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咬文嚼纸
萧铭向众人一一问好致意,在来宾和记者的簇拥下,萧铭、钱怡和郑璇雨等人来到总部大楼面前。
盘古科技的新总部大楼由济同建筑设计院设计,融合了萧铭的自然办公的概念。
总部大楼总高为18层,为错层式园林建筑。
也就是每一层都有苏式的古风园林,花园与办公区融为一体。
而第18楼是盘古科技自己经营的不对外公开花园酒店,酒店拥有园林、运动场、无边游泳池、健身房等,最主要的是拥有一处直升机停机坪。
酒店的隐秘位置也有萧铭的私人住处。
这只是展示给别人的外观,总部最核心的部位在地下。
按理说十八层的建筑工期快,一年就能够搞定,但是盘古科技总部整整修建了三年。
最耗费时间的是在地下室的修建,总部地下室总共十三层,每一层未来都是
第403章 后顾之忧
红彩落地,大吉大利。
现场的嘉宾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按照常规,萧铭还是要简单的说一些话。
面对着记者的长枪短炮,萧铭还是比较谦虚,他说道:“大家应该都参观过园区内的环境,庭院、流水、办公区,这也是最理想的工作环境。”
萧铭说道:“盘古科技人其实对科技园区寄予了许多希望,我们希望未来城市的环境就像这样,自然、生态、工作、生活相得益彰,我们也希望这里成为推动夏国科技的引擎,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萧铭不喜欢“假大空”形式主义,盘古科技平日里开会也是直奔重点。
因此原本以为萧铭会长篇大论的媒体没惊异的发现,竣工仪式的演讲只有寥寥数语。
这就和盘古科技的产品一样,研发时候从不废话,一发布便直击要害,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心浪记者:“这是伟大的时刻!我们难以想象,一家全球盈利最高的公司在今天才有自己的总部!”
嗖呼记者也评论道:“不要在嫌弃自己的办公环境差了,盘古科技当初是在租用办公地点的情况下创造辉煌的!”
网友们看着现场的直播,看到了优美的园区环境,心生仰慕。
“这次是工作的地方,可怜的我们还在工业区吃灰尘。”
“努力一把,争取到盘古科技去工作。”
“听说盘古科技将以科技园区为样本,改造这个江城的产业和生态布局。”
“今天在这里立贴为证,未来的江城将是夏国唯一的超发达城市!”
“好想去看看,不知道园区里允不允许参观。”
发言完毕后,萧铭会带着盘古科技的高层以及一些媒体记者参观总部的设施,而前来参加竣工仪式的嘉宾们则可以在总部外的广场上享受美食和歌舞表演。
下午四点,前来祝贺的人渐渐散去,总部会议室只剩下盘古科技的中高层员工。
大家知道,许多不对外的消息,将在会议室公布。
萧铭看着台下的中高层笑了笑,说道:“今天搬家,我知道有些人是有情绪的。”
话音一落,会议室就有员工摸了摸鼻子,有部分人心中的确有意见,但是在盘古科技工作,而且做到了中高层,大家都知道为了公司一些困难是要克服的。
萧铭并没有责怪众人,他说道:“我想大家心里不舒服的一点就是这里离城区远了。”
盘古科技园区的确离城区远了,即便快速路修通,这里离高新区还有二十分钟车程,离老城区至少还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中高层中有不人并不是夏国本地人,这三年他们大部分都在江城市中心或者是高新区买了房,家人也在这里居住。
如今盘古科技一搬家,离家远了,和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或许一周才能回家一次,这的确让大家的心里有梗。
萧铭能够体谅众人,因此也没有责怪大家。
他说道:“我让大家留在这里,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萧铭在这里说道:“我今天敢说,不出三年,盘古科技园区将成为江城的中心!盘古也正在和江城合作,共同打造真正的未来科技花园城市。”
萧铭说道:“大家目前担心的无非就是生活便捷、教育、医疗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今天就可以给大家回答。”
萧铭在这里公布了盘古科技园区几项打造计划。
“我们已经和阿理达成合作,园区内将拥有全球第一个虚拟现实购物中心。”
“盘古科技下属的银河光影也将在这里建设全球最大的虚拟线是电影院。”
“此外,公司将在这里独立建设属于自己的医院和学校。”
 
第404章 高薪!高薪!
“你在吹牛吧,初中教师的工资能够到这么高”
沪市,沪江世界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的老师们正在讨论着微博上最火热的话题——盘古科技的教师招聘。
沪江世界外国语学校是沪市乃至全夏国最知名的民办国际学校,不少名流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
整个学校从小学开始就采用双语教学,教学方式也将夏国的国学和西方经典结合起来,算是贵族学校中的贵族。在这里上学费也是天价,以初中为例,人均在20万+。老师的待遇也非常好,初中教师人均年薪能够拿到30万+,优秀的教师能够拿到50万+。这已经是顶天的薪水了,而在沪市的公立学校,教师一年拿25万左右是非常正常的收入。
盘古科技居然开出了百万以上的天价!
“哪儿是吹牛,你快看看官网公布的招聘公告。”数学赵老师将电脑屏幕转过来给大家看,确定消息的真实性。
“我的天!初中老师150万!真的是150万!要是有这种待遇,还会有教师给学生偷偷补课,天天加班上晚自习我也愿意!”语文陈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种收入实在是太劲爆了!完全颠覆了人们的想象!
“这哪儿是中学教师的工资标准,不少大学的教授也拿不到这个水平吧。”
“还有还有!”赵老师说道:“被录用的教师将成为盘科技的正式员工!这才是巨大的诱惑!”
盘古科技员工的福利曾经在网上被曝光过,别的不说,就说在一个月前每人追加40万的奖金都让人羡慕了,又有多少老师一年能够赚到四十万
“我知道为什么是这样高的薪酬了。”陈老师说道:“老师主要承担盘古科技员工子女的教学工作,都是盘古科技员工的宝贝,肯定要求全球最优秀的教师。”
“赵老师怎样你有没有兴趣去应聘你是沪市数学的学科带头人,教学工作很有一套,这样的人才盘古科技应该抢着要吧。”陈老师这样问,其实是自己比较有兴趣。
赵老师沉思一会儿说道:“就是太远了,在江城工作也就是等于在江城生活,江城不过是普通的二线城市,怎么能够和沪市比,医疗条件什么的……”
赵老师此时似乎认为自己已经被盘古科技录取了,都在考虑去与不去的事情。
陈老师说道:“这个就不用担心了吧!江城虽然目前依旧是二线城市,但是有盘古科技在未来的发展潜力一定会超过沪市!还有你们担心的环境问题我认为都不是问题,不知道你们去过般若村没有,江城的般若村过去就是一个环境极其糟糕的小村庄,最后在盘古科技的治理下,成为了全国有名的科技文创村,听说未来整个江城都会完成环境大治理,一定会比沪市好的。”
老师们在办公室讨论着,最后好几位都决定要报名,人生难得一会搏。这一次报名的花费大不了就是去江城的交通、住宿和餐饮费,如果成功应聘了,那么教师们瞬间就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而且让老师们对自己最有信心的是,盘古科技这一次招聘教师,最看重的是教师的德育和育人方式,至于写了几篇教研论文,拿没有拿什么教育奖都是其次。
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影响教师们晋升的就是职称制度,这个东西说好也好说坏也坏,但是不少真正拥有水平的老师都对其深恶痛绝。
论文写得好不一定教书教得好,这是大部分教师的共识。
盘古科技不看职称,只看你的水平,这是不少教师最欣赏的一点。
同时,在全国各大排名靠前的公立学校,老师们也有想法。
公立教师和私立教师比起来,更加苦逼。
第405章 紧急任务
盘古科技的老师招聘程序分为四步。
第一步,让超级小初通过大数据筛选和信息比对。大部分老师都是按照实际情况报送个人简历,但是不排除有些老师对材料弄虚作假
小初将结合互联网的数据对老师的简历进行对比,并且选择符合资格的老师,发送笔试通知书。
第二步,笔试。
为了方便老师们能够就近参加笔试,盘古科技在沪市、燕京、蓉城等一二线城市开办了考试点。
第三步,随身测试。
笔试之后,进入名单的教师将戴上盘古科技发放的随身笔。随着笔会记录教师未来三个月每一堂课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们的反馈情况。
传统的招聘都是一锤子买卖,很少能够看到教师的实际水平,随身测试弥补了这个缺陷,长达三个月的观察期,能够给予小初足够的基础数据对老师进行能力分析。
最后一步就是面试。
三个月观察期达标的老师将进入面试程序,有盘古科技的面试专家组进行面试,最后面试成功的将进入最后的名单。
盘古科技也及时成立盘古教育。
盘古教育隶属于总部,由钱怡成立教育管理团队直接管辖。
盘谷教育将整合盘古基础科学院,并且成立科技园校区和科技新区校区。
前者在盘古科技园区内办学,只招收员工的子女。
后者在园区外办学,招收社会学生,每个年级的不超过五个班。
盘古教育第一学期将在2021年九月开学,公司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员工的孩子们办理转学手续。
而园区外校区已经公开对社会招生,网络报名的情况也非常火爆,盘古教育学院一不小心就超过了江城一中、江城外国语学校等一干公私立学校成为江城最火热的学校之一。
四月中旬,盘古科技各部门和实验室终于完成搬家。
科技园区开始顺利运转,萧铭也歇了一口气,抽时间去学校上了上了几节课。
郑璇雨在完成燕京大学交予的“使命”后也返回燕京大学。
高思绮则是一直在为自己设计的园区生态环境而骄傲。
她将图纸展示在萧铭这里,说道:“这是按照你要求设计的园区生态链,未来可以以此为模板应用在城市的建设。”
萧铭看着生态图。
园区的生态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个是水循环。
盘古科技园区的饮用水来自于园区内部自己的水处理厂,而水处理厂的水源来源于三个方面,一个是园区背后青山流下来的山泉,一个是园区四处可见的集水器,集水器能够收集雨水以及空气中的湿气,最后一个是生活污水。
三种水源在水处理厂处理后进入供水管网,满足了园区的水的使用。
第二个是食物来源。
园区内主要食物(大米、面粉、蔬菜、水果、肉类、乳制品)来源于未来食物生产车间。
未来食物生产车间采用的是培养生产技术,最大程度的保证了食物的安全和出产率。
第三个是垃圾处理。
最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被应用在园区类,经过吞噬ii菌落处理的生活垃圾,包括食物残渣、塑料制品等会重新回归于自然。
在垃圾处理领域,盘古科技并没有真正发力。这也将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一个是空气问题。
江城的空气质量很差,一年之中天气为优的天数不到四分之一。
盘古科
第406章 江城实验田
夏国的种粮成本一直以来都高居不下,以大米为例,夏国对国产大米的保底收购价为3900软妹币到4000软妹币每吨,折合下来月1.95软妹币到2软妹币一斤。
这种收购价才能够保证夏国种植粮食的企业和农户不亏损,能够勉强生存。
但是米国大米价格是多少3000软妹币每吨,折合后约1.5软妹币一斤。注意,这还米国大米的到岸价,不是成本。
1.5元/斤,米国的农场还有的赚!
同样,东南亚的粮食价格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平,因为运距短,价格还更便宜。
因此夏国的粮食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如果按照世贸的游戏规则,夏国取消粮食补贴,开放粮食市场,夏国的粮食基础将被海外的产品冲地七零八落,当初开放的大豆就是这个例子,夏国传统的大豆品种几乎灭绝。
在可以预料到的未来,随着夏国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化肥成本等多项成本的持续上升,夏国自产粮食和境外粮食呈现倒挂钩的将是长久的现象。
而一旦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例如夏国粮食减产,或者是国际粮食和当初的大豆一样涌入夏国市场,那么夏国的粮食体系将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粮食掌握在境外资本家的手里是相当可怕的,米国控制世界的三板斧,其中一板斧就是粮食。
“听不听话”
“不听!”
“不听就断粮!”
“那我还是听吧……”摇尾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