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晓非

    周围立刻响起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欢呼。

    瞥了一眼喷茶的完颜宗磐,赵桓故意贼贱贼贱地问道:“金使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朕找太医来为金使看看”

    看泥煤!看你全家!

    完颜宗磐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这不可能啊!

    完颜宗磐不相信是真的,要知道,他带来的这些人可都是骑兵精锐中的精锐,平时在上京的马球界也是一等一的好手。

    女真善骑射,在他们眼里,宋国的骑兵都是垃圾。

    但现在宋国进球了,同样受刺激的还有马球场上的那些金国骑兵。

    脸上表情最精彩的当然就是一帮文臣,他们即惊讶,有觉得还算合理。

    因为进一球并不能代表什么,很可能就是运气!

    连徐处仁都这么想,就是运气!

    这时,皇帝突然问道:“徐相公,你说,这第二球是哪边进球”

    徐处仁微微一怔,皇帝还真特么会问问题啊。

    作为老道的政治家,如果连这个送分题都不会答,徐处仁就不要混了,他心里虽说不以为然,但脸上和嘴上可都不是这样的。

    这大宋朝堂上演员多,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自然是我大宋进球。”

    “徐相公不愧是朕的知己良臣。”

    赵桓故意把声音说得很大,一边的完颜宗磐冷声道:“这第二个球当然是我大金的。”

    他刚说完不久,眼看着第二球又是宋国进了,顿时脸色铁青。

    而赵桓又来补刀了,赵桓故意道:“勇武侯,朕不是说过,要礼让金使吗”

    “臣知道了。”

    韩世忠当然知道,皇帝的意思就是,你他娘的把这帮金贼往死里打,屎都打出来!

    然后朕在一边不停劝你让着他们,然后即继续把他们打出屎来!

    完颜宗磐原本的自信突然开始出现裂缝,随着大宋的第三个球的进球,自信心开始瓦解。

    额头上开始冒细汗,心里开始发颤。

    作为完颜晟最满意的皇子,他已经彻底认清了,宋国的强大。

    宋国能在灭夏不是堆人数,不是堆资源,而是因为宋国真的有一支强悍的军队!

    至少骑兵非常强悍,仅仅只是从球场上的较量,完颜宗磐就彻底看清楚了。

    他现在,此时只想快点回金国,将自己在大宋看到的一切,全部告诉他的父皇。

    大金要提前做准备了,大金的改制也要加紧步伐,否则若干年后,大金将步夏国后尘。

    宋国这狗皇帝是一个蛮不讲理的人,用女真部那些脑子简单的莽夫来说,他是真正的强者。

    但对于玩政治的完颜宗磐来说,赵桓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

    整个大宋都充满了危险的气息!

    接下来的球赛,互有胜负,但完颜宗磐已经有些浑浑噩噩,来大宋所经历的,对他的心冲击不小。

    球赛最终以大宋胜终结,周围到处是胜利的欢呼声。

    东京城的百姓对马球的狂热,倒是出乎了赵桓的预料。

    结束后,他便带着完颜宗磐回宫,摆下宴席。

    而这顿酒,完颜宗磐喝得完全不是滋味。

    喝完,他便与赵桓请辞,借有要事,带着人匆匆离去。

    完颜宗磐已经想好了,回去先设立大金皇家银行,再成立大金科学院,再兴修水泥制造厂,再将民间一些商贸收归国有,由朝廷成立专门的部司来掌管。

    最重要的是,开始分化打击女真部落,将军权和行政权统一收归朝廷所有。

    在火器上做两手打算,一是在原有的辽国留下来的火器上做改进,二是不顾一切从宋国偷买秘方。

    完颜宗磐一直认为,只要有钱有权,什么事都能办到。

    至于如何说服他的父皇全力执行他的策略,这件事他也想好了。

    从收权开始,他相信他的父亲是绝对会赞成削弱部落贵族的权力,来加强皇权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完颜晟也是一个汉派,他渴望像汉人那样的制度,来加强他的权力。

    完颜宗磐灰溜溜回国,心中燃烧起了雄心壮志。

    而此时赵桓正坐在皇宫里想着如何让他的对手金国先脱一层皮下来。

    完颜宗磐造访东京不是一时心血来潮,金国这几年一直在关注大宋的改革,大宋能灭掉夏国,无疑刺激到了金人。

    事实上,从司马君如那里传回来的消息,上京就有不少汉人大臣提出金国全面向大宋学习改制。

    金国朝堂的矛盾已经转为新派和旧派之间的矛盾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皇帝的局
    耶律大石是一个很难搞定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很好搞定的人。

    难在于要忽悠他是不可能的,简单是因为,和聪明人合作,不必多费唇舌。

    指望靠给耶律大石送温暖,就能随便摆布他,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啊,赵桓早就派人潜入了金国的西垂。

    那里有契丹和以前契丹的各个部族,他们被迫臣服于女真之后,过着悲惨的生活。

    很多人沦为奴隶,昼夜做苦工。

    经常出现妇女被强暴,小孩被虐杀的惨剧。

    包括那里的契丹人,也过着非人的日子。

    耶律大石对那里进行过几次进攻,也救出了一些人,但之后都处于大局考虑,退兵了。

    这就是耶律大石的弱点,他作为辽国唯一一个有实力聚拢残部的贵族,必须对各个部落的遗民负责。

    如此,他才能聚拢人心,让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下团结一致。

    这一日的残阳刚刚沉入地平线,杨庆便快马加鞭向金国的城寨赶去。

    为了很好统治西垂,金国在几年前开始在这里修建一些城寨,让那些异族部落在这里挖铁矿、伐树林,运回上京,大兴土木。

    也有异族的奴隶负责打猎,将名贵的兽皮剥下来,送回上京城高价售卖。

    杨庆是一个汉人,他祖上在这一带经商,传到他这一代,还是在这里经商。

    在所有人眼中,汉人是非常强大的种族,不仅仅因为汉人王朝建立了繁华的中央帝国,还因为汉人无论到哪里,都能生存下来,并且在那里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五代战乱,大部分汉人出了长城,因为文化和技术,被许多异族人欢迎。

    即便像杨庆这种,祖上跑到了草原地带,依然受欢迎。

    因为他们盘活了草原上的商贸,让部分贵族赚到了钱,也享受到了以前享受不到的生活。

    杨庆亮出身份,一路飞快进了城。

    城中的猛安是乌古伦明德,这个人是女真族乌古伦部的一个大人物。

    他隶属于完颜昌的部队。

    其实原先,他并不在这里,只不过上京的政局发生了变化。

    完颜宗望的军队被从西陲抽离,一个重要的猛安的军权被收回去,沦为闲职,乌古伦明德才有机会被调来。

    他这个人生性比较残暴,又因当年契丹皇族对女真族的打压,所以他非常仇恨契丹族。

    此时,乌古伦明德正在饮酒作乐,好不快活。

    杨庆飞奔而入,那些谋克都认识这个汉人,并且或多或少都拿过这个汉人的钱财。

    所以,对他并不加阻拦。

    “造反了!矿场的奴隶都造反了!”

    他的声音非常大,还没有进去,里面的人就都听到了。

    乌古伦明德倏然站起来,杨庆已经冲进来,立刻有两个士兵将他拦住。

    乌古伦明德冷声道:“让开!”

    杨庆立刻行礼:“乌古伦猛安,矿场上的奴隶们造反了!”

    “这不可能!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造反!”

    “千真万确,今日我与乌古伦猛安去矿场巡视,乌古伦猛安因为惩罚一个偷懒的奴隶,引起了暴乱,乌古伦猛安当时被杀死!”

    乌古伦明德瞬间面色铁青,被杀死的是他的侄儿,而且是被该死的契丹人杀死的!

    乌古伦明德眼睛仿佛要喷出火来了,他全身的鲜血都开始燃烧。

    暴怒的他很想将杨庆也劈了,但是理智告诉他,杨庆不是一般人,这家伙买通了上面的人,为金队贡献了不少收入。

    乌古伦明德冲出去,开始召集城寨里的士兵,他恨不得下一刻就飞到矿场上。

    暴乱是绝对不允许的,女真在这里对契丹等部落采用了残酷的压制。

    一旦有人暴乱,必将被处死。

    乌古伦明德带着人飞奔出城,向矿场杀去。

    到天黑的时候,杨庆悄悄来到一处非常隐蔽的树林。

    “契丹各部皆已暴乱,乌古伦明德必然会血洗矿场。”

    “好,你做的非常好,我会向司马上官如实呈报你的功劳。”

    杨庆道:“能为圣天子分忧是卑职的荣幸。”

    那人拍了拍杨庆的肩膀道:“再熬几年,很快金国就会被圣天子灭掉,然后你就可以回河东的祖地了。”

    提到河东的祖地,杨庆心中突然一酸。

    回去,是他们几代人的理想。

    当年,他的先祖逃到长城外,死之前的遗憾是没有能够回到故乡。

    华夏人都讲究落叶归根,无论家乡多么糟糕,都希望能够回去,常埋出生地。

    这样的理想,传了一代又一代,传到杨庆这一代,他们依然不放弃。

    “多谢上官!”

    杨庆想起了白天的事,那根本就不是契丹等部族要造反,而是被乌古伦那厮给逼反的。

    当然,他杨庆在其中挑拨离间,怂恿,才是主要原因。

    他敢肯定,乌古伦明德已经将矿场上的几千人全部杀死了,他一个都不会留的,包括那里的少年人。

    这是女真族对契丹各族统治的最寻常的手法。

    想到这里,杨庆心中也有一丝丝惭愧,那么多人因他而死。

    不过,这种惭愧也是稍纵即逝。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现实就是这样。

    而这一次乌古伦明德的杀戮,显然超出了杨庆的预料,他一口气屠了八千多人,几乎将这一带的契丹各部杀空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草原上的耶律大石那里。

    耶律大石的手下们听闻后,各个暴跳如雷,发誓要亲手将乌古伦明德碎尸万段。

    而耶律大石则陷入了沉默中,秦桧前脚刚走,后脚金



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黄河
    无论如何,完颜宗磐现在有的是事情要忙活了,西陲发生大动乱,完颜宗望和完颜兀术的军权被加大,完颜宗磐要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对他们进行压制。

    不过,让赵桓意想不到的是,关于建立三座贸易重镇的事情,却并没有往后推。

    一个月后,金国大臣韩企先出访北都幽州,就双方在燕云和大金的交接处建造一座商贸之城一事,拜见了燕云经略使兼战区都督的种师中和幽州知府李光。

    此时政事堂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对燕云传达了信息。

    大宋这边便由李光派遣人与韩企先派的人汇合,双方开始做具体事项的商议。

    这事赵桓也没有再多问,都交给下面的人去执行了。

    他现在比较关心另外一个问题:以目前粮食的产量,到底还有多少人饿肚子

    事实上,这几年,赵桓一直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民以食为天,吃是头等大事。

    而最近两年,工事越发频繁,朝廷不仅要发放薪资,还要提供吃喝。

    钱倒是小事,现在赵桓有钱,只是干体力活的人,对肉类的需求明显增加,这是基本常识。

    每一餐配肉,也是工地上的标配。

    因此,也拉动了民间养猪业的发展,一些百姓不仅仅种田,家里也开始养猪,定期会有朝廷的人来收猪,按照市场价给他们结算。

    不仅如此,对鱼的产量也增加,在南方也带动了渔业的发展。

    而且,为了稳定货源,朝廷养猪业和渔业上也有意扶持几个大型商人来跟朝廷长期合作,一些小商则作为后补,不间断性合作。

    从前年到现在,大宋的养猪业和渔业急速发展,成为仅次于农业和种植业的一个大产业。

    但是,因为战乱的缘故,这个现象在河北与河东之地就很少见了,西北一带也甚为贫瘠。
1...109110111112113...308
猜你喜欢