还用自己承担风险的方式去霓虹国发行,最后不仅让京影和湘影赚得钵满盆满,自己也收获了第一桶金,而且你自己顺带还在霓虹国拿了个戏剧界的大奖。”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越来越对你好奇了,也越发崇拜你。虽然以前别人都叫我天才,我也挺享受,但了解了你之后,我才发现一山更有一山高。”
郑重能跟着李绍红经历两部戏,对他们圈子里的人肯定有结交,包括后来他那部《气喘吁吁》,能找来葛优、梁天主演,就可以知道他也有自己的人脉。
所以,有这种关系,打听到这些并不难,毕竟这件事不可能密不透风,至少京影厂里知道的就有不少。
宁远哈哈笑了起来:“过奖了你,我只能说这些都是认真和运气的成分,而且运气还占了大头。”
他当然是运气,重生这种事,太逆天了。
不过,虽然有这种运气,但那些角色,如果不用心的话,还是够呛,就拿《那山》来说,宁远的心理年龄早就远离了二十岁的天真,想要演出那种感觉,他下了不少功夫。
郑重眼神里透着某种炙热:“这么成功还这么谦虚,关键还这么年轻,你简直符合我对天才所有的想象,所以,你说吧,跟你干了!”
308、感激不尽
听到郑重如此直白的话,还有那眼神,宁远哑然失笑:
“行了行了,你再夸下去,等会儿我路都走不稳了。”
郑重哈哈大笑。
这时候宁远的咖啡送了过来,他道谢后喝了一口然后放下,再次抬起头看向郑重,说道:
“你也不问问,我是不是真的要拍戏,还是当时就为了气气她?”
郑重洒然一笑:“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合作了这么长时间,我发现她虽然也有些能力,但性格上某些缺点,让我无法忍受,比如固执己见,认准的事情听不进意见,关键到最后发现是错误的,她也没有任何道歉的意思,好多次了,让我很无奈。”
说完后他赶紧解释道:“这可不是我搬弄是非,而是这么长时间的经历,也是我之所以来找你的原因。”
顿了顿,郑重道:“如果说你没出现前,可能我会坚持着把这部戏拍完,但你的出现,以及我对你的全面了解后,我就知道,我找到了合作伙伴,或者说领路人。”
“谢谢。”宁远真诚道。
郑重笑着摆了摆手:“不用,既然是伙伴,那就是互相成就,你需要进步,我也是,都需要新的挑战。”
宁远懂了他的意思,过来并不是当下属,只是合作。
显然,在外面待久了,他不喜欢被束缚和管制,还有可能就是之前被李绍红压制狠了的提防。
虽然宁远并没想过要把他完全招致麾下,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合作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包括遇到问题商量着来,但有一点,讨论是为了让作品更好、更有影响力和表现力,而不是服从谁的主观意志和个人喜好。”
郑重有他的优点,当然也有他的缺点,宁远担心他在改编的过程中,会放飞自我,而且如果宁远一旦跟他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他都会拿刚刚那番话来说,所以宁远必须把话说在前面。
毕竟华夏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某些地方会有冲突,这点不可调和,只能选择一个,宁远希望他能立足于作品本身,而不是他的个人喜好。
宁远的意思郑重也听明白了,想了想后道:
“我明白,但你也知道,可能有时候当局者迷,我可能沉浸工作中的时候意识不到,这就需要你的帮助,来提醒我,只要是为作品好,我会虚心听取的。”
说着,郑重笑道:“不过你可不准吼我,好好说话就行。”
宁远哈哈大笑,知道他为什么会冒出这句话,看来之前的合作让他受伤不轻。
聊了这些之后,郑重才问起正事:
“对了,你现在究竟有新戏要拍吗?”
宁远笑了笑,道:“我还真以为你不关心呢。”
笑过之后,宁远点头道:“肯定有的,我除了开玩笑之外,只要说正经事,都不会无的放矢。”
“那是什么?”郑重双眼一亮:“我记得你说过,那部作品跟橘子红了年代相近。”
“是的,金粉世家,不知道你听说过吗?”
“什么?”郑重愣了愣:“竟然是这部?”
“看来你知道,那就好办了。”宁远笑道。
郑重点了点头:“我看过原著,其实我个人就挺喜欢,以前还排练过其中一些情节的短话剧,应该说比较了解。”
顿了顿,郑重道:“包括香江演员白燕的那部电影,我之前去香江的时候,还专门在一些老店寻找过碟片,还真让我找到了,看过好几遍。”
宁远顿时欣喜不已:“那实在是太好了。”
郑重也笑了:“看来咱们英雄所见略同呀。”
说着,他伸出手跟宁远握了握:“合作愉快!”
宁远握住他的手,微微摇晃:“合作愉快。”
宁远以前觉得自己的手就不小,没想到郑重的手更大,不过即使这么热的天,他的手也是凉的,没有什么温热感。
随后,宁远就跟郑重对金粉世家的改编进行了一些框架方面的探讨,两人越说越兴奋,直到朱晓静打电话过来,宁远才发现都快七点了。
不知不觉,两人聊了都快仨小时。
“最近我把我家人接到京城来旅游,刚刚来找你之前,我就带他们在学校逛着,现在他们在附近,你要是不介意的话,一起吃顿便饭?”宁远问道。
“好呀,我对吃没什么讲究。”郑重笑道:“不过,不会打扰你们家庭聚餐吧?”
宁远摇头笑道:“没事,他们也没那么多讲究。”
……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七月底,宁远不仅带宁大强他们把京城一些著名的经典转遍了,临近的津城,以及蒙省的草原,辽省和海边也都去逛了一圈。
临到走的时候,宁大强感叹道:“还有有钱好啊,有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还不用担心生活。”
宁远笑道:“以后每年都带你们出来旅旅游,不仅国内,国外咱也要去。”
宁大强连忙摆手:“国内还好,国外还是算了,说的那些鸟语一句都听不懂,去了跟哑巴和聋子似的,一点都不得劲。”
宁远哭笑不得:“有我们你怕什么。”
说着,宁远趁机教育宁岩和宁雪:“以后好好学习,就算咱爸听不懂,你们也可以帮他翻译。”
宁岩一脸自信:“放心吧,我的英语那叫一个味儿瑞古德。”
宁雪也兴奋道:“对对,我的也非常奶斯!”
宁远听了后有些无语:“就你们这带着凌山味儿的话,那些老外能听懂才怪。”
这时候,老家的老师大部分在课堂连普通话都不说,何况是外语,都带着浓重的口音,绝大部分学生,更多是能看能认,但听说就差了很多。
这时候的初中老师,基本都毕业于信义市里的师范学校,以及邻近县的潢县师范学校,都是中专。
他们在这些中专里上课,因为都是本地人,上课都用方言,更何况这些师范生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人,七十年代的都不多,也只会方言。
除非是新分来的大学生老师,才能说得标准一些,但基本也都在凌山高中,愿意去初中的很稀少。
“我给你们买的复读机,你们用心学英语,不要光买磁带听歌。”宁远板着脸道。
“哦,知道了。”宁岩和宁雪点头道。
宁大强也跟宁远一样,打死不愿意坐飞机,所以宁远给他们买的卧铺,不过也方便,睡一觉就到了。
宁远只是开车把他们送到车站,连车都没下,他实在被之前车站的阴影弄怕了,再说现在正逢暑假期间,火车站到处都是人。
回了公司后,宁远继续跟郑重讨论剧本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因为韩平的介绍,刘国权也过来了。
一开始得知宁远又找了个女导演,郑重还有点郁闷,尤其是两人长相相似,都是白净的圆脸,戴着眼镜,刘国权刚来的时候,郑重那表情,宁远现在想起来还感觉好笑。
不过随着跟刘国权接触多了,郑重就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导演都那么强势到锱铢必较的程度。
而郑重了解了刘国权的履历后,才发现她并不像李绍红,刘国权比李还大了十岁,今年已经56岁了。
其实她也是京影出身的,而且比李绍红早了十八届,六零年,那时候她才十五岁,就进了京影的表演系,93年凭借《香魂女》拿下柏林金熊奖的导演谢飞,就是她同学之一。
不过,在京影历届毕业生中,远没有78级那么辉煌,所以李绍红有着比刘国权强太多的人脉。
虽然刘国权并没有那种优势,但经历丰富,京影毕业后她并没有立即演戏,而是进了部队历练几年,直到69年才进京影厂。
刘国权先是作为演员,演了十来年的配角,观众反映也平平,这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外表有局限,于是转做导演工作。
83年的时候,她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劫持》,发行了三百多个拷贝,对比《那山》一个拷贝没发行出去的窘状,可以说非常成功了。
她跟冯晓刚有点像,或许是不像陈恺哥、张义谋他们年轻成名,也没有李绍红那种资源,而且屡受挫折,这种不得志,反而让他们对大众的喜好琢磨的通透,正因为此,他们早期的作品都能让大众喜欢看、爱看。
八十年代,刘国权导演的大都是偏商业的片子,九十年代以来,又开始转向喜剧片,比如陈佩斯和他父亲陈强主演的《父子老爷车》,就是刘国权的代表作。
除此之外,还有葛优和梁天主演的《喜剧明星》。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两人91年参演刘国权导演的这部电影,而十八年后,他俩又在郑重的《气喘吁吁》里共聚。
总的来说,刘国权不会像他们那么在意艺术性,一切以大多数人的喜好为出发点,如果对应到人的性格上,就不会是曲高和寡的,而是圆滑的、委婉的、温和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