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何气生财
这边话音刚落,朱厚照也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已经到了美品荟的门口,若不是与那个女子相撞那一下,指不定自己要走到哪去。
美品荟内,重回自己包厢的朱厚照,一边叫人召来凤儿和张仑,一边仔细的看起方才他们给自己的那些数据。
第二百一十四章 书生
京师的大道上。
夏灵儿因为躲闪之前碰到那人的缘故,向前小跑了很远,等她停下来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已经离开廊房四条很远了,就在夏灵儿纠结是不是再折返回去继续等待的时候,突然看见远处竟然有一个不大的人群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为什么夏灵儿会注意到他们呢,因为他们在这个人流涌动的街道上实在是太显眼了,尤其是那两条占了半个街道的条幅,巨大的字体在远处看来更是显眼。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绵薄之力,积沙成塔。携手同心,抗震救灾。”
识字的夏灵儿站在街上,抱着板凳的她,喃喃的念出声来。
顺着条幅往下望去,看那穿着应该是一些生员,正举个两个写满字的条幅在街上慢慢的行走着,后面零零散散的跟着一些人,穿着各色的衣服,像是胡乱拼凑起来的人群一般,在这个人群的最前面,是一个书生,身旁还跟随着一个壮汉和一个青年,走的近了,夏灵儿隐隐听到那个书生,正在撕心裂肺的狂吼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他刚喊完,身后那些举着条幅的生员和跟随的那些百姓,同样的一脸严肃,学着前面生员的模样,一字一句的重复高声喊道。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然后后面人群话音刚落,前面的书生继续带头喊道。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绵薄之力,积沙成塔。”
“绵薄之力,积沙成塔。”
“携手同心,抗震救灾。”
“携手同心,抗震救灾。”
……
开始还是二十多个人的样子,举着两个条幅在大街上游走,打头的那个书生带头在前面呼喊着,后面的那二十来人个人稀稀落落的跟随着,路过的夏灵儿和大明的百姓们何时见识过这种阵仗,于是一群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百姓在四周不停的围观着,跟随着,渐渐有人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心,走上前去对着打头喊话的那个书生高声喊道。
“敢问兄台,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啊”
四周那些看热闹同样不明所以的百姓,见有人询问,也纷纷凑上前来,打算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夏灵儿也抱着板凳,跟着人群混在了一起,朝着书生走去。
而书生听到有人问询,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样子,再看到周围聚集过来的众多百姓后,于是干脆停下呼喊,找了一块台阶,站在高处开始对着这些围过来的百姓解释起来。
“你们有没有听到地震的消息”
书生见到有人点头,有人摇头,更有人不关心世事,一脸茫然后,继续解释道。
“头几天的驿卒纷纷进京你们难道没看见吗告诉你们,就在几日之前,杭、嘉、绍、宁四府连同南直隶、苏、松、常、镇、淮、扬、宁七府、通、和二州日地震。”
“要知道灾情刻不容缓,朝廷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就已经开始往灾区那边运送赈灾的粮食和药品了。”
听到书生这么解释,众人有些明白起来,可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这个书生这么做的意义和理由,书生也看出了众人的疑惑,继续解释道。
“可是此次地震覆盖的面积极广,受灾的百姓甚重,就是朝廷的太仓中也也没有这么多的粮食和药材,所以这就需要花钱去购买,可是现在朝廷一面要维持边关,还有之前年初的旱灾,国库里哪有那么多的钱银用来赈灾啊。”
“而我的家乡也在那里附近,背井离乡,我都不知道家里面是什么样子了,妻儿老小是否还在,我恨不得立刻飞回家去,可是倘若等我返回到家里,估计已经为时已晚,所以与其我奔波在路上,于事无补,还不如留在京师,为我的家乡,和那些受灾的灾民们做点什么。”
“于是听到有人起头,我就站了出来,在这里,号召同为大明子民的你们,一起站出来,为自己的国家和那些受灾的灾民,来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此话说完,众人这才彻底明白了这些人在街上举着条幅游走的目的,原来是号召大家捐款的,而书生的话语没停,继续对着四周的人群高声喊道。
“都说国家如船,百姓如水,水涨则船高,水落则船搁浅,哪怕是为了我们的平安生活,我们也不能见着自己的国家搁浅在这里,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所有的人都站出来,帮这条大船一把,即是帮船,也是帮自己,谁能保证哪天同样的事情就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今日你袖手旁观,他日别人袖手旁观,终有一日,这个苦头会落到我们自己的身上,还不如趁着能帮助他人的时候,进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许你的仁爱之心,你的点滴之恩,就有可能拯救一个受灾的家庭。”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善举不分先后.贵在有份爱心,有份互帮互助的决心。”
“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哪怕就是一文钱,只要您献出爱心,他们就多了一份生存的希望,如此这般下去,大明还不会越来越好”
书生说的口干舌燥,声嘶力竭,身边的那些百姓,开始还有些疑惑,听到中间开始明白起来,原来是号召大家捐款的,有些人就想离去,不过看着大家都站在这里,也没好意思,干脆就继续听了下去,可是听到后来,众人突然觉得,这个书生说的好像也有点那个意思,万一哪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除了朝廷之外,还有人愿意站出来,那是不是自己又会多一点活下去的希望呢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一个看面相明显就是尖酸刻薄之人,直接躲在人群里低声的腹诽道。
“朝廷那么多的税收干什么去了,还不是被那些贪官污吏给吞掉了,此时国库没钱想起我们这些穷苦百姓了,怎么不去找那些贪官污吏要呢,我估计这又是哪个大官缺钱花了,借着地震捐款的名义,出来骗钱来了吧。”
第二百一十五章 萌芽
这个人的声音其实不大,可是现在人群正处于寂静当中,之前书生的话音刚落,后语未出,大部分人都在思考着之前书生所说的那些道理,此时这话一出,犹如池塘中投入了一颗石子一般,顿时传遍全场,站在高处的书生听到此话,立刻就要开口解释,可是还不待他开口,人群中的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就抢先站了出来,怒骂了一声。
“哪个孙子说的,给爷爷我站出来。”
书生看到有人站了出来,而且听那话语的意思,还是明显偏向自己这边的,干脆也收回要说出的话语,站在一旁静看事情的发展,而身材魁梧的大汉见没人答话,踮起脚尖,朝着高才声音传来的方向继续怒骂道。
“我干你全家,哪个孙子敢说不敢站出来。”
“是个爷们你就给我站出来,别跟个龟孙似的窝在人群里。”
此刻那个说话的男子哪还有胆量站出来,躲在人群里,学着旁人的模样,东看看,西看看,仿佛刚才的话语不是自己说出的一般。
身材魁梧的大汉见没人站出来,作势就要向着对面说话的方向冲过去,揪出这个说话的人,可是书生一见事情要乱,赶紧推了身边的壮汉一把,壮汉也立刻明白了书生的意图,赶紧冲上前去拉住了那个身材魁梧的大汉。
“消消气,消消气,你因为这么一个孙子,再引来了官兵,把这个事情搞黄了,岂不成了罪过。”
身材魁梧的大汉,听到壮汉这么一说,向那边冲去的动作到是停了下来,可是急促的呼吸,还有那不停朝着那个方向张望的狠厉眼神,还是显示了他的不甘心,收住步伐的魁梧大汉,手指着那个声音传来的方向,高声怒骂道。
“那个孙子,你给爷爷听好了,爷爷小的时候就是家里遭灾逃出来的,原本逃出来的是我们一家子,我爹、我娘还有我,可是等到了最后,家里活着的就剩下了我一个人,当时就是因为没有人伸出援手,所以我们跟着难民的队伍,一路逃荒。”
“你知道我们当时有多少人是饿死在路上的吗”
说到这里,就是这个魁梧大汉,也忍不住有些泪目起来,说话的语气也开始变得哽咽起来,可是这还不算完,只见他环视了一圈人群,继续高声说道。
“别家的我就不说了,就说我自己,当时在老家我们家也算是一个大户,可是地震来了,只有爹娘带着我逃了出来,其余的那些叔叔和兄弟,根本就寻不到踪迹,我们一路乞讨,一路游荡,好不容易碰到了一个善人,可是我的爹娘也不行了,从此之后我就成了一个孤儿。”
“那年我才十岁啊,十岁啊!”
“如果当时在逃难的路上,多出一个人伸出援手,不说别的,哪怕是给我爹娘一口稀饭喝呢,是不是我的爹娘就有可能熬到最后而我也不会成为孤儿”
“你们知道再也见不到爹娘的滋味吗”
魁梧大汉环视一圈,看到众人一脸悲戚,面对他的问询哑口无言,话语一转,也没有再过多逼迫,反而是转身看向了书生,双手一抱拳,一脸敬佩的拱手说道。
“兄弟,你能有心做出此事,我敬佩你,待此次事了,兄弟我定会去找你把酒言欢。”
“还有这捐款,兄弟我一定会捐的,太多的银钱,小弟也捐献不起,不过百八十两,兄弟我还拿得出,敢问兄弟,这银钱是不是直接给你就可”
魁梧大汉说完此话,作势就要去掏钱袋,书生站在台阶上,正在那里感叹,这个魁梧大汉出来的太是时候了,可听到对方接下来的话语,看到对方那掏钱袋的动作,顿时面色就是一变,他哪有胆子接过捐款啊,这要真一接,这件事情有可能就会变了性质,一想到那幕后之人的身份,吓得他赶紧接过话头,向着皇城的方向拱了拱手后,一脸尊敬的说道。
“兄弟这话有些太客气了,你不用敬佩我,我也是帮人做事,你要敬佩的另有其人,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马前卒而已。”
“明日等那边将一切事物都准备齐全了,将会在正阳门外举行一次募捐大会,到时候真若有想捐款的,可以到那里去,我们只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地震的消息,知道灾区需要我们帮助的消息而已,其余的事情,你可以明日到正阳门那里去,到时候你所疑惑的一切都会得到答案。”
众人听到书生的话语,也反应过来,有的人来的时候,在正阳门外路过,确实见到那里正在搭设戏台,原本还以为是哪个厉害人物,将戏台搭到了六部之前,此刻听了书生的话语,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募捐的地点是在那里啊。
魁梧大汉的疑惑并没有完全解开,不过他的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猜测,不过不敢确定而已,此刻看这书生还算好说话,干脆继续询问道。
“不知兄台可否告知,此事究竟是何人带头,兄弟我他日定将他的义举传遍天下。”
书生低头沉思了一下,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说了出来,毕竟那人的身份在那里,早晚大家都会知道,而且谁能贪这捐款的钱银,他也不能,想到这里的书生,抬起头,一脸尊敬的高声说道。
“不瞒大家,此事的带头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咱们大明的太子殿下。”
书生话刚出口,底下的人群顿时哗然起来,就是原本沉寂在魁梧大汉那个悲伤故事中的夏灵儿,也睁大了眼睛看向书生,一脸期待的等待着他的下文。
她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还能听到太子殿下的消息,他不是在忙着大明银行的事情吗或者说他应该又在哪里忙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吗
想到这里的夏灵儿也有些明白过来,为什么这几日自己在大明银行门口苦等,都没有等到太子殿下,原来他是在忙救灾的事情啊。
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因为这几日没碰到太子殿下,正心中恼怒的夏灵儿,突然心里的恼怒开始慢慢变淡了起来,更是在心里开始慢慢的宽慰起了自己。
“他毕竟是太子殿下,也许那日不见面,也是因为事出有因吧,毕竟他是大明的太子,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闲暇时间。”
夏灵儿在心里默默的开始替朱厚照找起了借口,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寻找到太子殿下问个明白的最终目的,无论如何,她都要当面问个清楚,好早点结束这看似荒唐的一切
不过夏灵儿心中又有了另一个念头在慢慢萌芽。
‘或许这样继续下去也不错。’
第二百一十六章 刘健
书生等待了一会,待众人消化了这个消息后,继续说道。
“我也知道,可能很多人连一文钱都拿不出来,不过这没关系,你可以和我们一起,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些灾民需要帮助的消息,这样即使你没捐献一文钱,可是因为你的作为,让那些有能力捐献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继而站了出来。”
“那么,你也算是为灾民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捐献未必就是捐钱,我们的一切作为,都有可能为灾区的灾民们带来活下去的力量,带来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与其在这里说着没钱捐献,或者怕捐款被贪污的风凉话,还不如行动起来,让灾区的百姓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大明的其他百姓也没有忘记他们。”
书生喊的声嘶力竭,底下围观的人群听得则是振奋人心,就连原本还要离去的夏灵儿,也停了下来,她决定了,她不去大明银行前等太子殿下了,她要在这里,和这些人一起,为灾区那些受灾的百姓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于是,诸多个和夏灵儿想法类似的百姓留了下来,加入到了游行的队伍之中,这一路相同或者类似的情节还在上演着,而队伍就这般一点点的壮大了起来。
……
正阳门外。
朱厚照在戏台的前面正要离开的时候,突然看到阁老刘健朝着他这边走了过来,表情严肃,看起来好像是谁又惹到他一般,朱厚照停下了要离开的脚步,驻足等待着到来的刘健。
刘健走到朱厚照近前,因为都是穿的便服,刘健也怕过多吸引旁人的注意,所以微微躬身就算是行礼了。
他是从弘治皇上那里听说朱厚照要募捐,而且还在正阳门外搭了一个戏台的消息,特意过来相劝的。
“殿下,老臣有句话不吐不快。”
朱厚照对刘健还是相当尊敬的,此刻听到刘健的话语,疑惑的看向他,道。
“阁老有话直讲便是,何必这么客气呢”
刘健纠结的看了朱厚照一眼,眼前这个太子殿下的所作所为,他是越来越看不清了,之前还可以用鲁莽行事来形容,可是最近的这几次事情,从旁人的眼光来看,明明都是胡作非为,可最终得利的还是眼前的太子殿下,这次只是因为刘健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才直接追到朱厚照近前来当面劝谏的。
“那老臣就实话实说了,老臣此次前来,就是想劝说太子殿下,这募捐一事本就杯水车薪,更何况还要做眼前的这个戏台。”
“要是依老臣的意思,有这钱财,您还不如直接购置些粮食药材等物,直接支援灾区来的实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